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漢人的髮型就是辮子,那麼在清朝之前漢人的髮型是什麼樣的呢?
自夏、商起至西周時期,統治階級已經完善了一整套的冠服制度。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水平。統治階級愈益注重自身的儀容。而髮式及其裝飾尤為顯著。
及至春秋戰國時期,諸子興起,百家爭鳴,社會思潮趨於活躍,衣冠服飾亦呈百花齊放之態。
秦漢時期,各類髮式及其裝飾日趨講究。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隋唐年代,政治開明、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生活充裕。此時的婦女髮式及裝飾可謂達到了歷史上的登峰造極之勢。
自宋明始,社會發展步入低谷,人們的思想漸趨保守,髮式及裝飾也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自低俗作品請刪除年鴉片戰爭起,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風漸進,延續二千餘年的封建習俗受到了很大的挑戰。辛亥革命後,各種束縛人們的禁錮被逐步解開,民風民俗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人們的髮式妝飾也隨之變化和開放。
民國初年,西洋文化藝術逐步滲透,民間的髮式及裝飾受其影響,朝著明快、簡潔的方向發展。年輕婦女除部分保留傳統的髻式造型外,又在額前覆一綹短髮,時稱「前瀏海」。
前瀏海:出自於古代雛發覆額髮式。到清光緒庚子年後,則不論是年長年幼都時興起此種髮式了,此髮式最顯著的特徵是前額的一綹短髮,只因為這一綹短髮的不同變化,還在一個不太長的流行時期中,經歷了自一字式、垂釣式、燕尾式直至滿天星式的演變過程。因此還被冠之為「美人髦」。
辛亥革命以後,時興剪髮。30年代國外婦女的燙髮經沿海幾個通商口岸傳入國內,一時間,人們的髮式妝飾大多崇尚西洋,群起仿效,由一少部分達官貴人為代表的追求西方燙髮而產生了時髦髮式,由傳統的挽髻向簡潔的方向過渡演變。
建國時期,人們受政治影響,髮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男士髮型興起了三七、四六、中分、等分縫髮型,使中國的男士有了新的形象,而女士的三齊髮型也相繼誕生。
60年代,由於我國的經濟還很落後,髮式一直沒有什麼突破性的轉變。
70年代後,上海和全國各大城市開始興起燙髮。使中國的髮式又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髮式也產生了巨大的改變。人們對髮式開始了新的追求,時尚發形由此時產生了。
影響最大的是吹髮,男士吹髮三七、四六、中分、老闆頭(瀋陽勒子頭)、女人吹晚裝、高劉海、菊花頭、燙爆炸式、剪長碎發,一時間,髮廊群起,人們的情緒高漲。
中國的美髮進入了演變、改革、繁榮的時期。之後隨著西方的影響,染髮也再度興起,開始流行黃色(漂染頭髮)。
進入2000年,受西方影響,燙髮、染髮更加盛行。標榜教育機構在中國的影響日益增大,通過紮實的基礎和專業的知識教育推動了中國髮型美容藝術的發展。
但是,中國有中國的文化傳統、歷史背景、國情不同、種族不同、人體特徵不同,就該有區別於西方而適合於我們國情的新髮型。
縱觀中國髮飾文化發展史,髮式的造型千姿百態、豐富多彩。各種髮式無不深受歷史時期,不同民族及不同地域的影響。
