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有沒有可能是一個漢室忠臣?心是好的,但最終被動的把國家搞亂了?
董卓會不會像劉備曹操一樣,發心是為了拯救天下?有沒有依據?
卓遠見火起,引兵急進,未明到城西,聞少帝在北芒,因往奉迎。帝見卓將兵卒至,恐怖涕泣。卓與言,不能辭對;與陳留王語,遂及禍亂之事。卓以王為賢,且為董太后所養,卓自以與太后同族,有廢立意。——《後漢書?董卓列傳》
本是勤王之師,卻有廢帝之意,豈漢室忠臣之所為耶?
尋而何進及弟苗先所領部曲皆歸於卓,卓又使呂布殺執金吾丁原而並其眾,卓兵士大盛。——《後漢書?董卓列傳》
俄而進及遞苗部曲皆歸於卓,卓又陰使丁原部曲司馬五原呂布殺原而並其眾,卓兵於是大盛。——《資治通鑒?漢紀五十一》
私殺朝臣,私擴軍備,豈漢室忠臣之所為耶?
卓又抗言曰:「昔霍光定策,延年按劍。有敢沮大議,皆以軍法從之。「——《後漢書?董卓列傳》
卓到,廢帝為弘農王而立獻帝,京都大亂。——《三國志?魏書?武帝記》
自比霍光,非輔政也,實謀反也,豈漢室忠臣之所為耶?
又議太后戚迫永樂太后,至令憂死,逆婦姑之禮,無孝順之節,遷於永安宮,遂以弒崩。——《後漢書?董卓列傳》
董卓遂廢帝,又迫殺太后,殺舞陽君,何氏遂亡,而漢室亦自此敗亂。——《後漢書?竇何列傳》
逼後弒君,豈漢室忠臣之所為耶?
尋進卓為相國,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後漢書?董卓列傳》
董卓性殘忍,一旦專政,據有國家甲兵、珍寶,威震天下,所願無極,語賓客曰:「我相,貴無上也!」——《資治通鑒?漢紀五十一》
專橫跋扈,豈漢室忠臣之所為耶?
初平元年二月,乃徙天子都長安。焚燒洛陽宮室,悉發掘陵墓,取寶物。——《三國志?魏書?董二袁劉傳》
卓留屯洛陽,遂焚宮室。——《三國志?魏書?武帝記》
丁亥,車駕西遷。董卓收諸富室,以罪惡誅之,沒入其財物,死者不可勝計。悉驅徙其餘民數百萬口於長安。步騎驅蹙,更相蹈藉,飢餓寇掠,積屍盈路。卓自留屯畢圭苑中,悉燒宮廟,官府、居家,二百里內,室屋盪盡,無復雞犬。又使呂布發諸帝陵及公卿以下冢墓,收其珍寶。——《資治通鑒?漢紀五十一》
擅自遷都,毀陵盜墓,豈漢室忠臣之所為耶?
卓至西京,為太師,號曰尚父。乘青蓋金華車,爪畫兩轓,時人號曰竿摩車。——《三國志?魏書?董二袁劉傳》
妄自尊大,驕奢淫逸,豈漢室忠臣之所為耶?
卓塢中金有二三萬斤,銀八九萬斤,珠玉錦綺奇玩雜物皆山崇阜積,不可知數。——《三國志?魏書?董二袁劉傳》
吸民脂,斂私財,豈漢室忠臣之所為耶?
悉椎破銅人、鍾虡,及壞五銖錢。更鑄為小錢,大五分,無文章,肉好無輪郭,不磨鑢。於是貨輕而物貴,谷一斛至數十萬。自是後錢貨不行。——《三國志?魏書?董二袁劉傳》
壞貨幣,漲物價,豈漢室忠臣之所為耶?
法令苛酷,愛憎淫刑,更相被誣,噃死者千數。百姓嗷嗷,道路以目。——《三國志?魏書?董二袁劉傳》
秩序混亂,名不聊生,豈漢室忠臣之所為耶?
