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拿什麼工具在龜甲上刻的?
龜甲上密密麻麻的文字,不禁讓我懷疑,在商朝時期,是什麼樣尖銳細小的工具來雕刻的。順便希望普及一些關於甲骨文的知識。謝謝。
其實,從現有出土文物來看,刻寫甲骨文的的工具有青銅刀,還有玉石刀,直接上圖:
造型優美的立鳥刻刀:
「青銅」是大路貨,「玉石」的則是「派克筆」:
更高端的,舉世聞名的「婦好墓」中出土的和田玉刻刀:
甲骨文刻刀的刀口形狀:
有興趣的可以拿個小刀,找一塊骨頭或者烏龜殼子當一回「刀筆吏」,這是甲骨文「御、史、牢」三個字的刻寫順序:
關於甲骨文的常識,通俗的說幾點:
1、發現甲骨文的地方叫殷墟,今天河南的安陽。從商王盤庚從山東遷殷,到末代君主紂王,有270多年時間是商朝的都城。除商代和殷墟以外,周代也有甲骨文,在山東、陝西也發現過少部分甲骨文。比如:陝西岐山發現「周原甲骨」是西周的甲骨文。
2、商代統治者非常迷信,典型的「不問蒼生問鬼神」。什麼都要占卜,征戰、打獵、天氣、疾病。甲骨文大部分就是占卜留下的記錄,少部分是紀事刻辭。專司為商王占卜的人叫做「貞人」,他們是商代的「高級知識分子」。
3、甲骨文是先把烏龜殼或者牛、羊骨的鑽、鑿一些坑或者洞,然後在火上烤,甲骨熱脹冷縮就爆裂了,這個聲音就是「卜」的讀音,而裂紋就是「兆、卜」二字的象形。觀察看這個裂紋來預知未來,判斷吉凶,然後將占卜記錄刻在甲骨上,「占卜」的「占」字從「口」從「卜」就是表達這個意思。所以,其實甲骨占卜跟今天看手紋上的什麼生命線、婚姻線差不多。
4、商代有毛筆和竹簡,甲骨文是用刀刻骨頭上,只能化圓為方,化曲為直,還對商代漢字進行劇烈的簡化。因而甲骨文相當於當時的「簡化字」,而今天看到的金文就是當時的「繁體字」,金文象形程度比甲骨文高。
暫時想到了這麼多,想多知道一點,給題主另一個鏈接:已發掘並破譯的甲骨中,有哪些包含重要歷史信息的甲骨呢?
或參閱陳夢家寫的《殷周卜辭綜述》一書。
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可以製作一些很精美的東西,比如這個良渚文化的玉石質飾件。
所用的工具,有石器(石鑿、石刀),也可能有青銅工具。鑒於「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甲骨中用青銅工具的可能性比較大。
到春秋甚至還有這樣的:
這是在下親手發掘並洗出來的飾件,其中最小的珠子外直徑不超過2mm,僅可供小號針尖穿過。
好吧,以上證明了,至少在商代,商人掌握的工具足夠攻克龜甲和獸骨。
以下是甲骨文一些常識:1. 甲骨占卜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代大盛,商以後有延續。
2. 有字甲骨大部分出土於安陽殷墟,少量出土於鄭州等地。
3. 殷墟可以確認的有武丁到帝乙(就是紂王他爸爸)的卜辭,以武丁時期最多。武丁之前的盤庚到小乙,和帝乙之後的帝辛(商紂同學),尚未找到明確的甲骨文卜辭。
4. 商人日常書寫用毛筆,契刻的甲骨文是一種特殊用途的字體與文體。
5. 甲骨文是擁有成熟體系的文字,在甲骨文之前,必然有文字使用。
6. 殷墟甲骨的原料多是龜腹甲、龜背甲以及牛(少數為羊、豬)的肩胛骨。採集或納貢自各地,經過一定修治,有著固定的形狀。
在甲骨背面挖出圓形的「鑽」和梭形的「鑿」。之後就可以開始刻寫東西啦~~~
首先是署辭:包括甲骨來源,修治人員,修治後保管的卜人。一般刻在不用於占卜的邊角位置。
前辭:刻上占卜時日,卜者名,以及地點。
貞辭:要占卜的問題。
用火燒灼背後的鑽和鑿,甲和骨的正面就會裂出一條一條的紋路,這就是「兆」。而將兆的情況和次序記載兆的旁邊,就成為「兆辭」。
占辭:得兆後,對應占書。
驗辭:占卜應驗與否的情況記錄。
卜辭的常例是一正一反對問,以白話文講就是:「明天下雨嗎?」…「明天不下雨嗎?」…
推薦書目:李學勤《古文字初階》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
補兩張工具的圖,截圖自《古文物稱謂圖典》。 @宋子文晗
謝邀,其實很簡單,青銅或石質刀具。
黑曜石
光刻工具
推薦閱讀:
※日耳曼人和猶太人在二戰前通婚嗎?如果有,那他們的後代在二戰時是被認定為什麼身份?是怎樣的遭遇?
※周朝實行分封制延續了800年,如果秦朝繼續延續西周的分封制,還會二世而亡嗎?
※為什麼希特勒成了禁忌,而成吉思汗在蒙古卻成了圖騰了?
※世界上有龍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