愷撒對日耳曼的征服與諸葛亮南征的性質十分類似。為何愷撒最終被譽為戰神,而諸葛亮卻被人詬病不擅用兵?
翻了翻《高盧戰記》,發現題主的提問中有個錯誤,凱撒在其執政官與高盧總督任間,征服的是高盧,比利時,跟日耳曼人有過交手,但遠遠談不上征服。
便觀整個羅馬帝國的歷史,日耳曼人也沒有被羅馬人徹底征服過。更何況「日耳曼」只是該地區的統稱,內里林林總總的大小部落,都沒有民族概念,沒有任何一個羅馬將軍曾把所有的日耳曼部落都征服過。所謂的「日爾曼尼庫斯」,也就是「日耳曼的征服者」稱號,首先,頻繁出現在帝國時期,不是凱撒的時間段。其次,他們的征服也是局部性的,擊潰幾個部族聯軍,迫其納貢,提供輔助兵員,貴族交出人質,這才是羅馬人的主題。因此,羅馬人對於黑森林的控制是永遠沒有強度可言的。
帝國時期的羅馬文獻中,所提到的「凱撒」可能已經不是共和國晚期的獨裁者尤利烏斯.凱撒。因為「凱撒」已經成為了皇帝的頭銜,合法的羅馬皇帝都自稱為「帝國凱撒」,題主是否將後世皇帝的功勛與真正的凱撒同志搞混了呢?
之後再來談談諸葛亮的事情。不管是演義還是遊戲,諸葛亮一直都是以一副仙風道骨,以智謀見長的文士形象出現的。但在現實里,真正的漢末士子,是曉文習武的。真正的漢末諸葛,是能披甲掛劍,督軍出戰,政略與軍略並重的人物。
首先這是《魏書.曹叡傳》所述:「蜀大將諸葛亮寇邊,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應亮。遣大將軍曹真都督關右,並進兵。右將軍張合擊亮於街亭,大破之。亮敗走,三郡平。」
馬謖的梗在這裡先不談,魏傳里對諸葛亮的評價用的是「大將」名號,便說明其為名副其實一軍之主。能夠讓魏王動員曹真、張郃兩員「國家級名將」,說明諸葛為將是能夠造成很大威脅的。
關於戰略運用,在《蜀書.諸葛亮傳》里有載:「冬,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亮糧盡而還。魏將軍王雙率騎追亮,亮與戰,破之,斬雙。七年,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魏雍州剌史郭淮率眾欲擊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還,遂平二郡。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與魏將張邰交戰,射殺邰。」
戰曹真,斬王雙,退郭淮,殺張郃。諸葛亮的軍略或許不在沖陣克敵上,但其應敵之能與臨陣機變,應該不能被批評為「不善用兵」。
更何況,諸葛亮的對手「文明級別」很高,凱撒面對的凱爾特蠻族在戰術、戰略與戰爭意識上都與之根本不能相比。曹操死前,曾著多篇兵書,其中有名的《步戰令》中規定:
嚴鼓一通,步騎士悉裝;再通,騎上馬,步結屯;三通,以次出之,隨幡所指。住者結屯幡後,聞急鼓音整陳,斥候者視地形廣狹,從四角而立表,制戰陣之宜。諸部曲者,各自安部陣兵疏數,兵曹舉白。不如令者斬。兵若欲作陣對敵營,先白表,乃引兵就表而陣。臨陣皆無歡嘩,明聽鼓音,旗幡麾前則前,麾後則後,麾左則左,麾右則右。麾不聞令,而擅前後左右者斬。
可見,做為三國之中最強的中原霸主,曹魏的軍隊戰爭系統已經被制度化。其細化程度已經幾乎做到了讓「士兵知道在戰場上的每一步該怎麼做」的程度。在如此嚴整肅殺的戰爭機器面前,英雄豪傑已經沒有空間施展「流血五步」的匹夫之勇了。能夠正面與這樣的機器拼殺的,也只能夠是相同級別的機器,而諸葛亮,作為這台機器的CPU,如果不善軍陣,其後果,也不會比馬超、韓遂之輩好到哪裡去,最後,也會被這台機器狠狠碾碎在歷史的河流里。
