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你家鄉有什麼習俗?

元宵節這個在年後的第一個節日,你還記得家鄉有什麼讓你記憶猶新的風俗嘛?


小時候,有放河燈,滿滿一條河都是燈。

比天上的星星都要亮好多。

剛打過電話給媽媽,她說她要出去放煙花。

我問她,你什麼時侯學會的這個技術?

她說,好多年了。你們開始在外工作,過節的時侯不在家,我就自己放煙花玩。

莫名有些心酸。


我就想知道有多少地方把香菜稱為元宵的。


新疆還有啥習俗呢?就是吃元宵唄。


謝邀
小時候喜歡買燈籠玩
就這樣


謝邀。小時候家鄉的習俗,一是元宵節張燈三日。家家戶戶門口懸掛燈籠,尤其是沿街住戶、單位,特別是商鋪酒店,無一遺漏,競相張掛。燈籠名目繁多,以不失戶主、店主身份為原則。大體上,有古代(明清)傳世的絹紗手繪大彩燈,寫有商號的大紅宮燈,特別是老百姓隨心所欲自己扎制的各色彩燈,千姿百態,五彩繽紛。

二是在小廣場壘火。古時候駐軍的教場,主幹道到此分岔,地形開闊,類似現在的小廣場。元宵節期間,每晚都用煤磚(原煤末加一定比例黃土加水製成晒乾,大概有四十公分長,形似砌牆的青磚紅磚)疊成一人高的火堆,中間事先放入木柴,傍晚點燃生火。可惜年代久遠,這個叫什麼名字和名堂,記不起來了。

三是游百病。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家家戶戶,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或結伴同行,或扶老攜幼,從家裡出來,走上正街,一路賞燈,或看繪畫故事,或品詩文書法,或贊造型精巧,不知不覺中或從東街到西街,或從西街到東街,或從中街到東街再到西街,總之都要游完正街。相傳游完正街,就可以去病消災,健康長壽,謂之游百病。

四是拴娃娃。就是去菩薩殿求子。菩薩殿位於教場,路口正對面,即丫字路口的上面正中位置。廟門前面是教場,正對著丫字下面的街道。游完百病,先到這兒烤一下那個大火,老人小孩就去看戲,年輕婦女則進菩薩殿求子。菩薩殿應該建於清代(記不起了),殿內木胎泥塑彩繪送子觀音,周圍塑有許許多多十來公分的童男童女。求子者拿根紅頭繩,選中一個繫上去把他或者她拴住,以期菩薩保佑她生一個同樣可愛的寶寶,謂之拴娃娃。

五是唱大戲。城內有城隍廟,廟門進去頂上就是戲台。每晚都有古裝劇上演,都是秦腔,無非鍘美案,玉堂春,五典坡,大轅門,火焰駒,櫃中緣,小姑賢,烙碗記之類。由於年年如此,人們看得熟了,一些老人乾脆坐在戲台底下聽戲,不去台前大院中看了。開戲之前,傍晚開始,戲台上打一通鼓,俗稱頭遍鼓,算是戲班廣告。之後隔一會再打二遍鼓,人們便陸續往劇場集聚。先來坐前自帶凳子椅子,後到的站在後面,再後面的踩到凳子上。三遍鼓敲過,就開演了。

六是唱小曲。屬於地方曲種,內容根據大戲改編成表演唱的形式,如西廂記之類,其地位遜於大戲,記憶不深了。

前面六項都是夜晚活動,只有耍社火是白天的活動。每個社的社火不一樣,各有分工和特色。打跳鼓,太平鼓的一種,有跳躍動作,故名。踩高翹,高度踩者可以坐到院落牆上,妝扮一般來說是一部劇中的人物。抬子,把小孩綁在高高的架子上,裝扮一般是劇中人物是兒童戲劇人物,比如哪吒之類,由壯小伙抬起來走。為了空中小孩不尿尿拉屎,不給他們吃飯,有大人拿著長桿不時遞上去一顆糖吃,以防餓壞。這些都是行進表演,走一段有商家放炮迎接,會停下來專門表演一會兒。是否有物品慰勞沒有印象了。