卓縱放兵士,突其廬舍,淫略婦女,剽虜資物,謂之「搜牢」。人情崩恐,不保朝夕。及何後葬,開文陵,卓悉取藏中珍物。又奸亂公主,妻略宮人,虐刑濫罰,睚眥必死,群僚內外莫能自固。卓嘗遣軍至陽城,時人會於社下,悉令就斬之,駕其車重,載其婦女,以頭系車轅,歌呼而還。——《後漢書?董卓列傳》
目無法紀,心無社稷,作惡多端,殘忍至極,豈漢室忠臣之所為耶!
雖然我也寫過研究董卓的文章,認為董卓的若干記載有人為抹黑,主觀惡評的情況,但是,以客觀記載來看,他也絕對沒有忠臣的基因。
就算沒有呂布刺殺改變歷史進程,若干年後,他充其量也只能成為第二個跋扈將軍。何況他還沒有梁冀的家世名望。
對了,關於問題最後一句。我也是有看法的,曹操劉備他們也沒有所謂以拯救天下為己任的高尚情操。
關東反董,從大局觀上看,本來就是一場大規模地方叛亂,造成國家分裂。只不過後來三國建國均得益於此,於是都在自己的教科書里把自己美化成了"義軍"。要說史料里能找到的,這幫義軍燒殺劫掠,挖死人墳乾的不比董卓少。
《大漢忠臣董仲穎》
——認真的三國粉們別揍我,揍題主!瀉藥。
當我驚愕的看著奉先將大戟刺過來的時候,我已經忘記了閃躲。
大戟是冰涼的,但我的心依舊火熱:奉先吾兒,你何其糊塗也……
我知道,大漢的榮光以及最後的中興希望,即將伴隨著這個倒霉孩子的愚昧,徹底黯淡下去。
死亡並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我曾無數次想過這個場景,沒想到真正發生的時候,卻是如此坦然,甚至連疼痛也沒有持續幾秒;我的魂靈飄飄悠悠離開大地的時候,我看到李肅割下了我的頭顱,可我絲毫沒有覺得疼痛。
此時,已經不用埋怨任何人。我只是遺憾,上天沒能讓我的生命延長一些,我再也不能親眼看到陛下親政的那一日了……
別了,陛下。
老臣,再也不能做你的守護了。
我叫董卓,成長在一片記滿了英雄故事的土地上。我家的北邊有匈奴,西邊有諸羌,四方的廟宇中,供奉著衛青、霍去病以及漢伏波將軍馬援的石像。
我從小的理想就是像他們一樣,用我的武藝與策略,守護華夏,護佑大漢子民。希望在我死得時候,墓碑上也能刻上「漢征西將軍董侯墓」,讓人四時祭奠,成為後輩人口中的英雄人物。所以我很努力的學文習武,我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董卓,必然肩負著與其他人不同的使命。
果然,桓靈之時,我的所學派上了用場,羌人四處作亂,而我在平定羌人的戰爭中脫穎而出,成為了百姓心中的守護神。同時,我也結交了很多兄弟朋友,像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人,我們都抱著同樣的理想,一起為天下子民奮鬥!
黃巾賊作亂了,我義無反顧的帶領兄弟們去平定叛亂,可惜,種種原因造成了我一次戰爭失利,朝廷的懲罰遠超我想像,我被剝奪了一切官職,成為了一介白衣……
我還想殺賊,我還想報國,但我無能為力,只能聽從朝廷的安排。
日日夜夜的煎熬中,我終於聽到了黃巾賊被平定的消息。而我軍敗的罪責也獲得昭雪,我終於回到了曾經可以報國保民的崗位上了。
然而國家的動蕩卻沒有停止。
黃巾賊之後,是閹宦,我最痛恨的一群人。十常侍把持朝政,讓政治不再清明,讓皇帝不再聖明,官場一片烏煙瘴氣。我派了很多人進入京城,為我送回來一封封的密信,當我知道我的同僚們一再受到宦官挑釁,甚至有生命之憂時候,我恨不得即刻率軍殺進京城,真正的清君側!
終於,大將軍何進的命令到了:來吧仲穎,我的同志,帝國需要你,陛下需要你,朝廷需要你,我也需要你……
百戰之心,早已堅硬若鐵,可是我拿到這封信的時候,已泣不成聲。
「陛下、大將軍,仲穎來了……」
可我行至半途之時,朝廷的線人傳來消息:大將軍已被宦官殺害,皇帝陛下不知去向!
