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公園》好看在哪裡?
你知道,《南方公園》就是那種雖然全集污言穢語、各種胡噴什麼都不忌諱,但是骨子裡三觀極正確、透著製作人有腦的文化作品。所以我非常喜歡它。
《南方公園》從1997年開始至今播放了20季。其主創Trey Parker 和Matt Stone在近20年的時間裡對《南方公園》的定位也進行了不停的探索。早期的《南方公園》更注重哲學意義的思考(比如探索宗教)和對歷史的諷刺與批判(比如諷刺西進運動對印第安人的屠殺),而後期的《南方公園》則更加偏重社會批判。而個人認為將社會批判達到頂峰的傑作,則是去年播出的第十九季。
不同於往常由許多獨立故事組成一季,第十九季是一出連續劇,以美國社會當前突出的政治正確話題為背景,講述了一場個體與資本社會操縱「政治正確」概念的陰謀。
大部分看第十九季的人都能看出《南方公園》對政治正確的諷刺。比如,因為南方公園小學的同性戀比例不達標和座位排位特殊對待劣勢群體,當地政府辭退了原先的校長,聘請來了一位叫做PC Principal的新校長。他的名字可以直白地翻譯為政治正確校長。PC Principal對學生在平時交流中的用詞特別嚴格,比如學生絕對不可以用retarded(低智商)來形容智力發育不全的同學,也不可以用disabled(殘疾的)來形容殘疾的同學, 而且學生必須承認Caitlyn Jenner(變性奧林匹克運動員)是一個女英雄,原因在於她勇敢地選擇了變性。PC Principal 還聯合當地的大學生成立了一個政治正確兄弟會,讓兄弟們坐在一起喝酒,學習對待少數族裔說話的正確用詞,怒斥美國社會對少數族裔的壓迫。
當然如果《南方公園》僅僅止步於諷刺政治正確,未免太過於淺薄。而十九季真正想要說的是其實是劣勢人群對「政治正確」的利用,普通人用「政治正確」的言論與行為進行自我包裝,與消費主義環境下「政治正確」的商業化運作。
先從劣勢人群對「政治正確」的利用說起。
我們都知道Eric Cartman作為《南方公園》里的反派人物已經習慣利用一切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當PC Principal來到學校之後,聰明的Cartman已經感受到大環境的改變,冒犯人的話不能說,少數族裔與殘障人士成為了學校的新主流群體。那麼想要達到的自己的目的,就需要利用環境的規則。在第五集"Safe Space"里,Cartman發現有人在網上嘲笑自己身材,於是跑到PC Principal那兒告狀說自己作為一個超重劣勢人群收到了侮辱,要求網上所有關於他的負面消息必須一律清除。於是PC Principal便答應了Carman的請求,勒令Kyle 和Wendy把對Cartman的任何批評一併撤下。這樣一來,全南方公園小學的學生就不能說Carman半句壞話,而實際上Cartman時常欺負他人,很多人有怨言也不能在網上宣洩。
而普通人在《南方公園》里也善於利用「政治正確」對自我進行包裝。
比如PC Principal成立的PC兄弟會,表面上兄弟們會聚集在一起討論少數族裔與劣勢人群被社會壓迫的現狀,實際上這只是他們拿來包裝自己甚至是泡妞的談資。一次兄弟會活動邀請來了很多hot girls,兄弟們在接近這些姑娘們的時候義憤填膺地說我對這個社會太絕望了,現在還對少數族裔有這樣的壓迫。於是姑娘們煞有介事地故作關心地聽著。聊了不久弟兄們就邀請姑娘們上樓聊天,於是就帶著姑娘回房間了。這件事情被南方公園小學報社知道了之後,總編輯Jimmy立刻撰寫了一篇文章諷刺,標題為「PC stand for Pussy Crushing」(政治正確的縮寫展開來就是操逼),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兄弟會滿口仁義道德,也不過是給下半身活動找一個虛偽的幌子。
而消費主義環境下對政治正確的商業化運作則是本季最深刻的內核,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強大的同化作用。
整一季從南方公園要進行激進化改造(liberalization)開始,在Stan的爸爸Randy的帶領下,南方公園引進了Whole Foods。Whole Foods是一家受眾為中上層階層的有機超市。Whole Foods的品牌定位是出售有機健康食品,拒絕壓榨廉價勞動力,並且積極提倡公益活動,因此Whole Foods的食物價格通常是普通超市的好幾倍。有Whole Foods的地方一般代表該地區的經濟實力和較為激進的政治傾向。因此Whole Foods作為一個代表激進主義與消費主義結合的流行文化符號在《南方公園》里成為了探討「政治正確「概念商業化最直觀的載體。
隨著故事向前發展,我們會發現Whole Foods並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麼真實地崇尚人道主義。其中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是,Randy發現每次自己在收銀台結賬的時候,結賬員都要千方百計地說服自己捐錢。比如給貧窮地區的兒童捐錢吃飯,如果不捐就要把買來的三明治從兒童假人的嘴裡拔出來。
這種強制募捐的方式很令Randy反感,Whole Foods如此強迫人募捐,又有多少資金是真的流入到需要的人群手裡呢?
