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越女劍》里的阿青應該在什麼水準?和其他作品對比如何?

獨孤求敗「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而越女劍中的阿青應該是在16、7歲之前就有這個水平,並且是在沒有師父的教導下自學成才的,希望金庸迷能夠解答一下。


知友有人說阿青是上古神獸級別的,默默的點十個贊
一定要排名的話,阿青絕壁第一

  • 天分第一

阿青睜著一雙明澈的大眼,道:「什麼劍術?我沒有師父啊。」范蠡道:「你用一根竹棒戳瞎了八個壞人的眼睛,這本事就是劍術了,那是誰教你的?」阿青搖頭道:「沒有人教我,我自己會的。」范蠡見她神情坦率,實無絲毫作偽之態,心下暗異:「難道當真是天降異人?」說道:「你從小就玩這竹棒?」
阿青道:「本來是不會的,我十三歲那年,白公公來騎羊玩兒,我不許他騎,用竹棒來打我,我就和他對打。起初他總是打到我,我打不著他。我們天天這樣打著玩,近來我總是打到他,戳得他很痛,他可戳我不到。他也不大來跟我玩了。」

范蠡初遇阿青時,阿青十六七歲,用了三年時間無師自通(白公公是一直白猿)。相比其他人物,或者名師高徒,或是機緣巧合得某秘籍,或者揮刀自宮,各種外掛在阿青面前直接被秒殺。

  • 劍法第一

來來來,我們做個小推測
題主說:獨孤求敗「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
而越女劍中的阿青應該是在16、7歲之前就有這個水平
是的,是這樣的
在通關的路上,孤獨求敗終身不敗,在同時代的沒有敵手,第一當之無愧
但是了不起的小阿青,人家直接打通關了
因此,阿青往前數三百年,往後數三百年沒人能超過她,
喜好知音和故事會...咦,好熟悉的一段介紹

  • 戰鬥力第一

原文:他低聲吩咐衛士,立即調來一千名甲士、一千名劍士,在館娃宮前後守衛。
宮門外響起了一陣吆喝聲,跟著嗆啷啷、嗆啷啷響聲不絕,那是兵刃落地之聲。
這聲音從宮門外直響進來,便如一條極長的長蛇,飛快的游來,長廊上也響起了兵刃落地的聲音
一千名甲士和一千名劍士阻擋不了阿青

這明顯是遇神殺神,遇佛殺佛的節奏
1 VS 2000
完勝,有一句話怎麼說來著,叫不費吹灰之力
隨便點個人物看看,直接被比成學渣

  • 殺傷力第一

先寫吳越雙方比劍,吳國劍術驚人到讓人覺得復國無望,
阿青出場後,刺瞎他們眼睛都不算分分鐘的事,抬抬手就搞定了
最神奇的一段
必須要貼出來
八十名越國劍士沒學到阿青的一招劍法,但他們已親眼見到了神劍的影子。每個人都知道了,世間確有這樣神奇的劍法。八十個人將一絲一忽勉強捉摸到的劍法影子傳授給了旁人,單是這一絲一忽的神劍影子,越國武士的劍法便已無敵於天下
范蠡命薛燭督率良工,鑄成了千千萬萬口利劍。三年之後,勾踐興兵伐吳,戰於五湖之畔。越軍五千人持長劍面前,吳兵逆擊。兩軍交鋒,越兵長劍閃爍,吳兵當者披靡,吳師大敗

  • 大家隨意感受下吧
    • 綜上所述,我方堅持認為阿青武功是金庸武俠里的第一名

    如果其他的作品是成人童話,那越女劍就是一本成人神話

    且慢

    來來,我們再看看武功第一阿青真的是無法戰勝的嗎?

    只聽得阿青叫道:「范蠡,你在哪裡?」
    范蠡向西施瞧了一眼,朗聲道:「阿青,我在這裡。」
    「里」字的聲音甫絕,嗤的一聲響,從中裂開,一個綠衫人飛了進來,正是阿青。
    她右手竹棒的尖端指住了西施的心口。
    她凝視著西施的容光,阿青臉上的殺氣漸漸消失,變成了失望和沮喪,再變成了驚奇、羨慕,變成了崇敬,喃喃的說:「天……天下竟有著……這樣的美女!范蠡,她……她比你說的還……還要美!」纖腰扭處,一聲清嘯,已然破窗而出。
    清嘯迅捷之極的遠去,漸遠漸輕,餘音裊裊,良久不絕。

    讀到這裡一陣心酸


    《越女劍》及其主角阿青是金書系列中很特殊的存在。

    做一個對比,如果說「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是對現實世界的一種藝術化體現,那麼《越女劍》,可以說是對這十四部書中武俠世界的再度藝術化,是「武俠的武俠」。


    一、武俠世界的塑造

    十四部金書對於武俠的塑造,是建立在對現實世界改造的基礎上的。金庸先生將一個獨立的江湖從現實世界中剝離出來,武俠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江湖裡,與現實有著明確的界分,不但朝廷對江湖干涉甚少,而且即便在書中有帝王將相出現,例如段家、完顏洪烈、康熙及其大臣等,絕大多數時候他們仍是以江湖化的形象出現,所作所為與俠客們並沒有本質區別,是套著朝廷身份的江湖人而已。

    如果說十四部金書是在現實世界之外,創設了一個武俠世界,那麼在《越女劍》中,這種世界的設定則更進一步,武俠與現實合一了,武俠世界就是現實世界,二者沒有分別。

    《越女劍》是從吳越兩國劍士比劍寫起,歷史背景是春秋末期兩國的爭端,即越王勾踐「卧薪嘗膽」最終滅吳的故事。這段故事即是真實的歷史,也是《越女劍》中武俠故事的基礎。書中描寫的吳越劍士既是士兵,也是身負武功之人,吳國劍士用以比武的劍陣,正是從《孫子兵法》中化出。而越王勾踐召薛燭一事,是《越絕卷》第十一卷中的記載:

    王曰:「取巨闕。」薛燭曰 :「非寶劍也。寶劍者,金錫和銅而不離。今巨闕已離
    矣,非寶劍也。……歐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 盧,二曰純鈞,三曰勝邪,四曰魚腸,五曰巨闕。吳王闔廬之時,得其勝邪、魚腸、湛盧。闔廬無道,子女死
    ,殺生以送之。湛盧之劍,去之如水,行秦過楚,楚王卧而寤,得吳王湛盧之劍,將首魁漂而存焉。秦王聞而求之,不得,興師擊楚,曰:『與我湛盧之劍,還師去 汝。』楚王不與。」

    從現實中創設出武俠,於是我們有了十四部金書中的武俠世界;而將這創設出的武俠再次與現實合一,形成一個武俠的現實,這便是《越女劍》中的世界。

    二、武功及其來源

    如果說武俠小說的最大特點,那自然是各種神奇的武功。各路俠客們的武功,是遠遠超出現實世界中人的能力範圍的,開碑裂石的掌力、攀崖而上的輕功,都是常人難以想像的存在。例如在《神鵰俠侶》中,就有普通人如何看待武功的描寫:

    那少年道:「王將軍是陳大方一手謀害的。王將軍被綁赴刑場之時,在長街上高聲大叫,說死後決向玉皇大帝訴冤。王將軍死後第三天,那陳大方果在家中暴斃,他的首級卻高懸在臨安東門的鐘鼓樓檐角之上,在一根長竿上高高挑著。這地方猿猴也爬不上去,別說是人了,若不是玉皇大帝派的天神天將,卻是誰幹的呢?」

    為常人所不能為,甚至為常人所不能想,這是武俠世界中武功的特點。而在《越女劍》中,武功的「超常」更進一步,即便是武功好手,都無法捉摸阿青劍法的痕迹。而阿青劍法留下來的影子,已經足以是當時無敵的武功。

    八十名越國劍士沒學到阿青的一招劍法,但他們已親眼見到了神劍的影子。每個人都知道了,世間確有這樣神奇的劍法。八十個人將一絲一忽勉強捉摸到的劍法影子傳授給了旁人,單是這一絲一忽的神劍影子,越國吳士的劍法便已無敵於天下。

    為何阿青的武功,越國劍士們學不到,而只能學到它的影子,這已經不僅僅是武功高低的問題,而是一個哲學問題。武俠世界中,俠客們的武功來源於人,是人為修鍊的產物;而阿青的武功來源於自然,或者說,來源於「天」。

