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为何老子要留下五千言?

他都说了“如果能道出来,也就不是我们所说的‘道’了”啊!难道说五千言说的不是道?


你走路踢到一块石头,脚很痛,你的同伴很同情你,因为他也曾体验过踢到石头的滋味。

但如果你的同伴是一个没有踢到石头的小孩子,他可能不是同情你,而是哈哈大笑。因为他没有体验过踢到石头的滋味。

文字、语言表达只是路标、地图,不等于体验。

老子是一个意识维度的探索者,他通过静坐冥想的方法,有了一些对世界本体的超级体验,一些非同寻常的宝贵体验,然后他留下了一张“地图”,后来有的人觉得这地图有点意思,就拿着这地图去找,有的人找到了,有的人摔到了悬崖下……

老子一文的确多次强调,道是不可说的,说也是“强言之”,但他在机缘之下,还是说了。

这地图不是一张高清晰的路线图,是一张非常原始非常模糊的地图,但这张图又让人越看越觉得有宝贝……

中国人一找就是两千多年……

现代人不用迷信这张地图,但不妨了解一下这张地图大概是想描述什么,现代人应该用新的方法,画出一张高清晰的路线图……

不懂这一点,老子就没有入门,就是寻章摘句老雕虫,陷入文字障出不来。

我的一点看法:老子笔记。仅供批判。


凡是圣贤经典皆分“体”“用”两部分,“体”就是事物的本体,“用”就是作用;“体”不可说而“用”是可说的

“道可道,非常道”中的“道”指的是“体”,“体”是不可说的;而后面的五千言是讲“用”的;“用”就可说了

可能说到这有的人还是对“体”“用”缺乏直观了解,试举一例:好比一个拳击手,在擂台上他可以出很多招数;这些招数都是可以被大家观察到,学习到,讨论到的;这就是“用”,而这个拳击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不同的人则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无论大家怎么看,都不可能彻底概括这个拳击手,这个拳击手的本质,就是“体”,而你不可能完全概括拳击手的本质

阅读圣贤经典,看到特别玄的描写“体”的文字可以先略过去;重点看“用”的部分,反复琢磨反复看,最终“体”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而一开始就执着于“体”的含义,则容易流于谈玄说妙,很难得到实际的受用


原其道本无名,圣人强名;道本无言,圣人强言耳。然则名言若寂,则时流无以识其体而归其真。是以圣人设教立言以显其道,故道因言而后显,言因道而返忘。——张紫阳《悟真篇》


言,无言,皆言。有名,无名,同出异名。同为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我也摘一段吧:郝大通真人 太古集卷一:
教者道之所以生也,道本无名,强名曰道。教本无形,假言显教。教之精粹备包有无。故以“无”言之,存乎道体;以“有”言之,存乎器用。体之以为无,用之以为利。
实际上,绝大部分现代人提出的疑问,历代道门宗师都答过了,只不过少人看而已。


这就好像给处在三维世界的我们描述更高维度是什么样。。。

虽然我们的脑子是完全不可能想象得出更高维。。
但描述者却可以通过类比来让我们有一个大体的概念。。。

老子后面那五千字干的就是这个。。。


想起要回答这个问题,是在我这个回答(「月亮本身不发光,发光的是太阳」这样的知识究竟有什么用处? - in nek 的回答)下面,有人说我“只是一介凡人,远没有到通透的地步”。

这个结论我倒是不反对的:),除非你说“达成‘通透’这个成就,奖励5000水晶积分”,那我就要反驳一把了。我也不想在那里指正他,原因作为本文的课后练习,读者自己去想去。(而且我不会公布答案)

但无论如何,那个主题是我有挺多想法的,所以我找这个地方,展开这个主题。

因为我发现很多人在讨论《道德经》的问题的时候,被引入到一个误区中了——他们觉得“悟道”的人是有样子看的。“悟道”的人不跟人争吵,别人自动臣服;“悟道”的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悟道”的人不需要有钱,但要花钱的时候随时可以花;“悟道”的人遇到什么事都是微微一笑,所有事情都化于无形……如果你这样想,你就已经失道了——你见过实现中这样的情形么?你相信别人给你描绘的“神奇”,却不相信现实,你说你理解了“道”?