另外本季中一個很重要的主角Leslie, 一個看起來善良無害的小姑娘,隨著故事的發展,慢慢被Stan, Kyle 和Cartman發現其實是一個人型廣告。這樣的角色設定,寓意當代社會無孔不入的廣告。早期的廣告和報紙雜誌的內容是涇渭分明的,我們在閱讀的時候有心理預設,知道什麼時候我們在閱讀雜誌新聞,什麼時候在閱讀廣告。而當代社會,廣告已經滲透到內容中,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軟文,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讓我們猝不及防,操控著我們的消費選擇。而化成人型的廣告則是廣告滲透進生活的終極模式,在未來並不是不可能實現,現今我們身邊就有著推銷行業。
如果說無處不在的廣告令我們反感,那麼利用「政治正確」概念炒作的廣告則是令人震驚。我們並不曾想像過一個人文概念也可以被資本主義社會消化包裝成商品,並且以此概念盈利。在《南方公園》里,Stan和Kyle無意間看到一則保險廣告,畫面竟然是PC Principal在給Leslie盪鞦韆,而廣告語則是,為你所愛的人買上一份保險。作為政治正確和廣告具象化的代表,這兩個人物的共同出場的寓意則是顯而易見了。
《南方公園》里講述的消費「政治正確」概念的行為在現實中有很多照應,比如LGBT Pride(同性戀變性者雙性戀認同組織) 就是加拿大TD銀行贊助的,每年遊行的時候人們都會看到巨大的TD銀行標識。
又比如Youtube音樂有一系列少數族裔追求音樂夢想的廣告:1.穆斯林女學生旁若無人地唱饒舌音樂。2.亞裔學生聽著音樂自信地走過一群社會青年。
這些廣告都通過強烈的政治正確信號來博得觀眾的認同,從而引導消費行為,最終靠此來獲得盈利。
《南方公園》在第十九季里重點講述了這一現象,描述了強大的資本主義體系下,一切流行概念,甚至是本身偏離資本主義的口號與行為都可以被消化,為資本與商業服務,從而更加鞏固資本主義的統治地位。
第十九季的《南方公園》可謂神作,值得我們反覆品味。比起嚴肅的社評論文,諷刺喜劇給人帶來的思考可能更為直觀與具有衝擊力。這大概便是《南方公園》20年經久不衰的獨特魅力吧。敢冒犯一切道貌岸然的觀點,卻不以冒犯為目的。
南方公園用社會學的語言講,就是給成人世界祛魅。
我這句話如果給南方公園發現了,就是當之無愧的成人世界狗屎的一部分。。
一句話總結SP: 沒有任何東西值得信仰,沒有任何東西值得跟隨,善良和正義有時候沉睡,有時候醒一醒,其實也不是多大的事兒,明天就忘了。
完全不理會「政治正確」,甚至刻意挑戰和解構
自從看了南方公園,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英語罵人能力直線飛躍了。
寫個東西幾十贊了,一下成為個人主頁排名第一的答案,不改一改對不起讀者,也對不起自己。
《南方公園》個人認為和《辛普森一家》很像,非常簡單的角色,20分鐘的時長,卻能勾畫出令人驚嘆的故事情節。而且還堅持了這麼久。和《辛》不同的是,南方公園很臟。
但也只有髒了才能揭露更髒的現實。
南方公園背景是科羅拉多的一個小鎮,鎮里很多人都算是「主角」。大人們都是sb,他們有各種骯髒的癖好、愚蠢的想法;小孩子卻都像數碼寶貝里那樣,有許多牛逼的思想和改變世界的力量。
