丐幫的治理結構有哪些漏洞,為什麼喬峰這麼有名望的幫主會如此容易被推翻呢?


謝邀。

雖然大家聊得開心,但很抱歉,我得反對一下題設了……

喬峰被推翻,過程一點兒都不容易。
而且,他下台這事,也不太干丐幫體制的事兒。
實際上,喬峰被推翻,是個極大極大的特例,太特殊了,不能用作丐幫體制的論據。丐幫的體制本身是嚴格的等級制,論資排輩的長老們圍繞在以幫主為核心的中央,掌握絕對權力,領導是很難換屆的。

按喬峰登位,本來就是偶然:

只聽智光續說:「汪幫主初時對你還十分提防,但後來見你學武進境既快,為人慷慨豪俠,待人仁厚,對他恭謹尊崇,行事又處處合他心意,漸漸的真心喜歡了你。再後來你立功愈多,威名愈大,丐幫上上下下一齊歸心,便是幫外之人,也知丐幫將來的幫主非你莫屬。但汪幫主始終拿不定主意,便由於你是契丹人之故。他試你三大難題,你一一辦到,但仍要到你立了七大功勞之後,他才以打狗棒相授。那一年泰山大會,你連創丐幫強敵九人,使丐幫威震天下,那時他更無猶豫的餘地,方立你為丐幫幫主。以老衲所知,丐幫數百年來,從無第二個幫主之位,如你這般得來艱難。

而且他登位那天,汪幫主留下了這封書信:

喬峰接了過來,只見那張信箋上寫道:「字諭丐幫馬副幫主、傳功長老、執法長老、暨諸長老:
喬峰若有親遼叛漢、助契丹而壓大宋之舉者,全幫即行合力擊殺,不得有誤。下毒行刺,均無不可,下手者有功無罪。汪劍通親筆。」

下面注的日子是「大宋元豐六年五月初七日」。喬峰記得分明,那正是自己接任丐幫幫主之日。

換言之,喬峰當幫主,本就是偶然,是克服萬難的產物。
而汪幫主在喬峰乍當幫主時,就留下了獨一無二的預備克制他的殺手鐧
這才是喬峰下台的兩大根本之一(另一個是他的契丹人身份嫌疑)。

可以看看:在汪幫主遺詔出現之前:
馬夫人用美色勾引白世鏡和全冠清,又利用四大長老,在杏子林發難。這種絕境,喬峰還是用武功和威望克服了。
喬峰最後被推翻,是徐長老以丐幫前輩長老之尊,加上智光和尚等人作證,加上汪幫主的遺囑手令,加上喬峰是契丹人的重大嫌疑。這麼多東西加起來,這才成功。

這容易嗎?多少陰謀,動用多少人力和證據,請了多少人來現場,讓白世鏡都反了,讓智光、趙錢孫們一一說故事,這才把喬峰逼走啊?而且殺手鐧依然是那封汪幫主遺書,以及喬峰的契丹人身份嫌疑。

饒是如此,丐幫幫主,也是喬峰自己走的:

喬峰喝道:「眾兄弟停手,聽我一言。」他語聲威嚴,群丐紛爭立止,都轉頭瞧著他。
喬峰朗聲道:「這丐幫幫主,我是決計不當了……」宋長老插口道:「幫主,你切莫灰心……」喬峰搖頭道:「我不是灰心。別的事或有陰謀誣陷,但我恩師汪幫主的筆跡,別人無論如何假造不來。」他提高聲音,說道:「丐幫是江湖上第一大幫,威名赫赫,武林中誰不敬仰?若是自相殘殺,豈不教旁人笑歪了嘴巴?喬某臨去時有一言奉告,倘若有誰以一拳一腳加於本幫兄弟身上,便是本幫莫大的罪人。」

所以,喬峰的案例實在過於特殊了。是這麼多複雜的陰謀和內因外因,才構成喬峰下台的。何況還有前代遺詔這種獨一無二的存在。


————————————————

回頭說丐幫的制度特色:
等級制:以口袋數決定身份高低,下級對上級絕對服從。
紀律嚴明:污衣派就絕對必須乞討,不能用錢購買飲食。
長老制:喬峰時代,六大長老加上徐長老權柄很大。郭靖黃蓉時代,彭梁魯簡四大長老有資格在洪七公不在時,依靠打狗棒認證楊康為幫主,同時,也因為見識了黃蓉的打狗棒法而認證黃蓉為幫主。


丐幫的體制,其實是幫主負責制+長老商討制,但基本上,喬峰、洪七公、黃蓉、史火龍等幫主,都有最高權力。
所以,陳友諒在《倚天》時代,利用自己的黨羽假扮幫主史火龍,就能直接控制丐幫。因為丐幫制度,除非是前代遺詔之類,否則,對幫主缺乏制約手段。
已退位的幫主,地位還是很高,比如退位的黃蓉和洪七公,還是對丐幫有巨大影響力。


所以丐幫體制的問題是:
等級過於森嚴,幫主說了算,之後是長老說了算,下層缺乏申訴的機會。
丐幫這種缺乏互相制約、以輩分等級為基礎的套路,勢必會導致一旦領導腐化,就很糟糕的事兒。這對幫主和長老品德的要求極高。比如洪七公時代出了彭長老這貨,就險些出了大問題。比如史火龍一旦被陳友諒控制,丐幫就反派了。楊康暫時攝任幫主那段時間,雖然倒行逆施,打算附和裘千仞,丐幫其他長老也無權反對。黎生甚至死於楊康的倒行逆施之下,大家也沒辦法。
假如沒有汪幫主手書,哪怕喬峰真殺了馬副幫主並且是契丹人,只要沒有直接證據,喬峰還是不會被推翻。


————————————————

最後總結下。

丐幫的體制問題,恰恰是領導權力過大,前任幫主和現任幫主比天大,哪怕倒行逆施也沒法子。
一旦幫主不在,九袋長老們自己一嘀咕一舉手一拍手,認定的幫主就能當幫主。一兩袋小弟子根本沒權表決。
而且領導很看資歷,看看長老們,都是靠功勞升上去的。

正所謂幫主在,大家跟幫主走;幫主不在,大家跟長老走。

理論上,丐幫幫主是極難推翻的,除非是楊康這種過於弱的,而且還沒正式接位,加上黃蓉和郭靖嫡系的洪七公武功,外加主角光環,才能成功。
要對付幫主,只能找更前輩的長老或者前代長老遺書,來炮打司令部。

如果喬峰不是契丹人嫌疑+汪幫主遺詔手令,造反一派根本推翻不了喬峰。


杏子林的深處



   在丐幫杏子林大會上,丐幫內亂,幫主喬峰引退。
   需要強調的是,馬夫人、全冠清等人向時任丐幫幫主的喬峰發難的借口是喬峰與丐幫副幫主馬大元的死有著莫大的關係,甚至喬峰就是害死馬大元的主謀。
   之所以把喬峰是契丹人的身世抖出來,為的是進一步強化喬峰與馬大元之死的關係,也就是說,喬峰是契丹人的事實並不是馬夫人、全冠清等人向喬峰發難的直接借口。
   正當喬峰要放走王語嫣等人時,全冠清乘機發難,言語之間先認定了慕容復是殺死馬大元的兇手,再順理成章地指責喬峰意圖放走敵人。
   喬峰沉著應對,迅速制住全冠清,請回受困的長老、舵主,借執法長老的手將參與反叛的長老拿下,把形勢扭轉了過來,這時,全冠清還在掙扎,乾脆一口咬定馬大元為人所害是出自喬峰的指使。
   因為拿不出證明慕容復無辜的有力證據,喬峰就憑藉自己在丐幫中的威信,以親身經歷作為依據為慕容復辯護,但是,這還是難以徹底洗脫慕容復的嫌疑,於是,喬峰就以特殊手段安撫參與叛亂的長老,取得了他們的支持,基本上控制了局面。這時,全冠清就拿喬峰的身世做文章。
   在多個知情人的見證下,喬峰的身世被公之於眾,徐長老立刻順水推舟地把喬峰的身世和馬大元的死聯繫在了一起,甚至牽強地斷定喬峰為慕容復辯護是在袒護胡人。馬夫人緊隨其後,推波助瀾,對喬峰進行更有威脅的窮追猛打。於是,喬峰辭去丐幫幫主之位。
   可見,在整個過程中,馬夫人、全冠清等人一直都在力圖證明喬峰與馬大元的死有著密切的關係,以此煽動越來越多的人反對喬峰。


