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舌尖一」,「舌尖二」的不足之處在哪些方面?


舌尖1是找到了菜然後再去發掘背後的故事,舌尖2是找了個故事然後讓主人公順便做個菜。


拿第二季第四集播出的《家常》來說,本來一直好好的放河南母親為音樂特長生的女兒燒紅燒肉,(當然鏡頭基本已切到其他人在做紅燒肉了),結果後來乾脆採訪起了母親,只見母親面對鏡頭失聲痛哭,一個勁兒的訴苦,說自己只盡了母親的義務,作為兒媳、子女甚至妻子的義務沒有盡到。放到這裡PO主完全驚呆了,這還是《舌尖》嗎?完全變成了《人間》!(風格驚人相似,讓人想起了這個地方台情感節目……)怎麼說呢?它想訴說母愛的犧牲,但卻是很個案,幾家孩子是靠音樂吃飯的?又有幾家的家長喪失到辭職不管父母不管丈夫專養孩子了。。。簡直無力吐槽,沒聽過no zuo no die嗎,你就算培養出貝多芬又怎樣,完全失去了興趣教育的意義,這集反正看的很壓抑,以至於看到網友說這集「三觀不正」,不能再點贊了!


我也感覺跑偏了,尤其很多東西看起來一點都不好吃。

一開始覺得是因為導演不一樣了,不同的人水平不一樣,選菜喜好不一樣很正常。
後來發現不是這麼回事,我猜大概是因為第一季太火,導致和春晚似的,變成了出名的捷徑,要麼塞錢上,要麼關係戶上,影片基調也弄得刻意強調人文、情懷、中國夢、祖國山水秀麗無邊各種高大上,被拍攝食物好吃不好吃;做法標準不標準在導演眼裡反而變得不是最重要,群眾當然會覺得不如以前。

******吐血三升*******

今天看到被人扒皮了,比我想的還離譜。
很多人都吐槽第四集為什感覺和吃關係不大,都覺得不好看,今天被人告知難看是因為導演夾帶私貨。

以下是微博傳言,我不保證爆料者說就是事實,但是從拍攝成品的各種違合感來說,這麼說才說的通。

先看一段資料

第四集《家常》的美女導演鄧潔,和第二集《心傳》的導演陳磊是夫妻,夫妻倆為《舌尖2》貢獻了兩集,這在央視紀錄片頻道也是一段佳話。


雖是夫妻,但在工作上兩人卻頗有專業精神,經常為了內容吵得不可開交:「吵架太平常了,因為大家的看法不同。比如經常他拍得非常投入,我就會潑一盆冷水,說如果那樣拍會更好。我工作的時候他也會這樣,直到拍完剪片的時候,還是一樣為了內容吵架。」


吵歸吵,8個月在外奔波,鄧潔卻說今後兩人將繼續合作拍攝:「這次的效果特別好,我們是非常互補的。比如外聯的部分我來負責,技術的部分就由他解決,工作效率反而更高,今後我們會繼續合作拍攝。」


但《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四集《家常》,卻被吐槽為目前為止最失敗的一集。網友數落其三宗罪:美食太少、故事煽情、三觀不正。

而這一集的女導演鄧潔對於網友的吐槽回應稱,《舌尖上的中國》本來就是以人物故事為主的,「觀眾對節目誤解太多。」

再看爆料

女孩有才華是好事,家裡好壞和她的成就也和其他人無關,必須說這件事和女孩關係不大。

但導演為了旗下藝人違背全國觀眾的期盼編這種苦大仇深本末倒置的植入廣告就很讓人不齒了。
在這麼一個國民級的節目上,大家的期望值都會很高,你人物情節虛假就算了,為了煽情而煽情,鏡頭感和講故事都不行,各種真實感欠妥,最不能忍的是最重要的食物橋段太少,觀眾覺得難看就很正常了。