在這樣一個荒誕的背景設定下,南方公園巧妙的連接了美國的現實文化、社會衝突,甚至是整個世界的人類發展、地球和平等問題。他用十分露骨的隱喻,讓你笑完之後為劇中人物感到可悲,進而發現,劇中人,是你我他,是泰國總理英拉、是美國總統奧巴馬。你會去思考,為什麼一個簡單的地緣衝突會被政治、宗教、文化演變成吞噬人類文明的導火索,或者為什麼我們不該用一種美好的方式解決一個問題。
比如,你可以看到第八季講述了沃爾瑪等大型中央超市的存在對於當地小型商鋪的衝擊,和人們既想抵抗又忍不住撿便宜的矛盾心理。在保住城鎮經濟的宏偉任務面前,每個人內心的貪婪和慾望被徹底的揭露出來。你覺得這荒誕,但仔細一看,這種心理太真實的存在於現實中的每個人身上。
再比如第八季有一集講述未來移民跳到現在來來和現在的人搶工作,現在的人為了抵抗未來人的移民入侵,不惜用男性君羊交的方式想把所有人變成 gay 來抹殺未來人(即 wipe out humanity)。你可以看到人們為了抵制廉價勞力移民干出了多麼荒唐而反人類的事情。
但更牛逼的是小朋友提供了另一種思路:善待世界,將未來變好,這樣他們 don"t have to come here for a job。看完你就想了,我X,難道不讓移民擾亂生活秩序的最好辦法,不就是讓世界共同進步么,這樣他們也就沒必要為了生存擠進富裕地區了。為什麼非要抹掉人類文明呢!
《南》取材之廣泛令人髮指。甚至,它在一些前沿問題的探討上總有很深刻獨到的見解,令人毛骨悚然。例如最新一集(18x06,2014/11)是關於 Freemium 遊戲的邪惡商業模式的揭露,說遊戲開發商 don"t care people with addiction problems; they are counting on them [to make profit]。對這個觀點我不置可否,但這樣一個一刀見血的角度絕對是任何現實劇、新聞媒體不敢說的。相比之下,《辛》更像是一段段小包袱,偶爾來句諷刺現實的吐槽,但在主線劇情上往往溫馨和諧。
說到頭,南方公園就是這樣一個荒誕劇,他用最噁心、最可笑的方式來影射現實,告訴觀眾,現實中的我們思路是多麼詭譎、陰暗、無可救藥。
##############下邊是修改前的################
《南方公園》個人認為和《辛普森一家》很像,非常簡單的角色,20分鐘的時長,卻能勾畫出令人驚嘆的故事情節。而且還堅持了這麼久。
和《辛》相比,南方公園的題材更能體現出編劇對於生活細緻的觀察和狂野的想像:細緻得人汗毛倒豎,狂野得人拍案叫絕。他們能拿出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但大家都不以為意的事情來進行誇張,比如男的站著撒尿之後該不該把坐便圈放下來這種事情。在誇張的過程中,諷刺的目的自然就達到了。就算你不能理解他們奇怪的笑點,南方公園對於情節的想像、對於現實的顛覆絕對可以令你拍案叫絕:情節一環扣一環,發展似乎十分合乎邏輯,但是等到節目末尾你回頭看,就會不禁在心裡默念「草,怎麼會發展成這樣?」
(例如大電影中,主線的發展邏輯是三級電影→小孩學會罵人→家長抵制電影→矛盾升級→政治問題→戰爭;另一條線是薩達姆鞭笞撒旦+撒旦等待預言應驗得以返回上層世界;最後兩條線配合講好了故事,裡邊能很清晰的看到《耶穌受難記》和《悲慘世界》的影子,配以二流歌劇的方式呈現出來,堪稱完美。)
歷經大起與大落,你在體味這一"步步正確、結果荒誕"的過程中,能看透許多事情。相比爛片橫流仍舊賺得盆滿缽滿的日本,美國動畫所面臨的考驗就嚴苛的多了:
類似於IS這樣的銷量吊打無數佳作的賣肉半蘿蔔片,還很難找到美漫世界能相對應的作品。
但這部動畫是個例外。
它就是《南方公園》(以下簡稱SP),今年剛剛續簽了23季。這對於SP的粉絲來說,至少在2019年之前都可以高枕無憂了。
(如果你還沒看過,微信公眾號『動畫學術趴』後台回復「南方公園」有驚喜~)
提到「續簽」「砍掉」,經常看美劇美番的朋友們一定深有體會。一部美劇or美漫的存活,主要取決於劇集質量、收視率、廣告收入三者之間的平衡。只有做到以上幾點兼顧,才能堅強存活。而今天的主角《南方公園》,就完美地做到了以上的標準。
首先來看看IMDb:
SP的每一季都獲得了8分以上的高分,再看看豆瓣上的評分,評分更是破了9。
它確實是一部實打實的常青樹動畫,它從97年到17年,跨越20個春秋,借孩童之口諷刺美國社會,處處挑戰觀眾底線,時時抓住政治G點,無差別diss全世界,卻能夠風生水起,究竟魅力何在?
故事很簡單:在終年積雪僅有冬夏兩季的美國科羅拉多州一個名叫南方公園的地方,有四個性格各異的小男孩:他們分別是Stan、Kyle 、Cartman和Kenny。
他們的身邊總是發生各種稀奇古怪的事件,也總是有著稀奇古怪的人……比如會說話的屎Mr.Hankey,擁有迷之口頭禪「M』kay?」的懦弱教師Mr. Mackey。
然而奇怪的就是,這個小鎮的人們勾心鬥角,卻彼此相安無事。緊貼時事熱點,劇情刺激幽默的同時,人物設定刻畫又非常出彩。但儘管如此,一開始會被該作吸引絕對是因為劇情獵奇無下限和美式粗口。無下限這點從幾個主角身上就能看出來:
頭戴藍色毛線帽的Stan和綠色帽子的Kyle是四個小男孩里比較正常的,性格和三觀都比較接近。但是仍舊有著細微的差別:
Stan的性格特點是極少受到洗腦和干擾,明確自己的目標,敢愛敢恨,對朋友更加肝膽相照,他還有個很暴力的姐姐;
Kyle則比起感情更注重維護內心的正義,他有個加拿大領養的弟弟Ike,他是SP中最正直的人,最常見的就是發表一些「 gay little speech」,即事件感悟。
雖然由於他們兩個相對正常,關係也最好,但Stan見到喜歡的異性也會嘔吐,Kyle則會沒事幹就和自己的加拿大弟弟玩「踢飛小朋友」這一十分不友好的遊戲。
此外他們拿自己的朋友開刀也是司空見慣……
與他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胖子:
胖子Cartman是主角中的道德底線,他是個愚蠢肥胖自我為中心的種族主義者,隨著劇情的進展,他越發的心狠手辣反社會,在S5E01中,他的混亂邪惡屬性達到了峰值——他把自己的父親做成辣椒醬並讓自己同父異母的哥哥Scott Tenorman吃了。
Kenny家境貧窮,總是穿著一件看不見臉的橙色兜帽衫,極少情況下會露出自己的臉。也因此平時說話觀眾根本聽不懂他說的是什麼。作為更接近胖子的無下限選手,他黃賭毒均沾,但他是個好男孩(大誤),他會為了胖子的實驗接受貓尿洗禮(S12E03),會傾盡所有為小妹妹買玩具。
他還會為了夥伴毫不猶豫的慷慨赴死。他身上具有一種自毀式的大無畏幽默,是個真正的勇士or死士,早期動畫基本Kenny每集必死,之後這樣的情況減少,但是Kenny的存在感也被本作另一重要配角小黃油取代不少。
(雖然小黃油後期大有取代Kenny之勢,但其實小黃油butters和Kenny關係其實不錯,還被小胖揶揄為什麼還不去開房,2333)
美式粗口更不必說,這可是SP粉絲相互吸引的方式!
