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改編成電影的作品不遜色於原作,甚至超越了原作?
不管是小說,漫畫還是其他什麼的,有哪些改編後的作品很nb
我又要說這事兒其實在知影群里又引起了激烈的討論,管你信不信。
縱觀電影史,有太多一流小說被改編成了二流電影,譬如幾版《安娜-卡列寧娜》和《了不起的蓋茨比》,在比如前年被熱烈討論過的《白鹿原》,村上的《挪威的森林》兩個版本都不盡如人意,甚至《達芬奇密碼》這種,改編成電影都失卻了許多本來的面貌。
電影和文學,本就是兩種不同的體裁,思維模式完全不同。尤其電影限於時間和文本所限,面對大部頭的經典作品,進行再創作的空間儼然有限。而且在改編大部頭作品時,做的減法要多過加法。但是一些二三流的小說,留待導演們,尤其是那些天才導演們的創作空間就很多,更容易做出曠世傑作。
舉例而言,庫布里克先生,在改編作品方面幾乎做到極致,《發條橙》、《奇愛博士》、《閃靈》甚至早期的《殺戮》全是遠超原著的改編作品,由原作者納博科夫編劇的《洛麗塔》暫且不談,《2001太空漫遊》也是超過了電影題材的限制,做到了許多不可能。
李安同樣也是改編領域的大師,《理智與情感》並不比原本的作品遜色,《少年派》使用了與原著不同的角度,更強調了在極端環境下的複雜人性。至於其他作品《斷背山》、《色戒》、《卧虎藏龍》,皆是把原本簡單的小說,拍出了超越時代的意境。
丹尼-鮑爾,幾乎所有作品都有小說原本,但無論是最開始的《猜火車》,還是獲得奧斯卡獎的《貧民窟百萬富翁》,都用電影語言,表達出了文本無法給予的含義。
華語電影的一些巔峰作品,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姜文的《鬼子來了》、《讓子彈飛》,甚至包括徐克的《青蛇》、《新龍門客棧》都是比原著要更有味道的創作。
其實許多經典導演,都有成功的改編史:
希區柯克的《蝴蝶夢》改編自達芙妮-杜穆里埃的同名作品;
西尼-波拉克的《走出非洲》改編自丹麥女作家卡倫-布里克森的小說;
雷德利-斯考特的《銀翼殺手》緣自菲力普·K·迪克的小說《機器人夢想電子羊》;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的《辛德勒名單》也有托馬斯·基尼利的作品在先;
弗朗西斯-科波拉的《教父》更是再創了馬里奧·普佐的小說。
除此之外,還能列舉出東木大叔的《廊橋遺夢》、波蘭斯基的《鋼琴師》、托納多雷的《海上鋼琴師》、提克威的《香水》等等。
至於大家耳熟能詳的的經典電影《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飛越瘋人院》、《亂世佳人》、《沉默的羔羊》、《英國病人》、《勇敢的心》、《搏擊俱樂部》等等等等,都可歸入此列。如果要拉這個名單,恐怕幾天幾夜都拉不完。
不得不提是斯蒂芬-金,他的通俗小說改編的優秀電影,簡直可以組成一個加強排。除了提過的《閃靈》和《刺激1995》,還有《迷霧》、《綠色奇蹟》、《危情十日》、《伴我同行》等等等。另外一個有趣的例子是《索多瑪的120天》,薩德侯爵的原著和他的薩德主義臭名昭彰,而帕索里尼的電影雖然也被廣泛禁映,但確實是足以載入歷史的特別之作。
由劇作改編成的經典作品,也有很多:伊利亞卡贊的《慾望號街車》、米洛斯-福爾曼的《莫扎特傳》、麥克-尼克爾思的《靈欲春宵》、威廉-惠勒的《女繼承人》、貝爾斯福德的《為黛西小姐開車》。另外私人頗喜歡的一部《製作人》(The producers,2005)雖然票房不濟,但十分有趣。這方面希區柯克是大能,他的經典作品中一水的戲劇改編:《電話謀殺案》、《奪魂索》、《邱諾與孔雀》、《水性楊花》等等。
一個特別提名:《洛奇恐怖秀》當然是改編自音樂劇。但是這部經典的邪典電影,所引發的電影現象,是原音樂劇難以企及的。
