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成為博物館或美術館館長的?

包括學什麼專業、成為館長前做過什麼工作、為何能成為館長、館長應具備的特質。


至少在中國,博物館和美術館兩個概念在這個問題上是不能混搭在一起討論的。


這個問題就相對複雜了。首先要看是美術館還是博物館,這兩個體系是有所差異的。
其次,是要看是國立還是私立,這點上,國立毋庸置疑,基本是政府口徑,那就最好又對口又有關係,基本是以學歷史或美術史為主。而後就是一點點靠歲月和人脈爬上去。
至於私立,這點上就看機遇了。因為私立美術館近兩年興起的比較多,那麼成為美術館館長的人,基本分三種,在國外是逐步發展,而國內基本是並行。
第一,剩餘價值期的富人。成了收藏家而後再成為館長,例如龍美術館的王薇女士。
第二,學術高度期。此時覺得美術館平台運營,不僅需要剩餘價值,同時需要學術概念支撐,就會尋找有名望的學者,比如成都當代美術館,呂澎。
第三,運營管理期。美術館事實上是多部門協作,並不是簡單展覽概念即覺得美術館高度,館長最大的作用其實尋求贊助,全世界美術館都在缺錢,這基本是常態,所以美術館館長事實上的作用相當於經理人,要真正將美術館的作用發揮好,其需要的不僅僅是美術史的背景,需要多方資源的整合能力,包括藝術家、策展人、學校、品牌等等統籌能力。同時要針對不同地域的不同人群來設置美術館不同的屬性與職能。在國內做過館長的人群中,比如,懂運營的張子康,懂金融的何矩星。
總之,館長是用來高瞻遠矚美術館生存。這是最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


樓上們都想的太多了吧……我們歷任館長都是局裡市裡的公務員領導……在任幾年後等升遷。


哈哈哈,這個我來回答。

私立美術館,只要有錢有藏品就OK。公立美術館的話,步驟可就多了。

首先,你得入體制吧,在美術館、博物館等公家單位混個編製,創作出成績,被領導看重開始培養,從普通職工干到中層,中層外派出去鍛煉,鍛煉回來升一級變成副職,然後再通過組織任命變成一把手。

就這麼簡單,美術館、博物館館長就是個行政職務,別人怎麼當一把手,他就怎麼當一把手,沒啥區別。


我出生於上世紀30年代,父親本是立陶宛公爵,我全家在二戰中遭遇了難以想像的不幸,只有我活了下來,精神上卻遭受了嚴重的創傷。

但我天賦異秉,才智過人,通過不懈的努力讀完了醫學博士,在美國成為了一位著名的心理醫生。

同時,得益於我幼年時良好的家教,和少年時我那富有、高雅的嬸母對我的引導,我有著高尚的審美品位,會多種語言,懂得音樂,我的大鍵琴演奏水平相當之高。此外,我還是劍道高手。

我對中古義大利的歷史文化尤為精通,可以說比那些博物館裡的愚蠢學者們不知高到哪裡去了。

我熱愛美食,並且對其進行了深入研究。所以,如你所料,以我的才智,怎能不是烹飪高手?不但是高手,而且是高手中的高手。

憑藉著我高超的專業技能、淵博的學識和廣泛的涉獵面,我擁有了財富、名譽和社會地位,無數權貴達人求助於我,與我結交。

但是,沒人知道,我是一個食人狂魔,我像上帝一樣俯視著人類,它們是我的食物,是我的研究對象,我以高超的烹飪技巧把它們做成各種美食,以高雅的貴族品位把它們盛放在精美的器具里,與它們的同類一起品嘗,當然他(她)們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麼,他(她)們只是陶醉於我奉上的美食和我優雅得體的風度,這些蠢貨,不知道下一個是誰會被我塞進冰箱。

不幸的是,我被發現了,我的所做所為被一一揭發,無數人震驚,作嘔,噩夢不斷。我對此卻毫不介意,我準備好在監獄裡度過餘生。這沒什麼問題,對於一個精神足夠豐富的人來說,孤獨是一場盛宴,不是么?

