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不顧細謹與細節決定成敗是否矛盾?怎麼統一起來理解呢?


大行不顧細謹,指的是決策層面。
細節決定成敗,指的是執行層面。
任何一件事的完成,都必然存在這兩個方面,小到你今天中午去吃碗拉麵,大到某項影響國計民生的政策的執行。而正確的決策和良好的執行,是高效完成任務統一的需求,二者缺一不可。
首先應該意識到,世界上並不存在完美的決策,因為伴隨著事件的發展,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需要隨機應變,所以在制訂決策的時候,關鍵是保證方向正確,就拿中午吃什麼舉例,從公司到拉麵店,可能有三條路,A路線步行十五分鐘,但是比較累,B路線乘車10分鐘,但是人比較多,可能上不了車,C路線比較繞,但是人流少,開車5分鐘,可是要出汽油錢,如果把吃飯的時間限定在一個小時以內,正確選擇路線,會在極大程度上影響完成的結果。
決策所需要考量的,主要是現實環境因素,步行的天氣,乘車的班次選擇,駕車的人流和紅綠燈,是對形式的預判。而在決策層面上考慮全部細節,是不現實的,特別是對於從未執行過的任務而言,這就是經驗的可貴之處。
而細節決定了對決策的執行程度,步行可能遭遇突然降雨,忘記帶傘就會嚴重影響行進的時間,乘車忘記帶卡或者準備零錢,也可能導致無法順利乘車,自駕忘了加油,汽車可能半路趴窩,往往我們在任務執行失敗之後,會感到懊悔,會有『當初那樣做就好了』的想法,實際上這不是決策的問題,而是在執行上的疏忽所造成的,早知道要下雨就開車了,並不是決策失誤,而是沒有做好步行時如何規避下雨的意外影響,如果開車的話,也一樣會面對,『早知道要堵車就步行了』的選擇困境。


決策時事無巨細,是謹慎,但是容易停步不前,所以我們一般鼓勵想好了就去做,不是想到100%,在某些事情上,甚至有一半的成功率就應該果斷開始嘗試。
執行時,就要保持專註,避免任何微小的疏漏可能造成的影響,所以在執行中必然強調關注細節,某個被疏忽的跡象,可能導致整件事都不得不重頭再來。


太祖曰,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


如果你要做的事情,能被一個細節所擊潰,你得反思一下你為什麼把這事情籌劃的如此脆弱,弱不經風,稍有差池便一敗塗地,恐怕你自己也有責任吧Θ??Θ


謝謝邀請。

有太多這種所謂「矛盾」的陳述,本質上並不衝突。人們會覺得有衝突是因為簡單的把語義相近的詞句給等同了。如此問中第一句里的「細謹「和第二句中的」細節「講的完全不是一個層面的東西。雖然都帶一個」細「字,但意思相差很大。

我們從絕對意義影響成敗的程度兩方面來理解:

」細謹「,影響成敗的程度小,絕對意義上可大可小。比如招待客人的時候你準備做一隻紅燒魚,挺複雜的一件事,但對你表現你的熱情是否是必須的呢?其實不一定。朋友多半不會因為菜里少了一尾魚而難過。

」細節「:絕對意義上的細小的事情,比如電影里演員的一個眼神,合同里的一個錯別字,火箭發射參數里一個100位精度的數值的小數點位置錯了一位。這些絕對意義上的細小的事情,在影響成敗的程度上非常重要

再整體句子來看:

大行不顧細謹:優先抓住事情的核心成功的因素,忽略無關痛癢的細節
比如你睡過頭了快要錯過飛機了,但鬍子沒有剃或者早餐沒有吃,這時候你可能就要忽略剃鬍子或者吃早餐等對是否趕上飛機影響極其細小的細節,抓住「趕時間」這一核心,雖然可能會因此被人笑話衣冠不整以及肚子餓著難受。

細節決定成敗:有些事情的核心就是做好細節,你做不好細節,就失去核心的競爭力,當然失敗
比如星級酒店在硬體條件一樣的情況下,對客人細微的服務就成了核心競爭力。在客人生日的時候送上特別的關照(僅僅是舉例)等細節往往決定了客人是否下一次還會選擇你的酒店。
類似的場景如衛星發射,核彈研製等,沒有哪個細節是不重要的。

答第二問:怎麼統一起來理解呢?
不用統一。因為講的完全是兩種情況。
------------------更新日誌----------------------
7-21,去年不必要的調侃和不友善。


----------警告:以下是硬廣-----------
作為一個老知乎用戶,對平台變大後充斥的各種情緒和無處不在的營銷很憂心。推薦大家關注新的類quora/知乎社區「論道」論道, 真正致力於建立認真社區,永不開放註冊,尊重分享者。