“道”就在那里,你明明看得见,但你非要骗自己,不肯看。所以老子说他的理论,知甚易,行甚易,但你们都莫能行啊。

石头砸到指头,会痛,这就是道。你抱着指头哇哇叫就对了。微微一笑,不以为意的那是“悟道”了?那叫装,明白吗?

我前面那个“奖励水晶积分”的调侃,说起来是个调侃,但实际上已经在讨论这个主题了。命名是为了使用,不使用的命名没有意义。但我们更多时候,是被命名左右了自己的判断,忘掉了使用本身。

比如,战斗结束了,我问,谁是勇士?可能一堆人举手了。但如果这句话在战前问,可能就没人举手了。同是“勇士”这个名头,什么地方不一样?用的方法不一样啊。但哪个是对的?没有对的啊,用的时候才知道啊。

所以大家是否明白名可名,道可道的道理?只有故弄玄虚的神棍才会告诉你,“道”多么伟大,凡夫俗子不能接近,只有真正的圣人才能掌握“道”。拜托,能被掌握的就已经不是道了,道就在那里,你能感受到它的,只是命名会导致偏离,所以我们仍会以它为中心作很多描述,来知道怎么决定我们怎么“为”。就好像“极限”(lim),你也不能接近啊,但定义了极限(的存在),可以指导你极限之前的数据的决策啊。

名是不能要的,拿完好处就要溜。这就叫“夫唯不居,所以不去”。你说Kenneth是一个“通透”的人,所有美好愿望都寄托到Kenneth身上了,我家生不出儿子,“通透”的Kenneth,能不能帮我求一个?我不会C++,腾讯不肯招我,Kenneth你能不能10天给我速成?我老公和我闹离婚,Kenneth你给我指点一下,怎么留住他的心……

什么?这些你都搞不定?你通透个屁!

想想各位心中的通透是什么?:通透的人,想干什么干什么,斗得倒贪官,打得过流氓,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身体健康,一脸正义凛然……还有什么?

都错了!

通透的人,跟你争的不一定是他要争的东西,和你说的,不一定是他要说的东西,告诉你的,不一定是要你知道的东西,他和普通人一模一样,他的高明,在你可见之外。

但通透的人,跟你争得可能是他要争得东西,和你说的,可能恰恰是他要说的表面意思,告诉你的,可能只是想你清楚的东西,他和普通人一模一样,他的高明,就在你的眼前,你可能看见了,也可能看不见。

道德经写的是不是道?当然是;道德经是不是道?当然不是了。

所以,道德经并没有大家理解得那么神(认为它神的都是神棍),但也不表示它本身“浪得虚名”,人家能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要不被神棍糊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忘掉它的“名”,用它来解决你自己的问题。

你不要以为这样是自私,当你这样考虑问题的时候,你才会发现,最终你才会真的在乎“众人之所欲”(德),你才真的可以“致良知”(参考: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到底如何理解?又怎样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 in nek 的回答),真正的自私,都是“以其无私,所以成其私”的。

不少少年会纠缠于“真小人和伪君子”这样的低级道德陷阱中,你们应该好好写写程序,在对你的“好坏”中,真小人和伪君子是可以独立抽取出两个逻辑来的:
1. 表述时是君子还是小人(君子为a,小人为b)
2. 操作时是君子还是小人(君子为p,小人为q)