社火中最精彩的是翻天印和柴山。這兩個項目是固定場地,同時由同一班人表演,人物兩個,分別是孫猴子,大頭呱(傻)娃子。動物一個,獅子(兩個人扮演)。翻天印簡單,用方桌壘起金字塔,好像是六層,大家翻跟頭上去耍會下來,相當於熱身。

然後是柴山,用33個長條凳,兩個一層,橫豎疊起,共16層,最上層一條放中間。由於很高,長時間仰望脖子痛,很多人爬上房頂看。柴山是事先搭好的,但沒有任何固定措施,就是直接疊起的。耍的時候也沒有任何設備和任何物品做安全保障,只是去神像前面虔誠地焚香而已。人物和獅子踩著鼓點,做著各種滑稽可笑而驚險刺激的動作,一層一層地爬到最上面。表演一通之後開始下來。奇妙的是,他們邊表演,邊把長條凳一個一個地從上面傳下來,直到把它們全部拆完。這個已經失傳幾十年了,現在弄幾層可以,十六層再沒有聽說過。


謝邀
不好意思,北京感覺真沒啥習俗,全家吃頓飯吧


我的家鄉在河北南部,一般來說元霄節是指正月十四直十六三天,其中放焰火、轉黃河之類就是三天都持續的,只有正月十六禁忌與儀式更多一些,以至於童年的記憶中,正月十六更有趣一些。

  正月十六的早晨,要吃一種獨特的飯食,家鄉話管它叫糊茶,有點類似於早餐攤上的豆沫,不過製作更繁瑣一些。記憶中,母親總在正月里一個陽光充足的下午炒茶麵的,將新磨的細玉米面在火上焙乾翻炒,直制至變為深色,然後加入炒熟的芝麻,此時的茶麵已經香氣撲鼻,抓一把慢慢的舔食,干香乾香的。花生米加茴香煮熟後,放鹽腌出鹹味;海帶、粉條泡發開,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到十六那日,母親會早早起來,炒一點白菜心,加入水煮沸,然後依次放入海帶、粉條、炒熟的豬肉、白豆腐;而後將熟茶麵加水稀釋後,慢慢倒入沸湯中,加入鹽、咸花生米、蔥花、香油,一鍋熱氣騰騰的糊茶就做好了。聞起來香,喝起來更香,泡上前一日煮好的餃子,或者家鄉過年必炸的小麻糖,常常喝的肚子撐脹。

  正月十六的上午,是上墳祭祖時間,已婚女子會回娘家和兄弟叔侄一起去祭掃,當然,父母都健在者,便是可回可不回了。我非常樂意此時隨一家人一起去上墳,孩童的天真心理,感覺像全家春遊一樣。初春的郊野還無綠色,田地中不時有一堆堆的香火,和一陣震徹田野的鞭炮聲。路上行人匆匆而過,面色戚戚,便是熟人也只簡單寒喧幾句,只有不更事的小孩,才前呼後跑,不合時宜的歡樂吧。  那時,田地里山坡上,隨處可見高大的柏樹,祭拜結束後,會去撇柏棱枝。柏樹有一種天然的香味,柏樹葉肥肥厚厚,將柏樹枝炒熟後,軋成麵粉,摻水和好,就能壓成祭拜所用的香。便是當時,其實也采不夠足夠可以制香的柏樹枝了,不過,每家撇上一兩個大枝,都還可以的。聽說,近兩年,便是小枝,也找不到了。

  從正月初十左右,大點的村子就會支起鞦韆架盪鞦韆,或者圈片場地轉黃河。轉黃河,其實就是在轉迷宮。把一米來長腕口粗的木頭樁釘在地上,間隔一米再釘一顆,如此釘下幾百顆,再用鐵絲連接起來,就是一個放大版的迷宮了,迷宮正中插一桿小旗,轉到中心,便能很快的轉出來,不然就得一直跟著人群瞎轉悠。做好的迷宮,外型方方正正,走進去九曲十八彎,真的並非一轉就能順利的出來,所以得名轉黃河吧。有時還聽到轉三遍會來年得什麼好運之類的講究,大人也都支持小孩子來這兒玩。這種遊藝活動,正月十六就是最後一天了,過完十六就拆架子幹活,所以十六的下午,人都份外多一些。

