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對秦國如此忠誠的原因是什麼?
讀資治通鑒,周記三,四年,楚王願用一塊地換張儀一個,而張儀直接把楚王坑了…蘇秦縱六國可以說是為了自己,張儀衡六國是為了秦國,蘇秦的行為很好理解,張儀對秦國的忠誠在春秋戰國這種禮壞樂崩的時代讓人無法理解啊?又有商鞅在前,張儀就不怕鳥盡弓藏?
一半是忠誠,一半是不得不忠。
早在張儀之前,商鞅所提倡的法家,就不是仁德治國,而是君王恃權治國,法家的君臣關係,是相互利用,利用權勢權術,讓臣子不得不忠。
1、張儀辛苦鬥爭才得秦相,如果不珍惜會有很多人替代他
張儀之前,是犀首公孫衍擔任秦國大良造,也就是國相,後來被張儀擠下台,去魏國合縱抗秦;此外還有楚國謀士陳軫,之前也為秦惠王效力,張儀陳軫爭寵,陳軫不敵,跑去齊國楚國。秦惠文王一朝,國力強盛,國相一職,有才之士,求之不得,張儀通過艱難鬥爭得到職位,怎能不珍惜?
2、張儀戲楚國,一半是為秦,一半是為私怨
張儀遊歷楚國時,一次和楚相喝酒。楚相丟失了一塊玉璧,門客們懷疑張儀,說:「張儀貧窮,沒有好的品行,一定是他偷去了宰相的玉璧。」大家一起把張儀抓起來,用荊條拷打了幾百下。那時候張儀就發狠誓:若善守汝國,我顧且盜而城!未來一定要報復楚國。
3、張儀一介布衣,能遇到秦國,遇見明君,三生有幸,怎能不忠
並不是所有有才之人,都得重用。並不是所有重用之人,都能建立驚天偉業。但張儀,都做到了。他出身貧窮,身懷韜略,為七雄中最強盛的秦國謀劃外交,名垂青史。試看吳起、李牧、信陵君,哪個不是有才之士,卻不逢賢主,不得善終。這麼看來,張儀,是何等幸運啊!
張儀並不是對秦國忠誠,而是對秦惠文王這個人忠誠。人以常人待我,我以常人報之;君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之。畢竟後來秦武王的時候,張儀還幹了這件事..
《資治通鑒》記載:.
秦武王五年,張儀說秦武王曰:「為王計者,東方有變,然後王可以多割得地也。臣聞齊王甚憎臣,臣之所在,齊必伐之。臣願乞其不肖之身以之梁,齊必伐梁,齊,梁交兵而不能相去,王以其間伐韓,入三川,挾天子,案圖籍,此王業也!」王許之。齊王果伐梁,梁王恐。張儀曰:「王無患也,請令齊罷兵。」乃使其舍人入楚,借使謂齊王曰:「甚矣王之託儀於秦也!」齊王曰:」何故?「楚使者曰:」張儀之去秦也固與秦王謀矣,欲齊梁相攻而令秦取三川也。今王果伐梁,是王內罷國而外伐與國,而信儀於秦王也「。齊王乃解兵還。張儀相魏一歲,卒。
通俗地說,蘇秦大學畢業後找到外企大企業,做了好幾家大公司的CEO。張儀作為一個大學剛畢業的,剛開始大公司面試都不要他,只能去了秦國民營創業公司,作為第一份工作,而且沒有工作經驗,當然對公司有感情,再加上後來運營公司不錯,老總對他也是十分器重,再者民營待久了,外企的氛圍就不習慣了,所以呢,張子就一直待在民營企業了。至於有商鞅前車之鑒神馬的,民營嘛,你懂的,底層小弟哪個不苦逼,噁心的小領導多了去了,但是一旦大老闆直接賞識你,你到達那個位置了,那還是不錯的
那個時候的社會,綱常敗壞,沒有忠君愛國的道德,很多人都是抱著一種「士為知己者死」或者「知恩圖報」的意念在做事。張儀就是很好的一個例證。當然還有很多啊,比如晉國末期的豫讓,吳國的專諸等等都是這方面的代表。
有兩個最關鍵的原因:
首先,秦國是戰國所有國家採用最先進的客卿制,職位不世襲,所以我們能聽到的商鞅、張儀、范雎、李斯全部都是六國的人。而其他國家的例子再明顯不過,戰國四公子,全部都是在他們自己的母國掌權,其他的頂級人才沒法完全施展自己的才能。
