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海战术究竟有没有用?

本人为高三学子 。如题,此法有没有用....个人感觉很盲目 。


私以为 题海战术 运用得当 提高考试成绩 非常有帮助,对掌握知识也有一定的帮助。

何为运用得当

1.题型选择合适
不要总是把同一种类型只是换了个数字的题目反复做来做去,那样的题海战术是毫无意义的。熟的题目跳过,多多见识新的题目,这样才是不错的“海”,才能在 多变的“海”中 加深对 知识点的理解

2.做题时严格按照考试要求
不分心(比如一边聊天或者一边吃东西啥的 一边做题)。。这样肯定是没效果的。。最好也给自己限时,这样有种考试时的紧迫感,训练自己的解题速度。

3.切忌眼高手低
不要让"Eyes power"欺骗了你 = =题目一定要自己亲自动手算,算出结果来。。不要大致看看题目,就去翻答案了。

4.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整理落实回顾!!
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错题本!!刷完题目后,对照答案,整理自己错的题目,
写下题目主干
并附上 题目的思路分析
及自己的错因
完整的写下解题过程并标明关键步骤
定期回顾,从中随机抽取题目重做
这一条是最关键的。。不然 你刷题 刷了就忘,完全没用了。。。很多题目,错一遍是学不会的。。。


以上来自于高中各位老师多年的经验总结耳提面命谆谆教诲。。。


脑海里又响起起了高一时班主任 开班会时的声音:“你们光做题目不落实是木有用滴啊!!! 你们这是嘛?这是嘛?这就是狗熊掰棒子(指玉米),掰一个,掉一个啊!!我告诉你们,一定要狠抓落实,要一抓抓出血来!!(每次我都会自行脑补这句话)。。。。。。。(o(╯□╰)o)(请配合山东话朗读。。。)”


任何一种广为流传的学习方法一定“有用”
否则就不会流传下来了。

但你得搞清楚,它“提高什么能力有用”,以及“具体怎么操作才能发挥最大效果”。
包括“有什么可能的负面效果

题海战术主要作用,在于“提高熟练度”。
所谓“懂、会、对、熟、巧”,题海战术在已经解决了“对”的前提下,对熟练度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可以明显提高做题的速度,并大幅度降低“粗心”错误出现的概率,从而在思维水平几乎没有提高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分数。


具体怎么操作才能发挥最大效果”这个方面, @李思扬的回答不错,我就不多赘述了。

我来谈谈它“有什么可能的负面效果

1、耗时、耗精力。累。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反对题海战术,都是这个原因……
使用这个方式学习,太需要学习者本人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了……
用互联网喜欢的语言来说,学习本身是反人性的,而题海战术这种学习方式,更是将反人性做到了极致……
人性总是懒惰、追求速成、期望不劳而获或者少劳多获。
题海这种势必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的方式,在这方面具有极大的劣势。
(当然,另一方面,这种“我投入了大量时间”的行为,本身可以起到“我做了很多事我心安”的心理安慰效果……不过我认为这种想法对成绩的提高并无实质上的作用= =……)

2、无法解决“没学懂”的问题
如前所述,题海是用来提高熟练度的。也就是说,题海只能用来对付“听懂了,但是一不小心就做错”的情况。
对于“这讲得是啥,根本就是天书嘛!”的状况……你刷题海也没用= =……
题海战术只能帮助你“发挥得更好”,而并不能帮助你“学会”什么。
即,题海战术并不能提高学习者本身的思维水平,一模200分的孩子,刷多少题也不可能考到600分。

极端一点说,学懂了的孩子,就算一张卷子都不刷,照样可以轻松秒掉学不懂但是苦逼逼地刷了一百张卷子的孩子。

所以,在“学新知识”为主的阶段,通常并不建议让题海占据过多的学习时间。
题海战术主要用于复习,特别是最后几轮复习
因为这个时间,要想真的“学会”什么,通常已经来不及了。
你是这个段儿的学生,已经定位在这个段儿了。
接下来你能做的,只是在这个段儿当中,争取一个相对高一点的位置而已。


当然,在“学新知识”的阶段,也并不是完全隔绝题海的。
特别是对于前后衔接非常紧密的知识,学习后续知识之前,通常对前序知识有熟练度要求
这种情况下会对“已经学会了的前序知识”先进行一些题量训练,以达到熟练度要求,再进行后续知识的学习。


所以我们有时说
只靠题海,什么都不懂,永远摸不着高分的门
全不题海,什么都不熟,永远都是失常发挥

不要盲目崇拜题海战术,也不要盲目排斥题海战术。

p.s.推荐阅读:应对高考可以拒绝题海战术吗?
====
p.p.s.在知乎,回答问题时,请尽可能提供详细的解释和说明。详见:知乎的回答规范有哪些?
如果你想说的话已经有答案表达了基本一致的意思了,请使用“赞同”功能。参见:如何正确使用知乎的「赞同、反对、感谢、没有帮助」功能?
请尽可能不要发布过于简略或重复的回答,这对关注这个问题的网友是极大的噪音。谢谢。