  集體活動,隨了盪鞦韆、轉黃河,晚上還會放焰火,一般是十四、十五、十六三天。這種焰火晚會,是非常精彩的,放的焰火種類也非常的多,常常是兩響和竄天猴開場,禮炮預熱,土製的火花子是重點,最後在一片讓人眼花繚亂的鞭炮齊鳴、焰火亂起、震耳欲聾的火樹銀花不夜天的集體怒放中結束。因為花子是重點,所以放焰火也叫放花子。土製的花子,當時都是自做的,小時候我還去看過。正月里那些老人們,就集中在土地廟旁邊,用小碾小磨碾壓一些黃粉、黑粉,再包紮成不同的樣子。放焰火在土地廟前邊,就是放給土地爺欣賞的。那些年私人小煤窯興起,也曾經敲鑼打鼓的把各煤窯的窯神爺請來,和土地爺擠在一塊一起看。當然,窯神爺看,窯主們就得意思一下,所以那幾年的焰火晚會時間特別長,也特別精彩。十六這天,就把今年做的買的焰火,全找出來放了,有時候,比正月十五還熱鬧。

  其實,正月十六最精彩的,還是晚上生大龍火(音)。棉花秸稈,芝麻秸稈,枯樹枝,廢木板,以至於用爛的掃帚笤帚,還有上午采來的柏樹枝,收集起來,在門前堆成高高的一堆,家家戶戶,都不忘這事。夜幕降臨,一家開始點燃,迅速傳遍全村,高處望去,家家門前火堆旺盛,整個村子被點點篝火畫出輪廓。火生起來以後,家中老幼就全都出門來烤火,說是烤烤火不生雜病,有人烤完自家的火,還去旁邊鄰居家烤烤火攀談幾句,看看誰家火頭旺。小孩子講究跳火堆,在火還未燃盡時,緊跑幾步,飛身躍過,當然是男孩子的最愛;年齡小一些的和女孩子,就等火焰暗淡時,輕輕一跳而過;不滿周歲的小兒,也被媽媽們抱著在火堆上掄幾個來回。講究應該是年齡幾歲就跳幾個火堆,而或最少跳七個。還有燒饅頭的習俗,用一根筷子,頂上插個饅頭,一群小孩子滿街轉火堆,近火前燒幾秒鐘,就又趕著去下家,燒的越多,吃了越不生病。還有就是大火中燒個草帽,就是「去愁帽」,能祛病消災。晚上洗雜病,洗洗哪兒,哪兒一年都快快當當的,不得雜病。
    工作以後,已經很多年沒有在家過十五了,每每想起這些風俗和儀式,就思念起那時的時光還有家人。正月十六,這邊沒有生火的習慣,也開始早早起來,像模像樣的弄一鍋糊茶,晚上不忘了催促孩子洗個澡。隨著年齡增長,對於這些講究也越來越重視。
  有時候,儀式,不在於內含,在於對生活的態度吧,何況還包含了如此多的記憶。


低頭玩手機啊。


炸麻串!
坐標江蘇南通海安!
我為海安帶鹽!