*****************************

PS

這幾天有篇文章被不少地方刊登:你所未見的《舌尖上的中國》
你所未見的《舌尖上的中國》
這篇文章是誇舌尖第一季創作團隊的,刊出不久就被撤了,沒有大面積流傳,現在因為2的關係又被人翻出來了。

一支體制外人士領銜的主創團隊,與央視正規軍攜手,完成了這個作品。
立項獲批後,在2011年4月,陳曉卿從紀錄頻道之外請來四位導演,擬作為主創團隊。這與紀錄頻道投資的大多數紀錄片不同,那些是由央視之外的製作商通過競標來完成,而《舌尖上的中國》,是由紀錄頻道的運營團隊把持整體方向,控制成本預算,統領外聘人員完成製作。
作為紀錄頻道的高層領導,他很忙,除了日常的事務性工作,他同時負責三個台重點項目,還得出國調研,參加各種活動。雖然在拍攝中,陳曉卿沒有到過現場。但在後期,他投入了很多努力。導演胡迎迎記得,陳曉卿有次來她工作室一起剪樣片,一直忙到了夜裡三點。

一個個背景不同的人,先後加入,組成了一個團隊。除了陳曉卿統領,沒有一個人來自於紀錄片頻道,但所有人都有過央視工作的背景。沒有人是真正沖著錢來的,一個分集導演的酬勞是稅前8萬元,雖然在央視紀錄頻道而言,已經算是給出頂薪,但對於這群平均年齡超過35歲的中年人來說,只是一個最基本的收入,意味著他們要全力投入一年甚至更長時間。

在5月10日和30日,紀錄頻道舉辦的首映式和研討會中,央視領導和總導演陳曉卿均有參加,但現場並沒有其他主創成員的身影。

裡面一些說法結合現在的舌尖2的具體情況來看簡直就是打臉。

巧的是這個一年多以前的知乎有個問題也驗證了這篇文章的說法。
《舌尖上的中國》有哪些幕後故事可以分享?


看到一篇評論,其中一句個人感覺放這裡還算合適,現轉錄如下:
看完《舌尖1》,我們體會到,中國人無論生活在什麼樣的境況中,都在快樂地尋找生命中的美味;但在《舌尖2》,我們認識到,中國人無論做出多麼美味的食物,他們的生活始終充滿著痛苦、離散和磨難。


完全的不專業。

先不論《舌尖》2 的主旨立意是什麼,就算你要講人文、講社會,你都不專業。

很多人以為《舌尖》1 的成功在於專註於美食。其實,另一個層面這確實也正是《舌尖》1 成功的地方。它表面上在講美食,其實裡面卻滲透了人文、社會等等因素,就像煲湯,滋味、營養都相互融入、滲透,從而合為一體。人文社會其中味,如鹽如蜜亦酸澀。我什麼都說了,而觀眾卻感覺只是飽餐了一頓——寓萬物於食物。要不然大家為什麼不追捧生活頻道的每日專講做菜的節目,那裡面還教你怎麼做呢,放多少糖、鹽,都說的清清楚楚。

《舌尖》1 看下來,真是一氣呵成的感覺,你不禁想問能拍出這樣片子的人都是些什麼人;《舌尖》2 看下來你也想問能拍成這樣的人,究竟是些什麼人。

具體來講,鏡頭切換、敘事節奏、內容粒度和分布的濃密度,以及配樂,都不專業。故事粒度要麼太小,幾個鏡頭就一個故事(比如第一集的「蜂蜜」),要麼粒度太大(比如第四集的「母女」)。太小讓觀眾不明就裡,太大就顯頭重腳輕,後面沒時間了,只能快速穿插幾個「美食」鏡頭哄騙觀眾。更甚的是,在說一個故事,突然鏡頭切換到別處了,另一道菜開始了,之間沒有任何過渡的旁白(比如「西瓜醬」上下那一塊)。配樂已經有知友提到了,不贅述。

