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抗震規範中的「強柱弱梁」、「強剪弱彎」、「強節點弱構件」思想的根本出發點是什麼?
最通俗易懂的「強柱弱梁」抗震原理——學過高中物理的都能看懂
如果您還記得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內容,那麼您就知道有一個東西叫做「彈簧係數」。所謂的彈簧係數,其實就是彈簧的受力與彈簧的變形的比值,在結構工程里,這個比值也就是所謂的剛度。比如說我們上面這個彈簧,本來的長度是 L,我施加了一個大小為 F 的拉力,彈簧被拉長了,拉長之後的長度變成了 L+x,這其中的增加的長度 x 等於 F 除以彈簧係數 k。這也就是高中物理的 F= kx。
當然,我們也知道,彈簧並不是無限結實的,也就是說,彈簧不能被無限拉伸。大家也肯定都有拉斷橡皮筋或者彈簧的親身感受。當橡皮筋被拉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突然啪的一聲就斷了。我們把整個拉長過程的變形和受力畫成圖形,當彈簧斷裂的時候,最大的變形是 1,與之對應的最大的受力是10。也就是說,彈簧受力過程在受力變形的圖形中是一條直線,這條直線的斜率就是彈簧係數 k,這其實就是 F = kx 這個函數的圖形化表達。對於這個彈簧,我們可以說,它的最大承載力是10,最大變形能力是1,剛度是 10 除以 1 等於 10。
不同的彈簧有著不同的承載能力、變形能力和剛度,取決於不同的材料、尺寸等等。比如我換一根更結實的彈簧,這根彈簧的最大承載能力是 14,最大變形能力是 1,剛度為 14 除以 1 等於 14。
如果我們把兩根彈簧連在一起呢?比如說,我們把兩根剛度為 10、最大承載力為 10 的彈簧連在一起,組成一根新的彈簧,這根彈簧的性能又如何呢?相信高中物理也討論過這個問題。這兩根連在一起的彈簧,受力相等,總的變形等於兩者的變形之和。換言之,這根組合起來的新的彈簧,最大承載力還是 10,最大變形能力變成了 2,而剛度變成了 10 除以 2 等於 5。
下面就是有意思的部分了。我們說這根新的彈簧的最大承載力是 10,也就是說,我施加大小為 10的拉力,這根新的彈簧就會斷裂。問題來了,我們能確定斷裂發生在哪個部位嗎?簡單說,這根 A1+A2 組成的新彈簧,如果被拉斷,斷點發生在 A1 那一部分呢還是 A2 那一部分呢?
答案是不知道,或者說是隨機的。可能是 A1 被拉斷,也可能是 A2 被拉斷。注意,我們討論的是理論問題,所以我們的前提是 A1 和 A2 是完全一樣的彈簧。現實世界中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根相同的彈簧。但如果我們接受 A1 和 A2 是完全一樣的這個假設,那麼斷裂發生在 A1 還是 A2 就是完全隨機的。
那如果不是兩根完全一樣的彈簧,而是兩根不一樣的彈簧呢?比如說,我們把上面這個剛度為10的彈簧和剛度為14的彈簧連在一起。這時候,這根新彈簧 A + B 的最大承載能力是多少呢?是 10 還是 14?答案很顯然是 10。因為兩根彈簧的受力每時每刻都是相同的,A 最大可以承受 10,B 最大可以承受 14。當外力逐步逐步增大到 10 的時候,A 已經達到極限,啪的一聲就斷了,而 B 卻不會斷裂,因為這時候的受力 10 還是小於 B 的最大承載能力 14。換句話說,這其實是個「木桶原理」的實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組成木桶的木板里最矮的那一個;彈簧組成的串聯彈簧的承載力,取決於這些彈簧里承載力最低的那一個。
這時候這根新彈簧被拉斷,我們能確定斷裂發生在哪裡嗎?理論上說,斷裂一定會發生在 A 彈簧上。因為 B 彈簧的承載力大於 A,所以一定是 A 先斷。也就是說,通過配置不同的彈簧,斷裂的位置不再是隨機的,而是可以被控制的。我們想讓斷裂發生在哪裡,就把 A 彈簧放在哪裡,將來一旦斷裂,斷點就肯定會發生在那裡。類似的例子就是電路里的保險絲,一旦過載,斷點肯定是在保險絲那裡,而不是在別的地方,從而保護了電路的其它位置。