幸運的是,人類終歸是人類,它們還是要求助於我。為了破獲一樁變態殺人案,警方派來一個年輕的女警探向我諮詢,我很喜歡她,我把她視為朋友而不是食物,我決定幫助她。但同時我也設下了圈套,準備藉機逃走。

不得不說,當一個人的心智進化到一定程度時,就不再是人,而是「超人」,這是尼采告訴我們的。我站在上帝的視角,安排著這一切,一切都按照我的計劃在進行著。

在哥德堡變奏曲的詠嘆調中,我殺死了看守我的那兩個臨時警衛,其中一個被我用警棍打爛了頭,而另一個被我吊成十字形,掏空了腹腔。在做這一切時,巴赫的旋律都在陪伴著我,真是優美啊。

我喬裝改扮,逃亡義大利。在佛羅倫薩,我安定下來,我總是能迅速融入當地的上流圈子,即使是在化名逃亡中。它們折服於我的學識,和對中古義大利文化的深刻見解,我的學術演講很成功。

這不,它們正在打算推舉我為佛羅倫薩博物館的新任館長。

什麼,你問前任館長?哦,我已經記不清他吃起來是什麼味道了。。。


可以看看「讓木乃伊跳舞-大都會博物館變革記」這本書。


我母親,1987年畢業於某大學歷史系,分配到省博物館,成為陳列部館員,後博物館改建為省博物院,她在這個單位工作至今。

期間她開始研究古瓷器,做到了副研究員職稱,國家進出口文物鑒定員。改制博物院後,調到古籍圖書館任館長,又開始館藏古籍整理和古籍研究,期間多次有機會升遷進入博物院管理層都被她婉拒。


我現在在學創意文化產業,不算純藝術,但是也跟藝術擦邊。
我們有一門課,就是請一些館長來說說他們的職業經歷。
我只能說,國外和國內的藝術產業發展上實在相差太遠。在國內一些網紅就能自稱年輕館長,實在是難以接受。
之前朋友在中國的畫廊實習過,大概一年前吧。她告訴我中國藝術界真的是魚目混雜,中國很多人覺得策展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什麼人都能成為策展人。這個我也是難以接受。
我覺得這確實不能說是怪某個人,主要還是歸咎於中國對藝術這方面的教育還不夠,加上個別所謂「藝術先鋒」的碎片化信息,導致對於整個中國藝術風氣走偏。
我只能說藝術並不是用來裝逼的。一些藝術家,故意拉開與觀眾的距離,來產生「難以接近」、「神秘」感,來尋求自己的「獨特」。這完全與藝術的本身相違背。在我看來,藝術便是藝術家表達自己想法的方式,他的目的當然是與觀眾產生共鳴從而推廣他自己的思想。

所以第一,想當觀眾你就需要是真的熱愛藝術,你想幫助藝術家完美的展示他們的作品,而不是作為你一個裝逼的工具。

再來說說一點實質性的,其實在聽取很多館長或者策展人的經歷來看,他們之前就會有與藝術相關的學術背景。比如學習藝術歷史,藝術管理,藝術理論等。他們的相同點就是,學歷都很高,普遍都是研究生以上。一些很大的,比如tate的策展人一般都是phd。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他們的藝術品味,根基本功。你要知道,在布展之前,策展人是需要先將整個布置概況給畫出來,所以這個作品的擺放,一些角度,空間感都十分考究。其次一些作品的文字解釋都是由策展人負責編輯,然後交給相關負責人來翻譯成大家都能理解的語言,便於觀眾閱讀。所以,如果你沒有一些sense的話,你是無法布置好的展的,觀眾的參觀體驗也是不會好的。

其次,工作經歷上,他們的共同點就是都換了很多工作,但是都是與之相關。比如一個theatre的director之前就做過編劇、在雜誌當過助手、云云。他們在之前的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所以在這一點,open-minded和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麼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他們是有目的的去學習,去找工作,去積累經驗。

總之就是學歷、工作經驗、以及文化內涵對於館長這個職位都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如果是公立的美術館都是要面試的


地方縣的某些館,有的是官太太的後花園。


國立的一般都是直接派屬,像醫院一樣館長也都是處級、廳級之類的那種什麼什麼。
私立的大多是老闆找圈子裡有能力有實力有資源的。
個人認為主要還是要在圈子裡混得好。


推薦閱讀:

二三線城市有哪些還不錯的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館呢?
美術館在辦展覽時時怎麼運送畫的呢?
為什麼公共設施的名稱不用正楷,而要用一些難以識別的題字?

TAG:博物館 | 如何成為X | 美術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