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其實是不是相似於鑽石,也是一場營銷而已?

由「鑽石真的是 21 世紀全球最精彩的營銷騙局嗎?」想到的,玉其實是不是也是一場營銷而已?


騙你兩三年叫做騙,騙你一輩子那就是文化


要這麼來說是不是所有的珠寶都是營銷騙局?


如果非要說是營銷,那麼請問什麼東西又不是營銷?
鑽石因為它的華麗璀璨價值不菲,玉石因為它的溫潤儒雅而千金難買。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我們是在討論它的作用還是討論他的價格?
供求關係決定市場價格,這東西少而且很多人喜歡怎麼會不貴呢?
一線城市的房子也是吧。名鞋,名表也是吧,幾百萬幾千萬的表難道你要拿大米來對比嗎?,大米能吃這表也就能拿來看時間!營銷!炒作!
這麼說的話所有的東西不都是營銷了?
營銷是沒錯了,但不能說是騙局,什麼東西又能脫離營銷二字?所以這個問題壓根沒有啥討論的必要。


除了飯菜之外的一切都是虛妄的


看到目前排名第一的答案:「鑽石可能是騙局,但玉不是,因為它有靈性」,我身上的玉當場就氣裂了!不少人宣稱玉可以吸走人體的髒東西,但經驗證,僅限於雕工比較複雜的那些玉。

古玉號稱年代久遠,但人家鑽石也在地下埋藏了30億年!古玉號稱文化底蘊深厚,象徵君子之德;鑽石也早在3000年前就被發現,成為皇室的代言。古希臘人認為鑽石是星星的碎片,古羅馬人認為鑽石是天神的淚珠,印度人則認為鑽石是閃電的歸宿——只有最後這個解釋,比較接近鑽石「裝逼被雷劈」的本質。甚至連17世紀偉大的科學家波義耳(大家都學過波義耳定律吧?)也堅信鑽石具有靈性,母鑽可以繁衍出子鑽。這個理論聽上去,是不是跟玉與人類的互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如果非說玉石和鑽石有什麼分別,那就是鑽石起碼還有個量化的4C標準,可以根據物理屬性進行定價,但玉石中則有不少是諸如中科院王博士這樣的「鑒寶家」們敲定的一鎚子買賣。所謂一鎚子買賣,就是你給我錢,我就給你證書,你不給錢,我就給你一鎚子,美其名曰去偽存真。此鎚子非彼鎚子,其中連一點情懷都不講。所以玉石大可用來洗錢,大可用來行賄,反正價格上天入地,這一點上的金融屬性完爆鑽石。

言歸正題,營銷是營銷,騙局不好說。如果將騙局狹隘地定義為:以人工鑽冒充天然鑽,以新玉做舊冒充老玉補工,那麼市面上99%的玉石都是騙局。不過人生如戲,全靠演技,人生已經如此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何況鑽石與玉石各有各的細分市場:你佔領西洋,我風靡東方;你鑒定婚戀,我主導官商。同樣經歷了億萬年的地質變遷,一個碳基生物,一個硅基生物,何苦還要互相為難?


凡是不存在高效而透明的市場以及定價機制的商品,都是騙局。


金銀珠寶鑽石玉器,都是美的東西,美的東西就有價值,這跟饅頭充饑,白開水解渴都一樣,都是有價值的,為什麼我們就是營銷,賣饅頭好像就好像道德高尚呢,哼,不爽!


我想說的是,珠寶毛利比饅頭的毛利低,不要黑我們好嗎?


