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捕捉野生的低等動物(比如螃蟹或甲蟲)作寵物,真的會嚴重影響這些物種的生存嗎?

網上有些提倡保護動物的常會這樣說,但有不少人反駁,理由也很充分,比如說當地人也會捕殺;繁殖能力不弱;適者生存,它們從古以來受到很多威脅也沒滅絕;賞玩比食用強;有人賞玩才會有人研究繁殖,更有利於它們的生存,等等。哪種觀點更正確呢,有沒有準確資料證明捕捉的危害大或不大?


螃蟹上邊說了,請自行搜索中國大陸龜類和瞼虎類生存現狀


說說昆蟲吧。昆蟲在生態學裡是典型的R對策者,你一商人再怎麼捕捉也幾乎不會對其種群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何況昆蟲個體小,分布廣,與環境融合度高,再先進的手段也很難將其分布地內的個體一網打盡,除非連同當地生境一起徹底破壞,那這就不是捕捉了,而是破壞性開發。


不邀自來。先說一下我沒有資料數據,就只根據自己知道的說一下看法,順便坐等更科學的答案。甲蟲完全不了解,就不亂說了,這裡說一下幾種常被當作寵物的蟹。
首先是寄居蟹,其實它只是名字帶個蟹,不算蟹類。常被當作寵物的是陸寄居蟹,它們個體較大,只需要偶爾補充一點海水,主要在陸地上生活,種類也有很多,但幼體在海中生活;拋開珍稀種類不談,就說普通的灰白陸寄居蟹之類。首先,這個東西目前是不能人工繁殖的,至少國內連成功使它產卵的例子都沒有,國外就算有也是奇蹟型的極端個例。因為人工繁殖極難,除了研究所和個別真土豪之外沒人有搞這種研究的能力,靠推廣飼養來發展人工繁殖技術完全就是個笑話。
而且,它們在野外自然生長的話至少有十幾年壽命,有些品種可能活幾十年,在甲殼類中算很長壽的,繁殖能力卻很低,幼體成活率也很低。這種情況下,亞成體、成年個體大量死亡肯定對種群有不小的影響。很多人說棲息地破壞比人為捕殺更嚴重,這是實話,但我們要注意,人為捕殺的危害也輕不到哪去。比較靠譜的調查認為,陸寄居蟹從捕捉到運輸再到從店裡(地攤)售出的過程中,死亡率接近90%,一批可能運輸上千隻,存活的只是個零頭;近些年這個東西消耗量其實很大,連一些內陸小縣城都有得賣,淘寶更是一搜一大把。當地人為了吃或玩進行的捕殺、或者任何天災我相信都沒有這種規模。
還有人認為,這種便宜的寵物不會到需要保護的程度,這也是對它不了解導致的。前面說過陸寄居蟹生命周期很長,我們只抓亞成體和成年個體,海里還有很多幼體在發育中。這樣,即使你把所有能繁殖的個體殺絕,未來幾年中也還可能有不少個體可以抓,價格也不會漲太多,等我們發現它瀕危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便宜說明生存狀況沒受到威脅」這種論調可以歇歇了。
【【這一類,我們很難證明它們的生存狀況到底好還是壞,但是估計不會好到哪去,而且還會越來越差。一旦野外種群遭到大破壞,很難恢復。】】

另一種,南海溪蟹。這種可以人工繁殖,略難,但一般人也可以做到;壽命不太長,繁殖能力不算差。但是,它們的生存狀況卻已經很堪憂了。原因很多,首先這是種很適合作寵物的蟹,顏色鮮艷,好養,又容易捉。其次,價格炒的比較高,利潤不小,有人自己去產地捉一批能換來一套高級海缸設備。它們生活在山溪里,活動範圍小,一旦發現一處產地往往就被人瘋搶,有些奸商遠道而來,帶著鎬翻動石頭找蟹,真正的一抓一麻袋,所以有點生態保護意識的野采愛好者都拒絕透露採集地點,不讓大家都知道。和那些奸商相比,當地人抓十個二十個的蒸來吃真不算什麼。我認識一位南方朋友人工繁殖了很多,在合適的地方放了四十多個亞成體,放完第三天就被聞風而來的人抓盡了,滿地都被翻的亂七八糟,從此人家寧可賣也不放了,正好可以和那些賣野生個體的競爭——順便說一下,市場上賣的絕大多數都是野生個體。
【【這一類,已經因為被當成寵物捕捉而受了嚴重影響,生存狀況較差,但人工繁殖發展不錯,可以彌補。】】

最後說一種,招潮蟹。這種前幾年比較火,常被冠上「情侶蟹」的名字,但不好養,壽命長短不清楚,繁殖能力不弱,不能人工繁殖。因為這種蟹難以養活,不知道怎麼養的人往往幾天就養死,知道的人大多也就能養幾個月,養過一年的很少,所以沒什麼意思,消耗的數量很可能在減少;而且野外的招潮蟹數量龐大。
【【這一類,因為本來極不適合飼養,所以沒見野採行為構成太大威脅】】

就這些。


推薦閱讀:

如何煮螃蟹可以讓它並不感到痛苦?
螃蟹被五花大綁的活活蒸死,人類為了口腹之慾而殘忍如此,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真的值得稱讚么?
《荀子.勸學》里「蟹六跪而二鰲」是否有誤?
中國人吃螃蟹的歷史起源於哪個朝代?

TAG:動物 | 螃蟹 | 昆蟲綱動物 | 生態學 | 動物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