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劉琮投降後有什麼理由不發動赤壁之戰?以當時的形勢保境安民是否才是上策?能守得住嗎?

感謝各位,如果能從地形的角度分析一下那就更好了。

曹操確實有點急,不過50多歲的人了,急點也是情有可原的。


歷史上任何一場戰爭,事前事後分析都有大把發動或不發動的理由,因為戰爭這個行為一定是帶有一定風險的,政治家做出決策的時候評估的是潛在收益和風險有多大,出兵是否值得;而具體到軍事行動的細節,也涉及勝算大小的評估,以及不同方案的風險與收益比對。

曹操幾乎全據荊州後只剩個江夏郡沒拿到,赤壁之戰就是曹操水軍從江陵順江而下,在赤壁遭遇周瑜指揮的聯軍而戰敗。如果硬要找不進軍的理由,可以有很多,比如——

  • 時間已到冬季,運輸效率會降低。因為曹操戰敗,這場戰役的許多細節被隱去了,他的許多軍隊動向不明,無法仔細分析。考慮到曹操從出兵到進入江陵花費數月,可見進軍速度並不快,這裡可能有冬季水淺漢水無法有效利用的因素。考慮到二十年後,司馬懿與張郃進軍江陵期間因為水淺大船難以通行,曹操也許也遇到過這個麻煩。除了運輸外,冬季糧草物資的籌集也比夏季更困難,這些都可以作為按兵不動的理由。
  • 軍有疾疫。這一點在許多人的傳記里都提到了,曹操的軍隊因為流行疾病發生了減員,並導致戰鬥力降低。疾疫這種事情不大可能是從江陵上了船才突然出現,之前肯定有個發展過程,疾疫導致戰鬥力降低也是各個將軍都懂的道理,所以已經發生疾疫的情況下,先做好防疫工作防止疾病蔓延,同時讓戰士好好休息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 荊州新附,內部不穩,這個當時的賈詡已經提到了。如果戰事進展非常順利,那這方面的矛盾可以被掩蓋,荊州懾於曹操的武力會更加堅定投靠;但如果戰事遷延,後方的兵員和物資徵集就會比較低效,前線的狀況更加窘迫;如果前方戰敗,後方可能叛亂蜂起,這一點在二十年後諸葛亮北伐也遇到了,三郡響應每多久諸葛亮前軍被破,三郡旋即重投魏國。如果選擇保境安民,駐守是不成什麼問題,同時切斷江東與蜀地的聯繫,蜀地可以慢慢消化掉。
  • 不善水戰。曹操在北方,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他很熟悉陸地那一套,但是水戰的事情還得學習一個。不過單獨這一點其實問題不大,因為曹操接收了荊州降軍數萬,他們有水戰經驗。但如果與上一條聯繫起來,這些水軍沒有被完全消化,一旦前方戰事不利,可能消極作戰從而陷入惡性循環,甚至出現嘩變,對曹操本部造成威脅。

如果要找進軍的理由,其實更多——

  • 從戰略目標考慮,曹操不久前剛剛連夜行軍三百里追擊過劉備,他很忌憚劉備。現在劉備不但沒死,反倒與孫權合軍駐兵江夏,應該趁劉備之前元氣大傷的時機消滅他。不然等劉備就地發展壯大,再去消滅他難度就大了,而曹操已經基本發展到極限了,當前實力差距最大。
  • 完整的荊州三面有險可守,能夠保證境內安穩,現在江夏沒拿到手,東方門戶洞開。孫權方水軍來去自如,隨時可以威脅江陵以及東荊州部分區域。當然孫權劉備勢力想要強攻拿下江陵以及整個南荊州難度很大,但如果有襲擾,曹操也很頭疼。
  • 大軍外駐補給開銷很大。曹操這次軍事行動是帶了大規模軍隊的,荊州本地很難負擔,而且荊州新附曹操也不方便搜刮太狠,這樣停滯大半年甚至更久開銷不小,而如果撤回大軍又難以保持戰果,孫權劉備反攻的話又要重新運兵支援。不如一次性解決問題,曹操如果正常進軍,理論上至少可以吞掉江夏郡全據荊州,之後要不要進一步進軍江東可以再議。
  • 曹操人多勢眾,雖然疾病等因素導致戰鬥力受損,但實力強盛,又有劉表水軍歸附,一路平推過去很難說是必敗,而一旦戰勝劉備孫權勢力很可能土崩瓦解,至少也會折損大半。這就是自己不可以預料的事情了,風險和收益並存,就看你怎麼做決策。
  • 孫權劉備新合軍,聯盟不穩,孫權勢力內部不看好戰爭前景,主張投降的聲音很大。從這一點看其實與曹操的荊州不穩是對等的,一旦戰事遷延同樣對孫劉聯軍不利。
  • 年齡也可以算個因素,曹操五十多歲了,急於在有生之年統一全國,在利與弊並存的局面下選擇放手一搏,也不是很奇怪。

所以曹操現在分析完這麼多利弊擺在這,應該怎麼選?按照曹操一貫的風格,他做出風險偏好的選擇才是正常的,這就是他個人性格決定的。因為能力強,這麼多風險高收益也大的決策中,曹操大多獲得了收益而沒有承擔風險,少數失敗的決策之後也有機會彌補。曹操在汴水對陣徐榮,損兵折將甚至差點身死;在濮陽攻擊呂布,手掌被火燒壞,還被捕並機智地逃脫;在南陽輕信張綉降軍與自己主力部隊脫離,兒子侄子大保鏢全都交待了;但之後曹操都順利扭轉了局勢。官渡之戰對峙之初,曹操也輕兵出擊並且戰事不利,傷者十二三;但對峙到危急關頭,曹操又一次冒險,親自率軍深入敵後,擊敗烏巢駐軍並焚燒糧草,隨後大獲全勝;其他冒險成功的例子就不多說。

赤壁之戰與上面這些比起來,也是一次普通的軍事冒險,甚至這次未必比白狼山大破烏桓那一次更兇險,而潛在的收益更大。不過這次失敗的影響卻比之前更大,因為劉表的新降水軍全玩完了,二十年後司馬懿都督荊州期間曹魏才重建荊州水軍。曹操喪失了有生之年統一的能力,天下三分初現雛形。不過題主要強調的地形在這裡不是主要因素,雙方在地利這方面可以說基本對等;如果從地緣形勢考慮荊州東側門戶洞開,反倒是上面所列出兵的理由之一。


一言以蔽之,曹操被勝利沖昏頭腦。須知,南征的首要目標是劉表,此公坐擁荊州,帶甲十萬,攻敵不足,自守有餘,加以江漢為池,襄樊為阻,更有劉備集團助陣,決計是塊難啃的骨頭,博望坡之戰便是前車之鑒。捎帶大敵當前,吳越同舟,孫權雖是積年的冤家,面臨唇亡齒寒之境,抱團取暖倒是大概率事件。果不其然,曹操兵車既動,魯肅便即扁舟過江,搖動橄欖枝來也,倘若兩家一拍即合,單算賬面兵力便不弱於曹軍,新版孫劉聯盟的聲勢將遠超原版。

