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事件,從不同的角度講,分別會有怎樣的解讀?
從國民的民族意識、世界的歷史變遷、抑或文化衝擊與交流等多個方面,『八國聯軍侵華』事件分別可以得到怎樣的解讀?
其實這個問題是非常難以回答的,侵略這個詞的歷史並不久遠,這是個現代才產生的概念。而且這個概念並不是非常的明確,更多的時候只是用來作為一個貶義詞來發泄罷了,就像我們說別人像豬一樣都知道是用來罵人的,但豬到底哪裡有問題卻是不明確的,論智商,豬在哺乳動物裡面其實還算比較聰明的,還能當寵物養。事實上雞的智商明顯比豬要低,卻沒有人說蠢的像雞一樣。
開篇先說這麼一大段,其實只是想說明,八國聯軍算不算侵略這個問題其實根本就不會有標準的答案。侵略的正統定義都發生在八國聯軍之後,差不多是二戰之後聯合國成立才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定義。
以下內容來自維基百科:
侵略戰爭是一場缺乏自衛理由的軍事衝突。根據習慣國際法,發動侵略戰爭是一項犯罪。國際法學者們普遍認為納粹政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尋求所謂「生存空間」的軍事行動具有侵略戰爭的特點。
不具有國際合法性的戰爭(諸如非出於自衛,非聯合國安理會批准的,非聯合國憲章第51條認可的)均可被視為侵略戰爭;然而,僅此通常並不足以構成侵略戰爭;某些戰爭可能是非法的,但不具有侵略性(例如,為解決邊界爭端的戰爭,發動者有合理權利和限定目標)。
以下內容來自維基百科:
入侵(侵入、侵略)傳統意義上是指一種軍事行動,地緣政治實體的一方武裝進入另一方控制的領土,通常帶有領土征服的目的,或者改變原有政府。侵入可能引發戰爭,通常作為結束戰爭的戰略的一部分,侵入的過程本身可以構成戰爭整體。
我們看傳統意義好了,一種軍事行動,地緣政治實體的一方武裝進入另一方控制的領土,通常帶有領土征服的目的,或者改變原有政府……
OK,在討論八國聯軍是否是侵略的時候,我們不妨再思考下:
周代商是不是侵略?
唐征高句麗是不是侵略?
清滅西藏復台灣是不是侵略?
共嗶—解放全中國是不是嗶—?
盟軍入柏林,在日本丟原子彈是不是侵略?
最後再加上嗶—援朝,越南自衛嗶—戰是不是侵略?
如果以上問題你都回答是,那我覺得,我們有理由認為八國聯軍這事兒確實是侵略。
但如果以上問題你覺得怎麼總覺得有點不對勁,那就對了,八國聯軍也覺的哪裡不對勁來的。
以上,我並不是打算給任何人洗白神馬的,我只是想強調一點,我們定一個標準,什麼叫做侵略,就要一視同仁,否則就像在討論什麼人像豬一樣了。豬就是個罵人的詞,我們想罵誰就說誰是豬。既然討論的是到底算不算侵略,就不能把侵略當作個罵人的詞來討論而已了。
我覺得這個問題下絕大多數回答對侵略的定義都是,我看誰不順眼誰就是侵略,而我自己就是正義之師播福音的。
說了這麼多,我到底想說什麼?兩點:
1、需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是別人說這是侵略這就是侵略,要想清楚,怎樣才算侵略,八國聯軍是侵略清政府,那北伐軍算不算侵略清政府?如果北伐軍不算八國聯軍就算,那是為什麼?他們之間的區別是什麼,如果北伐軍也算是侵略,那侵略這個行為是不是都是壞的,越南自衛嗶—戰是不是侵略?
2、要保持前後一致,就是說,你要對侵略下的一個明確的定義,然後我們才能討論。很多人根本沒有辦法做一個明確的定義,反正他說是侵略就是侵略,他說不是就不是,為什麼是侵略卻說不清楚,這比潑婦罵街吵架更Low。
最後來說,結論是什麼?
其實我不是念歷史的,所以我不敢妄下結論,我們找幾個真實的事件來分析一下:
八國聯軍入侵清政府的起因或者說借口是義和團屠殺外國人。
義和團屠殺外國人這一點應該是可以確定的,用時髦一點的話來說就是,這是個恐怖組織,針對所有外籍人士進行了有組織的恐怖襲擊。
在這種背景下,外國人出兵保護自己的同胞,行為是否正當?
以今天的觀點來看,保護自己在外國的僑胞當然是正當的。
但是這裡我們也要注意,事實上這兩點的價值判斷,都是從西方的視角出發的。從那時清朝的視角出發則是完全另一回事兒。
事實上清朝並不認為外國人是人,這裡倒不是貶義。西方國家經歷過大航海時代後,對於外面的世界是一種包容的態度,他們遇到過中國人、印度人、印第安人等等。在他們眼裡,中國人是富饒土地上的土著人,而在中國人眼裡外國人則是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大概是人獸雜交的鬼子。
矛盾是怎麼產生的呢?
外國人覺得,我們想跟中國做生意,中國政府和中國人不把我們當人看,也不肯跟我們做生意,隨便賞賜我們一點東西就要打發我們走,我們是想建立一個長期的海貿關係,但中國政府不肯,而且賣給我們的東西也不按照市場價格,騙我們的錢。
中國人覺得,外國人都是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基因突變的傢伙,說的鳥語我們又聽不懂,來了中國完全不懂禮節,還要騙我們的東西。修一些奇奇怪怪的房子傳播他們的邪教,肯定是有什麼陰謀,必須全部幹掉。
八國聯軍入侵中國,這個事件。
起因是義和團發起了針對外國人的恐怖行動,外國人的人身安全無法得到保證。
然後八國聯合派遣維和部隊給清政府施壓要求改善國內秩序,保障外國人合法安全居住。
清政府不允,並宣戰並用海軍艦隊和炮台攻擊聯合部隊。
八國聯軍強行入侵,並縱容士兵搶掠。
清政府投降,賠款,承諾保障外國人安全和拆除部分邊防設施。
如果放在今天的視角來看,事實上除了縱容士兵搶掠,都是非常正常而且合理的事情。
但是這個事情是不是就可以說,八國聯軍這樣做是對的呢?