漫畫改編電影,成功超越原著的例子不多。最好的當然是深作欣二改編的《大逃殺》,另有大衛-柯南伯格的傑作《暴力史》可以與之相較。早幾年在日本掀起狂熱,由三池崇史改編的《熱血高校》,在商業上大獲成功,但和原著相比未能算有大突破。倒是弗蘭克-米勒的幾部改編作品,無論是《罪惡之城》或者《300勇士》,都因為電影的新體例,被更廣泛的大眾所接受。另外還有艾倫·摩爾與大衛·勞埃德的《V字仇殺隊》,也備受歡迎。
遊戲改編電影的,一直是最具爭議的。多年以來,很難找到特別優秀的作品,除非你將《無敵破壞王》這部動畫片算上。當然,如果非要在真人電影里提名,我會選擇《寂靜嶺》(嗯,僅限於第一部)。
總之呢,聊電影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尤其是有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們。知影,正是這樣一個有趣的團體。所以如果你們想知道更多,當然請搜索知影的微信公眾號zhimovie,我們每天都有新內容哦。「知影」的幾個小夥伴,在上月有幸參加了一個電影沙龍。劉震雲先生在現場,談到了原作與改編電影的關係。我整理一下發上來,權當借花獻佛。其中某些片段,應該可以回答題主的疑問。
大意如下:「文學和電影,是貓和老虎的關係。就文學改編電影這事來說,經典文學很難再出經典電影,因為你拍的再好,人家也只是說,完美再現原著。《紅樓夢》改編的電影,誰也不敢輕言超越曹雪芹,對著老虎畫再好人家也只說是像。但往往部分二流文學作品經過電影再創作,會成為新的經典。我是個養貓的人,經常有喜歡畫老虎的人,看我的貓養得好,跑來借我的貓,照著去畫老虎。」
後面仔細思考,劉先生這番貓與老虎的理論,頗為有趣。有很多文學改編成電影的作品,藝術性確實超越了原作。
- 武俠小說《卧虎藏龍》影響力有限,而李安據此拍攝的電影讓東方武俠震動國際影壇。
- 庫布里克的《奇愛博士》對於人類未來的哲學思考性,遠勝小說《紅色警戒》。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電影版引發的思考,遠遠高於原著。
- 看完《讓子彈飛》,再看《盜官記》,覺得小說滋味不如電影。
- 小說《教父》在文學史上不過僅僅是部暢銷書,而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卻讓電影《教父》成為里程碑式黑幫史詩巨片。
我試著提一部:Fight Club (搏擊俱樂部)
標題的要求是「不遜色於原作」,潛台詞是,原作要足夠優秀,改變同樣優秀,才稱得起「不遜色」。一本爛書改編的一部稍微好一點點的爛片,顯然不在討論範圍內。
而Fight Club的原著,是Chuck Palahniuk在1996年發表的處女作,在1997年分別拿下了Pacific Northwest Booksellers Association Award(太平洋西北書商公會圖書獎)和Oregon Book Award for Best Novel(俄勒岡州圖書獎:最佳小說),聽上去好像沒有贏個諾貝爾文學獎那樣有說服力啊。不過看看其他獲獎作家有點嚇一跳:Ursula K. Le Guin也得過這個獎。但話不能這樣說,這裡只是說明,這本原著得到過認可。
而1999年的同名改編電影在影史上的地位,無需我贅述。截至目前為止,IMDb Top 250榜單中,Fight Club以8.8分的成績居第10位。
至於具體到情節與其它細節設定上,電影的改編有哪些精妙之處,對比原著又有什麼不同的味道。以後有機會再細說。事實上,我建議喜歡這部電影的人都去看看原著,自己的體會,別人替代不了。