可以想見,在曹操的原始構想中,南征怕是不下於河北之役的苦戰,能拿下荊州已是上上大吉,至於江東,恐怕不在此次戰役目標之列。

誰料想,大戰未開,劉表嘎嘣,脆了,劉琮撲哧,跪了,這可真是脫稿運行,天上掉餡餅,以至於時隔多年,曹操還不忘噴劉琮為豚犬。

幸福來得太突然,恐怕令曹營上下產生錯覺,以為挾勝利之威,大兵壓境,足以令孫權仿劉琮故事。

太祖征荊州,劉備奔吳。論者以為孫權必殺備,(程)昱料之曰:「孫權新在位,未為海內所憚。曹公無敵於天下,初舉荊州,威震江表,權雖有謀,不能獨當也。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也,權必資之以御我。難解勢分,備資以成,又不可得而殺也。」權果多與備兵,以御太祖。

其實廟算曹軍實力,北軍十餘萬雖是精銳,但南船北馬,在大江上開練只能抓瞎。其東征主力【舟師十萬】太半都是荊州降兵。荊州人心向背如何,且看劉備登高一呼,軍民十萬追隨在前,荊襄群士從之如雲在後,真是不問可知,再拉上劉琦這位劉景升正派嫡子坐鎮,對面荊州降兵的戰鬥力還剩幾何,真是天曉得。

總之,曹操這兒是忠心的不能打,能打的不忠心,捎帶九月定荊州,才準備了兩個來月便趕鴨子上架,一股腦兒壓向江東,步子又大又急,不扯到蛋才叫奇哉怪也。

事實亦如此,烏林還沒火燒,曹軍已在赤壁戰敗,接著便因水土不服鬧起疫病,即便東風不與周郎便,無非曹軍不至於輸得如此徹底罷了。

依照《漢末英雄傳》的記載,赤壁初戰,曹軍連船隻都等不及,臨時扎了竹椑就敢渡江:

曹操進軍至江上,欲從赤壁渡江。無船,作竹椑,使部曲乘之,從漢水來下大江,注浦口。未即渡,周瑜又夜密使輕舸百艘燒椑,操乃夜走。

作者王粲就在荊州,且新降曹操,其記載有一定的可信度,至少其反應的曹軍輕敵冒進的氣氛應當真實。

由此可見,東征之事,是曹操被勝利沖昏頭腦,過高估計自身實力,錯誤估計孫劉聯盟,不知己,亦不知彼,自然登高跌重。

反而言之,如果曹操採納賈詡之謀,先消化荊州,徐圖進取,局面如何?

先看大局:益州劉璋懾於曹軍之威,已派兵助陣,表示服從。張魯估計等著當曹公家奴,不足慮。至於周瑜指望的馬騰、韓遂,此時正與曹操打得火熱。易言之,只要拿穩了荊州,居國上流,便可孤立孫劉,捎帶施加巨大的政治、軍事壓力,胡蘿蔔大棒齊舉,假以時日,江東極可能發生內部分裂。

孫劉要破局,只能主動攻擊荊州,且不說眾寡不敵,攻守異體,單看江東朝議,僅僅是自保已有如此分歧,何況轉守為攻?即便孫劉來犯,於步騎為長的曹軍而言,戰場擺在江陵一線自然較之赤壁喜聞樂見。

總之,賈詡之謀是可行性極高的方案,至於末了老曹嗚呼奉孝之時,此公有無心中冷笑,這就不得而知了。

末了掛一下 @淚痕春雨 ,大師車軲轆話說了半天,十九是廢話和鬼話。事物對立統一,興一利必生一弊,感情就不看利大於弊抑或弊大於利,不分正誤了?赤壁之戰是曹操霸王硬上弓,其內部不穩,降兵當家,面對的是已歷三世,經營多年的孫氏。漢中戰後哩?劉備新得益州,且出於詐謀,人心未附,更兼主力遠出,正與孫權爭奪荊州。這是不是圖蜀良機,非但曹操陣營的劉曄、司馬懿力倡,劉備陣營的法正、廖立同樣點贊,基本成了雙方共識。

由此可見,赤壁戰前的江東與漢中戰後的益州,一實一虛,一穩一亂,這也可以拿來強行尬比?

討論歷史事件不能脫離具體的歷史環境,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連這點基本功都做不到,瞅見差不離的就搞拉郎配,撿到籃里就是菜,就這調調兒還談什麼唯物史觀?恐怕是標準的扯淡史觀、弄堂史觀罷!

何況,就這麼點車軲轆文,淚痕大師照樣亂放衛星:

且看當時的江東是誰話事?

五年,策薨,權統事。(周)瑜將兵赴喪,遂留吳,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

勞駕劉備入蜀後誰和諸葛亮共為股肱?至於周郎是主戰還是主和,這還用廢話?拿著建安五年的老皇曆套建安十三年,拿著漢中之戰套赤壁之戰,這份胡亂配對的本事,也只有縱橫上下五千年,強拉秦瓊戰關羽的淚痕大師才能玩得轉。

其實哩,老曹若有了淚痕史觀,估計在荊州就能玩這出了:

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後為孫劉所擒,自稱荊州蘇武 ^ ^


歷史上任何重大的決策,其實都是兩難的選擇。

無論選擇A,還是選擇B,都是利弊參半的。從這層意義上,你選擇A也好,選擇B也好,可能都是正確,也可能都是錯誤的。

曹操席捲荊州後,發動赤壁之戰的結果,是沒有征服東吳,反而把奪取的荊州地區,吐出了多一半。

所以在記述這段歷史時,史書難免會有意無意的說,如果曹操當時不這樣做,就能如何如之何了。於是,史書就會特意強調,賈詡當時就勸曹操不要發動赤壁之戰,潛台詞自然就是,如果曹操當時聽從賈詡的勸說,就能如何如之何。[注]

[注]: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荊州,欲順江東下。詡諫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漢南,威名遠著,軍勢既大;若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士樂業,則可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太祖不從,軍遂無利。

從結果看過程,賈詡的建議,好像是正確的。其實呢,誰也不是上帝,聽從賈詡的建議就一定好嗎?實在未必!

