從作曲角度看,為何 Hans Zimmer 的電影音樂很好聽?

覺得不好聽的各位可以迴避這個問題了……


不太會玩知乎,差點忽略掉這個邀請,謝謝。

要說好聽,咱要先說說啥叫好聽。
對於普通聽音樂的人來講,所謂好聽就是旋律清晰而簡樸。所謂清晰就是聽得清楚唄,想想大型交響樂中,一般聽眾總是不容易從中辨認出那個才是清晰的旋律,所以,旋律要從大量複雜的聲部當中剝離出來,讓其他聲部成為伴奏,再用一件獨奏樂器或者多聲部群奏一個旋律,就能凸顯出來。但是,光是這樣凸顯還不夠,還需要「簡樸」,就是沒有花哨的轉調,也沒有複雜的節奏,旋律走向歌曲化、通俗化,並持續足夠長的時間以加深印象。

相對於複雜的大型交響樂來說,具備上面兩個特徵就很容易獲得「好聽」的評價。這就是hans給人覺得好聽的主要原因。

另一個原因就是律動化節奏。這實際上就是將交響樂隊流行化,這樣很接地氣,很容易讓聽眾感到鼓舞。

若用一句話來說,那就是交響樂通俗化。不過這樣的做法,在純交響樂圈子裡很受鄙視的。但不管怎麼說,hans走出了一條新路,是前人未曾做到的,這就足以值得敬仰。


首先先說一下問什麼Hans Zimmer的音樂和之前的傳統配樂在聽感上有所不同。

從好萊塢電影配樂的發展角度來講,起初的專業作曲家由於生計等其他原因,大多都是從歐洲到好萊塢求得一分謀生的飯碗。他們之前都是師承巴赫、馬勒還有約翰施特勞斯這樣的古典音樂大拿,所以從創作手法上來說,他們的作品都是正統的學院派曲調。再到後來瓦格納歌劇主導動機的手法在好萊塢黃金年代被廣泛運用後,電影配樂的表現形式就愈來愈額向歌劇的形式靠攏了。到後來片場音樂部門的幫——傳——帶的模式在Max Steiner、Alfred Newman這些好萊塢電影音樂開拓者逐漸退休後,他們的繼承者像Bernard Herrmann、John Williams、Jerry Goldsmith這樣的作曲家就沿襲了之前的創作風格,他們的作品影響深遠,因此好萊塢配樂在大體上給人的印象就是:交響化為主導。這也應該就是很多人覺得電影配樂難懂、或者不好聽的原因,因為這些作品的學術意義和實用意義基本上是對半分的。

但自80年代開始,越來越多的新人開始參與到好萊塢的電影配樂中來,Hans Zimmer就是一位,他之前是玩合成器的,樂理知識很少,而且不會記譜,他寫作的方式就是靠自己哼一邊旋律錄到磁帶上,然後轉交給翻譯改寫成樂譜,這種作曲家被稱作hummers 。用「哼」來創作音樂的方法和之前學院派大師通過理論來「編」旋律的方法哪個對普通人來說更通俗一些呢?後來他遇到了恩師Stanley Myers,教了他一套電子交響的新方法,屢試不爽,就這樣才逐漸形成了他現在的風格。他的作品基本也就是更實用一些,也就是所謂的「貼片」。

所以:

「貼片」絕對是現在很多導演最想要的最直接的配樂方式,因為它們的效果驚人,再與畫面結合給觀影者的感受更直接,但很多曲目單聽的話效果就會減弱很多。說白了,Zimmer的作品就是標準的高級定製罐頭音樂,偶爾聽聽就行了,聽久了你就會發現:「誒,怎麼其實都一樣?」


除了合成音色與管弦的融合之外,漢斯配樂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極簡主義」。這一特點在最近幾年的作品如《星際穿越》和《蝙蝠俠》中尤其突出。

極簡主義也算是當前學院派里以及影視配樂中的潮流了。之前跟著央院的教授上課的時候也曾談到過漢斯季默,不得不承認,從作曲技巧、作品深度以及難度來看,漢斯季末確實不如早期的作曲家如Max Steiner,Bernard Herrmann以及John Williams等等。然而論配樂對電影的貢獻以及配樂對情感烘托的有效性,漢斯季默絕對不輸任何一位大師,反而還要更好一些。這其中的原因一是來自其對合成音色的運用,也就是「音效化」的作曲思維,另一個就是因為對極簡主義的應用。