  二


   說起來,杏子林事件的發生有著很大的偶然性。
   馬夫人是導致杏子林事件發生的導火線人物。她僅僅是因為喬峰在洛陽城百花會上沒有多看她幾眼而對喬峰懷恨在心,又在無意中看到汪幫主的遺書,這二者都是偶然事件。白世鏡用「鎖喉擒拿手」殺死馬大元也只是想嫁禍給慕容復,而沒想到馬大元這樣的死法會引發難以預料的事情發生,後來,馬夫人承認當時她和白世鏡合謀殺馬大元的時候也並不知道什麼「姑蘇慕容」,可以說在殺馬大元之前,馬夫人應該還沒有形成明確的殺馬大元然後以馬大元的死為借口向喬峰發難的意圖,試想,馬夫人如果真的想利用馬大元的死威脅喬峰的話,就不應該造成馬大元的死是慕容復所為的假象,因為當丐幫幫眾已經認定是慕容復殺了馬大元之後再要把喬峰和馬大元的死扯上關係就難了。
   以馬大元的死為借口向喬峰發難的計劃應該是馬夫人和全冠清共同商議而成的。當時已經是馬大元死後多時了,考慮到丐幫幫眾已經認定是慕容復殺了馬大元,於是,馬夫人和全冠清決定把喬峰的身世抖出來從而使喬峰和馬大元的死扯上關係。
   其實,在當時的情況下,說喬峰與馬大元的死有關係還是很牽強,甚至是疑點眾多。比如,喬峰是怎麼知道自己契丹人的身份的?因為當時知道喬峰身世的人只是數得上來的極少數。就算喬峰知道了自己是契丹人,他又怎麼知道馬副幫主有汪幫主的遺命?這可是只有汪幫主和馬副幫主兩個人知道的秘密。
   以徐長老為首的眾多長老應該也想得到事情的可疑之處,但是,這些長老還是向喬峰發難了。事實上,杏子林事件雖然由馬夫人、全冠清煽動起來,但是,反對喬峰的主要力量則是徐長老等眾多長老。
   而且,馬夫人雖然是丐幫副幫主的遺孀,但是畢竟只是一介女流,在丐幫中沒有什麼地位,更談不上什麼威信。全冠清雖然是喬峰手下的得力幹將,為人很能幹,但是最多也就是個八袋舵主,在丐幫中的威信也有限。所以,徐長老等眾多長老起來向喬峰發難不能簡單地說是受到了馬夫人、全冠清的蠱惑,而是另有深層的原因。
   可以說,杏子林事件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在丐幫中幫主和高層長老之間微妙的矛盾關係。
   在喬峰所處的時代,丐幫的權力運作模式是幫主和高層長老之間互相制約。在丐幫中,幫主雖然是一幫之主,最高領袖,但並不是大權獨攬,可以為所欲為,高層長老有著很大的權力,可以對幫主形成有效的制約。
   這在杏子林事件中顯露無遺。
   馬夫人和全冠清就是因為有了高層長老的支持,才敢於向喬峰發難。
   當知道宋長老、奚長老、陳長老、吳長老也參與叛亂時,喬峰對他們以禮相待,卻以武力制住全冠清。
   制住全冠清之後並不是立刻處置他,而是先要找回傳功、執法兩位長老,喬峰的目的是先盡量爭取一部分高層長老的支持,果然,在傳功、執法兩位長老的支持下,喬峰扭轉了局面。
   喬峰赦免參與叛亂的長老,固然是因為這些長老確實立過大功,但是,更主要的是因為在當時丐幫特定的權力運作模式的背景下,貿然處死一定數量的高層長老就算是不會影響杏子林事件本身的順利解決,也會對丐幫的穩定造成不利影響。所以,對於喬峰而言,通過往自己身上捅刀子,進一步把參與叛亂的高層長老也爭取了過來,是最可行的方案。
   赦免了參與叛亂的長老,喬峰基本上已經控制住了局面,徐長老一出面,情況又發生了轉變。
   所以,在丐幫的這種權力運作模式影響下,幫主與高層長老之間有著難以避免的矛盾。但是,如果幫主的勢力和高層長老的勢力能夠保持平衡的話,那麼,存在矛盾並不等於這種矛盾一定就會激化,更不等於一定會激化到杏子林事件那樣的程度。
   打破平衡的恰恰就是喬峰,在丐幫中的崇高威信,特別是與中下層幫眾的緊密聯繫,使得喬峰勢力急劇膨脹。
   喬峰在當幫主之前就破解了汪幫主的三個難題,為丐幫立下了七件大功,別的功勞當然更是不在話下,以至於連幫外之人也覺得汪幫主之後丐幫幫主非喬峰莫屬,可以說在沒有當幫主時,喬峰的威信已經直逼甚至超過了汪幫主。當上幫主後,丐幫聲勢越來越浩大,喬峰的威信也就越來越高。
   更重要的是,喬峰與中下層的丐幫幫眾聯繫緊密。喬峰說自己經常和一袋二袋的低輩弟子喝烈酒、吃狗肉,可見他和底層幫眾的關係。而且,在杏子林事件中,傳功、執法兩位長老和多數中層舵主都不願反對喬峰,道理很簡單,中層舵主不言而喻,傳功、執法兩位長老因為職責所在也與廣大丐幫幫眾過從甚密,所以,他們對喬峰也就有著更高的認可度。值得一提的是,在參與叛亂的高層長老中,吳長風應該也是一個與中下層丐幫幫眾混得不錯的高層長老,所以,他最先放手,又最先表態擁護喬峰,這應該不是偶然。
   當時作為幫主的喬峰勢力已經大得讓高層長老感到難以制約,所以,陳長老說宋長老、奚長老、吳長老都怕喬峰不是誇張之詞。
   馬大元的死能夠使原本存在的微妙的矛盾激化為杏子林事件,這說明相比較喬峰,馬大元生前與高層長老有著緊密的聯繫。道理很簡單,馬大元的任務是監督喬峰,所以他必須要使自己形成一定的勢力,因為副幫主的身份和性格特點的原因,馬大元當然會和高層長老走得很近。於是,高層長老對他也就有了更多的認同。