「明代中葉以後,倭寇經常到我國沿海武裝搶掠,南通海安屬易遭倭患的災區。為了抗擊倭寇,人們用柴草紮成火把,輪流放哨,稱之為「哨火」。有一年正月半,倭寇奔襲,人們紛紛舉起火把,從四面八方趕來迎戰。繁星一般的火把嚇得倭寇轉身就逃,大家奮勇追擊,殺死不少倭寇。為了紀念這一勝利,便有了這一習俗。」百度滴(^_-)
炸麻串的把子是用蘆葦杆子扎的,一般紮成12節,如果當年是閏年,就是十三節,裡面塞著小鞭炮,燒起來時不時就噼里啪啦的,拿著這個火把,把自家的田地走一圈,想著把田地里的蟲子嚇跑,燒死,有個好收成,當時只是美好的願望啦~
從我會走路開始,就屁顛屁顛的跟著老爸後面炸麻串了,一開始是小胳膊粗的把子,慢慢變成大腿粗的... 除了高中那幾年,好像年年不落,小孩子一邊亂舞還要一邊念動咒語,啊呸,是童謠...「正月半,炸麻串,拾了個naitou稱了二斤半」...(有點粗俗,我就拿拼音代替了嘿嘿嘿)
咳咳,其實那是大人哄小孩的玩笑版,正版是這樣的「正月半,炸麻串,人家的菜,洋錢大,我家的菜,盤籃大;人家的菜,生了癩,我家的菜,上街賣!正月半,炸麻串,我家的菜,挑一棵,全家吃得暖和和,人家的菜挑一行,不夠老頭老奶奶嘗一嘗...」田間地頭遇到互相扯著嗓子喊一下,還是挺有意思的,嘿嘿。
後續還有哦

回家以後,在門口畫一個大圈,圈要盡量大,圈子多大,今年儲糧就越多,沒燒完的把子立在圈中央,在火上烤糕或者饅頭片吃,寓意步步高(糕),別問我啥味道,我沒嘗過,小時候燒過一次,黑不拉幾的...沒下得了嘴( ̄? ̄)
至此過程結束( ′▽` )?
小時候炸麻串得快點跑,怕火把燒完了還沒回家,黃昏的時候田間地頭都是人都是火把鞭炮,都是唱著童謠調侃,近幾年都沒多少田了,扎一個短的把子還擔心燒不完,十分鐘就完事了...今年只碰到了零零星星的幾家人,也沒見到活蹦亂跳的小孩子,很多人家已經不來炸麻串了,也當然,沒有田,也就沒有炸麻串了...
炸麻串這個江蘇南通海安及周邊地區獨有的活動,也不知道還能在城市化的進程中堅持多久...嘿嘿嘿....


這個算嗎,放了一夜的鞭炮。


奇奇怪怪的邀請
不過仍然謝謝
對元宵節的記憶很少,因為小學時候在農村上學,家裡不會為了一個小孩子專門過元宵節的
後來去縣城上學,就主要是看燈了
印象最深是有一次,媽媽帶著我去看了一次,差點被擠死,其中有幾個當兵的擠的特別凶,人也特別凶…
雖然那時候我還小,但是怨念很深。
十幾年過去了,我想起一句老話:善惡終有報,世道好輪迴,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
元宵節還tm想請假出去?!想的美!
吃元宵也沒有什麼特別深的印象,就記得06年,不知道學校怎麼了,元宵節居然還在寒假
我陪當時在復讀的家屬吃了一次元宵
現在回看過去,那是我唯一一次陪家屬吃元宵
真甜
文明觀看,請勿罵人。


今年的元宵是在家裡過的 地標在江西吉安
在鄉下,但也有集市,我家在集市中,附近有很多個小村子,以村子為單位,將供奉在廟裡的神像抬到各個村子裡遊行,沿途鞭炮不停,每家每戶在自家門口擺上水果零食蠟燭。
再說遊行隊伍,有一個領頭人規劃遊行路線,後面是小孩子開路,舉著各種布旗,然後抬著鼓,香火架,敲著鑼,遊行隊伍前後各有一個火筒手,以聲音驅逐各種不幹凈。
對了,在遊行前兩天,每天晚上都有小孩子扛著鼓,沿路敲,聽我媽說這是警告各家各戶的狗,在正月15那天不要吼叫

窮鄉僻壤,還請不要吐槽


我們每個門口都要點蠟燭啊,就是每個門口。家裡有幾扇門就要點幾個啊。房間裡屋門口也要。就是這種蠟燭。

點上大概就是這樣。

還有蘿蔔燈,用蘿蔔刻一個燈,家裡各種犄角旮旯都要照一遍,還要在人周圍照一遍,說是驅病去邪。小時候脫了褲子照屁股寓意不長蛔蟲這種事也會亂說?

