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開心麻花的電影會這麼火?
先是之前的夏洛特煩惱,現在是驢得水。都是喜劇,也都獲得了網友的一致好評。特別是最近的這部,我身邊的朋友都說這部電影好到廣電為何不封殺的地步。所以我很好奇,開心麻花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團隊才能拍出這麼黑色的喜劇電影
搞笑,是一門嚴肅的學問 開心麻花喜劇DNA鑒定報告
開心麻花團隊帶著第三部原創喜劇電影[羞羞的鐵拳]再次衝擊國慶檔。
從話劇舞台到電影,開心麻花走了一條跨界的道路。
作為兩種不同的媒介,想要完全融合是非常難的一件事。
而麻花通過三部不同類型的喜劇電影不斷試探電影市場的水深。
在這個過程中,麻花團隊的喜劇特徵也得以一一呈現。
舞台化,也是種特色
開心麻花的喜劇電影帶著舞台劇的深刻烙印,這是許多人的共識。
「舞台」遺風與電影湊在一起,彷彿成了開心麻花的「原罪」。
可換一個角度來看,早在上世紀70年代,英國電影就已成功嘗試了舞台小品喜劇與電影的結合。
▲1969年,5個英國人和1個美國佬,在BBC電視台上演了電視小品式的段子集錦片《巨蟒劇團之飛翔的馬戲團》
幾分鐘一個小故事,一集里幾個小故事拼湊而成,裡面滿是舞台化的情境和英式笑話,諷刺、荒誕。
▲幾個高校畢業生,自編自導自演,用了短短四年的時間紅遍整個英倫島乃至全世界,影響眾多喜劇創作
他們的高影響力,使得這個小團隊在當時被稱為「喜劇屆的披頭士」。
轉戰電影界後,六位夥伴並沒有改變他們的喜劇模式。
一條主線串聯起幾個段子的講法,同電視小品的設定別無二致,這挑戰了當時通行的電影語言法則。
▲然而結果呢,[巨蟒與聖杯]、[萬世魔星]和[人生七部曲],口碑和票房雙收
[巨蟒與聖杯]至今仍是入選IMBD前50的唯一一部無厘頭喜劇電影;[人生七部曲]拿了當年的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因此,換個角度、放寬視野後,再看開心麻花的電影。
舞台化似乎不再成為詬病開心麻花電影的絕對利器。
其中的關鍵在於舞台化是否能與內容、風格表達上形成統一。
▲[夏洛特煩惱]里,誇張且跳脫的舞台化橋段為影片的喜劇效果增色
▲[驢得水]里,兩人對話的調度出自於舞台式的處理,而非電影化的剪輯規則
而[羞羞的鐵拳]中,幾乎鮮少再有舞台化的調度。
▲更多的舞台印跡保留在了麻花式的語言包袱和誇張的表演形式上
舞台化的取捨,可能與不同喜劇題材所需求的表現風格有關,也與麻花團隊中多元各異的創作班底脫不了關係。
▲三部影片,三組不同的導演編劇團隊
開心麻花內部有個藝術決策委員會,不同創作班底的作品需要經過核心9人的討論、刪選等步驟才能脫穎而出。
這保證了開心麻花多元的喜劇類型取向。
打造自家喜劇明星
毫無疑問,開心麻花一直在打造自己的招牌喜劇明星。
話劇舞台上形成獨特的個人風格,是第一步。
他們的創作模式多是依據一個想法,大家圍坐在一起共同創作,不斷腦力激蕩來豐富故事內容。
許多麻花的導演是演員出身,比如閆飛、彭大魔。
▲而開心麻花的「台柱子」沈騰也曾是舞台劇《瘋狂的石頭》的導演
從演員身上挖掘特點進而豐富角色的形象,是麻花的習慣和特色。
所以,笑聲豪爽的馬麗、傻氣單純的艾倫以及「美男子」常遠等,這些標籤和演員本身的特質之間確實有相通之處。