世間商品除了米飯 衣服 都是騙你錢的 都是營銷


我覺得所有說XX是騙局的都是真·騙子。其實不管是鑽石也好,玉也好,都是具有美觀耐久稀少的特性的。古人在滿足溫飽問題後,漸漸為了吸引異性而打扮自己,這是動物的天性。而其中的玉石或者鑽石因為獲得困難,可以表現個人實力;美觀,可以打扮自己。因此他們走進人們的生活中成為裝飾品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鑽石因為太稀少所以以前都是供奉給佛像的,足以看出鑽石的稀缺性並不是營銷出來的。


首先我強力反對「XXX是營銷騙局」這種說法!連鑽石都反對,延伸閱讀請看本人另一個答案:「鑽石」是 20 世紀全球最精彩的營銷騙局嗎?真的沒有價值? - 瞎砸一通的回答

為什麼反對,首先說說「營銷騙局」這四個字,營銷本來是一種在再正常不過的商業手段,可是由於很多人聽慣了什麼「傳銷」啊「直銷」啊各種銷啊,再加上「騙局」倆字,於是對珠寶不了解,對營銷不了解的無產階級兄弟們各個如同打了雞血一樣,開始義憤填膺紛紛聲討。

試問你家樓下的賣瓜的王婆誇了下自家瓜,你也要給他扣個「營銷騙局」四個字么?那麼真是天下太平了,我連買個西瓜都得一家一家的拍過去了。


目前@王不二 的答案,我無法贊同,但是我也不想反對。作為金融業從業者,我相信他對「營銷」有著比我更深刻的認識,所以我也看到他的答案也僅僅是在為「營銷」洗地。至於珠寶行業答得亂七八糟。

言歸正題,營銷是營銷,騙局不好說。如果將騙局狹隘地定義為:以人工鑽冒充天然鑽,以新玉做舊冒充老玉補工,那麼市面上99%的玉石都是騙局。

就上面這一句話,就說明 @王不二根本沒了解玉器行業,甚至沒去珠寶賣場走過一圈,照這句話邏輯市面上99%的玉石都是」以新玉做舊冒充老玉補工「,且不說你的新老概念是什麼?市場根本不是這個樣子。

他的答案只想告訴你,「營銷無罪」而已,只算答了一小半。


要解答這個問題,還是讓我們從「你們為什麼要戴珠寶」開始!


社會是分層的,至少我們還從沒有達到烏托邦那樣一個真正人人平等的時代。要談珠寶就得從皇室、當權者、富豪、明星們說起,從原始社會到現代社會這類人一直存在,二八法則說「20%的人佔據著社會80%的財富「,這具體比例我不知道對不對。但是從原始社會開始,這些「人上人」是最先擺脫了最基本的重勞動和最開始有閑擺弄出這種對生存完全沒有幫助的玩意的。

從古到今,無論是鑽石、彩寶、玉石,其中的高端貨色都不是吾等普通老百姓能夠觸及的。但是酸葡萄+甜檸檬效應下,吾等屁民依然還會關注珠寶,甚至有機會會選擇退而求其次的珠寶產品。當這種現象持續了很久之後,其實大多數人也忘記了,我為什麼要身上要戴首飾,甚至說裝飾物的根本原因。

想找到根本原因,其實也很容易,回頭看看那些「人上人」們,當今他們為什麼戴珠寶呢?我認為是以下三點:

一、裝飾性。雖然最早用首飾標榜個性是權貴們的特權,但時至今日,已經是人人都可以觸及的領域了,最次我們老百姓還有Made in 義烏的廉價首飾呢。 一件首飾可以給你自身帶來心情上的轉變,可以幫你被人注意,甚至成為引起交流的話題,得到別人的信任。我覺得這是一件飾品能給你帶來的最大財富。(廣義上的飾品可以參照韓國金宇俊boss西裝活在當下現在就要幸福演講,不要懷疑,西裝的確是男人重要的「飾品」之一。)

我對轉運開運,星座,生辰守護石這些噱頭向來持著鄙視的態度,但首飾的確會實實在在給你帶來改變,

二、身份、地位甚至權力的象徵, 極端的我們可以從電視、電影、博物館中看到一些高端社交場合的珠寶、電影節上的珠寶、皇室或者教會曾擁有的臻品。常見的,我們也能看到不同層次的人帶著符合自己階層的首飾,這個很難越界,因為我們每個人的社會層次,不會以跟股票一樣,按天、周、月為單位跳來跳去。就算有些人超過自己的收支水平購勒緊褲腰帶買了件首飾,其中很大一部分也不會天天戴出去,因為刮花了磨損了,發生了意外會很心疼。不被帶戴去的首飾意義跟供起來不用的iPhone沒區別。

