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歌時看歌詞嗎?
一般情況聽歌時你們是邊看歌詞邊聽,還是自己喜歡的歌事後才會去查歌詞看看寫得如何。聽單曲和聽整張唱片是否有什麼不同對待
聽新歌(自己沒聽過的就是新,不是年代)的時候不看歌詞。一是沒必要,因為聽到的不一定喜歡,看著歌詞聽也意義不大;二是多數時候聽著歌要做別的事情,看著歌詞什麼都幹不了。
碰到喜歡的,如果有唱的歌詞,如果有時間可能去查歌詞看看,但不一定,歌詞對我不那麼重要。只有特別喜歡的少數歌曲,才會想方設法去查歌詞來看著再聽好多遍。
純粹以「單曲」形態發行的作品,我都不聽,不是因為對專輯有特別的情感,而是幾乎所有單曲稍後都會收錄進專輯或者已經收錄進了專輯,能聽的專輯多的是,我不著急早聽到,反正早不幹媒體的事情,不需要關心音樂發行的時效性,只關心自己對音樂的個人觀感。一首昨天剛發行的曲子和一首10年前發行的曲子,只要沒聽過,對我來說幾乎沒區別。
聽整張專輯對我而言有兩個作用:最大的作用就是相關性,喜歡的某一首歌,跟它最相似的很可能就是同一張專輯裡的其他歌,這麼高效率的發現好歌的工具,為何不用。當然,如果聽到一張專輯某一首歌完全不對路,也會再試試其他兩三首,不行就跳過了,絕不勉強聽完一張。第二個作用跟音樂本身相關,很多有意思的專輯是有整體概念的(請谷歌概念專輯),除了聽到某一段好聽的曲子以外,你還可能欣賞到一個完整的音樂概念,加深你對它的理解。當然,前提是你對它有興趣並且有時間。同時還需具備一定判斷力,因為也有很多專輯其實就是一個歌曲的拼湊,並無額外的整體價值,或者有概念,但只是一種企划上的概念,音樂本身的整體性是虛假蒼白的。還有一些概念專輯很牛逼很經典很xxxxxxxx,但你就是不喜歡,那也不要勉強浪費自己的時間,開心的跟它說拜拜。相信自己的耳朵,但不迷信,也許以後你會偶然再喜歡上呢,隨緣吧。
補充一點對歌詞的理解。純粹個人意義,僅對個人適用。我自己聽的一些類型的音樂(爵士,電子,後搖滾)等等,大部分都是沒有人聲的。人聲是音樂的一個部分,有沒有都可以,而人聲的意義更大程度在於「人聲」自身的美,而不在於文字(歌詞)。既然有這麼一種審美類型叫做音樂,那麼它的主要價值還是在於「音」和「樂」這個聲音範疇,而不是詞這個文學範疇。如果我要欣賞文學的美,我會主要去看文學作品,而不是通過音樂來實現。當然在需要有唱詞的歌曲裡面,歌詞是有輔助的表達作用。尤其是有一類比較特別的音樂類型 民謠,它本身是一種把音樂和敘事相結合的類型,甚至於它產生的目的就是一種利用音樂來進行的文學敘事。聽民謠音樂,不聽歌詞就毫無意義了。聽歌是否看歌詞 對我而言 是因歌決定的
我很久以前開始聽英文歌曲的時候 是沒有看歌詞的 當時是報著練聽力的想法聽的 哈哈
所以 在我最早聽的那批歌曲中 歌詞是一點一點聽出來的 經常是很久以後恍然大悟
一般的流行音樂的歌詞沒有那麼深邃 一邊聽一邊就知道唱的是什麼內容
應該就不會刻意去看歌詞 除非歌手某些發音不清楚
同樣一般的流行音樂整張專輯的歌曲之間關係不大 歌詞也沒什麼必然聯繫
如果遇到歌詞寫得有意境 有詩性的 當然要看歌詞了
尤其是大家的作品 讀歌詞也是一份享受
有的音樂人做概念專輯 整張專輯是一體的 講述一個故事 應該就要從頭讀歌詞了
所以 我的習慣是會讀大師的 或者用心製作的 或者打動人心的歌詞
有些人的歌詞一定要讀的
比如羅大佑 李宗盛 Leonard Cohen,Bob Dylan這些大師級的創作人
@該叫什麼呢
初中的時候,《以父之名》,看歌詞背到滾瓜爛熟。
看,看了才能記住
先說詞曲的問題:
題主想從欣賞音樂的角度出發來看待這個話題。但我想先提一下音樂創作模式。
「詞"這個概念自古就有,菩薩蠻、醉花間、一剪梅,皆為詞牌名,說白了就是一種詞曲套用的格式,先有配樂格式,後有詞填入,所以我們在創作歌曲的時候經常說」填詞「,這是相對學院派音樂創作的模式,先譜曲,後填詞,從嚴謹性上來講不論中西,都是合乎規矩的做法。
但是偏有些音樂人反其道而行之,會先有詞後有曲,最近很火的《當你老了》就是使用了威廉·巴特勒·葉芝的詩句,再由趙照譜曲寫成,很典型的例子。同時也有一些唱作人,會使用詞曲同時創作的方法,邊思考旋律,一邊也配上歌詞,哼唱出來。
那麼聽歌究竟看不看歌詞呢?我覺得音樂的欣賞角度不同,結論也會差異很大。
首先,音樂表達情緒主要是依靠旋律和節奏,比如早期的古典音樂很少出現人聲的成分,除了歌劇,而詞這個概念實際上是在音樂的基礎上附加了文學鑒賞的價值,比如我覺得林夕成就了張國榮、王菲、陳奕迅,就是在這些人的音樂特質上加入了文學的力量。但個人感覺歌詞是依附於旋律而生的,哪怕是像《當你老了》,我也覺得是詩句激發了作曲人的創作靈感,才誕生了曲,而且在先詞後曲的創作模式中,許多音樂人會對原詞進行修改,更有甚者會改動原意,這就充分說明了曲的重要性。