猶記得當年筆者結識新友人,得知對方也看《南方公園》,激動之餘卻仍保有陌生少年人的羞澀和天真,只得猶猶豫豫的開口試探。當時我們的對話是這樣的:
我(小心謹慎的):「Oh my god they killed Kenny!」(老天爺他們殺了肯尼!)
對方:(驚喜交加的):「 You basterd!」(你這混球!)
我:(如釋重負的):「Screw you !」(去你的!)
再後來,我們就一起歡快的合唱《uncle Fucka》了(《南方公園劇場版》主題曲)
《南方公園》(South Park)是美國喜劇中心(Comedy Central)製作的動畫劇集,由特雷·帕克(Trey Parker)和馬特·斯通(Matt Stone)創作。他們被粉絲充滿愛意的稱為「二老」。
創意最初始於1992年二人所做的一部名為《The Spirit of Christmas》(《耶穌大戰雪人》)的小短片,當時他們還在科羅拉多大學學習電影製作。
這是一部剪紙動畫,這時南方公園四大主角就已初具雛形:包括一個長相類似卡特曼但是叫肯尼的角色,一個長得像肯尼的無名氏,以及長得像斯坦和凱爾的兩人。四個男孩堆了一個雪人,結果雪人有了生命,殺死了他們之中叫「肯尼」的那個。
(看來Kenny的存在感稀薄和必死梗是從一開始註定的,悲傷。),剩下的男孩召來小時候的耶穌,他用自己的光環把雪人斬首。
這部短片被一個電視製片人看中,讓他們製作一部名叫《耶穌大戰撒旦》的動畫短片,把它的錄像帶作為聖誕卡送給同行。這樣,這部片子就被很多好萊塢的大佬看到,他們又把它送給其他朋友,喬治·克魯尼就自己複製了300盤送人。
帕克和斯通就此得到了有線頻道「喜劇中心」老闆的重視,《南方公園》便在1997年8月13日正式誕生。之後《南方公園》第一季登上了《新聞周刊》和《滾石》雜誌的封面,還拿到了艾美獎 。SP也隨著一開始單純的惡搞和輕微的粗口,發展成了集火全世界的逆天吐槽。
當然,能夠獲得如此多的好評,動畫本身要足夠好看才是硬道理。
近20年的時間裡二老也對《南方公園》的定位也進行了不停的探索。
SP對於宗教和美國時事和社會文化方面的結合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在S13E03集,一整集講述了經濟危機席捲美國社會,為了平息「經濟」的憤怒,Stan的爸爸Randy帶領大家減少消費。而Kyle卻有不同的見解——他認為消費才是解決危機的動力。與此同時,Stan正煞費苦心想要把父親分期付款買的榨汁機退款,卻被各種推卸責任。
這一集的主線模仿聖經,將一場經濟的危機與聖經福音故事中耶穌之死聯繫起來,在聖經中,猶太裔的猶大背叛了耶穌,SP有意打破這個傳統:身為猶太人的Kyle在其中扮演的正是耶穌的角色,而反面角色猶大毫不令人意外的由小胖扮演。通過想要退還榨汁機跑遍整個美國的Stan就揭露了美國次貸危機的經濟漏洞。這種堪稱「四兩撥千斤」的手法和劇情比比皆是。
在SP中,這樣的梗也層出不窮,比如S15E06致敬了《驚魂記》,S15E08模仿《黑客帝國》。還經常黑一些著名導演。
SP中還經常出現對歷史的諷刺與批判(比如諷刺西進運動對印第安人的屠殺),但更偏重社會批判。比如第20季,恰巧是美國大選的期間,整季劇情都是圍繞美國大選發生。這一季的總統候選人Giant douche和 Turd Sandwich(翻譯為「屎加堵」和「稀拉莉」,可謂信達雅。)勾心鬥角,這裡SP非常辛辣的揭露了投票權的可笑虛無。