真小人就是bq,伪君子就是aq。哪个好?不用我解释吧。你有本事装,你就要付出“君子”的代价,只要你收获够了,你原来怎么想的,你自己都“忘掉”了。

这个,也是道和名的另一个例子吧。


初读《道德经》亦有题主的困惑,如是“道可道,非常道”,那么再传五千言,岂不是画蛇添足。直到读了《史记》中《老子韩非列传》,其中就有老子著《道德经》的记载,再联系《道德经》原文,简直是珠联璧合,浑然天成。《史记》是怎么说的呢?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史记》

老子出关,至函谷关,遇到尹喜,尹喜请老子留点东西,于是乎老子著《道德经》,写完就出关,不知道去哪了。寥寥数笔,就交代了《道德经》的写作背景,整个这个过程跟《道德经》的主体思想高度一致。

我们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老子在周呆久了,欲出关,偶遇关令尹喜,笑眯眯的说:大圣人,久闻大名,既然要出关,留点东西给后人吧。于是乎老子才写了点东西。故而开篇点名宗义,“道可道,非常道”一句,画龙点睛。就像领导说:你上去发个言吧。你一琢磨,说吧,好像也没什么好说的,不说吧,得罪领导是个麻烦事。所以以老子的智慧,也很简单,在《道德经》开篇就提醒大家:以下我说的话(道可道),都是扯淡(非常道)。这六个字一锤定音,奠定了整部《道德经》的基调。大道的确没什么可说的,我们能够看到的《道德经》就是东拉一句,西扯一句,今天说说水(上善若水),明天谈谈做饭(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一拉一扯间,使我们虽然无缘得见智者,却能够跟随巨人的脚印,字字珠玑,化腐朽为神奇。然而,跟得上的吗?跟不上。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德经》是后发制人的智慧,“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在于写,也不在于不写,有这个机会,到了这个时间点,需要我去写,那我就写一写。《太清宝诰》曰:随方设教 历劫度人 为皇者师 帝者师 王者师 假名易号 立天之道 地之道 人之道 隐圣显凡。不迎不随,非常平和的一种心态,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以我道眼所见,用文字记录下来,仅此而已。

诸子百家,各有千秋。我们的先贤身处那个混乱的时代,以自己对人类社会的感悟来构建出自己的理想中的一副蓝图。周游列国,为君王献计献策。唯独老子的《道德经》有所不同,老子著书的经历就直接说明了这一点。《道德经》既不是一部入世之书,也不是一部出世之书,而是一部自然之书。道本虚空,正是以其虚空而能生万有,它的核心在于自然,无论这个社会是以儒治国还是以法治国,都是按照它本然的样子去走,仅此而已。

老子为何不去举例子,不去论述成败的法则,实际上,所有的经验都是滞后的,“道可道,非常道”讲的正是这个问题,我们能总结出来的经验和规律都是滞后的,都是非常道,“经验主义害死人”,这个世界没有规律可循。“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成功里隐藏着失败,失败里隐藏着成功,如环无端。不知道现在国学班的老师们从哪总结出来的老子成功学。

《道德经》是老子出关的一把钥匙,“道可道,非常道”则是解读《道德经》的一把钥匙。

老子什么都说了,老子什么都没说。

人们对《道德经》的解读就像老子出关一样。

老子出关

老子骑牛出关

老子骑青牛出关

老子倒骑青牛出关

老子倒骑青牛乘紫气出关

老子倒骑青牛乘紫气出关化胡


你以为他老人家想留~想写么~

关尹子强留,乃为之著书~


如果从现代角度来解释这句话,应该是

道可道,非常道——理性超越知性
名可名,非常名——概念超越范畴

基本上等于四法印中的

诸法无我,涅磐寂静

语言基于形式逻辑,形式逻辑对运动的世界只能进行描述,这方面必须使用辩证逻辑。

无论是老聃还是悉达多,那个时代都没有辩证逻辑,因此只能使用大量的玄幻的文字来阐述这个道理。

后世给理解成先验,超验的东西,实在是对老子思想最大的侮辱。


在下曾“修道”三载,且说些个人愚见。

《道德经》本当称之为德道经,德经在前,道经在后。
德者,道之基也。是以修道之前当先养德,德行深厚,方可一窥道之门槛。

老子曰“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意在令后学者不羁于言语、不拘于名相。道又如何,拉屎撒尿;名又如何,泡面抠脚;老子如何,圣人傻屌;我亦如何,浮生渺渺。