髮式的歷史沿革及其演變的過程,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一個民族的形象水平。因此,髮式在人類文化史上始終反映著社會的交替,進步與繁榮。在人類生活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
先秦
這一時期經歷了中國歷史上奴隸制的形成、發展,直至逐步走向衰退、瓦解的全部過程。人類髮式在這一時期,已經從原始時期的披頭散髮,逐步演變到梳辮、挽髻的階段。髮式的妝飾品也隨即出現。目前我們所能見到的眾多出土文物中所顯示的資料,足以說明這一切。春秋戰國時期所流傳至今的有玉雕人形所展示的垂髻。湖南長沙陳山大隊楚墓中出土的帛畫中描繪了梳椎髻的楚國婦人。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玉人,塑造了結髮至頂、腦後垂辮的商代人物。洛陽金村出土的弄雀青銅女孩則梳理著分垂兩邊的雙辮。還有安陽殷墟出土的石人,蓄長發,並將發梢擰在一起後而盤至頭頂,再戴上帽箍。這是當時具有代表性的、較為流行的一種發石妝飾,且商代以後的部分史料亦反映出當時所流行的帽箍已經出現了裝飾品和裝飾紋樣。這就足以說明其不僅具有實用性而且帶有強烈的裝飾性,並進一步側重於裝飾性,成為一種髮式妝飾品。
據考證:遠在西周時期,人們就已經使用「發器」來梳理頭髮,其功能與當今所用的木梳相等同。
秦、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曆經戰亂,終於達到了「六王畢而四海一」的目的,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偉業,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強大的封建王朝。秦王朝綜合各國文化,化異為同,為今後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礎。漢承秦後,基本沿襲了秦代的體制,廢除了秦末的苛政,以農業、手工業為主的社會經濟得到了恢復,中國社會出現了繁榮昌盛得景象,封建社會的經濟和文化都有了初步的發展和提高。
漢王朝的政治進步、經濟繁榮又促進了與外國和少數民族政權的交流,社會風尚也發生較大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修養也日趨提高,髮式妝飾都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宮廷貴族的髮式妝飾則更是奢侈,華麗。
據迄今為止的文物史料所表明,秦漢時期大多流行平髻,日常生活中,髻上不梳裹加飾,以頂發向左右平分式較為普遍。高髻只是見諸於少數貴族女子的一種髮式。秦有望仙九鬟髻、凌雲髻、垂雲髻等。漢有墜馬髻、盤桓髻、分髾髻、百合髻等。與此同時,這一時期的髮式妝飾也已日趨流行。
九鬟仙髻:自秦代開始在貴族女子中盛行。鬟意為環形髮髻、九鬟之意是指環環相扣、以多為貴。仙髻之名則來自於神話傳說,漢武帝時王母下凡,頭飾仙髻,其美艷超群。故這種美與仙所結合的產物,自然為當時的貴婦所青睞,奉之為高貴華麗的髮式之一。
墜馬髻:「墜馬髻者,側在一邊」。「髻式美,而善為妖態,作愁眉啼狀,墜馬髻,折腰步,齲齒笑,以為媚惑。」古人描繪此種髮髻既有嫵媚之色,又具嬌柔之態。其式樣如同騎馬墜落之態,故名之墜馬髻。這是當時最具特色,且歷史上最富生命力的一種髮式。自漢始,直至清代亦有之,只是歷代的形式略有不同而已。如今我們在西安任家坡西漢墓出土陶俑中,湖北江陵鳳凰山出土彩繪木俑上就能見到漢墜馬髻的形象。
分髾髻:此種髮式形近垂雲髻,始於漢代。在髻尾留髾或結辮式,並加裝飾帶。梳分髾髻行走時,左右晃動,上下跳躍加之於裝飾帶似錦上添花,確實活潑可愛。現時一般認為此髮式可能是受少數民族辮髮的影響,並佩上裝飾帶來進一步強調該髮式的個性美。