「閹豎!」我咬碎鋼牙,不顧一切的沖向京城,不能讓我四百年之大漢毀於一旦。
終於,我在京城附近找到了流落民間年幼的皇帝與陳留王,我率領軍士們跪在皇帝面前,宣誓一生效忠。可皇帝與趕來的大臣們卻充滿疑忌的看著我,只有陳留王,眼神中對我滿是信任,讓我冰冷的心,終於感受到一絲的溫暖。
朝廷局勢看似是穩定了,實則暗流涌動。我到底該不該回西涼?走的話,萬一閹黨再來為害皇帝,我豈不是縱容了他們;可若留在京城,難免有小人胡亂猜疑,說我欺君罔上……
「主公!不能走啊!」李儒懇切的向我說道:「天下興亡便在此間,若主公貿然離去,天下必將動蕩不止也!」
「可是……坊間已經說我有異心了,我董卓乃坦蕩的君子,何時受過此等污衊?」
「主公,難道在你心中,個人聲譽還重得過天下興亡嗎?當初主公懷著匡扶漢室之心,才招攬得我們兄弟,如今主公忘卻大志,豈不寒了追隨主公多年的三軍將士之心?」
李儒一番話點醒夢中人。
在多方調查之下,終於知道了十常侍的幕後黑手是誰,想也想不到,竟然是何太后,何進大將軍的胞妹;在太后與宦官的唆使之下,新皇帝陛下已經慢慢開始採取手段,想要除去我和其他袁紹、曹操等忠貞大臣而後快。
最毒婦人心也,大將軍,你死在親人的刀下,何其冤也!所謂舉杯酬知己,大將軍對董卓又知遇之恩,卓焉能負之?此仇不報,董卓誓不為人!
於是我召集群臣商議,聲淚俱下的將證據陳示眾人,可是那個丁原,卻當眾與我撕破臉,要與我決一死戰!後來我才知道,丁原與何太后穿著一條褲子。
所幸他的義子呂布還不糊塗,他當夜便殺了丁原,向我投誠,願意與我共同締造一方清澈天地。
皇帝廢掉了,新皇為曾經的陳留王劉協。陛下授予我太師,將朝廷重任全部委任於我,我終於可以大展平生報國之志了。
可正當我要施展抱負之時,函谷關外聚集了十八路諸侯。領頭的卻是我曾經視為心腹的袁紹曹操,你們何其愚蠢也。你們不知道朝廷中依然有黃巾賊的餘黨?他們編造著各種謠言,意圖使天下再度混亂,他們趁機再次舉事。
我只要與陛下彙報工作,出宮太晚,他們就污衊我」夜宿龍床,姦汙宮女」;
我只要根據法度處置了幾個亂黨大臣,他們就污衊我以「殺人為樂,殘暴無情」;
我去京城外剿匪,殺了所有的山賊,救出來被囚禁的女人和孩子,他們卻污衊我出行之時見到山村集舍,殺了所有的男人,令士兵強姦了所有的女人……
……
天吶,真是把我董卓抹黑得禽獸不如……
我知道黃巾餘孽恨我,因為他們有政治目的;當然我也知道山東的諸侯們恨我,因為他們有私心。什麼私心?因為我要在朝廷變法。
變法,就是要打破當前的土地兼并,讓吃不飽飯的老百姓有田種,有飯吃,輕徭薄賦,造福於民。
解放佃農,就要讓這些老士族、舊貴族放血,可他們誰願意呢?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他們只能造反。
為了推行法令,我不得不斬了袁紹的家族,一家百餘口人,卻僱傭著上萬人為他家種田。而且袁家還把持朝政,所舉薦者皆是門生故舊,而杜絕了不願意阿附權貴的貞良之士的求官之路。
「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
人人只知道袁家的四世三公,卻不知他們四世三公尸位素餐,買官賣官蒙蔽聖明危害天下罷!
斬了!
一顆顆頭顱從虎牢關前拋下之時,我向天下所有的老士族宣戰了!
為了百姓樂業,為了天下太平,為了陛下成為一代明君,我董卓幹了。
然而,終究還是有人與諸侯們裡應外合了。
虎牢關被出賣,洛陽眼見陷落。我不得已勸陛下,亂臣賊子已近在咫尺,我們只能暫時退守長安了。
等我還沒到達長安,就聽說十八路諸侯焚毀了洛陽,而民間卻傳說:董卓西奔長安,焚洛陽而走……
世人何其愚也!