  三


   杏子林事件本身的發展過程一波三折,喬峰退位後,丐幫一盤散沙,後來,吳長風甚至力邀在遼國脫困後的蕭峰重登幫主之位,這說明在杏子林事件中,反對喬峰的勢力相互之間並沒有進行特別有效的溝通,沒有形成牢固的聯盟,更缺乏一個合理的行動方案。
   說白了就是各人反對喬峰的動機不一樣,而且,在是否要喬峰下台的問題上並沒有完全達成一致,至於喬峰真的下台如何進行善後更是無從談起。
   馬夫人反對喬峰為的是替自己出一口氣,目的是想把喬峰搞臭,從幫主的位置上拉下來。
   全冠清是想通過廢現任幫主喬峰再扶持一位新的幫主從而提高自己在丐幫中的地位和威信,所以,他並不急著請出徐長老,也不急於抖出喬峰的身世。可以說,在反對喬峰的勢力中,全冠清的動機和他想要達到的目的是最明確的,所以,後來身為幫外之人的他還是扶持了當時的庄聚賢成為丐幫幫主,自己一度成為丐幫的實際掌權者。
   徐長老是丐幫中輩分最高的長老,而且年紀也大,在抖出喬峰身世之前他自己多次強調的是他的所作所為並沒有私心,為的是丐幫的興衰氣運和喬峰的聲名性命。這簡直是笑話。當時已經看過汪幫主遺命的徐長老難道想不到把喬峰的身世公之於眾後對於喬峰的聲名性命意味著什麼嗎?再說,如果真的是為丐幫的興衰氣運考慮的話,就算要把喬峰從幫主的位置上拉下來也應該盡量把這件事情控制在一個小的範圍內低調處理。請來那麼多的幫外之人當著那麼多的丐幫幫眾抖出喬峰的身世,徐長老對此的解釋是為了處事的仔細公正,但是,這樣做的影響卻是在搞臭喬峰的同時,丐幫的名聲也跟著受損,喬峰退位之後丐幫長期一盤散沙,徐長老難辭其咎。
   對汪幫主的不滿很可能是徐長老反對喬峰的一個重要原因。徐長老自稱不問丐幫事務已經三十年左右,可見他在六十歲左右就退出了丐幫的高層機構,也就是說在汪幫主時代的大部分時間裡,身為幫主師伯的徐長老就幾乎是丐幫中的閑人一個,這當然不是因為徐長老年老體弱,合理的解釋是汪幫主在限制他的這個師伯。所以,當得知汪幫主把遺命給了馬大元,徐長老心裡就很不舒服,這等於是讓他又一次嘗到了被冷落的滋味。對汪幫主不滿,對汪幫主指定的喬幫主喬峰當然也不會滿意到哪裡去,再說,喬峰在任幫主期間也沒有給徐長老什麼實際的權力,所以,徐長老也是想把喬峰從幫主的位置上拉下來,再立一個新的幫主從而撈一點實際的權力,從幕後走出來,發揮餘熱。可以說,徐長老的情況和全冠清有相似之處,但是,徐長老的私心更複雜、更微妙,所以,在杏子林事件中,徐長老當著那麼多幫里幫外的人抖喬峰的身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揭一揭汪幫主的老底,給汪幫主的臉上抹一點黑,從而為自己出一口惡氣。從這個意義上說,杏子林事件也曲折地反映了汪幫主和徐長老之間的矛盾。
   同樣是感受到了喬峰在丐幫中崇高威信的壓力,因為與馬大元、全冠清私交甚篤,所以,在高層長老中,陳長老反對喬峰的目的更為明確,就是不想讓喬峰繼續當幫主。陳長老不僅參與全冠清的密謀,而且還為全冠清盜取喬峰的扇子,很可能全冠清對陳長老有所許諾,答應扶持新幫主之後,給予陳長老更多的權力。
   宋長老、奚長老、吳長老反對喬峰的目的是最不明確的,他們很可能連是不是要讓喬峰繼續當幫主都沒想清楚就參與了叛亂。所以,喬峰制住全冠清、請回傳功、執法兩位長老之後,他們就放手了,受到喬峰安撫之後更是轉變了態度,甚至當喬峰的身世公之於眾後還是支持喬峰。雖然不能說他們全無私心,但是,相比較而言,在杏子林事件的前前後後,他們的心中還是有著為丐幫大局著想的觀念。


這個題很有意思,挖個坑滿滿填。


從北宋到南宋,其實丐幫的政治體制發生了一場革命性的變化。即從古希臘式的民主政治最終變成了獨裁的專制帝國。而末代執政黃蓉及其親眷無疑起到了與凱撒和屋大維相同的作用。
首先丐幫能在北宋成為天下第一大幫除了得益於龐大的人員隊伍和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外,其高度民主自治的政治管理體制無疑也是領先於其他門派的關鍵。
彼時的其他大派大都奉行相對保守的代議制民主。所謂集中力量辦大事,武林生活有保障。而其中典型的代表當屬少林寺。其實從體制來說,少林寺與古羅馬元老院更為相似,達摩院首座,羅漢堂首座,以及方丈帶頭大哥組成了這一政治體制的核心。而這種相對依靠精英決策的組織機構在武林亂世中具有相當的生命力與影響力,這也是少林為什麼能跨越千年並且一直在武林佔有重要地位的關鍵。依靠老人執政的優點之一就在於少林能夠很識時務知道自己在改朝換代的時候應該站在哪個隊伍裡面。從十三大鐵棍子僧侶救唐王開始,少林寺的每一任主席無不都是身經百戰的長者,雖然偶有桃色緋聞纏身或者是意圖不軌的例外但是總得來說這一體制的穩健性令人嘆服。而且作為一個在武林中具有象徵意義的存在,少林在每每遇見危機的時刻總能依靠這一體制化險為夷。唯一的一次例外大概是在於對張君寶案件的決策上,而這也直接導致了其後武當的崛起。作為長期處於這一體制下的一位頗具天賦的青年政治家,張君寶同志很好的掌握了並繼承這一制度,在渡過了早期摸著石頭過河的艱苦創建歲月之後,通過在元末摩尼教大起義以及其後靖難之役中的果敢而堅決的投注,武當最終擁有了比肩少林的政治資本以及同樣穩健的政治制度。

但是這一切之所以能成為現實,恰恰是在丐幫這一本來最有生命力的政治制度被人無情的篡改之後。大約從北宋開始,城市開始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中心,而丐幫的擴展和改組也恰恰是在這一時期。宋朝文化的高度發展和開明的政治制度深深地影響了紮根於市井生活之中的丐幫。於是丐幫逐漸演變成了一個充滿自由與民主的大幫派,本著對這一理想的追求,經過歷代幫主的不懈努力最終將這一民主制度在丐幫內成功建立起來。本著人人都能參與的原則以及大家公推的標準,丐幫吸引了來自於武林各個角落的奇人義士。不但幫主如此,丐幫的下屬分支機構也能將這一制度很好的貫徹。截止到喬峰幫主在位時,丐幫在武林世界的影響力已經遠遠超過了其他門派,本著對民主理想的堅持歷代幫主大都能遵循主動退位的原則,經過再度普選之後將象徵權利與義務的打狗棒順利的交接到下一任合格的繼任者手中。這在爾虞我詐整日打打殺殺的武林世界不能說不是一奇蹟。而這一制度在洪七公在任時更是進一步演化成了兩黨執政的雛形。出於對各自代表利益集團的分歧,丐幫在此時演化成了凈衣和污衣兩個黨派。凈衣派代表丐幫廣泛收納的各種上層人士,而污衣派則大多是來自於丐幫基層的中堅力量。既能相互監督又可以分別權衡, 彼時的丐幫已經大大超越同時期的其他各個門派。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丐幫能持續發展下去,如果丘處機沒有去牛家村遛彎,也許整個宋朝的歷史都將發生改變。當然歷史是不能這麼去假設滴。不過很可惜的是,這一偉大的制度在末代執政黃蓉手裡完全發生了逆轉。迫於嚴重的外患形勢,丐幫在傳到黃蓉手中時發生了初級集權化的轉變。為了戰爭的需要,幫主的權力得以被無限放大,並且為了統一思想本來互相制約的兩個黨派也得了合併。這一次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原則再一次體現無疑。然而一個失去了內部制約和監督,聽不到不同聲音的幫派,哪怕再強大也只能是落日的餘暉,可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啊。而其後的發展也無疑印證了這條原則。
在郭巨俠的「俠的奮鬥」大型巡迴演講和情景劇之後,俘獲黃執政芳心的金刀元首將丐幫也正式轉化成了郭黃兩家的親衛軍。從蒙古西徵到襄陽守衛戰,丐幫精英們的身影隨處可見。在金刀元首和黃執政的指引下,他們高舉著民族主義的大旗,捨生忘死的投入到了一場又一場的戰爭之中。然而這也最終導致了丐幫的衰落。為了貫徹和繼承統戰思想,黃執政打破了效率低下的民主的慣例,本著堅決不搞西方那一套的方針,開始將丐幫義無反顧的變成了自己的私人產業。
而在襄陽的幫主選舉大會上,黃執政面對武林人士的質疑是這樣說的:「其實第一次讓我滋慈耶律齊當幫主我是拒絕的,因為,你不能讓他當,我馬上就同意啊,第一我要考研一下,因為我不願意他當上之後,duang一下,搞一個大新聞,這樣你們群雄出來一定會罵我,根本沒有這樣的幫主,就證明這個指定是不對的。後來我也經過試煉證明他確實可以當幫主,大概一個月左右,感覺還不錯,後來我在選幫主的時候就要求他參加,因為我要讓群雄看到,他當選之後是這個樣子,你們選他之後也會是這個樣子!當然選幫主還是要按照丐幫的基本法來。我可沒有要欽點他。你們這些江湖說書人可不能就這樣亂講,想製造一個大新聞來批判我和郭巨俠。」
場下群雄:「Duang!」