最後,《舌尖》2 的導演們還在用「我們是一檔人文balabala」為自己辯白。夠了!首先請求你們換個名字好嗎,那時候恐怕你們拍成《非誠》都沒人管你;其次,就算你們拍人文、拍社會,你們以為就拍好了?販賣苦難,販賣眼淚,販賣這個社會的病症,牽強附會,刻意為之。

最後的最後,我也給《舌尖》2 導演組想了一條路,直接改名《中國好舌頭》,也不用再強姦觀眾的眼睛了,大家也不會再罵你們了。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舌尖(1)不是肉。

補充:
今天早上剛看到,「取蜜」那節涉嫌造假,請移步果殼技術分析:《舌尖2》的爬樹取蜜造假證據

補充2:
這幾天各種相關信息看下來,除了專業技術原因,我更覺得最關鍵的是——(創作團隊)變了,心態、追求也都不一樣了


舌二隻留下片頭就夠了。
舌二定位模糊。對於一部表現「舌尖」的紀錄片,姿態不親民,觀眾關注的食物的地位降為煽情故事的附屬品,煽情故事誰不會講?所以落了俗套。對於一部反應「中國」的作品,格局太小。不像舌一,著眼於民間智慧和天人關係,著力表現平凡人在獲得食物、烹調食物過程中的智慧,甚至是英雄主義。舌尖二表現的「中國」更多的是小市民的小情懷和農民伯伯的家務事。這些都不錯,但是到了第四集明顯就用力過猛了吧。而舌一把故事都藏在結束時全家福的鏡頭,不過分渲染但是能感動觀眾。如果你整個片子都在兜售淚點,你又怎麼能期待你的觀眾不免疫呢…總而言之,與舌二相比,舌一的成功之處就是美食的主體地位,理解中國的高度,含蓄的人文關懷。


很明顯,隨著第四集的播放,觀眾與導演組的矛盾到達了一個新的高度。兩者之間的緊張關係,我認為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觀眾與導演組對主題的理解不同。第一季的標題非常明晰,比如自然的饋贈、主食的故事、轉化的靈感等等。這些主題的含義是非常明晰的,導演與觀眾對這些主題的理解也容易達到一致。而在第二季中,主創們給自己下了個套,將主題濃縮為兩個詞,這一方面給導演提供了盡情發揮的空間,但與此同時產生的後果就是很容易導致主創試圖傳達的思想與觀眾的期待不一致。比如在第三集《時節》中,有觀眾就提出中國人理解的時節絕非春夏秋冬這麼簡單。又如在第四集《家常》中,又出現了「嘮家常」與「家常菜」這樣不同的理解。
第二,主創試圖進行宏大敘事而觀眾只希望看到單純的美食節目。第一季的好處在於為人們展現了司空見慣的食物背後體現的人對食物的情感以及中國人的智慧,這是積極向上的東西。而到了第二季,主創們想要透過食物展示出中國社會百態,尤其是充滿「負能量」的社會問題,這實際上與人們對美食的美好想像背道而馳了。這時,片中的食物實際上承載著一對矛盾:究竟是苦澀還是美味?這對矛盾的外在表現就是目前觀眾與主創的衝突:到底是美食片還是故事片?
當我們說到上海紅燒肉的時候,想到的不是美味的紅燒肉而是在討論其他「不美味」的東西,那麼一定是哪裡出現了問題。


拍攝是一個技術問題,講故事是一個悟性問題,而情感則是一個人格問題。

由於第一季的驚艷,《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顯然還未開播就經受了眾人期待的巨大壓力。和第一季的400萬相比,第二季4500萬的投入,也讓人有了十足的期待:雖說往往續集不如前部好看,但十倍的投資,就算是完全照搬第一部的模子,也至少不會差吧。

  但是,第二季第一集開始,我便發覺出了一絲異樣,足足有五分鐘的時間,我最期待的元素——食物都沒有出現。所有的鏡頭都給了一個藏族少年爬上數十米的大樹,他的弟弟和父親在樹下焦急地守候著。我不知道他在幹什麼,我只是在想,這和吃的有什麼關係么?