我們換個視角,清政府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的?
義和團的確是殺了一些洋鬼子,但是這些洋鬼子都是非法入境的,而且不知道在幹些什麼秘密勾當,我大清政府從來沒有邀請任何洋鬼子來我朝經營、居住,這群洋鬼子在各個港口乾著一些非法的貿易勾當,偷運我大清寶物。現在還來威脅我大清要求保障他們的人身安全。真是笑話!這些洋鬼子不是我天朝子民,不懂禮法,為禍地方,還在地方上惹出許多動亂,我沒找你們算賬算是不錯的了。
看看,不同的視角,是不是看到的東西截然不同?
最後回到問題,這到底算不算侵略。
事實上這到底算不算侵略根本不重要,而是你能不能獨立思考得出一個可以讓自己和別人都信服的結論。而不是很激動的嚷嚷,這不算侵略那什麼算侵略。
首先,我先說一下自己的觀點:八國聯軍算侵略。
現在大家的爭議主要集中在兩點:
一. 侵略的定義是什麼?
二. 慈溪對外宣戰了,所以八國聯軍不算侵略。
談到二,就必須聯繫到一,我就和起來說了。
首先,侵略的定義。這裡要注意兩點:
1. 侵略是一個自古以來就有的詞,作為一個中文固有辭彙來講,八國聯軍的行為完全符合侵略的定義。具體請贊@侯德暉 的意見。從這個意義上講,宣戰什麼的根本無所謂,只要侵犯且掠奪了,就是侵略。在慈禧「宣戰」前,這些國家侵佔了嗎?掠奪了嗎?這還不明顯啊。
2. 侵略在現代習慣國際法的定義。 這裡請先贊@李漢符 的意見。於是我們提到了國際法。這時候,就有了以上很多人所認為的:因為慈禧太后宣戰了,所以八國聯軍不算侵略。
這是完全不合理的。因為
(1) 以上那麼多人討論侵略定義那麼久!聯合國早有定論了好么!根據1974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關於侵略定義的決議》,沒錯!宣戰是慈禧先的,但是根據決議根本沒提到誰先宣戰算誰侵略,你們之所以會這麼認為,完全是被30年代一些國家簽訂的《侵略定義公約》提到的「宣戰即侵略」所影響(FYI,哪怕是《侵略定義公約》,也有類似以下條目,所以請別搬出這個來說八國聯軍不符合這個意義上的侵略)。《關於侵略定義的決議》中第三條是這樣的:
下列行為,不論是否經過宣戰,都構成 侵略行為:
①一個國家的武裝部隊侵入或 攻擊另一國家的領土;或因此種侵入或攻 擊而造成的任何軍事佔領,不論時間如何 短暫;或使用武力吞併另一國家的領土或 其一部分。
②一個國家的武裝部隊轟炸另 一國家的領土;或一個國家對另一國家的 領土使用任何武器。
③一個國家武裝部隊 封鎖另一國家的港口或海岸。
④一個國家 的武裝部隊攻擊另一國家的陸軍、海軍、空 軍或商船或民航飛機。
⑤一個國家違反其 與另一國家訂立的協定所規定的條件使用 其根據協定在接受國領土內駐紮的武裝部 隊,或在協定終止後,延長該項武裝部隊在 該國領土內的駐紮期限。
⑥一個國家以其 領土供另一國家使用讓該國用來對第三國 進行侵略行為。
⑦一個國家或以其名義派 遣武裝小隊、武裝團隊、非正規軍或僱傭 兵,對另一國家進行武力行為其嚴重性相當於上述所列各項行為;或該國實際卷人 了這些行為。
您自己要不數一數在1900年慈禧「宣戰」之前,那些國家佔了多少條??
(2)誰告訴你慈禧太后宣戰了啊?
為什麼慈禧太后的「宣戰」不能算習慣國際法的「宣戰」呢?認為慈禧宣戰的人的依據是1900年6月慈禧讓光緒帝頒布的「上諭」,尤其指出這段「朕今涕泣以告先廟,慷慨以誓師徒,與其苟且圖存,貽羞萬古孰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但是
I. 問題是你見過正常的宣戰書裡面連要和哪些國家宣戰都沒提到么?
II. 你見過宣戰書的口吻不是寫給別國,而是寫給自己人的么?這就好像政府告訴國民,「如果別人再欺負我們,我們一定血戰到底」這種廢話一樣啊,更何況連別人是誰都沒說。
III. 而且這份上諭只下達到了內閣而已,就是個政府內部學習領導人講話,貫徹領導人的精神一樣啊。
IV. 有人說那是因為慈禧不懂怎麼正式宣戰,慈禧她的意思就是宣戰。且不說這種沒有多少證據的揣測是否為真,我們一看甲午中日戰爭的清政府宣戰書就明白了,人家要宣戰的話,根本不是這麼寫戰書的。
所以,慈禧太后根本沒宣戰
嗯,就是這樣。吐槽下要知乎排版太難弄了,尤其是我這種喜歡1,2,3的。希望你們能看明白我的結構= =
---------------------------------------我是感性的分割線-------------------------------------
不好意思我人身攻擊一下,雷者請直接跳過。
一個個的中國人生活在中國,不用看外族人外國人的臉色行事,人也不因種族分為三六九等。還真是好日子剛過起來就忘了本了。
八國聯軍不是侵略?那些死在八國聯軍手下的老百姓是吃飽了撐得了還是思想太腐朽拒絕新鮮事物啊?那些為了抗擊入侵,拿起鋤頭守護家園的老百姓也是沒事兒干拿自己的生命當兒戲啊?注意,我這裡談的是老百姓,不是軍人。
你們這種人一多,得虧現在是和平年代,不然一個個都爭著把自己的家園往別人手裡送。
什麼?你說現在國家的權力也不是掌握在你手上的,於是別國人執政殖民也沒問題?且不說你有沒有偏見,殖民力量可沒想著把你當自個兒人看待呢。還有,幸虧權力不是掌握在你們這種人手上。
什麼資料都沒查過就說這是侵略的我來給提供一點資料,您自己思考,以下均引自唐德剛《晚清七十年》。