最後,在淺論一下諸葛亮的南征。在《諸葛亮傳》中,南征的篇幅就只有:「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這一短短一句。關於所謂的「七擒七縱」的故事,也就在演義里過過癮了。與凱撒的高盧會戰不同,諸葛亮不是第一個踏足南疆的漢人將軍,東漢時的「伏波將軍」馬援就曾深入嶺南,並且成功平亂。所以諸葛亮的南征在這個性質上,與凱撒的高盧會戰不一樣。
孟獲所行之事,無非是乘中原混戰之時,搶得一個時機脫離漢族控制,實現自立。諸葛亮出兵的原因,主要是將他們重新劃入漢朝疆土,從而消除南方隱患。簡單得來說,還是以平亂為主的局部戰役。
但凱撒的戰爭,在共和國的環境下,是前人從來沒有想過的,共和國在北部的疆土,也就止步于波河平原地區。幾百年的功夫,也都沒有人入到歐陸心腹地帶。大多數的會戰都是向地中海的海岸文明國家如迦太基、馬其頓等發動的。當然這其中,也有戰爭成本與獲益的考量。但向高盧踏出征服腳步的,這應該是凱撒同志的一血了。
因而,凱撒的高盧會戰,屬於對與外族的征服戰役,其以局部戰爭的成本,打贏一了場舉國大會戰級別的戰爭,「命運垂青勇敢之人」,這大概是對凱撒賭徒心理較為精到的描述了吧。而諸葛亮的南征,成本和受益都是局部戰爭的標準。因此,用這兩場不對稱的會戰來比較諸葛亮和凱撒的軍事能力,是不妥當的。
諸葛亮真正發揮其軍事能力的地方,在於其北伐戰役。面對已經發展得非常強大的曹魏軍隊,以有限的國力,試圖實現宏大的戰略目標。雖然,最後沒有獲得勝利,但每次都能全身而退,還順便反殺帶走幾個魏軍名將。這一點就說明其軍事能力是絕對不下於凱撒的。
當然,最重要的區別,還是兩方地緣環境不同。與凱撒的環境不同,諸葛亮面對已經魏國這樣的強大政權,作為一國丞相兼三軍統帥,其行政治軍必須以穩妥為上,以弱擊強,就不能瞎折騰。這不是面對還沒有點過軍事科技的蠻族,不能如凱撒一般動不動把營地修在危險與機遇並存的地方。馬謖嘗試這麼幹了,然後他死了……
寫得也略長了,這次沒有圖片,牢費諸位眼酸的是我的不是~
好了,點到為止。。對於那些要凱撒和諸葛亮直接來一場誰贏的問題,本人一概謝絕回答……不多解釋了。凱撒征服的是高盧,對日耳曼是戰勝了幾次。然後說幾點原因。
1.凱撒不光征服了高盧,還屢次戰勝日耳曼人,入侵不列顛。最重要的是他在法薩魯斯戰役中戰勝了同樣很能打的龐培,然後滿地圖追殺,一路打到希臘,北非。他一生無數次戰鬥,幾乎沒怎麼輸過。依靠戰功獲得了終身獨裁官的地位,這就是被稱為戰神的原因。相比較凱撒,諸葛亮除了南征,其他戰績乏善可陳。北伐屢屢受挫,沒有完勝過同時代的名將過,都是他的軟肋。而在蜀漢,比他能打的人多了去了,劉總,關二,都不利於諸葛攢名聲。
2.好的吹捧者很重要,高盧戰記要誇張有誇張,要實在有實在,要全局有全局,要細節有細節,相比較三國演義吹得別人沒法信,三國志實在得讓人心酸。
3.凱撒的軍事才能的確遠勝於諸葛亮,這才是最關鍵的。
莫名其妙,現在那些回答都是些什麼歪瓜裂棗?一口演義里才有的六出祁山,一口又來句諸葛亮在小說里被神話了?你們要想黑諸葛亮,先去搞清楚諸葛亮出了幾次祁山好么?
諸葛亮到底被幾個後人詬病不善用兵了?莫非被現在的一些鍵盤俠腦補就等於被後人詬病了?
