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末極少有漢人大員謀反?

漢人掌握了重要的職位,並且有各種地方軍隊:湘軍、淮軍等,還有北洋水師、南洋水師等多為漢人所掌控。為什麼他們還要效忠腐敗的滿清?為什麼不謀反以圖民族大業?
除了袁世凱在清末反戈一擊,幹掉清廷之外,真不記得有多少漢人大員謀反過了。


北方大部分地區還效忠於清政府,這時候不適合直接跳出來吸引火力當炮灰。南方在清末搞了個東南互保,在歷史教科書上就提了一句,實際上可以深挖不少。
19世紀中葉的太平天國之亂給滿清的統治以重擊,南方的實力派崛起已經勢不可擋,到19世紀末的時候,這些南方的封疆大吏已經有了叫板中央的底氣。1900年,北方愈演愈烈的義和團運動引起了英國人的不安,他們計劃派遣軍艦進入長江,但是遭到了南方實力派的拒絕。
1900年的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緒帝的名義,向英美法德俄日等十一國同時宣戰。清廷在向各國宣戰的同時,還懸賞捕殺洋人,義和團及清軍圍攻各國在北京的使館。中國北方政局陷入大亂。但是南方的反應耐人尋味,張之洞給英國領事發電報雲「我湖北已添重兵,貼出告示,嚴飭各州縣,禁謠拿匪,敢有生事者,立即正法,所有洋商教士,有我力任保護!」,非常明確的表達了保護洋人洋商的態度,不參與慈禧太后發動的戰爭,毫無疑問是在和中央對著幹了,說的嚴重點,這是在抗旨。朝廷當然不爽,繼續下旨要求召集義民,想在南方開闢新戰場。
但是這封聖旨被電報局的老大盛宣懷(常州人)給扣留了,他給李鴻章發了個電報,其中提到「今為疆臣計,各省集義團禦侮,必同歸於盡。欲全東南以保宗社,諸大帥須以權宜應之,以定各國之心,仍不背廿四旨,各督撫聯絡一氣,以保疆土。乞裁示,速定辦法。」李鴻章迅速轉發給了兩江總督(管江蘇安徽江西三省)劉坤一,湖廣總督(管湖南湖北)張之洞,加上李鴻章自己就是兩廣總督(管廣東廣西),帝國的半壁江山已經不聽號令了。
然後李鴻章還給帝國補了一刀,他回復中央「此亂命也,粵不奉詔。」手段還是相當高明的,稱這個聖旨有問題,因此自己抗命不遵也就不是謀反了,帝國南方的官員們紛紛信心大增。有趣的是,亂命一詞不但可以指「悖謬的命令」,也是人臨死前神志昏迷時留下的遺言,這太諷刺了。

6月底南方與各國正式簽訂《東南互保章程》。
具體內容如下:

一、上海租界歸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均歸各督撫保護,兩不相擾,以保全中外商 民人命產業為主。
二、上海租界共同保護章程,已另立條款。
三、長江及蘇杭內地各國商民教士產業,均歸南洋大臣劉(劉坤一)、兩湖總督張(張之洞),允認真切實保護, 並移知各省督撫及嚴飭各該文武官員一律認真保證。現已出示禁止謠言,嚴拿匪徒。
四、長江內地中國兵力已足使地方安靜,各口岸已有的外國兵輪者仍照常停泊,惟須約束人等水手不可登岸。
五、各國以後如不待中國督撫商允,竟至多派兵輪駛入長江等處,以致百姓懷疑,借端啟釁 ,毀壞洋商教士的人命產業,事後中國不認賠償。
六、吳淞及長江各炮台,各國兵輪不可近台停泊,及緊對炮台之處,兵輪水手不可在炮台附 近地方練操,彼此免致誤犯。
七、上海製造局、火藥局一帶,各國允兵勿往游弋駐泊,及派洋兵巡捕前往,以期各不相擾 。此軍火專為防剿長江內地土匪,保護中外商民之用,設有督巡提用,各國毋庸驚疑。
八、內地如有各國洋教士及遊歷洋人,遇偏僻未經設防地方,切勿冒險前往。
九、凡租界內一切設法防護之事,均須安靜辦理,切勿張皇,以搖人心。