我們也知道,並不是所有的材料都是彈簧,也並不是所有的材料都是拉長到一定程度啪的一聲就斷了。比如說,大多數金屬材料都是延性材料,或者說彈塑性材料,也就是說,這些材料不僅僅像彈簧那樣會發生彈性變形,還會發生後面的塑性變形。
比如這樣一根鋼棒,逐漸逐漸加大外力,一開始,它表現的其實就是一根彈簧,變形隨著外力成比例的線性增加,剛度為 12。當外力加大到 12,變形變成 1 的時候,這根鋼棒開始進入塑性階段。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變形持續增加,但是外力不再增加。受力變形圖從一條斜率為 k 的斜線變成平行於 x 軸的水平線。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根鋼尺子,如果你輕輕的掰它,一鬆手尺子自己就會彈回原來的形狀。為什麼呢?因為你施加的外力還不夠大,尺子還處在斜率為 k 的斜線階段,也就是所謂的彈性階段。如果你狠狠心,下狠手掰尺子,鋼尺子會斷成兩截嗎?一般不會。通常來說,鋼尺子會被你掰彎成 U 形,鬆手之後也不會再彈回去。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你施加的外力足夠大,鋼尺子進入了水平線階段,也就是所謂的塑性階段。這時候承載力已經不能再增加,但是位移可以持續增加,所以尺子就被掰成了 U 形。
當然,尺子變成 U 形之後,如果你繼續用力掰,總歸可以把尺子掰斷。也就是說,材料在進入塑性階段之後,還是會有最終的破壞點。比如我們的這個例子里,這根鋼棒在位移為 1 的時候進入塑性,然後一直到位移為 4 的時候斷裂。我們把這兩者的比值,也就是 4 除以 1 等於 4,看作這根鋼棒的延性比。換句話說,延性比越大,延性越好,在最終破壞之前的變形越大。
為什麼我們需要彈塑性材料呢?為什麼不能全用彈簧呢?我們可以比較一下我們例子里的這個彈塑性材料和完全彈性材料的區別。
如果這根鋼棒變成一根剛度相同的彈簧,那麼達到同樣的變形,彈簧的受力要遠遠高於鋼棒。換言之,彈簧必須非常非常結實,結實到足夠承受大小為 48 的外力,才能做到變形為 4。而對於彈塑性的鋼棒來說,不需要那麼結實就可以,只需要承受大小為 12 的外力,此後就進入塑性階段了。也就是說,我們想要的是比較大的變形能力,同時,與最大的變形相對應的受力可以儘可能的小一些。而這正是彈塑性材料的特徵,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在抗震里應用彈塑性材料的原因。
接下來呢,我們就把這根彈塑性的鋼棒 C 和彈簧 A 連接在一起:
鋼棒 C 的承載力是 12,彈簧 A 的承載力是10,它倆連在一起,根據木桶原理,最大承載力是 10。當外力為 10 的時候,彈簧 A 被拉斷,此時的變形為彈簧 A 的 1 再加上鋼棒 C 的10/12,只有 1.83。簡單說,鋼棒 C 根本沒有發揮什麼作用。還沒等它的塑性階段大顯神威呢,它的豬隊友——彈簧 A——已經先掛了。結論就是,如果鋼棒強於彈簧,則這個組合很糟糕,彈簧變成了豬隊友,鋼棒被豬隊友拖累,還沒發展到大後期呢就跟著豬隊友一起被團滅了。
那如果我們把鋼棒 C 跟彈簧 B 連在一起呢?
這時候,彈簧 B 就不是豬隊友了,因為它的承載力要大於鋼棒 C,所以當外力增大到 12 的時候,鋼棒 C 進入屈服,變形開始持續增大,而彈簧 B 可以輕鬆的承載大小為 12 的外力而不破壞。整個系統的變形可以一直持續增大,直到最大變形等於彈簧 B 的變形 12/14 再加上鋼棒 C 的變形 4 等於 4.86。所以呢,如果彈簧強於鋼棒,則這個組合就很理想,鋼棒的變形能力得到了最大發揮,而彈簧可以有效的傳遞外力,不會過早破壞,圓滿的完成了「扶上馬送一程」的任務,然後笑看高等級的大後期英雄——鋼棒——發揮最大的變形能力。
最終的結論,想要變形能力,同一個系統里的彈塑性構件的承載力就必須小於彈性構件的承載力,或者說,系統里的彈性部分的承載力必須大於貢獻了絕大部分變形的彈塑性部分的承載力。
簡單說,彈簧的承載力要大於鋼棒,強彈簧弱鋼棒。類比造句,強柱弱梁,強剪弱彎,強節點弱桿件……
這裡的「強」和「弱」,並不是絕對意義上的強弱,也不是破壞的先後順序。並不是說梁用 C30 的混凝土,柱子就必須得用 C50 的;也不是說破壞的時候一定是梁先斷,柱子還屹立不倒;更不是說既然「強柱弱梁」可以,那「強柱強梁」豈不是更好?
