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實行分封制延續了800年,如果秦朝繼續延續西周的分封制,還會二世而亡嗎?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因為和地方距離遠,所以處處以國家為先,不再像諸國那樣愛惜人民。

秦政府掠奪人民的財富,把權力集中在自己的手中,搞統一思想,壓迫甚至屠殺讀書人。這裡看不出比西周的分封制先進智慧在何處,相反用簡單粗暴的統治方法管理這麼大的國家超過了行政的能力,因此短短二世就亡於人民的暴亂了。

相比之下,西周無為而治,諸國愛惜人民,遠遠好於用暴力來征服人民。


《走向共和》里有句已然成為「名言」的台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韓非子》里有句私以為堪稱全書點睛的「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兩句互釋,說穿了,便是一個「時代局限性」,一個受制於時代經濟基礎、人文環境的局限性。脫離時代局限性便來談歷史,並進一步妄圖進行某種假設的思路,簡直是對時代與制度的拉郎配

世代之間尚有不同的情勢,需要做不同的事、立不同的備、建不同的制,何況各自建國懸隔八百年的周與秦?只看到秦祚之速亡,看不到漢運之長久;只看到秦法之酷烈,看不到文俗之衝突。而後便匆匆把秦亡原因歸咎到繼承了戰國群雄趨勢的郡縣制上,這種思路,未免前不知戰國而後不懂兩漢

那麼周秦之間的局勢不同在哪裡呢?這就需要簡要梳理一下周秦之間的歷史。

西周建國之初,周貴族對只知「事天」而不知「恤人」的殷商統治策略進行了反思,並得出天命不會因為貴族以殉葬、獻祭的方式一味示好而能被天運長久眷顧的結論。周貴族又想到反商過程中,親族、盟友的支持,便轉而在統治策略上強調「人德」,由此開啟了中國歷史「得人心者得天下」的政權合法性論述傳統基調,囿於社會經濟條件,奴隸社會的「人心」,並不在於廣泛的「百姓」(民智懵懂的基層奴隸與野人),而在於周貴族階層(享受官學鄉學的受封貴族與國人)。因此,西周僅僅以親戚(血親姻親)關係樹狀分封的方式便可籠絡住當時的有「智」人心,並實踐其『以人德配天命「的統治策略。

然而,經歷了八百年的世事變遷,整個社會向前發展,孔子以來的諸子開始向中層以下的社會成員傳播學識,配合生產力的進步帶來的財富增長(耕作、水利、貨幣、紡織、製鹽等技術的全面進步)。周初分封那種純粹的「以家為國」的封建方式,已然越發無法適應奴隸社會向四民社會演進的歷史趨勢,逐步成型的四民社會要求更多的社會階層流動性戰國時代的遊俠之風、養士之風、縱橫之風便是這種趨勢的體現。

從東周上層的視角看,幽王之敗、鄭庄之霸、曲沃代晉、晉獻初霸等一系列事件,既是西周末年矛盾激化的自然結果,也是開啟「以下僭上」、「禮壞樂崩」時代的開幕序曲,周分封體制中實權下放、虛權保留的模式,在彼此矛盾激化、親情疏遠的情況下,自然不再溫情脈脈春秋時代也便有且只有僭越頻發的可能。但是,以僭越上位的統治者不可能容許下位者進一步把自己推翻,他們必須及時剎車,因此春秋與戰國之交的新老諸侯便紛紛開啟了強化集權、打碎分封的變法活動,一面瓦解周天子、老諸侯的權勢,一面試圖鞏固自己的權勢。說穿了,且不論戰國君主多支持變法背後有無什麼崇高的理想信念,至少以富國強兵的結果鞏固僭越成果應當是所有變法君主的基本動機,秦孝公三見商鞅,很明顯反映了以秦孝公為代表的戰國君主的變法心理正是「少談些主義,多講點實際」

戰國變法的各項內容,郡縣制、官僚制、租稅制、軍功爵制是各國逐步推廣以代替分封制、世卿世祿制、采邑制、貴族兵制的革新手段。上述各項新制度替代舊制度的程度,便決定了各國變法的徹底度。秦制變法最為徹底,因此而兼并天下,本身便是對戰國趨勢的認可、貫徹、集成與發揚