這九條總體上維護了南方與洋人的利益,為帝國保存了實力,至於這實力最後落到誰手上就不好說了。
我國歷史教科書對此一帶而過甚為可惜,不知道為何,就不揣測了。這倒是可以從某個角度解釋為何清末這些漢人大員沒有造反,因為他們可以通過不流血的辦法獲得想要的權力與利益,沒有必要去當出頭鳥。況且上面提到的幾個總督歲數都不小,也沒幾天能活了,選擇武裝造反搞不好就把一輩子的功名賠進去了。他們會選一個更穩妥的辦法,不斷削弱清廷(主要還是清廷自己作死的成分居多),最後留待自己的兒孫去完成這一切。李鴻章1901年去世,劉坤一1902年去世,活的最長的張之洞也就活到1909,還有閩浙總督許應騤1906年去世,雖然執掌兵權,但他們這個歲數,真的不適合武裝造反。或許他們還忠誠於大清帝國,但是他們已經不再懼怕中央的權威,這個風雨飄搖的帝國,他們即使再努力,也怕是補不上那麼多窟窿。
1911年,辛亥革命,滿清的統治被摧枯拉朽般推翻,南方北方的漢人權臣撕破臉皮,滿清的統治僅僅月余便名存實亡,效率不比直接造反差。


樓主你這是內奸當反賊用啊。。。。。。遍地是太平軍(我會告訴你太平軍的遠征部隊已經莫名其妙出現在山西了么。。。),捻軍,三合會,西南西北x亂,還有浩罕國圖謀新疆,英國人圖謀西藏,法國人圖謀廣西,日本人圖謀全中國,毛子圖謀....算了,不說了。

身為主公身邊的三大內奸,面對十五個反賊,主公智商還不太夠,忠臣都是剛毅徐桐這樣過把癮就死的,這,難道還要內奸先跳出來高呼蒼天已死么?這是作死的節奏啊。這和民族大義沒關係,我知道你想問什麼。。。。。。

不謝邀。不準歧視我們大hanzu的反抗精神——死在漢人手裡的王朝和暴君數量世界第一。。。


幾大漢臣各守一方,互相牽制,清廷自太平天國早已名存實亡,打下北京城很簡單,但只要豎起反旗必然被天下群起而攻之,當時誰也沒有號令天下的實力,清廷一倒唯一的結果就是軍閥混戰,天下糜爛,外夷入寇,這幾個老油條都是洋務重臣,對中國局勢、世界局勢的把握比某些傻逼留學生強多了。
後來的歷史基本也按這個軌道運行,這幫老油條掛掉以後他們的小弟開始把全中國打成了翔,在統一之前招來了鬼子。就算在韃清最弱比的時候也沒人敢全面入侵中國全境。清末民國的軍閥是中國歷史上最弱逼的軍閥,亂戰了五十年,連區域上的整合一家都沒打出來。
所有革命者都是體制外的不滿者,他們對個體的慾望遠遠超過對集體的認同,因為在集體內他們一無所有。但他們真的革命成功之後馬上就無所適從,連像樣的中央政府都組織不起來。


大一統時代造反首選是宮廷政變啊,地方打中央,幾萬軍隊對抗全國,無論道義再怎麼占理也是難有勝算的。徐敬業為李唐討伐武則天再怎麼占理,駱賓王檄文「試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再怎麼氣勢磅礴,還不是白搭分分鐘就跪了。造反不是靠「驅除韃虜,興復中華」一句口號就能搞定的。縱觀晚清最後幾十年最有條件的就屬曾國藩了,但他沒有出頭。
「東南半壁無主,滌丈豈有意乎」親信手下尚且有想法,擁兵自立的想法一定也在曾的腦袋裡過過多次。
後來的事情都知道了,為什麼曾沒做?
1 受正統儒家教育的讀書人普遍有節操的,克己復禮把忠君看得很重,扯旗造君王的反比造老爹的反還嚴重。前一秒還大義凜然平叛,下一秒就變叛賊,太打臉。
2 內有左、李和自己鐵定不一條心,僧王什麼的也很有戰鬥力,還有朝廷的不時敲打,最最重要的是湘軍已生暮氣,攻破天京大殺平民,民心不付,除了曾國荃的部隊其他能否指揮得動都是問題。
3 外面還有船堅炮利的洋人,僥倖成功又怎樣?從後來讓自己名毀津門的教案中可以看出曾還是頗為忌憚洋人的。
4 攻破南京曾已五十有三(55光榮隱退),連年征戰耗盡精力身體不好,兒子曾紀澤也中人之姿,倒是曾九爺年富力強又不似善類,頗似當年宋朝太宗......