《本傑明巴頓奇事》是我短時間內第一反應出來的電影,改編自菲茨傑拉德的短篇小說。也是這次改編讓我對大衛芬奇拍案叫絕。但是這可能不是很為大家所熟悉,提起菲茨傑拉德很難不讓人想起《了不起的蓋茨比》。這裡面比較有意思的是,同一作者的兩部作品都被拿出來翻盤但其效果以及價值卻是天差地別的。我只能說《了不起的蓋茨比》有著最棒的劇本和極為優秀的演員,強大的後援,這樣的組合原該成就一部偉大的作品的。我很可惜他最後單單只是很動人而已。(這裡面只是想做個對比,不深入探討細節了)
而《返老還童》卻不一樣,他太讓我驚喜了。拋開剪輯這類技術層面的革新所帶來出乎意料的效果不談,但就是藝術內涵上來講,這部電影比起原著來說,是升華了不止一個檔次的。在原著中我所能讀出來的是菲茨傑拉德特有的悲天憫人的情懷,那種對於最好的與最壞的的,介於上帝與坎坷之間的感慨,他揮毫寫了一場酣暢淋漓的愛情,但大衛芬奇則鋪陳了一個生龍活虎形色各異的熱鬧人間。
在大衛芬奇和他神奇的編劇們的革新下,他們一掃菲茨傑拉德的低基調,將之生化為了對生命的探索和追問。大衛芬奇不再執著於本傑明這一個特殊傳奇的個體,他將他的目光的慈愛投注到所有角色當中,他讓他們變得厚重,變得格外有意義。而且難得的,這雖然是一部會讓人覺得很遺憾的電影,也有一段動人卻也讓人難過的愛情,但他給人的感覺確實十分的積極,治癒的。如果你夠細心的話,咂摸著影片最後的那段話,會覺得那其實就是對整個電影主題的一個高度濃縮。
大衛芬奇講了個很動人的愛情故事,可能算不上凄美,但也足夠讓多情的女孩兒潸然淚下。可是他在這部片子上最牛逼的地方在於他沒有被愛情束縛,甚至沒有被菲茨傑拉德原有的情懷束縛。如果說原著給我的感覺像是對末世輓歌的惜嘆,那麼大衛芬奇就是給了我窮途燈火的那個人。
電影《情梟的黎明(Carlito"s Way)》於1993年底上映,由布萊恩·德·帕爾馬指導,大衛·凱普撰寫劇本。匯聚了幾大實力派演員,卡司陣容豪華。故事取材自埃德溫·托雷斯的兩部小說《Carlito『s Way》及《After Hours》,講述了從監獄中出來的昔日大毒梟卡利托的故事。電影時長兩個半小時,通過表現主人公重返社會後所遭遇的各種事件,表達了角色終究無法逃脫宿命以及道義和背叛的主題。影片的敘事手法和鏡頭語言堪稱教科書級,如今已成為黑幫片中的經典。
關於《情梟的黎明》詳盡分析文章,在我的專欄:黑道詠嘆,浪漫悲歌 - — Gotham Daily — 高譚日報 - 知乎專欄
不多久我還會寫點關於此片結尾追逐戲的個人理解和分析。我覺得,通常來說,能成功改編成一流電影的小說是二流小說,是作為小說的形式存在有缺陷的小說。公認最好的電影之一是《教父》,普佐的原著就是吸引人的、態度認真的、可敬的二流小說,作為小說家的普佐,不如詹姆斯.凱恩、不如杜魯門.卡波特。《飄》這本小說,我覺得沒有它的名氣那麼好,未必比電影更強。公認最好的電影之一還有《肖申克》,斯蒂芬金的原著也沒覺得比電影的敘述更強。希區柯克喜歡引人入勝的懸念,他搜集的懸念故事,恐怕連二流都算不上,但拍成電影就很好看,也許小說對他來說完全是副產品。麥卡錫的原著和電影《老無所依》哪個更好,我就不知道了。
閃靈和發條橙子
《返老還童》,本傑明,原著很短很沒有意境!《阿甘正傳》,原著是一本搞笑幽默諷刺的書,電影更有哲學和人生感悟!
《霸王別姬》。
–––––––––
為什麼樓上《小時代》的票比《霸王別姬》的票多?
–––補充–---
我當然知道樓上是黑。可是我想說
1、這種結果總讓我覺得不爽。就好像在一次關於「入洞房」是什麼感覺的徵文比賽中,一個老光棍拿了一等獎。
2、我相信大家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會不約而同的在心裡給他加一個前提,那就是這個電影是一部好電影。
3、小時代的原著在哪裡?以抄襲整理為己任的郭老師有原著嗎?笑死人了。
菲力普·K·迪克被改編的兩部沒那麼著名的《全面回憶》(州長版)、《預見未來》單就故事本身來說都比原作好——迪哥的兩篇原作太小品了……
Are you watching closely?