在長安又是一番天地,我正好可以順利的推行變法。半年之內,變法逐條施行,長安與西北氣象一新,陛下便封我為郿侯。
其實我知道,政局看似平靜,依然暗流涌動。但我也相信,我兒奉先至為清明,李傕郭汜等兄弟又與我齊心,造反分子再猖獗,也肯定鬧不起多大的動靜來。
但我真的沒想到,我最強的敵人原來不是袁紹、曹操……
司徒王允,我真的不恨他。
我還感謝他,因為是他,將貂蟬送給了我。
我真的很愛貂蟬。她的一顰一笑,讓我無比痴迷,我相信她是上天對我忠於大漢最大的獎勵。
然而,呂布顯然也對貂蟬動情了。
流言傳進我的耳朵,我絲毫不在意;如果奉先真的喜歡貂蟬,我董卓寧不能忍痛割愛?但這對貂蟬公平嗎?
她一再向我哭訴呂布調戲於她,而我卻將她拱手送於她厭惡的呂布,那我董卓也太不是人了。
沒想到,正是我一時心軟,卻中了王允的毒計。
王允啊王允,沒想到,虎毒不食子,你卻葬送了你女兒的幸福,只為了達到自己的私慾。
你不知道,你葬送的不僅是貂蟬,不僅是我董卓,更是陛下的江山,大漢的未來……
奉先的方天畫戟穿過我的咽喉,我的心依然火熱……
我心火熱是為陛下,惜哉,老臣再不能親手送你成為千古一帝、中興聖主了……
我心火熱是為貂蟬,惜哉,為夫再不能守護著你不被他人調戲,被人欺負了……
我心火熱是為大漢,惜哉,董卓再不能讓你恢復昔日高祖、光武之時的榮光,讓萬國來朝再現長安了……
別了……別了……我那顆火熱的心……
這事兒吧,可以將董卓和袁世凱相比較。
董卓麾下的李儒、李傕、郭汜、樊稠、張濟、徐榮就像袁世凱麾下的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曹錕、張作霖、吳佩孚。但是很遺憾,目前海峽兩岸的兩個政權中,袁世凱及其麾下全無立足之地。同樣,董卓的麾下早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了。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最後撰寫漢末史料的人,都是魏蜀吳的史官。而北洋的那段歷史,也是共和國和民國政府書寫的。要知道,董卓和袁世凱都代表著當時的中央政府正統,而無論是中共還是國民黨,都是靠當年的造反和討伐袁世凱獲取政權,魏蜀吳三國的創始人也是靠「十八路諸侯討董卓中起家的。所以嘛,這兩段實際上都是黑歷史。
於是,討董卓和討袁世凱,對於勝利者來說,在歷史上都必須是正義的,否則他們就是「反政府」和造反,所以史書中,袁世凱的北洋和董卓的西涼軍都必須要一定程度上的黑化。至於董卓和袁世凱究竟是怎麼樣的,也只能從記載中的斷壁殘桓尋找蛛絲馬跡了。
~~~~
反過來,袁家就像孫中山一樣,雖然做了很多不怎麼光彩的事兒,但三國都必須美化他,甚至都需要通過聯姻等方式搞到袁家的正統。人妻曹和倆兒子搶袁紹的二手兒媳;孫權娶了袁術的女兒,讓兒子娶了袁術的孫女;劉備更是不知道從哪裡鼓搗出來個袁琳......
同樣,孫中山娶了宋家小姐,常凱申為了得天下,也得娶宋家小姐,咱這邊一開始定的國家元首也是宋家小姐,甚至太祖死後當國家元首的還是宋家小姐......這,有人打著借古諷今的旗號都可以給董卓洗地的?
東漢王朝的正統什麼時候變成姓董的了?袁世凱廢帝是各方面達成的協議;董卓廢帝有誰和他達成了協議?袁紹?曹操?劉備?孫堅?還是皇甫嵩?朱儁?盧植?
關於董卓的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黑歷史?魏蜀吳最後哪個是勝利者了?你有見過被切掉小雞雞的勝利者?你有見過身為「亡國賤俘」的勝利者?你有見過涉及謀反從而身敗名裂的勝利者?你有見過從始皇元年一直勝利到2016年的勝利者?哪為什麼《史記》、《三國志》、《後漢書》這些各種各樣由失敗者寫的史書都被保留下來了?