而丐幫在襄陽大戰之後精英盡喪,再也無法恢復到鼎盛時期的狀態。等到元明之際時一個曾經自由民主活力滿滿的大幫最終變成了一個江湖上的二等門派。

回溯到題主的問題,能將蕭峰這樣偉大的幫主輕易推翻所能展現的恰恰是丐幫不同於其他門派民主和自由的一面,而蕭峰能在身處誹謗漩渦中果斷放棄權力而身退也正是源於對這一民主思想的繼承。這可能是短暫管理漏洞但卻是理性偉大的光輝。

此外我對 @伯倫的答案也是相當欣賞,我倆雖然側重點不同但是從內在還是有統一的歡迎一塊鑒賞。


開篇闡明態度,丐幫的治理結構存在很大的問題,但這個問題是改不了的。
喬峰的悲劇不是他自身的問題,而是丐幫千年來治理結構走不出的怪圈,詳細如下:

一、丐幫的由來與內部成分

丐幫,可能是有史以來最為古老的幫派。從人類走出氏族社會後,便有乞丐的存在,而這些求食於他人的群體,他們之間所構成的組織結構,必然脫離不開地理條件以及氣候的影響,所以也造成了他們獨特的文化。

我們先來看看丐幫成員的結構。一般來說,在食物充足的和平時代,沒有人願意當乞丐,因為乞丐不僅生活無著落而且倍受社會歧視,像武俠小說中身懷絕技的乞丐畢竟少數,大部分乞丐的處境都很悲慘,他們的生命完全維繫於他人施捨。所以,丐幫並不是一個吸引力很大的組織,而且它的發展有個限定條件,也就是食物的普遍匱乏以及戰亂。這也就合理解釋了,為什麼丐幫的活動範圍主要在華北中原地區,以及五絕中洪七公的稱號要叫「北丐」,北方是宋金元時期中國戰亂髮生最為頻繁的地區,民族衝突也好、文化之爭也好、帝王將相也好,他們的行為無論是否正義,都對社會經濟生活造成極大的破壞,大量的居民流離失所,不得已才加入乞丐的行列,而丐幫也趁勢興起。

根據目前的資料,無法得知丐幫的始創者是誰,但從金書中的敘述可知,丐幫的成員主要有兩塊,一塊是職業乞丐,另一塊是江湖豪俠。職業乞丐就是以行乞為生的流民,他們之中除了少部分擁有武功者,大部分人都是流民,流民則是極為不穩定的一個團體,如果環境轉好他們更願意回歸社會,如果環境轉差的話可能聚集為寇,但這部分人又是丐幫最重要的成分,沒有他們丐幫也就名不副實了;而豪俠又是另一個概念了,據金書所述:這些兄弟大多數是仰慕丐幫俠義,入幫並遵守丐幫幫規的江湖人,可見他們除了掛個丐幫的名頭之外,這些人並不是以行乞為生,平時的生活起居行為舉止跟常人無甚區別。以上兩者在《射鵰》中被分為兩派:污衣派和凈衣派。

污衣派與凈衣派之間的合作與鬥爭,貫穿了丐幫從興盛到衰亡的每一個節點,認清這一點,就可以透過金書的迷霧看清歷史真相。

二、丐幫的治理結構

一般來說,幫派的治理結構只有兩種,要麼是君主制要麼是元老制。

元老制的話,基本上幫派都有一套升遷晉級的程序,一個幫派成員只要積累年功,就可以逐級向上提升,而幫派的中樞議事機構是由高階元老構成的,幫派的重大事務也得通過這些高階元老的一致意見來處理,當然很多時候,這些元老中會選出一個處理日常事務的首席執行官,但首席執行官的廢立權是掌握在元老手中。元老制的幫派並不多,金書中就有:鐵掌幫、長樂幫等。

君主制就很明了了,這個幫派的一切都是最高領導者的私產,通常來說權位的傳承都是在最高領導者的嫡系血親內進行,最高領導者有權決定幫派內部的事物,幫派成員必須無條件服從他的命令,同時他也不受任何人的約束與監督,這是一種很古老的治理結構,本身也更適合幫派的管理與發展,所以在書中佔據絕大多數,如:海沙幫、黃河幫、神農幫等。

當然丐幫並不符合這麼單純的兩分法,它的治理結構更為複雜,同時這也是問題所在。

首先,丐幫並不是某一人一姓的私產,雖然黃蓉當幫主時搞過隔代傳授的那一套,但從主流上看丐幫並不是一個君主制的團體,歷史上的丐幫曾經形成過家族化的「團頭制」,不過那只是某一地域內的權力壟斷,並沒有人可以將全國的乞丐統一在自己的家族之下,而丐幫成員的流動性以及生產方式的不穩定性,也不足以支付君主制所需的稅賦與勞役。

其次,丐幫也不是單純的元老制,雖然丐幫中階層十分嚴明有序,九袋長老具有重大事務的議事權和發言權,但他們並沒有形成個常設機構,也沒有被賦予推選幫主的權力,更多的時候,九袋長老只是丐幫的高級管理者,他們從事的事務大多來自幫主的分配,而且並沒有明確的職責範疇,直至元末明初才形成「傳功、執法、掌棒、掌缽」的分工。可以說,很大程度上,九袋長老只是幫主的參謀兼助理,並沒有推舉廢立幫主的權力。

那麼,丐幫是如何治理並解決權力的層級問題的呢?

我們先來看兩段引文:

一個是君山大會

楊康停了片刻,又道:「洪幫主臨終之時,將這竹杖相授,命在下接任第十九代幫主的重任。」

魯有腳側目斜睨楊康,心道:「憑你這小子也配作本幫幫主,統率天下各路丐幫?」伸手接過竹杖,見那杖碧綠晶瑩,果是本幫幫主世代相傳之物,心想:「必是洪幫主感念相救之德,是以傳他。老幫主既有遺命,我輩豈敢不遵?我當赤膽忠心的輔他,莫要墮了洪幫主建下的基業。」於是雙手舉杖過頂,恭恭敬敬的將竹杖遞還給楊康,朗聲說道:「我等遵從老幫主遺命,奉楊相公為本幫第十九代幫主。」

另一個是襄陽大會。

梁長老又道:「今日座間,個個都是江湖上聞名的好漢,任那一位願來做敝幫的頭腦,我們都歡喜得緊。只不過英雄好漢太多,可就難以抉擇。我們十二個臭皮匠便想了個笨法兒,只有請各位英雄到台上一顯身手,誰強誰弱,大伙兒有目共睹。」他說到這裡,台下采聲四起。

前者以竹杖為信物,後者廣開門路公推海選,看上去相差甚大,但實質並無甚差別。不管是打狗棒也好,海選也好,權力的傳遞都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前任幫主的意願可以決定下一任幫主的人選」,從洪七公到黃蓉到耶律齊到史火龍到史小妹,從來沒有改變過,包括喬峰的授命也一樣。

而與之相比,九袋長老的權力來源就較為可疑了,無論是在丐幫的基本法則還是傳位儀式里都沒有明確提出並確定過。九袋長老的誕生,既有積累年功的因素,也有人事安排的因素。比如說,幫主擁有九袋長老的提名權和否決權,雖然除了喬峰、洪七這兩位雄才幫主之外,很少有人動用過這項權力,但這個是實打實的權力,用不用是一回事,但從未見過九袋長老可以合力推選幫主的。