至於秦之速亡,本身並不是新制度的原因,而是東西文化認同存在重大衝突所致。天下雖然都認為需要一統天下方能解決周制弊病與戰國亂局,但這個統一天下的新主,在整個關東六國看來,絕不應當是秦國。齊秦二帝事件、趙武靈王晚年的雄心以及囊括半個天下的雄楚,齊、趙、楚都是曾有資格叫板老秦的天下所向。質言之,在秦並天下以前,齊、趙(晉)、楚、秦四方之文化認同是各自尊大的,這種地域文化的迥異就像近代以來怎樣都粘合不到一塊去的歐洲。正所謂「人心似水、民動如煙」,秦法雖然迎合了統治者與歷史大勢的要求,也適應關西民眾的風俗,但另一半壁江山的四民並不認可,所以關東舊貴族才能發動起半個天下的民心與秦朝抗衡。

秦法過於徹底的同時,也過於剛硬,兼容性是四國當中最差的。加上秦處西北而近戎俗、重農而輕商輕俠,與關東六國的溫潤、重商、任俠、重禮大相徑庭。不到十年,便驟然一統,關東六國無論如何也不會服氣。西周尚有不服周之楚,秦初當然會有不服秦之趙、齊、楚。在反秦戰爭中,楚、齊、趙三地的贏糧而景從,便是關東強力反彈關西,並且以三國為威望所系的表現。

題主設想,秦朝能否執行分封保持國祚長久,寒某上述論述便是從分封本身無法適應局勢展開來否定這一假設的。如果換個思路,假設秦朝有沒有可能實行漢朝的郡國制過渡政策,寒某認為依然不可能,在毫無先例的情況下,脾氣倔且風格剛硬的老秦上層不可能想到漢式的兼容,奮六世之餘烈的老秦已然形成了一種統治策略上的路徑依賴。秦始皇廢黜推崇雜學的商人呂不韋,重用法家代表李斯,雖然涉及到秦始皇親政後的權力鬥爭,卻也不失為秦朝立國貫徹秦孝公以來之趨勢的表現。

綜上,秦的角色受制於戰國趨勢,既無法用舊制度適應堪稱戰國革命的變法大勢,也無法以自身政權完成更有兼容性的新制度創建,有且只有短促而亡、成為「殷鑒第二」的宿命,這是歷史必然性(君主集權趨勢與地域文化趨勢)與其自身局限性(秦風剛硬)所致

而所謂漢承秦制,繼承的同時也有調試,這本身便是天漢在以平民出身軍功貴族之姿更加靈活地借鑒秦朝教訓的表現。黃老無為的統治策略、關東分封關西郡縣的「一國兩制」以及西漢初年的數次內鬥(劉邦平定異姓王、軍功集團平定諸呂、文景二帝用酷吏削平軍功集團、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全數是對前述地域文化衝突的消化,用時多達半多個世紀(前202-前154),如果前看秦並天下,後看漢武推恩,則這番消化,長達百有餘年(前230-前135)。個人認為,西漢上層下得這番功夫堪比周初文武反商到周公平定東方兩代三人的「小邦周取代大邑商」的歷史進程,堪比鴉片戰爭以來到新中國建設之間的歷史進程,是有文獻可證的中國歷史中的三次大變局之一,有秦一朝在這樣級別的大變局中,無法達到擁有足夠韌性的兼容性,自然無法勝任開創長久局面的歷史使命

題外話:私以為,這樣的論述雖然難逃「馬後炮」的色彩,但比起任意拉郎配的「天馬行空式馬後炮」要更妥當一些,何況歷史敘事本身,又何嘗不是一種在事件發生後總結規律的馬後炮呢?所以,寒某這個寫讀後感的,就盡量保證寫一些貼近歷史學科邏輯的馬後炮,以供觀蟾吧,依科賽忒得!