初三的时候,有段时间没有做题的欲望了,就开始考虑干点别的。
去小商店买了几张纸,A3尺寸,每张纸画了一个大图表,每个表分别涵盖了每册历史,地理,生物的知识点。
很大的一个工程,前后用掉了一周吧。出来的成品比我想象的要赞。把一本书压缩到一张纸上,那种成就感比做了多少题要明显多了。
在班里被传阅了一圈,然后大家继续跳回了题海。
不过在那之后,我就减少了做题量,开始钻研一些稀奇古怪的学习方法~

中考成绩是全县头几,(没嘚瑟的意思,小时了了
那时候的确是嘚瑟的不行,觉得以这种效率一年学完高中三年的课程也没问题~
一个踌躇满志的少年,带着中考极好的名次踏上了高中这片黑暗大陆,却发现这里藏着更多更多的题目。

我的高中历史大约相当于中国的晚清史,实在不太愿意回想起每个月看到成绩单的那一刹那。(大约就是:我知识点掌握的这么透而且这么刻苦而且考试的时候没遇到不会的这回总可以拿第一了吧~~)

彼时那个晚清和真正晚清的唯一区别大概是,一直在努力研制自己心目中的那个核武器并期冀有一天这东西会让自己咸鱼翻身吧。零零碎碎的不知道总结了多少小技巧小方法不知道归纳梳理了多少知识点不知道无视了多少练习题。心里怀着这样一个信念:世界上一定存在这样一种学习方法,可以以十倍于常人的效率掌握知识,一旦摸索出了,就可以一劳永逸了。

高中的人缘算不上太好算不上太差,但是都很喜欢当我同桌。因为有个定律伴随了我的高中生涯:和我同桌的人进步速度都很快。快到了这种事儿能成为一个全班公认定律的地步。许多年后有个同桌说起了当年的感触:一方面平时和我交流题目,我可以给他分析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地步。另一方面,我的不断退步某种程度上增强了他的自信心%¥#(*$

在第一次摸底考试不小心考了市N千名的时候(几千名实在不记得了,反正触及我底线了),我把曼哈顿计划扔到了床底,深吸了一口气,一头扎入了题海里。
几个月后,高考成绩低空压着一本线。几乎所有人都以黑马的眼神看我,我草你们大爷明年就回来把学校炸了好么!!!!

好了我要开始点题了:

题海到底有没有用?有用,太特么有用了。但是如果你是个有追求的孩子,只用在高考前就好了。如果你将来考研考博都是靠着题海,我觉得这个硕士博士不会对人类有太大贡献的。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一劳永逸的学习方法?有,虽然回顾了一下晚清历史但是我还是相信有。只是这个“一劳”会劳很久,会耽误很多事儿。造原子弹可以,但是如果要费很多时间做铀矿探测那就算了吧。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你的征途在星辰题海


我是在衡水中学复习过的人。
复习之前刚过国家二本线,复习一年之后涨了120多分,进入上海排名第三的学校。
复习之前的高中叫河北省实验中学,听名字就很高大上有木有!各种环境设施,师资配置绝对国家一流!我真的很想好好夸一夸这个学校是多么富饶舒适,但是跑题太远,还是说学习吧。
二中(河北省实验中学)老师的教学水平比衡中老师的高出不止一个level(只是说平均水平,衡中当然也有讲课不错的老师)。二中老师能让你举一反三,衡中老师只能让你举一会一。衡中老师靠讲课讲出彩的很少。

那衡中靠什么?
靠出题。
市面上那么多题为什么还要自己出题?
市面上的题已经被衡中的学生做的差不多了。

别的学生还在抱怨海太大太深不愿下去的时候,衡中学生已经把海看得差不多了。
哦,对了,衡中那不叫举一会一,叫举十会十,比二中还多出7来。


再讲一下自己的故事。
我在衡中的成绩很稳定,全班70人,我基本在50左右。
衡中每个星期都有考试(真正是考试,不是小测。试卷,时间都是模拟高考,会有排名),再加上月考期中期末模拟等等怎么也得有六七十场考试吧,我只考好过两次。一次是上半学年最后一次周测,考了班上20多名;一次是高考,班级第一。

高考前衡中发了几套卷子(3套还是4套还是6套我真的忘了,反正我没怎么做~),说是绝密样卷,衡中老师呕心沥血之作,极有可能出现高考原题或者类似题目。
班上大部分同学恨不得把每一题都背下来,连作文都拿给老师看了又看改了又改。
我把理综和数学的选择题认认真真地做一遍之后,其它地方简单浏览一下就都扔到书桌里了。然后继续做自己买的模拟试题。(这里说一下,衡中的学生只做学校每天发的卷子很少自己买习题做,因为卷子就根本做不完,而且这些卷子基本包含里所有市面上能买到的书里的所有有用的题)
我做模拟试题只做数学和理综的选择题。理综选择题至少做了150套吧(这都是自己额外做的,不算老师的作业),一套21道题,我比别人多做了21*150&>3000道题。
这就使我能在14分钟内完成别人至少要用30分钟才能完成的理综选择题。
高考也是因为理综和数学的成绩才得了个班级第一。(不要吐槽我为什么没去清华北大,衡中也分快慢班的好么,我的英语和语文烂的一塌糊涂。。)