別的看煙花什麼的好像到處都一樣。問了好多同學他們那兒不點蠟燭我才知道並不是全國通用。


正月十四,元宵節前一天。

廣東省東莞市樟木頭鎮的客家人的傳統習俗:偷青。也就是「偷菜」。
也就是去菜地偷菜農的青菜。

今年菜價很貴,基本上菜農就不給偷了,還叫治安去保護菜地,免得別人偷走。

前幾年一些菜農會把菜摘好放到一旁給偷青的人來取。表面上是尊重民俗,最主要是怕一些人踩到了一些不成熟的菜。

我覺得這些菜農應該不會很高興,畢竟辛苦種菜被人免費拿走,不過沒辦法,習俗嘛。

具體信息我放一個鏈接在評論區。


好題目,挖坑慢慢填。
坐標:山東。
時間:30年前。

主要活動:燈,火,炮,餃子。
燈:
第一種是高級燈,用蕎麥麵做成元寶型,放菜油,用蘆葦做桿兒,用棉花纏繞當燈芯。
第二種是普通燈,用胡蘿蔔切段,挖個小洞。也是菜油、蘆葦棉花芯。
第三種最簡單,用水蘿蔔切段做燈。
高級燈擺在香案上。普通燈放門口。
小孩還有自己的燈籠,一般用罐頭瓶子做,繞上鐵絲綁在木棍上。瓶底放些沙土。每次的到了最後,我記得都是比賽誰的燈籠結實,互相碰撞燈籠,最後碎裂的是贏家。

火:
扔抹布。就是灶台上的抹布,油乎乎、黑乎乎。夜黑風高的時候,結伴到山坡上點著了往外扔。最遠的算贏家。

炮:
鞭炮,起火。起火又叫鑽天猴,點著了飛到空中才爆炸。這個活動只有元宵有。不過,農村集市上賣的鑽天猴都質量不高,常有沒飛出去就炸了的。年年都有被炸傷的小孩兒。

餃子:
北方習俗,啥節日都是餃子。

==================
另,今年的燈是我用紅薯做的(菜籽油),給孩子們感受一下元宵的氣氛。
油盡燈枯的時候,一股烤紅薯的香味兒飄了出來。

===========(圖片源於網路,侵刪)============
胡蘿蔔燈

鑽天猴,這玩意兒炸在手上的感覺很不好.....


江西上饒臨湖板龍燈


身臨其境絕對能被震撼到

敲鑼打鼓走街串巷,否提多熱鬧

視頻封面臨湖余家龍燈 - 騰訊視頻視頻 送上介紹文章臨湖龍燈—長盛不衰的傳承


坐標莆田某鄉村,不得不說南方非常信神佛,元宵相當於「神」出遊的日子,特別特別熱鬧。每個村的元宵日期是不一樣的,譬如我們東山村就是正月十一。當天虛歲44的男子要做「福壽」,當然也可以不做,這就需要其他流程。做「福壽」家裡要擺酒,上幾張同學家當天院子的熱鬧情況

這些是用心做的擺在桌上供神佛的

這是家門口的擺設

會有持續一天多的「遊行」,具體也不是很懂,小孩子和大人可以扮成唱戲的樣子

沒有留特別多照片,正月十二是燈節,奈何比較宅沒有留照片,明年更新。
隔壁的元宵不記得是什麼時候,他們晚上有跳火,從我微博找來的兩張圖,當時看的時候特別熱血,現在看來還是蠻震撼的

基友他們村的習俗是當年嫁過來的新娘當天要盛裝打扮,同村的去看新娘分喜糖,也是很有意思。(比較糊就不打碼)

最後上一張漳州舍友發過來的他們的元宵,也就是火把節啦。


我覺得是中國習俗,就是相互夾菜,退讓。
比如我家。
今天姐姐姐夫過來吃飯,在桌上,姐夫給姐姐夾菜。
我爹給母上夾菜。
我在旁邊看著。
姐姐紅著臉說,「誒呀,吃不下了,別夾了。」
母上霸氣的說,「夾什麼夾,吃飯。」
循環