三、升值、保值等稀缺屬性,這個屬性必須排到最後,因為他是其中最最不重要的!市場規律也決定了稀缺物品價值更高,但是自然產出的礦物在這上面相當不靠譜,任由市場發展的話,就會像下面這樣:

舉兩個歷史上有名的例子!如果你去歐洲看一些古董珠寶,你會發現有些現在看起來很可笑的珠寶鑲嵌,一群紅藍寶石等貴重寶石如同眾星拱月一般,圍繞著一顆大大的紫——水——晶,對你沒看錯,就是紫水晶。就是現在小的十幾二十塊,大到100克拉也不過千把來塊錢的紫水晶。這是怎麼了?很簡單,以前稀缺,後來發現了產量巨大的新礦而已。於是紫水晶從只有教廷人員能享用的東西變落成今天這副田地。

還有拉長石,曾經也是稀缺的寶石,天價一般,現在淘寶上你隨便幾十塊錢能買個做毛衣鏈墜子的了,也是一樣的。所以那些談翡翠稀缺的,談和田玉稀缺的我非常不贊同!也許今天稀缺,明天並不一定,除非你自己親自已經探明了地球每一寸地下!否則我們誰也不知道明天從哪裡就冒出一個牛叉高產礦來,地球上我們還沒有查探的地方多了去了。

回頭說鑽石,鑽石不是黑珍珠那種以前不值錢的東西,黑珍珠的營銷比鑽石還要牛的多。鑽石的出現可遠遠早於戴比爾斯這個公司的出現,19世紀之前鑽石是名正言順的稀缺品,而且由於其較高的色散,堅硬的性質,當之無愧是珠寶界的王者。 19世紀之後各種現代探礦採礦技術來了。。。鑽石被大量發現了,開採也容易了。其實如果戴比爾斯和GIA的4C分級都不曾出現過。。。具體的猜想還是看我這個答案吧。「鑽石」是 20 世紀全球最精彩的營銷騙局嗎?真的沒有價值? - 瞎砸一通的回答。

我不會否定鑽石可能某天忽然一夜之間變得不值錢的可能性,但是對於那些擁有社會上80%財富的20%的難道不知道購買珠寶需要承擔這方面的風險么?當然知道!那他們為什麼還會買那些天價的頂級珠寶?這也是為什麼我說第三點必須要排在一二的後面的緣故。


綜上三點,珠寶的材料的價格不是第一重要的!


如果看上面大段煩,大白話給你們翻譯一下:對於珠寶之類的這種奢飾品,其價值就在於戴上去好看是第一,能拿來裝逼顯擺是第二位,其他都不太重要

如果有人用金錢來衡量一件珠寶價格是不是值得?能不能拿來投資?是否會保值?並且把這些看的重中之重。那他一定還多少在為生活發愁,因為他無法理解,也沒空了解。奢飾品這種不能吃不能穿不能遮風擋雨的玩意為什麼有人買還賣的那麼貴?

其實上面這三條其他人也提到過,那就是價值≠價格,更不等於材料價格,材料成本也不等於物品的價格。(記得曾經有人把這種現象扣上了小農經濟思想的帽子)上面三條說的,其實都是珠寶的價值所在。

任何一件好首飾首飾帶來的意義都遠遠大於其材料的價格,包括鑽石在內,只要他今天還沒有掉成白菜價,它就能帶來其本身價格之外的價值,比如說紀念意義;比如說看著它在陽光下七彩的火光閃啊閃的美的讓自己開心、美得讓人自己陶醉;比如它能讓你以一個客戶聊天時找到話題,拉近距離;比如說象徵著身份。

就算明天鑽石價錢變得一文不值,其紀念意義依然存在,它依然美觀,鑽石仍然是具有良好寶石性質的珠寶材料(高色散,自然界中硬度最高),鑽石作為珠寶家族的一員仍然不會因為忽然一下不值錢duang就消失了,最差最差也就是紫水晶之流一樣的下場,還得滿足很多條件才會變成這樣的下場。

反過來這三條你也可以當做個珠寶購買指南來看:


如果你覺得需要購買首飾,不如也遵循著如下的優先順序。

1.好看是第一位的,只要自己戴著好看,在這裡,地攤上不知名的合金 VS 各種貴金屬或者廉價甚至合成寶石與各種名貴珍稀寶石的地位是平等的。材料再珍稀,做的不好看或不適合你的首飾等於沒用!