最后总结成一句文艺一点的话,讨厌或者害怕题海战术是因为不知道这海里还有多少水;当你不那么害怕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海虽然大,但这所有的海水其实都是一样的。


我当年有个大家都觉得很勤奋的小伙伴,他最大的爱好是坐在书桌前画小汽车。大人们都觉得他天天都在学习,已经尽力了,考不好也是没办法。可我们都知道他就是太会偷懒。

其他还有很多例子,据我观察,几乎所有大人们觉得已经足够努力,但就是成绩不好,不适合读书的小伙伴,其实都是偷懒技巧太高超,以至于老师家长误以为他已经尽力了。

题主既然问出了这个问题,应该是想要尝试题海战术。题海的优势就在于他是门槛最低,适用性最广的应试战术。即使学校,老师,同学,家长这些周边环境再糟糕,题海也能保证你杀出来,考个211,985。而且即使周边环境很好,也还是要做题,无非是少做些。

楼上所有说方法,策略,融会贯通之类的答案都是坑。这些东西是当你的题量(基础能力)达到一个数量级后才用得到的。而这个题量,取决于做题者本人。所以在不知道你的情况的前提下,他们也许是在对一个路都不会走的人,讲跑步技巧,这会让人迷惑,一个路都不会走的人拿着本跑步教材只会其反作用。

具体而言,如果题主是在一个还不错的学校,自身有些基础,那么可以研究些方法策略之类。如果题主基础很差,周边氛围又差,那么闷头做题就行,不要怕见效慢。

老话说,努力是渐进的,成果是突进的。也就是说,并不是你做十分的题,就一定可以提高一分,而是你要做,一千分,一万分的题,才能一次性提高十分。如果你做了一百分的题,连一分也没有提高,这时候你放弃了,那就都白搭了。成果不会一点一点的显现,只会在积累足够后,一下子喷发出来,也就是厚积才能薄发。比如你玩游戏,经验值要积累够才能升级,升级前99%的经验槽和1%的经验槽属性值是一样的,可惜现实中没有这个经验槽提醒你。

你只有专心去做题,其他什么都不管,做着做着,你自己就会发现很多规律,自己就会慢慢把他们总结起来。这些就是专属于你,只适合你的方法策略,别人谁也学不来。

起步阶段一定不要想着取巧,踏踏实实只管去做,莫问前程。

————————————————————————————
2014.12.07,修改了些用词。


高中的时候做过很多的英语题,阅读和完形填空的书大概每学期能做完一本,高三的时候昨晚了天利38套+五年高考+各省各种模拟题。高考完卖废纸,做完的英语资料超过20厘米厚。
到最后什么地步了呢?听力题,不用听原文可以直接选;单选题1分钟做完;阅读题,我不用看文章直接看题就知道答案。平时班上考试的时候,完成整套英语试题在60分钟以内,成绩在130左右。高考放慢速度,大概做完在80分钟,考了140。
无他,唯手熟尔。

和前面大多数答案一样,我们都是在提供自己的经验为个例,做了很多题成绩也有不好的、没做多少成绩好的,这些情况都是存在的。
所以题海战术是否有用尚无公论,也不一定就适合你,但从题海中探索出规律性的东西,对于在目前的高考制度中,是非常有用的。


对数学英语有用


原创活学活用的“二八原则”

题海战术一般情况下能够让你考80分,剩下的20分需要天赋,运气以及其他等等。

方法论:
如果你现在成绩是60分左右甚至以下,建议用题海战术。
如果你现在成绩已经90分以上的学霸,建议寻找更高级战术。

PS:个人感觉,我的回复比第一名的,更好,能不能点个赞?


有,看你怎么理解题海

我的理解是大量刷题,刷一个白天,晚上用于反思,一看系统性错误,比如整个有关三角函数/力的分解/铁的知识点都没掌握的,二看细节性错误,比如某个三角函数的值等等。针对错误进行改正,然后下一轮题海检验改正效果。

09年生物竞赛,我本来生物水平一般,考虑到数学物理竞赛人太多,于是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准备生物竞赛。我的办法就是题海战术,到图书馆借了一堆习题集,每种借两本,然后刷完第一本,对答案,错一片,错的最多的时候甚至一页就对了一两个。但是我不为所动,淡定标出错误,错的特别多的部分就翻书梳理知识点。然后第二本就很少错误了。刷了大概五六本,一轮初试全市第一,最终加上实验全江苏省80名的样子,主要是实验太坑爹,俺们学校连个完好的显微镜都要从几个显微镜里面拆零件组装,然后我手肥且笨,切片总是切出慈禧(太厚了!),所以实验我基本做的很难看,好像分数在前300人里面是倒数前几的。