  答案是有關係,因為他在樹上找蜂巢。然後,笑容開始鋪開,蜂巢被製作成蜂蜜,特寫鏡頭給到蜜漿上,給到藏族少年的臉上,給到他父親的大黃牙上。背景台詞不無煽情地說:「弟弟考上了大學,他要給他的弟弟掙學費了。」

  隨著劇情的展開,隨著更多故事——留守兒童、獨居老人、返鄉遊子——的講述,我們看到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社會變革的深化而帶來的社會主義大發展時期的種種小人物的辛酸悲喜。

  陳曉卿導演顯然想在舌尖之外做些文章,比第一季更突出一些人文色彩。播出之後,很多評價也是如此。當有一些網友說看不到食物了,立刻有人批駁到:切,舌尖二的靈魂不是食物,而是人文。

  人文當然沒錯。但是,人文也是要講究格調的。過度苦情、過度渲染艱辛和磨難的人文,註定是說教式的、低格調的人文。陳導演的出發點或許沒有錯,但是過於刻意了。或者換句話說,還沒有掌握人文的真諦。

  其實,看過第一季便會發現,雖然第一季沒有那麼多的苦情和說教,但其背後蘊含的人文精神,在不經意間溫暖著我們的心靈。第一季的第一集「自然的饋贈」中,采松蘑的姑娘、挖藕的兄弟、捕魚的把頭,都是鮮活的人物。冰上捕魚時,在講述網孔很大時候,片子很平淡地提到了這是為了讓小魚能夠逃脫,以保證其成長。沒有宏大的煽情,沒有「可持續性」這樣的標籤,第一季在娓娓道來中蘊含著一種人文的溫暖。而第二季中,這些溫暖消失了,只剩下了辛酸。

  辛酸沒錯,但那是「感動中國」,不是舌尖上的中國。

  ---
人文情懷必須訴諸「苦難」嗎?

  看過舌尖一,我們體會到:中國人無論生活在什麼樣的情境中,都在快樂的尋找生命中的美味;

  看過舌尖二的第一集,我們認識到:中國人無論做出多麼美味的食物,他們的生活始終充滿著痛苦、離散、磨難。

  第一集名為「腳步」,但這個「腳步」到底表述一個什麼樣的內涵,並沒有表達清楚。「神奇」、「傳奇」、「神秘」不斷登場,然後匆匆閃過了一些「美味」,最後在小姑娘的眼淚和返鄉華僑的凝重中,主題才出現,原來是人的遷徙,人在改變。在我看來,腳步這個題目有點故弄玄虛了,說簡單了,就是「記得住鄉愁」嘛。

  或許從觀眾角度來說,這一季賺足了眼淚就夠了。看紀錄片流眼淚,這也是央視的主流套路。主流無可非議,但如果是這樣,就請不要再叫《舌尖上的中國》。你可以叫《舌尖上的感動中國》,或者叫《舌尖上的中國苦命人》。

  當然,很多人會因為感動而喜愛,這一點我不想批駁,因為個人有個人的情感權利。

  我之所以如此反感舌尖二第一集,是因為它是一種扭曲審美觀的縮影。擁有這種審美觀的人,往往將民間符號化、臉譜化,以為找幾個偏遠山區的老百姓,皺紋多一些,牙黃一些,臉黑一些,笑起來傻一些,就是民間了,就是紮根基層了。有了這些符號和臉譜,就站在了話語制高點。

  也恰恰是這一類人,將訴說鄉愁當作屢試不爽的護身符,將工業化和科技進步視為洪水猛獸。在他們看來,民間意味著傻笑,意味著艱辛,意味著與大城市的格格不入。在他們眼中,接地氣等於苦命人。在他們的話語體系中,沒有人物,只有一種自上而下的傲慢。

