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為什麼沒有被拍成電視劇?


先看看胡適怎麼說的:「這部書是一種諷刺小說,頗帶一點寫實主義的技術,既沒有神怪的話,又很少英雄兒女的話。況且書裡的人物又都是儒林中人,談什麼舉業、選政,都不是普通一般人能了解的。因此,第一流小說之中,《儒林外史》的流行最不廣」。
沒有神怪,當然就不能像聊齋那樣肆虐熒屏;沒有英雄,自也滿足不了大眾的英雄情結;還沒有美女,再加上一個個整天「之乎者也」的書獃子搖頭晃腦,導演才沒那閑工夫來拍這種片子!
另外,從第一回到第五十六回,光看回目,就會發現基本上沒有一個人能夠從頭到尾的出現,最多也就出現個連續的那幾回。而且每幾回之間表面上基本沒有什麼聯繫。我們熟悉的王冕(畫荷花的那個),也只在第一回出現過。范進、嚴貢生,也只是撐死不過兩三回。一個連主角都沒有,故事情節又七零八碎的電視劇,有人看嗎?人物就像走馬燈似的換來換去,看過第四回就忘了第三回的人叫什麼,要真一回回的拍,估計演員多的連導演都叫不上名字。
無特定主角,沒有連續劇情,人物紛繁複雜,故事受眾範圍小,原著流傳不廣(指的是真正看過的原著的人,而不僅僅是知道這本書的人),這都決定了它不會輕易被拍成電視劇。
多說幾句:這是本好書,對於理解古代讀書人的世情生活來說,而一旦了解古代讀書人的生活,就容易理解他們的政治、官場、文化。這些處事待物的方式一直隱秘的傳承到現在,即使你用著」愛瘋「,沉迷於「臉書」,這些東西也一直隱藏在我們身後,你得承認。最後,看不下去的時候,試著逼著自己看完,幾年之後,看多了世事人情,你會越嚼越有味道的,相信我。


題材太狹窄,儒林為主。
人物線的間斷,沒有主角。
思想曲高和寡。


如果要拍成電視劇的話,估計需要相當高明的編劇,要不然就會顯得很傻


80年代的時候拍過系列短劇。


1985年拍過,跟老版《聊齋》類似的系列短劇,應該還不錯,可惜現在看不到了。


很喜歡這本書,但是好像不太適合拍成電視劇。拍了又怎樣,不出意外肯定是糟蹋原著。所以還是看原著最好,在文字的世界裡觀賞儒林中一出出悲劇喜劇鬧劇,安安靜靜地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用自己的思維去評判,而不是在電視劇里,跟著那些編劇導演演員的演繹,離原作者的本意越來越遠。


儒林外史的劇情套路一般是這樣的:話說某地A君如何如何,A去了B地見朋友C,C有好友DEFGH,大家一起吃了頓飯,講了幾句騷話。卻話說D怎麼怎麼樣又去了什麼什麼地方,再次觸發新場景,新任務,新人物…… 於是,前期的ABCDEFGH君統統消失,只活在別人的語言中
你說這種怎麼拍


儒林外史沒有主角啊。。。。看了一遍都是這個秀才出現幾集,立馬他遷出了另一個人,下幾個單元的,然後過了幾個回合又換人了。。。男女主角都沒有咋拍。


拍了,2015年版,潘粵明主演,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沒有播出。不知道出版方怎麼想的,這麼大熱度都不蹭。


主角變更的太快


按照現代影視改編來說,缺乏主線,無論是情節還是角色,按現代視角有點亂


推薦閱讀:

《王冕學畫》是出自《儒林外史》還是《世說新語》?
范進中舉一段話大致是:家裡沒米揭不開鍋了你去把這隻老母雞賣掉換些米回來吧,他為什麼不直接燉了老母雞?

TAG:小說 | 文學 | 電視劇 | 名著 | 儒林外史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