曹操席捲漢中後,沒有趁勝大舉進攻劉備,所以不但沒有得到川蜀,更丟失了漢中。

所以在寫這段歷史時,史書難免會有意無意的說,如果曹操當時趁勢大舉進攻劉備,就能如何如之何了。於是,史書在此時就特意強調了,司馬懿、劉曄都勸曹操應該宜將剩勇追窮寇。結果曹操沒有聽從,於是一舉滅掉劉備的機會,就這樣喪失了。[注]

[注]:丞相主簿司馬懿言於操曰:「劉備以詐力虜劉璋,蜀人未附,而遠爭江陵,此機不可失也。今克漢中,益州震動,進兵臨之,勢必瓦解。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可失時也。」操曰:「人苦無足,既得隴,復望蜀邪!」
劉曄曰:「劉備,人傑也,有度而遲;得蜀日淺,蜀人未恃也。今破漢中,蜀人震恐,其勢自傾。以公之神明,因其傾而壓之,無不克也。若少緩之,諸葛亮明於治國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險守要,則不可犯矣。今不取,必為後憂。」操不從。
居七日,蜀降者說:「蜀中一日數十驚,守將雖斬之而不能安也。」

其實呢,曹操席捲漢中後,川蜀的一片人心惶惶;曹操席捲荊州後,東吳更是一片人心惶惶啊。

曹操奪取漢中後,川蜀雖然人心惶惶,但是從未聽說過,諸葛亮之類的人都勸劉備趕緊投降曹操,更未聽說劉備手下的大佬普遍支持這種建議。而赤壁之戰前,張昭那種重量級的人物,卻是公開領銜勸孫權投降曹操,關鍵是,下面的文武重臣,都也表示贊。

[注]:權以示臣下,莫不響震失色。長史張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挾天子以征四方,動以朝廷為辭;今日拒之,事更不順。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劉表治水軍,蒙沖鬥艦乃以拮數,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陸俱下,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而勢力眾寡又不可論。愚謂大計不如迎之。」魯肅獨不言。

我們必須得知道,張昭在孫權一系的地位,比當時的諸葛亮都高很多。因為張昭是孫權的託孤重臣;而當時的諸葛亮只是劉備的主要助手。[注]

[注]:策臨亡,以弟權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輔之。

我們大多知道,劉備託孤諸葛亮時說,我兒子能行,你就輔佐他;如果不行,你就取代他好了。這種說詞,其實並非劉備原創,因為孫策託孤張昭時,對張昭說的話就是,我弟弟能行,你就輔佐他,不行,你就取代他。[注]

[注]:策謂張昭曰:「若仲謀不任其事者,君便自取之。

從這層意義上,如果曹操真聽從賈詡的建議,沒有發動赤壁之戰。史書在記述這段歷史時,肯定就會強調司馬懿、劉曄類似的觀點了。總而言之,只要曹操果斷點發動赤壁之戰,就可以滅亡東吳了。

關鍵是,後來傳來的各種消息都可以證實這一點。因為當時的東吳託孤重臣張昭,在朝堂之上公開勸孫權投降,而下面的大佬都表示默許,反對者只有魯肅一人而已。在這種背景下,誰敢說曹操大舉進攻東吳,不會一舉席捲東吳呢?

問題是,曹操當時大舉進攻東吳了,而且失敗了。所以人們都知道,在這種背景下,滅亡東吳的時機依然沒有成熟。

毛主席曾說過,一萬年也有左中右。

任何一場重大的決策,都存在左中右的選擇;而哪種選擇正確切呢?在它變成現實前,除了上帝,沒有人敢確定。

這就好像,曹操席捲荊州(漢中)後。

持樂觀態度,自然是宜將剩勇追窮寇,繼續擴大戰果。結果失敗了(赤壁兵敗、丟失大部荊州),人們自然認為他當時應該持悲觀態度畏縮不前為好。

持悲觀態度,自然是見好就收,不要人心不足蛇吞象。結果失敗了(沒有趁機滅掉劉備、並且丟了漢中),人們自然認為他當時應該持樂觀態度,大膽去做就好了。

其實呢,怎麼選,可能也是錯;怎麼選,可能也是對的。

說到類似的困境,我們再看曹操的濮陽之戰、官渡之戰。

在曹操與呂布相爭時,濮陽有一個田姓大戶,派人告訴曹操一個好消息,那就是曹操願意相信他,就可以奪取濮陽城。

聽到這個消息後,曹操必須做一個基本的判斷,那就是這個消息可靠嗎?

一切是顯然的,如果這個消息是真的,曹操只要敢把握住這個機會,就可以大敗呂布。問題是,如果這個消息是假的,曹操卻去把握這個機會,就等於跳入了呂布的陷阱。曹操猶豫再三選擇了相信這個消息,結果曹操差點就死在濮陽城內。[注]

[注]:濮陽大姓男氏為反間,操得入城,燒其東門,示無反意。及戰,軍敗,布騎得操而不識,問曰:「曹操何在?」操曰:「乘黃馬走者是也。」布騎乃釋操而追黃馬者。

面對曹操的這種失敗,人們難免會認為,曹操這樣輕信別人,是非常幼稚的、錯誤的。問題是,在官渡之戰時,又有一個人突然跑進曹操那裡,告訴曹操一個好消息,你說曹操應該相信嗎?

那次,曹操相信了。結果大家也都是知道的。

問題是,在曹操做這種決定時,誰敢說,它不會陷入濮陽城類似的危機之中呢?[注]

[注]:操聞攸來,跣出迎之,撫掌笑曰:「子卿遠來,吾事濟矣!」....攸曰:「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袁氏輜重萬餘乘,在故市、烏巢,屯軍無嚴備,若以輕兵襲之,不意而至,燔其積聚,不過三日,袁氏自敗也。」操大喜。

事實上,無論在曹操進攻濮陽、還是進攻烏巢時,肯定也會有眾多人勸曹操,千萬不可以這樣輕信敵人。因為天上突然掉下餡餅,下面就有可能有陷阱啊。

當然了,無論在曹操進攻濮陽、還是進攻烏巢時,肯定也會有眾多人勸曹操,富貴險中求,狼膽大虎膽小,如果做事畏首畏尾,可遇不可求的機會,就會擦肩而過的。

你說曹操應該相信哪種觀點?

在曹操席捲荊州、漢中後,也是如此的。

下面的意見肯定會分為兩種。一種是樂觀的,那就是宜將剩勇追窮寇,肯定可以一舉滅掉孫權、劉備的。另一種是悲觀的,那就是應該見好就收,人心不足蛇吞象,那是非常危險的。

你說曹操應該相信哪種說法呢?