「義和團之起,原是激於列強的「瓜分之禍」。如今闖下了滔天大禍——八國聯軍佔領了首都,中國已成為八國共有的一塊大餅。大切八塊,各分其一,應該是不可避免的必然後果呢!誰知大謬不然。老太后對十一國公開宣戰絕交,一仗之下,被打得大敗虧輸,逃之夭夭。誰知又一次因禍得福。首都淪陷之後,瓜分之禍,竟隨之消失。她闖下如此滔天大禍之後,竟然寸土末失。最後只賠了銀子了事,不能不說是外交上的一個奇蹟!」
「李鴻章當時應變的腹案大致有如下數端: 第一,他要在國際公法里把中國由交戰國換成受害國;拳匪是叛逆;兩宮被劫持(有榮祿密電為證)。宣戰詔書是「矯詔」;入侵洋兵是來華助剿叛逆。 按此邏輯,則中國對來華助剿的洋兵固有賠償軍費的義務;但是助剿各國卻沒有對華要求割地的借口。如此「賠款」而不「割地」,大清帝國就可倖免於瓜分了。」
「總之,八國聯軍這場糾紛,我們終能逢凶化吉者,蓋有二端。其要者為英美合力的「門戶開放政策」之適時提出,另一點則是我們李劉張三督在分明的國際戰爭中為中國化除了交戰國的身分。既非交戰國,則辛丑之會就沒什麼「和會」、「和約」一類的名詞出現。所以我們的《辛丑條約》既不成為一種「和約」,它就變成為某種國際事件諸國共同商討的「議定書」。因此我們《辛丑條約》在國際法上的正式名字應該叫Austria-Hungary, Belgium, France, Germany, Great Britain, for the settlement of the Disturbance of 1900(中國為一九〇〇年的動亂事件與十一國最後的議定書)原件以法文為準。既然是「議定書」,中國就不是戰敗國。割地一條也就可名正言順的省去了。 」
按照辛丑條約的約定和慈禧李鴻章的外交意見,這連戰爭都不是,八國聯軍是來華助剿叛逆,又何來的侵略?
這要不算侵略國防部可以考慮去東京尋找失蹤的解放軍小戰士了
無論怎麼證明清廷的不對,無論怎麼論證義和團的愚昧,都無法掩蓋八國聯軍是侵略軍的事實。塗脂抹粉是沒用的,東拉西扯也是沒用的。公然組織軍隊入侵一個主權國家,就是侵略行為。何況燒殺擄掠,偉大的八國聯軍落下一樣了么?
看了一些評論,這個問題已經淪為立場問題。
先要表明自己的立場,然後再給這個立場找證據去支撐。
所以,我比較支持@Ivony的觀點,先定義什麼是侵略,在來說是不是。
實際上,有很多國與國之間的戰爭發生的很其妙的。
比如,普法戰爭,法國先宣戰,結果沒幾天就被普魯士打過來,最後法國投降且割地賠款。
但是,不能說普魯士侵略法國,因為確實是法國先宣戰的,當然,普魯士一直在刺激法國,盼著他宣戰呢。
所以,觀點1:是否是侵略,絕不可以僅僅看戰後的結果;
回到八國聯軍,首選貼一個鏈接為慈禧澄清一樁「百年奇冤」,差不多可以認定,慈溪並未宣戰。實際上,以當時清朝的外交眼光,可能並不認為開戰之前還需要宣戰這麼個說法(另一個例子,二戰中,中國與日本的正式宣戰是在美國對日本宣戰之後的)。
至於是否是侵略的問題,先要說八國聯軍為啥要過來呢?因為義和團攻擊在華的外國人,且規模很大。清政府無力保護,於是乎,八國聯軍開過來要保護僑民。也許八國聯軍早就想過來了(就好比普法戰爭裡面的普魯士一樣),但是誰叫你給他這個借口呢?
所以,在沒有對侵略給出定義之前(不然我怎麼區分八國聯軍開到北京和中國軍隊開到越南呢),我比較認同@Ivony的觀點。被歪曲的八國聯軍之戰
八國聯軍之戰是被官方歪曲或誤解最嚴重的一段中國近代史。
八國聯軍為什麼進軍北京?兩句話可以概括(1)這場戰爭由清廷一手挑起,西方各國不過是應戰而已;清廷既然向西方各國正式宣戰,外國聯軍從大沽口登陸,威逼京城,順理成章。(2)西方各國並無滅亡中國的打算;進軍北京,除了向清廷施壓之外,主要還是為了解救被困京城的各國外交官和傳教士。
為還原歷史,首先需要給這場戰爭起個名字。「八國聯軍」不能作為戰爭的名字。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顛倒黑白,強姦歷史。若遵循「甲午戰爭」命名法,這場戰爭應稱「庚子戰爭」,因為戰爭發生在庚子年,由「庚子之亂」引起。
庚子之亂,亂自拳匪。「拳匪」是對義和團最準確的稱呼,其首領(李來中、張德成、曹福田等)及骨幹是不折不扣的土匪、流氓、騙子。他們以反對外國傳教、剷除洋人、二毛子(漢奸)為名,聚眾鬧事,為非作歹。清廷被他們「刀槍不入」的騙術所惑,想利用義和拳打洋人;義和拳遂打出「扶清滅洋」的旗號。拳匪焚燒教堂,殺害外國傳教士、華人基督徒和家人,扒鐵路,割電線,燒西藥房,打家劫舍,殺人放火。一時間,紅色恐怖(拳匪頭扎紅巾,腰系紅帶)籠罩北方几省和京都。不僅沾「洋」字的大禍臨頭,就是政府高官、皇親國戚在拳匪面前都不免戰戰兢兢。拳匪說誰是漢奸,誰就是。「鑒別」的方法是所謂焚表,即在燭火上燃燒一張黃裱紙,紙盡灰揚,表示得到「神」的默認,此人不是漢奸,才能免禍。要想加害於人,焚表時略作手腳,此人即在劫難逃。
拳匪甚至猖獗到了闖到紫禁城裡去殺「二毛子」,即思想開明的光緒皇帝。製造恐怖、瘋狂排外的不僅是拳匪,還包括官軍。殺外國人和二毛子殺紅了眼,清軍竟在光天化日之下,在北京街頭殺害德國公使克林德和日本公使館書記官杉山彬(對後者破腹剖心)。各國一再請求清政府保護外交官和傳教士,清政府的回應是變本加厲。既而,清政府竟然昏聵到向西方各國同時宣戰,派重兵圍攻北京大使館區和西什庫教堂,妄圖殺盡西方在京所有的外交人員,以及躲在西什庫教堂的所有外國傳教士和教民。這樣的政府、這樣的暴民,不教訓行嗎?