    在十四部金書中,武功有秘笈,有內功外功的區分,無數武學天才留下了各種修鍊之法,這些修鍊之法可以說是人類智慧的頂點,但畢竟是人創之物。而阿青的武功,是在與白猿的格鬥中渾然天成,其修的乃是自然之理,是人類認識武功的來源。正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類可以認識實在的世間萬物,但難以認識萬物的根源,就像越國劍士只能學到阿青劍法的影子,進而發展出天下無敵的武功,但永遠無法學到阿青的劍法本身。

    十四部金書,展示的是人間的極致,而《越女劍》展示的,是「道」,是這種極致的來源。

    三、俠在世間的投影

    武俠的故事,是以一種傳說的形式流傳在世間的。它留下的,往往不是故事的全部,而只是它的一個縮影。俠客身上的一段故事,以浪漫的形式展現出來,這也是世人如此嚮往武俠的根源。就好像我們談到郭靖,就會想到他與黃蓉的愛情,以及「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和駐守襄陽的壯舉;談到楊過,就會想到他與小龍女之間的生死別離,以及十六年後那個神鵰俠的身影。

    而《越女劍》中阿青的故事,則是將這種投影縮放到了極致,即便在這樣一個武俠與現實並生的世界裡,阿青與這個世界也只有那麼一絲交集。她不通世務,人們不知道她從哪裡出現,也不知道她會在何時離去。當她教完三天劍法,范蠡尋到她的家裡時,只餘下一間空屋,十幾頭山羊,之後的三年里,再無她的蹤跡,就好像她並不屬於這個世界一樣。而她給這個世間留下的,不過是一點劍法的影子,和館娃宮中那個游龍般闖入,卻又立即飄然離去的身影。

    可以做這樣一個比較。武俠世界本身是一個被構建出來的完整世界,各位俠客在這個世界裡都有著完整的人生,但這個世界與現實並無交際,現實世界能看到的,只是武俠世界投影在現實中的一個點,這個點成為了我們為之嚮往的武俠傳說。而同樣的,阿青的世界,也只在那個武俠與現實並存的世界中投影出了一個點,這個點就是《越女劍》的故事。如果說武俠是現實世界中的傳說,那《越女劍》就是傳說的傳說。

    所以說,阿青和她的《越女劍》故事,其實是「武俠的武俠」,它之於通常的武俠,就好像那些武俠之於我們。阿青和郭靖、或獨孤求敗、或張三丰誰更厲害,這種問題跟「郭靖和泰森誰更厲害」,性質是一樣的。郭靖們並不屬於我們這個世界,而阿青同樣不屬於郭靖們的世界。

    誰更厲害?這個問題無法回答,也無需回答。


    --

    歡迎關注個人公眾號:大貓想(damaothink)


    1、阿青是金書里唯一一個憑武功以一敵千人軍隊還毫無懸念佔盡上風的人(書里大概只有香香公主的臉能達到這個效果了),其他有描寫一人對戰軍隊的武俠人物,如郭靖,蕭峰,楊過,虛竹,段譽都不是正面橫掃整個軍隊,而是用巧計偷襲擒主帥,況且金庸多次在書里說過一個人武功再高,也不能和軍隊抗衡,阿青是唯一的例外,金庸明確寫出了"一千名甲士和一千名劍士擋不住阿青"。

    2、有人認為阿青並不是全部打倒了千人軍隊,最多打倒了幾十個然後用輕功飛了進去。首先,考慮地形,范蠡躲在宮裡,那麼只要守住了宮門口,阿青非得打倒所有守衛才能進來,而且阿青一開始並不知道範蠡的具體位置,那麼就存在她邊打邊在宮裡到處竄找人的情況,那接觸到的士兵會更多。接著,阿青見到范蠡時,沒有一個守衛進來保護范蠡,按正常人的思維,士兵肯定都在地下捂著胳膊打滾呢。

    3、阿青的武學天賦也十分驚人,沒有言語上的教授,阿青全憑的自己的悟性從白猿那學的上乘武功。

    4、有人認為士兵多少和實力大小是簡單的加成,就像一個武林人士能打倒幾十個士兵,那麼幾百個大俠就能打倒幾千個士兵。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忽略了士兵的"勢",士兵越多,整體實力越驚人。倚天裡面就有武林群雄被蒙古兵打敗的情節,天龍八部里最後若不是耶律洪基被抓,丐幫虛竹段譽等人活不過契丹大兵的碾壓。

    5、一個人武功再高,體力和內力終有耗盡之時,兩千個人就算站著不動讓你砍,你也要砍累趴,阿青不但氣都沒喘就卸掉了兩千人的武器(注意是繳械沒有傷人,比單純殺人更難)而且卸兵器的聲音連成一線,可以想像出那一氣呵成的場景,不能更帥。

    6、有人認為越國甲士戰鬥力不高,別忘了那種戰火紛爭的年代,戰鬥力不高怎能滅了其他國家,而且越國劍士(經評論區夥伴提醒是吳國劍士)的實力開頭就描寫過,略帶醉意情況下一劍下去,把一隻山羊整整齊齊地劈成兩半,與後來天龍八部里卓不凡劍劈桌子差不多,可以算是一流高手。這一流高手在阿青手裡只有挨打的份,而且書末尾,越國劍士去學阿青的劍法,連一招都沒學到,僅僅捕捉到了一點動作,而僅憑這一點點動作,越國劍士的劍法無敵於天下,整套劍法的威力可想而知。

    7、阿青算是符合金庸武俠小說中隱士高人的心態,身負絕世武功卻心無旁騖,不願與人爭強好勝,如掃地僧,老年的獨孤求敗等。


    與他人相比嘛,可以說金書里其他人還算是武俠級別,只有阿青和石破天,已經是玄幻範疇了。


    騷年啊,阿青只是個傳說好嘛!她的武功強悍到了各種不科學啊!


    阿青的天賦驚人之處在於:沒有理論基礎。。。。其他小說里的主角多少都是身負基礎武學,多少明白內力是毛,招式是毛的,阿青的白猿只是跟他打,沒有教過她呼吸,招式,內力。這些全都是阿青自己想出來的。而且從後來的描寫來看,阿青也是身負內功的。
    至於提氣不傷寸許之人,我們來看古龍是怎麼寫的,參考陸小鳳之幽靈山莊。以下為記憶中的文字,不要拿去對原文。。。
    無面人氣灌長劍,卻不言語,片刻之後,最終用力一揮,山邊一片大石硬生生分成兩斷,轉頭就走。。。。。。。。陸小鳳道:「這有什麼值得佩服的?他若是不動聲色將劍插回去,我才會佩服他。」
    以及:楚留香在《薛衣人》中對一個姓黃的大劍師,先用樹葉激發了他的劍氣,所謂劍在弦上,不得不發,然後用樹枝破其劍勢,最後也只是算平手,甚至落了下風。。
    阿青本來的目的就是去殺西施,在看到西施面貌的那一瞬間就把內力收回來,然後還能開口說話!完後一扭身又長嘯而去。。。喬峰都做不到啊
    纖腰扭處,一聲清嘯,已然破窗而出。清嘯迅捷之極的遠去,漸遠漸輕,餘音裊裊,良久不絕。。。。。。她不是楊過在絕情谷那種地形,而是在開闊地。。。。
    以上說明阿青的內功已經超乎金庸其他作品想像。同理輕功亦然。。。
    ~~~~~~~~~~~~~~~~~~~~~~~~~~~~~~~~~~~~~~~~~~~~~~~~~~~~~~~~~~~~~~~~~~~~~~
    吳越時期的一個所謂的「宮殿」,佔地面積還不如籃球場大,而且最多,兩層。。。按照宮殿一般的設計風格來看,都是單層的。。吳越時期的宮殿體系也不繁雜,大概也就跟一個四合院差不多,再大點有兩進、三進了不起了,你們不要把故宮當參照物!所以在這麼小一片地方,2000名士兵把守,而且已經告訴了他們你們要守的是誰!
    1000劍,1000槍,而不是2000劍士,說明他們有配合和陣法,並且肯定有相應的站崗放哨機制。而且范蠡調他們來就是為了防守阿青,而不是尋常的站崗,防守天知道會不會出現的襲擊!
    金庸其他小說里的高手要去殺對方的BOSS,都是採用的偷襲,只有阿青是直接選擇從正面打過去!而且是:我知道會有很多人守,我還是選擇從正面打過去!
    然後從聲音來看,先有喧雜聲,就是士兵看到了在遠處的阿青,然後就是兵刃響,一片兵刃之聲連成一線,然後是阿青發問,范蠡回答,范蠡話音還沒落,阿青人就到眼前了,說明普通士兵,對於阿青來說和不存在,沒有區別!
    武林高手,各年代強度差異可能很大,但是普通的劍兵(其實歷史上並無此兵種)和槍兵,差距不會很大,所以才說和軍隊比較是最客觀的參照物。
    當然,要衝過一個戰陣,也許不難,比如輕功好一點的,從士兵頭上飛過去,電影里也有很多武林高手踩人頭過去的影像。。。。
    但是:這聲音從宮門外直響進來,便如一條極長的長蛇,飛快的游來,長廊上也響起了兵刃落地的聲音。。。這是打進來的。看過一些殭屍片就應該可以想到,殺死一些士兵並不難,難的是他們死了以後屍體會堵塞道路,妨礙行動。一走廊的士兵,能夠像蛇一樣游過去,期間還打掉對方的兵器,這個身法就無人可及。
    ~~~~~~~~~~~~~~~~~~~~~~~~~~~~~~~~~~~~~~~~~~~~~~~~~~~~~~~~~~~~~~~~~~~~~~
    然後看境界
    在認識范蠡之前,阿青不知道什麼叫做「劍法」。。。其他主角都是先入後出,先懂劍,然後葬劍,最後做到無物無劍的境界,獨孤求敗終一生求此境界而不可得。阿青從竹棒開始,至竹棒大成。她也沒想過改用長的竹子或者做弓箭去射白猿,就是很簡單你用竹棒打我,我就用竹棒打你,而且是每天隨手找根東西就打,並沒有刻意去適應和練習某一根竹棒。所以其實用不用竹棒也沒啥區別,可以說是走了捷徑,這和她至純至性的性格是分不開的。