2.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與社會地位量力而行,美麗的好東西誰都眼饞,但每個人的錢包還都是有限度的。適合你的身份適合你的階層的珠寶才是適合你的,過度追求好東西,只能讓其失去價值。

舉個真實的例子,我家樓下的門衛老大爺,早些年是折騰廉價首飾的(比如瑪瑙小件什麼的),一輩子折騰來的積蓄,最後買了一顆6克拉多的大鑽在家裡放著,然後干著在小區樓下看門的事業...咳咳,雖說我不想評論人家的生活理念,但這又何苦來哉呢?!那些20%的人再有錢,也絕對不會把大部分資產全砸珠寶上吧!除非他是珠寶商...

3.那些什麼首飾保值、升值之類的說法都是扯淡!不要把珠寶當投資!不要把珠寶當投資!不要把珠寶當投資!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

不信你拿件壓箱底的首飾去典當行問問價。

回頭再說說玉器:


誰都聽過:玉不琢不成器。 買過玉器的更可能聽過三分料,七分工!一堆答案在那裡只談材料,你說你們是不是在耍流氓?

為了更直觀一點還是上圖:

難道你們非要拿著這樣的

這樣的

這樣的

甚至這樣的玩意

來證明玉就是忽悠來的

而忽略了下面這樣的

這樣的

這樣的

這樣的

以及下面這樣的作品?!!!

如果你真對珠寶感興趣,就該用心去了解,光抱著酸葡萄的心態說騙局,或者抱著甜檸檬的心態買了個毫無價值的大俗首飾甚至惡俗首飾,這都是不智的行為。說到底很多人願意傾向騙局說,主要還是信息不對等,了解的不夠而已。

圖片來源:那些糟糕的玉器來自豆瓣友鄰牧的廣播,那些貌美的玉器,來自於2013中國國際珠寶展天工獎作品欣賞,原作者未知,如有侵權請告知。

另外未經本人許可,謝絕轉載此文。


華夏自有歷史以來所有的禮器幾乎都是王字邊的,也就是說是玉做的。
玉有五德,禮記里又說: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古代人把關於美好的所有意向都給了玉,形容容顏好看是玉面、形容貴人的身體用玉體、瓊樓玉宇、金枝玉葉、皇上用的象徵皇權的印章都是玉璽。
相比於鑽石,玉無論是從文化還是稀缺性都勝一籌。所以我覺得玉並不是營銷。而是華夏文化的一種傳遞。他的價值根基在文化里,在於中國人對傳統文化的認同,而非鑽石般膚淺。


這是畢加索的隨手塗鴉,價值數千、數萬英鎊。各位怎麼看??

目前認為張五常的觀點比較對路,張五常大師根據自己數十年的收藏經驗,和對「拍賣」數十年的關注,提出兩個觀點(我根據他的文章提煉):
1、文物、字畫、寶石······這些都是財富容器,社會財富越多,這些物品的價值越高。
2、文物、字畫、寶石······的價值依賴於「鑒定體系」,鑒定師、經紀人、藝評家·····社會對這批人的供養是為了維護「財富容器」而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本市場資上的資產評估公司、中介公司起到類似左右。實際參與過融資的會知道,評估公司是必要環節,但他們的評估價不需要太客觀,更多是根據買賣雙方的意見平衡後出具。比如創業公司,大家都想投資滴滴、uber,那它倆的資產評估價就會很高,而樂視急需投資,那它的資產只能折價評估)