因為丐幫有個基本法在這裡,幫主的繼承是需要公推公選的。在金書中我們見過三場丐幫的大選,分別是君山大會(游坦之版)、君山大會(黃蓉版)和襄陽大會(耶律齊版),從會議的舉行和議程上看,無非是通過自推自薦、集體推薦和幫主提名這幾種,自推自薦的如游坦之、集體推薦的如耶律齊,前幫主提名的如黃蓉,都成功就任了幫主,雖然他們能夠登上大位的因素不一,但是這個會議是一定要走的,否則名不正言不順。

所以說,丐幫幫主的產生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是幫外英傑,也可以是本幫長老,甚至可以是前幫主提名看好的人選,但無一不通過丐幫大會集體擁護通過,方可正式就職。

從這裡可以看出,丐幫的政治結構是一種摻合了君主獨裁與元老共和的混合統治,這種統治方式常見於內部利益廣泛並且缺乏血統觀念的團體和國家。在一個傳統的東方專制主義國家,這種方式可以說是比較罕見的,在中國歷史上大約只有墨者行會以及後世的革命黨團可以與之比較,而在兩河流域及西歐,這種混合統治卻是頗為常見,比如我們眾所熟悉的羅馬公教,就是一種典型的混合統治,此處暫不展開贅述。

小結一下,丐幫的治理基本上是元首(幫主)+議會(九袋長老)的混合統治,大事基本上由幫主決定,但幫主的決策必須在九袋長老間取得相對多數的支持;九袋長老有參事權和議事權,但最後的決定拍板只有幫主可以做。幫主與九袋長老意見不一致時,九袋長老可以保留意見,但必須無折扣執行。可以說,丐幫的治理是一種既民主又集中的統治方式。

三、汪幫主的設計

元祐初年,在宣仁高太后的治理下,大宋終於走出了神宗變法的亂局,但暫時和平的表面之下卻是暗流深涌,北面大遼蠢蠢欲動,黑水河邊女真崛起,西夏党項野心勃勃,邊境間戰亂不斷,生民苦不堪言。

而此時,大宋北方第一大幫卻迎來了年輕幫主,此人不僅為前任幫主汪劍通的入室弟子,而且還身兼少林武學之長,其性格闊達豪邁,辦事粗中有細,更兼武功卓越,短短几年來就連續辦了好幾件大事,丐幫的聲望在武林中如日中天,好一派興隆旺盛的勢頭。

那麼喬峰憑什麼可以擔此重任呢?丐幫其時不是沒有人才,擅長持重有馬大元,老謀深算有徐長老、內外兼修有白世鏡,論年輕一輩也有全冠清這種智勇雙全的佼佼者,喬峰能夠從低級幫眾坐火箭般升至幫主大位,除了汪劍通的鼎力栽培和自身的能力出眾外,還有一個被很多人忽視的優勢——他是少林傳人。

喬峰雖為汪劍通的入室弟子,但其真正的恩師則為少林玄苦,其武功大開大闔、不拘泥常法並融會貫通百家之長的特點,除了自身天賦異稟之外,離不開少林寺武學為其打下的深厚基礎。而丐幫與少林寺數百年來的淵源,更是喬峰在通往幫主之位的主力。而從金書的武學設計來看,丐幫與少林的武學都重外功,以招式和力量著稱,並在高階達到內外皆修的境界,降龍十八掌(射鵰、天龍)、龍抓手(倚天)、龍爪擒拿功(雪山)更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天龍一書來看,其時少林寺為北宋首屈一指的武林盟主,這一點從各派對於少林的遵崇可以看出,北宋武林組織的多次反遼鬥爭,少林寺都是當仁不讓的領導者,導致蕭遠山一家悲劇的那次襲擊的帶頭大哥,便是少林寺方丈玄慈大師。而相比起射鵰中已執南宋武武林牛耳的丐幫,北宋丐幫此時尚未走上武林領袖的地位,更多時候則需依仗少林寺的聲勢行事。只有在金國攻略江北,少林一系勢衰之後,丐幫才真正走上武林的巔峰。

汪劍通在收養喬峰後,先將其送往少林學藝,不僅是為了栽培這個後輩,而且還有與少林結盟的用心在內。那麼,為什麼丐幫要結交少林呢?這又回到了我們開篇所說的丐幫的內部成分上來。

丐幫的出現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產物,丐幫的主要幫眾都是衣食無著的社會底層,但丐幫的宗旨卻不是提升幫眾的福利,而是另一個頗為崇高的概念——「忠義」,忠是「保家衛國,復興民族」;義是「匡扶正道、懲惡揚善」,任何有邏輯能力的人,都可以看出這兩者完全是衝突的。

「保家衛國,復興民族」並沒有錯,但如果這個任務居然需要社會最底層的丐幫來承擔,豈不證明整個上層結構以及國家基礎都坍塌到何等境地;「匡扶正道、懲惡揚善」這也是很高尚的行為,但丐幫的出現本身就證明了社會治理的失敗,讓社會最底層的民眾掌握善惡的裁決權,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而且,頗具反諷的是,丐幫的壯大是建立在國家統治失敗、外敵入侵和民生艱難的基礎上的,而一旦國家與民族真正復興了,丐幫的存在基礎也就蕩然無存,屆時丐幫還如何生存,丐幫應處身何處?丐幫的壯大與丐幫的宗旨之間,正好是一個悖論。

丐幫的先賢不可能沒有看出這點,所以他們走上了另外一條道路,一條在時代背景下具有地域特色的道路。也就是說,在保持丐幫的階級成分本色的同時,以「忠義」的理念教育並引導幫眾,將丐幫的發展與日益激烈的民族矛盾結合起來,並將丐幫塑造為維護民族利益的集體,投身於北宋與異族之間的戰爭中去。只有這樣,丐幫才能在形勢轉變的情況下存在,也只有這樣,丐幫才能在鞏固基本盤的同時不斷發展。

所以,我們不難理解,丐幫為何要與當時高舉民族主義大旗的少林寺堅定的站在一起,並且在少林寺淪陷之後接過那柄大旗。

四、衣裳的問題

丐幫的先賢很聰明,他們設計好的路線也得到了貫徹執行。
但這只是治標不治本,丐幫的根源問題依然存在,並且愈演愈烈。

這就是「凈污之爭」。
用接地氣的話來說,就是穿什麼樣的衣裳,走什麼樣的路。

丐幫的幫眾成分大多來自底層,他們無論是在資質還是能力上都較武林豪傑略遜一籌,為了實現「忠義」的最終理想,丐幫不得不從外部大量引入武林豪傑,而這些豪傑在充實丐幫的武學系統和財務的同時,也順理成章地佔據了丐幫的大量管理階層,這是很合理的,但又是不合理的。

合理是因為,武林豪傑在個人素質和武學能力上,天然比底層弟子要勝上一籌,而且他們對「忠義」理念的認識更為深刻,更能積極響應領導層的號召,對於丐幫的事業來說大有裨益。不合理的是,武林豪傑的空降損害到了基本盤的利益,底層弟子由於先天上的不足,需要爬到丐幫的高層,需要付出極大的時間成本,像徐長老、魯有腳之類的,爬到高位時無不是垂垂老矣,即便是天賦不凡如全冠清、陳友諒等,如果不另闢捷徑的話,終身最多就是個九袋長老,幫主之位想都不要想。