最後自知不是太子黨、不是世家子弟,也不似朱元璋、洪秀全完全混不下去了的曾國藩拗了個瀟洒的造型華麗轉身,「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
後來人行非常之事,自然得掂量自己的斤兩。


我認為,沒有漢族大員謀反非常合理,相反的,有漢族大員謀反才是怪事。
首先,在一個朝代的末期,是不是只要這個朝代足夠黑暗就一定有朝中大臣有謀反的心思?不是的。
算一算比較大的朝代,夏商周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其中隋時間過於短暫,最後出現的所謂謀反(唐國公李淵)其實是開國之時關隴貴族利益分配不合理而埋下的尚未弭平的隱患的爆發,談不上所謂末期謀反,最多是為期20年的詐降。其餘的只要不像商紂那樣隨意屠殺自己的臣子,哪怕是像吳國末期的孫皓,都沒有聽說有叛亂的臣子。晉末不動蕩?唐末不混亂?宋末不黑暗?元末不腐敗?王朝末期都不會像開國時期一樣。所以沒有必然理由說清末腐敗了,清朝的大臣就要想著叛亂。
當然,清末官員中滿漢之間是有矛盾的,但是清朝一向奉行的滿漢一家政策已經很好的將這個矛盾調解了幾百年,僅僅憑藉這樣一個影響力不大的矛盾我覺得清末的漢族大員反叛意願亦不會強烈到哪裡去。
此外,可行性也決定了清朝末期漢族官員反叛是一個難以想像的事。我們假設一下,如果漢族官員反叛,重新「穿著崇禎皇帝的素」來發動叛亂,其效果必然不可能比吳三桂更好。當然,其下場也比吳三桂更慘。如果漢族官員反叛後依舊按照清朝那一套來,這樣的反叛就失去了滿漢矛盾的動機,出現的可能性更小了
接下來,對於有些史友認為反清之事算是「伐無道誅暴清」這樣的觀點也是不可取的。因為在清朝幾百年統治之後,社會各階層對於清政府的認同已經很高。極為激烈的社會矛盾事實上是從1840年受到侵略開始的故而在受到侵略之前,社會各界矛盾並為激化,進行反清的叛亂可能性微乎其微。
最後,清朝與其他每個朝代不一樣的是,清朝社會末期主要矛盾是人民與侵略者的矛盾,這樣說來如果1840年以後想反叛朝廷,這時百姓心中多數渴望抵禦外侮,叛亂只能是自取滅亡。比如在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以後,社會矛盾已經激化的非常厲害的時候,仍有眾多,甚至絕大多數人奉清政府為正統,這也能說明叛亂是不可能實現的。
綜上所述,漢族大員一沒有足夠強烈的矛盾,二沒有足夠強烈的動機,三沒有獲取勝利的勝算,四沒有人民民意的支持,放棄現有的封疆大吏的位置,去做一件只可能給自己帶來滅族之禍的事,這麼看來,有漢族大員叛亂才是怪事。
順便說一下,我覺得問題的主人把民族隔閡看得太重,其實無論哪個朝代,把民族隔閡看的太重都是不利於社會穩定的。


因為沒必要,也沒有意義。
曾國藩曾有計算,儘管他已經掌握了如此實力,但是假如做反,死的不會比洪秀全好看多少。因為當時除了流民,社會普遍認同的依然是清政府的正統地位(不過與其說認同,不如說沒有替代方案,當時的聰明人都已經看到,另一個王朝也不會比大清做的更好,無論是什麼民族的)。相比於流民發家的各路反王,朝堂上呆著的人更加清楚這一點,因此東南互保可以,東南獨立則連動一動念頭的人都沒有。直到辛亥的連鎖反應,但其背景卻不是民族問題,而是此時中國由於幾大新軍的崛起,事實上已經軍閥化了,獨立不過是說出一個事實而已。
其實縱觀整個大清國的歷史,大清的滿漢矛盾早就不是什麼很重要的問題了嘉慶之後,或者說,其實從康熙擺平鄭氏之後就不是一個可以威脅到大清國存在的問題。
到了乾隆之後,那時候滿族高層主要擔心的問題,其實是自己的退化,進而帶來大清立國兩大根本,滿蒙一體和八旗建國的退化,很遺憾,還是發生了,可見軍國再強也有退化的一天。而袁的崛起,恰恰是軍閥代替軍國的體現,其實和民族問題真的沒幾分關係。