極簡主義配樂的好處,其一是pulse based,由於pulse的存在,所以可以長時間保持住同一種情緒。其二則是由於樂曲結構的非常靈活,所以hit point和段落的銜接也可以安排得比較好。與之成對比的是John Williams式的配樂和Micky Mouse式的配樂,JW的配樂通常曲式的安排非常緊湊精細,根據段落的不同,速度、節拍以及配器也作出相應的變化,而且段落前後的鏈接也很有邏輯;MM式則追求完全的音畫同步,速度節拍配器非常自由,然而段落之間的鏈接的邏輯性較差。漢斯季末和他們的不同之處在於,他的速度通常保持穩定,而且有一個持續的pulse,節拍會在某些地方有一些改變,配器則類似於做加減法,某個段落比較激烈則突然加入一個大鼓,幾把圓號,而矛盾衝突加劇的時候可以加入幾個長號和小號,解決的時候則可以瞬間把這些加進來的樂器都一齊減去,只保留最基礎的那個節奏。這種寫法一方面解放了作曲家,作曲家可以不用像John Williams那樣事先構思好所有曲式,然後像完成一部古典作品一樣去仔細構思每一個音符;另一方面卻又增加了音樂的表現力,在情緒需要的時候,變換配器和力度非常容易。而且由於pulse奠定了基調以及不斷且大量的重複,觀眾一方面能夠從配樂的改變中感受到強烈情緒的變化,另一方面又不會太被配樂分散太多的注意力而是更多集中在電影上,這也加強了音樂的有效性。

(為了通俗易懂,用詞上會比較主觀和帶有感情色彩。)

Reference:
1. Tutorhunt.com,. 2016. "Minimalism At The Movies - Music Resource". http://www.tutorhunt.com/resource/6425/.
2. Diegodelfino.com,. 2016. "Outer-Space Minimalism: Understanding Hans Zimmer』S Score For Interstellar". Outer-Space Minimalism: Understanding Hans Zimmer』s Score for Interstellar.


hans的配樂和電影情節的結合是他的一大亮點,可能對於那些相對學院派的配樂家來說,這一點是比較難的。因為接受了嚴格的古典音樂學習和訓練,有嚴格的師承關係的音樂家,要改變古典交響樂本身嚴密龐大的結構而去適應、附和電影情節的發展,這情節中還不可避免的會充滿了戲謔和詭異的成分。這對於大多數追求完美和精緻的古典音樂家們來說,是很難接受的。hans zimmer的配樂不同的一點也在這兒:將古典交響樂的宏大結構和電子樂的衝擊感結合在一起,在電影情節發展的過程中一邊展示宏大磅礴的主題,一邊又能通過華麗緊湊的電子合成樂進行煽情、搞笑、震撼......畢竟坐在下面的不是穿著禮服溫文爾雅的古典樂聽眾,而是嚼著爆米花喝著可樂,時不時還要為虛構的劇情抹一把眼淚,喝一聲彩,動一下心的電影觀眾。


至於說他的作品相似程度太高,我覺得很大一個原因是他作品數量的繁多,這其中不乏平庸之作,但是至少對於他的佼佼之作,我仍然覺得是無懈可擊的。他後期聲名鵲起之後那些掛名,卻不是自己操刀的創作,也可以讓我在真正的傑作面前,釋然了。
Ps:以前不知道hans zimmer樂理知識匱乏到不會記譜只能哼哼出來的,謝謝@Harrybocai的科普....
再Ps:雖然喜歡他的配樂作品,但是相對於許多泰斗級配樂大師如Ennio Morricone、John Williams等人的作品,總覺得hans的作品還是缺少點靈氣和那種觸動人心的力量。最愛是他的第一部好萊塢配樂作品《Rain Man》,還有《黑鷹墜落》,《角鬥士》,其中《黑鷹墜落》裡面的風格讓我激動良久。


個人認為hans的高明之處更多的是在於音色上的使用。(喔吼吼老子來裝逼了!)

由於電影音樂為熒屏服務的特殊性,音樂段落的時間長度與複雜程度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寫得太複雜?導演直接能把你踹走!因為音樂太難理解太搶戲了!)。

縱觀hans的作品,大多數的作品都是有旋律簡單短小,具有大量重複的特點(我的老師和我說了N遍hans連五線譜都不會看…………),在這種時候要使音樂更出彩,任務自然就落在了音色與配器上。

以Pacific War的主題曲Honor為例,全曲聽完也就五六句的旋律在重複,但是利用配器的控制,讓情緒不斷升高,在其中也體現出了hans個人偏愛的宏大而具有厚度的特點(啊!厚重!壯麗!Come and Fxxk me!)。

同時,hans相對於其他電影作曲家更高明的地方在於,在某些關鍵點(或關鍵時間段)非常用音色的增光添彩,例如在Honor中最後一遍主旋律重複時,出現的全曲只出現了一下的鐘琴(真心土豪……一個樂器一首曲子就敲一下);以及在曲子將要結束時的低音鼓,個人認為hans在那些低音鼓上疊加了電子的低頻打擊,因此那些low hit顯得特別特別的震撼。

所以從(高大上而逼格滿滿)的作曲角度看,(定語:不會看五線譜的)hans的作品在作曲理論方面並沒有特別高深的技術含量,反之在配器與音色上的極高造詣是使他的作品能廣受好評的重要原因。