    八十名越國劍士沒學到阿青的一招劍法,但他們已親眼見到了神劍的影子。每個人都知道了,世間確有這樣神奇的劍法。八十個人將一絲一忽勉強捉摸到的劍法影子傳授給了旁人,單是這一絲一忽的神劍影子,越國武士的劍法便已無敵於天下。
    八十個人,每個人看到的姿勢和動作不一樣,看完演示以後大家拼湊了一下看到的東西,彙集成一套類似劍法的東西,已經無敵於天下。
    當然,我們可以說那個年頭,其他人的劍法都很垃圾,但是首先,已經有了明確的劍法體系,而且劍法體系之間有戰鬥力差距不然吳國也不會完虐,如果是單純比誰力氣大,誰動作快,是不會有完虐的情況出現的。套用遊戲的說法就是一般士兵是1級,越國劍士是10級(劍士好歹要能打贏七八個武士才會代表國家出戰吧),吳國劍士是20級(完虐越國),劍神的影子劍法是30或者40級(反過來完虐吳國),那八十個人是50級(他們傳授的東西肯定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和揣測,形成了不同的劍法體系,再傳授給別人的時候肯定有學不到家的)。那阿青是多少級?
    相當於張三丰對武當七俠說:我有一套武功啊,你們看清楚了,然後飛快打了一遍走了。武當七俠合計合計,又教了武當門下各弟子,然後武當門下弟子就可以去砍青城掌門了。。。。

    所以推斷阿青的境界已經達到或者超過了無物無劍的境界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當然,你也可以想像成:風雲雄霸天下裡面,劍神出場(對,就是那個被一拍肩膀就死掉的逗比),的時候的動畫,差不多就是那個意思,只不過,敵人的數量提升到2K而已。。


    無敵。在金庸的書里除了阿青,沒有任何人可以以一敵兩千
    原文在此:

    驀地里宮門外響起了一陣吆喝聲,跟著嗆啷啷、嗆啷啷響聲不絕,那是兵刃落地之聲。這聲音從宮門外直響進來,便如一條極長的長蛇,飛快的游來,長廊上也響起了兵刃落地的聲音。一千名甲士和一千名劍士阻擋不了阿青。

    原文不僅僅是打敗了兩千士兵,而且是 如一條極長的長蛇,飛快的游來 。可以說是士兵毫無還手之力,直接被瞬間打掉了兵器,阿青在兩千人面前如入無人之境,挑掉所有人兵器後一劍刺向西施。
    至於獨孤求敗,實際上書上描述不多,看起來也是個BUG級別的高手,但應該遠不如阿青。
    有人說金庸的武學是按時間發展在衰退的,我覺得很有道理。處於時代最早的阿青基本就是BUG中的BUG,士兵只是學個劍法的影子就速成精兵了。最關鍵的還是在於輕鬆的一敵兩千,在金庸的書里多次強調一個人無論多厲害,以一敵百終究比較困難。比如天龍八部原文:

    他上次在聚賢庄中獨戰群雄,若非有一位大英雄突然現身相救,難免為人亂刀分屍,可見不論武功如何高強,真要以一敵百,終究不能,

    聚賢庄如果夠狠心,蕭峰擊斃數十人後逃生是可能的,但也是很艱辛的。雖然拿這個案例和阿青比不太公平(阿青對付軍隊普通人,蕭峰對付都是二流高手),但是阿青輕鬆無比的打敗了兩千人,而蕭峰擊斃數十人後險些便無法脫身。
    天龍里的無名僧顯露的功夫不夠有足夠的對比,但是明顯可以擊敗蕭峰,想來打敗數百二流高手還是可能的,大概有可能和阿青做一下比較。但是他出手太少,尤其缺少大場面群毆,比較難有說服力的素材。

    終上,我認為阿青水準是無敵級,完虐無名僧以外的金庸其他作品人物。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越女劍的原型是仙俠小說,金老改編成的武俠,原文里教阿青武功的白猿其實是神仙,這麼算就簡單很多了嘛。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724998/answer/106446612

    轉個自己的答案 原題問金書中誰武學天賦最高

    想不到青神呼聲這麼高,我來唱唱反調吧。戳一戳青神這個金庸武俠中被過度吹捧的泡沫。
    《越女劍》其實很短,青神出場更是在後半部分,就算把其所有戰績及表現分析一遍,也用不了多少時間。

    那吳國劍士長劍探出,去割她腰帶,笑道:「那也……」
      只說得兩個字,那少女手中竹棒一抖,戳在他手腕之上。那劍士只覺腕上一陣劇痛,嗆啷一聲,長劍落地。那少女竹棒挑起,碧影微閃,已刺入了他左眼之中。那劍士大叫一聲,雙手捧住了眼睛,連聲狂吼。
      這少女這兩下輕輕巧巧的刺出,戳腕傷目,行若無事,不知如何,那吳國劍士竟是避讓不過。餘下七名吳士大吃一驚,一名身材魁梧的吳士提起長劍,劍尖也往少女左眼刺去。劍招嗤嗤有聲,足見這一劍勁力十足。
      那少女更不避讓,竹棒刺出,後發先至,噗的一聲,刺中了那吳士的右肩。那吳士這一劍之勁立時卸了。那少女竹棒挺出,已劍入他右眼之中。那人殺豬般的大嗥,雙拳亂揮亂打,眼中鮮血涔涔而下,神情甚是可怖。
      這少女以四招戳瞎兩名吳國劍士的眼睛,人人眼見她只是隨手揮刺,對手便即受傷,無不聳然動容。六名吳國劍士又驚又怒,各舉長劍,將那少女圍在垓心。
      范蠡略通劍術,眼見這少女不過十六七歲年紀,只用一根竹棒便戳瞎了兩名吳國高手的眼睛,手法如何雖然看不清楚,但顯是極上乘的劍法,不由得又驚又喜,待見六名劍士各挺兵刃圍住了她,心想她劍術再精,一個少女終是難敵六名高手,當即朗聲說道:「吳國眾位劍士,六個打一個,不怕壞了吳國的名聲?倘若以多為勝,嘿嘿!」雙手一拍,十六名越國衛士立即挺劍散開,圍住了吳國劍士。
      那少女冷笑道:「六個打一個,也未必會贏!」左手微舉,右手中的竹棒已向一名吳士眼中戳去。那人舉劍擋格,那少女早已兜轉竹棒,戳向另一名吳士胸口。便在此時,三名吳士的長劍齊向那少女身上刺到。那少女身法靈巧之極,一轉一側,將來劍盡數避開,噗的一聲,挺棒戳中左首一名吳士的手腕。那人五指不由自主的鬆了,長劍落地。
      十六名越國衛士本欲上前自外夾擊,但其時吳國劍士長劍使開,已然幻成一道劍網,青光閃爍,那些越國衛士如何欺得近身?
      卻見那少女在劍網之中飄忽來去,淺綠色布衫的衣袖和帶子飛揚開來,好看已極,但聽得「啊喲」、嗆啷之聲不斷,吳國眾劍士長劍一柄柄落地,一個個的退開,有的舉手按眼,有的蹲在地下,每一人都被刺瞎了一隻眼睛,或傷左目,或損右目。