參考書目推(jiao)薦(suo)

  1. 許倬云:中國古代社會史論 (豆瓣)、萬古江河 (豆瓣)
  2. 瞿同祖:中國封建社會 (豆瓣)
  3. 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重訂本) (豆瓣)
  4. 李開元:秦崩:從秦始皇到劉邦 (豆瓣)
  5. 易中天:奠基者 (豆瓣)、從春秋到戰國 (豆瓣)、秦並天下 (豆瓣)
  6. 陳蘇鎮:《春秋》與「漢道」 (豆瓣)

畢竟雙十二了么,比平時的回答教唆地多一些233


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即使是淳于越,也從來不是試圖恢復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政治,而是想以分封的國際秩序作為外殼,填充進秦代的國內體制,在一步步消化到這個外殼,實現最終的統一,從這個角度來說,分封制顯然是可行的,而漢代的統一正是由這條路徑實現的。

@寒鯤韓大哥的回答很好的比較了秦代和周代的不同,說明了西周分封絕不可照搬到秦漢時代,我想主要針對秦漢時代的歷史大勢說明一下我的看法,也來補充一下韓大哥的回答。

首先必須要強調的是這樣一個問題,問題所說的「西周的分封制」,所要強調的是「西周」,還是「分封」,如果是西周的話,那麼韓大哥的回答已經很好的說明了周秦絕然不同,不可套用,但是如果強調的是分封,那麼這個問題就更加複雜了。

為什麼要做這樣的區分,因為基於分封制的特性,他在周代和秦代表現出了不同的特點。分封制實質上包含了兩個層面,一個是國際層面,也就是一種列國並立,並且存在一個主導者維護著天下秩序,這也是分封的根本特徵,脫離了這個特徵也就不存在分封制;另一個則是國內層面,也就是列國內部的體制,這也是隨著時代發展而出現差異的特點,可以說正是國內體制的變化,使得秦代的分封制與周代的分封制並不相同。

在西周時代,列國的體制同樣是一種貴族政治,在諸侯國內層層分封了卿、大夫,各個層級的貴族都擁有一定的獨立性,其基本單位是宗族而非個人,並以宗法作為維繫政治秩序的關鍵,體現出鮮明的宗法特徵。

然而經歷了戰國時代的變法,各國紛紛脫離了西周的宗法體制,以編戶齊民取代了宗族制度,並且由此建立了一整套相應的經濟、政治、軍事制度,舊貴族被新興官僚取代,君主集權程度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因而我們可以說,就國內體制而言,戰國後期的列國已經與西周和春秋前期的列國截然不同,西周時代的國內體制是一種血緣的、貴族的、宗法的體制,而戰國七雄已經成為地緣的、官僚的、集權的帝國。

當然,需要強調的是,這並不意味著七國的體制已經完全一樣,雖然七國全部脫離了宗法體制,但是依據其文化傳統的不同,其內部的體制也有很大不同,同時擺脫了宗法體制也不意味著完全抹去了宗法的影響,關東六國由於其文化傳統的影響,依然保留了大量的禮樂傳統,接下來我們將詳細論述。

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回到分封制這個問題上來,我們不妨提出這樣一種假設:如果秦國順應時代的變化,採納淳于越的建議,在國際秩序上採用分封制,以秦國為主,六國為輔,但是在國內體制上則尊重戰國後期六國的風俗,而不一味模仿西周、也不強行適用秦制,能否延長國祚?我想是可以的。

正如韓大哥所言,秦代最大的矛盾是東西方不同文化、不同社會體制之間的矛盾,質言之,就是秦國具有強烈軍國主義色彩的關中文化和齊楚為代表的關東文化的矛盾。在《語書》中對秦統一初期的南郡有這樣一段記載:【今法律令已具矣,而吏民莫用,鄉俗淫失之民不止……私好、鄉俗之心不變】,南郡此時入秦已五十餘年,仍然盛行楚俗,不用秦法,可見以秦國為代表的關中文化和以楚國為代表的關東文化矛盾之劇烈,而文化上的衝突又具體表現在制度之上。

