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觀念是如何轉化成藝術作品的?
能談談藝術創作中的「觀念轉化」這一環節么?
正如學長@李永學提到的,李帆老師的《思維轉換》課程就是對於「如何將個人想法變成作品」,或者說是創造力的一種訓練。
思維轉換課的教學方法就是通過一些不同的課題來訓練學生的思維方式,在課上不限制任何材料和形式,甚至是藝術以外的材料,但是一定要把自己真實的性格和態度通過喜歡的材質表達出來,一定要說出為什麼,最後形成的作品的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一套完整的工作方法,「即怎樣將發散性思維通過一步步的辯論、思考、實驗幾個層面慢慢變成一個作品。」
簡單來說,當我有一個想法,可能是一個很簡單的想法,這時並不是直接形成作品,首先要思考想法產生的緣由,想法的產生也許和個人的經歷和興趣有很大關係,通過對想法的思考可以找到可以轉化為藝術的方式以及材料,在這個想法的基礎上搜集大量的資料並進行實驗,不同的實驗可能形成不同的結果,也許會有新的想法和發現進入,在這許多不同的結果的基礎上又可以進行新的實驗,在不斷的思考和實驗中想法不斷得到完善,作品也許會在不經意間成型。一個作品的完整程度並不在於作品本身的複雜,而是在作品背後思考的完整。
這套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應用到其他領域也是有效的。
徐冰在 製作《天書》的過程 一文中詳細的描寫了自己在創作《天書》這一作品是如何從想法成為最後的作品的,從想法的確定,到資料的收集,對字體的選擇,版式的參考,再到無數的實驗,其中大量的工作量,再到最後的找廠印刷以及對細節的推敲,真的對徐冰嚴謹的工作方法嘆為觀止。原文很長,在這裡貼上鏈接http://m.douban.com/note/427808442/?session=63b9054e
如果有興趣可以看看,李帆老師的思維轉換公開課:藝術中國公開課首先,藝術是一個極為開放的概念,很多時候藝術觀念難以轉化成藝術品並不是因為技術技巧問題,而是放轉化方向有誤。有些藝術觀念適合用音樂你非要用繪畫,這不明擺著自虐嗎?
其次,國內如今已有做藝術觀念如何轉化藝術品的系統訓練,但我覺得這種訓練很局限,往往只是教你如何用一種藝術手段去表達,本質上只是某種專業的創作課並不是藝術轉化。做的好些的能稍微跨學科,例如視覺(靜態視覺、動態視覺、裝置的結合)。
想到了這個兩三年前存的圖……出處不知道了……
吃苦
李帆是不是有這個課? @淞尾芭蕉
推薦閱讀:
※有什麼表達男女平等(教育,工作,權利)的藝術作品嗎?或者電影嗎?
※有哪些和書籍有關的裝置藝術?
※文革和中國當代藝術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多數中國(當代)藝術家可以創作優秀(美)的作品,但是對自己的穿衣審美既不重視也無品味?
※怎麼看待朱昱的行為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