道德经通篇所言皆“似道而非道”;道经有言:“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是以曰大道者,是名大道,而非大道。吾辈当知其形,得其理;抛其名,悟其意。有缘者转首开悟,无缘者千世难明。

妈哒这样说话好累,题主你会纠结于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你根本就没明白道德经在说什么,五千言说的当然不是道,那只是一些似道的东西。
比如说道是一头大象,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局限,1号瞎子摸到大象的腿说大象是一根肉柱子,2号大象摸到大象的耳朵说大象是一片大树叶子,3号摸到大象的身体说大象是一堵墙;4号摸到大象的鸡鸡说大象是……

总之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吧?因为我们本身思维的局限性,与人类语言的狭隘性,令我们很难接事物的本质,并且从你出生起,语言就在不断的破坏掉你对事实的感知能力。

举个例子,兔子,杨树,太阳,大海。你好好想想这几个词汇,你越想就越会感到一种疏离和不真实,仿佛你理解不了这些词的意思了,或者说这些词汇和语言本身就是无意义的,它们只是被人类创造出来用于交流的罢了。

但对于修行的人而言,语言与名相是十分巨大的阻碍,它们会严重的影响你的思维,扭曲你的感受。所以泰国的一些僧人修行到了某些阶段就要发誓禁言,彼此之间不再用语言交流,才能逐渐摆脱语言和文字的束缚,从而从本质上真正的去做到理解与顿悟。

当你愤怒时也许你并不是真正的愤怒,那只是一种近似于愤怒的情绪,但因为没有别的可以形容这种情绪的词汇,你不得不把这种并不是愤怒的情绪称之为愤怒。
久而久之,你就会以为那种情绪就是愤怒,或者把不是愤怒的、只是叫做愤怒的情绪转化成愤怒。
所以你会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

老子说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就是为了要你不要拘泥于道德经的文字本身,而要去理解他的意思。张三丰教张无忌太极剑时张无忌每思考一会儿,就说自己又忘掉了一些。
张三丰就很开森,这是因为张无忌忘掉了形式的束缚,而更接近太极剑的本质。

所以,当你感觉自己明白了道是什么,顿悟了何谓大道的时候就要明白你走错方向啦,道啥都不是,你不用修,也不用悟,更不需要理解。因为你的逻辑与头脑是不可能“发现”道的。道一直都在,你得抛下身上的所有阻碍才能发现它,才能明白道德经真正的意思。

普通的修道者一辈子都在苦修与追求大道,文艺的修道者在跑去道观当了道士,二逼的修道者在喷火画符大石碎胸口。

真正的修道者从不修道,他也不会求道,不会悟道,但恰恰这种人才能真正的得道。


道可道,非常道,白话翻译为“可道之道并非‘常道’”。所谓“常道”,指的是最本源的“无位次之道”,而我们能表达的“可道之道”是“位次之道”,是“无位次之道”的子集。略懂数学的人不难明白,全集的性质必然适用于任何子集,而子集的性质则未必适用于全集,这就是大道与小道,就是道的位次。

尽管子集的性质则未必适用于全集,但仍是逐渐探索全局性质的次优切入点,有关此的案例在人类历史实践中极为常见。比如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由子集归纳出的性质,而我们由此展开探索,并逐步论证到“1 + 2”。当然,我们也会遇到不少黑天鹅事件,从而更全面地认识一些问题。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再到爱因斯坦,便是如此——从主观臆断到低速领域实证,再到高速领域扩展,人类逐渐接近这宇宙间最本源的物理法则。