庚子戰爭是中國的恥辱。恥辱不是因為戰敗,而是清政府和百姓表現出來的令人難以置信的愚昧、野蠻和狂妄,是中國犯下的嚴重戰爭罪行。
此戰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觀,其空前絕後處有六——
1)中國在大規模殘殺外國傳教士和教民(本國基督徒)、焚燒教堂、殺害外交官之後,向當時世界上所有的強國同時宣戰,計有英國、美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俄國、奧匈帝國、西班牙、比利時、荷蘭等十一國。幾年前的甲午戰爭,一個日本已經把中國打得落花流水。現在清廷挑戰全世界的列強,《宣戰詔書》宣稱要對各國「大張撻伐」,這種愚昧和狂妄,古往今來沒有先例。
2)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以文明古國自命的中國在庚子戰爭中的首要戰略目標竟然是攻陷北京的各國大使館,殺盡各國外交官(以及被使館庇護的外國傳教士、商人和中國的教民)。戰爭中應該保護外國僑民;中國政府竟公然懸賞捕殺洋人∶「殺一洋人賞五十兩、洋婦四十兩、洋孩三十兩」。這種殺盡外交官、殺盡洋人婦孺的野蠻、殘酷,古往今來沒有先例。
3)如前述,中國在庚子戰爭中的首要戰略目標是攻陷京城的各國大使館。一個國家用戰爭手段、正規軍傾全力攻打京城的外國使館,本應易如反掌,得手不過「彈指一揮間」,可是竟然久攻不克,最後以失敗告終。如此戰績(或曰敗績),古往今來沒有先例。
雙方的力量對比如何?攻打外國使館的清軍主力是董福祥的「甘軍」,加上拱衛京師的御林軍「虎神營」、「神機營」的配合。董福祥麾下的甘軍至少有二十七營,以每營五百人計算,甘軍人數(保守估計)至少一萬三、四千。「使館區內被圍者約3000人,當中2000人為尋求保護之華人,外國男性400人,女性147人,兒童76人」。兵力對比如此懸殊,武器裝備呢?過去官方一個遮羞的說法是我們的大刀長矛對外國的洋槍大炮,這是徹頭徹尾的謊言。清政府軍隊的精銳早已經現代化了。當時清軍在北方的主力「武衛五軍」(即董福祥的甘軍、聶士成的武毅軍、袁世凱的新軍、宋慶的豫軍等)的武器裝備並不比外國聯軍差。不要忘了,甲午海戰中北洋艦隊軍艦的噸位、數量、火力都超過日本海軍。實際上,攻打外國使館的甘軍武器裝備遠勝於使館的防守者;後者只「配備三支機關槍及四門小火炮」。外國使館久攻不下,清軍黔驢技窮之際竟然火燒翰林院。翰林院在英國使館北面,從北面進攻使館比較容易,遂一把火燒掉了這個至尊至貴的衙門。只是燒了翰林院,也是枉然。
京城的戰場除使館區之外,就是西什庫教堂。北京的基督教「南堂」被拳匪焚毀,北堂(即西什庫教堂)成了外國傳教士、家屬及大批中國教民的避難所。攻打北堂的是成千上萬的拳匪(加上正規軍的協助),督師的是軍機大臣剛毅。教堂一旦被攻破,將是慘不忍睹的大殺戮。可是西什庫教堂巍然屹立,拳匪和清軍就是攻不下來。清政府軍民廢物到如此程度,夫復何言。
4)清廷昏聵地對十一國宣戰,外省督撫中的頭腦清醒者,如李鴻章、劉坤一、張之洞、袁世凱等,看到亡國之禍就在眼前,遂發起「東南互保」,公開聲明在戰爭中保持中立。他們與各交戰國達成協議,東南各地方政府不奉行宣戰詔令,列強也不得在東南地區啟釁。中央政府作戰,地方政府中立,並與各敵國互相保護,如此荒唐之事,古往今來沒有先例。
5)庚子戰爭中的交戰雙方,一方(西方列強)在某種程度上其實是為另一方(中國)好。清政府的失敗乃是中國的大幸運;若八國聯軍失敗,將是中國的大災難。這也是戰爭史上的今古奇觀。
戰爭爆發前兩年(1898),光緒皇帝主導的變法維新在西太后為首的守舊頑固派反對之下失敗了。西方各國支持中國的變法維新,希望清政府通過政治體制改革,從中世紀的野蠻國家進化為現代的文明國家;對戊戌政變後被軟禁在中南海瀛台的光緒帝寄予同情。因為擔心光緒被謀害,法國政府要求派醫生給(據說重病在身的)光緒檢查身體。西太后欲廢光緒帝,另立端親王載漪的兒子溥俊為帝,因為外國使團表示不滿而未能如願。溥俊僅被立為「大阿哥」(即皇位繼承人)。維新派的領袖康有為、梁啟超在英國、日本協助下逃往海外,繼續鼓吹變法維新,被(西太)後黨視為心腹之患。野心勃勃的端王載漪眼看兒子當不成皇帝,對列強恨之入骨。他的親信遂偽造情報,說列強將逼迫西太后歸政光緒帝。對嗜權如命的西太后,此乃天塌地陷之禍,於是不惜一切後果,走上了利用拳匪(據說神通廣大)、殺盡洋人的戰爭之路。
這是從戰爭的起因分析。從戰爭的結果看,掃清中國政壇上的頑固派,諸如載漪、載瀾、載勛、英年、趙舒翹、啟秀、毓賢等人,是《辛丑條約》的重要內容(剛毅、徐桐此前已斃命),為以後清末的憲政改革掃清了道路。為中國政壇清掃垃圾的同時,西方各國在條約談判中要求清廷為被西太后殺害的許景澄、袁昶、徐用儀、聯元等五大臣平反昭雪,開復原官。這些忠義敢言之士當初不顧個人安危,力挽狂瀾,反對啟釁外國,濫殺洋人,進攻使館。清政府的祛蠹除奸、扶正祛邪,是被八國聯軍逼出來的。