再者陳壽給西晉著史,為什麼就沒有去黑「劉備虛偽、大吃活人」、「諸葛亮欺凌幼主」、「孫權凡品庸人」,徹底把這些個失敗者寫得臭名昭著、遺臭萬年?就跑去黑董卓「狼戾賊忍,暴虐不仁」?
再者范曄寫《後漢書》過了兩百多年還要特意去黑董卓?什麼仇什麼怨?
美化袁家?袁紹雄踞四州是本事,是事實,用不著美化。但是袁家的正統性該不會是袁術稱帝獲得的吧?
鮑信:袁紹為盟主,因權奪利,將自生亂,是復有一卓也。
曹操:吾知紹之為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
荀彧:紹,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
陳壽:昔項羽背范增之謀,以喪其王業;紹之殺田豐,乃甚於羽遠矣!
孔融:「袁公路豈憂國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陳登:「公路驕豪,非治亂之主。」
呂布:「喜為大言以誣天下。」
陳壽:「袁術無毫芒之功,纖介之善,而猖狂於時,妄自尊立,固義夫之所扼腕,人鬼之所同疾。雖復恭儉節用,而猶必覆亡不暇。袁術奢淫放肆,榮不終己,自取之也。」
嗯,美化。
嗯,曹操一方面對袁家趕盡殺絕,一方面要滿寵在汝南抄袁紹老家,一方面還要標榜自己是袁家正統的繼承人,也是不容易,也是心夠大的。
孫堅撲街之後,是誰收留了孫權一家老小?以前的老闆撲街了,我報個恩還不行?難道孫權要靠已經敗落的汝南袁氏來鎮壓江東士族,才能標榜自己在統治江東的合法性?
袁綝:我一個潁川郡人怎麼就變成「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了呢?潁川和汝南好像互相看不順眼吧。
「遂廢帝為弘農王。尋又殺王及何太后。」
「卓性殘忍不仁,遂以嚴刑脅眾,睚眥之隙必報,人不自保。嘗遣軍到陽城。時適二月社,民各在其社下,悉就斷其男子頭,駕其車牛,載其婦女財物,以所斷頭系車轅軸,連軫而還洛,雲攻賊大獲,稱萬歲。入開陽城門,焚燒其頭,以婦女與甲兵為婢妾。至於奸亂宮人公主。其凶逆如此。」
「卓縱放兵士,突其廬舍,淫略婦女,剽虜資物,謂之「搜牢」。人情崩恐,不保朝夕。及何後葬,開文陵,卓悉取藏中珍物。又奸亂公主,妻略宮人,虐刑濫罰,睚眥必死,群僚內外莫能自固。」
「於是盡徙洛陽人數百萬口於長安,步騎驅蹙,更相蹈藉,飢餓寇掠,積屍盈路。卓自屯留畢圭苑中,悉燒宮廟官府居家,二百里內無復孑遺。又使呂布發諸帝陵,及公卿已下冢墓,收其珍寶。」
「卓施帳幔飲設,誘降北地反者數百人,於坐中殺之。先斷其舌,次斬手足,次鑿其眼目,以鑊煮之。未及得死,偃轉杯案間。會者戰慄,亡失匕箸,而卓飲食自若。諸將有言語蹉跌,便戮於前。又稍誅關中舊族,陷以叛逆。」
這些都是勝利者故意抹黑董太師的黑歷史,不可信。現在宣傳上出現了偏差,董太師將追究陳壽、范曄的責任。