眾所周知,戰國時代是一個各國重新建立編戶制度,利用人力以致富國強兵的時代,編戶制度可以說是七國共通的制度,但是其中秦國因為其特殊的地緣環境、尚武的社會風俗,其軍國化最為徹底,建立了以軍功爵制、什伍制度為核心的軍國體制(此處軍國體制意為「生產供給軍事,生產服務軍事」的體制,與近代法西斯無關,毋寧說是軍國體制在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的不同表現)。

仍以楚國為例,楚國雖也有類似於軍功爵制的體制,但是這種體制首先授爵泛濫,其次不對平民開放,無法起到秦國爵制促進社會流動的作用,至於什伍制度,陳絜在《里耶「戶籍簡」 與戰國末期的基層社會》一文中直言【什伍制度恐怕是秦佔領該地區後對舊楚編戶民重新造冊登記的新制度】,本非楚國舊有。可見,在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中,也將秦國的法律、制度推往六國,試圖實現文化、體制上的統一,由此帶來了六國百姓的強烈不滿,陳勝起義最終成了這種矛盾的總爆發。

因而實質上,秦朝的滅亡是因為其舉措太過迅猛導致的,始皇帝急於實現整合,最終身死國滅,而從之後的歷史來看,如果能採用分封製作為過渡形態,無疑會更加有利於統一,這也是當時的社會狀況決定的。

秦王嬴政橫掃六合實現了政治上的統一,但是基於文化認同的六國意識卻遠遠沒有消退。即使在祖龍仍在世時,仍有張良刺秦試圖復國的舉動,因此我們可以說在秦漢之際戰國時的七國格局仍然有很大的市場。在陳涉首義之後不久,除韓國外關東五國紛紛復立,但是此時的關東諸國皆是由武人所建,只有齊國與魏國的國君為王室成員。而在項梁擁立楚懷王之後,六國貴族紛紛回到政治舞台,除燕國外六國國君均為王室成員,在這一階段戰國時的七國格局已經徹底恢復。

陳涉首義以後,出現大量【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的現象,因而反秦戰爭在實質上不僅是反秦國,更是反秦制。因而,反秦戰爭的目標有兩個:第一,在國際層面上恢複列國體制,第二,在國內層面廢除秦國的軍國體制,恢復六國的禮樂傳統。

但是,這裡需要強調的是,恢復六國傳統並不代表要回到西周時代,西周時代已經過去了將近五百年,顯然也不現實,六國人想要恢復的其實是戰國時代的體制。關於這一點,我們不妨來考察一下項羽,項羽推翻秦朝後分封十八路諸侯,長期以來都被視為分封制的代表,但是我們仔細考察之下會發現,項羽的分封制和西周的分封制存在重大不同,第一,項羽分封的對象並非親族,而是功臣,這說明項羽分封的核心要素不是血緣,而是軍功,這便體現出了後戰國時代與西周時代的巨大不同,第二,更為重要的是,史記中記載項羽【王九郡】,這說明項羽分封的諸侯國同樣實行了戰國時代的郡縣制,而非西周時代的貴族政治。

項羽的天下體制其實代表了當時人的願望,只不過純粹的霸主政治已經不再符合秦漢時代的歷史大勢,漢初的郡國體制強調了皇帝與諸侯的分界,正是對項羽體制的繼承和修正。

漢初的郡國體制延續了將近七十年了,可見這無疑是一種成熟的體制,我們可以發現這種體制在國際層面是以皇帝為核心,以諸侯為輔的列國體制,而在國內層面,則給予了列國極大的自主權,允許諸侯按照各地的風俗進行管理,可以說,淳于越向始皇帝提議的體制,最終在劉邦手中得以實現。

但是眾所周知,秦漢時代是一個大一統的時代,這個時代的歷史任務就是讓華夏從分裂走向統一,讓普世的漢法取代各國的風俗,讓一個恢弘偉大的帝國取代各自為政的諸侯,因而這樣的分封體制顯然是不可能長久的。