一般而言都覺得陳壽詬病了諸葛亮的軍事能力,但是你們有好好看看陳壽的原文么?陳壽說諸葛亮的才能中【治理軍隊比奇謀應變好,理民治政比為將謀略好】,這和詬病諸葛亮軍事能力不足有什麼關係?難道軍事能力就是奇謀?小說看多了吧?
另外陳壽在諸葛亮傳末以疑問口氣說了句【諸葛亮多次北伐都沒有攻克,大概是因為應變將略不是他的長處吧】,首先這是個很不確定的推論,其次我看上面有答案扯曹操,那麼曹操自赤壁之戰,發動的所有向南的征伐幾乎全部失敗,而且其中的數次還是被常被現在的人嘲諷為軍事垃圾的孫權給擋住了,那曹操是啥?軍事弱智么?
另外有關凱撒,這人我不熟,但是和他齊名的漢尼拔我卻略有耳聞,據說他發動了一次長達十年的侵略戰爭,不僅沒有征服對方,反而還被攆到自己的國土上,然後全軍覆沒。我就奇怪了,這種人居然和凱撒齊名,那凱撒是個啥玩意兒?諸葛亮雖然沒成功,但也不至於被攆到自己的國土上痛揍吧?
事實上,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不僅很少被後人詬病,反而在我國古代軍事史有很高的地位,其軍事思想對我國後面的軍事發展的影響也是很高的。而且在這些嚴肅的軍事評論中,那部小說是沒有任何戲份的。當然,以我個人的觀點,我國古代的評論節操都不高,諸葛亮本身有身份加成,所以他的軍事地位是被高估了的,不過不管怎樣都和什麼被人詬病扯不上關係。
其次,高盧一戰是奠定凱撒軍事地位的關鍵戰例之一,南征同樣是奠定諸葛亮軍事地位的關鍵戰例之一,不知道題主到底是怎麼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的,靠腦洞?
別的也不想多扯了,老生常談了。【任何試圖把處於完全不同的環境中,做著完全不同的事情的歷史人物拿來比能力的行為,都是愚蠢的】
凱撒成名主要不是靠征服高盧,諸葛亮被批判主要也不是因為南征
凱撒打敗了龐貝就成了地中海第一,但諸葛亮時代中原仍然算群星閃耀,張郃 曹真 司馬懿都不是庸才
愷撒作為西方最偉大的將領之一,可不是只靠刷日耳曼人成名。征服高盧期間,打敗了人數眾多驍勇善戰的高盧、日耳曼部落;然後是內戰,法薩盧斯會戰打敗了同樣精銳的羅馬軍團和人數眾多的東方騎兵;亞歷山大里亞會戰打敗了佔據地形優勢、步騎象協同的托勒密埃及軍隊;本都的山寨羅馬軍團和東方騎兵一戰被虐,只讓愷撒丟下我來我見我征服三句話;塔普蘇斯會戰,羅馬軍團、努米底亞騎兵、戰象仍舊沒擋住愷撒;最後在西班牙滅龐培的兒子,還是對羅馬軍團。幾年之間幾乎把羅馬共和國的土地重新征服了一遍,雖然險象環生但沒有戰略上的失敗,這就叫戰神。
因為愷撒打贏了內戰,此後將自己封為羅馬共和國終身獨裁官(Dictator)。在內戰爆發前愷撒只有高盧一地,含金量大體相當於蜀國打贏北伐統一全國。後來愷撒(Caesar, Kaiser)一詞在西方各語言中成了皇帝的代名詞,因為此時他實際上已經君臨天下。如果他沒有打贏內戰的話,愷撒這個詞都沒有後來的含義了。所以《高盧戰記》只是一個閃光點,《內戰記》才是關鍵。
愷撒軍事生涯最具含金量的戰役有三次:
第一次是在阿萊西亞以6萬人擊潰高盧聯軍30萬,雖然高盧人作為原始部落的確全民皆兵,但這一仗的數據仍然經常被懷疑誇大了對方的人數。