    擊敗了八名吳國劍士。吹得再厲害,也不過是八個兵卒,一對一戰鬥力能有完顏洪烈強就不錯了。有人說你看看之前的描寫,又是一刀切羊又是咋咋咋地的,意圖說明吳國的劍士都是「一流高手」。同學,武力評比,描寫是最不重要的因素,因為老爺子的文筆實在太好了。比如笑傲江湖裡五嶽並派大會,幾個貨真價實的一流選手打起來是什麼效果?足夠你血脈賁張、心曠神怡。飛狐外傳里的天下掌門人大會,一二流混雜二流還居多,也可謂各顯神通、精彩紛呈。吳越劍士互毆這種程度,跟天龍八部開篇無量劍派門下幾個年輕弟子菜雞互啄相比,只怕尚有不如。

    所以這裡我提出我的核心主張:任何武評,越女劍都不需要參評,不是因為青神太強,而是因為越女劍太短,青神出手太少。篇幅短,值得分析的乾貨就不夠;出手少,戰績這一欄就沒東西填,定位很容易不準。或曰黃裳、獨孤求敗篇幅也短,出手也少。但是他們在整個金庸武學史上影響深遠,有直接或間接的傳人,後輩也多有所提及,所以旁證很多,所以下限根本不難定位,上限有討論的空間。而青神呢?因其劍法來自化作猿猴的外星人,所以只有她配領悟,後世失傳那也只怪我輩資質魯鈍,愧對前輩高人?

    然而並不是。

    古時吳越成仇,越王勾踐卧薪嘗膽,相圖吳國。可是吳王手下有個大將伍子胥,秉承孫武遺教,訓練的士卒精銳異常。勾踐眼見兵卒武藝不及敵國,悶悶不樂。有一日越國忽然來了個美貌少女,劍術精妙無比。勾踐大喜,請她教導越兵劍法,終於以此滅了吳國。嘉興是當年吳越交界之處,兩國用兵向來以此為戰場,這套越女劍法就在此處流傳下來。只是越國處女當日教給兵卒的劍法旨在上陣決勝,是以斬將刺馬頗為有用,但以之與江湖上武術名家相鬥,就嫌不夠輕靈翔動。到得唐朝未葉,嘉興出了一位劍術名家,依據古劍法要旨而再加創新,於鋒銳之中另蘊複雜變化。韓小瑩從師父處學得了這路劍法,雖然造詣未精,但劍招卻已頗為不凡,她的外號「越女劍」便由劍法之名而得。

    這一不是我胡編亂造,二不是網路同人,語出《射鵰英雄傳》,金庸三次大修原著,也未曾將這段刪去。沒讀過《越女劍》的看過這段就知道越女劍講的啥事兒了,讀過沒走心只會高喊青神宇宙第一的可以看看官方對越女劍法的定位。事實上這個定位前後是統一的,沒毛病。
    韓小瑩的二流中下游水平也並不辱沒了祖師奶奶的威名,讓她打八個小兵也是輕鬆寫意的事兒,對對對,咱不上宋朝的,上金國的。蒙古的也行啊。

    又有人說了,你別上八個人,你上兩千個,我青神能單挑,全金書獨此一家,一個人戰一個軍隊,強,無敵!

    那咱接著往下看唄。

    阿青道:「本來是不會的,我十三歲那年,白公公來騎羊兒玩,我不許他騎,用竹棒趕他。他也拿了根竹棒來打我,我就和他對打。起初他總是打到我,我打不著他。我們天天這樣打著玩,近來我總是打到他,戳得他很痛,他可戳我不到。他也不大來跟我玩了。」
    這是青神全部劍法的來源。青神是十六七歲年紀,也就是學了三四年劍法,還是跟一猴子學的。那你說破天她也不能達到石破天的水平啊對不對?張無忌練了四年九陽神功也沒吹宇宙第一啊,人家九陽神功倒是從猴子那來的,但不是跟猴子學的啊。
    這一段幾乎就從邏輯上直接否定了青神位列絕頂高手的可能,金庸小說雖然奇妙,但不是玄幻。好笑的是很多人先接受青神強無敵,然後高呼「這真是金庸最玄幻的一部小說」。我也只能說你開心就好。
    另一個特別不講邏輯的是黃裳。但是沒辦法,九陰真經我否定不了。所以這帖子里有人提黃裳,我沒話說。但青神就不一樣了,你要沒留下你那神劍的影子給後世,吹起來還方便些,你偏偏還留了,留了又不厲害,又不厲害得合情合理,我憑什麼信你很厲害呢?

    往後看。

    第二天早晨,在越王的劍室之中,阿青手持一根竹棒,面對著越國二十名第一流劍手。范蠡知道阿青不會教人如何使劍,只有讓越國劍士模仿她的劍法。
    但沒一個越國劍士能擋到她的三招。
    阿青竹棒一動,對手若不是手腕被戳,長劍脫手,便是要害中棒,委頓在地。
    第二天,三十名劍士敗在她的棒下。第三天,又是三十名劍士在她一根短竹棒下腕折臂斷,狼狽敗退。
    還是那句話,兵卒的戰鬥力問題。按金庸一脈相承的風格兵卒就是五到六流(也可以稱為不入流)的水平。「第一流劍手」不等於「一流劍手」,越國能在三日之內調動八十名「一流」水平的人,也屬於玄幻範疇。
    所以青神自己在越女劍里當天下第一(天下第二是只猴子),挺好的,怎麼吹都可以,你說她三十歲上劍法大成有核武器的威力我也信。你要拉出來參與整個金庸世界的評選,那麼一些大家都遵守的規則你也要遵守。一流高手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很值錢的,擱現在那很多都是985、211學校的校長,你練顛球呢今天二十個明天三十個的。倚天屠龍記被譽為一流高手百花齊放的一部書,哪怕連打醬油的也算上,估計也就五十個左右的一流高手登過場。好好的大腕兒,怎麼來你這麼個小破片場還成了路人甲了?

    他低聲囑咐衛士,立即調來一千名甲士、一千名劍士,在館娃宮前後守衛。
    他回到西施面前,坐了下來,握住她的雙手,一句話也不說。從宮門外回到西施身畔,他心中已轉過了無數念頭:「令一個宮女假裝夷光,讓阿青殺了她?我和夷光化裝成為越國甲士,逃出吳宮,從此隱姓埋名?阿青來時,我在她面前自殺,求她饒了夷光?調二千名弓箭手守住宮門,阿青若是硬闖,那便萬箭齊發,射死了她?」但每一個計策都有破綻。
    阿青于越國有大功,也不忍將她殺死。他怔怔的瞧著西施,心頭忽然感到一陣溫暖:「我二人就這樣一起死了,那也好得很。我二人在臨死之前,終於是聚在一起了。」
    時光緩緩流過。西施覺到范蠡的手掌溫暖了。他不再害怕,臉上露出了笑容。
    破曉的日光從窗中照射進來。
    驀地里宮門外響起了一陣吆喝聲,跟著嗆啷啷、嗆啷啷響聲不絕,那是兵刃落地之聲。這聲音從宮門外直響進來,便如一條極長的長蛇,飛快的游來,長廊上也響起了兵刃落地的聲音。一千名甲士和一千名劍士阻擋不了阿青。
    只聽得阿青叫道:「范蠡,你在哪裡?」
    范蠡向西施瞧了一眼,朗聲道:「阿青,我在這裡。」
    「里」字的聲音甫絕,嗤的一聲響,門帷從中裂開,一個綠衫人飛了進來,正是阿青。她右手竹棒尖端指住了西施的心口。

    終於到了。青吹們如寶訓般反覆吟誦的「青神大戰軍隊」,唯這三行而已。
    所謂的1 vs 2000,含金量有多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以我一點粗淺的生活經驗來看,這兩千人只要不是聚力傳功,使出一招後世全真教絕學「兩千星聚會」,那麼能同時與青神交手的,也不過數人耳。