以下是我的引申:
0、經濟學上的「稀缺」是一種供需關係。稀缺並不是稀少。 1、社會財富的增加,會抬高某些「稀缺物」的價格。
中國富裕讓中國古今中外的藝術品價格猛增。也讓各種玉器的價格猛增。歐美的藝術體系,每隔幾年就製造一批天價的當代藝術品。還不算各大明星、文豪、總統、·····的私人物品。這些物品真的「稀少」嗎?
2、買字畫寶石···等收藏品,相當於貸款給他人。
除了少數大藏家為了做慈善把藏品捐給博物館,絕大部分藏品是會流通的。
3、博物館是抑制「藝術通貨膨脹」「文物通貨膨脹」的機構。
相當一部分藝術品、文物被博物館、展覽館回收從流通領域退出。如果全世界的博物館藏品一個月內要全部拍賣,全世界藏品的價格會大跌。
4、投資藝術品的目的是投資。
如果沒有通貨膨脹,文物、字畫、寶石······的價格不會那麼高。既然是投資,也就一定有投資失敗的可能。比如某些畫家的作品會存在波動。既然是投資,所謂對「藝術的愛」也是說說而已。一些土豪一輩子看過的畫展一隻手都可以數的過來。
5、稀缺性物品都可能成為「價值容器」的。但何種稀缺物品會成為「走紅」有偶然性。
某坨大便也是可以值錢的,只要能被「鑒定體系」接納。某些畫家不一定出色的作品,某些名人的用品。但不同時期的偏好會不一樣。
6、如果有「鑒定體系」的堅定維護,不「稀少」的東西也是可以很貴的,比如「鑽石」。
但這需要付出相當的代價,比如廣告、供養高等級的鑒定機構。查了資料,鑽石是否稀少,我一直不敢下定論。但能進拍賣行的鑽石往往是極其稀少的、大顆的、特殊經歷的·······並不是你在首飾店的「工藝品」。許多人說新鑽戒貴,但二手鑽戒便宜,所以鑽石其實不值錢。如果有人關注家裝就會知道,一些價格數萬的工藝品擺件,二手價格也是很低的,可沒人說這是騙局!!
7、不是從經銷商手中拿到張「蓋章紙片就」就算是得到「專家認可」。
簡單的說,有資格進入像樣的「拍賣行」才算靠譜。

綜上:鑽石、玉石、碧璽、黃田、雞血石·······都不是騙局,而是人類為了保留財富而發明的合理手段


這類非生活生產必須資源的東西,從某種程度上都可以說成是「騙局」。

可是只要這世界還在正常運轉,只要有人喜歡,它們就還是有價值。

極端點說,大概只有食物和藥品永遠不會是「騙局」吧。


玉石,最根本的是玉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承一種希冀。戴玉是一直對民族文化的尊崇。不過,玉真的是有靈性的。
本人親自經歷過。以前戴過一個碧玉吊墜,第一次項鏈斷了,它完好無損。第二次雖然只是輕微落地,它就從環的那個連接處斷了,然後趕緊讓老爸買個新的,不過款式變了。


鑽石是de beers壟斷的市場,單方控制供給,所以它的價格是收到de beers 嚴格規劃控制的沒錯。
但是玉石市場基本上還是自由競爭市場。自然供給有限,女人的首飾需求蓬勃生長,加上我們的文化傳統,自然越來越貴,不能說是營銷騙局。