那有沒有純粹愛詞的音樂愛好者呢,答案是肯定的,我的一位朋友就對歌曲的歌詞相當介懷,而他的職業,是一位編劇,所以就可想而知了,這樣書卷氣的人,無法抵抗文學鑒賞的衝動,哪怕他是在聽歌,不是看書。
有一支台灣樂隊叫Tizzy bac,我也特別喜歡,在豆瓣上討論時候,曾有人說惠婷的嗓音太爛,歌詞雖然不錯,但音樂無法欣賞。我當即和他對噴,現在想來挺後悔,因為我喜歡這支樂隊的緣由其實也有一定文字鑒賞的因素在裡面。但我更傾向於覺得:旋律、歌詞、風格、節奏、歌者唱功、嗓音、編曲和樂手水平共同構成了音樂的整體形象,向外輸出的東西應該是豐富和具有層次的內容,硬要去分個優先順序,就有點太矯情了。當然,就聽歌習慣而言,我更喜歡先接受旋律,再品味歌詞,所以不會盯著那不斷向上滾動的文字。
談談單曲和整張專輯的問題:
這個涉及專業音樂製作的相關知識,本人才疏學淺,有不妥之處請指正。在專輯灌錄過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叫做」母帶處理「,在卡帶時代,音樂還未數字化,一張卡帶的磁卷是連續的,錄製也是一次性的,不可改寫,錄的不好就得剪掉丟掉,所以成本也高,而錄一整張專輯就更累,所以需要一個能讓專輯一次成型的人,也就是母帶師。
數字化之後,由於非線性剪輯的自由度很高,母帶師的作用相對減弱,有些專輯甚至不經過母帶就可以出版,因為歌曲可以進行獨立編輯和處理,並且可以快速在伺服器上傳下載,成本低很多。
當然,一張好專輯,除了技術性的成分,還有藝術性的考量,現代的母帶師更多的是扮演後者的角色。
母帶處理需要比較高的鑒賞和技術水平,會有專門的人來負責,主要作用是對已完成後期製作的歌曲進行音量標準化,整體的潤色、均衡補償、壓縮調節等工作,甚至歌曲的排列順序,都是母帶處理的任務,這是對整張專輯的最後調試,做完這部,專輯就能投放市場了。
而單曲相對就沒那麼麻煩,錄製、後期處理之後即可發出。
所以聽單曲,相對比較自由,沒有什麼整體感的束縛,聽專輯,不能簡單將之看作歌曲的組合,裡面會含有母帶師的技藝,恰似卡布基諾里撒的那一點肉桂粉,可能不影響味覺,但是香氣撲鼻。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一張專輯連續四首勁歌熱舞,你肯定覺得聽覺疲勞,所以就要在其中穿插一些舒緩的歌曲,好讓你沉靜下來,等你覺得慢慢的很無聊的時候,再用強烈節奏刺激你的神經,這就是母帶師的陰謀!
當然要看,不然怎麼知道我倫在唱什麼。
聽純音樂的路過
「聽歌的時候,旋律永遠是第一感覺,然後才是歌詞,歌詞過後才是細節。
就像讀小說,一開始只對劇情感興趣,慢慢你開始琢磨小說中的人物,最後才發掘小說的內涵。」
侵刪
就因為聽周董 讓我養成了不看歌詞聽不懂歌的壞習慣
看,因為空耳嚴重
主要欣賞音樂,對歌詞沒多大興趣。只有唱k才認真留意歌詞。
以前從來不看,除非好聽的。╮( ??ω?? )╭
有時看,會好奇歌手作詞人的經歷,比如林夕,很多歌表達價值觀,他是把對黃耀明同志的愛以及還有對愛情的美好期待和對愛的讚美寫進歌里,抑鬱症期間還堅持寫歌,非常有敬業精神。
看!不看歌詞覺得聽不清…越喜歡的歌越要看歌詞,能體會到歌詞歌聲傳達的感情。
除了看歌詞,有時還會了解歌曲背後的故事,以及歌手的故事
不看。哪怕不是用人類的語言唱的也行,重要的是旋律和聲音好聽。除非有人說某某歌詞寫得好,才會多看幾眼。
當然看歌詞啊,所謂的歌就是曲加詞,缺一不可,沒有詞的只能叫做曲,如果你對內容不感興趣,那就只聽曲就可以了,因為歌通常是有中心思想的,要麼是敘述一件事情,要麼是講一個道理,要麼就是描繪一幅畫面,當然曲也可以有中心思想,也可以沒有,因為隨意從你口中哼出的胡亂小調,那都可以稱為曲,好不好聽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就聽歌而言的話,詞曲都是很重要的,意境貼合的詞曲更容易讓聽者達到共鳴。看啊,歌詞也是歌的一部分,有mv的我也會看mv
主聽民謠和搖滾,事先看到一首歌,首先看歌詞,不然不聽,
一般都是聽著覺得歌詞有意思,才會去細細的看歌詞。
不然成天愛不愛我愛不愛我那些口水歌,有啥看得必要。。。
還有就是外語歌,好聽的話就會去看歌詞翻譯了
最後就是學歌的時候會去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