作為諾蘭、貝爾和《致命魔術》的腦殘粉,怎可不提這部我循環了九周目的《The Prestige》?!
PS:順便試試新鮮的客戶端貼圖功能Y(^_^)Y
《色戒》
建國大業
《色戒》和《金陵十三釵》是我認為改編成電影超越了原著的。
此外還有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改編自葉彌的《天鵝絨》。電影比小說更可感,且意象更豐富。《陽光燦爛的日子》在我看來亦超越了《動物兇猛》。
告白
《教父》
《雲圖》。
多圖預警~
嗯, @Xiao Ronnie 同學不厚道……
居然一個人就講掉辣么多-_-||
出來混留點口德嘛
既然如此,那我從不同的角度來答答這個問題好了
盡量不和其他人的重複,下面的作品小說和電影哪個好應該是沒有爭議的。
(我這裡只說小說改編到電影,漫畫、舞台劇、遊戲和電影的差異已經較小了,改編起來難度小了很多)
不同類型的電影
1.愛情
《戀戀筆記本》
根據美國暢銷作家Nicholas Sparks的小說改編的電影
作者人稱「美國瓊瑤」(其實是個男的)
作品常被改編成電影:《瓶中信》、《分手信》、《羅丹島之戀》等
我覺得最好的是這部
《我的野蠻女友》
根據韓國一部頗為流行的網路小說改編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Luciano Vincenzoni的小說改編
我不認識這傢伙是誰,不過你寫的再好有莫妮卡·貝魯奇嗎?!
《藍宇》
網路小說《北京故事》改編,那以後再也無法「直」視劉燁了……
有腐圈人民表示劉燁的藍宇與原作相差太遠,完全比不上原作。
su mi ma sen
〈(_ _)〉
現將其掛在這裡示眾!!!
2.戰爭
《細細的紅線》
詹姆斯·R·瓊斯的同名小說改編
他的戰爭三部曲還是不錯的,不過放到那個群體反思戰爭的時代里也不能說出類拔萃
《現代啟示錄》
改編自康拉德的《黑暗之心》
嗯,實在不捨得拿下他,就放在這吧
原作也很牛逼
《全金屬外殼》
由古斯塔夫·哈斯福特小說《短期服役》改編
庫布里克出品,原作殺手
《西線無戰事》
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1929年同名小說改編
小說影響力也非常大
戰爭片永遠是改編的核心領域,好作品太多,需要反思的也太多。這裡恕我不去枚舉。
3.時尚 、都市
《穿Prada的女王》
勞倫·魏絲伯格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
梅姨賽高\( ̄︶ ̄)/
《BJ單身日記》
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說
《蒂凡尼的早餐》
Truman Capote暢銷小說改編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去世的菲利普·霍夫曼拿到最佳男主角的那部影片演的就是Truman Capote完成自己巔峰之作的故事。
4.科幻、奇幻
來說說奇幻小說改編的電影 《看電影》雜誌讀者群 電影
裡面提到的都不錯
《查理和巧克力工場》
改編自羅爾德·達爾的同名兒童小說
羅爾德·達爾是當代世界最重要的奇幻文學作家之一,只有約翰尼·德普和蒂姆·波頓這對組合才能把他故事裡那種介於成人故事與童話間的感覺發揮得青出於藍勝於藍。
《少數派報告》
改編自同名小說,提一下他的小說作者菲利普·K·迪克很多都被改編成了電影著名的如《銀翼殺手》、《強殖入侵》、《記憶裂痕》等
斯皮爾伯格掌控這種電影當然是遊刃有餘了
《變蠅人(蒼蠅)》
小時候在電視上看的,1957年的同名短篇故事所改編,很噁心,膽小勿點
《沙丘魔堡》之於《沙丘》、《星球大戰》、《機械公敵》之於阿西莫夫都是經典之作,不好評說
5.家庭
《大魚》
改編自丹尼爾·華萊士的《大魚老爸》
《冰雪奇緣》
嗯安徒生的《冰雪皇后》,應該寫到「家庭」里嗎?let it go~
《敲開我心門》
改編自義大利小說家Giuseppe Pontiggia的暢銷小說《重生》
6.犯罪、懸疑
《殺死一隻知更鳥》
改編自哈珀?李寫於1960年的同名小說。
《無主之城》
改編自半自傳式小說
《洛城機密》
根據1990年同名小說改編
還有一些純粹是因為演員太出色了讓人感覺與角色融為一體
比如
《一級恐懼》
改編自威廉.迪爾的暢銷小說
嗯,專門選了一張頓頓的萌照,李察·基爾你好意思說自己演了這麼多年戲嗎
o(# ̄▽ ̄)==O)) ̄0 ̄")o
《夏洛的網》
E?B?懷特的,寫於1952年,原作非常棒
不過我們有非常優秀的兩位演員!!