在同一時期,與髮式相配套的各種妝飾也開始流行開來。「步搖」乃是一種附在簪釵上的裝飾物。《拜名》:「步搖,上有垂珠,步則動搖也。」由此而得名。今天我們可以從一些漢代石刻及帛畫中一睹其風采。「步搖」一經出現就風行開來,直至唐代貴婦仍偏愛將步搖作美髮的裝飾物,而且其華麗程度大有發展。
「巾幗」是當時的另一類型裝飾物,是用假髮編製成為形似髮髻的頭套。使用時只需直接將其套在頭上即可。現今從廣州市郊東漢墓出土陶俑上就能見到「巾幗」。
魏晉、南北朝
這是中國歷史上前後達369年之久的動蕩時期,連年戰亂,經濟、文化及人民生活都遭到很大的破壞。自東漢末年起,各路豪強頻繁征戰,最終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進而由司馬氏建立了統一的晉朝。然而,只經歷了一個短暫的「太康之治」又陷入了諸王混戰及北方少數民族割據的局勢。晉滅之後,就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形勢。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是南方社會經濟發展和北方各族人民大融合的時期。
由於連年的天災人禍,老百姓貧病交加。大批的北方人背井離鄉向南方遷徙。與此同時,成千上萬的少數民族入主中原,與當地廣大的漢族相互雜居,增加了各民族之間相互交融的機會。北南文化的交流,不同民族風俗的融合,促使這一時期的民風與民俗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與此同時,人們的髮式妝飾,自然也較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與發展。
到魏晉南北朝時,以往隨軍慰勞軍中將士的軍妓,逐步流向民間。這些人對自己的儀容專事修飾,髮式妝飾極盡奢侈,傳統的審美觀念受到挑戰。由質樸而趨於豪華,由自然而趨於雕琢,對當時的社會風氣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髮式造型崇尚高與大,「太之中公主婦女,必緩鬢傾髻以為盛飾,用發既多,不可恆戴,乃先於木及籠上裝之,名曰假髻,或曰假頭。至於貧家不能自辦,自號無頭,就人借頭。」《晉書·五行志》詳細記載了為達到髮式造型高與大的目的,而不惜借用假髻,假頭,甚至於借頭,其形式同我們今天在戲劇化妝中使用的假頭套相類似,只是外觀上要求假頭套高大得多。其中的「蔽髻」是最富於代表性的一種假髻,髻上鑲有諸多飾件,在宮中還以飾件的數目多寡,來區分宮女的尊卑,且規定非命婦不得使用佩飾。與此同時,受各種不同文化及習俗相互交融的影響,髮式及妝飾多種多樣,無奇不有。雜記中曾記錄:魏有靈蛇髻、反綰髻、百花髻、芙蓉歸雲髻、涵煙髻;晉有纈子髻、墜馬髻、流蘇髻、蛾眉驚鵠髻、芙蓉髻;宋有飛天髻;梁有回心髻、歸真髻;陳有凌雲髻、隨雲髻;北族室韋有叉手髻;北齊有偏 髻等。
靈蛇髻:《采蘭雜誌》載:「甄后既入魏宮,宮庭有一綠蛇,……每日後梳妝,則盤結一髻形於後前,後異之,因效而為髻,巧奪天工,故後髻每日不同,號為靈蛇髻,宮人擬之,十不得一二也。」因蛇的形與神給創作者以啟迪和遐想,將其仿之為給。且不論傳說十否臆造,然而此髻可擰可盤,旋扭於頭頂,頭側或頭前則始終生動優美,變化無窮,決不雷同,故謂之「十不得一二也。」側也許就是不僅為當時的婦女所偏愛,而且為後世所流傳的主要原因吧。
反綰髻:屬高髻中的一種髮式,《國憲家猷》載:「魏武帝令宮人梳反綰髻。」因此可以認為這種髮式是當時宮中貴婦的主要髻發,其梳理法是將頭髮向後聚攏,並用絲帶結紮,再分成若干股不等份,然後再翻綰成各種式樣不同的反綰髻。如編梳成驚鳥展翅欲飛的「警鵠髻」,編梳成單刀式及雙刀式的「翻刀及」,將多股頭髮翻綰而成的「百花及」等,其樣式之多,全憑各種編梳,反綰的手法不同則樣式各異,手法百變則樣式萬千。另在反綰的及下留一條發尾,使其垂於背後,一稱「燕尾」亦稱「分髾髻」,與漢代所流行的相似。