普通人,在人生的重要選擇上,也存在左中右的選擇。而哪種選擇正確呢?在它變成現實前,除了上帝,沒有人敢確定。

比如,遇到一件具體事情,你是持樂觀態度,大膽去做呢?還是持悲觀點態度,畏縮不前呢?或是首鼠兩端,在猶疑不定中向前呢?人的內心總是充滿了矛盾,而周圍人給你的建議,也是各有不同。一切就看你如何決定了。

一個人的這種選擇,固然重要,而且事後的結果,更為重要。

如果你勝利了,人們自然會把你當時的選擇,誇得神乎其神,卻常常會模糊、無視與此相似的選擇,也曾有過失敗。

反過來說,如果你失敗了,人們自然會把你當時說的選擇,貶得一毛都不是,卻常常會模糊、無視與此相似的選擇,也曾經有過重大的勝利。

許多時候,我們想歷史書中吸取一些經驗,但是歷史書告訴我們的經驗,常常是股評家一樣的分析。總而言之,股市上漲了,他能找出一百種理由解釋上漲的原因;股市下跌了,他能找出一百種理由解釋下跌的原因。但是當我們遇到類似的選擇時,依然還是矛盾重重的。

總而言之,你勝利了,歷史書會把你當時的選擇,誇得神乎其神;你失敗了,歷史書會把你當時的選擇,貶得一毛都不剩。卻總會有意無意的模糊那些,與你選擇相同,結果相反的事件。

寫到這裡,難免有人會覺得,按你淚痕春雨所言。那就是遇到人生的重大選擇時,我們閉著眼睛瞎選擇就可以了?因為按你說的,好像怎麼選也是一樣的!

大家千萬不要這樣誤會我的觀點。我只是說,人類的任何選擇,都是是信息迷霧中做出的;而且你人生中重要的選擇,肯定都是處於兩難之中的。

我們的最基本選擇,有兩種:一種是保守(悲觀)、一種激進(樂觀)。哪種選擇更好呢?在你選擇的時候,除了上帝,誰也不知道!如果有人告訴你,只要如何,就如何如之何,他肯定是以上帝的視角在思考問題。

最簡單而言,曹操發動赤壁之戰,一定會失敗嗎?不要說,在曹操選擇之前,就是赤壁之戰失敗後,除了上帝,也沒有人能說,曹操發動赤壁之戰,一定會失敗。

一切是顯然的,如果歷史可以重新復盤重來,讓曹操繼續發動赤壁之戰,你說曹操會認為,他肯定會失敗嗎?我估計不會的。因為在執行的過程中,如果曹操避免一些明顯的失誤,或是對手出現了明顯的失誤,誰敢說曹操一定會失敗呢?

歷史從來不能復盤,就如人生永遠沒有采排一樣。

人生在關鍵時候,你權衡利弊之後,就大膽的去做吧。不管選擇了什麼,你都要盡全力去做它,並且做好承擔失敗的準備。

如果你相信、或是你希望,在關鍵時候,可以做出一種有利無弊的、或是註定會成功的選擇,那你註定就是一個庸人。

因為任何一個成大事的人,都是經歷過無數挫折、失敗之後才成功的。所以三國歷史最牛的人就是曹操、劉備,但是他們一生的挫折、失敗多的去了。更主要的是,如果他們命不好,恐怕都死了好幾回,因為他們一生中死裡逃生的次數都多的去了。

我們坐在書桌上指天劃地的時候,好像比他們牛多了。因為我們好像總能找到最佳的選擇,並且能分析出來哪些選擇最佳。實際上,如果處於歷史當事人的位置上,這都是標準的庸人作派。

一個人如果任何風險、困難、失敗都不願意承擔,並且相信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可以遠離這一切。只能證明他是一個庸人。

曹操絕對是牛人中的牛人,但是他面對的失敗挫折危險多的去了。如果我們相信,我們處於曹操的位置上,就可以避開一切,只能證明,我們比較適合坐在電腦前指天劃地。


這個問題有點熟悉,想了一下,原來幾年前在琅邪參加辯論賽的時候答過類似的題目,於是把當年的回答粘貼過來,7年前寫的了,觀點多有稚嫩,而且也是站在上帝視角的馬後炮:

話說曹操官渡一役之後,花了七年功夫,總算是北方初定,欲挾其餘威,南征荊州,拔掉劉備這個一生勁敵,具有梟雄之姿的劉備加之八駿之首劉表,以及荊州十萬雄兵,也夠曹操喝一壺。起先于禁夏侯惇已然在劉備手下吃鱉!然則曹操小名豈能白叫,天上那塊餡餅還真直接砸中曹操。劉表病死,傳位於劉琮,奈何豚犬劉琮,少不更事,更有荊州主降派一旁吹風,劉琮舉州投降,劉表十多年基業毀於一旦,嗚呼,當真打拚大半輩子,不如生個好兒子。曹操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得荊州之地,捎帶荊州水兵數萬,軍器輜重不計其數。按理說老曹這次戰略目的已經達成,而且是超乎想像的輕鬆和完美,老曹祖墳冒青煙,自官渡一役之後,又撿了個這麼天大的便宜,理應見好就收。但過於輕鬆的勝利沖昏了老曹的頭腦,老曹盲目求戰,輕兵冒進老毛病又犯了,輕率出擊,盲目東征,是以促成了孫劉聯軍,又在赤壁來了個鐵板燒,大敗而回,損失慘重,南征荊州的成果基本又吐了出來,老曹臨江一哭,不僅暗自批評縱謀士一番,更是將郭大軍師哭上了神壇。不過老曹這一哭,卻有人要施以白眼,此人正是賈詡。

賈詡曾在曹操東征之時提出建議:不可輕率東征,當「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土樂業,則可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的曹操哪聽得進去,於是「軍遂無利」!提到賈詡的這個觀點,可能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老裴的痛批,()不過把老裴的批准細細揣摩,發現其中漏洞不少:說韓遂等人狼顧關右,但是之前鍾繇鎮撫關中,未生事端,馬騰也入京為質,就算是日後老曹敗走赤壁,關中也為生事端,老裴這條理由沒有道理。其二,老裴強調的,赤壁戰敗「實乃天數,豈人事哉?」果真如此?不見得吧!要說瘟疫大減曹操戰力,何以瘟疫在曹魏流傳而不在孫劉這邊流傳?同樣的,東吳這邊也照樣有瘟疫(賊中癘氣疾病,夾江塗地,恐相染污。昔周武伐殷,旋師孟津,漢祖征隗囂,還軍高平,皆知天時而度賊情也。且成湯解三面之網,天下歸仁。今開江陵之圍,以緩成死之禽。且休力役,罷省繇戍,畜養士民,咸使安息)!退一步講,就算是有瘟疫,建安二十二年那場瘟疫,遠比赤壁這場來得更加兇猛,前線官員基本都翹辮子,連新來前線的司馬朗都一起見馬克思去了,老曹不照樣在打退孫權嗎?瘟疫根本不是戰敗的借口!另外,要說是天數,何以周瑜諸葛亮對此也算得精準?周瑜也料其「不習水土,必生疾病」這能怪到老天爺的頭上嗎?所以老裴對賈詡次計的痛批,絲毫沒有站得住腳的理由,而且就賈詡和兩百年後的書生裴松之兩個相比,我們更應該相信哪個?