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以詩入題,說說曾國藩吧。
1864年,曾國藩攻破南京鎮壓太平天國後,一時威鎮天下,功高蓋主。大凡外族勢力入主中原,漢人皆忿恨不平,此正漢人中興之時,因此不僅湘軍部下曾國荃、彭玉麟、左宗棠等人密謀擁戴曾國藩自立。甚至太平天國將領石達開、李秀成等人也表示「願以長江兩岸數十萬餘部」擁戴曾國藩為帝,只要是建立的帝國是漢人自己的帝國。千鈞一髮之際,是象趙匡胤黃袍加身,演繹一出陳橋兵變,稱帝以圖不世之霸業,還是象吳三桂一樣造反不成、舉家被誅,落個身敗名裂為世人不恥的下場。面對眾將的興奮雀躍,面對清廷的猜疑忌憚,曾國藩在深深的思考後,寫下這句: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無意自立的想法。

從字面意思來看,「倚天照海花無數」應該是倚賴朝廷,藉助皇恩浩蕩,我們湘軍將士個個建功立業、升官發財。的確是這樣,攻破南京後,太平天國的金銀珠寶都被湘軍搶掠一空,而朝廷要求充公,曾國藩後來表示將裁散湘軍,自斷羽翼,解除朝中疑慮,這才達成交易條件,朝廷不再要錢。「流水高山心自知」應該是兩層含義。一種是和朝廷的關係,畢竟對我有知遇之恩,一步步提拔重用,如何不心存感激?朝廷也會明白我的忠君愛國之心的。另一種是和部下的關係。高山和流水本是相依纏綿的,但畢竟只是擦肩而過,都知道不可能有長久的相處。即便我當上了皇帝,我們之間的結局都是彼此心照不宣,不會有好的結果。前車可鑒,黃袍加身後,也許就會再次演繹宋太祖杯酒釋兵權,這又是何苦?
如果反覆品讀這句詩,再去了解曾國藩其人,我們會發現,這句詩足以證明了曾國藩作為儒學大家,多年深受儒家主流文化思想的影響,體現了一種修身克己、謙抑自製的人生境界。
曾國藩5歲啟蒙,23中秀才,24中舉人,28中進士,飽學詩書,是中國式文人的標杆。尤其是儒家倡導的「內聖外王」思想深深影響著他。按照歷史學家註解,這是要求心中充滿聖人的學問與品德,在外的功業則要符合王道,施行仁政。所以曾國藩始終以聖哲為榜樣,修身養性,慎獨謹言。對外則建功立業、為朝廷分憂,「內聖外王」做得極為到位。曾國藩不論成名前後,都能忍辱負重,謙遜自製,甚至對舊部左宗棠的驕奢與羞辱,都能以德報怨,讓左氏終感自愧。流傳後世的《曾國藩家書》字裡行間無不流露著曾國藩對家族後代的告誡教導,做人要謙抑自斂,不露鋒芒,不要居功自傲,招人是非。就是這種處處謹慎、時時謙抑、事事隱忍的儒家文化使曾國藩能在亂世之中成不朽之功業,並能全身而退、揚名天下。
這時我們再看這句詩,「倚天照海花無數」也可以理解為身在高處,君臨天下時,就會發現天下絢艷的花朵無盡無數,一如天下有很多人比我更出色。「流水高山心自知」我是這樣理解的,是做流水一樣,甘居下方,圍繞高山曲延流淌,萬世不變,波瀾不驚。還是象高山一樣,數峰圍繞,千山頂秀,我自己心裡很清楚。意思是世上比我強的人多的是,我有多大本事自己知道,我沒有能力去當這個皇帝。
所以,曾國藩的一句詩體現了他的一種人生境界,也告誡我們一個道理:做事要成功,做人要收斂。


既得利益者為什麼要主動反體制?而且過去對滿族統治另有一套解釋,不像現在一樣.而且我覺得在交通不發達的時代,湖南漢族和河南漢族的認同感還未必有漢族權貴和滿族權貴間的認同感強。至於靠造反獲得更高地位,總要講究個投資成本和風險吧


能通過政治途徑解決,何必動用武力?自古謀反的都是投機主義者,沒有例外。


恩,啪啪啪地打了一圈臉………


歷朝歷代,體制內的官員反對本朝體制本來就不常見,通常都是生死攸關的時候不得不反。縱觀曾文正,李鴻章,左宗棠都是受清朝厚祿的人,他們以漢族身份在清廷做官在很多漢人眼裡就是背板,你要他們再背叛清廷,那他就什麼也不是了,還有清廷畢竟統治這麼多年,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再加上清朝的綠營兵很受制肘,這都是原因。。