    張翠山吃了一驚,看來便是殺了泉建男仍是無濟於事,只見六七名漢子搶到殷素素車前,六七名漢子搶到俞蓮舟車前,只有少數幾人和那少婦圍住了自己,正沒做理會處,俞蓮舟忽然朗聲道:「六弟,出來把這些人收拾了罷!」
      張翠山一愕:「二哥擺空城什麼?」忽聽得半空中一聲清嘯,一人叫道:「是!五哥,你好啊,想煞小弟了。」數丈外的一株大樹上縱落一條人影,長劍顫動,走向前來,正是六俠殷梨亭到了。張翠山喜出望外,大叫:「六弟,你好!」
    三江幫中早分出數人上前截攔,只聽得啊喲啊喲、叮叮噹噹之聲不絕,每人手腕的「神門」穴上一一中劍,一一撤下兵刃。這「神門穴」在手掌後銳骨之端,中劍之後,手掌再也使不出半點力道。殷梨亭不疾不徐的漫步揚長而來,遇有敵人上前阻擋,他長劍一顫,嗆啷一聲,便有一件兵刃落地。
      那少婦回身喝道:「你是武當……」嗆啷、嗆啷兩聲,她雙手各執一刀,雙刀落地時便有兩下聲響。
      張翠山大喜,說道:「師父的『神門十三劍』創製成功了。」原來這「神門十三劍」共有一十三記招數,每記招式各不相同,但所刺之處,全是敵人手腕的「神門穴」。張翠山十年前離武當之時,張三丰甫有此意,和弟子們商量過幾次,但許多艱難之處並未想通。此時殷梨亭使將出來,三江幫的硬手竟沒人能抵擋得一招。張翠山只看得心曠神怡,但見殷梨亭每一劍刺出,無不精妙絕倫,只使了五六記招式,「神門十三劍」尚未使到一半,三江幫幫眾已有十餘人手腕中劍,撒下了兵刃。

    武當殷梨亭作為末學後進,在青神面前獻醜,雖不如青神1 vs 2000聽起來那麼震撼,卻道出了所謂封神一戰的本質。
    是的,金書中,沒有人能與數量龐大的軍隊抗衡,沒有人是真正的萬人敵,要將一整支軍隊屠戮殆盡,金書中沒有人能做到。
    但是,「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完全是另一碼事,有相當數量的高手可以做到,丐幫陳長老還成功刺殺契丹國左路副元帥耶律不魯呢。也只有青吹會將兩者混為一談,究其原因,還是我說的,越女劍篇幅太少,缺少乾貨,只能抱著這唯一的戰績來吹,要吹,自然免不了脫離事實,夸夸其談。

    綜上所述,給個結論,越女劍篇幅太短,阿青不適合參與金庸世界中各類評比,硬要比的話,從最佳戰績看,阿青下限可能接近青年殷梨亭;從白猿和神鵰的對比(其實這樣比有點無厘頭,但整部書的所有乾貨我都列給你了,真的也沒有什麼了)來看,阿青上限幾乎很難達到青年楊過水平,畢竟楊過工齡長,又有很多奇(wai)遇(gua)。

    但是,最後,扣一下題。我雖然要將阿青扯下神壇,但是,她的天賦還是極好的。十六七歲如果真的能入一流之境,已經是極其罕見的美質良才了,饒是黃蓉家學淵源又兼聰明絕頂,十六七歲也只能打打侯通海。何況阿青還是無師自通,自學成才。說她武學天資處於金書第一集團,並不為過。我所反對者,只是將阿青吹捧成金書古往今來劍法第一、拳腳第一、內功第一、暗器第一的大英雄,大豪傑,大俠士,大宗師,以及以此衍生出的諸如天賦第一等各種論調。說這種話的,有且只有三種可能:看書不細、無腦跟風、嘩眾取寵。


    其實我覺得越女阿青的實力是被拔高了。
    越女阿青用草木可以橫行江湖,可通篇就沒有一個武林高手啊,想想看,其他書裡面的江湖都是人才濟濟的,用草木打普通的士兵和用草木打金輪法王能一樣嗎?阿青的草木皆為兵器跟楊過的空手對戰金輪法王根本就是兩個概念嘛!
    我相信我過神在斷臂後絕對可以哪個木棍什麼的突破2000甲士的防線(突破而已不是殺掉啊)。
    我個人覺得嘛,阿青絕對是一流高手,但金書第一什麼的感覺還是不太讓人信服。


    先放個人判斷:阿青屬於超一線高手,但被神化了

    所謂的超一線高手指的是倚天二張天龍三兄弟五絕這一級別的高手,阿青絕對沒有大多數讀者想像的那麼超神。
    依據有兩個:
    1.阿青秒殺了吳國的劍士,留下來的不完整的劍招讓越國劍士躋身一流。
    首先,吳國越國的劍士大概是什麼水平呢?如果把金庸小說全部放在一個世界裡,吸一樣的空氣,符合同樣的法則,我認為他們實力最多就是是二流門派掌門的水平。參照飛狐外傳和射鵰英雄傳裡面為官府打工的反派。玄冥二老和張召重也是為官府效力的反派,但是強的就他一個,吳國越國劍士是一群,所以我認為他們水平最多就是二流掌門人。
    阿青秒殺二流掌門人,這種事黃藥師也干過,同樣輕鬆,在船上戲弄靈智上人,和楊過戲弄瀟湘子尹克西。雖然沒有殺傷,但是遊刃有餘,相信如果他想的話是完全可以一招秒殺的。
    阿青留下來的越女劍讓越國劍士躋身一流,其實也就是達到二流掌門的水平。她的傳人韓小瑩是江南七怪之一,七怪一直跟沙通天等人打,平均水平應該是相差不大,韓小瑩應該也大概在二流掌門水平。獨孤求敗的傳人楊過和令狐沖都是學了他的一部分,但級別就不一樣了。張三丰之後的武當掌門都是第一流的高手。黃藥師的傳人梅超風等人都沒學全就被趕走,或死或傷,但也都是一流水平。考慮到阿青的招數傳承情況不好,我認為判斷他們傳下來的功夫本身差距並不大。
    2.阿青最輝煌的戰績就是突破三千越甲的防衛,是金庸之最。但是這場戰鬥的含金量並沒有太高。首先,突破三千人,實際能跟阿青交上手的也不過幾百人,總不能站一條直線讓阿青一個一個打吧?其次,阿青並不會挨著打進來,肯定是輕功為主往裡沖。最後,三千越甲的戰鬥力並沒有很高。可以參考郭靖闖重陽宮的時候對北斗大陣,如果不是刻意要殺傷,突破其實並沒有太難。

    補充一下:郭靖救成吉思汗,蕭峰救耶律洪基,三兄弟擒耶律洪基,楊過襄陽城下救郭襄,小龍女闖全真教,其實都和阿青闖宮相差不多,只是在越女劍中強調了人數,同時阿青是一個小女生形象,形成反差對比太強烈。

    綜上,我認為阿青屬於超一流高手行列,但絕對不是神人


    阿青這個寫得有點古龍了。


    就著張帥冰 的答案談談我的看法。

    一.
    天分

    阿青三年練出了「精妙」的劍術。但是在沒有確定這個劍術水平的高低之前,就沒法對阿青的天分做一個準確的估計。但有一點可以知道,阿青這三年沒有任何內功上的修行,就是拿劍跟白猿鬥了三年,其成長主要是劍術,反應和身體基本素質方面的。郭靖那麼笨的人,從7,8歲開始跟江南七怪學各種不同的武功,到了18歲的時候雖說不上精通,但七八樣武藝也學得差不多了,分到越女劍法上的時間也不過一兩年而已,難道能說郭靖天分高嗎。還是那句話,在沒有判斷出阿青水平高低之前,僅憑時間談論天分是沒有意義的。另外,白猿的三年陪練可是貨真價實的超強度教學,你想想如果你加入一個門派,待上三年,師父能天天陪著你練劍嗎?金庸的武俠里經常出現師父或者大師兄偶爾指點一般弟子練劍的場景,這些弟子們無不視其為極難得的機會。這樣的教學換到天賦尚可的弟子身上教上三年,成果恐怕也頗顯著了。要說天分,金庸筆下的聰明人多去了,咱們可以列列看什麼叫天分。