对了,那一年江苏的生物实验动物学部分是解剖蝗虫,好肥好大的蝗虫,被福尔马林泡过之后简直是沁人心脾的香味,我有种吃掉它的冲动,一直狂咽口水。最后一问是展示蝗虫的神经系统,我到现在都记得这个题目,因为我当时快连蝗虫都不见了,只能含着泪交了一份空盘。。。。

最后还是很感谢偶们学校图书馆,习题集什么的鼓励学生去做,做完的都收起来再买新的。


这取决于题主属于哪种类型。
举个自己的例子,高三的时候英语奇烂无比,语法完全不会记得节奏,于是我把重点放到了阅读题,因为高中程度的阅读题只需要词汇量就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题,所以我每天保证十篇左右的阅读题,把不会的词画下来,然后查字典,但是不去可以的背,如果一个词出现的频率高,我自然而然就记住了,这样坚持了三个月吧。然后高考阅读题应该是全对,英语达到了人生最高分。。。115(贱笑了= =#)
如果针对这种情况,题海战术还是有效地。
如果针对理科的话,如果题主能理解高中的知识,那么可以采取题海战术,因为题海战术带来的最大收益不是提高正确率,而是提高做题速度。
如果题主很多知识点没有理解,那么最好先去请教老师同学,把知识点理解透彻了,可以结合经典例题理解。如果有人耐心讲解其实理解不回花太长时间。
再就是题海战术过程中,不要以做对题得分为第一目的,可以做的慢,做错,但是这道题一定要弄明白。我相信大部分的高中题,只要经过耐心讲解都会明白吧。


见多识广,熟能生巧。——高中一位数学老师说的,感觉很有道理。
对于数学
我认为题海战术,不是缠着一片海死战,而是要换地方。题海战术,不是无所谓的重复,而是一种积累的过程吧。
高考之前,一直使用的是题海战术,见到自己已经很有把握的题目,还是会果断pass,不要做无所谓的重复就好。
考研的时候,数学做了很多题目,从基础到压轴,做了很多,但是还是不会重复去做那些自己非常熟悉的题目。
嗯,就这样。不重复,刷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应该就是高考刷题党,考研刷题党。
1、高考刷题:高中的时候,除了学校指定的复习资料之外,我经常买金考卷,还有试题调研。这两本书处得比较频繁,但是题目重复性不是很高,对于题型的涵盖量很高。
其实高考考来考去也就那么些知识点,只要每个知识点你刷过了之后,熟能生巧,你就会遇见那种题目之后,手到擒来。慢慢地,也会灵活变通。
2、考研刷题:考研的时候,也不是很有计划,但是数学上面做了很多的题目,考试的时候,好多题目的作答过程都历历在目,所以数学考得比较好。
其实,说实话,刷题不是一味地做题,而是有头脑,有计划地刷好题。所以说,选择一些好题目,就可以开始刷了。
PS:高考在即,正常发挥就好,不要想以前的有没有用了。加油~


有用。我同学全市第一,班里搞题海战术的少数几个人之一。


考试完毕,过来回答
既然现在已经有人给出了比较靠谱的答案,我就简略回答好了。
鉴于很多人都没耐心度超过五排的答案,那直接先把结论放在前面:对于一个有志于在考试成绩上有所作为的应考考生,题海战术是一条必经之路。如果你觉得题海战术是一种笨办法,或者是一种累赘,或者是一种没必要的资源耗散,那说明你没有理解题海战术的内涵。
首先说一个和高考没关系的例子。
以前在知乎看到过一个问题,说是一个篮球明星在比赛前最后几秒拿到球,在一个几乎不可能距离或者角度上发球,然后球进了,从而完成比赛逆转,实现一记漂亮的绝杀。当时就有人提问,那个球星在形势那么不利的情况下这么投球有把握吗?
当时得票答案最高的回答大致是这样说的:当时比赛已经进入到了尾声,所有的队员都在经过长时间的拼抢后体力接近消耗极限,场上有着上万观众大声地呼喊,教练的大声指令,而自己面对着四五个体重上百公斤的彪形大汉,在短短几秒的时间里,在那样的嘈杂,疲惫的环境下,那个拿到球的球星根本来不及想自己的动作,想自己投球成功的概率,想自己还有多少时间用什么方式去投球。只是下意识地跟随自己身体的动作,在近乎无意识的状态下自然地投球而已。我们在之后可以通过慢镜头回放可以通过比几秒长几十倍上百倍的时间思考权衡,但这样开着上帝视角去评价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好,说完这个我们再来回答题主的问题。
很多人考完试了,拿到答案,看着自己的错题,一拍脑袋懊恼地说:“哎呀这个问题其实我能做对的,要是当时这样那样就好了”,然后心安理得地放在一边,觉得无外乎是自己考试的时候不仔细不认真,下次认真点仔细点就好了。
但真的是这样吗?真的类似的题在下次考试的时候就能避免吗?真的粗心大意就只是粗心大意吗?真的这个题没做出来就只是一时间没想到吗?
要知道,考试的时候你的状态和平时做题的时候是完全不一样的。你在平时即使是给自己上了闹钟掐了表做了,即使你参加了所谓的模拟考试训练,也是一种软约束的环境下进行的。什么意思——时间由你控制,后果由你控制,你是有主动性的。
但是实际考试,特别是像高考考研这样大考,是不可能给你这样的机会的。时间分分秒秒地流逝,说收卷就收卷,不管你是没写作文还是没写名字;所有的人高度集中,周围的人写字的声音像发射的机枪一样哒哒哒地在你耳边围绕;监考老师来回巡视,你多做任何一个多余的动作都会引起怀疑而带来无谓的干扰——这种干扰任何想要认真答题的学生都想避免。所以你只能中规中矩;除此之外,你还会想到要是考差了怎么办,这可是实打实的结果,而想不想这些可这不是你能决定的……所有的这些都会给你巨大的压力,而在那样的环境里面,你不可能像你在事后拿到卷子和答案后悠闲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你错的那几道题上认真分析,而是需要你在几乎每一道题上都以极有限的时间进行高强度的思考,一旦在某一道题上花掉的时间超过你的预期,你的压力会陡然增加。在那样的环境下,光是看着卷子上一道大题的分值恐怕你都会紧张。
在这样压抑的情形下,你想要进行仔仔细细的回答每一道题?想到各种巧妙的思路解决各种难题?呵呵。
到了最后,你几乎不可能想到那些只有在你放松的时候甚至是一觉醒来的时候才会找到的奇思妙想和伟大灵感,你所能凭借的,只是你最熟悉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和解题习惯。你能想到的,只是那些你平常掌握最扎实的知识,那些即使睡觉睡到一半被一耳光打醒也能脱口而出的知识。