清朝的統治者政治手腕高超,讓地方督撫成為既得利益者,造反的風險高,收益一般,還不如維持現狀。 漢族一直有抵抗勢力的,例如孫中山。 甲午戰爭名為中日戰爭,實為滿日戰爭,戰後漢族抵抗勢力依靠日本力量得到了長足發展。

延伸一下,慈禧被各種黑化,但能掌控中國政局幾十年確實是有很高的政治智慧的,剛剛放手讓接班人光緒搞一搞,就弄了個百日維新,揮刀自宮,自切統治基礎,老太太之後再次親自出馬收拾殘局了。


曾文正沒帶好頭 , 唱著「倚天照海花無數,高山流水心自知」的高調 ,一心想著立德立功立言,立志做個古今完人,後輩包括李少荃在內能力、勢力都不如他,更不會有這種念頭了。


佔個樓,徐浩峰〈武士會〉中的一段文字

……
  普門無語,李尊吾:「你做了漢奸?」

  普門語音虛弱:「庚子之亂後,世上才有漢奸一詞。」

  是慈禧太后罵李鴻章的,不知怎麼傳到民間。庚子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聯合兩江、湖廣、閩浙、四川、山東的總督巡撫「東南互保」,不北上救援,京城郊區二萬西式裝備的新軍亦按兵不動,坐視皇室西逃,京城百姓遭虐。

  八國聯軍中的七千德軍是破城兩個月後趕來分贓的,破城的七國聯軍總計一萬六千人,英軍幾乎全是印度人,法軍基本為越南、緬甸人,奧匈軍八九人,義大利軍十幾人……對此雜牌軍,原本可一戰。

  庚子之亂,表面是外國侵略,實則是改朝換代,漢大臣聯手瓦解了皇權。

  但隨局勢進展,作為漢臣盟主的李鴻章,驚覺自己有推翻一朝的實力,卻沒有成立一朝的權威。去掉清室,將軍閥混戰,國家分裂。

  「有實力,無權威」,也是李鴻章老師曾國藩的悲哀。一八五一年,太平軍起義,幾近顛覆朝綱。漢臣以此為契機,創辦軍隊,入主中央。曾國藩為領軍人物,滅掉太平天國後,手中兵力足以推翻清室,可惜欠一份權威,同時崛起的漢大臣必將群起而攻之。

  權威,是各方勢力的平衡點,需要漫長時間自然形成,不是聰明和暴力可速達。清廷統治兩百餘年,制約各方的慣性還在,於是曾國藩自解兵權,將推翻清室之事留給下一代人。

  庚子之亂,清室已如朽木,彈指可摧。作為曾國藩的衣缽傳人,李鴻章發現他的處境跟老師當年一樣,這塊朽木是一個倒懸酒瓶的塞子,拔掉,便酒泄國亡。

  只能寄望於第三代。李鴻章率「東南互保」的同盟者們,向逃難的慈禧太后表示效忠,隔年病死。

  八國聯軍撤兵後,山東巡撫袁世凱迎慈禧回京,接駕禮儀隆重風光,調動的人馬是一場戰役的規模。

  袁世凱是第三代。慈禧到京後,跟他說的第一句話是:「二百多年了,我們已經變成了你們,何必呢?」
5
  表明李鴻章的造反意圖,她知道。「我們」是滿人,「你們」是漢人。袁世凱應答:「是呀,是呀。」慈禧又說:「你這個場面,辦得不錯。我一生愛面子,讓我有面子,就什麼都好說。」

  幾句話,滿漢權力交接完畢,定了天下格局。

  自此漢臣把持軍政實權,清室維持權威,成為實力派漢臣之間的仲裁者,以保證曾李袁一脈的領軍地位。

  普門:「我這輩子都在反清復明,哪想到,原來清室可以不推翻。」
end

說的很詳細了,帖在這兒,也聽聽大家怎麼看。
——

當然了,這是小說家言,小說家言國家大事,難免兔力不逮。——這一觀點也被吸收進了小說里→_→貼原文:


 康難赫兵變不成,也是見識不足所致。他概念里的謀反,像小說里一般簡單。

  小說害人。褚人獲是清初一代名士,文史著述甚豐,晚年做了件貽笑士林的事——寫了小說《隋唐演義》,中段寫造反的平民豪傑,前後寫隋朝唐朝的宮廷事變。他寫的宮廷,細節根據史料,人情等同平民,皇帝如私塾學子、妃子如酒肆歌伎,令人大跌眼鏡。