第二點就是士為知己者死,商鞅、張儀、范雎、李斯都是在自己的母國不受重用,而且張儀和范雎更慘,被歧視差點被打死,而在秦惠王和秦昭王的治下,他們的才能完全得到發揮,而且還能藉助秦國的實力把自己以前受到的屈辱全部討回來,還有什麼理由不為秦國的霸業奮鬥終生呢,最終成為註定要寫入歷史的人。
君子見勢而為
跟商鞅完全不一樣,商鞅又不是死在什麼誅殺功臣上的~
士為知己者死。禮崩樂壞又不是道德淪喪,胸懷大才,得君賞識,有幸能在大爭之世下盡展胸中之志誰會不願,借一國舞台創立偉業,終有一死又有何懼。
順便,張儀揣情度意,八面玲瓏,那自傲心下怎麼也不會落到商君之境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資治通鑒 周紀三 四年 說得並非是楚王願用一塊地換張儀一個。
原文如下:
四年甲辰,公元前三一七年
秦敗韓師於脩魚,斬首八萬級,虜其將叟、申差於濁澤。諸侯振恐。
齊大夫與蘇秦爭寵,使人刺秦,殺之。
張儀說魏襄王曰:「梁地方不至千里,卒不過三十萬,地四平,無名山大川之限,卒戍楚、韓、齊、趙之境,寧亭、障者不下十萬,梁之地勢固戰場也。夫諸侯之約從,盟洹水之上,結為兄弟以相堅也。今親兄弟同父母,尚有爭錢財相殺傷,而欲恃反覆蘇秦之餘謀,其不可成亦明矣。大王不事秦,秦下兵攻河外,據卷衍、酸棗,劫衛,取陽晉,則趙不南,趙不南而梁不北,梁不北則從道絕,從道絕則大王之國欲毋危,不可得也。故願大王審定計議,且賜骸骨。」魏王乃倍從約,而因儀以請成於秦。張儀歸,復相秦。
魯景公薨,子平公旅立。
但歷史上確實是有楚王不要漢中六百里地只要張儀一人,不過並非題主所想因為惜才。
——————————————————————萌萌噠滴分割線。
楚懷王用一塊地換張儀實則是因為贏盪征巴蜀,又害怕楚國與齊國結盟,於是張儀出使楚國,欺騙楚懷王說如果楚國與齊國斷交就贈與楚國商於六百里地,但楚國與齊國徹底斷交之後,張儀拒不承認。這一招惹火了楚懷王,因此楚王后來寧不要漢中六百里地也要張儀的項上人頭。
只不過楚王在奸臣靳尚和妖后鄭袖的兩面夾攻之下,並沒有殺成張儀,反而在張儀的遊說之下,同意與秦結盟。
原文如下:
《尚書 國語戰國策》之「戰國策」之「楚二」之《楚懷王拘張儀》:
楚懷王拘張儀,將欲殺之。靳尚為儀謂楚王曰:「拘張儀,秦王必怒。天下見楚之無秦也,楚必輕矣。」又謂王之幸夫人鄭袖曰:「子亦自知且賤於王乎?」鄭袖曰:「何也?」尚曰:「張儀者,秦王之忠信有功臣也。今楚拘之,秦王欲出之。秦王有愛女而美,又簡擇宮中佳麗習音者,以歡從之;資之金玉寶器。奉以上庸六縣為湯沐邑,欲因張儀內之楚王。楚王必愛,秦女依強秦以為重,挾寶地以為資,勢為王妻以臨於楚。王惑於虞樂,必厚尊敬親愛之而忘子.子益賤而日疏矣。」鄭袖曰:「願委之於公,為之奈何?」曰:「子何不急言王,出張子。張子得出,德子無已時,秦女必不來,而秦必重子。子內擅楚之貴,外結秦之交。畜張子以為用,子之子孫必為楚太子矣,此非布衣之利也。」鄭袖遽說楚王出張子。
張儀,洒脫豪放的一介名士,歷經層層苦難,終於遇見了這麼一個賞識他,重視他的君王,怎能不忠?士為知己者死,都是抱負,都是心愿。張儀大挫,才有了後來的大成連橫。任哪一個天下國士,真的被感情所綁架,被利益(相國)所誘惑,被威勢(惠文王)所壓迫後,都會如此
曉白啊,讀完蘇秦列傳了嗎?讀完戰國策了嗎?回答毫無史實依據,可以負責點嗎?!