再加之上千場舞台表演的實戰打磨。獨具個性的喜劇演員誕生。
電視熒屏的高曝光,催化了他們的成名。
▲2012年的春晚,「郝建」成了沈騰的代名詞,有些賤、有些衰又透著點可愛的小區鄰居形象深入人心
2015年《歡樂戲劇人》節目,沈騰帶領開心麻花團隊奪冠。
這更加速了廣大觀眾對開心麻花團隊的深入認識。他們在節目里更是集中展現了麻花對不同題材喜劇的把控能力。
就這樣,口碑一步一步被做大。開心麻花的國民好感度直線上升。
接著迎來了2015年國慶檔[夏洛特煩惱]的火爆。
麻花演員們一路以來積攢的好評,確實為影片加分不少。
▲影片中,沈騰依舊賤賤的;馬麗仍女漢子一枚;艾倫依然傻大個一隻
儘管故事情境不同,[羞羞的鐵拳]還是會基本按照這些喜劇演員大眾熟悉的形象去做編排。
▲沈騰飾演的副掌門自帶賤嗖嗖的笑點,變身後的馬小還有著馬麗式的爽朗,艾倫高大的外表與變身後的軟妹性格構成反差
培養自家有特色的王牌喜劇明星,是開心麻花品牌的重要一部分。
情境一出,笑料不斷
極致的假定性情境,可以說是開心麻花舞台喜劇及其改編後電影的一個共通特點。
▲《歡樂喜劇人》節目里,沈騰等開心麻花成員常借用經典電影(如圖借鑒[熱帶驚雷])中的假定情境編排小品
所謂的假定性情境指的就是超出尋常生活範疇和理性思維的處境。
比如,[夏洛特煩惱]中,喜劇場域的形成得益於夏洛重回高中時光的設定。
偏遠山區里,一群「行為不端」的大學教師窩在鄉村小學,供著一頭名叫「得水」的驢老師([驢得水])。
這聽起來荒誕又怪異。
而到了[羞羞的鐵拳],男女換身導致的性別錯位成了喜劇發展的基礎。
這些或荒誕、或奇幻的情境形成的搞笑場域是影片合理存在的前提。
你接受的了這種設定,這就是喜劇;接受不了,這就是扯。
而在喜劇細節的製造上,開心麻花常用的是「突轉」。
▲[羞羞的鐵拳],沈騰飾演的副掌門張茱萸威風凜凜的飛身出場
▲不料下一秒畫風突轉,跪倒在眾人的面前
除了動作上的突轉外,[驢得水]里語言上類似的處理就更多了。
▲趙一曼和校長對話上的一來一往,笑點和笑點背後的諷刺盡顯
最誇張的例子當屬[夏洛特煩惱]里,洗腦神曲《一剪梅》的使用。
▲音樂一響起,誇大的肢體就位,笑就成了不由自主
可值得警惕的狀況也正巧在於此,相同的喜劇包袱或許會造成愉悅上的乏力或疲憊。
▲比如男女換身後性別倒置產生的笑料,特別適合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展開
而在熟悉了對方的身體之後,還在同一個笑點上做文章的話,難免會顯乏味。
2003年開始,開心麻花一直在話劇舞台上逗笑觀眾。
2015年之後,他們決定在電影世界裡繼續逗笑我們。
溫情喜劇、黑色喜劇、「喜燃」喜劇,三部風格完全不同的喜劇片認證的是開心麻花的多元。
不按常理出牌的開心麻花,下一部又會是怎樣的喜劇風格呢。
總之,都是值得期待的。
文 | 桑杏仁
編輯 | 九億
圖 |O.K
是國內現在為數不多能拍出國內電影本該有的水準的平均值的電影的團隊吧
有團隊炒作。
推薦閱讀:
※驢得水為什麼能有如此強烈的諷刺?
※《驢得水》為什麼張一曼頭髮剪了之後,看到鏡子里的自己如此崩潰?
※如何評價《驢得水》里校長的女兒佳佳?
※如何評價任素汐在電影《驢得水》中演唱的歌曲《我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