这些思路,技巧,知识,角度,从哪里来?
靠天赋?靠智商?你在逗我
无他,唯手熟尔。
只有在反复的,大量的重复训练下才能训练出的近乎于下意识的答题模式,才是你在考试中真正得以运用来得分的东西,换句话说,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一个学生的实力。
这才是我们所谓的题海战术。而不是逮着一本习题集就做,看着一道题就做,做到市面上所有的材料你连哪本是谁编的都知道。那样不叫题海战术,叫傻。

正确的做法是找出自己薄弱环节——找寻对应的习题——反复训练——弥补薄弱环节。
而题海战术,就是你的应对措施。
光走量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要对症下药,并且根据病情不断调整药种药量。你要是感冒了你把药店里所有胃药都吃了除了伤肝伤肾对你的感冒没有任何帮助。

如果你觉得题海战术没有用,那出问题的不是题海战术,反思一下你自己吧。


对于一般人来说,题海必须有用,当然也是有其适用条件的。后文中会说到在哪些情况下它是有用的。

你需要明白一场考试,或者说一个test,究竟是怎样一个过程。

==================首先是命题(的目的)==================

Level 1 (比较初等的要求)

考察你对于所谓知识点以及概念的掌握。

说白了,你是不是知道问题是什么,你是不是知道在明白了题目意思之后有合适的材料(理解的概念)与工具(方法)去描述它。

具体一点,比如你是否知道等比数列(概念)以及等比数列是如何求和的(方法)。

Level 2 (略微有些进阶的要求)

了解你是不是一个有着不错智商以及推理能力的人类

正常一点的问题都不会就把数据和方法摆在那里让你把数据带进去算就了事的。

它们总喜欢(当然现实中的问题也总是)以不同的形态出现。

比如我们都知道
1+2+2^{2}+2^{3}+...+2^{n}
是什么

但傲娇的出题者们总是会用
1	imes 1+2	imes 2^{1} +3	imes 2^{2}+...+(n+1)	imes 2^{n}
来变相折磨你

这考验的是一种叫做归纳与推理的能力。而且很明显,在学习的时候我们可能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这上面。

Level 3 (非常高(bian)阶(tai)的要求)
也就是在保证了前两个要求的情况下,你是不是能在短时间内保持很低的出错率

是的,可能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应付第一第二种要求的时候已经精疲力竭,神志不清,很少有人会仔细分析这个问题。

你可能看到过很多明明理解能力极强,明明过程全部都知道的人栽在这个坑上。而且历史一再重演,他们不断进坑,不断强迫自己下次绝不再犯,而后在下一次的时候义无反顾地纵身入坑。

下面会说到如何避免反复入坑。

==================而后是如何答题==================

首先Level 1作为一个高三党一般都必须过的不用多说了吧。(什么,维达定理不知道,生殖隔离是什么不记得?那啥,你们班主任在办公室等你喝茶以及聊聊人生...

那么我们直接来看Level 2。
一般来说,一个人在完全没有获得启发与信息提示的情况下,要独立解决一个问题非常困难(可能性不是没有)。

这种困难就好比莫扎特在从上帝那里得到灵感谱写曲子。(当然这个说法多是后人的溢美之辞)

你很明显地,且有意无意地,借用了你曾经的经验来帮助你。你可能第一次遇到上面举到的第二个例子然后手足无措,这种表现是正常的。你可能自己会花上10分钟在草稿纸上演算,使用各种你看起来觉得靠谱的方法,最终,灵光一现,“噢!”