Stan質問父親Randy:為什麼每隔四年我們就要在這兩個蠢貨里做個二選一?Randy則表示,這裡是美國,你是美國人,你就得這麼做。
《南方公園》經常通過歪曲式的模仿來嘲諷美國乃至全球文化和社會時事的各個方面,用黃暴粗口、黑色幽默和荒誕主義,樂此不疲的觸犯中產階級的神經,無差別攻擊在世的名人。
但這仍舊是一部正能量十足的動畫:它高舉言論自由的大旗,敢於為少數群體發聲,敢於質問一切不合理之事,挑戰了許多根深蒂固的觀念和禁忌。
在惡搞的同時,SP絕對不包容猥褻兒童,奪人自由,種族歧視,惡意壟斷,恃強凌弱、恐怖襲擊等等行徑。作出以上行為的人要麼慘死要麼身敗名裂。絕不姑息,這正是SP的魅力所在。
S10E01中,備受大家喜愛的角色大廚(chef),受到一個教派的影響,變成了戀童癖。這一集黑了擁有湯姆布魯斯等眾多名人信徒的斂財邪教——山達基教。而有趣的是chef的演員自己是該教信眾,為此十分憤怒,而二老的解決方法是……他們毫不留情的把chef寫死了。
在S12E02這一集,SP一反常態創造了一個非常難過的故事:這一集主角是大家熟悉的小甜甜布蘭妮,劇情中布蘭妮受狗仔騷擾不忍流言開槍自殺,只剩半個腦袋的她仍舊去參加了MTV大賞。
這集播出時正值2007年布蘭妮人生低谷:前夫為錢向狗仔出賣她各種生活隱私,VMA舞台被做手腳導致表演失敗。由此看出SP雖然平時經常嘲笑各路明星,但並非惡意諷刺。這一集充滿了二老對布蘭妮的同情和對無良狗仔的斥責。
這張照片拍攝於2007年,幾十個狗仔對著布蘭妮瘋狂抓拍,布蘭妮心力憔悴的哭著對狗仔說:「你們能不能放過我?",令人心疼。
S16E01中,SP大膽的炮轟了iPhone,把科技和資本發展的雙面性揭露的淋漓盡致,劇中的「喬幫主」利用人們懶得看用戶許可通知的心理,偷偷加入會逼用戶變成「人體蜈蚣」的條約。
如果你不了解美國,這將是一個極好的了解美國社會各階層各個文化圈政治圈動態的窗口,如果你恰巧了解,這些梗就夠你玩味一年。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它還是一部全美最好用的髒話指南。
總的來說,任何人都逃離不了SP的大炮:無論你是美國黑人,還是南方鄉下佬,舊金山臭屁到不行的「城裡人」還是國外的加拿大人、墨西哥人、法國人、中國人、日本人等等;
你可能是猶太人,可能信奉天主教;你是偷偷摸摸的同性戀,是掩飾身份的變性人。是明目張胆的黑社會,是不敢舉槍的警察。是終日買醉的癮君子,還是光鮮亮麗萬人崇拜卻背地骯髒的明星政客或是宗教領袖。
在SP你都會被嘲笑到體無完膚,同樣你也會得到最大的尊重:
你可以和任何人一起diss這個世界,你甚至可以是一塊毛巾,一坨大便,一個器官。只要你有思想,你想發聲,你都可以勇敢地站出來,因為還有千千萬萬的人,在你背後與你一起庸庸碌碌,竭力生活。
真誠且惡毒,誠實又謊話連篇的生活在這個天堂般的小鎮。
這是真正的平等與自由。
是玩世不恭癲瘋笑鬧皮相下,一腔正直純粹的憂世熱血。
如果你還沒看過,微信公眾號『動畫學術趴』後台回復「南方公園」有驚喜~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動畫學術趴」,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我們需要資深撰稿人、視頻UP主、運營實習生,有意者可以投稿至xueshupa@163.com。
【點我進入傳送門】