陳壽、范曄:蛤蛤蛤蛤蛤,誤會、誤會啊,這都是誤會,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耳。那麼人吶就都不知道,自己就不可以預料。你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的行程,我絕對不知道,我作為一個河東的并州牧怎麼把我選到洛陽去了,所以何進同志跟我講話,說「中央都決定啦,你來殺張讓」,我說另請高明吧。我實在我也不是謙虛,我一個并州牧怎麼到洛陽來了呢?但是呢,何進同志講「大家已經研究決定了」,所以後來我就念了兩句詩,叫「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那麼所以我就到了洛陽。
到了洛陽我幹了這幾年我也沒有什麼別的,大概三件事:一個,確立了以劉協同志為核心的正確領導;第二個,把何進同志一家寫入黨章;第三個,就是我們知道的「位列三公」。如果說還有一點什麼成績就是軍隊不拿百姓一針一線,一切繳獲要歸公!這個對軍隊的命運有很大的關係。因為我後來又幹了一年零八個月,等於我在部隊幹了八年將軍。還有初平元年的維穩也是很大的。但這些都是次要的,我主要的我就是三件事情,很慚愧,就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謝謝大家。
我覺得怎麼說了,某種程度上來說董卓雖然也是地方豪強出身,但他奉旨入京後也算是王黨,真正滅漢的是十八路諸侯。但同理是何進也是王黨,十常侍也是王黨,董卓也是王黨,王允也是王黨,曹操也是王黨。可以說三國主題歷史是一個王黨替換了另一個王黨,反而是諸侯割據一方雖然虎虎生風但是看結果也是沒有泛起多大的浪,如果究其原因來說可以說是周德雖衰,鼎未可問,天下士族豪強還是認季漢這個牌子的。
但是在王黨的更替過程中,王黨是王黨,但是是不是季漢這個牌子就越發不值錢了。而董卓所處在的位置是不可能篡漢的,所以他只是廢立,不是自立或者另立。我想他是想效法霍光吧。
霍光是權臣,董卓也是。如果說當時董卓能平定天下,無論他身前或者身後再被獻帝扳倒,從結果來說都可謂是漢朝忠臣。可是他沒有能力力挽狂瀾,又被不懂事的王允給除掉了,加之行為不檢點,所以篡漢的牌子算是背上了。
但是你問我,董卓是不是他忠臣,他真的不是。
你看結局是不是很翻轉。
有的。
不過唯一能夠讓董卓是大漢忠臣的依據就是:滅當世豪傑,禁後世之言。
孩子你漫畫看多了吧?_?陳某的話不可信啊。。
題主姓董?
…………………………………………414機智的分割線………………………………………………
哈哈竟然得到了題主的感謝,
題主果然姓董
題主,董卓的地我真洗不了。
但董姓名人還有不少啊,
比如存瑞 仲舒 文華 必武
不用糾結於一個亂臣賊子了
董卓是唯一一個想保住東漢王朝的人。雖然《三國演義》對他的記錄有醜化之嫌,不過他的動機雖然良好,不過卻在不擇手段的路上走得越來越遠。
大漢,是皇帝?還是漢祚?
忠,是忠心?還是忠行?
石田三成忠於秀賴嗎?普遍印象是好心幹壞事。
張居正忠於神宗嗎?普遍印象是好心壞結果。
諸葛亮忠於劉禪嗎?普遍印象是好心做好事。
董卓的言行,廢君凌上也就罷了,內辱皇權,外激兵變,所作所為看不出來一點點維穩的目的或者效果。你什麼時候發現曹操是忠臣?
想袁公當年,起身於行武,練新軍,整軍紀,扶大廈之將傾。
時南黨做亂,帝召袁公勤王討賊。袁公發兵退之,然未全力擊之。南黨聲明擁戴袁公,再三,袁公廢帝,稱大總統。
…
而後,袁公稱帝,號洪憲。南黨諸軍不服,組聯軍伐之。袁公鬱郁而崩。
北洋分崩離析,中國陷於戰亂。
沒有一點點可能,因為他內心就不愛漢。
就像有人問,觀海愛美國嗎?