人們不妨設想,如果八國聯軍失敗了,西太后、端王和拳匪得以任意妄為,中國會是一種什麼局面——清廷將斷絕與西方各國的一切外交關係,斷絕與西方各國的貿易往來,驅趕或殺盡所有的洋人,排斥西方先進的工業技術。中國半個多世紀「洋務運動」的成果將付之東流,中國將重回閉關自守、重回中世紀的野蠻。正是八國聯軍的勝利阻止了中國歷史的大倒退。
清政府在庚子戰爭中犯有嚴重的戰爭罪行;戰敗之後,西方列強對中國的態度稱得上是寬大為懷,並未苦苦相逼。在《辛丑條約》的談判中,費時最久、爭論最烈的是條約第二款「懲辦禍首」。戰爭的罪魁禍首無疑是西太后,這是明擺著的。但是不要說對西太后的任何懲罰,就是對她任何公開的批評,都是清政府方面絕對不接受的。西方列強最後尊重了清政府對最高統治者不能碰的「底線」。
人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西方各國堅持要求西太后承擔罪責,交出權力,歸政光緒帝(這一直是各國的願望),中國將是什麼局面。這點並非做不到,只要列強對清廷的壓力足夠大。自然,西太后會負隅頑抗;但是她如果想讓滿清政權和中國為她殉葬,她辦不到,滿清親貴、朝廷重臣、外省督撫最後會拋棄她的。如果光緒帝能夠親政,主導憲政改革,中國的歷史將改寫,明治維新在日本創造的奇蹟同樣可能發生在中國;中國人民在二十世紀承受的巨大苦難將可以避免。
西方各國對罪大惡極的戰犯端王載漪,開始堅持要求清廷將他處死,但他是皇室懿親,清廷不答應。退而求其次,各國要求對他執行「假死刑」——斬監候,清廷連假死刑都拒絕,最後載漪僅被終生圈禁(圈禁即在家中軟禁)。
有人對《辛丑條約》規定的四億五千萬兩賠款不能釋懷。戰勝國通過戰爭賠款其實賺不到錢;戰爭賠款一般是對戰勝國軍費的補償。戰爭的開支浩繁,尤其是海外作戰。庚子戰爭,清廷向十一國宣戰,與八國聯軍作戰,各國的軍費加起來自然是一個大數目。從庚子賠款中唯一獲利的是俄國。俄國獨得一億三千多萬,佔總賠款額的29%。俄國的戰爭支出是一億七千萬盧布,而所得賠償,摺合盧布一億八千四百萬。收支相抵,凈賺一千四百萬盧布。至於美國用庚子賠款在中國辦教育,則是仁至義盡。
6)在庚子之亂和其後的戰爭中,中國北方民眾被拳匪、官軍塗毒、禍害;是外國聯軍攻佔北京以後,恢復了正常的社會秩序。「解民於倒懸的」竟是外國軍隊,這也是戰爭史上的奇觀。
八國聯軍在中國燒殺姦淫、無惡不作,這是中國人從小就被官方灌輸的眾多謊言中相當突出的一個。此乃中國人的自欺欺人。燒殺姦淫、無惡不作的確有其人,但不是外國軍隊,而是中國人自己。八國聯軍是訓練有素的軍隊,其軍規、軍紀與拳匪、清軍不可同日而語。燒殺淫掠、禍害百姓的是拳匪和清軍,尤其是在戰爭後期、兵敗如山倒的時候。八國聯軍雖不能說秋毫無犯,但是佔領北京以後,它起的主要是維持秩序、恢復秩序的作用。紫禁城當時由日本軍隊管轄,可說是秋毫無犯。外國軍隊中軍紀差的是俄國軍隊。俄國單獨出兵,進佔南滿洲。這支軍隊並不在聯軍統帥的指揮之下,嚴格講並不屬於八國聯軍。
清軍中軍紀最壞的是董福祥的甘軍。董福祥是土匪出身,回民。他率領的「回子兵」軍紀敗壞,惡名遠揚。兵匪一家,並非虛言。七月廿一聯軍破京之日,董福祥縱兵大掠;出彰儀門而西,董個人就發了上百萬銀子的財。清軍腐敗,在庚子戰爭中基本上是一觸即潰,甚至未觸先潰。清軍被擊潰後作鳥獸散,不少敗兵游勇成了真正的野獸,燒殺姦淫,無所不為。清朝的地方官在戰爭中逃之夭夭;能對百姓提供保護的,倒是外國佔領軍。對百姓危害最烈的還是拳匪。拳匪在中國北方、包括京津地區掀起的紅色恐怖,尤其是打出「扶清滅洋」的旗號,得到清廷認可之後,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場浩劫。「滅洋」者,一切沾『洋』字的均在消滅之列(儘管這並不妨礙他們用「洋油」到處放火)。洋人、洋婦、洋孩固然格殺勿論,信洋教的亦罪不容誅。燒教堂,扒鐵路,割電線,燒車站,毀橋樑;大破壞中連洋人工程師和家屬一起殺害。
拳匪屠戮,初試牛刀是在河北省淶水高婁村,匪首張德成親自指揮。該村有三十四戶人家信奉天主教。拳匪趁信徒下午在教堂里望彌撒時闖進教堂,大殺大砍,將信徒全部殺死。然後去教民家,不分男女老幼,斬盡殺絕(對婦女則有先奸後殺發生)。接著搜索財物,放火燒屋。三十四戶人家一百四十餘人無一倖免。
拳匪的草菅人命、濫殺無辜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拳匪在路上遇見穿制服的學生,指為漢奸、亂刀砍死的不計其數。御林軍「虎神營」的翼長阿克丹(二品大員)因為曾經入教,被拳匪斬首示眾。武毅軍統帥聶士成幾乎是庚子戰爭中唯一認真抵抗過聯軍的清軍將領。因為他彈壓過拳匪的殺人越貨、為非作歹,拳匪對他恨之入骨。就在聶將軍身先士卒、與聯軍奮戰方酣之時,拳匪竟然闖入他家,將他的老母、妻子、女兒綁架而去。親兵報到陣前,聶將軍大怒,分了半營人去救家人。拳匪喪心病狂,與外國聯軍合擊聶軍,聶將軍中炮陣亡。拳匪打算拿聶將軍「戮屍」,因聯軍追來,倉皇逃命,聶將軍的馬弁才把屍體搶回來。付都統慶恆(正二品大員)掌管御林軍虎神營。他是端王載漪的親信,竟也遭拳匪的毒手,一家老小十三口,連同慶恆本人,被拳匪折磨至死。