因為Hans Zimmer大多數在給大成本動作電影配樂,這種音樂最需要的就是宏大的場面和激昂的旋律,這兩者正是Hans Zimmer所擅長的。個人認為他對圓號(或者合成的)部分的運用是最得心應手的,能夠很輕鬆的烘托出整個音樂的悲壯氣勢。
前面有人說他的音樂聽起來都一樣,這點我不敢苟同,也許類似Batman的這種音樂他寫的比較多,但是像Lion King, Rango, Gladiator之類的很多電影也有鮮明的特徵,Pirates of Caribbean,The Rock, Inception這類就算是類型差不多,但是旋律也很獨特很有代表性。就像我小時候總認為巴赫的賦格都差不多,但是聽多了才能發現每首的區別。Hans Zimmer的音樂也是如此,雖然他的地位沒法和巴赫比,但是無法否認他是當代最傑出的配樂大師之一,他的音樂讓人覺得好聽就不足為奇了。
John Williams這一代學院派也有很多傑出的大師,作曲的方式更嚴謹繁雜,但是細說的話他們和Hans Zimmer已經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了,拿兩者做比較未免有些牽強了。


個人想法:在他的概念中,「聲音」是占更多比重的,以影片為原則,進行有想像力的解讀,找到一個好的「聲音idea」作為出發點,再根據畫面去發展音樂,這樣的結果就是賦予了配樂無可替代的全新意義。這也就是為什麼他賣完配樂後,還能把音色摘出來再賣。

其實這種思路也不是全新的,記得知乎里有篇回答討論「電子樂器普及為何不及原聲樂器」,就提到過關於樂器的符號性,銅管象徵軍隊與勝利,木管讓人聯想起田園風光,等等之類。

hz把這個思路現代化了,甚至是未來化了,並且往深處又挖掘了十萬八千里。


只說一段。

黑暗騎士裡面小丑的專屬配樂,那個超長的略有變化的極簡單,卻極不和諧的弦音。

不知道你們看過Hanz為黑暗騎士配樂的紀錄片沒有,裡面揭秘了這段配樂是如何產生的。 Hanz讓一個大提琴手拉單音,拉了整整三天,反覆拉,反覆聽,那個大提琴手都快瘋了, 就為了選出能準確反應小丑人物內在氣質的音色。 最後,這個讓人感到困惑而恐懼的聲音產生了。

Hanz並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好」的作曲家,編排不出複雜精妙的旋律,很多人也詬病他套路重複。很多所謂的古典傳統配樂師,都是通過華麗而變化多端的譜曲為畫面營造氣氛。而他,我個人覺得Hanz更多的著力於,用最合適的「聲音」,去搭配畫面,去升華畫面。他放在琢磨「聲音」上的時間,比譜曲要多的多。 而且他特別善於利用重複的旋律,一遍遍渲染一遍遍加強去醞釀一種漸進式的情感,讓觀眾的情緒充分調動起來。 這就是為什麼他的配樂,更有穿透力,更有感染力,更有畫面感。

這也是我認為的,電影配樂應該走的方向,讓曲調編排本身靠邊站,回歸到聲音本身上來。 用最簡單,最直接,最粗暴的方式,加強畫面,加強感情。


與劇情搭配得太好了:『小馬王』中的縱情一躍;『達芬奇密碼』中破解了謎題;『功夫熊貓』中化作桃花的龜仙;『蝙蝠俠崛起』結尾老管家看到韋恩時候的鼓聲,無法想像這些經典橋段沒有Zimmer的配樂,是否還會如此催人淚下。


看獨行俠的時候,火車上的打鬥配樂一響起讓人一下就熱血沸騰啊,他在威廉退爾序曲後加的那段現在就是我的手機鈴聲,太好聽了,每次聽都有頭皮發麻滴趕腳~
為什麼好聽,我趕腳就是老頭對電影節奏情節把握的足夠好,配樂恰到好處了!尤其在看一些大片兒的時候,他的配樂會讓心都跟著音樂輕微的顫抖!


使命召喚系列,從第一部一路玩到了如今的十二。。
印象最深的就數現代戰爭2了。。通關後久久不能自拔,然後去下載OST,然後就喜歡Hans Zimmer喜歡的一發不可收拾了


應景


加勒比海盜系列 中的配樂給予了海盜鮮明的音樂特徵,贊

勇闖奪命島中將軍去墓地紀念亡妻後整裝待發的那種悲壯,到突襲軍火庫的激昂振奮,太抓心了。
對於圓號的把握,贊

珍珠港 壯志凌雲 的配樂伴隨著飛行,贊!

獅子王 角鬥士就更不用說了。

其實,我更喜歡詹姆斯霍納的電影配樂。。


我覺得不用說太多。一個片語就夠了。Power Anthem!


推薦閱讀:

聽到《天空之城》為什麼會有一種想哭的感覺?
為什麼 Hans Zimmer 可以如此輕易地創作出擁有純正中國風的音樂?
如何評價迪瑪希為《記憶大師》演唱的主題曲《拿不走的回憶》?
電影配樂中,各種樂器分別擅長引起觀眾怎樣的情緒?
哪些電影里用了大量古典音樂?具體用了哪些?

TAG:音樂 | 電影原聲 | 電影音樂 | 背景音樂BGM | HansZimm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