  舌尖第一季的食物和人物之間之所以能建立起奇妙的關係,完全是因為「人物」立住了。第二季失去了第一季中拍攝「挖藕兄弟」和「黃饃饃」的靈氣,在他們眼中,只要是臉黑、牙黃、身上有點土、家裡有點破、女孩兒要勞動、男孩兒需要錢……就是一個「人物」,就能打動人。

  食物和人的互動,幾乎沒有展開就已經結束。單純從技術角度而言,剪輯比第一季要混亂,敘事要裝逼,邏輯要散亂。惟一和第一季類似的,是那種試圖通過食物引出社會思考的路徑。但是,這一切,都是要基於食物本身的靈性之上。食物沒了靈性,升華的越高,就越是「主流紀錄片」。

  ---
舌尖一負責紀錄片,舌尖二負責高雅。

  舌尖一的投資是四百萬,舌尖二是四千萬。但從第一集展示出的內容上來看,四千萬就像買了個筐,筐里裝滿了未加篩選就淘來的食物,少了第一季清晰的脈絡。導演想說的是:看,這些食物得來太不容易了;觀眾的關注點則在:這筐里有沒有我家鄉的特產?

  舌尖第一季一共播出了七集,而實際上製作了八集,最後一集是花絮集。在花絮集中,總導演任長箴和她的團隊將自己從調研、到拍攝的過程講述展現。舌尖一的靈魂,在花絮集中有著非常鮮明的展現。可惜的是,這集花絮最終沒有播放,原因很簡單,因為裡面沒有出現後來被標上總導演的陳曉卿的鏡頭。因為在舌尖一的創作、拍攝過程中,他並沒有真正參與過。

  舌尖一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食物、人物、故事各方線索都梳理得非常到位,突出一種接地氣的生活的美好。所以,完全按照這個路數去拍舌尖二,總歸錯不到哪兒去。

  但是,拍攝是一個技術問題,講故事是一個悟性問題,而情感則是一個人格問題。

  你可以再找到擁有同樣技術的團隊,卻很難再找到擁有同樣悟性的編導,更難找到擁有同樣熱愛民間、理解民間、願意去紮根兒民間情感的人。那些居於廟堂的人,不懂、不熱愛、也不想去真正熱愛這片培育出燦爛飲食文明的熱土。他們根本就不愛民間的那些真正可愛的人,認為接地氣、走基層必須都是大黃牙那樣的人。因此,沒有了愛的舌尖二,在極力模仿一的情懷和價值觀的同時,無法從技術上和精神上找到真正的落腳點,一出手,用力過猛,匠氣十足。

  有人說,舌尖一賺足了口水,舌尖二賺足了淚水。我想這說的沒錯,就像郭德綱說過,他和主流相聲界有個分工,他負責搞笑,他們負責高雅。舌尖一負責紀錄片,舌尖二負責高雅。


不真誠,且偷懶。 (知乎吞我碼字……)

第一季中,導演們就像尋寶者,從廣闊的山脈中尋找礦脈,最後拿出一塊樸實無華的寶石帶給你。
「看!這是我們在深山裡尋到的寶物!」

第二季中,導演們早已功成名就,只需輕起朱唇,讓手下工人們將人造鑽石切割成八心八箭之型。
「看,這是寓意愛情永恆的海藍之星!」

《舌尖2》的爬樹取蜜造假證據

早上看到有人在這個帖子里圈我,看了之後覺得有幾個地方比較可疑,遂蛋疼地去看了一眼原片,然後發現了一個巨大的BUG。我本來對《舌尖2》這一段所謂的「致敬」就不敢苟同,但是之前沒看過也不好發表意見,這一看之下……

那藏族孩子一開始爬的是一棵樹榦挺直高大的針葉樹,根據樹冠的形狀、分枝的特點,可以判定這是一棵松屬的喬木,按林芝的物種分析,可能是高山松Pinus densata或者華山松Pinus armandii

」三個小時以後,他到達了樹冠,擺脫了藤條。「

一堆很模糊的人與樹榦摩擦的鏡頭,然後他走上了一根粗大的橫枝(其實很多人已經在質疑前面那針葉樹不會有這麼粗壯的橫枝了……),等等,怎麼好像有奇怪的葉子閃過去了?