《南方公園》初看之下非常荒謬,從人設到劇情,都違背常識。但就像魔幻現實主義的作品一樣,它的目的是諷刺現實,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把現實事件或者觀念中的矛盾最大化地激發和表現出來,而這種最大化的表現,會通過各種不合常理的劇情發展、角色的污言穢語、暴力行為等觀眾難以接受的方式來表現出來,就像「我紋身、抽煙、喝酒、說髒話,但我知道我是好動畫。」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
舉個例子:S15E03《皇家布丁》
這一集主要講加拿大皇家婚禮的傳統。
傳統,嗯很好,傳統象徵著一個民族的文明,我們應該想尊重祖宗一樣尊重傳統,就算傳統是在婚禮的時候王子把雙手塗滿布丁,然後王妃把布丁刮下來,然後王子把王妃的一條胳膊扯下來,再然後X到自己的菊花裡面去。多麼美好的婚禮,多麼美好的一天,全體加拿大人民都沉浸在幸福之中。
果然很荒謬。但是如果不把「傳統」上升到如此荒謬的程度,就不能把它不符合時代的弊端暴露出來,尤其是一些形式化的儀式,早已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但是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要繼承下來,一方面形成一種社會氛圍對個人的壓力,另一方面形成一種老一輩對後輩的壓力,傳統行為更傾向於一種在外界壓迫下進行的活動,而不是出於對傳統文化的認可而自發進行的。
當這種形式的代價並不怎麼高昂的時候,儘管內心有所抗拒,但是忍忍就過去了,畢竟「大家都是這樣的」。
那如果傳統的內容是殺人呢,這不是忍忍就能過去的,就必須正視它的問題。問題並不在於「殺人」,而在於不合時宜。所以這一集借一種荒謬的傳統,來讓人意識到不符合時代的傳統才是真正的荒謬。
當然也有可能是二老因為某個不得不參加的傳統活動而心生報復於是做了這麼一集。
每每聽到那句熟悉的「I learned something today",你就明白,不管前面噴了多少的污言穢語,二老其實是極其有原則的,用一句被用得有點爛俗的話形容,那就是所謂「話糙理不糙」。
三觀端正+口無遮攔+狡黠智慧且淫而不盪,這應該是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所嚮往的生活狀態吧一句話
screw you guys , i am going home!
鐵杆粉絲
1、只是吐槽沒有意思,吐槽之外會講故事,而且講得一手好故事。
2、AB故事雙線並行最終焦距讓人眼前一亮留有驚喜。
3、神奇的腦洞。比如說一集吐槽廁所是美國人民最後的自由,結果馬上廁所就被管制了。如此絕贊的細節、梗,層出不窮
4、每集都保有較高的水準,不會讓你無聊。
5、類似銀魂,但是某種意義上比銀魂更高明
6、角色塑造的很成功,很有意思
7、比日漫幻燈片強
8、骨子裡三觀非常正,正能量
9、細節處總會想起這是一群9歲小屁孩的世界,於是什麼都能理解了,會心一笑
10、黑到點子上了
用一種對著乾的精神諷刺社會上不合理和可笑的事情。就比如有一集,大麻在藥店合法賣,然後stan他爸就去天天買當飯吃,但是KFC卻非法了,然後Eric就去聯繫肯德基上校,走私炸雞,他吃炸雞就和吸毒那樣用鼻子吸。
然後Eric又表演了他的至賤藝術:在車上,很嗲的問他媽,mommy, could you by me a KFC?
回答,nop
怒吼,fuck you bitch!