第二次是內戰爆發後,僅用一個軍團的兵力奇襲羅馬成功,當時龐培將自己在義大利的數個軍團駐紮在義大利南部過冬,所以羅馬城幾乎全無防備,最後龐培只能和眾元老一起棄城而逃。這一仗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經典戰例,使得內戰戰局變絕對劣勢為主動,與子午谷奇謀的想法倒是頗有幾分相似點。
第三次則是希臘法薩盧決戰,以3萬步卒大破龐培6萬主力,取得內戰的決定性勝利。因為龐培之前是公認的羅馬第一名將,所以以少勝多戰勝了龐培,愷撒自然就此奠定了自己的戰神地位。
凱撒在其一生中面對優勢敵人時,都是防守戰五渣敵人的進攻或自己有大量老兵
而諸葛亮則是用荊蜀弱旅進攻魏國人數佔優的精銳部隊,斬王雙、殺張郃已經是非常難得的戰績了,何況有司馬懿在,能打贏才有鬼了
這不是實力的比較,是運氣的比較,諸葛亮的運氣真的很差
凱撒之功應與白起並稱,諸葛之能則接近漢尼拔。
首先優勢拓土和劣勢懾敵是兩碼事,不能比;其次看我拿出來的參照物,應該知道我的觀點了——以上四人才能或有高下,但功業戰法都是一個時代的頂峰,堪稱名將軍神,沒得黑。over。
凱撒、白起沒人質疑,因為他們是勝利者;漢尼拔沒人質疑,因為他實在太輝煌,而且曾經是勝利者;諸葛亮有人質疑,並非出於能力,而是出於戰績吧。諸葛亮和岳飛做的事從難度和內行評價上其實差不多,為什麼岳飛沒人黑,諸葛亮有人黑?因為岳飛二十年縱橫無人能當,失敗非戰之罪啊。
諸葛亮只虧在沒有證明自己的代表性戰役罷了。
諸葛亮有點兒像神話般的人物,凱撒是有骨有血的人。凱撒政征服的和諸葛亮傳說中政府的對象實在沒法比。
主要孟獲的軍事實力不夠強,要孔明先生能七擒曹操,司馬懿之類那就是絕對戰神級人物了
在中國主要軍事壓力來自於北方,所以能打南邊的不算本事,能打北面才算本事。
像李牧,衛青,霍去病,岳飛,徐達之類,軍事能力都被肯定的諸葛亮平定南中,孟獲說:「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您代表著天上的神威,南中人不會再反叛了。)」
不知道和天神比如何?
誰詬病的?你這問題有依據麼?
奧古斯都:你說我叔凱撒已經征服的地方怎麼就屠了我3個軍團呢
提出一個問題,前提是錯的,類比是不恰當,就連結論也是自己瞎編的。這也挺不容易的啊
要不是馬略的改革,羅馬的那些停留在春秋晚期水準的烏合之眾,也配稱軍隊?
別拿他倆比,諸葛亮的戰績與愷撒沒法比,三國前後能與愷撒相提並論的大概也就曹操了。
評價諸葛亮不擅長用不是說南征,一般是指六出祁山。
所以,和凱撒比較的不是地方
話說有沒有做研究比較一下《三國演義》的演繹成分及其誤用?
諸葛亮這一類似神話人物的角色愛我國曆(軍事)史中被賦予了過於濃重的色彩。
類似的還有「我們元朝」……
近代史禁區太多不能做我可以理解,可是之前的……先說一個誤區,凱撒去過日耳曼,打敗過日耳曼人但是沒有征服日耳曼,他征服的是高盧
凱撒多次以少勝多,阿萊西亞六萬大破高盧聯軍二十六萬,法薩盧斯三萬破龐培六萬,亞歷山大里亞以極少量軍隊大敗埃及托勒密王朝希臘埃及本土軍和定居於埃及的羅馬軍隊。他打遍了羅馬共和國的土地,還征服了高盧埃及本都和努米底亞。
諸葛亮雖然征服了南蠻,但是六次北伐僅僅是對曹魏構成威脅,沒有征服也沒有大量殲滅有生力量。所以我覺得諸葛亮是合格的指揮官但是是不能和凱撒這種戰神級別的人比的。
凱撒要拿中國名將來比,也得是白起韓信孫武孫臏衛青霍去病之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