这样一个过程更重要的意义不是在于帮你解决了这道题,而是在你的历史中又积累了一个叫做错位相减的方法,你在之后的学业或者工作中都会有意甚至无意地使用这个想法,遇到类似的问题喜欢往这个方向上靠拢,即使不一定行得通。

所以题海的第一个目的在于帮助你快速且有效地积累经验。

比如很多压轴题我们完全摸不着头绪竞赛党很容易想出来的原因在于那些奇怪且蛋疼的方法他们见得多了。

然后是Level 3。

当你掌握完了问题是什么以及如何去做之后,也就是理论上你可以解决一张卷子上的绝大多数问题的时候,你不得不面对一个会被轻视的,而且可能会导致你前两个Level的努力白费的问题。

那就是准确率

现在来看看整个test过程吧。

如果test是一个训练过程,分数最大化是你的目标的话,那么你每次的行为(也就是你的答题),是你的输入。

你输入的样本空间可能很大很大,甚至有无穷种可能性。

既然你已经通过前两个Level,那么可以假设,你的输入已经包含获得满分的子空间。换句话说,你已经拥有获得满分的可能,你的目标函数可以取到满分值。

那么,要如何使得自己准确度提高呢,或者,更有可能获得满分值呢?

骚年,赶紧拿起刷子刷题啊!

通过不断训练,你将获得经验,从而有意识地使用各种trick,避开各种陷阱,各种头脑发热,各种审题不对三观和出题者不符的问题,将你的样本空间里的可能会犯各种错误的分支不断剔除。

当你的样本空间越来越趋近获得满分的子空间的时候,你的准确率就不断提高。目标函数也更有可能取到满分值。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阻碍我们进一步提升准确率的,是你的测试数据容量的大小。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手熟了之后可以轻车熟路不犯错以及题海有用的原因。


所以题海的第二个目的在于帮助减少出错率。

(以上说法和严格的Machine Learning并不是一回事,各位大神权当笑话就好:)

=============================================================

所以说到这里,我们应该理解了题海的用处

  1. 帮助我们快速有效地获得经验
  2. 减少出错率

不过我为什么又说它不一定绝对有用呢

  1. 首先它会造成盲目且重复的刷题,浪费大量的时间
  2. 其次如果你不善总结的话,方法能转化为经验的效率会非常低下
  3. 没找到一个靠谱的题海库(什么印刷错误打印错误没有详解各种冷门小地方不明渠道的密卷就不要刷了)
  4. 在Level 1都没通过的情况下刷题海直接作死,不如先好好啃教科书

了解了题海的用处以及适用条件之后,你可以有针对地使用它来练习,然后自己检查效果。

比如临近高考2个月以前我英语从来没上过120+,在刷完7套真题之后我奇迹般地保证了前面客观题扣分在5分以内。(虽然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第一张保证自己控制在20分以内,第二张15分...然后不断提高自己)

最后,题海是一种工具,它很重要,但不要盲目依赖它。多多参考你的老师已经朋友的意见,和他们交流,有时候站在他们的角度,他们的一句经验也许能够顶得上你默默刷的十几套卷子。

共勉吧,骚年:)


反对!!!题海训练也会长期有效;生活中没有那么多困难的问题需要分析,却遍地都是简单而重要的问题。
大家都题海训练的时候,没有足够天资的最好不要特立独行。

我小时候爸妈觉得每天做三篇口算练习没用,就替我做两篇,我自己只完成一篇。
现在我估算工资、税费的时候离不开计算器,因此需要花费同事几倍的时间来准备面试谈薪资环节。但老公估算复杂的项目成本连纸笔都不需要!

就一小时前,领导跟我聊新人收入,我现在大脑还处于散热状态~~~~~~


我见过那些用题海战术的人是这样的
1.做过很多题,老师布置的或是自己买的资料书;
2.书本上到处是笔记,可能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了!!!!
3.你不能说他们不认真,很多题目后面都有批注,写清楚了那些题为什么错了;
4.很可能还有“错题本”。

但这种方式并不太好:
1.前两点没有选择性,题你永远都做不完,老师的话其实你也记不完,不加选择地遇到题就做什么题,听到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效率是很低下的;
2.批注固然是好,但真的每一道题都需要批注得那么清楚吗?难道那些题下次看的时候还需要看批注?不能直接说出答案来吗?
3.你写过那么多题错过那么多,真的都有抄到错题本里去吗?你是不是又能抄多少是多少?