拳匪任意誣指他人是漢奸,想要誰的命就要誰的命。不僅政府高官、軍隊將領難以免禍,拳匪殺「二毛子」(漢奸)竟然殺進了皇宮禁苑。在端王載漪帶領下,拳匪闖入深宮。「大師兄」在西太后面前趾高氣揚地宣稱∶宮裡也有二毛子,得查驗;連太監、宮女都要驗。西太后問他如何查驗,答曰∶如果是二毛子,只要在額頭拍一下,就有十字紋出現。西太后並不相信這些鬼話,但迫於情勢,忍辱退讓,讓他們驗了一些太監、宮女。拳匪得寸進尺,在載漪帶領下,以後又闖入紫禁城寧壽宮,欲殺「二毛子」光緒皇帝,被西太后阻止。拳匪囂張到闖入皇宮去殺皇帝,還有什麼人他們不敢殺?他們的架子比親王、郡王的還大。在天津,他們在路上遇到文官坐轎,喝令下轎,武官騎馬,喝令下馬;而且必須脫帽,在路邊肅立。如果不從,白刃相向。
殺人、放火、大肆破壞之外,當然還少不了搶劫;只有搶劫才能財入私囊。在鄉鎮的搶劫自不待言,拳匪在京城都敢明火執仗,打家劫舍。一般民宅固不能免災,連京城的「大宅門」都被殃及。協辦大學士孫家鼐(官居一品)家住東單頭條,被洗劫一空。孫著短衣逃難,避到安徽會館;他的一個兒子被剝到只剩一條短褲。直隸總督裕祿昏庸不堪,把拳匪奉為上賓,視為干城。當清廷想調兩廣總督李鴻章接替裕祿,拳匪預感情勢不妙,因為李鴻章幾次上奏,力主清剿拳匪。那些狡黠的便糾合弟兄,公然搶劫,發一筆橫財後溜之大吉。匪首張德成、曹福田早就成了巨富。他們樹大招風,開始不便開溜,繼而決定「另開碼頭」。走時當然要「干一票」。其時各路糧台都集中在總督行轅,現銀即有上百萬。於是張、曹各率部下,到達總督行轅呼嘯而入,見人就殺,見銀就搶;丟掉「滅洋」招牌,盡顯土匪本色。
拳匪如此塗毒百姓、作惡多端,百姓恨不得食其肉而寢其皮。匪首張德成在聯軍進京後落荒逃走,被河北省的百姓抓住活活打死。
在庚子之亂和隨後的戰爭中,拳匪製造的紅色恐怖是中國近代史上罕有其匹的浩劫。這場浩劫正是八國聯軍用戰爭手段終止的。平息浩劫、解民倒懸,這不是八國聯軍出師的「副產品」,而正是聯軍作戰的目的。當然嚴格地講,聯軍要解救的主要是各國的外交官、傳教士、商人和中國的基督徒,但是中國的民眾官紳也同時獲得了解救。
如果說八國聯軍平息這場浩劫的豐功偉績不可沒,這種說法並不過份。如果說八國聯軍阻止了中國歷史的大倒退、大反動,這也是顯而易見的事實。
八國聯軍不論武器還是兵員都不能與大清相提並論,但不費吹灰之力就打到了北京,連皇帝與慈禧都嚇得跑到了西安才停住腳步。成千上萬的北京市民搬著梯子幫助外敵進入紫禁城。從天津進至北京的部隊其實只有七國(德國只為象徵式的掌旗兵),共計1萬8千人:日軍8000人,俄軍4800人,英軍3000人,美軍2100人,法軍800人,意軍53人,奧軍50人。原則上可以說,這一萬八千洋人就把大清國給滅了,當初八國聯軍只是想教訓一下大清,沒想到可以把皇帝和太后趕跑了,奪取了皇宮。他們這些軍人里沒有一個政治家,否則,就可能找個傀儡而改朝換代。
當時沿途的清兵和義和拳民估計有15萬之多,加上京畿衛戍部隊,不下20萬之眾。雙方比例懸殊。就裝備和軍事態勢上看,洋兵有的滑膛槍,清兵一樣不缺;洋兵的重武器比如點葯捻子的火炮,還不如守城的清兵多;洋兵瞎子摸黑長途跋涉,時值8月,氣候炎熱而潮濕,加上沿途濃密的玉米地形成天然屏障,極易令清軍伏擊八國聯軍;清兵則本土作戰以逸待勞,還有山東、河北以及京畿無數拳民助戰。出乎洋人意料的是,8月4日,聯軍向北京進逼,沿途並沒有遇到真正有力的抵抗。8月16日晚,聯軍已經基本上佔領北京全城。
中國人民組成的幫助八國聯軍運輸武器彈藥的船隊(志願軍),表明對腐敗政府恨之入骨的中國人民面對外敵入侵時的天然反應:裡應外合推翻腐敗政權。
有人做過比喻:「基地組織」等於「義和團」,「本拉登」就是「大師兄」。不要覺得好笑,這就是當年義和團的本質。
2005年,第59屆聯合國大會主席提交《成果文件草案》,首次對「恐怖主義」下了定義:「任何以脅迫一定人口、某個政府或國際組織為目的,造成平民死亡或對其身體造成嚴重傷害的行為,均為恐怖主義行為。」具體來說就兩條:1、抱有政治目的;2、針對非武裝人員的暴力襲擊。「老佛爺」時期,朝廷煽動義和團暴民去攻擊外國使館、屠殺外國使節、甚至大規模屠殺中國基督徒和外貿商家的行為,全部具備了「恐怖主義」的兩大特徵:1、抱有政治目的(扶清滅洋、剷除西方民主思想);2、針對非武裝人員的暴力襲擊(圍攻外交使節、屠殺中國基督徒)。從這個意義上進行反思,八國聯軍對滿清的軍事打擊就相當於今天的「反恐戰爭」。
奉行恐怖主義的清政府是可悲的,最後由政府總理李鴻章出面收拾爛帖子,被迫簽訂了辛丑條約,賠償人家白銀四億五千萬兩,平均每個中國人賠償一兩白銀。而實施恐怖主義的義和團是可憐的,最後被人過河拆橋、兔死狗烹、卸磨殺驢,被後台老板清政府當做了替罪羊——砍頭示眾!