「強柱弱梁」,相當於我們的彈簧 B 加鋼棒 C,變形能力很好,這正是我們想要的;「弱柱強梁」,相當於我們的彈簧 A 加鋼棒 C,變形能力不好,塑性變形能力完全沒有發揮,既浪費了鋼棒的能力,效果又很差;「強柱強梁」,相當於我們這裡的兩個彈簧連在一起,變形能力一般,多用了很多材料,而且你還永遠不知道斷裂究竟會發生在哪個彈簧上面。
PS: 又有專業大神出現啦!水平比我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這位大神,回去多翻翻書。
(圖片來源:Seismic desig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and masonry buildings, T. Paulay and M. J. N. Priestley)看來在這位大神眼裡,Paulay 老師也是連最基本的設計概念都沒有。
1結構抗震設計其實分為多階段設計,常規結構設計是通過小震彈性設計計算內力配筋(鋼結構驗算構件),中震和大震更多的是從構造措施來保證。
2強柱弱梁,強剪弱彎,強節點弱構件等屬於構造措施。彈性設計,彎曲強度,剪切強度,構件強度其實都可以滿足要求。為什麼還要做這些構造措施?罕遇地震或者強震會使結構進入彈塑性狀態,甚至會發生部分構件失效,構件失效不可怕,可怕的是結構整體垮塌或者構件無徵兆的突然失效。
3強柱弱梁保證豎向結構不會垮塌,梁都好著柱子卻壞了,結構必然倒塌。強剪弱彎,剪切破壞是脆性的破壞,發生突然無太明顯徵兆,彎曲破壞在破壞前有較大變形,可以耗能也可以引起注意。強節點弱構件,節點區域首先壞了無異於局部大跨塌。
4這麼做的目的是通過設計的控制(鋼筋混凝土結構主要是配筋,鋼結構是節點構造),人為引導結構在強震下不同構件,位置等進入彈塑性的順序,同時保證絕大部分構件不發生脆性破壞,以實現適合的延性要求。
5理論上可以把結構設計為強震下也是彈性的狀態,但不經濟,合理的利用結構的延性帶來良好的經濟效應。如果真是大震彈性設計,那麼不需要什麼強剪弱彎,強柱弱梁,強節點弱構件。
6說的遠一點,其實高延性低承載力和低延性高承載力在結構領域都會遇到。前者常見,後者例如一些輕鋼結構或者空間鋼結構在大震下也基本保持彈性,這個時候還按照前者的延性要求就完全沒必要,都tmd彈性,管他誰先壞。
其實這裡的強弱是一個通俗的說法。這裡的強是指低延性高承載力,這裡的弱是指高延性低承載力。是不是又糊塗了?哈哈
再解釋下,根據中學物理能量守恆,抗震其實就是地震能的消耗過程。那麼根據牛三定律能量等於慣性力乘物體運動距離。那麼耗能構件需要變形能力強的,即所謂延性。而所謂變形能力強就是不會一變形就斷的(夠通俗吧)。比如橡皮筋。所以要機械運動下損耗能量必然要有變形(或者叫位移)。但變形大也會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比如重力二階效應。所以要找那些相對來說不怎麼重要的構件來完成耗能工作(也就是變形工作),比如梁比柱要次要點;樑上塑性鉸比樑柱節點要次要點。同時還要求構件能在這個力的方向上有足夠的變形,鋼筋混凝土構件剪切變形能力是渣渣,彎曲變形能力還是湊合能用的。所以就產生了所謂的強減弱彎。
推廣開來:其實不是所有豎向構件強震下都不能破壞或者說耗能的。不如框架剪力牆結構的剪力牆就是要先於框架柱破壞。所以這時候可以說強柱弱牆。
再推廣:如果柱子是橡皮筋之類的材料做的,柱子可以是耗能構件,也可以有大變形的。這種柱子就是所謂的隔震層。
說白了,抗震就是靠結構延性消耗地震能,但變形又不能造成結構次生危害。簡單嗎?其實不簡單!