張儀在被楚國懷疑偷玉的時候,秦國卻依然重用他,並且給他很大的發揮空間,秦昭王很賞識張儀,能夠出重金讓其出使楚國魏國,儘管他貧窮時遭人陷害,張儀其實在報恩
秦惠王待他好,兩個人志同道合投緣了吧。能尋到一個和自己投緣的君王也不容易啊
士為知己者死。
良禽擇木而棲
大勢所趨。鬼谷讓二人下山就是為了爭出個結果來的,為了讓戰亂快點兒結束,還小民們一個清平之世,讓百姓休養生息,蘇張二人必須為大局服務,即儘快結束戰亂。而結束戰亂的最好方法是實現一統。早年蘇秦下山,運用捭闔之術,得知強秦有這個一統的資質,說秦,然而秦王那個時候腦袋被驢踢了,不接受,蘇秦遭受困厄,又懷才而懼誅,遂回家鄉,痛定思痛之後,想通了,遂決定合六國而制一,他當然明白前途艱險,可是為了志向抱負和不辜負老師的教誨不得不做。張儀出山說楚,但是和師兄一樣,對象是傻逼,遭困厄,出走,原本是想和師兄一樣在其餘諸國撈個相噹噹的,可是被師兄拒絕了而且當時還被羞辱了一通,張儀很是憤慨,最後只好出走秦國,在知道真相後,張儀放下了包袱。他也開始想師父讓自己下山真正的使命。他想通了,正如師兄當年一樣。於是兩人開始演繹自己的縱橫捭闔之術。蘇秦想六國滅秦,而後六國實力相當取得制衡,天下達成太平。而張儀想要滅六國實現一統達成天下太平。兩人為了自己的理想各自施為。蘇秦努力合縱,張儀努力連橫。張儀為秦實際上不但但是賞識的關係,這牽扯他的抱負,師傅的大局。在多年努力下,秦越來越大,只要不作死就不會死了,而這時傳來蘇秦的噩耗,張儀一夜白了頭,為師兄為自己更為蒼生。這天下,早已被攪動起來,可以說天下大勢基本已定,蘇秦承認了自己的失敗,但他卻很坦然,因為師弟幫他完成了夢想。張儀雖然成功,卻有些灰心,因為他的成功完全是踩在師兄的身上的佔滿了師兄的鮮血。大勢定後,說實話,他有些厭倦秦國了,因為這會讓他想到師兄,正好秦王對自己不滿於是他就借口出走魏國了。張儀幾乎是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才知道因為天下大勢已定蘇秦在六國再待著也沒用了所以他使了詐死之計瞞天過海有了一線生機。師兄,你瞞得我好苦,張儀嗚嗚的哭了起來,蘇秦眾人也是淚流滿面。
張儀走了,平靜而安詳。他所遺憾的是未能再見鬼谷一面,他想再聽聽鬼谷的聲音,再看一次老人家的面容,甚至還想再在師父面前撒回嬌猶如當時的師傅雙手撫摸著他的頭。
蘇秦眾人嚎啕大哭。
在這個平靜的午後發生了些許不平常的事情。
鬼谷子閉著的眼睛裡緩緩留下一行濁淚。儀,你是師傅的好徒兒,你,安靜的走吧。
誰都沒注意到,張儀的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
一陣秋風吹過,世界再次寂靜下來,只不過,這次,它似乎顯得有些落寞。要說張儀不同於戰國時期的其他諸多謀士的特點,就是在於他對秦國的自始至終的忠誠,或者更準確一點,是對秦惠王的忠誠。而在近乎禮樂崩壞的戰國時期,能使一代聰明又有才的謀士如此忠誠於自己,其難度可想而知,可秦惠王卻做到了。