文帝和景帝先後剝奪了諸侯的置相權和置吏權,逐步開始了對諸侯王的打擊,而七國之亂的平定,則代表著統一的時代即將到來,而最終完成這個歷史任務的,正是漢武帝。

漢武帝最大的貢獻是文化上的統一,如前所述,秦末最大的矛盾正是關中與關東兩種文化的矛盾,前者具有強烈的軍國主義色彩,而後者則帶有鮮明的禮樂傳統,漢武帝尊崇董仲舒的公羊春秋,將儒學「德化」「禮治」的精神融入漢代的立法、司法中,形成不同於秦法、更為適合關東的新漢法,並將其推向關東社會,最終實現了真正的統一,從此華夏大地再無齊楚秦趙,只有煌煌大漢。

秦漢時代是一個從分裂走向統一的時代,但是這個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結合關中與關東的實際一步步的變革的,秦朝的失敗正是因為他們無視了關東文化與關中文化的巨大差異,急於推行秦法,最終引發了關東社會的大崩盤,而經歷了楚漢戰爭的曲折,劉邦確立的郡國體制實際上是實現了關東社會的理想體制,漢朝以此為基點,一步步邁向統一,在經歷了文景的努力後,最終由漢武帝實現了最終的統一,漢武帝是歷史的創造者,可他的背後卻是秦始皇、項羽、高祖、文景二帝,乃至於整個秦漢時代的背影。

最後總結一下這個問題,如果秦國能夠尊重關東的風俗,在實行分封制的同時,給予各國一定的自主權,之後一步步的邁向統一,他的國祚無疑會更長,因而,秦國的失敗是方法上的錯誤,而不是路線上的錯誤,如果能夠採取更為適宜的方式,秦國未必不能長久。當然,基於秦國長期以來的軍國傳統,能不能完成這個轉變確實是一個問題,但是並非是不可能的。當然,所謂秦漢時代的歷史大勢是指從分裂走向大一統,而並沒有說明是由哪一家哪一姓來實現最後的統一,如果秦國能夠實現轉型,也許他也會像漢朝一樣綿延數百年,又或許劉邦爭霸失敗,最後完成歷史任務的人就姓了項,但是無論政治上的紛爭如何,只有一點是確定的:秦漢,註定將是一個波瀾壯闊的偉大時代。

========================分割線====================
互動閱讀:
關於關東文化和關中文化的衝突請參見:
為什麼中國歷史王朝一般先有西朝再有東朝? - 何越曦的回答 - 知乎
除卻最常見的那幾個,秦朝滅亡的原因還有什麼? - 何越曦的回答 - 知乎
關於項羽以及關東社會的理想體制請參見:
項羽想建立的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天下? - 何越曦的回答 - 知乎
關於秦漢時期的社會整合過程請參見:
六國的愛國主義是如何消弭的? - 何越曦的回答 - 知乎


分封主要是分給同姓的兄弟子侄,再封少數功臣,周朝的大部分封王都是姓姬的。封國相當於邦聯,各個封國都有自己的軍隊。分封的弊端在於這些老親戚老朋友過上幾十年死了,子孫後代會互相打起來。對於秦而言,如果大兒子扶蘇有大把的軍隊,為了保護自己的封地(或者順便殺了弟弟當皇帝),也是會帶兵鎮壓農民起義的。

另外,如果採取分封制,秦國就不會有非常統一的法律,各國不見得都會搞暴政,農民實在過不下去,至少可以逃去別國,不至於被逼到造反。

關於是不是要繼續分封,秦漢兩代都有爭論。有大臣勸過秦始皇(高考題上有原文),你這樣搞郡縣,子孫就沒有兵,就是匹夫了。出了事怎麼辦?誰來帶兵勤王?但是秦始皇不聽。 但是到了西漢,劉邦就吸取了秦的教訓,分了一堆王國,都姓劉。過了些年,這些王國叛亂(七王之亂),給鎮壓下去了。

分封制好不好,這個爭論一直都有,直到明清。 明朝朱元璋的大兒子死得早,繼位的其實是孫子。朱元璋怕這個小孫子被欺負,就把其他的一些兒子分封到各地,全都手握重兵,一有風吹草動就可以回師勤王。結果朱棣帶兵回來搶了他侄子的王位。 但是顯然,姓朱的手中那麼多兵,其他人就根本沒有造反的機會。