    1. 紅花會趙半山不過在胡斐面前說了幾分鐘陰陽訣和亂環訣的竅門,轉身胡斐就能融到武功里了。
    2. 天龍八部段譽不過剛剛接觸六脈神劍圖譜幾個時辰,且之前都沒正經學過一陽指,就能把武學大師鳩摩智打個措手不及了。
    3. 射鵰英雄傳里黃蓉看洪七公用了兩遍,就把極其繁複的逍遙遊學會了。連郭靖這笨蛋沒用一個月居然都學會降龍十八掌了。
    4. 鹿鼎記里韋小寶學會神行百變用了多久?韋小寶啊!
    5. 笑傲江湖裡令狐沖只用了兩天就學會了無比複雜的獨孤九劍前幾式。
    6. 書劍里陳家洛學庖丁解牛可沒也花上幾天。
    7. 神鵰里楊過被神鵰教學也不過兩三個月就從真實水平還打不過霍都的普通文藝青年變成能硬剛金輪法王的高富帥了。
    8. 俠客行里石破天在破廟裡看白萬劍教導師弟們兩個時辰就學了八成的雪山劍法,後來在史小翠哪裡也不過花了兩三天工夫就不但學全了73式金烏刀法還把雪山劍法也學得八九不離十,跟叮噹學擒拿手也不過10天時間就變得極其熟練了。從他下山到練成俠客行神功加一起可能也沒有一年的時間。
    9. 倚天屠龍記裡面張無忌學乾坤大挪移花了幾個時辰,學太極劍只花了兩盞茶的工夫,即便是極其怪異的聖火令武功也不過看了幾眼就會了。

    雖說這些例子里主角們大多已經有武功基礎了,但後世的武功修鍊也比阿青當年難多了,從內到外,從基本功到一套一套的劍法。這些天賦異稟的主角們在學習只需要記憶熟練招數的武功時極少有超過幾個月的,很多都是當場就能現學現用了。總結就是,跟長篇的主角比天分,阿青還差點。


    二.劍法

    說獨孤求敗是「四十歲後,草木竹石,均可為劍」,然後說阿青16,7歲就達到這個境界了。這個我真是很難苟同。獨孤求敗的草木竹石均可為劍,是從玄鐵重劍發展來的,是說即便用草木竹石也可以發揮出其內力的巨大威力,而不是指劍術,如果是單純指劍術劍招的話,竹劍和鐵劍的差別無非就在於拿竹劍的人不能跟鐵劍硬拼,要尋其破綻,一擊斃敵,這有點像令狐沖的獨孤九劍,也就是獨孤求敗早年的劍術特點。而獨孤求敗從重劍上發展出來的木劍境界,恰恰是相反的,就是我拿根筷子,你拿鐵劍,我也能把你的劍震斷。而阿青在《越女劍》的文本絕大部分中完全沒有體現出她會內力,不過就是身手敏捷,劍法精妙罷了。只在最後傷了西施的時候,提到了勁氣二字,完全不是一個境界。(我後面會分析關於那一劍的勁氣是什麼情況)。

    三.
    戰鬥力

    總是有人把「闖入一個由2000人把守的王宮」與「一個人單挑幹掉2000人」當成是同一個命題。我們再仔細讀讀原文吧。


    驀地里宮門外響起了一陣吆喝聲,跟著嗆啷啷、嗆啷啷響聲不絕,那是兵刃落地之聲。這聲音從宮門外直響進來,便如一條極長的長蛇,飛快的游來,長廊上也響起了兵刃落地的聲音。一千名甲士和一千名劍士阻擋不了阿青。


    即便最後一句「一千名甲士和一千名劍士阻擋不了阿青」已經不太像是金庸的行文風格(倒是有幾分像古龍),但意思仍然是清楚的,是「阻擋不了」,而不是阿青殺了2000人。我想以令狐沖的獨孤九劍配合輕功,要做到這件事也不會困難。如果不信,我們可以看另外一段關於殷梨亭使用神門十三劍的描寫


    張翠山一愕:「二哥擺空城計么?」忽聽得半空中一聲清嘯,一人叫道:「是!五哥,你好啊,想煞小弟了。」數丈外的一株大槐樹上縱落一條人影,長劍顫動,走向前來,正是六俠殷梨亭到了。張翠山喜出望外,大叫:「六弟,我好想念你啊!」

    三江幫中早分出數人上前截攔,只聽得啊喲啊喲、丁丁當當之聲不絕,每人手腕的神門穴上逐一中劍,逐一撒下兵刃。這神門穴在手掌後銳骨之端,中劍之後,手掌再也使不出半點力道。殷梨亭不疾不徐地漫步揚長而來,遇有敵人上前阻擋,他長劍一顫,嗆啷一聲,便有一件兵刃落地。那少婦回身喝道:「你是武當……」嗆啷、嗆啷兩聲,她雙手各執一刀,雙刀落地時便有兩下聲響。
    張翠山大喜,說道:「師父的神門十三劍創製成功了。」原來這「神門十三劍」共有一十三記招數,每記招式各不相同,但所刺之處,全是敵人手腕的神門穴。張翠山十年前離武當之時,張三丰甫有此意,和弟子們商量過幾次,但若干疑難之處並未想通。此時殷梨亭使將出來,三江幫的硬手竟沒人能抵擋得一招。張翠山只看得心曠神怡,但見殷梨亭每一劍刺出,無不精妙絕倫,只使了五六記招式,「神門十三劍」尚未使到一半,三江幫幫眾已有十餘人手腕中劍,撒下了兵刃。

    你看,殷梨亭也做得到。也許你會說幾個人當然沒問題,阿青面對可是兩千人啊。接下來我們看看,阿青真的幹掉兩千人了嗎?


    原文中的一千劍士,一千甲士,分散在整個宮中,不可能人人在第一時間發現阿青來了,看見了也未必來得及堵上去,堵上去了由於攝於阿青的威名也未必人人爭先不要命地攔住她。以阿青那麼快的突破速度,真正能跟阿青動上手的不過幾十人罷了。你不信的話,我們可以做個假設。書中說阿青跟越國劍士比劍時,從未超過三招。好我就算是每個人都是一招,平均1秒一個,2000人,你還得34分鐘呢,西施妝都畫完了吧。你還別嫌1秒一個太慢,那兩千人難道是排著隊一個一個上來打預防針嗎?再說阿青還得往宮裡走呢?兩千人,就算是站成一排把手伸出來,讓你一個一個的砍,沒有15分鐘你也砍不完啊。怎麼可能是「聲音像長蛇一樣飛快的游來」,那也就最多幾十秒種吧。要是殺了2000人,那就應該是「那聲音像烏龜一樣穩重的爬過來了」。所以,說阿青一個人幹掉兩千守衛,完全是異想天開不符合基本邏輯的想法。


    前面程靈素 說『有人認為阿青並不是全部打倒了千人軍隊,最多打倒了幾十個然後用輕功飛了進去。首先,考慮地形,范蠡躲在宮裡,那麼只要守住了宮門口,阿青非得打倒所有守衛才能進來,而且阿青一開始並不知道範蠡的具體位置,那麼就存在她邊打邊在宮裡到處竄找人的情況,那接觸到的士兵會更多。接著,阿青見到范蠡時,沒有一個守衛進來保護范蠡,按正常人的思維,士兵肯定都在地下捂著胳膊打滾呢』


    第一,如果你是范蠡會讓2000人都守在宮門口嗎?這裡又不是天牢,你堵住宮門,人家就進不來了?既然阿青這麼厲害,她要是從哪個牆角一躍而過殺進來怎麼辦?就算她輕功不好,弄個繩子,梯子的爬進來總行吧。2000人都擠在宮門口,隔著西施老遠的話,別說阿青了,我帶上工具都能把西施綁回家。所以守衛們絕對不可能全部集中在宮門,必然是各處分散的。


    第二,這些守衛會不會在短時間從散布各處的狀態突然變成集中在宮門口呢?顯然不可能,因為書中描寫,武器落地的聲音是像一條長蛇飛快的游來,顯然是一路上都有人阻擋。

    第三,從武器落地的聲音描述看,阿青可沒有在宮裡到處竄找人,那樣的話聲音應該是在忽東忽西,盤旋往複,而不是很快的如長蛇般殺到近前。


    第四,阿青見到范蠡時,「沒有一個守衛進來保護范蠡嗎?」,讓我們看看原文怎麼說的:


    「驀地里宮門外響起了一陣吆喝聲,跟著嗆啷啷、嗆啷啷響聲不絕,那是兵刃落地之聲。這聲音從宮門外直響進來,便如一條極長的長蛇,飛快的游來,長廊上也響起了兵刃落地的聲音。一千名甲士和一千名劍士阻擋不了阿青。

    只聽得阿青叫道:「范蠡,你在哪裡?」

    范蠡向西施瞧了一眼,朗聲道:「阿青,我在這裡。」

    「里」字的聲音甫絕,嗤的一聲響,門帷從中裂開,一個綠衫人飛了進來,正是阿青。她右手竹棒的尖端指住了西施的心口。她凝視著西施的容光,阿青臉上的殺氣漸漸消失,變成了失望和沮喪,再變成了驚奇、羨慕,變成了崇敬,喃喃的說:「天……天下竟有這……這樣的美女!范蠡,她……她比你說的還……還要美!」纖腰扭處,一聲清嘯,已破窗而出。

    清嘯迅捷之極的遠去,漸遠漸輕,餘音裊裊,良久不絕。

    數十名衛士急步奔到門外。衛士長躬身道:「大夫無恙?」范蠡擺了擺手,眾衛士退了下去。范蠡握著西施的手,道:「咱們換上庶民的衣衫,我和你到太湖划船去,再也不回來了。」

    西施眼中閃出無比快樂的光芒,忽然之間,微微蹙起了眉頭,伸手捧著心口。阿青這一棒雖然沒戳中她,但棒端發出的勁氣已刺傷了她心口。」


    注意,阿青從闖進房間到離開,一共就說了一句話,時間很短。而後幾十名衛士奔到門外,仍然不進門,躬身問話。房間里原來沒有衛士,是因為這是西施的房間,男人不方便進來。而幾十名衛士跑過來,顯然是因為阿青突破太快了,他們跟不上,或者這個衛士長當時在別處巡邏,聽到阿青攻來的消息這才趕過來(如果是這樣就更證明2000人不可能都守在一起)。至於2000人抱著手腕打滾什麼的,完全是無稽之談。不知道還會不會有人據此說,2000人就剩下數十人了,那我只能呵呵了,難道康熙遇刺的時候,數千御林軍都會在第一時間集中到御書房嗎?

    四.
    殺傷力

    從阿青與其他劍士的戰鬥看,阿青劍術確實精妙快捷。但這個也是相互比較出來的。《越女劍》一書中,根本沒有出現內功,劍士的身體素質大概也就跟我們現在的解放軍戰士最多是特警差不多,就算他們常年練習劍法,更加熟練,但是沒有內功輔佐,他們還是普通人,不過更加敏捷強壯一些。那些需要內功才能做到的出手如電,奔行如飛,身輕如燕,力如龍象,他們這些劍士是絕對做不到的。至於一棒就戳瞎別人的眼睛,令狐沖在夜裡且無法使用內力的情況下一招破箭式就能戳瞎八個武林高手的眼睛,豈不是要厲害的多了。阿青跟越國劍士相鬥打得對方臂折腕斷,但張無忌一把木劍,是真的一劍就能將劍術高手方東白的手臂斬下來,而不是骨折,殺傷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這裡有個地方讓我覺得糾結,書中吳國的劍士一劍將一隻羊羔從中破開,兩側及其對稱。在這裡結合上下文,我覺得這個點更總要的是為了體現吳國劍士劍術精準,這一點也從范蠡的內心獨白體現出來了,但我要說的是如果沒有內功,這幾乎是絕難辦到的,把一隻羊從中完全對稱的剖開,除了把那些零零碎碎的脊椎骨對半分,還要把堅硬的頭骨一劍分開,這一點普通人的力量絕不可能做到,哪怕大力士也不行。只有兩種解釋,一個是現實中不存在的神兵利器,一個是現實中不存在的強悍內力。但如果讓我選,我更傾向於這個吳國劍士的寶劍極其鋒利。因為如果是內力極強的話,不會從最開始的大殿比武到全文結束完全不提「內功」、「內力」、「真氣」之類的辭彙,倒是關於寶劍鋒利的描寫有那麼幾段。)


    總的來說,我覺得最早有些人是出於三分嘩眾取寵的心態,宣揚阿青厲害。畢竟越女劍是金庸小說中比較不為人熟悉的一部短篇,說阿青厲害,顯得與眾不同更容易引人注意罷了。後來人云亦云的是大多數,恐怕都沒仔細讀過越女劍的文本。如果仔細看過越女劍的文本,你就會發現。越女劍所處的春秋時期,武學體系根本就沒有建立,也沒有什麼劍招套路,內功,輕功之類的東西,根本就是武俠世界的原始階段。那些所謂的劍士,不過是從普通士兵中選拔出來的強者,身手敏捷一些,戰鬥經驗豐富一些,力氣和身體素質略勝普通人罷了。看看最後的描述,派一千甲士,一千劍士守衛王宮。還有跟吳國決戰提到「「三年之後,勾踐興兵伐吳,戰於五湖之畔。越軍五千人持長劍而前,吳兵逆擊。兩軍交鋒,越兵長劍閃爍,吳兵當者披靡,吳師大敗。」劍士一出來就是成千上萬的,一個小小的越國哪來這麼多武林高手啊,劍士在那個時代就是個兵種而已


    而阿青在這些人中顯得與眾不同,也不過是劍術上經過白猿多年的戰鬥磨鍊表現出的戰鬥技巧罷了,是一種基於本能和習慣的快速反應,只能說是劍法的雛形,還談不上是真正的劍法。阿青在金庸作品中是個異類。《越女劍》這個短篇也一樣,無論故事情節的設定還是行文風格都跟金庸的長篇小說有些明顯的不同。阿青這個人物倒是跟《多情劍客無情劍》里的阿飛很像(不光武功,性格也有點像,對普通人及其冷漠,對愛的人及其狂熱),都是從野外生存中領悟了一套叫不出名字的殺人劍法,沒有理論上的推敲和琢磨,可能有些小套路,但不成系統,更多依靠經驗、直覺與臨場反應。但阿飛這種類型的人物以及他的武功跟金庸的武俠世界是格格不入的。與古龍更多追求一種氣氛和格調不同,你絕難想像一個從未正式學過劍法的人會在金庸的世界裡大放異彩,實際上在天龍八部中,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一干島主洞主中出現過一對兄弟,就是沒有武功全靠在野外磨練出來的敏捷身手,曾經跟慕容復一夥交過手,但水平完全不夠看。金庸的武學體系是相對嚴密和保守的,那種不經過系統學習全靠逼格的人物,在金庸的世界裡是不存在的。所以阿青實在是個異類,好在越女劍是短篇,寫作套路像極了《拍案驚奇》中的小故事,真正涉及阿青武功的描述不過幾頁文字,追求一種驚鴻一瞥的神秘感,所以金庸才沒有用其一貫嚴密、認真的態度去塑造阿青的個人能力。


    所以,阿青的劍法不是後來金庸武俠體系中的那種劍法,跟獨孤九劍那種經過千百年來不同劍術套路的總結歸納形成看似無招的劍術相比,阿青是第一階段的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而風清揚令狐沖則是第三階段的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所以,阿青的神話其實根本是一戳就破的。如果阿青真像大家捧的那麼高,那麼金庸筆下的武俠世界千百年來的發展就變成一個笑話了,大家練內功幹嘛,練輕功幹嘛,練劍術套路又幹嘛?總而言之,阿青的水平在金庸的武俠體系中如果橫向比較,就好像侏羅紀的恐龍碰上了今天的飛機大炮,我估計在武俠世界原始階段縱橫無敵的阿青恐怕還比不上武俠發展的巔峰階段《天龍八部》里隨便一個二流高手。


    PS1:另外還有人把石破天跟阿青捧為金庸武俠中遠遠凌駕在其他人之上的高手高手高高手。我個人也承認石破天是高手,但要說甩了其他主角幾條街那就是無稽之談了。我也寫了個長文分析石破天的水平,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石破天的武功在金庸的作品中處於怎麼樣的高度? - 陳東嶽的回答