此答案系王不二評論中的:「我只了解一點點,但是我覺得應該還有些別的東西。第一,玉石不僅僅是靠大師們一錘定音的。玉的鑒定標準比鑽石的鑒定標準多的多。我看過知乎上的一篇文章,說區分鑽石價格的物理屬性之間的差別微乎其微,僅能從證書上判定鑽石到底是幾千塊還是幾萬塊。而玉的標準相當大眾化,雖然沒實戰的人只能站在門外閉著眼說說,但是這標準卻是公開透明,憑人眼就能鑒別出來的。好玉和差玉從觀感和手感上就能明顯的感到差別,這還是在忽略其經過雕琢的藝術價值的情況下。第二,就是玉上所體現的藝術價值。這才是玉風靡的主要原因吧!一塊玉,經過雕琢和不經過雕琢的差價有的都能翻到好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玉就像是藝術原材料,藝術家根據其紋理其色澤,去壞存優,實現玉的價值最大化。而鑽石,原諒我孤陋寡聞,所知道的有名的鑽石除了大就是大,唯一附加屬性就是顏色。哦,可能還有隻能憑證書彰顯的它罕見的物理屬性。第三,玉的數量已經很少了,隨著不斷的開採,好玉已經越來越難發現了。而鑽石,知乎上那篇超高人氣的文章說,鑽石儲量豐富,為了維持鑽石的價格,所以會限制開採量。
順帶說幾句,雖說玉的主要價值還是在於文化和觀賞價值,但是玉偶爾也會被拿來做做小碗小筷子,做做簪子手鐲,鑽石卻暫時沒有見過以一個完全的主體出現過,僅僅只是作為筷子碗手鐲項鏈的裝飾部分,雖說是最重要的裝飾部分(主要也是因為它貴)。
玉在中國也是表達愛意的定情信物之一。如果不是因為西方文化的衝擊,鑽石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如何能比得過玉?」


有時覺得回答裡面總要對一些基本邏輯做解釋很累,不過還是希望提供一個高質量的回答,希望知乎的演算法對得起我:)希望知友們多支持。

首先,鑽石並沒有因為一篇文章就成為「營銷騙局」。營銷成功怎麼就成了騙局了?不好意思這邏輯我有點跟不上。

順便一提,我覺得知識是需要一層一層搭建的,在碎片化閱讀時代更是如此。很多人現在容易被一篇文章忽悠就偏離自己原來所相信的東西,我覺得是底層知識搭建得太淺了,用另一篇回答裡面的話說就是「元知識」不足。隨著知乎變火,各種不靠譜的問題和回答不斷刷著屏,似乎被點贊就可以獲得知識的至高點從而讓錯誤的觀點變成正確的一樣,這讓我這個老知友實在有點失落感:P

好了,言歸正傳,玉石也並不是什麼純粹營銷出來的東西。古代書籍中就有玉石買賣的詳細記錄,是一種傳統的中國珠寶石材,而且它營銷得不怎麼樣,在年輕人里其影響似乎沒增反而減小了,詳細後面會說。

第二,解答一下關鍵的價值問題。這裡我想借用張五常的「價值倉庫」來解釋奢侈品的價值。簡單來講,人們有了財富以後希望把財富積累起來,能夠持久地保持價值,因而不會簡單把錢存進銀行(當然也不會埋到土裡),而是要把它們投資,投資時可以保持資金價值的被投資物品可以視為一種財富倉庫。如果想深入閱讀可以參看我的專欄文章《當你把藝術品視作財富倉庫……》。

奢侈品是一種財富倉庫,它本身雖然不具有房產那樣的出租功效,但是卻可以長期地保有其價值。不過,作為一種財富倉庫,奢侈品相對於藝術品也有一些限制。我在張五常的理論基礎上,做過一個分析框架來探討財富倉庫的幾項具體分析指標:

1、Many Markets:市場是否具有價格層次,在各價格層面是否都有足夠多的買家接手;
2、Identifiable Info:鑒定成本是否可控,鑒定結果是否具有持久性和安全性;
3、Natural Number:合適的數量,不但稀缺,而且總體數量不太少,足以支撐市場形成價格層次;
4、Entirely Earlist:是否在全局上具有獨一無二的先導性價值,也就是佔據某個品類最悠久的品牌價值;

這種分析方法我命名為MINE,恰好有礦的意思。

按照MINE來分析,奢侈品具備較好的「價值倉庫」特性,但是在實際收藏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鑽石和其他寶石相比較而言,天然鑽石實際上數量稍顯多了一些,也就是稀缺性不足夠好,其他幾個方面特徵也不夠,所以早期在各種主要寶石中,鑽石一直不具備充分的競爭優勢。