請複習中學政治教材生產力與生產關係部分。


分封制是一種政治制度,由於經濟決定政治,沒有相應的經濟制度是玩不轉的。

由於我國古代的地理特點非常適合發展農業,所以農業與人口富集區很容易累積規模效應,必然打破各諸侯的實力平衡。而黃河災害與周期性自然災害,又使得體制不穩定性大,沒有強力中央政府很容易死於民變或游牧民族入侵。所以分封制肯定是要被郡縣製取代。

並且我國在進入封建社會後就有了郡縣制,遠遠領先於歐洲。歐洲在封建社會末期才有了類似於郡縣制的地方行政制度。

歐洲古代的分封制能夠長久主要是小國寡民限制了諸侯做大;宗教因素阻礙了諸侯名正言順的擴張;綠教外敵威脅牽制了歐洲;長期形成的分封制政治傳統也阻礙了統一。

因此在古代,秦搞分封制也沒戲。


恐龍統治了地球大約8000萬年


在秦之後,項羽實行分封制,終於避免了二世而亡的結局。


西晉也是這麼想的,於是八王之亂了


西周的分封制要是能夠繼續用下去,當年也不會出現申侯聯合犬戎進攻鎬京,而各諸侯國不來支援的情況,平王也沒那個必要東遷,春秋戰國那種禮崩樂壞的局面就更不會出現了。分封制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缺陷,就是各個諸侯國的許可權實在太大,掌握了自己境內的人事權、行政權、財政權、軍權等諸多大權,對周王室的義務也僅限於朝覲、述職、隨同周王作戰這些。這就意味著諸侯在自己的國內擁有相當大的自主權。這樣的話,諸侯國逐漸發展壯大,一旦有了和周王室抗衡的實力,就隨時有可能脫離周王室的控制,成為事實上的地方一霸。秦始皇當年就是因為考慮到這個因素,所以改分封製為郡縣制。此後歷朝歷代,但凡是實行封國制的,沒有一個不出現諸侯起兵造反的情況,西漢的七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明朝的靖難之役,都是諸侯國尾大不掉,中央想要削藩,最終導致諸侯王們起兵造反的情況。


不會,具體參見漢初。雖然後來出了亂子但至少政權不會異姓。拿晉朝舉例的,西晉滅亡不全是分封制的鍋,東晉成立卻有分封制的絕對功勞


這就和玩遊戲一樣

剛開局地圖是全空的 你作為玩家(周)可以自己一點點去佔地圖

但是因為你科技還沒點多少 能控制的領土也就那麼點大小

所以你直接撒豆一樣派出(殖民隊) 建立附庸國 讓他們自己去擴張

剛開始地圖是空的 周圍都是野蠻人原住民 各個殖民隊之間相安無事 甚至可能同仇敵愾

那一旦地圖被填滿 各個殖民隊就要開始自相殘殺了 甚至開始反噬母國了 這就是春秋戰國


歷史是一系列偶然事件組成的,沒有什麼必然在決定歷史發展。


你可能很難接受這個觀點。但是你看很少有人去假設史前的事情。為什麼?

因為歷史是文字記載的,而人是一種整理分析歸納的動物。從太史公曰到當今歷史教科書辛亥革命的意義,史書記載了歷史上的主要事件,以及編纂者從各種角度歸納的事件原因和意義。但複雜的歷史事件有多大可能是由這些原因和意義構成的邏輯關係結合起來的呢?這正是讀史需要批判、存疑態度之處,而不是基於這種邏輯關係再去假設歷史。


以假設的態度去讀史,在我看來和讀小說沒什麼區別。


那原始社會群落狩獵制可延續了上萬年,照題主這意思,大家只要堅持群落狩獵制一億年不動搖,誰也藥丸不了?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雖然秦二世而亡,但是就當時中國來講,生產力水平已經發展到分封與統一的分水嶺,秦先統一後分裂再到漢初的郡國並行制不過是函數圖像上一個的小波動罷了,整體斜率並未有太大變化。

另外再問題主一個邏輯問題,分封制下,各封國內部是分封制呢還是中央集權制呢?這個分裂程度隨著分封等級的降低是不變呢還是減少或是增加呢?是天子的國更集權一點呢還是公爵的國更集權一點呢?