解釋的不好,漏洞百出,輕噴。
因為梁孬孬一個,柱孬孬一窩。
The collapse of a building is generally preventable if brittle failure of its members and connections is prevented. In other words, during a code-stipulated earthquake, the structural elements may bend and twist to their hearts』 content, but may not snap. The intent, then, is to build ductility into the structure so that it will absorb energy, and thus prevent the sudden breaking up of members that would result in a collapse.
我覺得根本出發點就是讓結構產生延性破壞而非脆性破壞,另外就是產生局部破壞而非整體性垮塌
來強插一波,沒那麼複雜,根本出發點就是人命關天。強柱弱梁是因為,柱端出現破壞容易出現該層柱以上樓層的破壞,而梁端破壞則只是該樓層梁出現破壞,而且梁破壞後地震能量得以釋放,降低地震對整棟建築物的破壞效果。效果圖可以參見智利的房屋地震破壞時的情況。強剪弱彎也是考慮破壞形勢,混凝土剪切破壞是脆性的,彎曲破壞具有一定的延性。 所謂的延性也是為了地震破壞時給人留下更多的逃生時間。參見汶川地震時,很多都是柱端剪切破壞,兩者效果疊加更加嚴重。第三點應該是強節點強錨固弱構件。主要是節點處受力複雜,且實際施工時可能打不到計算要求的效果所以節點處盡量受力明確,施工簡單,從而使受力更有效,其次,構件破壞相對節點破壞也具有一定的延性,這個可以隨處見,如果在設計院打聽很多什麼雨棚掉落,樑柱節點處施工不好施工什麼的。之所以加個強錨固是,主要應對加固工程。加固時錨固點不一定在原節點。並且在一定往複荷載作用下,,光靠混凝土錨固也容易脫開。
專業問題如果是學生,問老師,如果工作問工程師或總工,再不濟去專業的論壇,去這裡容易牛頭不對馬嘴。
@豬小寶 本來專業討論,我的語氣是過於嚴厲,太不友好,準備修改下。但是看你搞出個「對方已將你屏蔽,你無法在這裡評論」。那就還原下原帖,普及專業常識的同時也讓知友們看看什麼叫人品問題。
看到這麼多人贊同@豬小寶 的回答,不知道你們是學結構的呢,還是假裝學結構的。答主的回答明顯是牛頭不對馬嘴,東拉西扯胡說八道。這個問題從抗震多道設法的設計原則出發,答案很明白,就是減震耗能。結構層面的問題,能扯到材料上去,鉸接剛接也不分。彈性彈塑性的扯一堆,連聖維南原理都不懂。答主貌似什麼都學了一點,什麼都不深入,應該從來沒有實際做過項目,最基本的結構設計的概念都沒有。結構設計有本通俗讀物叫結構原理,假裝學結構的看一看可以假裝的更像一點。
以上是我回憶的版本。
知乎上看到不少有乾貨的回答,在it領域有的人確實很有水平。但是在結構專業上,像@豬小寶 這種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你來知乎大約不是來交流探討的,更多的是滿足自己心理需求吧。不過知乎上也不都是見到什麼大牛就膜拜的粉絲,正常人總歸是大多數。不好意思,在我這裡,讓你失望了。
強柱弱梁:可形成塑性鉸,提高變形能力
強剪弱彎:彎曲破壞耗能優於剪切破壞。
強節點弱構件:提高變形能力
出發點是讓結構整體產生延性破壞,而不是脆性破壞。
結構的變形能力可以分為結構整體的延性和構件的延性,其中整體的延性建立在構件的延性上。
這三個主要提高的是框架結構整體的延性。延性破壞的話,破壞前整個結構可以有較大的變形,吸收和耗散較多的地震能量,而且過程中人可以察覺到,有機會逃生,而脆性破壞的話一下就壞了。
1. 強柱弱梁:
當框架進入塑性階段,會產生塑性鉸(受拉鋼筋屈服以後,彎矩增大一點,變形會增大很多,相當於產生一個了鉸)。