《天才雷普利》
改編自女作家帕翠希婭·海絲米斯1955年的同名小說
想了想還是放劇照吧,你們知道我要說的是馬特·達蒙,但是我其實想說那時候的裘德洛……唉……說多了都是淚
其實還有一些作品是改編了以後作者不認的:
《布拉格之戀》
米蘭·昆德拉本人很是不滿意,所以不要去招惹這種完美主義的作家。
《入殮師》
改編自《納棺夫日記》,不過原作者死活不承認( ̄ε(# ̄)☆╰╮o( ̄▽ ̄///)
又瞅了一眼,這些電影好像還沒人提起過。
Xiao Ronnie從導演的角度說了改編問題
我這裡想從影片類型角度說一下電影改編小說要超越原作難易度的問題:
1.都市愛情片普遍來講爆原著是鬆鬆的,只~要~你~有~臉~
演技上再加個分沒準就能混個影史經典了
2.奇幻、科幻、戰爭、史詩片屬於爆起來不困難,難在有木有錢上
大多數片子爛掉是栽在了預算上
3.懸疑、家庭
這兩個其實爆起來比較困難,因為對演員和導演要求比較高,失敗作品如《達芬奇密碼》、《滿城盡帶黃金甲》等
再就名著改編電影發表一些個人意見:
能達到名著級別的作品,都已經具備了一些與鏡頭藝術格格不入的氣質
電影可以作為一種詮釋,但絕不可能超越之
如《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洛麗塔》、《活著》等等
夾些私貨,個人認為《肖申克的救贖》是沒有超越原作的
斯蒂芬·金的作品的確很水,他大部分時候和丹·布朗一樣是奔著錢去的,也就是說很「類型」、很「好萊塢」,有一些甚至沒發售之前就已經開始談電影改編權了。
但《肖申克的救贖》是他作品中最不水的小說
春:《肖申克的救贖》
夏:《納粹高徒》
秋:《屍體》
冬:《呼—吸—呼—吸》
《不同的季節》是斯蒂芬·金內心擺脫社會給他「定型」的作品
於是我被定了型,但我並不是很在意——畢竟大多時候,我寫的確實是恐怖小說。不過我寫的只是恐怖故事嗎?如果你讀了前面的故事,就會知道並非如此……不過每個故事裡都包含了一些恐怖的元素,不僅僅是《呼—吸—呼—吸》而已——《屍體》中吸血蟲那檔子事就頗嚇人的,《納粹高徒》里的夢中意象也同樣可怖,天曉得為什麼,我的腦子好像遲早都會轉回那個方向。
這些故事以前都不曾出版過,甚至不曾交付出版商評估,為什麼呢?因為每個故事都在二萬五千字到三萬五千字之間——雖不是非常精確,但大致差不多吧。我得告訴你:即使最大膽的作家,碰到二萬五千到三萬五千字這個數目,也會心驚膽跳。我們很難明確劃定某一部作品究竟是小說還是短篇故事,至少不能以字數來界定,不過當一個作家寫出近二萬字的東西時,他知道這已經接近短篇故事的上限了。同樣的,如果他寫的故事超過四萬字,就比較接近一篇小說。但是,在二萬字以下與四萬字以上這兩塊較明確的區域之間是個模糊地帶,作家寫到這個地方時,才猛然發覺自己來到小說中可怕的三不管地帶——「中篇小說」。
在這四個故事裡,我感受到了斯蒂芬·金內心那股對寫故事的熱愛,完全不在乎「商業」、「讀者」這些辭彙獨立創作的激情,我看電影時那股感動與我讀小說時的感動我無法評價他們的高低,但我認為兩者是不太相同的。
說《白夜行》、《挪威的森林》、"古龍叔叔"的神馬心態!!!