十字髻:因其髮型呈「十」字型而得名。其梳理順序是先於頭頂正中將發盤成一個十字型的髻,再將余發在頭的兩側各盤成環形,下垂至肩,上用簪梳固定。此髮式獨特而莊重,盛行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貴族婦女之中。西安草廠坡出土的北魏彩繪陶俑中,就有極為形象生動的記載。
隋、唐、五代
此一時期自公元581年至公元960年,共計379年。隋文帝楊堅於公元581年滅北周后,始建隋朝。公元589年滅陳後統一了中國。農業、手工業由此而恢復並發展。然而,由於隋煬帝的奢侈淫逸,發動戰爭,以至民窮財盡,終於爆發了隋末農民大起義,李淵父子乘機於公元618年重新統一中國,建立唐王朝。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唐代是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無論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位。據《唐六典》載,當時與唐交往的國家達三百餘個,中外文化交融促進了文化事業的大發展。唐文化藝術融中西文化藝術風格於一體。這一時期的髮式和妝飾,尤其是唐代不乏承前啟後的精美髮式,極為豐富多彩。據現有資料記載:隋有迎唐八鬟髻、翻荷髻,唐有倭墜髻、望仙髻等,髮式之變化不勝枚舉。待到唐晚期時,社會動蕩,統治解體,出現了五代十國,中國重又陷入分裂,國力呈下降趨勢。綜上所述,此一時期隋的統治時間短暫,五代又逐步沒落,因此最具代表性的唯舉唐代。
當時一些髮式取名為雲髻、雲鬟、雲鬢等,是一種極為形象化又恰如其分的形容,鴉、雲、綠雲青雲、青絲等常被古人喻為婦女頭髮又密又黑之貌。「寶髻」是將金銀、寶玉、珠翠飾於髻上,「樂游」則是將當時的一座宮殿名用於髻名,「愁髻」等則與當時的畫眉及面妝相聯繫。面妝則有額熏、眉黛、紅粉、口脂、花鈿、裝靨等。有施於額間、亦有施於兩鬢,還有點綴於嘴角二側。鬢式又與髮式相配,各式鬢角厚薄不一,疏密有致,大小不等。其名諸如蟬鬢、雲鬢、雷鬢、叢鬢、輕鬢、圓鬢等。
倭墜鬢:喻其似薔薇花低垂欲拂之態。《古今注》載:「倭墜髻—雲墜馬髻之餘形也。」其形似倒垂側向一邊。髮髻挽得很低,這是此髻得特色。類似於漢代之墜馬髻,約在唐天寶年間初現,到貞元年間重又流行,只是髻式稍有變化而已。
高髻:比喻髻式高聳而得此名,是當時極為流行的一種髮式,且樣式變化無窮。如萬楚詩句「托花向高髻」。李賀詩句「峨髻愁暮雲。」其中更有盧微君的「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等,都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高髻,高鬟的風采。
鳳髻:高髻中的一支,取其髻式似鳳而得名,裝飾金翠鳳凰。歐陽洵的《鳳樓春》載「鳳髻綠雲叢」,即指此種髮式妝飾。
螺髻:白居易《綉阿彌陀佛贊》:「金身螺髻,玉毫甘目。」是取其形似而得名,本為兒童髮髻,在頭頂上梳螺狀髻,初唐時曾盛行於宮廷。我們在太原金勝村唐墓出土的壁畫,陝西永泰公主墓出土的石刻等處,均能見到螺髻。
花髻:亦是高髻中的一種,李白《宮中行樂圖》中云:「山花插寶髻」。萬楚《茱萸女》中「插花向高髻」均講述了這種將鮮花插於髮髻上的髮式。唐人家國內牡丹比作花中之王,將牡丹作為髮髻上的妝飾物,更顯其嫵媚與高貴。《奩史·引女世說》載「張鎡的牡丹宴客,有名姬數十,首托牡丹」,描述了當時的情景。《簪花仕女圖》中頭飾寶玉金銀,尤以牡丹花形突出來強調花髻髮式的雍容華貴。更有甚者,在髻上再點綴以雪白的茉莉花,黑白對比反差強烈,且芬芳撲鼻,獨具魅力。羅虯《比紅兒》「柰花似雪簪雲髻」記述了這一烏髮襯白花的妝飾手法。而且,這種傳統的裝飾手法,是我國婦女髮式裝飾中一種廣泛採用的方法。