看完這些答案,好多邏輯不符多多。不說了,真正的分封制(王國之完全有治權,中央領土實行郡縣),是一個王國的預防針,能預防農民起義,外敵入侵,權臣篡位這三個最要命的隱患。


老夫要跪了(′?_?`),這是歷史作業題吧?作業要自己做!

感覺這題的原意是希望你分析兩種體制的利弊?時代的演變核心是生產力的變化。

如果單純從題目出發,結合亡國的結果反推原因,再分出是制度問題,氣候變化還是領導作死(???︿???),就這樣吧。


不會了,因為他修不起皇陵,長城…


我看不會

後來的劉邦為什麼要分封諸王啊?因為不分封,天下就是呂氏的了。

秦始皇自作聰明,不分封,結果一死,皇族就被李斯趙高屠殺殆盡了。

(回復@章北海 的分割線)

對著兼并來的土地,秦國君臣大約有兩種意見

一種是淳于意為代表的,齊楚太遠,很難管理,應該分封陛下子孫,現在你貴為皇帝,但是親戚與手無寸鐵的庶民無異,我怕你死了以後會出現田常六卿那樣的人。

秦始皇和李斯覺得這是開歷史倒車,但是我們後人還以為這是開歷史倒車就不對了。

淳于意的建議有兩個前提:
①這個分封只針對齊楚那樣的遙遠國家,三晉應該是不在內的
②現行的中央集權制有漏洞,在戰國時期還可行,但是到了大一統時期,外敵消滅,遠方的統治也不一定穩固,那麼會不會有人藉此機會篡奪皇權呢?

以秦始皇的角度 他可能很難相信秦制會有這樣的缺陷(因為之前每一次鬥爭都證明了現行體制的優越)

但是秦始皇一死子孫就被殺得所剩無幾來看,淳于意的擔憂完全應驗了啊!誰敢說李斯趙高不是田常六卿那樣的人?

劉邦是個膽小鬼,他一看秦始皇那麼慘,自然不敢不分封了,但是只分封自己家裡人當國王。結果很快呂氏也要殺光他的子孫,但是最終沒有得逞,你認為是因為漢初大臣厲害,其實不是 是因為劉邦分封,不然就是幹掉了呂氏,劉邦子孫也當不了皇帝。


我認為戰國時期的生產力註定了中央集權不夠發達,君主在一個省內是無敵的,但是當統治了整個天下後就會出現很多變數,所以要一鍋兩治,郡國並行。

二一個是,皇帝還沒有辦法把官員的職權進一步細分,首先在底層,還無法開通科舉考試,所以必定會讓察舉官員得到很多利益,結黨營私。然後在頂層,丞相的職權也太大。結果就是外庭的李斯和內庭的趙高一聯手,宗室就被殺光了,只留下個傀儡皇帝。


劉邦是怎麼做的呢?他在中央政府控制不到的地方送出劉氏宗族當國王,這樣在外部壓力下就不至於爭得太過分,然後又加強了中央和地方的聯繫。

呂氏其實和趙高很像,都是內庭干政,都殺宗室,如果沒有劉氏諸王,功臣殺掉呂氏以後又是一個秦末(其實就是趙高殺李斯的翻版,如果沒有強大的皇族,皇位不可能還歸劉氏)。但是因為劉氏宗族太強大,所以大家不得不迎立一個劉氏王做皇帝。