導演很好心地給了這些葉子一個正面的鏡頭……松樹葉子長成這樣你是在逗我嗎!


嗯實際上這是一棵殼斗科的高山櫟(Quercus sp.,具體哪個種不清楚)。


到這裡就很清楚了,前後根本就是兩種樹。松樹很高大,爬起來很雞凍人心,但是上面不太可能有蜜蜂能做窩的樹洞;櫟樹倒是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樹洞,但是高度一般不會超過10米,而且橫枝的位置更低。視頻里8『45」處說「40米高沒有任何保護」的時候,這孩子離地不會超過2米。


另外後面那個取蜜的鏡頭也相當大可能是假的。蜜蜂的蜂巢是豎著一片片排列的,而不是像視頻里這樣橫著疊在一起(你倒是告訴我這樣蜜蜂要怎麼擠進下面的蜂巢去……),而且一個蜜蜂都沒有也太不合理了。這裡懶得截圖了。

人家在2米高的地方取蜜你就老老實實說是2米啊,樹洞、岩洞哪怕是自己養的蜜蜂都能表現傳統文化和情懷,非要讓人家小夥子冒著生命危險專門去爬一棵40米高的完全無關的樹,只不過是為了顯得更獵奇一點,央視你底限還能再低一點么?


最後,對於紀錄片來說,在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環境里表現相同或類似的自然和文化現象沒問題,但自己偽造一個跟人家完全一樣的故事,這不叫致敬,這就是抄襲。


PS,補充一個知識點。Human Planet拍的是熱帶森林,很多花都開在林冠上,所以蜜蜂會在高處的樹洞里築巢。而林芝是亞高山森林,花一般都開在地面附近,所以蜜蜂喜歡在靠近地面的樹洞和岩洞里築巢,要是住在40米高的樹上,能量消耗可能還不夠下班回家爬高樓的(此處有誇張)。抄襲者只知道抄故事卻不考慮自然條件,止增笑耳。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第一季是外包的,部分是央視辭職的紀錄片導演,所以更能從觀眾角度出發聚焦舌尖,第二季是央視自己拍的,而且第一季的人員多數都未參加,因此更多考慮高大上的人文聚焦中國,符合央視一貫的風格


第一季是「舌尖上的中國」。
第二季是「舌尖上的中國夢」。


舌尖1選十個故事,拿出來可以去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

舌尖2選十個故事,直接就包了感動中國和藝術人生啊。。。。


舌尖一其實也很人文,這其實是亮點,跟純粹的美食節目拉開了檔次,但舌尖一的人文色彩是自然流露的,點到即止的,舌尖二則用力過猛,給人矯情、刻意的感覺,讓人看得不舒服. 「家常」那集尤為明顯,整集下來牽強附會,喧賓奪主。甚至可以說這集是個多餘的存在,舌尖本身大多數內容都是取材自家常菜。
配樂方面,阿琨在舌尖一基礎上對音樂細節有所加工,依舊錶現出高水準,比較遺憾的是舌尖一曾經用過的一些「番外」音樂(非阿琨原創的),如最經典的「彩蝶舞夏」,在第二季里不知道什麼原因棄而不用了,讓配樂少了一些靈動感,也讓第二季整體呈現較為晦暗的色調。
另,舌尖二的敘事手法基本上沿用舌尖一,連每集結語的表達方式都是那麼的相似,沒有突破,難免給人發膩的感覺。