我最喜歡的左姑娘給我夾,我推讓,吃飽了,別夾了。
我的右手緊緊的握著左姑娘。
左姑娘微微一紅,我右手一松,發怔了。那是那麼的滑,溫溫熱,帶著一絲溫柔。
很俗的一句話
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或許多年以後,我會想起這一個瞬間吧。

直到

母上「你兩隻手握哪幹啥,等著洗碗?」


坐標哈爾濱郊區
1給故去家人送燈,在墳地放大量鞭炮 煙花。
2在家門口放火,鋸末辦柴油 或者燒車輪胎,放鞭炮 煙花。


古語有云:「漢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祠,到明而終,常有流星經於祠壇上。使童男童女七十人俱歌。」此文獻記載於《史記·樂書》,講述的是漢朝時期盛行的一種官方禮樂活動----太一祭儀,人們通過夜祭,觀星,童男童女歌頌等方式來祭祀太一神君。
這太一神君即東皇太一,出自屈原《九歌》。因漢皇室源於楚國,在當時,這太一神君是當時人們所崇拜信奉的地位最高的神祇。所以在漢朝,這元宵節是漢武帝求仙的日子。也正是在這個時期,正月十五正式成為重大的節日。

?
有關元宵節習俗的明確記載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有紫姑、蠶神、偷戲、打簇、登高、賞燈等習俗。 「煌煌閑夜燈,修修樹間亮。燈隨風煒燁,風與燈升降。」出自《藝文類聚》第八十卷,描寫的就是晉朝時期,元宵節的盛況,由此可以看出,元宵節張燈的習俗已經出現。晉朝的貴族們將花燈掛於枝頭,隨風搖曳生姿,草含春而動,可謂是良辰美景。

?
而這賞花燈的習俗到唐朝才普及到大街小巷。
唐代十分推崇佛教文化,在《大唐西域記》中有這樣一段關於舍利的記載「諸窣堵波高廣妙飾,中有如來舍利,其骨舍利大如手指節,光潤鮮白,皎徹中外。其肉舍利如大真珠,色帶紅縹。每歲至如來大神變月滿之日,出示眾人。此時也,或放光,或雨花。」 玄奘指出在佛教興起的印度於十二月三十日(如來大神月滿)有佛事活動,要將供養的舍利出示眾人,而根據《蓮花面經》中佛告阿難要以種種燈明來供養自己,據此就推斷印度的摩訶菩提伽藍有燃燈活動,玄奘的注釋中也說印度的十二月三十日相當於唐朝的正月十五日,說明唐朝在正月十五日燃燈受佛教的影響。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火樹銀花,正是當時燃燈的實際描繪。當時的花燈叫「燈輪」、「燈樹」,是一輪一輪的燈盞,越往上越窄,所以叫「火樹銀花」。

?