然後各種my mom fuck me everyday的橋段。
然後16季最後幾集諷刺冰與火之歌,我也很愛看冰與火之歌,但是他諷刺的點確實很對,butters的各種吐槽都很到位。
還有eric在花園裡的各種遊說,突然大叔從窗戶大喊,what the fuck are you doing in my gardan。
那種美式幽默,真的很逗。
其實很大一部分是沖著cartman去看的。
從初中起我就再也不看國產電影了,一直看雙語字幕英文電影,我說這個不是為了抖資歷,我是想說,看了這麼多年國外電影我就發現,中文配音再怎麼配的好,你聽起來還是彆扭,因為老外和中國人的表達一個事情和感情的方式就不同,思維模式不同造成的。就比如老外說不願意做什麼,no no no no,i would never do that shit.中國人可能會說,不行,我才不去呢。如果原文翻譯過來,你不覺得很彆扭嗎?因為中國人從來不這麼說話。
所以看南方公園這類對話很多又很多包袱的影視作品,建議看雙語字幕,並且看或者聽英文多點,久了就會習慣了解歐美文化中的笑點,也就明白它有趣在哪裡了。
作為Eric Cartman的忠實沉迷粉,整部《南方公園》給我的感覺是:SWEEEEEEEEEEEEEEET。
無差別黑各國人各種群體。加拿大人、中國人、日本人、墨西哥人。猶太人、同性戀、變性人、黑社會、警察、癮君子、明星、政客、宗教領袖。當然還有他們自己「南方鄉下人」。無差別黑即是不黑,SP的諷刺對事不對人。只是想用調侃的方式讓大家求同存異罷了。
但這並不是說SP無條件包容一切行為。SP絕對不包容孌童,恐怖襲擊,剝奪自由,壟斷,種族歧視,恃強凌弱等等行徑。作出以上行為的人要麼慘死要麼身敗名裂。
一副玩世不恭的表皮裡面是滿滿的正義感。這就是SP的魅力。
一開始看的時候覺得沒什麼,後來看到Eric的媽媽是個whore的時候,一下子意識到每個人物所處生活的殘酷。
文化上
S14致敬了《發條橙》,S15E06致敬了《驚魂記》,S15E08模仿《黑客帝國》。還有各種音樂人的梗。
當對上帝的信仰本身建立在非常荒唐的理由之上時,上帝的意義自然被消解了。
真sp粉不會問這種問題的~看過幾集沒感覺的話建議你還是別看了。這些年來SP已經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先馬住。
簡單說,就是瘋狂開啟互相打臉模式。
正確的觀影方式是……
注意【南方公園劇場版】的幾首歌……
猜劇情簡直不能停,
創作者試做的前幾集是成人角度噁心小孩
然後就變成小孩角度噁心所有人了
各種大人的陋習無知剛愎
各種致敬又夾著黑,各種時事諷刺,
各種第三世界窮困潦倒,各種底層生活描述
各種惡意,各種治癒系(*主要是小黃油同學)
各種思潮碰撞與國家歷史
各種黑,黑國家黑總統黑棒球黑曲棍球黑鄰國
黑日本捕鯨/文化侵略
黑中國人多/舉國體制
等等等等
名人能黑,因為品行不正
元首能黑,因為受人民監督,對人民負責
能無限的黑色幽默,因為消極是自由的
這是一部能讓後人笑不出來的業界良心
你懂的越多能從中獲悉的東西就越多
你什麼都不知道也能哈哈笑的看下去
各種荒唐,圓了.外星人,大人的蠢,螃蟹人,
各種偏見,不減,猶太,紅髮,穆斯林,
為了體現新時代的蓬勃朝氣,就沖著一集死無數鯨魚海豚嚇尿小朋友
在大天朝是絕對通不過的.
沒有的東西總是稀罕,所以好看.
kenny,因為窮而不死的邪典小公主(男)
eric,因為賤而短視的極端主義熊孩子的王
kyle,因為損友而煩惱,典型鄰居家的聰明懂事好孩子
stan,核心,調停eric和kyle,冒險家.
They kill kenny! U bastard!
推薦閱讀:
※《廣告狂人》第三季 第六集中 Don和康納德 希爾頓先生的對話,求解析。?
※為什麼《老友記》主演中只有詹妮弗·安妮斯頓知名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