回過頭來再看看赤壁之戰,周瑜和諸葛亮兩人都分析的相當通透,掐指估算,老曹不利大約有三點:其一,曹操之眾,遠來疲弊,加之馬無草料,此乃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孫劉這邊則是以逸待勞,高下立現!其二,從劉表當年單馬入宜城算起,已在荊州經營十餘載,荊州之基業也早已根深蒂固,雖然劉琮舉州而降,但其人心確不可能安定,荊州十萬水軍,亦難以信服曹操。俗話說,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老曹要一口吞下荊州基業和十萬雄兵,怕是沒有這麼好的牙口,理應慢慢消化再圖東吳。其三,老曹本部士兵多以北方為主,舍鞍馬,仗舟楫與東吳爭雄,豈非以己之短,搏敵之長?縱然有荊州水兵,也只是初降曹操,人心未定,如果出了一點差錯,豈不是滿盤皆輸?其後的赤壁之戰的走勢也完全印證了這個觀點。老曹現在的情況是:不知吾卒之不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豈有獲勝之理?

再來看賈文和的觀點:「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土樂業」,咱先把荊州這個地方搗弄好,先把荊州的基業慢慢消化,把根基在荊州扎牢,再慢慢意圖東吳,正如孫子兵法所言,上兵伐謀!既然老曹以攻克荊州,何不利用荊州的地利優勢,牢牢掐死孫劉?老曹吞併荊州,吳人振恐,議者咸勸孫權迎操,連託孤重臣張昭都主降,可見主降派在東吳是佔據了絕大部分聲勢,魯肅這種主戰派,也都只能在私下和孫權說說意見,可見雖然孫權主戰,但是其內部依然傾向於曹操,若然老曹挾荊州之利,長期給東吳施加壓力,其東吳內部主降派必定又再興起,到了那時,東吳豈非唾手可得?再者東吳劉備梟雄之姿,孫仲謀亦非泛泛之輩,一山難容二虎,日久必定生隙,老曹也可在其中搗弄一下小動作,驅虎吞狼之計老曹應該不會陌生吧!老曹以荊州之利,若能稍事休整,納賈詡之言,他日一旦軍備齊整,人心平定,又用計使孫劉生隙,再挾上游之利,順流之下,孫劉無險可守,東吳豈非囊中之物?

老曹慘敗赤壁,臨江一哭郭嘉,想來郭嘉一生最拿得出手的,當屬緩攻二袁之計,既然老曹能納郭嘉之言緩攻二袁,何不用文和之計緩圖江東?


不知道,不好說,但是不可能去守

「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漢南,威名遠著,軍勢既大;若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土樂業,則可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

這是三國志記載的文和的看法。
簡單來說,就是曹操你軍隊又多,戰績又彪悍,很強大很強大啊。換句話說,就是東吳不敢來打你的,好好憋兵謀發展,先把荊州整個拿到手經營成鐵桶一塊。然後用絕對實力碾壓他們。
潛在的不敢說出來的話,曹操你現在不一定能打的下東吳啊。如果曹操的贏面真的很大,那麼賈詡沒有必要勸說曹操固守。
從東吳的角度來看,賈詡的話實現的可能性還是很高的。東吳當時投降的論調已經是公開的了,這時候想要出兵主動進攻荊州,不大容易。

於時韓、馬之徒尚狼顧關右,魏武不得安坐郢都以威懷吳會,亦已明矣。彼荊州者,孫、劉之所必爭也。荊人服劉主之雄姿,憚孫權之武略,為日既久,誠非曹氏諸將所能抗禦。

將此既新平江、漢,威懾揚、越,資劉表水戰之具,藉荊楚楫棹之手,實震蕩之良會,廓定之大機。不乘此取吳,將安俟哉?

這是裴松之的看法,我覺得不靠譜。
馬韓兩者有矛盾並非一心,而是互相牽制,不足為懼。而且是剛剛互砍不久,曹操並不擔心馬韓會立刻轉臉和好聯手攻打自己。
裴松之是後人,賈詡是時人,裴松之不知曹軍具體情況,賈詡深知當時內幕。賈詡認為還是有一部分不勝的可能,是靠譜的。
唯一的一點,「荊州者,孫、劉之所必爭也」,事實。「荊人服劉主之雄姿,憚孫權之武略,為日既久」,孫權的武略我們先不提,至少說在一段時期內,曹操需要穩坐荊州防備孫劉的逆襲。這點是沒有問題的。

那麼問題來了..曹操怎麼想..
劉備是什麼人?英雄是英雄,可是缺兵少將沒地盤。孫權是什麼人?黃口小兒,張昭都腿軟了他能硬的起來?(雖然事實上真的硬了..)
我坐擁北方戰敗袁紹,南下荊州吞併劉表,我威名赫赫啊,我手握大軍啊,我不趁機滅了你們幹嘛,我守什麼守啊。而且就是守,
還得我自己親自蹲這裡守,劉備是英雄啊,我手下還真不一定能對付了他們,那我還是親自上陣去滅了他們的好..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江東已歷三代,其根基已穩。若不早日圖之,一旦縱容,必為曹魏大患。

江東已歷三代,其根基已穩。若不早日圖之,一旦縱容,必為曹魏大患。

江東已歷三代,其根基已穩。若不早日圖之,一旦縱容,必為曹魏大患。

遍覽當時天下,劉備尚未崛起,西涼不過流寇,荊州已然大亂,益州更是毫無進取,唯有江左孫氏,一直都在練兵秣馬。尤其是在孫權的一系列操控下,孫吳勢力迅速重新整合,並擊敗黃祖,建新都郡,勢力進一步增強,而其下一步發展,不言而喻,不是向北就是向西。

也如當日孫權所言:

老賊欲廢漢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呂布、劉表與孤耳。今數雄已滅,惟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

儘管,曹操表面上的目標是劉備,但其實,曹操從始至終都是項莊舞劍,意在孫權。

如若曹操能收並孫權,那麼天下則再無憂也。

很多人看歷史,就是抓不住重點,老是盯著曹操和劉備看,其實在當時,真正唯一一個能危險到曹操的,也只有孫權。

所以,在曹操橫掃北方士氣正旺之時,如若不乘勝追擊,直下江左,那麼,一旦坐等孫吳崛起,恐怕終其一生也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為何?就是因為孫吳勢力的完整性和內部優化性是當時曹操勢力所難以企及的。

曹操一生用兵,一直都有一個痛處,也是他這輩子最大的痛,那就是兵權的問題。曹操麾下的確人才最多,可是,曹操能用的,敢用的,也就是只有那些宗室子弟,當然,或許壓根就不是敢不敢的問題,而是隨著他實力的不斷膨脹,當年與他一起打天下的那些宗室子弟在軍中的勢力也隨之膨脹。而隨著曹操勢力範圍越來越大,這個問題也就越來越突出,即,他沒辦法任用一個特別優秀的人來代替自己征伐天下。

是曹操沒有嗎?當然有,五子良將,哪個能行,哪個不能行,自己一清二楚,但是,他沒辦法啟用他們,或者準確的說,他沒辦法從那些宗室子弟的手中把兵權奪過來,畢竟,那些人就是他的根基所在。

的確,曹操曾經地盤小,自然,自己可以一面治軍,一面治國,可如今的曹操,橫掃北方,天下九州之地,大半已囊括其中,那麼,自己還能像曾經那樣嗎?