    PS2:最後說幾句。首先聲明,我絕對沒有任何性別歧視的意思,完全是就事論事。我發現網上挺阿青的人里女性的比重明顯高一些,但從其論調上看明顯對金庸武俠了解不夠細緻,算不上什麼金庸的鐵粉。這可能是因為阿青是金庸筆下少有的有性格,獨立且武功明顯高於同書中其他角色的女性主角,很多人對阿青的吹捧其實可能是內心審美觀的一種外延。說穿了就是,「我喜歡她,所以她自然厲害。」,說實話這種審美取向的價值和意義遠大於討論阿青武功高低。如果把這種喜愛轉化為對金庸筆下這個另類人物的內心世界的分析,我覺得將會是相當好的文學理解和審美的行為。至於像我們很多男生,屬於武俠粉,而不是文學粉,我們的樂趣在於比較武功高低,分析年代背景,討論隱藏情節。其實金庸筆下人物的武功如果真的展開比較,一定有很多矛盾錯漏,無法自圓其說的地方,但正是因為這樣,難以有定論,這種討論才有經久不息,樂趣盎然。而我們比較的是對金庸小說閱讀的細緻,全面對故事情節把握的精細與準確,換句話說,我們心裡的潛台詞是:「得了吧哥們兒,你都沒認真看啊,其實故事是這樣的……」。這種心態帶來的分析結果其實毫無文學價值和審美體驗可言,但是有趣的很,而且可以鍛煉文字理解能力,我就是喜歡這個調調。


    16歲就有這水平?那滿大街用木棍、草根當劍玩的小孩都是獨孤求敗了?


    人類所創的武功與鬼神所授的武功做比較是不公平的。這就好比《三國演義》跟《封神演義》中的人物戰力做比較,怎麼比?

    正想寫答案,發現被搶先了
    金庸小說《越女劍》里的阿青應該在什麼水準?和其他作品對比如何? - 匿名用戶的回答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越女劍的原型是仙俠小說,金老改編成的武俠,原文里教阿青武功的白猿其實是神仙,這麼算就簡單很多了嘛。

    作為補充,下面引用越處女傳說中白猿幻化人形的若干古籍記載:
    史部-&>吳越春秋
    作者:趙曄
    著作權已進入公共領域

    越王又問相國范蠡曰:「孤有報復之謀,水戰則乘舟,陸行則乘輿,輿舟之利,頓於兵弩。今子為寡人謀事,莫不謬者乎?」范蠡對曰:「臣聞古之聖君,莫不習戰用兵,然行陣隊伍軍鼓之事,吉凶決在其工。今聞越有處女,出於南林,國人稱善。願王請之,立可見。」越王乃使使聘之,問以劍戟之術。

    處女將北見於王,道逢一翁,自稱曰袁公。問於處女:「吾聞子善劍,願一見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隱,惟公試之。」於是袁公即拔箖箊竹,竹枝上枯槁,未折墮地,女即捷末。袁公操其本而刺處女。
    處女應即入之,三入,因舉杖擊袁公。袁公則飛上樹,變為白猿。遂別去。

    見越王,越王問曰:「夫劍之道則如之何?」女曰:「妾生深林之中,長於無人之野,無道不習,不達諸侯。竊好擊之道,誦之不休。妾非受於人也,而忽自有之。」越王曰:「其道如何?」女曰:「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門戶,亦有陰陽。開門閉戶,陰衰陽興。凡手戰之道,內實精神,外示安儀,見之似好婦,奪之似懼虎,布形候氣,與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滕兔,追形逐影,光若佛仿,呼吸往來,不及法禁,縱橫逆順,直復不聞。斯道者,一人當百,百人當萬。王欲試之,其驗即見。」越王大悅,即加女號,號曰「越女。」乃命五校之隊長、高才習之,以教軍士。當此之時皆稱越女之劍。

    《昭明文選》
    主編:蕭統
    著作權已進入公共領域
    卷五 京都下

    吳越春秋曰:越有處女,出於南林之中,越王使使聘問以劍戟之事。處女將北見於越王,道逢老翁,自稱素袁公,問處女:吾聞子善為劍術,原一觀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隱,唯公試之。於是袁公即跳於林竹,槁折墮地,處女即接末,袁公操本以刺處女,女應節入,三入,因舉枝擊之,袁公即飛上樹,化為白猿,遂引去。

    不過還是有點不同意見,白猿未必就是神仙,也可能是精怪。
    反正不是人類,也不是《神鵰俠侶》中怪雕一類的有靈性的動物,怪雕可是連人話都不會說。

    達摩一葦渡江,渡的不是什麼小河小湖,而是江面寬闊的長江,其武功之高匪夷所思,然而畢竟未成佛。無論黃裳、掃地僧、獨孤求敗還是前朝太監,都是人,哪怕《俠客行》中的武功,也是人類所創。人類所創的武功如何與鬼神所授的武功相比呢?


    阿青的武功顯然是被高估了,很強,但沒有到絕對無敵的高度。

    首先是所謂的1VS2000

    驀地里宮門外響起了一陣吆喝聲,跟著嗆啷郎、嗆啷朗響聲不絕,那是兵刃落地之聲。這聲音從宮門外直響進來,便如一條極長的長蛇,飛快的游來,長廊上也響起了兵刃落地的聲音。一千名甲士和一千名劍士阻擋不了阿青。

    是2000人無法擋住她,她從一個方向衝過來,而擋在前面的人,被她順手打掉了武器,並不是在正面對戰中擊敗2000士兵。

    做到這點已經非常難,但還沒有到無人能及的程度,蕭峰段譽虛竹,同樣可以做到在大軍之中生擒耶律洪基。

    阿青來時,我在她面前自殺,求她饒了夷光?調二千名弓箭手守住宮門,阿青若是硬闖,那便萬劍齊發,射死了她?」但每一個計策都有破綻。阿青于越國有大功,也不忍將她殺死

    范蠡不想殺他,所以士兵的實力是打問號的,郭靖面對實力更強的蒙古大軍,表現為

    人叢中只見郭靖縱躍而起,挺槍刺死了一名百夫長,跳上了他的坐騎,槍挑掌劈,霎時間打死了十多名蒙古官兵。
    蒙哥見他橫衝直撞,當者披靡,在百萬軍中來回衝殺,蒙古官兵雖多,竟是奈何他不得,不由得皺起眉頭。

    而且....

    第二天早晨,在越王的劍室之中,阿青手持一根竹棒,面對著越國二十名第一流劍手。范蠡知道阿青不會教人如何使劍,只有讓越國劍士模仿她的劍法。

    但沒一個越國劍士能當到她的三招。

    不是一招,假如這些人在其他書里是一流高手,那阿青確實神,但從一個小國隨便找二十多名來看...最多靈智上人的水平,還沒有內力,五絕在三招之內打贏這個級別還是可以做到的。

    在所有出場的人物中,阿青穩進前十,可能進五,但未必能高於掃地僧,石破天,甚至天山童姥【童姥號稱殺人不用第二招】,東方不敗【以東方不敗的速度,越兵擋得住他么?】。

    至於未出場的....達摩?獨孤?黃裳?不好比。


    至於武功退化論,這個規律有待證實,而且證據不足(金書沒有描寫過春秋到北宋之間劇情)


    體系不一樣,很難比較。阿青那個時代應該是沒有內功的。

    硬要比較的話,郭靖可以打三五百蒙古士兵,阿青可以輕鬆打學過她的劍法的一千甲士,一千劍士。阿青比郭靖強幾班。

    但《越女劍》里主要講技擊,也就是招式和身法。神鵰三部曲主要是內力為上,內力深厚即使不會武功招式,普通一拳一腳威力也很大。

    其實,《越女劍》不是講武功,而且唯美的愛情故事。


    1 vs 2000 perfect
    旁邊一群菜鳥只看了一局,然後組團拿了全國冠軍。
    其他作品?你們一起上吧,我趕時間。


    通過沒有殺掉只是擋住2000軍士的情況就判斷阿青只是個二流高手的水準也是醉了。。。其他書中哪個二流高手能做到?


    阿青,原名琦玉……


    看過高達seed嗎?裡面的新人類受到了強烈的刺激,會爆seed。兩眼痴呆但是各種厲害。

    阿青被白猿調教了以後,是頂著終身seed光環的。而且是百分百觸發seed光環。只要你想和她打,你已經輸了。


    推薦閱讀:

    如果評價「男看金庸,女看瓊瑤,不男不女看三毛」?
    在金庸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裡有那些角色正符合你心目中的形象?
    為何段正淳生不齣兒子?
    天龍八部中的喬峰必須得死嗎?

    TAG:金庸 | 金庸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