再去讀一遍原著
( ̄ε(# ̄)☆╰╮o( ̄皿 ̄///)
就電影這麼短暫的歷史,產生的作品已經浩如煙海
我們的確是不能看完所有的電影
但進一分有一分的歡喜
那些看了幾千部電影的人是怎麼活過來的?
我問你,你們這些不願意去看幾千部電影的人是怎麼活過來的!!!!
ちょっと待って!!!!!
你們以為這樣就完了嗎?
naive
終於到了我最擅長的領域,哦吼吼吼~
若論電影改編領域完爆原著率最高的是哪種類型
那絕對是cult電影啦
其中的導演翹楚就是三池崇史、羅伯特·羅德里格茲、金知雲、金基德等等
大和民族的喪心病狂在這種類型片子里發揮得淋漓盡致~
《切膚之愛》
《花與蛇》系列
《殺手阿一》
還有陳老師演過的《狗咬狗》
《禁室培欲》系列、《機關槍少女》、《看見惡魔》
當然還有《洛奇恐怖秀》、《罪惡之城》、《wanted》、《入侵腦細胞》、《紀子的餐桌》等等等等
哼哼,敢說我改編的不好
來,咱倆嘮嘮
祝大家觀影愉快啦~
╮(╯◇╰)╭
&<( ̄︶ ̄)&>
( ̄. ̄)
( ̄口 ̄)
(@ ̄﹏ ̄@)
大家應該知道《小時代》這種電影不應該出現在這裡吧。本傑明巴頓奇事(又譯返老還童) 如果你看過菲茨傑拉德的原著 一定會覺得改編太贊了
大學一次文學理論課上,老師推薦我們看電影《入殮師》,由文學書籍《納棺夫日記》改編而成。這次安安靜靜地讀了這本書,將自己的一些成長體驗替換進去,有了些感觸。
《納棺夫日記》,很薄的一本書,白色封面,字數不多,閱讀速度夠快的話,一兩個小時可以讀完。在前一日,我收到了一本也是來自日本作家的書籍,同樣是小而精緻,很難給人食不下咽的第一感。
和日本的影視作品一樣,敘述平穩,描述簡單輕盈,幾乎沒有太多的雜音,但很容易給人造成震撼。在紙質作品中,我也找到了同感。《納棺夫日記》青木新門用筆虔誠,關於「死亡」,他看待的角度會比其他人更剔透,也更讓人動容。
我在封面上用鉛筆寫上:如最近呼吸般目睹死亡;用最平和姿態來理解死亡;以最平穩節奏詮釋死亡。三個「最」,表達了我對作者青木新門深重的敬意。
我們家門前從前有一排石條凳,供人們聊天使用。石條凳與凳之間隔著約一米寬的距離,小朋友絲毫不丈量自己的能力,從一條石凳的一端跳躍至另一條石凳的一端,刺激和喜悅,像被點燃一般,那是年少時遊戲的樂趣。
鄰居的一位叔叔,皮膚非常黝黑,人很幽默,喜歡坐在正對著我家門前的那條石凳子,和其他大人們聊天,包括調侃我們這些孩子。
叔叔也喜歡逗我玩兒,問我一些聽不明白的問題。包括,一兩個能刺痛我小心臟的題目。因為爸媽常年不在身邊,很小的時候,我已經習慣對別人提出的有關話題排斥。我會以緊閉嘴唇做為反抗。
有一次,這位叔叔說出的話令我很傷心,我在人前眼淚肆流。沒有人安慰我,也許他們都不明白我的哭點,也不理解,我內心裡強大的不安情感。而他,還一直在笑著。當時,我只覺得他太壞了,故意讓我丟臉。
我也是在那時,在內心裡將大人和孩子之間划上一筆重重的分割線。大人是理解不了孩子們的心理的,孩子的脆弱也威脅不到他們。
但印象里,那卻是最後一次受他調侃。之後的年歲里,有時候追憶起這些,我沒有半點埋怨,相反,全都變成了關於成長的理解。
這位叔叔,也是我對身邊人,有著較為清晰的首次對於死亡的印象。
他突然消失了,像水蒸氣一樣。哦,不,或者說是像一根線已斷了的風箏,他隨風飄走了,離開了他身邊的所有人,脫離了今世的生活。
死亡,是日常的,但,又不那麼非常。