而這一點,曹操能看的出來,孫權雖然地盤小,但是卻比自己要做的出色,至少江左的軍制已經相對完善,外姓出任將軍領兵出征已是固有傳統,且能完全控制,不為他人掣肘。但偏偏曹操自己麾下,卻還尚未形成這樣井然有序的體制,由此,也就讓曹操只能越俎代庖,親自領軍去擊敗一個最有可能危險自己的實力,然後等到一切外敵處理完後,再解決自身軍隊內部的體制問題。

故而,赤壁之戰曹操的目的,一方面是滅孫權,解決這個目前可能是自己最強大的一個敵人;一方面,便是重新強化自身的軍權,並試圖從那些宗室子弟們的手中把權力給奪過來。

但,很顯然,曹操失算了,赤壁一敗,他的所有計劃便就此成為了空談。而後,迫於無奈之下的曹操只得放任那些宗室子弟出任地方大將,由此便也讓曹魏政權再無統一天下的機會。

為何?因為曹魏政權必須得為那些宗室子弟們犯下的一個個巨大錯誤而造成的損失進行彌補。而那一件件,一樁樁的敗仗,也都讓曹魏政權在其後數十年間都難以真正恢復過來:

如夏侯淵在漢中的慘敗,直接締造了蜀漢政權的強勢崛起,並致使曹魏西部戰線不斷後移,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只能處於守勢。

如曹仁在荊州的慘敗,雖然在其後也遭到了曹軍主力大軍和徐晃的援助,但可惜,其後還是被孫吳摘了桃子,由此也讓曹魏失去了徹底佔據天下樞紐的荊州,而同時也讓曹魏失去了分割孫吳和蜀漢各個擊破的可能,並且也讓孫吳勢力真正崛起,問鼎南方。

如曹休在石亭的慘敗,更是讓魏國幾乎喪失了對吳的全部戰略優勢,並在其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對吳也只能處於守勢。

而這些,毫無疑問,都是曹操那些宗室子弟們做下的蠢事,所以,這個惡果也只得由他們自己慢慢吞下。

就以上這些結果,我個人推測,曹操不可能沒有想到,但是他真的很無奈,他是那些宗室子弟之所以可以成長到無法控制的最大源頭,所以,終曹操一生都只能停留在北方而無法一統天下。至於到了曹丕時期,也就只能勉強用陳群的九品中正制拉攏門閥士族來對抗強大的宗親一族,而後,一直到曹睿時期,再到曹芳時期,曹魏政權中所存在的兩大力量也都是士族和宗親的對抗。

所以,一旦一方敗落,那麼另外一方,就會生吞了對方。

如司馬懿高平陵事件後做得第一件事就是屠殺所有魏國宗親子弟。

由此可以說,曹操南下進行赤壁之戰,勢在必行。不僅是局勢使然,也是自身內部的需要。

此戰若成,曹操將為代漢之一代英主,華夏再造之功臣,而此戰若敗,則終究,只能淪為華夏歷史上的歷朝歷代出現的那些梟雄一般,可橫行一時,卻終究無法一匡天下。

然,平心而論,去過曹操的一些劣跡之外,曹操也確實算是一代雄主,但是,他的能力真的有限,他是真的儘力了。

赤壁之敗,看似偶然,實則必然,其實從曹操花費那麼長的時間才能勉強統一北方已經能夠看出了,曹魏政權內部一直都存在著一個不可調和的問題,只是之前沒有暴露,直到赤壁之戰時,這個問題集中展現了。

好在,曹魏政權勢力範圍大,實力強,所以容錯率也高。曹操也比袁紹活的長,不然,北方就又亂了。但曹魏,也就再沒有任何辦法橫掃天下了。


曹操發動赤壁之戰存在嚴重的戰略失誤 但是我們不能站在上帝視角說曹操蠢 只能說在戰略上曹操漏判了孫權的實力與決心

先說赤壁之戰前的形式 赤壁之戰其實在曹操看來是這次南征荊州的收尾階段 從這個角度看他是沒有理由不打的

曹操的南征是以進攻劉表為代表的荊州勢力為目標的 戰前未必有想過要打到什麼程度才停止

問題是 這次南征太順利了 曹操的先鋒到達宛城葉縣一代時(即荊州北部邊界)

由於劉表已死 荊州分為了兩派 一派要投降曹操 一派要反抗到底

投降派有著絕對優勢 他們派人直接向曹操投降 曹操一戰未打就獲得了荊州絕大部分地方的歸附

反曹派核心之一的劉備此時正在荊州北部的樊城一帶布防 聞知 倉皇而逃

因為投降派的大本營在襄陽 曹操的先鋒軍隊在宛、葉 劉備的軍隊就夾在中間

順便一說劉備逃跑時路過襄陽 此時襄陽的投降派居然沒想過出兵阻止 劉備真的走運

曹操和平接收襄陽後得到了劉備南逃的消息 這時曹操又出了一步好棋

劉備本打算去江陵 因為按照正常的行軍速度 雖然劉備有十幾萬百姓的負擔也不會被追上

但是曹操率五千精騎追了三天 在當陽追上劉備 劉備猝不及防 幾乎全軍覆沒

最後劉備走運有關羽水軍接應逃走 去了江夏

而曹操則順利接管江陵

這時的曹操看到的是什麼 ?(北荊州佔據襄陽和江陵 江南四郡也在名義上歸附)【整個荊州就剩下江夏郡還沒控制住了】

他會不打?留著過年?

所以曹操發動赤壁之戰(準確的說是江夏進攻戰)從他當時的角度來說不是一個問題

問題是曹操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和低估了孫吳政權抗曹的決心

事實上在赤壁相遇之前 曹操大概都不認為孫權會加入戰局

流傳下來的曹操給孫權的信里 曹操甚至要求孫權把劉備交出來(默認孫權會聽自己的)

這裡要說明一下 早在孫權即位之初 已派人聯絡朝廷 在名義上歸順中央

曹操或許是默認了孫權是自己的下屬了

即使孫權不太聽話 面對曹操南征取得的如此大的戰果 他敢反抗嗎?

我們再來分析 在孫權參戰的情況下 曹操能打贏赤壁之戰嗎

答案是不能

很簡單 征服南方需要水軍 而荊州的水軍本就比不過江東水軍 何況是剛剛投降 士氣低落的?

題主要求從地形分析 我就告訴題主一個事實

從江陵出發進攻江夏【必須】依靠水軍 是【必須】!!!!