「幫外無幫、帝王思想,幫內無派、千奇百怪」,凈衣派與污衣派一旦形成後,數百年來糾纏爭鬥不斷變成了丐幫政治生活的主流。從群眾基礎及幫內聲望來看,污衣派無疑比凈衣派更佔據優勢,畢竟污衣派更接近普通弟子的生活,而凈衣派基本上都是掛著丐幫名頭的高級管理者,他們也不可能自降身份與乞丐同流;但是從幫派的發展和壯大來看,凈衣派卻更適合丐幫的需要,凈衣派的武學資源和管理能力讓丐幫從一個底層民眾的社團,發展壯大成可以與少林寺相提並論的武林大派,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由於凈衣派在丐幫壯大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其派別的人物佔據幫內重要地位也是不可阻擋的,但如果一味地讓凈衣派獨大的話,又可能損害到丐幫的傳統與基本盤。所以,歷任丐幫幫主向來重視兩派之間的平衡,如洪七輪流穿凈衣污衣,黃蓉衣裳打補丁等等舉措,而具體落實在幫務上,則是「高唱蓮花落誅土豪、手持打狗棒驅外寇」,提倡公平正義的同時大力鼓勵民族主義,形成了「外污內凈」的二元體系。

不過這些手段並不能真正解決兩派的問題,而丐幫的治理結構也決定了,這兩派的問題基本上沒有解決的可能。

五、喬峰的悲劇

回到喬峰這裡,我們可以說:喬峰的悲劇是不可避免的,這從他受汪劍通遺命繼承幫主之位起就定下了。

因為喬峰的上位是出於權力平衡的設計。

讓我們先看看汪劍通為喬峰設好的班子:馬大元副幫主(凈衣派)、徐長老(污衣派)、吳長老(污衣派)、宋長老(污衣派)、奚長老(凈衣派)、陳長老(凈衣派),白世鏡執法長老(污衣派)、傳功長老(未知)。這八個高層元老當中,除了傳功沒有描述外,其他7人有4人為污衣派,3人為凈衣派,可以說是一個很精妙的設計。

污衣派作為丐幫的基本盤,在九袋長老中佔了相對多數;而凈衣派雖然人數稍劣,卻佔據了副幫主的高位;期間恰好形成一個動態的平衡。喬峰作為汪劍通的傳人,在理論路線上執行的是凈衣派的策略,而其人在生活舉止上卻與污衣派打成一片,不僅可以收攏污衣派的人心,而且又可以贏得凈衣派的支持,再加上他自身的武功手段,將丐幫經營得風生水起毫不見怪。

不過,汪幫主在給喬幫主鋪好路的同時,也在這條路上設了個坑。
那就是所謂的遺命,這個東西才是決定喬峰命運的玩意兒,全文如下:

「字諭丐幫馬副幫主、傳功長老、執法長老、暨諸長老:喬峰若有親遼叛漢、助契丹而厭大宋之舉者,全幫即行合力擊殺,不得有誤。下毒行刺,均無不可,下手者有功無罪。汪劍通親筆。」

這個東西很奇怪,丐幫的幫主向來都是通過全幫大會最後選出的,退位的幫主雖然威權仍在,但大多都不視事,除了黃幫主搞了隔代繼承之外,其他都是按照基本法則來做的。可是這個汪幫主卻直接下了一道生死令給喬峰,這道遺命等同於掛在喬峰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都可能落下。為什麼汪劍通會這麼做呢?除了擔憂喬峰的身世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考量。這點只有汪劍通本人才可以做出解答。

但是,當我們結合天龍書中的事態發展來看,或許可以摸出一點苗頭來。首先,這個遺命是不公開的,也就是說汪劍通不希望遺命損害到丐幫幫主的權威性,這是一幫之主的法統所在;其次,這個遺命只有馬大元知道,也就是說喬峰的命運是掌握在馬大元手中的;最後,遺命的宗旨與丐幫改制後的「忠義」精神高度一致。也就是說,喬峰在幫主任上,除了堅持完成助宋攻遼這項核心路線不能動搖外,其他的路線都是邪路。

但光憑這個遺命還不足以推翻喬峰的統治,如喬峰為契丹人後裔之類的傳言,即無確切證據也沒有旁證,僅憑旁人的幾句傳言就能推翻一幫之主,也未免把丐幫看小了。從金書的描述也可以看出,喬峰外粗內細、頗有謀略,且具備克里斯瑪式的領袖人格,杏子林的一場變亂,6大長老一同反水,被他舉手間消弭於無形,可謂是要手段有手段,要人心有人心,直至馬夫人的出現,才扭轉了這個局面,並最終導致喬峰黯然退場。而馬夫人的助力,除了那張遺命之外,更重要的是馬大元的死因。

馬大元這個人,在天龍里是一個以老成持重為主要特色的人物,但他同時又是凈衣派在丐幫內的首領,從他的家庭情況和行事風格可知,馬大元不僅承擔了丐幫大部分的日常事務,而且得到汪劍通的高度信任。汪劍通具體是哪一派已經不得而知,但從其經營丐幫的手段來看,此人對於改革後的「忠義」之道十分熱衷,並多次協助少林攻擊契丹,而馬大元作為凈衣派的首領能夠得到他的信任,可見兩者在此目標上達到了高度一致。

喬峰自小就在少林和丐幫成長,自然接受了高度的民族主義教育,所以他才能得到汪劍通的器重並踏上幫主之位。不過,喬峰此人的行事風格和生活習性,卻更接近污衣派的廣大幫眾,這在其他各任幫主中肯定是一個大優點,但是在汪劍通眼中,這卻是存在可疑之處。畢竟丐幫廣大幫眾的利益與丐幫的「忠義」之道並不一致,而喬峰身為異族人的血統此刻更加加深了這種存疑。丐幫之所以可疑發展到現今的狀況,是離不開「外污內凈」的二元體系的,而喬峰的種種傾向都可能會打破這種體系,這一點在汪劍通看來,是絕對不可容忍的。

馬大元之死,無疑是直接將幕後黑手指向了喬峰,喬峰身為契丹後裔且未能履行「忠義」之道,這是與凈衣派和丐幫的宗旨相悖的,所以全冠清才能借力打力,煽動凈衣派一系反對喬峰;污衣派作為丐幫的基本盤,向來都是奉丐幫基本法則為神聖不可動搖的,汪劍通的遺命無疑讓他失去了最後的庇護,污衣派的長老們毫不猶豫地站到了喬峰的對立面。

歷任丐幫幫主的統治基礎都離不開凈污兩派的支持,而喬峰此刻失去了凈污兩派的支持,就算他能以強力手段整頓幫務,之後又能做些什麼呢?喬峰在眾叛親離之下,除了自絕於丐幫,別無他路可走。

這一切,都是不可扭轉的命運。


不知算不算正面的回答題主, 這個是我引用台灣一位醫生的博客里的內容, 也是他在研究金庸改版著作時的 "閑話"。只做引用, 如有不妥請告之, 立即刪除。
附上引用頁面: 金庸版本的奇妙世界 @YLib Blog
金庸版本的奇妙世界 @YLib Blog

另, 此次限於篇幅只引用了原作者關於金庸原著三版改版的閑話部分, 更多內容請進上邊鏈接查看。
==========================================
《天龍八部》第十六回版本回較

【王二指閒話】

在「金庸看金庸小說」問答中,有讀者問及「您認為哪一部作品中的社團、幫派組織是合理的世界?」金庸的回答是:「前幾日的金庸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司徒達賢教授曾提出我的小說中的男主角和幫會組織都不懂得管理學,我承認這一點。像丐幫的管理就不太好,那麼大的一個幫派,洪七公卻整天見不到人,所以說,它的管理很差!