第二季就是一部文不對題的垃圾片

洗腦也好,教育也好,體現愛國主義也好,首先你的片子要拍的好看,有個成語叫潛移默化。

第一季之所以好評,就是因為是以美食為主題、核心。你把美食拍出來了,觀眾自然而然會去關心」這個美食哪裡有?是用哪裡的特產的做的?當初是怎麼想出來的?「之類的背景故事。各地的都展現了一遍,大家自然會聯想到我們國家原來好東西這麼多,這才有愛國主義教育的作用。

第二季美食不美食、人文不人文,找個了旗下的藝人,編了個虛假的三觀不正的悲情故事,再加一道哪種菜系都挨不上的所謂家常菜,你指望觀眾會產生共鳴?

就像當年很多人玩大航海時代2,因為遊戲好玩,玩得多了自然就記住了世界各大港口城市的位置、歷史古迹。你要直接扔一本世界地圖給他們去背,鬼才樂意。


第四集放到燃面的時候以為會至少給幾個合格的鏡頭,沒想到,只晃了下幾秒鐘就過去了。沈子鈺那個真是莫名其妙連比賽都跟去了


不好吃


完全變味了,簡直是中國好故事!不煽情能死啊,要看煽情我幹嘛不去看感動中國!


沒看舌尖2,看到這個問題忽然想到微博 @大咕咕咕雞 曾經的一篇,果然是「大師」


我是來吐槽的。
總體感覺是一集不如一集,特別是到了這第四集,且不說上海紅燒肉放不放蒜的問題。單單就是那位拉小提琴的小美女,她媽媽最後那一席話——實在是讓人無語,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五年來夫妻分離,家中奶奶化療也沒回去過——看到這裡就很不是滋味了,這還是該集所倡導的「家常」嗎?
而且後半段完全就是在教育做月子的媽媽吃啥不吃啥的問題,看到這裡我已經無力吐槽了。
還有,最讓我氣憤的是,我是一個湖北天門人,這一集本該有天門蒸菜出場,此前我已經自豪地告訴了我N多小夥伴,這一集讓大家留意看,結果呢——這個確實是出現了,尼瑪卻插在山西蒸饅頭中,竟然只有短短的三秒鐘。端著小板凳苦等N久的我,簡直被雷到了。這三秒鐘的亂入簡直就是莫名其妙,還不如直接刪掉呢。


平心而論,舌尖上的中國2仍然是一部製作精良、內容飽滿、富有思想的紀錄片,只是有可能大家都因為舌尖1的緣故對2一方面期望過高,另一方面又具有了思維定式,認為本片的主角必須是美食而不是故事。當然也要承認,第二季也確實存在用力過猛的現象,對故事著墨過多,有些地方過於生硬,讓大家覺得食物不再是主角。很明顯的一個變化是,舌尖2更多地出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字眼,也就意味著本片有進軍國際市場的慾望,因此在素材的選取上必然會有相應的考慮。
我並不清楚其他人看這部紀錄片的目的是什麼,我個人覺得,它讓我身臨其境般地認識到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種類繁多的文化飲食習慣,讓我更加熱愛這片土地。只要它讓我學到了新的知識、有了新的體會,它作為紀錄片的基本目的就達到了不是嗎?至於其他的文化傳播、廣告效應等等,都只是錦上添花罷了。為了突破而作的改變應該得到鼓勵,即使沒有達到預期,只要維持在最低要求以上,我覺得都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個人感覺舌尖2的片頭曲很好聽。


推薦閱讀:

大風車、動畫城、小神龍俱樂部等青少年電視節目為什麼會衰落下去呢?
如何看待 Jimmy Kimmel Live 節目中「把中國人都幹掉」的言論?
鏘鏘三人行里的竇文濤的主持能力怎麼樣?
為什麼在台灣電視節目中,有人會對大陸發表與事實極為不符的看法?

TAG:美食 | 情感 | 影視 | 電視節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