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看一張作品?
如何去欣賞別人的作品 看圖的時候 我們到底看的是什麼 所謂的提高審美 並非是靠不停的看圖 我們還需要思考 那我們到底思考的是什麼?
這個問題很大,慢慢寫。
結論放前面:
對於廣義上的「作品」而言,這可以是一張照片,也可以是一段音樂,可以是一部電影,一本書,一張畫或者別的任何可以被認為是作品的東西。
那麼解讀一個作品,簡單的來講有三個行為:
首先,看內容,這是最直觀的部分,我們通過感官去得到作者安置在作品中的種種信息。注意,這裡可能不僅僅是「看」,也可以是「聽」,也可以是「聞」,也可以是想像。例如,一張靜態的圖像也是可以有聲音的,我會在後面給出一些例子。
然後,看作者,藝術在多數時候是很私人化的東西,他包含著種種私人的體驗,經歷以及感受。所以脫離作者本身的藝術品會喪失一些意義。而作者對於作品的解釋,而評論家以及學者對於作品的研究則是我們接觸作者想法的窗口。脫離這些思想層面的東西,可以說很難去理解一個好的作品。
接著,看時代,時代對於藝術家和他們的作品有著深刻的影響,從思維到意識,從環境到經歷,這些都深刻的體現在他們的作品中。就例如日本社會賦予他們的藝術家獨有的荒誕與哀傷,或者歐美藝術家的探索精神。這些,都與他們所處的社會和時代又著不可分割的關係。一片富饒的土壤必定生長出豐碩的果實,而一片貧瘠的大陸則醞釀著掙扎的靈魂。
最後,看影響,藝術是思想的傳遞,既然有傳遞,就有影響。你看蒙德里安的格子畫,在幾十年中對繪畫、設計、建築等產生的影響;又或是安塞爾亞當斯的風景對美國國家公園系統的影響;又或者Marina Abramovic的行為藝術在我們的思維中播下的種子。如此種種,就是一件藝術品的精神財富,換言之,就是他的影響。
要出門了,有時間展開說。
謝@甘翔宇邀,碎屏手機打字,盡量精簡。
貢布里希那句「沒有所謂的藝術作品,只有藝術家」不管別人怎麼看,我是贊同的。只不過我的理解是,無論你欣賞什麼,實際上是透過作品和藝術家/作者本人對話,與他的喜好、思想對話。
只是欣賞作品本身,就像你打電話一樣,隨便撥一個號碼,和與熟人打電話不是一回事,能不能比較好地溝通,則你與這個人的熟悉程度有關,也與你的知識面、溝通技巧有關。
那話說回來,不斷地看圖只是一個基本需求而已,深入地分析一張圖片,結合作者的時代、個人性格、他的其他作品、同時代別的作者的作品、不同時代他的作品、不同時代別的作者同一題材的作品,才能比較準確地分析出他的思路,為什麼這樣構圖,有什麼取捨等等,這個知識量一大,看別人的作品自然駕輕就熟手到擒來。就像現在的電話銷售,有的人一天打幾百個電話成交寥寥無幾,有的人打很少電話成交不斷,量很重要,但質更重要。
當然,有的作者你可能很難去理解他,那無所謂,不屬於「大眾」美學了,看緣分吧。
幾個字打了半天,媽的破手機T_T.......
攝影作品《窮苦攝影民工》,試分析作者為何用這種歪歪扭扭的構圖和昏暗的色調。
————————————分割————————————
說一個更容易懂的例子,上課說過的例子
這知道是啥么……
這是天下三大行書之一,出自顏真卿……
………………
這出自顏真卿巨神手筆?WTF!
但這幅作品的題目是
《祭侄季明文稿》
堂兄和侄子罹難,「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顏真卿去善後,白髮人送黑髮人。
悲憤心痛,百感交集,知道這個你再看看這篇字,還有什麼疑問,神作了吧……
感謝@甘翔宇 邀請我回答這樣一個好問題。(打算圈你的時候,知乎給出的三個ID好像都不是你,只好手動圈了,見諒)
這裡插一句,@驚奇影像 的答案很好,簡單明了,對我也很有啟發,在此表示感謝。
題主的這些問題不僅有人問過我,我自己也曾經多次自問過。水平有限,勉強作答吧。
在看別人的作品時,我經常有一種在看人的感覺——透過作品「看到」作者。看某個人的作品越多,就會在心裡描繪出更清晰的作者形象:這個人的精神面貌、性格特點等。也會感覺到他拍照時的情緒狀態,從而推測一些他的拍攝意圖。有時我感覺所謂審美或欣賞,是在體會一個人對情感的駕馭和表達。情感上的大鳴大放往往很多人都能做到,但要做到哀而不傷,樂而不淫是非常非常難的。這方面嚴明老師的《大國志》堪稱典範。
在用這種方式的過程中,我有很多收穫,但我也發現並不經常準確,因為它受到我個人的閱歷、拍攝經驗的限制。發現這個問題之後,對於我特別感興趣或喜歡的作品,我會刻意去做更多的功課,比如攝影師的背景資料、創作相關的背景資料等,這樣可以幫助我突破一些局限。
不過這個世界上總有些人就是那麼輕易地超越你所能理解的範疇,高高在上,讓你除了嘆服還是嘆服。比如我喜歡拍靜物,但看到大師保羅·卡普尼格羅的作品後——想死的心都有了。
水平不足,勉強算是拋磚引玉吧。好問題
人類對影像的追求絕對不僅限於觀感的美
不過水平不夠回答
幫你邀一些人好了憑自己的內心感覺 本來業餘拍照就圖個樂 自己覺得好那才是真的好 為啥不多多取悅自己
小實驗
最近在朋友圈做了個小實驗,來探索大眾語境和藝術語境下的「 攝影 」,區別有多大。結果以吃瓜群眾紛紛表示看不懂而告終。
你心中的攝影大作
毒德大學、HDR、堆棧星軌、超廣角
藝術展覽的作品
Thomas Ruff"s 《Substrat》
——什麼鬼?