做決策者時看趨勢,做執行者時重細節。


其實一點也不矛盾。
因為這兩個根本不是說的一回事。
不如連在一起,大行不顧細謹,這一細節特徵是決定人成敗的關鍵。
大行不顧細節,能有大行者,恰恰相反,大行者心思都十分細膩,思維,謀略,考慮問題和長遠的預測眼光和丈量人心的城府,早就細緻入微。而所謂不顧細節,只是不能被細節羈絆罷了。如果大行者沒有取捨,沒有大刀闊斧的魄力,那必然一事無成。人生最關鍵的就是取捨,你懂不懂取捨,這個是看一個人能否成事的關鍵。人生必然有舍有得,看準了就去做,想要的就去要,知道有舍有得,控制得了自己不去要求完美的心。抓住最關鍵的,其它都是可以捨棄和變通的。
永遠不去想完美。因為完美主義者都會死在細節的追求上。而這一特徵代表的人性特點是,貪婪。


細謹不是細節
不顧細謹恰恰是注重細節的體現


按照大的方向選擇哪些細節要做,哪些要放棄;哪些是關鍵細節,需周密規劃,哪些則可以一般性處置,點到即可。


上班之前,舅舅把我叫到跟前說:「上班以後要記住。工作中,大事是小事,小事是大事;生活中,大事是大事,小事是小事。」
我一直把這句話貼在我的辦公桌上。一直在理解,一直在踐行。
現在理解的意思是。工作中,大事是小事,指的是心態,要在戰略上藐視它,不能讓自己手足無措;小事是大事,指的是態度,對於任何一件小事都要認真,不能有一絲馬虎。
而生活中,大事是大事,指的是生活原則,是永遠不可以輕視和逾越的;小事是小事,指的是男子漢大丈夫,別被小事絆住了腳。


借用論語一個故事來回答。翻譯在後面。
原文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故退之。」(《論語·先進第十一》)
翻譯
路問道:「聽到一件合於義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嗎?」孔子說:「父親和兄長還活著,怎麼可以(不先請教他們)聽到了就去做呢?」冉有問道:「聽到一件合於義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嗎?」孔子說:「聽到了應該立刻就去做。」 公西華說:「仲由問『聽到一件合於義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嗎?』時,您回答『還有父兄在,怎麼可以聽到了立刻就去做?』冉有問『聽到一件合於義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嗎?』時,您回答『聽到了應該立刻就去做』。我感到迷惑,我大膽地請問這是什麼緣故呢?」孔子說:「冉求畏縮不前,所以我鼓勵他進取;仲由好勇過人,所以提醒他退讓些。


以上摘自百度百科~


細節決定成敗應該是這樣的: ∑(細節)=&>成敗


互相矛盾的俗語還少嗎?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能真正搞清楚何謂大何謂小,對絕大多數人說,就是一生的難題了。


中國古代說客的精髓就在於,無論說服君王做什麼事,都可以直接先開口說論點,然後找個似是而非的比喻、典故就能當論據了。關鍵要排比句多,要有氣勢


能決定成敗的在我看來都不是細節。


從前的信條是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現在的信條應當是大行兼顧細謹,大禮亦需小讓。


其實就是你成功了之後往回說怎麼說怎麼都有理,而你失敗了往回找原因,同樣怎麼說怎麼有理


沒有區別 唯一的區別在於那件事情的成敗 我們自古以來基本以成敗論英雄


根本就沒有抽象的因果關係。
如果模擬一個具體的事件,我們會發現大部分失敗的原因,並不能簡單的認為是細節錯誤或「大行不顧細謹」錯誤導致的。所以在抽象的局面尋求這種(不「科學的」)指導原則的統一,是可疑的行為。
最實用的方法是,做事情的時候,經常反省自己,哪些細節做得不好,哪些地方又像個強迫症患者一樣浪費了太多時間,就好。

認為人本身的反應是成敗的原因,是最狂妄的認識了。你沒努力到成為總統也可能是因為不清楚的自然災害害死了你,和你的大行或細節關注無關。
現實中真正的情況,或者說結合生活經實踐的理解,只是:
有的人因為細節上的錯誤失敗;有的人因為大行不顧小節而成功,且小部分人因為太注意細節到強迫症入院了。
而更多的人,成功是因為姓氏或狗屎運。
所以最好的就是,經常反省自己,大行足夠省略不需要關注的東西(節約精力)了嗎?重要的細節關注了嗎?

嗯,「大行足夠省略不需要關注的東西(節約精力)了嗎?」,就不要糾結這個問題去努力吧。


在很多時候,關鍵點是會轉化的,要做選擇要做取捨


推薦閱讀:

如何避免玄幻小說後期「聖階多如狗」的狀況?
逆推大綱是從結尾往回推嗎??
什麼樣的文筆才叫「略顯稚嫩」?

TAG:文化 | 寫作 | 辯證 | 寫作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