所以說你們都覺得郡國並行是開歷史倒車,我看這個倒車好得很嗎!如果不來幾下,車就壞了。

如果你認為郡國並行是權宜之計,你也要承認世襲制是權宜之計,兩者都是落後生產力下不能不實行的。


我是一不小心就回到了周朝。為什麼呢?我只這個人原來很激進,勵志救國救民。後來去了一趟日本學習了日本人的先進企業管理文化,成了一個典型的精益求精的企業人才。後來我又歇菜了,之後我就四處跑,家裡把我幫回來。在四處奔波的過程中我終於見識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同時也認清了自己。我開始觀察物。格物致知嘛,後來我讀國家經典文化書籍,之後主在我家農村這大方子里,感受到了當年周朝文化的清凈。感覺自己家這大房子就是當年西周的皇家儲備庫,而我就是儲備庫看大門的!西周農業文明。皇家倉庫看管者,皇家文化氣息!你們這些讀點書,其實都是把問題看的死!你們都是西方辯證法死人觀點看問題。西方是研究沒有生命的科學,一切都是當死的看,我們中國是當活的看!作為一個感受到西周皇家光景的人!告訴你們這些學術人員你們缺乏社會實踐!沒有社會實踐空洞的哲學永遠都背離實際情況!就像我在國企上班一樣,那些大學理論永遠都和實際的狀況有差別!既然有差別,誰都不要在這說了。談談歷史文獻可以。說什麼如何才能解決問題。你不在體制之內不知道情況!一切都會結束!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


先斗個機靈:那周朝用奴隸制度延續了800年,那為啥全世界的國家不用奴隸制呢?

分封建制的本質就是地方分權,只有當中央政府因為交通、信息傳遞以及治理能力欠缺,無法對所轄土地進行有效管理的時候,才會把當地的管理權分出去。在當地形成一個獨立的決策層以方便對地方的治理。
分封的好處很明顯,尤其是有明顯外敵或者地方不穩定因素的時候。周朝的關東封國大部分都是屬於軍事殖民據點,和東夷人,南蠻人,東胡人爭奪華北、江淮、山東等等。
但是缺點也是很明顯,尾大不掉,隨著發展,這是必然的,尤其是當中央衰落,地方出現強勢人物的時候特別明顯。
可以說分封伴隨著整個中國的歷史,雖然從明成祖以後,再也沒有大規模分封,但是一直到雍正時期的改土歸流其實也是一直在分封的形式做鬥爭,中國一直到1949年以後才算基本解決。

可以說任何一個中央政府或者君主都不希望有藩王或者說獨立於自己的存在,同樣周朝也不希望。
但是周朝面對的形式怎樣:外有蠻族虎視眈眈,內有殷商遺民和其他諸侯的不穩定因素。在加上交通、信息傳遞、戰爭動員都因素,周朝實在是沒有辦法對所轄區域進行有效治理,只有通過分封的方式,把自家貴族和功臣都分割出去,讓他們對關東的土地、人民進行管理。這是時代所迫!
但是秦朝面對的形式又不一樣:秦朝的土地都是通過戰爭一寸一寸打下來,能夠對關東的土地進行一定程度的治理,所以不需要像周朝那樣只有通過分封才能治理。同時任何國家、組織、個人都有慣性,秦朝依靠中央集權打贏了關東六國,打下了天下,難道讓他們去放棄自己成功的經驗和制度,去學習被自己打敗的制度嗎?顯然不可能。

事實上中國從秦漢以後再各個方面領先其他國家或者是地區,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中央集權。中央集權吧全國統一起來,即避免了內部戰爭,也創造全國統一的市場,最重要的全國的力量可以集中起來做事。無論是反擊外族入侵,還是進行大規模的建設,都提供了充足人力、財力的資源。
最典型的就是漢武帝的反擊匈奴,如果不集中全國的資源很難做到,我們無法想像一個四分五裂的周朝能抵擋的住匈奴人的瘋狂進攻,西歐就是典型的例子。

周朝採用分封制度,是時代所限,在當時也是最合適的,才能創造西周幾百年的興盛,但是到了春秋,分封制度的弊端也葬送了周朝。
秦朝正式吸取了教訓才沒有採用中央集權,漢朝也同樣因為中央集權才創造而來偉大的漢朝。


推薦閱讀:

為什麼希特勒成了禁忌,而成吉思汗在蒙古卻成了圖騰了?
世界上有龍脈嗎?
如果你回古代,你會帶什麼顯示神跡,成為古代人的神?
段祺瑞反對袁世凱稱帝的原因是?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秦朝 | 分封制 | 西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