所以,我们发现这些人用题海战术的时候问题出在“不加选择”。
我当年中学时还算幸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算太多,还有一些时间自己选择一些课外练习题来做,但从来没有真的完成过一本练习册,我怎么感觉这也是人生的一大遗憾。
我觉得完全做完一本练习册已经是很厉害的了。
很多时候我就是挑几题看着比较难一点来做一做;因为中学时自己算是比较懒的,所以,练习做得不是太多。
当然,成绩也不是太好;当然也不算差。

如果可以再来一次,我会选择这样做:
1.把老师推荐的那本练习册好好研究一下,尤其是例题讲解那些不能放过,争取基本每科完成一本练习册;
2.错题,尤其是自己当时看答案后觉得下次看到的时候不一定会的题用红笔重点标记一下,然后每个月月底翻开这些练习册看一看那些被我红笔标记过的题;(不要见错就标记,记得太多了等于没记。)
3.初三或者高三的时候,把近五年,如果可能的话近十年的真题拿来好好研究研究。

如果能做到以上三点,我想我定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但这里的前提条件就是:
1.对于做过的题,我一般不会忘记;
2.做过类似的题的话,我一般会想起来相关解法;
3.做题时遇到知识点不熟悉的,我都会去把知识点再学习一遍,所以不存在知识点不过关的情况。
(以上仅指理科,因为文科我从来没准备去学好它。)

有些人说只要知识点理解透了,课本上的练习搞懂了就能拿高分了,我只能说这种人绝对是天才。
你去看看各地的中考或者高考的理科题,难一点的题你在课本上基本都是找不到的,课本上基本都是知识的简单应用。难度方面,课本上的难度也根本不能和中考高考时的比较;所以说那些只看课本的绝对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非常强的人,这种人的学习方法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是不适合的。
如果你会遇到知识点不过关的情况,看按上面的第3点来做。

但同时我们也要知道,有不少学生是没办法做到“做过的题基本不会忘记和遇到相似题目的时候能够想起相关解法”这两点的。
这类学生一般不太可能获得高分,但如果题做得对,他们仍然可以获得不错的成绩。这种情况最好有专门的人给他们指导:
1.有人为他们选择适合他们难度的题,并重复训练常考的类型题;
2.有人为他们讲解那些题的解法与分析题目的方法;
3.有人为他们制定复习计划,定期帮他们梳理知识点,易错题和常规解法。

很多人都提到了自己的学习经验,但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相同的学习能力的。
所以,我讲了这么多,重点其实就是“选择”;如果你不太会选择,那么,你就去“选择”一个比较有能力的人来帮你选择。


还有三天就要高考啦啦啦~的高三狗不请自来
不知道答主是文科还是理科,估计你现在正在紧张的复习呢也不见得看得到我的答案好失落啊……

先回答:有一定用。
我是文科的,数学渣逼。烂到什么程度呢?一个年级四百人,一百多个是体艺生,一百多个可以上一本,我的数学一直都是两百多名,就比不学的人强一点。
高一高二,一直到高三上学期,我的数学大概只有5次及了格。但是我没有放弃啊,13年12月,我开始做《45套》(天星教育出版社看到这里请联系我),这里面都是去年的本省的大型联考的模拟题和专家模拟。我专门做选择填空,因为85分满分我通常50多分。我做了大概十几套吧,事实上我连着做了这么多,我还是50多分。高三上的期末考试,虽然我坚持做了这么多选择填空,我的数学还是没有任何起色。
但是!!!
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大型联考,我的数学一下子冲到了年级几十名,全班第五。直到现在,我再也没有不及格了,再也没有考过200多名。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题海战术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你得坚持,我反正一共做了四十多套选择填空吧。效果可能一开始不明显,但是你一定要坚持。量变引起质变。
可能你坚持了,但还是很烂。也不要灰心,总会变好的。
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
(欢迎私信我,分享我的励志故事)

早点睡觉准备高考(*ˉ︶ˉ*)