分析
看不懂的原因
1.攝影概念混淆:
攝影是「語言」而非單純技術,
流派的拍攝並非常規的中國化語境
如:
新客觀主義
新地形主義
超現實主義
杜塞爾多夫學派
2.你所閱讀的照片的屬性被刪減了:
如,圖片順序、大幅細節、文本闡釋
大眾媒體自身水平所限,在傳遞信息時,會造成信息素的缺失,甚至扭曲
3.例子:
《 水塔 》系列作品——貝歇夫婦
《海景》——杉本博司
《Rhein II》——Andreas Gursky
解決方案
1.補充了解更多流派相關的知識
如利用搜索引擎和文獻資料查找,學習了解上述提到的諸多流派。上述引用的三幅作品都可在網路上查找到大量的研究資料,此不贅述。
2.如果作品本身屬於線性敘事的組圖,那麼最好去看展覽,無法達成的情況下,看印刷品或者去一些靠譜的網站看。比如MoMA(現代藝術博物館)這些媒介都會有相對完整的作品構成要素,來闡釋作者本應該闡釋清楚的理念。
3.通常來說,一件藝術作品能夠被廣泛流傳,除了爭議性炒作之外,
常常有特定的意義價值。
- 傳遞未知的信息(已知 vs. 未知)
- 傳遞未重視的信息(次要 vs. 重要)
- 打破一個時代的局限性(寫實 vs.印象)
如果是我的話,拿到一幅攝影作品,我會從三個角度考慮
首先是色彩,風景人物色彩是否失真,是否趨向於某種色彩風格,色彩是否溢出,等等
其次看構圖,是否符合一些基本的構圖技巧,主體是否突出,能否立刻抓住觀眾的視角,而不是令人視覺遊離
最後看寓意,好的攝影作品作者一定是想表達出一定寓意的,或者說能同觀眾產生共鳴,從作品最終回歸到人
個人觀點,拋磚引玉
我認為 :在看一張圖欣賞一張圖的時候不是用他人的標準去看圖,去思考圖片想表達的什麼意思,而高的標準又該是怎樣? 不要因為看圖去看圖 ,每個人的視野認知是不一樣理解也不一樣。 如果說拿看圖而看圖,呈現的根本不是看到第一眼最真實的認知,喜怒哀樂等感情及最純粹的感受。 同:一個故事百萬人看有百萬種認識是一個道理,別說一張圖了,快則一秒二秒的注視。在我看來看圖最本質的認識就是第一眼呈現在腦海的認知、感受,就是單純帶自己的第一認識看圖。
我覺得分幾個層次說!1 看作品的曝光 構圖 主題是否突出 2看主題思想是否簡單明了 有沒有深度 3色彩搭配是否合理 4結合作者當時的時代背景 和文化習俗來觀察審視
自己的一些嘗試。
首先憑感覺。找作品中最吸引你的地方,想想為什麼自己會被吸引。這也許是作品最值得去看的地方。
然後因為最近在臨摹大師作品(主要是素描)。然後有一天看到丟勒的作品《喂小孩的農婦》,然後就百度了一下作者生平,他的人生經歷。再回來看這幅作品,突然覺得很有感,然後就YY作者是以什麼心情畫下了這幅畫,自己如何復刻這種心情去臨摹。確實還是跟直接臨摹有一些不同的感覺,至少自己是記住了這幅畫的很多細節,其他臨的都忘得差不多了。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每看一次都是一次你的經驗的疊加,看的時候就會有成長了吧。
follow your heart.
停留在每張圖上的時間長點.
解讀沒有對錯.
不要妄自菲薄.我起初提問的時候 其實是想得到一個關於圖片後期處理的一個思路 從分析別人的圖 到應用於自己的圖 對於一個新手玩攝影 後期在修圖的時候沒有一個清晰的條理 也都基本上是怎麼舒服怎麼修 跟著感覺來 但結果往往差距很大 看了很多圖 卻又缺乏思考 能不能有一個模式 看圖的模式 (比如先看色彩 在看構圖 )通過這個模式看出別人的技法
問過一些大神他們片子的修圖思路 大多都是 「感覺」 二字
感覺的培養離不開閱圖量 高效的提高審美在於思考 思考的關鍵在於思路
以上是我對問題的補充 感謝@驚奇影像對於問題的解答 開闊了我的思路
保持一星期不吃飯不睡覺不洗頭 然後再去看藝術作品.
推薦閱讀:
※中性灰磨皮過後部分區域飽和度過灰,怎樣恢復過來?
※怎樣看待「照片拍出來就是最好最真實的,絕不PS」而且以此為傲的想法?
※怎麼進入時尚攝影圈子,很喜歡陳漫,想畢業後成為她的助理,需要掌握哪些技能有什麼途徑可以成為她的助理?
※這張照片如何把皮膚修的白皙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