《納棺夫日記》里青木新門說過:我們有時會因為親戚朋友的去世而接觸到死,但那不過是短暫地感到逝者對我們的恩惠,一時緬懷,並沒有把死亡當作跟自己日常有關的事物看待。
確實是這樣,在鄰居叔叔去世的幾天時間裡,我們連隊突然間烏雲架至,一種內心的哀樂奏響在人們周邊。大家連說話聲音都小了很多,嘈雜聲瞬間被隔離在我們這個小地方的外邊。
我們都不約而同,用最自然地形式表達了對他逝去的哀悼。
但也很快,人們開始恢復往常的生活,生活圈子並沒因為一個人地突然抽離,將平衡打破了。因為,會有其他的東西來替代,或者,不用替代,生活自會自我圓滿。
不過,叔叔的家倒是成為了別人忌諱踏入的地方。有的人說,他的家變得好冰冷,走進去,總有陰冷的感覺。其實我也有相似的感覺。但我明白,並非單純是因為這個家死了一個主人的原因。也是因為,人少了(只有叔叔的妻子長年累月獨居於此)。缺少了人的活動的地方,少了煙火的鬧騰,怎麼可能會熱鬧,會給人溫暖?
其實,「忌諱死亡」,確實是人由來已久的一種沿襲。
而我對當時的情緒,與其說是因為我長大了,沒再將這件事當成大事。不如說,我已深深明白時間的意義,它能帶走你的悲傷和對一個人的情緒,時間是最強大的治療師,也是最深沉的劊子手。因為它能剝奪一個人的生命——死亡。
我們對於生死,從來都是有區別信仰的。世人習慣將「死」當作「生」的對立面來看,更別說是做為「生」的一部分永存。因此,死亡在人們的觀念里,本來就不美。
就像,「死亡,不論是什麼形式都變得醜陋」。
千百年來,無數人死了,身邊的人為其送葬,用許多自相矛盾的方式送走人們以為的「靈魂」。期間,並不斷地發出疑問,「我們將去往何處」?因為有了這個問題,才會有葬禮的儀式,用儀式感來暫時解答這千古之謎題。並安慰自己,是到了那個地方去了,一定是的。
我們一直欠死亡,一個尊重的態度。
我想起一些人,如果他們不是在醫院裡面對冰冷的機械裝置,孤獨地於深夜離開世界。而是在家裡,聆聽夜晚草木叢中獨有的華麗的「樂章」,帶著對這個世界,還意猶未盡的美好情緒離開,會有多好。
既然已經回天乏術,死得美麗,其實是病人最需要的慰藉吧。但其實,很少時候能實現。
《納棺夫日記》中教授對於病人的痛苦,所抱有的同理心而非同情心,很讓我感動。他對一位癌症晚期病人說:「我早晚也會跟你一樣走過這最後一段路」。彷彿是達到了內心的共鳴,死亡變得沒有那麼可怕,每個人都會走過這一程。
所以,這位患癌病人第一次露出了笑容。我很能理解這種笑容。他的話,比身邊人那句「好好配合治療,加油」之類的更有用。也並非是「他就是怕死」。
同樣也是因為,死亡,人們從來就習慣不了。
——————————————————
作者:阿瑤 微信公眾號:書未來 ID:suwlai
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O(∩_∩)O謝謝
http://weixin.qq.com/r/1UQPF4LEKN9XrcZ09xHH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為什麼《黃飛鴻之英雄有夢》有這麼多劇情漏洞,是編劇的問題還是審查人員的原因?
※如何看待鄧超微博轉發好評的刷屏行為?
※銀行金庫的保安系統真的像美國大片里演的那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