高中时高一在文科班读,语数英,物化生政史地全读的那种。我们学校是高二分科,当时不知道学哪科好。因为都挺有趣。于是花了很多时间在文综和理综上。每次月考期末什么的文综理综都能250+,有时甚至270+,给我拉了不少分。排名也很靠前。可是我数学和英语不行,英语150只能110上下,数学甚至不及格。当时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虽然有两科拖后腿但是排名高嘛,不当回会儿事。高二分科选了理科,然后让我痛不欲生的问题就来了。

~~~~~~~我是分割线~~~~~~~
转入理科班,一下子没有了文综的优势,成绩一落千丈。最关键的是进入理科班,发现物理也拖后腿了。考试好几次不及格o(╯□╰)o最差的时候认为自己只能考个普通的一本。当时觉得压力好大好大。。。我怎么可以这么差。。。看了一篇文章当时,一个考上北大的学姐写的。印象很深刻,把她各个科目做的卷子列出来。其中数学做的卷子大概就有六十多套(ps每套20-30张左右噢)。当时整个人都惊呆了。。怎么可以做到这样!!!
人的惯性如此,让我越是不好的科目越不想补,简单容易的化学生物却愿意花更多时间。几次月考下来,都很差。差到不能理解。班主任对我的态度也变了,烂泥扶不上墙,同桌都是全校倒数前几名的小混子,每天在你旁边就是一个吃喝玩闹,反正家里有钱,高中混个毕业证就出国。可是我是来学习的,我要考大学啊。你搞个这样的人跟我每天十几个小时相处是闹哪样?!找班主任交流过,呵呵,说是让我带带这个每天混吃混喝从不念书不写一个字的插班生。女生都坐前排,成绩好的个子矮的有关系的都坐前排,剩下就我和他坐一块了。低谷期啊,班主任已经放弃我了,哭过,没办法,就是考不好。意识到高考偏科是不可能考好的时候,我下定决心要改变现状了。我比较笨,特别羡慕那些随随便便就能学好数理化头脑特别聪明的人。但对我,现在除了做题还有什么能让我提高呢?
然后开始每天忍着喧闹做题,告诉自己环境能影响自己,但不能改变自己。一学期的体育课都拿来补数学,从课本开始,课后习题做完了就刷卷子。学校会发数学报纸(后面有习题的那种)和各种卷子,来一套我做一套。总是第一时间做完,从不拖沓。不懂的就问老师同学。除了高难度的题争取每题都弄懂,刷完学校的刷自己从书店买的,一套接一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渐渐的进入一种忘我之境。一天不刷题就觉得少吃了一顿饭一样,刷题上瘾了。。当时有个想法就是把我学校周围能买到的所有卷子都刷一遍。。英语啊物理啊都是这样刷。卷子,辅导书,错题集,习题各种刷。查缺补漏,这样不断的刷题的结果就是,分数直线上涨,速度越来越快,做题快准狠。当时我们那有个江南十校联考,学校看的很重要,规模类似高考。那次我几乎都是提前交卷的,全校唯一一个。速度把同考场的都吓傻了。那次考试的排名按照往年基本上上个好一点985就没问题了。学渣到学霸,这个过程我用了半年不到。但由于紧张的节奏和高效的脑力劳动,半年我也瘦了十来斤。
后面距离高考还有半年,也还是一样的刷刷刷。英语每次考试时间都用不完。剩下半个小时检查。物理有点难,但不至于拖后腿了。强势科目化学多次满分。
后来高考嘛,发挥一般,比本一高了70分,也算可以了,我省竞争激烈,一流大学上不了,普通985还是可以的。值得一说的是高考我英语一样提前45分钟就做完了,考虑到这是高考,就没有提前交卷。现在我大三了,准备考研。想起那段时光还是颇有感触的。所以说,在环境不适,又没有过人天分的情况下,你觉得题海战术有用吗?
奋斗的时候应该对自己狠一点。


刷题 我的最爱 尤其是数学
文科的孩子不太适合刷题 但是!数学和英语都有种叫手感的东西 呵呵 同桌高三天天刷英语阅读 60分到了120我都要羡慕哭了 本人高三数学14分到最后80我也是很拼命的 刷题真的很爽 评论每天一点时间 刷英语刷数学 很有成就感 考试前刷更爽 真的 有效!


孩子,才高三就别担心了,我们这PhD资格考试,照样十几本参考书习题老老实实做完。有没有用,且不说,反正没做的同学,好像都挂了呢。。。

====== 吐槽分割线 =====

大体上同意排行第一的回答,同时补充几点:
1. 为什么要用题海战术来学习理论知识。先摆结论:因为题海绝对是通向融会贯通的最简单的道路。为什么?因为从客观上说,只要智商水平到达一般水平,题海任何人都能做得到。其他途径,比如纯逻辑思考,比如阅读,难度太大。一般能够在没有大量的练习辅助下,单纯通过思考和阅读就将新概念融会贯通的人,要么是百年一遇,千万里挑一的先天型天才,要么就是他/她已经成为了经历过大量练习的阶段的后天型天才。如果有读者是第一种,那么请出门右转,门萨俱乐部欢迎您。普遍来说,99%的人都属于第二种天才,或者说有潜力成为第二类天才。所以,对于我们,题海战术是最简单,最有效也是最可行的方法。
2. 题海战术一定要配合对知识的理性和正确的理解。但同时,题海战术也作为反馈在提高你对新知识和新概念的理解。知识和概念,其实最难掌握的不是大体,而是细节。就像你也知道原子弹的原理,但是真要应用它造出原子弹,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个人经验是,当你对某个概念有了大体理解后,用题海战术起头,很快就能把概念里的细节补充起来。比如当年做高数,我第一次看到散度,鬼才知道那是什么(天上飘来五个字:其实就是蠢,你还找借口!),只知道描述场的发散度,然后做了几道题之后,大概就有个比较具体的理解了,再后来因为专业原因天天用,就发现基本能自如地使用这个概念了。
3. 作为过来人,还是劝诫题主,沉下心来做题,尽可能多做。虽然国内很多人诟病高考,但是不得不承认,能够越过这道筛子的人,真的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拿考上清北这帮人来说,不说别的,单是人家那种沉的下心专注做事的能力,就已经不知道秒杀多少人了。这是我当年高考完的第一感受。后来阴差阳错来美国后,才更深刻地发现,凡是成功接受了国内中学“填鸭教育”,而大学又没有自我松懈的人,即便不是清北毕业的,也个个都是大牛啊。
综上,回答题主的问题:题海战术是有用的。


推薦閱讀:

如何從零基礎入門並精通 Ps?
怎樣複習托福可以考到 100?
如何訓練自己的洞察力?
如何逆襲成為理科學霸?

TAG:儿童教育 | 学习方法 | 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