如果是強梁弱柱,則柱子處先產生塑性鉸。柱的上下兩端彎矩較大,鉸產生在上下端。如左圖,若某一層柱上下端均出現塑性鉸,則整個框架就。。。。結構破壞時梁再怎麼強也沒用。
右圖為強柱弱梁,只有當全部梁端及柱子底部都出現塑性鉸的時候,框架才會整體破壞,在這之前能夠有較大變形,吸收較多能量。
2.強剪弱彎:
受彎破壞延性較好,破壞前的變形比受剪破壞要大(混凝土開裂,受拉鋼筋屈服,到受壓混凝土被壓壞),受剪破壞基本上都是脆性的
3.強節點弱構件:
節點區破壞後與之相連的樑柱構件性能再好也沒用,某個構件壞了,節點沒壞,那麼其他周邊構件還能繼續發揮作用(超靜定次數多)。。。
參考《建築混凝土結構設計》,顧祥林主編。
如果真的要問根本出發點的話,就是---抗震性能設計。所有強柱弱梁,強剪弱彎都只是性能設計的手段,根本目的是為了在罕遇地震下讓結構的梁、柱、節點性能轉動到某一屈服轉角而不破壞。抗震性能設計是由T.Paulay 和M.Priestley最早提出,當然你所說的強住弱梁等設計方法也是他們最早提出的。ls說得比較通俗,如果真的要深入了解,老八校研究生混凝土課應該會涉及。
地震有兩種波,一種橫波,一種縱波,橫波會導致建築物左右搖晃,縱波會使建築物上下震動。如果把建築物比作簡單的簡支結構的話,橫波相當於在建築左右不斷施加水平力,此時結構最容易失穩破壞的地方就是兩個支撐點了,其次就是柱子受到橫向剪力而橫向破壞;而縱波相當於在建築物下方不間斷施加時有時無的縱向力,此時最容易失穩的還是支撐梁的節點,其次是柱子受到縱向軸力而發生剪切破壞。其實地震中房子見到最多的破壞還是柱子破壞,柱子破壞必然導致節點失穩,最後梁從空中掉下來,摔段,所以我們見到地震中很多梁板斷裂部分,並不是由於地震導致的剪切破壞,而是梁板自身由於重力摔斷的。當然房子不是簡單的簡支結構,節點不是活動的,現在的框架梁式房子更多是偏向剛結構,所以情況也也不完全一致,只是舉例簡單說明,不對地方大家指出,純手機碼字。。。。。。。
強柱弱梁:若柱先於梁破壞,整個結構變成幾何可變體系,梁無法發揮延性和承載力。
強剪弱彎:受彎破壞為延性破壞,受剪破壞為脆性破壞。
強節點弱構件:保證構件能發揮延性和承載力。
強xx弱oo,一般情況就是xx垮了的後果會比oo垮了更嚴重,因此把xx設計的比oo強度更高,利用oo的變形、破壞來吸收地震的破壞力,舍oo保xx。
淋巴血管可以壞,大動脈不能壞,
只干可以壞,主幹不能壞,
小兵可以死,將領不能死,
橫向可以破壞,縱向支柱不能破壞。
另外,梁破壞掉,在某些情況下反而可以讓結構內力無法傳導,從而犧牲自己保護主要的結構。
其實有點矛盾,傳導內力的本身功能就是幫助建築整體提高抗剪一旦結構破壞,也將破壞形態限制為相對最安全形態。
如柱破壞危險性大於梁的破壞,抽掉一根梁可能沒大礙,一根柱破壞房子可能就站不穩了;
彎曲破壞可通過配筋變為延性破壞,而剪切破 壞都是脆性破壞,需要杜絕;
節點破壞會連帶周圍的構件,故需避免。
強柱弱梁和強剪弱彎這種實現的可能性非常小,從現實的情況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設計師根本不注重剪力的計算,不會計算剪力的人大有人在。往往計算時都非常注重平面梁的彎矩計算,估計在這上面耗著的人不少。而依賴軟體不動腦子分析的人太多了,這都是一種概念設計,並且規範也沒有明確界限。實現這個,完全處在理論上,現實很難做到。
這些概念在EC8里統一叫做Capacity Design,即能力設計。
出發點(就題目所說的框架)是地震時阻止(或最大程度延遲)脆性破化(一般情況下,剪切破壞,無論是斜壓、斜拉還是剪壓),盡量只形成梁塑性鉸和柱根塑性鉸(一般情況)來耗能。
抗力構件唯一可靠的耗能措施是形成彎塑性鉸,這樣可以充分利用鋼筋的單向受力屬性和延性。
梁先於柱形成塑性鉸,可靠的辦法是柱子的承載力要大於梁的承載力。
這樣,當柱截面快要屈服時,梁截面已經屈服開始耗能。