其三,重新梳理一下因果關係。

在著名的「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之後,主要的渠道商通過人為的市場區隔和定價+國際4C鑒定標準+供應數量限制+愛情信物寶石的營銷定位這四大手段,成功地將鑽石的缺點全部彌補,讓它成為了一種非常成功的「價值倉庫」類投資品,優質鑽石至今還具有很好的流通性。

因此,我並不認為鑽石的營銷是騙局,相反,我認為營銷者非常懂得奢侈品的經營之道。

此外,啰嗦幾句,打算收藏寶石的朋友,這MINE分析法提醒我們,好東西通常比較稀有,因而價格不會太便宜。如果你真的打算收藏的話,一定記住第一條,絕不可貪圖便宜去購買廉價寶石。嗯?你問我怎麼好像懂點珠寶?其實是因為我老婆是做珠寶的啦,耳濡目染……

那麼,至於玉石呢,我覺得目前的整體經營情況並不好。現在的玉石經營依然和幾百年前相比變化不大,玉石難以鑒定而又缺乏統一標準,市場上充斥著假貨;雖然區分了價格層次但是定價方式難以讓人信服;據說數量稀有,但從物理化學等科學角度來看嚴格地說並不稀有。唯獨它在中國人心目中比較有份量的一點,就是它有美好的寓意,具備Entirely Earlist這樣的先機。

最後,我的結論要點如下:

A、玉石和鑽石都具有價值,是公認且常見的財富倉庫,因為一篇文章就斷言它們是「營銷而已」是沒搞懂不同事物的價值;
B、鑽石相對來說營銷更成功,玉石的營銷有待國人加強;
C、對任何事物的價值要有基本面的判斷分析,不可道聽途說。


鑽石之所以是營銷,原因有以下:

第一:鑽石儲量巨大,並不稀缺,全球的鑽石生產銷售被控制在一家公司手裡。造成稀缺的假象。翡翠和田玉以及一些真正的寶石,是真正的稀缺,是混合礦物。。。

第二:鑽石成分是C,大自然十分豐富,鑽石人工合成技術相對也比較成熟,碎鑽現在已經大量人工合成。。未來技術會更加成熟。。玉石誰能合成?實驗室里實現了合成翡翠,但是品相是垃圾及的,混合礦物的形成具有地質特殊性。

第三:鑽石,除了閃亮,能裝13,還有什麼用?做鑽頭,劃玻璃!!!

玉石是一種信仰,精神寄託,運氣不好了會想著戴一塊玉石轉運,沒有人想去戴鑽石轉運的。

玉養人,人養玉也不不用多說了吧。

關於玉石的,看看有多少成語帶玉字就知道了,中華獨有的文化。。。一直都是達官貴人把玩的,只是現在普通人也能接觸到了而已。

===================補充=============

商業社會,玉石被賦予了更多的商業氣息,不過本質不變。

任何都是營銷,看誰更有內涵!


這確實都是一個又一個的騙局。
但活該你們都愛裝逼啊。。。


最後一家國營玉器廠里的員工,因為愛好入行,工資收入僅僅是本地最低工資標準,有養活自己的能力,不用擔心。
————————分割符————————
對於「xxx是一場營銷」這種說法,我其實也是認同的,很多時候,我甚至在想,我們幹這一行是不是在騙人,而答案也是肯定的。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是的,對我自己而言,很多時候,同樣是。

然而,我是因為喜歡地質標本,喜歡瑪瑙,喜歡琥珀,喜歡對著一塊石頭暢想,想像,它是如何在這紛繁的世界上誕生,如何變化,如何跳入人們的眼帘,從萬里之外擠在其他的石頭中間,跨過千山,歷經千年而到我面前的,我應該怎麼樣,才能從一塊璞石里找到它和我自己的靈魂?只是一點想像力么?或許更多的時候是對於一種對於石頭的習慣,我習慣叫他們石頭,就像其他人習慣叫它們玉一樣,在我眼裡,它們所有的價值,一部分來自發掘它,雕琢它的人,更多的是來自喜歡它的程度。玉作為一種裝飾品可以很原始,感覺從未琢磨一般。