來源:共識網
鏈接:http://www.21ccom.net/articles/lsjd/lccz/article_20140618107997.html八國聯軍不算侵略,當然不是,在某些人的眼裡。
今天才是謀奪篡位的貨,八國聯軍算得了什麼,他們只怪八國沒有把清朝滅了。
不然他們今天就是日本人,或者是英國人,再或者是別的,反正他們是不想當中國人的。
現在的他們只怪自己為什麼不生早些,生在清末民初,那可滿都是自由的氣息呀。
我的答案是八國聯軍當然是侵略。
慈禧向十一國宣戰的前提是義和團運動開展的如火如荼,大清國也想借著這股民眾的勢力,殺殺當時的列強,因為他們勒索的實在是太厲害了。慈禧的宣戰,在這之前,中國無時無刻不處在侵略中,不要以為鴉片戰爭,中法戰爭,兩軍交戰才叫侵略。在中國的領土上外國人享有無上的權利,他們自治權,立法權,關稅權.......
他們在中國的勢力範圍基本上已經劃好了,列強的軍隊在中國早已經是進入無人之境,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只是需要一紙條文而已。
所以在辛丑條約里,有這樣一條,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允許列強各國派駐兵駐紮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居然有人認為八國聯軍真的以為清朝統治下的義和團和正規軍首先濫殺外國人,外國武裝部隊才進行自衛,這不是一個借口而已,借口而已,他們要的是讓自己的軍隊能夠合法地駐紮在中國。
上面長篇大論也沒把問題說清楚,倒是充分起到了混淆視聽的效果。
不用管侵略這個定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既然出現這個定義那麼就可以用這個定義去界定之前的歷史事件。
和侵略這個概念真正聯繫起來的概念是民族國家的概念。在民族國家產生之前,不能說有侵略,因為沒有明確的領土和主權意識。而民族國家產生之後,伴隨著民族主義對其他nation主權進行攻擊的行為當然可以算侵略。所以唐朝征高麗算侵略么?民族國家到19世紀才產生,在古代天下觀念的圈層結構下根本不會有侵略這個概念。天下中心就是中國。而這種觀念不僅中國認同,高麗、新羅、百濟、日本、越南、琉球都認同,因此這就是當時東亞政治圈內的行為準則。所以也就不會有侵略這個概念。以今天的標準去衡量古代發生的事,因為今天又朝鮮和韓國這些民族國家,就說當時是侵略,顯然是沒有道理的。古代的外族入侵,比如雅利安人進入印度,我們叫入侵,不叫侵略。因為沒有民族國家的概念。也缺乏具體的認同。
商業糾紛問題,放在鴉片戰爭不能說沒有道理,挺有道理的。但是八國聯軍侵華情況已經完全變了。帝國主義時代,西方人的目標不再是占幾個港口通商了,而是瓜分世界了。而且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西方人在中國的權利何止一個大字,該有的有了,不該有的也有了。就算是義和團殺了一些外國人,也是中國政府該管的事,中國法庭來審判。以此為借口發動戰爭,有道理么?
中國先宣戰,真心是我看到的回答里最好笑的一個了。先宣戰的一方就錯,後宣戰的一方就對,什麼邏輯。宣戰只不過是國家進入戰爭狀態的一個標誌,宣不宣都可以戰。二戰的時候國民政府到1941年才宣戰,之前的那幾年還不是打得不可開交。。。
居然有這麼多人認為八國聯軍不算侵略,真是讓人汗然。。。嗚呼哀哉。。。
看到得票最高的答案我真無語了,下面是辛丑條約的內容:
條約規定:中國賠款9.8億兩白銀(一說4.5億兩白銀),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在界內居住;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運動;清政府拆毀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線設防的炮台,允許列強各國派駐兵駐紮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自己本國的國防被幹掉了,並且在使館界中國人不能進入,並且外國軍隊駐紮,從山海關到北京啊?這不就相當於把政府給控制了嗎?這還不是侵略?那什麼是侵略?
當然算侵略,英文里就是invasion。但是「侵略」這個詞在國外語境里,很多時候都是中性的。比如說諾曼底登陸後,盟軍向歐陸的進軍也是invasion。
現在的知乎啊,真是越來越墮落,一切以跟別人觀點不一樣為驕傲似的,拿無知當個性。
現在西方的文化侵略真是越來越令人恐慌。
不拿自己的國當祖國,難怪個個是貪官,個個是奸商,個個卷錢去移民。
支持樓上部分觀點,首先定義一下 侵略。
諸位大牛對侵略的定義來自維基百科和聯合國的定義,那我就要問一句,維基百科出現之前,在聯合國成立之前,有沒有侵略這個詞?這個詞在漢語中的意思難道是在維基、聯合國下了定義之後才出現的么?拿一堆外國人的定義來定國人的詞語,合理么?侵略就完全等同於invasion么?
然後繼續寫。先複製點東西
《後漢書·孔融傳》:「初, 曹操 攻屠 鄴城 , 袁氏 婦子多見侵略,而 操 子 丕 私納 袁熙 妻 甄氏 。」
《南史·梁吳平侯景傳》:「 齊安 、 竟陵郡 接 魏 界,多盜賊, 景 移書告示, 魏 即焚塢戍保境,不復侵略。」
《新唐書·岑文本傳》:「 河間王 孝恭 平 荊州 ,其下欲掠奪, 文本 説 孝恭 曰…… 孝恭 善之,遽下令止侵略。」
《宋史·潘美傳》:「溪峒蠻獠自 唐 以來,不時侵略,頗為民患。」
這裡面的侵略二字,也要用維基里的侵略去定義么?