還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理解,即先進入塑性的梁,其轉動線剛度減小(見各種結構力學教材),柱子的剛度不變,則柱子承擔了比彈性分析得到的更多的地震力。這與彈性分析後人為放大柱子彎矩是異曲同工的。
至於耗能能力,即延性比,在抗規中隱形於抗震等級這一概念里:抗震等級越高,則延性越好。
--------------------------------20171211補充----------------
原來還是理解的不透徹,以下是一些新的想法。
小到一個構件,大到一個建築,他們都有自己的能力曲線。
這個能力曲線可以是3,即無限的彈性,也可以是2,即脆性的。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希望它是1,即彈塑性的,因為它有很強的耗能能力。
我們的設計方法呢?不出意外的話,都是彈性分析,因為這樣最簡單最快。
彈性分析只能給我們青色的點。只要截面承載力,即紅點,大於青點,我們就會認為這個結構是安全的。但是青點後面的結構響應彈性分析是給不出來的。想要得到的話就只能做彈塑性分析。
對於一般結構而言,科學家們已經給出了解決方案,那就是如題目所說的一些措施,使結構在不做過多複雜分析的前提下,其響應按照既定路線3去發展。
看到大家的回答後感觸良多,受益匪淺,喜歡知乎,也欣賞知乎的答客君們,贊一個
我認為其設計的出發點是從抗震設防的角度出發,讓次要部分先於主要部分破壞。(僅是個人觀點)
主要部分被破壞了,次要部分還有什麼用呢?「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先說說「強柱弱梁」。
這裡的「強」指的是「承載力強」(抗彎、抗剪、抗扭承載力等等)
強柱弱梁(strong column and weak beam)指的是使框架結構塑性鉸出現在梁端的設計要求。(強柱弱梁_百度百科)
介紹一下塑性鉸的定義:塑性鉸就是認為一個結構構件在受力時出現某一點相對面的纖維屈服但未破壞,則認為此點為一塑性鉸,這樣一個構件就變成了兩個構件加一個塑性鉸,塑性鉸兩邊的構件都能做微轉動。就減少了一個約束。(塑性鉸 - 百度百科)
But why?
也就是說為什麼要讓梁端出現塑性鉸而不是讓柱端出現塑性鉸呢?
注意,這點很重要。
1.柱子在結構上的重要性要高於梁,如果先在柱端出現剪切破壞,柱子都破壞了,整個結構都倒塌了,那麼要梁還有什麼用呢?
2.又因為咱們平時見到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大多數是超靜定結構!它有多餘約束啊!——由於多餘約束的存在,結構剛出現塑性鉸時並不能使其立刻變為幾何可變體系,構件仍能繼續承受增加的荷載,直到其他截面出現足夠多的塑性鉸,使其變成稽核可變體系,才喪失承載力。
(如上圖,純手工繪圖,圖丑輕噴。靜定結構剛出現塑性鉸後立刻就會變成幾何可變體系,從而導致結構完全破壞;而超靜定結構剛出現塑性鉸後,由於多餘約束的存在,並不能使其立刻變為幾何可變體系,構件仍能繼續承受增加的荷載,直到其他截面出現足夠多的塑性鉸,使其變成稽核可變體系,才喪失承載力。)
(如上圖,在梁端A和A"出現塑性鉸時,如果A和A"處的錨固滿足要求,那麼梁端就不會完全破壞。最危險的是在C和C"形成塑性鉸,那麼,整個結構很可能會因為承受不了其自重而倒塌。)
主要就是想要結構延性破壞,裡面的人有更多的時間跑出去。
強柱弱梁是希望塑性矯出現在梁端而不是柱頂
強剪弱彎是讓構建出現彎曲破壞而不是剪切破壞
強節點弱構建就是讓塑性矯出現在樑上不要出現在節點,避免出現機構
推薦閱讀:
※圖中這樣的樓板,鋼筋直徑看起來與一般香煙直徑差不多,能住人嗎,能否保證安全?
※為什麼橋樑要建成各種不同的樣子?
※大家見過的最好最有趣的摺疊工具或方式有哪些?
※橋被共振破壞有哪些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