從江陵到江夏陸路是走不通的

最後是以當時的形勢保境安民是否才是上策?能守得住嗎?

我認為是上策 而且守得住

赤壁之戰對曹操的損失非常沉重

因為荊州水軍在赤壁之戰中損失殆盡 戰船全滅

導致後來周瑜進攻南郡時非常被動 最後不得不放棄江陵

並且曹操在政治上的權威動搖

朝廷里的反曹勢力又開始蠢蠢欲動

倘若曹操不急於進攻劉備 就不會促使孫權極力對抗

而已經名義歸附朝廷的劉璋、西涼軍閥也就不會如此離心

曹操正可藉此修養練兵 之後準備完全再進攻


沒理由,因為曹操出兵的意圖就是平定江東,除非在打荊州時陷入苦戰,損兵折將甚多,需要整兵修養。
現在不費一兵一卒就佔了荊州,白得了一大堆降兵和足以匹敵江東的水軍,就更沒理由停兵了。


沒有哪一場戰爭是戰前就100%確定能贏且沒任何後患的。


平吳疏

先帝順天應時,西平巴蜀,南和吳會,海內得以休息,兆庶有樂安之心。而吳復背信,使邊事更興。夫期運雖天所授,而功業必由人而成,不一大舉掃滅,則眾役無時得安。非所以隆先帝之勛,成無為之化也。故堯有丹水之伐,舜有三苗之徵,咸以寧靜宇宙,戢兵和眾者也。蜀平之時,天下皆謂吳當並亡,自此來十三年,是謂一周,平定之期復在今日矣。

議者常言吳楚有道後服,無禮先強,此乃諸侯之時耳。當今一統,不得與古同諭。夫適道之論,皆未應權,是故謀之雖多,而決之欲獨。凡以險阻得存者,謂所敵者同,力足自固。苟其輕重不齊,強弱異勢,則智士不能謀,而險阻不可保也。蜀之為國,非不險也,高山尋雲霓,深谷肆無景,束馬懸車,然後得濟,皆言一夫荷戟,千人莫當。及進兵之日,曾無藩籬之限,斬將搴旗,伏屍數萬,乘勝席捲,徑至成都,漢中諸城,皆鳥棲而不敢出。非皆無戰心,誠力不足相抗。至劉禪降服,諸營堡者索然俱散。今江淮之難,不過劍閣;山川之險,不過岷漢;孫皓之暴,侈於劉禪;吳人之困,甚於巴蜀。而大晉兵眾,多於前世;資儲器械,盛於往時。今不於此平吳,而更阻兵相守,征夫苦役,日尋干戈,經歷盛衰,不可長久,宜當時定以一四海。

今若引梁益之兵水陸俱下,荊楚之眾進臨江陵,平南豫州直指夏口,徐揚青兗並向秣陵。鼓旆以疑之,多方以誤之,以一隅之吳,當天下之眾,勢分形散,所備皆急。巴漢奇兵出其空虛,一處傾壞,則上下震蕩。吳緣江為國,無有內外,東西數千里,以藩籬自持,所敵者大,無有寧息。孫皓恣情任意,與下多忌,名臣重將不復自信,是以孫秀之徒皆畏逼而至。將疑於朝,士困於野,無有保世之計,一定之心。平常之日,猶懷去就,兵臨之際,必有應者。終不能齊力致死,已可知也。其俗急速,不能持久,弓弩戟楯不如中國,唯有水戰是其所便。一入其境,則長江非復所固,還保城池,則去長入短。而官軍懸進,人有致節之志,吳人戰於其內,有憑城之心。如此,軍不逾時,克可必矣。

其實看明白這段話就行了


掛個人,叫二十三年蟬,這個人為了捧東吳黑曹魏那叫一個不擇手段啊,總是自己意淫出來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而且這想法說不定什麼時候還前後矛盾。
下圖是該知友在本問題和三國第一外姓武將是誰下面的回答,簡單總結下,在三國第一外姓武將下,說曹操不信任外姓武將,不敢用不重用,然後一周後在本問題下,答案變成了曹操想用用不了,不知道在想什麼。
當然關於東吳吹的倒是蠻一致的。
不會這麼艾特人,就不艾特了,掛在這吧。


赤壁之戰,是戰術失敗導致戰略失敗的典型。

後世陳友諒沿長江而下,與朱元璋決戰鄱陽湖,漢軍大敗,這個敗得還慘一些。


曹操是一個投機主義者,這也是他強大的原因。


曹操也是有趣,拿下荊州立刻追殺劉備,還妄想打敗以逸待勞的江南水軍,但是後來拿下漢中卻不趁西蜀雞犬不寧的時候去打劉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連軸轉么?


我提出幾點估計,也只是猜測,題主看看就是了。不過沒有什麼乾貨,我不擅長引經據典。
1.曹操統一北方之後,士氣正盛,銳不可當。南下荊州,劉琮望風歸降,從普通士卒到將校軍官都有心嶄露頭角,奪取軍功。
2.曹操大軍南下,輜重運輸不成問題,得荊州之後占江陵,荊襄的糧草錢帛一應軍需都歸曹操所有,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要裝備有裝備要士氣有士氣。
3.曹操的戰略目的就是一鼓作氣的破劉備滅孫權。他急切的想要消滅劉備,深知劉備非池中之物...............「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剛被他趕走,落荒而逃,不趁機消滅他的話,一旦他回到許都或者劉備與孫權結合起來,那麼他的荊州也統治不穩固。並不是像很多人說的那樣,穩定荊州的統治,收買人心就可以的。劉備有名望,有野心,除了曹操,別人鎮不住他。
4.曹操的心腹之患除了劉備,就是孫權。他的原定目標就是奪取荊襄之後,順流而下消滅孫吳勢力。他的既定戰略已然如此,更加不會有了一點點收穫之後就罷手。就好比你原本打算今天去飯店大快朵頤,不會因為先嘗了一點冷盤和開胃菜就滿足了。
5.至於很多人提出的步步為營,穩定荊州統治,慢慢訓練水軍再戰的可能性。這樣的話時間拖延的太長,會給孫劉留下喘息的時間,孫劉雙方慢慢磨合,招兵買馬,擴充實力,到時候會更加難打。雖然有的人說孫劉聯盟是貌合心不合。但是曹操這個威脅存在,他們就必須抱團取暖,多一份力量總是好的。
6.北軍南來,水土不服,帶了大軍南下,戰鬥力卻逐漸減退,曹操不會不心急的。他可不是帶領軍隊南下遊玩的。而僅僅依靠荊州兵,他應該是不放心的。真正的戰鬥中也不可能僅僅依靠一部分的地方部隊。
7.曹操個人的雄心壯志。