低髻:此乃相對高髻而言的一種髮髻,顧名思義,是一種較低的髮髻,牛嶠《菩薩蠻》中「低髻蟬釵落」意指此髻,另有一種含意為相對較卑微的髮髻和梳在腦後較低部位的髮髻。
鬟:與盤繞實心的髻相區別,鬟是一種盤繞空心的環狀形式。鬟為大多數青年婦女所偏愛,尤喜雙鬟式。鬟的形式有高低不等,大小不一,既有梳在頭頂上,也有垂於腦後的多種樣式。
眉飾:唐代的眉飾具有鮮明的特色。《簪花仕女圖》中的仕女形象,花髻飾有牡丹、珠寶、娥眉粗大突出,給人以華麗之中見情趣的深刻印象。唐初盛行的粗眉飾在圖中有形象的描繪。據「十眉圖」有八字眉、低俗作品請刪除眉、五嶽眉等數十種之多,均屬粗眉飾,可見唐初時粗眉飾盛行之極。白居易《上陽白髮人》中「青黛點眉眉細長,天寶末年時世狀」,則記述了至開元、天寶年間,當時的婦女已一改以往以細長眉飾為時髦了。
宋
唐滅後,經歷了五代十國,至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取後周,建立宋朝,史稱北宋,恢復了中國的統一。以農業、手工業為主的封建經濟都獲得了較大的發展,尤其是紡織、造紙、印刷都是當時十分興盛的產業。此後由於國內矛盾的激化,相繼爆發了一系列農民起義,北方女真族乘機征服北宋,自此中國又分裂成宋、金二個對立的政權,歷經320年,至公元1279年元滅南宋。
宋代婦女髮式多承晚唐五代遺風,亦以高髻為尚。在福州南宋黃升墓中曾出土了高髻的實物,此種高髻大多摻有從他人頭上剪下來的頭髮,加添進自己的髻發中。甚至直接用他人剪下的頭髮編結成各種不同式樣的假髻,需要時直接戴在頭上。其使用方法類似於今日的頭套。時為「特髻冠子」或「假髻」。各種不同式樣的假髻,可供不同層次的人物,在不同場合選擇使用。由於假髻使用範圍的日益廣泛和普及,因此在一些大都市,已經設有專門生產和銷售假髻的鋪子。
除此之外,宋代髮式仍可謂豐富多彩,無奇不有,亦頗具特性。
朝天髻:是富有時代性的一種高髻。《宋史·五行志·木》:「建隆初,蜀孟昶末年,婦女競治發為高髻,號朝天髻」,在山西太原晉祠聖母殿宋代彩塑中可以見到此種髮髻的典型式樣。其做法:先梳發至頂,再編結成二個對稱的圓柱形髮髻,並伸向前額。另還須在髻下墊以簪釵等物,方使髮髻前部高高翹起,然後再在髻上鑲飾各式花飾、珠寶,整個髮式造型渾然一體,別具一格。
包髻:在山西太原晉祠彩塑中,我們還能見到一種別具時代特色的髮式——包髻。《東京夢華錄》載,中等說媒人者戴冠子,黃包髻。它的製法是在髮式造型已經定型以後,再將絹、帛一類的布巾加以包裹。此種髮式的特徵在於絹帛布巾的包裹技巧上,將其包成各式花形,或做成一朵浮雲等物狀,裝飾於髮髻造型之上,並飾以鮮花、珠寶等裝飾物,最終形成一種簡潔樸實,又不失為精美大方的新穎髮式。
雙蟠髻不:又名「龍蕊髻」。髻心特大,有雙根扎以彩色之繒。宋代得此髻名,蘇軾詞有「紺綰雙蟠髻」句。我們在宋人所繪《半閑秋興圖》中可以見到雙蟠髻。
三髻丫:將髻發分成三髻至頭頂,或梳理三鬟亦可。范石湖歌:「白頭老媼0.篸紅花,黑頭女娘三髻丫。」宋李嵩《聽阮圖》中有所髻式。
面飾:宋承前代遺風,好在額頭和臉頰粘貼花鈿。這是一種用極薄的金屬片和彩色紙做成的小花、小鳥、小鴨等花樣。用通常粘合羽箭的膠水粘貼。因用此膠來粘貼花鈿,只須用口呵噓就能溶解貼用,故得名為「呵膠」。以後又有用黑光紙作團靨妝飾面部。還有一種「魚媚子」是用魚腮中的小骨來做妝飾物的。《宋徽宗宮詞》所述「壽陽落梅妝」則更為傳奇,引以為時髦,以至相互仿效。
遼、金、元
這一時期從公元907年至1368年。位於北方的遼、金、元三政權先後與兩宋並存,到1234年蒙古滅金,1271年定國號元,1279年元滅南宋,建立統一的元王朝,各民族間的關係進一步融合。