我們再往下看,到了宋朝,慶祝元宵節更是達到了萬人空巷的景況。《東京夢華錄》中有記載「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內前自歲前冬至後,開封府絞縛山棚,立木正對宣德樓,遊人已集御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聲嘈雜十餘里,擊丸蹴踘,踏索上竿。」說明汴京御街兩廊有各式各樣的才藝表演。近門亦有內等子班直排立。萬姓皆在露台下觀看,樂人時引萬姓山呼。」戲劇、歌舞表演更是人聲鼎沸。由此可以看出,燃燈、賞燈,祭祀祈福活動依然是慶祝元宵節的活動之一。稱得上是萬街千巷,盡皆繁盛浩鬧。
此外,宋詩人周必大《元宵煮浮圓子,前輩似未曾賦,坐間成四韻》寫道:
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
湯官尋舊味,灶婢詫新功。
星爛烏雲里,珠浮濁水中。
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
詩中的「團圓事事同」,似是在說元宵夜裡月是圓的、圓子是圓的、人是團聚的等意思。詩中描寫的水煮圓子的情況,很像今天的水煮元宵的情況。圓子浮在水裡,像珠子一樣翻滾,盛在碗里又白白的、圓圓的,很像天上的月亮,這可能也就是後來圓子又稱「湯圓」的原因。
而到金貞元年已有元夕之慶,元宵節習俗開始為北方民族所接受,大大的促進了南北方文化的融合。在元代曾瑞的雜劇《留鞋記》(《錄鬼簿》作《佳人才子誤元宵》)中描寫了賣胭脂女子與秀才的愛情故事,他們的約會就在熱鬧的元宵節里發生、發展。因此。元宵節也被後人認為是當時的「情人節」。
明清時期慶祝元宵節的時長和規模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
清代的元宵燈市依舊熱鬧,並且在當時稱元宵節為「燈節」。清代元宵燈會雖然從規模上不及前朝宏闊,但其燈具品類更多,燈會設計更精巧,元宵張燈習俗也更為豐富多彩。清代阮元有羊城燈市詩云:「海鰲雲鳳巧玲瓏,歸德門明列彩屏,市火蠻賓余物力,長年羊德復仙靈。月能徹夜春光滿,人似探花馬未停;是說瀛洲雙客到,書窗更有萬燈青。」描述了元宵節燈飾精美,燈會繁盛、熱鬧的景況。
縱觀時間脈絡,正月十五元宵節,在漢時期形成,唐宋期間有了明顯的發展,金元時期為北方民族所接受,得到進一步發展,到明清時期則成為新年期間相當重要的節日,一直演變到今天我們大家所熟知的元宵節。

————————分割線————————

好啦,從漢到清簡要講述了元宵節的演變過程,想必大家都已經乏了,最後,給大家講一個關於元宵節由來的有趣傳說:
據說在漢武帝時期,有名善良又很有風趣的大臣叫東方朔。一年臘月,連著下了好幾天的大雪,有一天東方朔興緻勃勃的跑去花園想要摘梅花獻給武帝,突然看到一個妙齡女子在井邊哭,準備投井自盡,東方朔趕緊上前攔住這位女子,並問其為何要自殺。原來這是一個進宮多年,卻沒有回家見過家人的宮女元宵。因為極其想念家人,又想到以後不能在父母面前盡孝而極度傷心,所以想要一死解千愁。東方朔聽後非常同情宮女,並且答應宮女他會幫助她實現與家人見面的願望。 一天,東方朔去街頭擺攤占卜。來向他求卦的人特別多,但奇怪的是每個人求到的卦都寫著「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看到這簽語的百姓萬分擔憂,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的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奉命火燒長安,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你們把它傳給聖上吧,讓他想想辦法。」說完,扔下一張紅帖就走了。
在漢武帝看到百姓那裡傳來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的貼時急急忙忙的把東方朔叫來,問他這該怎麼辦。東方朔看了一下貼,假裝率有所思的說:「聽說火神君喜歡吃湯圓,宮女元宵不是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就讓元宵做好湯圓。並且傳令讓每家每戶都做好湯圓供奉火神君。另外還要在長安城內點燈、放鞭炮、放煙火,像是火燒了整個長安城,這樣玉帝就以為真的火燒了長安。
到了正月十五日那天,長安城張燈結綵,百姓進城觀看燈火,十分熱鬧。宮女元宵的父母也進城看燈。他們看到大宮燈上寫著:「元宵」,便興奮得大叫:「元宵!元宵!」 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人團聚。 一夜過後,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便下令說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長安城都張燈放煙火,每家每戶都做湯圓供奉火神君。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祝大家元宵快樂!

請多多關注我們
關注更多有趣有料有依據的民俗風情
歡迎給我們留言
告訴我們你心中的故事
也歡迎加入我們
和小貳電台一起成長

··············see you············

微信搜索: 方圓紀 並關注我們
更有主播定期放送更多有關民俗的有聲小知識

http://weixin.qq.com/r/8j8jO0bEdBsLrQJY92rg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美國人肥胖嚴重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越長大淚點越低?

TAG:生活 | 生活方式 | 風俗 | 生活常識 | 風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