  • 丐幫的相關情節縱貫《天龍》、《射鵰》、《神鵰》與《倚天》,而且份量都頗吃重。若就全套金庸書系而言,「丐幫」是金庸著墨最多,刻畫最用心的江湖幫派。然而,從「漢胡爭霸四部曲」中來看,丐幫的問題還不只金庸自陳的「管理很差」,它更大的組織弊病還來自幫眾心中「只認幫主,不知幫規」,而且,即使在幫主完全左右全幫的興衰與走向之下,丐幫的對幫主的遴選,也沒必備條件加以約束。
  • 丐幫因無明確而詳細的幫規,因此幫主的思考與風格,就能決定丐幫的走向,《射鵰》中楊康冒認幫主,並馬上決定丐幫南遷,亦能贏得部份幫眾認同;此外,一版《神鵰》中,彭長老淮備假傳洪七公號令,將丐幫分為南北兩部,也因彭長老相信假洪七公之名,即能說服幫眾;而《倚天》中,以「忠義」著稱的丐幫,卻又與反元的革命團體明教為敵,成為其抗元的掣肘可見於丐幫而言,在國家與民族認同上,並沒有明確的規範,而是以幫主之認同為認同。
  • 由《射鵰》、《神鵰》與《倚天》的丐幫情節看來,只要幫主的民族認同不見得完全在漢族,幫眾也就亦步亦驅南宋之時,楊康旨令一出,丐幫既能拱手將北方讓給金國,而於元朝之末,丐幫在史火龍領導下,也一再扯明教的後腿,削弱漢族的抗元勢力

但在北宋之時,卻發生了全冠清因喬峰出身契丹族,即要以公眾之力,罷免喬峰幫主之位的叛亂事件。然而,細探此事,喬峰的血統是契丹人,究竟違反了丐幫幫規中「幫主基本條件」的哪條那項?說來因丐幫根本沒有對幫主身份的幫規規定,因此喬峰也沒有真正的幫規可違反。故而全冠清能扳倒喬峰,並不是因為喬峰違背了丐幫幫主必須具備的幫規,而是全冠清能煽動幫眾的仇恨心與敵對感。

  1. 且看喬峰的血緣來自契丹一事,究竟與丐幫幫主的身份有無扞格。試觀在蒙古鐵蹄已快踏足中原,漢族處境較北宋更危險的南宋時期,丐幫竟能擁戴黃蓉為幫主。而黃蓉是何許人也?乃成吉思汗金刀駙馬郭靖的嬌妻是也。
  2. 郭靖雖出身漢族,卻是蒙古攻陷花刺子模,毀人家國,導致花刺子模無數家庭家破人亡,成吉思汗手下的鷹犬之一。且觀郭靖為南宋守襄陽抗蒙古,卻從不主動出一兵一卒,為南宋爭取更北的國防線,這難道就無一絲一豪與蒙古舊情的考量?但丐幫卻能奉郭靖之妻黃蓉為幫主。
  3. 繼黃蓉與魯有腳之後,耶律齊成為丐幫幫主。耶律齊又是何人?他是蒙古失勢政治人物耶律楚材的兒子。耶律楚材曾受成吉思汗與窩闊台重恩,後來因忤逆皇后而失意於政壇然而,曾經以契丹血統而成為蒙古人,最後又一變而為宋人的耶律齊,真的完全不會感念少年童年時間,蒙古大汗特別眷顧他耶律家的天恩嗎?
  4. 比起從襁褓時期就入籍大宋,三十多年來都以大宋國民自居的喬峰,郭靖、黃蓉與耶律齊「通敵」、「容敵」的可能性更高,但喬峰被叛,黃蓉與耶律齊卻能安坐幫主寶座。可知丐幫對幫主既無必備條件的限制,卻又可以在幫眾的煽動下,任意對已任多年的喬峰罷之黜之。這樣的幫派竟能保持「江湖第一幫」的威勢凌駕武林諸幫派,還真只能說是乞丐祖師爺在上天庇佑了。

==================================================

《天龍八部》第十七回、第十八回版本回較

【王二指閒話】


喬峰在《天龍》一書中最重要的情節,就是被馬夫人揭破他的契丹人血統,從此游移在漢胡認同的苦痛中,最終只能一死解脫。


父母無法選擇,得知自己的生身恃怙是契丹人,或許喬峰只能無奈以對

  • 令人不解之處是,傳功長老呂章(或二版執法長老白世鏡)曾讚喬峰:「待人仁義,處事公允。」徐長老也說喬峰「行事光明磊落……誅殺過遼國大將」從他們的話中看來,喬峰對外既是民族英雄,對內也是威德服人,似乎真正做到了「內外圓融」,以一代完人之姿而為丐幫領袖
  • 然而,喬峰被揭破生身父母之時,不僅是丐幫幫內的四大長老馬上起而反他,就連友派的少林寺也瞬間將他當作武林惡魔由幫內幫外的反應可知,當喬峰陷入身世風暴時,幫內既無人感懷其德,幫外亦無人惦念其功,幫內幫外皆視喬峰如惡臭鮑魚,避之唯恐不及。
  • 所謂的「信任」,心態是非常主觀的,對一個人產生信任時,不論他人如何詆譭謗罵,心中亦是不信。反之,當心中「不信任」一個人時,只要對方行為稍有差池,便立即確信其為罪惡可鄙之人。而喬峰在丐幫及武林的形象,顯然是偏向予人「不信任」居多。

舉例來說,《神鵰》的楊過因是楊康之子,背負著父親的 "原罪"。當楊過來到桃花島之時,黃蓉本就對楊過非常「不信任」,深恐楊過將步其父楊康的後塵,成為奸惡之徒因此,當楊過以蛤蟆功傷害武修文後,黃蓉便起意要郭靖送走楊過

此外,《倚天》的宋遠橋等武當諸俠早就「不信任」張無忌,猜測他會被趙敏引入岐途,因而當他們于山洞旁發現了莫聲谷的遺體,而後又與蒙面的張無忌對打,終於揭破張無忌的真面目後,馬上不由分說,一口咬定張無忌就是弒叔的兇手。

  • 由楊過與張無忌的例子可知,當喬峰被揭破出身時,人人馬上落井下石,視之為瘟神惡魔,足知根本無人信任喬峰
  • 於幫外而言,或許喬峰「為國建功而不欲人知」,所為殺敵事功,根本無人得知。然而,不只他丐幫子弟滿天下,少林弟子亦遍武林,喬峰的偉績如何能潛藏得密不通風?又或者是,喬峰所謂殺契丹保大宋,功績也不過那寥寥數起,並未真的功高蓋世?
  • 當然,亦有可能中原武林各門各派宥於門戶之見。喬峰武功絕世,對少林等他門他派已構成威脅,各門派正喜見其樓起樓塌,因此,當喬峰被揭破契丹血緣之事傳來,各門派恰恰正中下懷,於是順水推舟,起而對喬峰唾棄聲討。若果如此,則北宋的中原武林根本各門各派互相傾軋,說什麽同赴雁門,共抗契丹,說不定也是賣弄武藝,圖求美名罷了
  • 再由幫內來說,喬峰平日顯然是為德不足的,因為一聽說他是契丹人,四大長老馬上起而反之然而,當喬峰以法刀自刺,力保眾人,對四大長老賣好後,四大長老又馬上倒戈擁戴喬峰,可知四大長老極易被說動,更可見喬峰平日的行為根本未取信於四大長老

撇開呂章或徐長老的幫內自讚之詞,由幫內幫外對喬峰身陷身世風暴的冷漠與落井下石,顯見喬峰平日若非結怨,亦是少結善緣於江湖人士的。這原因莫非是真如喬峰自己所說,他生平只愛和眾兄弟喝酒猜拳(一版說是喝酒賭錢)、講武論劍、喧嘩叫嚷。而若要說真正的武林與家國事功,除了那雙可打「降龍廿八掌」的大掌外,喬峰或許並沒有真正可以讓人建立「信任感」的功勳。