今天在廠里,一個朋友興沖沖的找我鑒寶,問我上面的石頭值多少,我說,你覺得呢?~他說不知道,300買的貴么?~我說你覺得300塊買個口彩好又喜歡的東西貴么?不貴當然好了。(上圖是一塊「海洋玉髓」,其實只是一塊瑪瑙,成份跟沙子差不多,但是它自然生成的紋路,類似一艘出港的帆船,晴朗的天空下,水下的珊瑚礁,迎著海浪,歡快作響)

但是玉也很複雜的時候,它靈動多變,感覺只要可以,我能用這石頭表達出我想的一切,差別只是你看世界的眼,和改變世界的手。

不用驚訝,上面的幾件作品都是石頭做的,一些算是玉,還有一些只是算是同玉一同生長的石頭(玉需要有一定硬度,密度,以及光澤度才可以算,嚴格的來說只有那些對著玉石珠寶標準鑒定過成份比例的石頭才算是玉)但是這些作品就像是畫家的畫布,作家的紙筆,忠實的還原著我們作為玉雕人所看所想的世界。(以上產品並非本人作品,讓大家失望啦 )
再細細說來,其實大家對於玉器的第一反映,

很多時候是玉觀音,玉佛之類的(此處感謝海岩大大,他的作品《玉觀音》捧紅了佟大為等人,順帶他兒子的《太子妃升職記》又捧紅了一堆明星,當然也反應了玉觀音在人民群眾內部的接受程度)很多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但是從業幾年來,見識了各式各樣的信仰,本人作為一名堅定的無神論,自然不會做出什麼鄙視其他信仰的事,所以順帶接過不少加工,常見的,觀音、佛,稀罕點的中二爆棚的東正教十字架,藏傳佛教的一系列神像,順帶幾個印度教的也有,給穆斯林帶的不能出現人臉,沒有傳統寓意的小物件,毛利人的力量標誌,甚至給越戰老兵做過毛主席像,當然自己也在牌子上畫過馬恩倆基友。
因為從8000年前的紅山文化開始,玉石就作為一種根植在文化基因里,具有特異化符號載體的功能就盤桓在中國人的腦海里,關於玉的各種神乎其神的傳說就是這些典型代表。孩子出生送個玉鎖,求個好生長(對比古今嬰兒死亡率,可以知道玉鎖,銀鎖對於孩子祝福比現在多得多),男戴觀音女戴佛,凡事求個平安穩健,老祖宗們居然還玩起了男女搭配≥﹏≤。

(這種比較廉價,玉的特點鮮明的小彌勒,一度在我這賣出幾櫃檯)當然玉石還有一個明顯的功能,那就是裝飾,人靠衣裝么,首飾也算在裡面啦,所以一把剔透玲瓏,色鮮欲滴的鐲子,一對畫龍點睛,令人耳目一新的耳釘,如此總總也是時下流行的玉石首飾更是玉石消費的大頭。

所以說,對於喜愛的人來說,這些石頭承載的是美,是祝福,是文化,是一段美好的想像,是一種內心的聲音,是自己想要追求的希望和理想。對於一般人來說,它們可能只是貴一點的石頭,是可以裝飾的材料,是偶爾表達心意的一種選擇。當然還有對於一些商人而言,它們就是錢,是欺騙的載體,是物慾的表達,是可以用來坑蒙拐騙,是可以用來玩弄市場,是可以用來吹噓的與文化相關的野心而已。
所以玉是什麼,重要的還是你怎麼看待它們,它本來就只是一塊沒有情緒的石頭而已。

好了說了這麼多,再發了這麼多圖,感覺自己又做了個了不得的廣告呢(≧▽≦),不過,我就是喜歡這些石頭啊,我也願意選擇和它們相關的工作呢(*^ω^*),晚安。


推薦閱讀:

戴石英錶的人都是什麼心態?
有哪些國內高大上,國外很low的牌子?
有哪些與時尚有關的經典教材或普及書?
有什麼適合少女的奢侈品?
該給老婆買奢侈品嗎?

TAG:奢侈品 | 心理 | 玉石 | 珠寶 | 鑽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