道德经(实为德道经)就是老子提供的一个“可道之道”,让后人可以借此进一步探索“无位次之道”。由于其是位次比较高的“位次之道”,是很多人穷尽毕生都无法独立思考而得的高端感悟,因此备受推崇。中国古代气功被称为“导引术”,德道经五千言亦是导引之用。

想了想还是补充个PS
所谓“常道”,就是“无位次之道”,姑且可以理解为能够应对(全集内)任何情况的法则。这未必就是大统一法则,比如有不少物理学家热衷于大统一理论,但未必真的存在一组方程式能够描述全部粒子和力;更有可能是一种完全分类的策略方法,正如完美的分段函数,亦如马克思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世界如同一个个范围不同的集合互相交叉或嵌套,如果宇宙是一个全集,那么人类的全部认知就是全集下的一个子集,而你我的认知又是这一子集的子集。由此不难理解为何有唯心、唯物之分,这不过是基于一定位次的产物,而且往往是务实的选择。
人类的发展,就是以无位次之道为终极目标,逐步提高可道的位次之道的位次水平,但这是极难的,因为仅凭子集之内的法则,根本无法证实其在全集适用,顶多是经验法则。这就如同先天盲人永远无法理解明眼人的世界,生活中四维时空中的人类无法探知可能存在的第五维度。跟简单的抽象例子,完全平方数集是自然数集的一个子集,两个集合都是有无限元素的,但完全平方数相乘后仍然是完全平方数,而整数相乘后未必是完全平方数。
自然数对加法与乘法的运算是封闭的,整数对加减乘封闭,有理数对加减乘除封闭,复数对加减乘除开方都运算封闭——其间不难看出位次的上升,而低位次就是高位次的子集。


明明是被关尹喜逼的。。


道德经是在谈论道 。但是没说自己就是道。也许大道不可得 但是能感受一下也是好的。就比如史前人类不知相对论。但是知道沉的东西难加速 这也是好的


我的观点是,首先,道说出来已经不够简明易懂,那么不说就更加难以让人理解了。
其次,道的玄妙和无法言说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要去探讨这个道,而是老子用这五千言,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的方式或者说切入点,让我们可以用一个抽象的角度,来追寻这个世界的本质起源和归宿。

并不能说自己已经理解了这句话,不过还是很想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即:语言 是无法表达出“常道”“常名”的。

这句话我觉得一是表达了语言的局限性,二是表达了“道”的抽象。

一、语言的局限性

先说语言的局限性吧。

关于语言的局限性,也就是词不尽意这个现象。庄子做出了更加详尽的描述。

《庄子·天道》: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

这段话更加直白地表达出了“言”和“意”的关系,“意”的产生随着具体条件而变化,甚至超越时空限制,这不是语言所能充分表达的。

《庄子·秋水》: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不期粗精焉。

可以被语言表述的,是粗浅的;而“意”可到达的地方,是精妙的。

庄子更有“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的观点。

意是目的、旨归, 言是手段、工具。

类比来看,道“玄之又玄”,使得语言就更显得局限了。

那么再回头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语言毕竟是大众化、适用化、通俗化、浅薄化的。用它来描述出大道、大名的玄妙精深恐怕就不行了。而说出来尚且不够明白,那么不说就更加难以让人理解了。

二、“道”的抽象

第二点,关于“道”的抽象。

万物万象众生众灭,总会有一个包罗这些的本质的规律,大概称之为“大道”,看不见摸不着却最深刻也最永恒,于是也变得难以言说。

但难以言说并不是说,不去说这个道。

老子接下来就举了个例子。

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有和无是与道最为接近的两个同出而异名的概念。

一切的有都来自无,一切的有都会变成无。一切的无都可能产生有,一切的无都会接纳有。

有和无也是一种抽象的思辨。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而难道它玄之又玄,无法表达,我们就该不去言说吗?不是的。