遼、金、元這先後不同時期的政權,分別是以契丹、女真、蒙古這三個少數民族執掌的政權。其基本生活範圍,在中國的北方。這三個朝代的民風民俗都有一個共同點,即承襲了前代的習俗,又各具民族特色。
遼的男子髮式別具一格,按其契丹族習俗,多梳髡髮。據史載此髮式早在前年前就為部分地區少數民族所採用。婦女髮式則較前代相接近,一般都梳高髻、雙髻、螺髻等,但有少數披髮者,額頭處以巾帶結紮,謂之帕巾。另有一種佛妝,是用金色或黃色粉沫塗在臉面上,又稱為黃妝。
金代男子,好以辮髮為時尚之式,男辮垂肩,女辮盤髻,這是男女辮髮的不同特點。
元代雖與金代同好辮髮,但辮髮樣式則大相徑庭,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梳理成一種名為「婆焦」的髮式。這種髮式,我們在現存的眾多元代人物畫像中均可見到。
髡髮:其髮式梳理,先將頭頂部分毛髮全部剃光,在二鬢或前額部位留下少量頭髮。還有在前額保留一排短髮,耳邊的鬢髮則自然披散。更有將二邊頭髮梳理成各種隨意的髮式,作自然下垂狀。髡髮式樣目前從《契丹狩獵圖》等古代繪畫作品中可以看到,另外從遼代的一部分壁畫中也能見到這方面的描繪。
婆焦:其樣式如同漢族兒童梳理的三搭頭髮式。梳理方法,先將頭頂正中處用剃刀修成二道交叉線,並將後腦一部分頭髮全部剃去,前額保留一小撮短髮自然下垂,左右二側頭髮分別結成對稱的辮子,環繞於耳後,下垂至肩即成。
明 公元1368年,名太祖朱元璋在應天稱帝,立國號明。明朝建國後,採取了一系列講求實效的措施,以利恢復生產。由於生產力獲得了提高,市場進一步擴大,新型工業不斷湧現,一些工業城於是隨之形成,統一後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明從蒙古族統治的元朝奪取政權後,注重對不符合漢族習俗的禮儀進行了整治,多採用和恢復了唐宋時期的制度和習俗。從所收集的資料看,明代婦女的髮式,雖不及唐宋時期豐富多樣,但也具有其本時代的一些特色。
明初基本承襲了宋元的髮式,待嘉靖以後婦女的髮式起了明顯的變化,「桃心髻」是當時較時興的髮式,婦女的髮髻梳理成扁圓形,再在髻頂飾以花朵。以後又演變為金銀絲挽結,且將髮髻梳高。髻頂亦裝飾珠玉寶翠等。「桃花髻」的變形髮式,花樣繁多,諸如「桃尖頂髻」、「鵝膽心髻」及仿漢代的「墮馬髻」等。
雙螺髻:明代雙螺髻,其狀類似於春秋戰國時期的螺髻。時稱「把子」,是江南女子偏愛的一種簡便大方的髮式,尤其是丫環梳理此髻者較多,其髻式豐富、多變,且流行於民間女子。
假髻:又稱鬏髻,為明代宮中侍女、婦人所仲愛。當時有「宮女多高髻,民間喜低髻」之說。此類假髻形式大多仿古,製法為先用鐵絲編圈,再盤織上頭髮即成為一種待用的妝飾物。明末清初特別時興,在一些首飾店鋪,還有現成的假髻出售。
頭箍:又名「額帕」。明代無論老婦、小女都非常盛行。一說頭箍是從原「包頭」演變而來,最初以粽絲編結而成為網住頭髮而已,初時尚寬而後行窄,其實用性為束髮用,併兼之裝飾性,取窄小一條扎在額眉之上。此裝飾物自明代始有。
牡丹頭:高髻的一種,蘇州流行此式,後逐漸傳到北方。尤侗詩:「聞說江南高一尺,六宮爭學牡丹頭。」人說其重者幾至不能舉首,形容其髮式高大,實際約七寸,鬢蓬鬆而髻光潤,髻後施雙綹發尾。此種髮式,一般均充假髮加以襯墊。
回答完畢,資料來源於百度貼吧。
另,題主莫被辮子戲忽悠了,漢服是很美的。
差不多像這樣吧!!
沒有影視劇里的頭套那麼整整齊齊,
也不會故意在後背留些披髮的,裝飄逸的。
除非是小屁孩沒成年的,髮型可以亂弄。
或者喝高了發瘋,或逃命坐牢打架狼狽會披髮。
又或是魏晉風流式的吸嗨了,會披髮瘋玩。
一般都是在後腦勺上方紮起來一個小包子
滿清之前的明朝,漢人王朝時期,最後的髮型
也差不多,不過流行戴網巾,方便工作打架,便於打理,風吹不亂。
題主 請看 琅琊榜 三國演義 紅樓夢 水滸傳等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