  褚人獲科舉不利,一生未入朝廷,下筆荒唐,不是學識不夠,是見識不夠。後來文人看不下去,刪去前後,保留平民造反的中部,即是《說唐》。

  朝廷與市井是兩樣人情。春秋時代諸子百家有一家是「小說家」,被評為「不入流」,因為以市井人情去解釋朝廷事件,大眾覺得「好理解」,實則更加遠離真相。

  司馬遷著《史記》,除了選用正規史料,還用了小說家言,所以遭後世質疑。超出常情之外的,才是歷史。「合情合理」的寫法往往是強解,孔子著史書《春秋》,是「述而不作」,記述事件而不強作解釋。因為一解釋,便會失真。

  崔希貴:「多位大臣對康的第一印象都是,雖然滿口歐美,骨子裡是個看多了改朝換代小說的三流鄉紳。譚公子因此人喪命,頗為不值。」

  王午不願接話,低頭喝湯。崔希貴給李尊吾倒酒:「你是義和團大仙爺,可知義和團之亂起於康難赫?」
end

(康難喝就是康南海,
這部小說里所有詳細著墨的近代人物都用的假名,王午即是大刀王午,李尊吾是形意拳李存義,崔希貴是崔玉貴,晚清一太監)

不過現代的小說家,考察了歷史資料,加上自己的理解感悟,嚴肅創作的小說,還是可以一看的。

這本小說,徐浩峰的,〈武士會〉
真心安利給諸位


中國歷史上,自從消除藩鎮之後,已然很少有臣下謀反。


以曾國藩為例,在他充當鷹犬絞殺太平天國後,年以五十,志氣已被磨平,且湘軍經歷十多年的戰鬥,人心思和。本身就是個大漢奸,突然扛起民族主義的大旗反滿,並不會獲得復興分子的信任。
國家太平久了,百姓都自以為是地活在「皇恩浩蕩」之中,被人唾棄為亂臣賊子,恐怕最讓他受不了。
總之,以曾國藩為代表的清國漢族臣僕,大多是官僚學究,一無氣節,二無遠志,只想踏實為奴,安安穩穩終老一生,讓他們去匡扶正義,無異於與虎謀皮。


從民族主義的角度思考這個問題,本身就是錯誤的。

1. 統治了200多年,滿族從漢族學習的足夠多。
2. 滿漢早已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通俗的講就是「權貴階級」。
3. 當下,你能指望各個民主黨派爭取成為執政黨嗎?

利益相關:我有1/2滿族血統,但是我什麼都不會~~~


腦子被洗,很難再回。清初剃髮,清未去鞭,三十年前計生,現在快要促生了。人心如水,逝之遠矣


貌似漢人大員也沒有表現出多少赤膽忠心吧,有誰竭忠盡智的維護大清國祚了么?

反正不好說有沒有養寇自重,甚至黑白通吃的主,但東南聯保起來可是光明正大,理直氣壯。我們還可以直接翻到最後,武漢一個群體性事件,可能探子們寫著詳細報告的密折還沒遞到北京,呼啦啦的就已經共和了一片,離北京最近的叛省是山西,只有400里,無論這些省的頭頭們奔走共和是幡然醒悟還是蓄謀已久,最起碼說明一點,這些地方大清都早就插不進手了,形式統一,但實際獨立了起碼一代人至少20年的時間了。

你說這二十年里悶聲發大財,安安靜靜的做一個土皇帝多好,何必提著腦袋找刺激?

還有一個好模版是明末,也沒有哪個大臣豎起義幟,順天承命,可自己地盤上的緩則(反賊)們就是一股一股的往京城涌,看起來好像全天下亂了一遭,一切都變了,除了這些大臣們依然還是大臣們…


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古今中外,謀反的以宗室和底層人民為主吧,前者有基礎,後者實在是逼得沒辦法,大員謀個什麼勁?


既得利益集團+整套執政合法性的解釋系統。跟現在不是一樣么?


推薦閱讀:

為什麼安史之亂時,哥舒翰帶領的隴右,河西鎮的軍隊正面對決打不過安祿山的叛軍?
為何太平公主之子薛崇簡屢逆母意,要幫李隆基?
如何看待方舟子批評馬伯庸?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清朝 | 中國古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