失眠,爪機怒答。
前面也有人說了,丐幫事業的巔峰在兩宋時期,是當時江湖上與少林齊名的大派,明清後逐漸淪為二流角色。
這和丐幫自身的一些政策有很大關係。
兩宋時期,如何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江湖中站住腳根,丐幫幫中央審時度勢,認為民族矛盾是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適時地扛起民族主義大旗,喊出「驅逐韃虜,保衛中華」的口號。
可能有人要說了,一幫叫花子吃飯都是問題,還能關心國家民族?實際上,每當朝廷邸報一出,痛罵某人某衙門漢奸賣國的大多是些生活費不足五文的人,其中不乏丐幫弟子。
實踐證明,打民族主義牌是正確的選擇。首先丐幫贏得士大夫階層的好感,丐幫的舉動讓這些習慣在文章中殺敵的讀書人感到非常欣慰:黔首們被發動起來了!漢人團結起來了!兩宋的士大夫能量很大,輿論牢牢掌握在他們手上,丐幫形象立馬有了提高,猶覺不過癮的乾脆加入丐幫,這便是凈衣幫的源頭之一。其次扶宋滅遼/金/蒙的口號讓朝廷放心,最起碼不會被視為剿滅對象,甚至在個別地區如襄陽,丐幫和官府的關係非同一般。再就是「為國乞討」的旗號極大地提高了丐幫弟子的自信心,增強了幫會內部凝聚力。
光喊口號沒成績也是不行的,人都不是傻子,丐幫必須時不時地製造出幾個經典案例來,以證明自己確實戰鬥在抗擊外敵第一線。但丐幫幫眾素質參差不齊,無法像少林寺那樣搞集中訓練,故一直沒有組成少林僧兵那樣的武裝力量。所以丐幫特別熱衷刺殺敵人高級將領,這種案子本小利大,失敗了頂多損失幾個弟子,一旦成功立刻轟動全國,名利滾滾來。
這種模式催生出丐幫的第二個法寶:魅力型幫主。大宋各地發展很不均衡,丐幫各分舵也是差別很大,臨安弟子可能只需上午著裝出街,下午就換行頭去勾欄瓦舍逍遙快活了,而西北邊陲小鎮的舵主卻有可能三天吃不了一頓飽飯。二者對幫會的理解肯定是不同的。如何在抹平地域差別,塑造統一的丐幫認同感是幫宣傳堂口的重要課題。針對丐幫弟子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情況,幫宣傳堂口特彆強調了幫主個人魅力的宣傳,聽多了幫主個人英雄故事,再有打狗棍這些文物加持,普通弟子自然心生敬畏崇拜之心,久而久之,在他們心中,幫主就是幫會,幫會就是幫主,幫主牛逼,丐幫牛逼。
到後來,明朝民族矛盾在大部分時間裡都不太嚴重,民族主義沒啥市場,另外,老朱家祖上干過幫會,對民間團體特別不放心,嚴厲打擊。元清這種異族政權更別說,一聽有前科,更是毫不手軟。在政府嚴打下,丐幫人才凋敝,魅力型幫主也就斷了傳統,將熊熊一窩,丐幫也逐漸淪為江湖龍套。


首先一點,在古代,這種正義的旗號非常重要,沒有這個旗號,國家都可以推翻,何況丐幫?康熙算是歷史上有為的皇帝,依然有反清復明的組織,如天地會,而且天地會也必須打著明朝朱家後代的旗號來進行造反運動,即使你是組織頭目也不能取而代之。
在這種思想背景之下,所有人都很難接受自己的領導是一個異族,而且是和自己國家有矛盾的一個「外國人」,在揭穿了這一點情況下,一部分丐幫人員已經被策反,是全貫中的人,而另一大部分丐幫人員得知這個確切消息也低下了頭,沒有站出來為喬峰說話,他們是擁立喬峰的但又很難接受一個契丹人幫主。在那種情況下,喬峰如果作為一個曹操型的梟雄完全可以控制住局面,只是喬峰在意的是自己身世以及查明事實的真相,幫主一職來說對他不重要,到後來他放棄遼國南院大王也可以看出,這一點也很重要,最終導致了喬峰的下台,


喬峰是主動下台的。

喬峰的聲望建立在血統是漢人的基礎上。
喬峰在丐幫統治根基很堅固,
得到了一半以上的高層和大多數中層、基層幫眾的支持。

丐幫的治理結構沒有明顯的缺陷,反而表現了完善的自我修復機制。
當血統被揭露後,喬峰顯然已經無法勝任幫主的位置,於是主動下台。
這一點,在之後的情節中喬峰面對自己遼國同胞的時候表現出了心軟,
足夠說明喬峰已經不適合丐幫幫主的位置。


同一本書還是西夏來進攻首先要摧毀丐幫。。。
小說的事不要太認真


問一個問題:如果喬峰真是契丹姦細,那麼丐幫的管理是漏洞還是成功?


討論制度的都洗洗睡吧,制度還不得有人執行么。關鍵是喬峰政商過低,俠氣過重。

1. 喬峰根基不穩,上位靠威望而不是關係,威望嘛,給你個艷照門就黃啦
2. 喬峰與長老未形成利益共同體,你喬峰在不在位,我長老一樣做,你下台了我還是原來的日子,下就下吧,最多心裡過意不去一下。
3. 喬峰的死黨不在幫派內的關鍵位置,下面都是些幫理不幫親的。

風水輪流轉,喬峰這麼整,啥時候遇到人生低潮,不下台才有鬼了,啥制度也沒的救。


和名望沒有必然聯繫。
丐幫是第一大幫,是地下抗遼組織的中堅力量,以殺敵救國為己任,當然不容許自己的領袖是個敵方的人。在他們簡單的善惡觀念中,遼國人就是壞人,宋國人未必都是好人但那是另一回事。喬峰以前表現的大仁大義,在身份被揭穿的時候只會被認為是大奸大惡的偽裝。更何況喬峰真的是契丹人,而馬夫人和全冠清的計劃又那麼周密,證據確鑿。所以被推翻是很自然的。


因為一丐專政啊


為什麼我看到這個標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 卡羅拉。
這麼有名望的一款車,全球銷量最高/4000w+,
國內/國外的測評結果,質量都能排到非豪華品牌緊湊型轎車前幾名/第一名
產品定位很符合國內消費者的消費習慣

這樣一輛車,為什麼在國內銷量被虐成狗。老款更是慘不忍睹,新款偶爾能上緊湊型TOP10。為什麼會這樣,答案只有一個: 契丹人 。


1、一把手的遴選制度有問題:喬峰就不該是一把手,他把個人名望看得比組織生命更重要, 而稱職的一把手會妥協,會做痛苦的決定,能捂住蓋子,讓組織繼續運轉下去。比如慈禧和鄧爺爺。
2、一把手對中高層缺乏制衡能力,這種結構的必然結果是中高層結黨站隊,直接搞掉一把手。類似案例可見一戰後的德國,斯大林以後的蘇聯。

對小說不了解,純憑印象瞎說,看看就好了。


別人要推翻喬峰,不假,有的人心懷叵測,有的人則是把丐幫的名譽當成一切,但是這都是很小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 喬峰 自己被所謂的 身世 震驚了,他想要調查清楚,如果真契丹人,幫主自然不能再當,如果不是,那麼一個那麼驕傲的戰士,竟然被這樣質疑,呵呵,爺不幹了。


不是很容易的,內部早就被打穿了,馬夫人和十方狀元計划了那麼久,還發現了契丹人的秘密,就是要暴起制人,不得反擊,蕭峰最後自己冷靜下來不也找到破綻了嗎,但是當時千夫所指,很難控制住局面


蕭峰/喬峰被推翻,主要原因是他的身世,他是契丹人,
中原歷來注重華夷之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中原大宋的幫派領袖,豈能由異族夷人擔任?更何況時值宋遼交戰。


我覺得能推翻反而是好事,給現代公司制度樹立很好的榜樣。
喬峰只是職業經理人,當董事會覺得職業經理人是對手的卧底,當然拿出公司章程等等迫使其離職。


你看看現在的微博...人心民意很好煽動的


推薦閱讀:

天龍八部小說新版里,段譽和王語嫣最終沒有在一起,怎麼看?
神鵰和倚天之間的空白期江湖上發生什麼事情才比較符合兩部小說的情節發展?
如何評價天山童姥?
金庸小說中的大俠為何給人一事無成的印象?

TAG:武俠 | 武俠小說 | 金庸 | 天龍八部書籍 | 金庸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