又是一個火鳳燎原的粉
公元189年,漢靈帝駕崩。以何進為首的外戚集團就與十常侍為首的宦官集團展開了激烈的政治鬥爭。由 於宦官集團早已作惡多端,外戚集團在民心所向下逐漸取得鬥爭的上風。可就在此時,外戚集團的關鍵人 物—何太后及其母親和弟弟,卻在十常侍的花言巧語和錢財賄賂下意圖保護宦官集團。鼠目寸光的何進突 然沒了主意,慌張之餘他做出了一個影響歷史的決定:命令駐守地方的董卓等人帶兵勤王,進而脅迫太后 剿滅宦官集團。這實在是一記不折不扣的昏招,就好比主人為了抓住家裡的耗子,卻將一條毒蛇帶了進來 。曹操當時得知此事後,也笑向別人說道:宦官的危害之所以這麼嚴重,完全是以前皇帝縱容的結果。要 想消滅他們,只要借現在皇帝的命令逮捕他們就是了,何必這麼大張旗鼓的做準備呢?這等於先告訴對方 自己的目的,然後在給對方準備的時間。這樣一來,何進必敗無疑。果然,走投無路的宦官們假借太后的 詔令將何進誘騙至宮中殺死。而何進的下屬聽說其被害的消息,也馬上帶兵攻入宮廷,將裡面大大小小的 宦官全部格殺勿論,而劫持皇帝逃出洛陽的十常侍們也在路上自殺。至此,左右東漢政權上百年的外戚與 宦官兩大政治勢力在此次鬥爭中同歸於盡,率軍勤王的董卓便順其自然的成了朝廷的救星。
然而此時的局勢是十分危險的。在漢末兩大政治勢力倒塌之後,東漢政權已經出現了權力的真空,當權者 如果處理失當必定會造成政府的癱瘓和社會的動亂。董卓在掌握實權後,將原來在黨錮之禍中受到迫害的 士大夫們提拔到關鍵職位上去,並廣泛吸納德高望重的名士參與政權,基本做到了任人唯賢。這樣一來, 儘管這一切都是董卓為了收買人心而做的,但客觀上卻保證了東漢政權的穩定。這是董卓的歷史價值之一 。
另外,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亂象真的跟董卓沒有太大關係。當時袁紹逃回老家後,立即成立了「十八路諸 侯」組成的同盟軍。但是這支同盟軍卻實實在在的是一個「掛羊頭、賣狗肉」的組織,它的存在除了造成 當時東西分裂的實際情況以外,根本沒有帶來任何的積極意義。而在整個同盟過程中,除了孫堅、曹操等 少數部隊曾與董卓發生真正的戰鬥以外,其餘軍閥完全處於觀望態勢。而他們參與這一組織的主要目的只 有一個,就是想方設法的擴大自己的地盤和軍隊。正是這支要求勤王的「正義之師」,直接造成了東漢末 年群雄逐鹿的戰亂慘境。
所以說,董卓其實也是有統一全國甚至是改朝換代的政治理想的,只是他有兩個過於明顯的缺點,不但阻 礙了他的前進,更為他帶來了殺身之禍。
一是過於嗜殺。董卓在長期的戰爭中養成了嗜殺成性的變態慾望,將戰場上的血腥帶入到正常的社會生活 中,製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恐怖慘案。有一次,他率領軍隊路過市郊,正巧趕上這裡的農民集會。董卓二話 不說下令將參與集會的百姓全部殺死,並將他們的頭顱綁在戰車上,對外作為剿滅山賊的戰利品耀武揚威 。二是貪婪。為了獲取更多的財富,他任意羅織罪名誣陷洛陽城中的富豪,並肆意勒索取他們的家產。最 後甚至連皇帝和大臣的陵墓都不放過,專門派人挖取裡面的珍寶據為己有。
說到底,董卓自始至終只是一名軍閥,他身上欠缺一種政治家應有的素質。因此他依靠暴力攫取最高政治 權力之後,身後卻出現了無數雙憤怒的眼神。最終,這位手上沾滿鮮血的一代梟雄被人暗算殺死。
董卓的悲劇就在於他是以軍閥的素質而妄圖做皇帝夢,僅此而已。在歷史上這樣的人既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幾百年後的爾朱榮也步了董卓的後塵,又開始了另一場悲劇。
殺良冒功 廢少帝 焚洛陽 這三點沒法洗-_-||
有霍光之志,卻險些弄成了王莽。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
這個么……
決定一個人是忠臣和姦臣的,除了1.事實,2.當事人與士大夫階層的關係,還要看3.他什麼時候死……推薦閱讀:
※遇到咒怨,怎樣做可以保命?
※如果你是三國志里的許攸,會怎樣利用官渡之戰的功績呢?
※如何以【我是召喚師峽谷的一個藍BUFF】為開頭寫一篇文章?
※在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中葛雷喬伊家族對北境的攻擊是不是不論席恩是否歸來都一定會發生的?
※如果金庸來寫三國演義,會有怎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