張儀與蘇秦師從鬼谷子,而後下山欲分別施縱橫之術而使天下一統,張儀為連橫,蘇秦為合縱。而在蘇秦的暗中幫助之下,張儀為秦國所接納,而後依靠著自己的才華為秦惠王所賞識,提拔。而張儀能遇見一代明君,自然會因為受到重用,心生感激而對秦王忠誠。士為知己者死,這句話在張儀身上有著很好的體現,同時也很好的解釋了為何張儀對惠王死後繼任的武王是截然不同的一種態度。
但是若僅僅是被賞識而重用,並不能讓一個人,尤其是一個富有才華的聰明人,對一個君主達到死心塌地的忠誠的地步。
更多的,還是他自身的「謀士」與「國相」地位使然。
如此之高的地位,使他不得不處於一種緊張的局面,即與其他謀士爭寵。因此,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他對秦王不得不忠,而用盡自己的才華去爭得賞識。
張儀與秦惠王之間的關係,不僅僅是千里馬與伯樂之間的關係,還有一種商鞅所在的法家提出的「君」與「臣」之間的微妙關係。惠王在使張儀心忠的前提下,亦使得他「不得不」忠。這就是惠王玩這場權力之間的遊戲的精妙之處。
說忠於一人或是一國,何必一定要說的那麼現實,難道就不能有一定的人情在裡面嗎,我就更願意相信,張儀忠於贏駟不僅是因為現實,也是有情誼的。
大秦帝國裡面張儀有句話很是解氣:「張儀竊玉之名有幸得於斯國(楚國),將來如遇明君,必以竊國雪恥」。張儀是魏國人,在魏國卻不得志,投楚國卻遭誣陷為竊玉賊,困辱俱受。在當時,楚國秦國各霸一方,人說天下朝秦暮楚,張儀在楚國得了恥辱,如果不洗刷,一輩子都要背上一個竊玉賊的名聲,到哪裡能得到重用啊,於是能與楚國抗衡且一定會跟楚國抗衡的秦國就是張儀的不二選擇。
世事就是這麼精巧,偏偏秦國就有一個識貨的秦君,贏駟,世有伯樂,然後又千里馬,所以可以說,世有秦君贏駟,而後有秦相張儀。可以說張儀忠於贏駟也是忠於自己的才華,張儀把舌頭看作自己最寶貴的東西,因為那就是他的才華,戰國第一「嘴炮」嘛,張儀視自己的伐交之能如珠如寶,如果沒有一個好買主,他的才華也就失去了價值,而張儀那些別人不願意聽的策略,到了贏駟這裡卻成了寶貝,而且一步一步做出了成績,可以說,贏駟就是那個讓張儀站起來的人,比之於在魏國、楚國的境遇,贏駟對張儀可以說是君恩浩蕩了,加上秦國也是正值創業艱難的時候,這種惺惺相惜的戰友情誼顯得尤為難得。
問的好笑,那屈原為什麼忠於楚國?
因為和氏璧事件而與六國的徹底決裂
他被國家拋棄了。
性格問題,蘇秦是他師兄,師兄在列國一頓噴,風頭不差,但慢慢的,被人戳穿本性不良;張儀,作為曾經也被蘇秦忽悠過的師弟,當然要保持自己的節操,於是你走六國,那我就死抱一門!
當然,別的因素還很多~我只是說一個方面~
推薦閱讀:
※想要了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及更早前的贵族文化,应该看什么书呢?
※戰國時期趙國司寇李兌進攻沙丘,逼死主父(趙武靈王)之後為何沒有被懲罰?難道是趙惠文王授意的?
※怎麼看待伍子胥帶領吳國軍隊擊破楚國?
※如果亚历山大的军队一直东征到当时春秋战国的中国,那么未来的历史会有怎样的改变?
※《梁惠王上》中梁惠王為什麼是魏惠王?梁國魏國有何淵源?魏武王能叫梁武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