以上純屬個人揣測,怕是貽笑大方,望諸君海涵。
千萬不要以上帝視角去看歷史事件!千萬不要以上帝視角去看歷史事件!千萬不要以上帝視角去看歷史事件!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打是可以的,而且有很多理由支持曹操打。只不過打輸了我們才馬後炮的想起不去打會怎麼樣。如果不打,也有好處。先晾著江東,干其他什麼的先不管。不打他們孫劉聯盟就不是鐵板,時間久了就會產生裂痕,孫權畢竟年輕頂不了主降派元老們長久的壓力的,起碼劉備可能只能窩在江夏看看自己大腿肉又長了一圈,跟好基友望江興嘆痛恨於桓靈也,帶著小弟們每天操練時刻準備逃跑。而孫權因為內部兩派掣肘,他需要有一個過程去集權,這是要時間的。戰爭的勝利加速了威望積累,使他更快的控制了局勢,若沒有戰爭,毛還沒長齊的青年還有的是時間跟那幫老油條折騰呢。沒有外患時就會內鬥這是不滅的規律。周瑜領兵堅定的守在前線,但也只限於此了。馬上他要死了。曹操甚至可以威脅或利誘孫權表明他只要劉備人頭不要江東(不過孫權應該不會那麼傻,但起碼劉備夾中間不會好過)。但曹操不知道啊,他覺得他也快死了,再不搞定天下誰知道以後會怎麼樣,他死後他兒子能搞定這幫大流氓嗎,他擔心啊。何況他的內部也不太平啊,派系林立,沒有外患就會內鬥,不搞點戰事出來,他們就要開始耍心眼搞小動作了。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啊,連江東內部人都覺得曹操要統一了,你說曹操能不飄飄然嗎?可惜他忘了孫策死了但他的班底還在,其中還有不少孫堅時就留下的經驗豐富的老將。孫權雖然小,但上前線的不會是孫權,張昭膽子小但上前線的也不是他。真要打還是要穩幾年培養好隊伍勝算更大。兩邊內部情況都差不多,只是曹操的紙面實力更強,可惜,也許只能怪運氣不好了,這就是命啊。如果曹操贏了,那魏太祖武皇帝就出名了,而孫劉成了一方軍閥、背景牆,千百年後被大家笑談他們的失誤巴拉巴拉巴拉。。。。。當然,早點打完中國內部也不會消耗如此嚴重,五胡亂華也可能不會出現了。


一鼓作氣的道理在精通兵道酷愛冒險的老闆內心是不可能不懂的,這就好比拿破崙可不可以不去遠征俄國,消化好侵佔的地區消化充分之後再去搞事情好不好?這個道理你作為員工可能很明白,但是你很難撼動領導的決心,尤其是那種決斷極有魄力的那種領導,那時的曹操簡直就是一副老子無敵的心態了,未知之前你在那種境地換你也容易膨脹,而且二十萬人慫五六萬你黃河流域咋統一的呢?在當時而言,曹操自己對於風險和收益的評估都是相當樂觀的,戰前還「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呢!除非你讓他相信他確實會遇到人生重大挫折會被實打實的教做人,不過竊以為連賈詡荀攸這麼牛逼的謀士都說不聽,哪怕你開了上帝視角這樣的外掛來試圖說服他都是白搭!搞不好他還會讓你學習田豐同志~所以,有時候,某些人確實是要體驗一下「天上人間」的感覺才能更好的領悟世界人生~
匿了


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
不發動赤壁之戰是正確的
不是守不守的住的問題
而是你想什麼時候動手 就可以什麼時候動手
第一點 赤壁之戰的必要性
曹公當時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爭的目的很簡單,荊州已降,趁士氣不錯一鼓作氣打下江東,剩下關中張魯益州劉璋雍涼馬韓完全就是砍瓜切菜,輕鬆統一天下。
謀士們怎麼看呢?三國志原文我記不清了,但是謀士基本上是持反對意見的。原因也很簡單,南船北馬,士卒水土不服,不利作戰。而且劉備人傑也,必不會久居人下,以待二虎競食。
事實上,曹公要統一天下,除非如文和先生所言江東自降(碧眼小兒肯定不會真降吧:),否則一場大戰是必須的,至於什麼時候發動,就有關於下面的答案了。
第二點 固守北方的好處
武侯北伐數年不就原因是什麼,是劉備猇亭賠光了底子?還是官員冗雜民聲凋敝?還是馬謖紙上談兵?根本原因就是糧草不多人馬不足,君不見武侯帶兵,打打就撤。在我看來,說是騷擾更確切寫。《隆中對》中都說,據有荊益,待天下有變,未嘗可知。也就是說你有了荊益二州也不一定打得過,還得對面出問題,結局還是不一定呢。何況才僅僅一個益州,即使是天府之國也不過一隅之地,在東漢末年想跟北方中原對抗實在是心累。
相比益州,江東也不怎麼滴。在那個江東未開發的年代,碧眼小兒的年收入也不怎麼樣。君不見荊益揚三州的大小再對比如今天朝的青海新疆西藏,人口不稠密,經濟不發達,就是這樣。(無意黑,為說明事實而已)而且遍地的領了曹丞相中郎將的印璽的山越出來攪局,所以整個東吳,一直的態度都是固守,這和孫權守成之主的心性分不開,實力上不允許他出來爭強也是原因。
所以很明顯了,北方中原地區,地大物博,經濟發達,人口眾多。發展個幾年拖死落後的小盆友完全不是問題,而且西北尚有戰事,南方安定(赤壁之文聘曹仁張遼,一大將近乎足以拒之),安心發展才最穩妥靠譜。比如我玩三國志13選一個荊南四郡的龍套主公開局,無論是經濟還是人脈,越拖越死。曹公據有北方天下,更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兼之舉賢任能。無論是人才還是經濟,軍事,都會越來越有優勢。
第三點 守不守的住
事實上我剛才已經回答了,守得住,而且非常守得住。孫權不會對劉備感冒,不會把兵力分給他或者某個重城給他守,劉表都明白白眼狼劉皇叔可能背後捅刀子,孫權不會不知道。所以打仗基本上就是江東那群不能打硬仗的主將(周瑜呂蒙給我的印象太深,似乎比起堂堂正正打仗,他們更喜歡玩陰的),和一群二流將領(江東的將領和曹劉的主流將領根本不是一個水準),很難有什麼作為。想想後來的文聘,曹仁,以及張遼,江東有什麼作為很難。再說說西北,馬超韓遂天天干架,西北的雜牌子諸侯什麼馬玩楊秋也基本打打醬油看看熱鬧,實在掀不起大風大浪,何況還有鍾繇張既玩的這群低智力的仁兄團團轉。


推薦閱讀:

荀彧為什麼會選擇跟曹操分道揚鑣?
怎樣看待近些年日益興起的尊曹貶劉現象?
为什么曹操唯才是用但最后曹魏政权要倚仗士族?

TAG:戰爭 | 三國 | 曹操 | 赤壁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