在漢語詞典里,侵略是這個意思: 廣義指對他國領土、主權的侵犯,以及進行經濟掠奪和文化奴役等行為。狹義指對他國的武裝侵犯。
侵,指進入;略,指掠奪(謀略)。
八國聯軍算不算侵略,大家說呢?
我個人不太認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說法。
首先,「侵略戰爭」這個概念是20世紀之後才慢慢形成的。二戰後的「紐倫堡原則」、《聯合國憲章》等國際法逐步確立了「侵略罪」的原則。即便追溯到「國際聯盟」時期,「侵略」這個概念仍然是模糊的,當時人類僅僅確認了侵略的非正義性,但至於什麼算「侵略」,尚無明確定義。由此,結合法理及當時的認知水平,發生於1900年的八國聯軍對華的軍事行動並不能非常肯定地認做「侵略戰爭」。
其次,即便拿現在的原則判定,當年的軍事衝突也不能輕易地說是侵略戰爭。我們可以簡單地通過維基百科或百度百科(如果細緻地話,查看更多史實)即可知,戰爭的起因是義和團對多國使館的圍攻,清朝政府不僅不進行干預,反而還支持。在這種情況下,外國部隊救本國使節及公民其實非常正常。實際上,他們的軍事行動還一定程度上拯救了被義和團鬧得不得安生的清朝老百姓,這個就是題外話了。
另外有個挺有意思的情況:這場戰爭是清朝政府於1900年6月21日對11國率先宣戰的。也就是說,清朝統治下的義和團和正規軍首先濫殺外國人,外國武裝部隊進行自衛,接著清朝政府對當時幾乎所有的列強宣戰了,最後八國聯軍「義不容辭」地開打了。
最後,這場發生於庚子年的戰爭雖然以清朝政府和義和團的慘敗而告終,清政府賠了大筆銀兩給了列強,可大部分國家把賠款退回並用於建設中國了(修鐵路、造大學、資助留學生等)。
至於這樣的行動究竟算不算侵略,是否認同我開頭的判斷,請各位自己斟酌吧。1、八國聯軍進攻中國和1930年代日本進攻中國是兩碼事
八國聯軍的目的不是摧毀中國政府、佔領中國領土,他們只是希望教訓、恐嚇中國政府,以實現自己的其他目的。
日本進攻中國則是以摧毀政府、佔領領土為直接目的的。
這是兩碼事。
2、八國聯軍的目的也不正義
儘管沒有打算摧毀中國政府、佔領領土,但八國聯軍(事實上)要求中國開放通商口岸、放鬆對外交流的管制、保護外國公民等等。
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儘管在那個時候主權國家的概念也不明確),清政府管轄的中國應當有權利自行決定是否通商、是否允許外國人入境,以及如何在境內管理外國人與涉外事務,這是中國主權的一部分。
所以,八國聯軍雖然沒有打算佔領中國領土,但仍然是侵害中國主權的。
至於是不是侵略,取決於你如何定義「侵略」,只是一種文字遊戲而已。
不是侵略!
1】人家不辭幸勞給你剿滅拳匪,除暴安良,你管他們叫侵略!
2】人家跋山涉水將咱的奴隸主嚇跑了,你管他們叫侵略!
3】人家千里迢迢拉了好些個白猴子先生過來給你開學堂,授洋學,漲姿勢!你管他們叫侵略!
4】人家好不容易看上幾個村裡的大家閨秀本著改善人種,實現民族交融的美好願望,你管他們叫侵略!
5】人家遠涉重洋在你家門口開個世博會,讓乃們接觸大自然、大宇宙、大智慧、大革命的成果!你管他們叫侵略!
6】人家畢恭畢敬把古物文物好好地保存在大英盧浮維也納,你管他們叫侵略!
排名第一的答案居然覺得不算侵略
我對這裡的思想傾向感到很無語
要按照這種說法
那大英博物館裡那麼多中國的文物,肯定是英國佬的善舉了,因為清廷沒有能力保護這些文物,與其放在中國被破壞,還不如在英國被好好保護
一個美女,被人按在地上即將被輪姦,這時她憤怒地叫道,我要殺了你們!於是圍觀的、按手的來了勁,你居然要謀殺我們? 接下來這些「男子漢」們憤怒反擊,成功地輪姦了這位美女。
美女報案,公安拒絕受理,理由是她威脅要殺人在先。
如果清不宣戰而是請那些洋鬼子離開中國,他們會走嗎?
如果大家的判斷是會走,那麼八國聯軍就不是侵略。
如果大家判斷不會走,那麼清朝的宣戰,不過是弱者臨死掙扎的怒吼。
歷史不是簡單地用法律套一套這麼簡單。否則美國國父們就是叛國賊,小布希因為捏造情報發動戰爭而被指控戰爭罪犯。
所有堅稱是侵略的回答者敢不敢說自己的對此事的認知是不受民族主義影響的、是完全中立的?
這件事再簡單不過,如果今天有一個國家對中國做出這樣的事:
1.那個國家落後、野蠻、而且很弱很好欺負。
2.那個國家因為在政經博弈上玩不過我們,於是就使用恐怖襲擊等手段對付我們。攻打我國外交使館、屠殺一切我國駐該國人員。
3.那個國家向我國及全世界主要國家同時宣戰。
請問你,任何一個正常的國家面對這樣一個奇葩國,該如何應對?
它不論青紅皂白瘋狂屠殺駐該國華人、屠殺我國外交人員,中國該不該出兵教訓它?注意,它極弱,中國一國出兵就足以輕輕鬆鬆把它打出翔,況且全世界約同中國一起出兵。
如果中國不出兵,難道還要靠外交部沒完沒了的「嚴正交涉」「嚴重抗議」嗎?那樣的話中國豈不是比該奇葩國更奇葩?
這種情況下中國出兵能算侵略該奇葩國嗎?不「侵略」它簡直沒天理、反邏輯!
當然算侵略。莫非算王師義師,救民於水火?
推薦閱讀:
※古代宮裡的嬪妃為了生出皇子,會不會到處尋找偷情的機會?
※乾隆的詩寫的到底怎麼樣?
※康熙八阿哥胤禩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