我们应该从无的概来观察思考世界的深远与奇妙。从有的概念来观察思考世界的丰富和多变。

那么同样,不是说道无法最深刻地言说,我们就不去说它。

而是应该多了一个思考世界的角度,用抽象的观点来思考这个世界的本质、起源和归宿,以及终极关怀和追寻。

以上。


恍兮惚兮,似真若假,如梦似幻。混沌是道,故老子这般说正合道意。求道理明确,恰差。另,老子说的是不是道,不在他,不在文,在读之人。


看到楼上说的都那么激情澎湃,我就泼点冷水好了╭(╯^╰)╮

因为,【道德经】不一定是他写的。

传说孔子在中年曾往周都向他问礼,又现存的《老子》五千言相传就是他的遗著。不过老聃既然是这样一个名人,《老子》书又真是他所作,那么书中最露骨的主张,像“绝圣弃知”,“绝仁弃义”之类,和孔、墨的学说都根本不相容的,不应在孔、墨时代的一个半世纪中,绝无人称引或批评的,而且书中所泄露的社会背景,像“万乘之国”、“取天下”等话,决非孔子时代所有。

但在战国晚期,这书中所具的学说已成为显学,而书中的话屡为《庄子》所引,那么这学说当有一部分产生于庄周著书之前,也许有一部分是承袭孔子同时的老聃的。

——张荫麟 【中国史纲】

《道德经》五千言并非如传说那般,什么紫气东来、青牛过关、遗留五千言、莫知所终,怪诞虚妄。更可能是其门徒述说其生前言语而广为流传,后经过战国道家信徒添加、整理而成书,过程类似《圣经》《金刚经》

以上


好比:人总是要死的难道不活了?

“英国海岸线无限长”难道就不去量了?!


学道家,学道德经,要结合现代(西方)哲学来学,而不是钻进古人框框里咬文嚼字寻章摘句老雕虫,真理不分东西古今华夷(只是走过的路子不同)(但是人分,真心希望肉食者警惕非洲移民问题)

道家学说的优势在于,一,它是整体性的,立体化,透视化的;二,它是开放性的,探索性的,与现代哲学体系是相融相通的。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或托老子名号的道家及其他百家先哲们),早在2000年前,已经遇上了现代哲学体系学者们也遇到的壁垒(悖论)——也就是真理是无法完全掌握的,也无法完全描述的甚至无法知道“是否可以完全认识”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缸中之脑”,“英国海岸线问题”……

甚至惊天地泣鬼神地发现了其他中外百家哲学派系都木有类似说法直到现代物理学家才提出的“熵增理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宇宙增熵,生命通过排熵实现自身负熵


道德经与其他派系哲学不同,它既不回避人类认知的局限,人性的局限,也不像宗教一样以“崇高神圣玄乎”的东西来遮盖住,或者以“兜圈式”的(说的就是你,佛家),暴力式的道德要求(各种一神教和马教天降伟人教)来迷惑众生。

在此前提下,道德经以一个既开放又谨慎的态度,既勤勉进取入世又敬畏包容谦卑之心,提出来一系列社会人生的观点与策略。


道可道,非常道,我不说,你咋造?


高等数学是没法跟3岁小孩子讲清楚的,如果能跟3岁小孩子讲清楚,那就不是高等数学。
但可以先教孩子幼儿园算术,如果他肯学,说不定以后能学会高等数学。

我们都是小孩子,道如同高等数学,五千言如同幼儿园算术。


你可以当成是老子写出的一篇论文,来告诉世人,他对道的理解。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論語》?
董仲舒算不算儒学大师?
你認識的、讀過的作品中「劉」姓有哪些好聽的、有意境的名字?
易經中的「利見大人」應該怎麼理解?怎麼做才能算做到「見大人」?

TAG:心理学 | 哲学 | 国学 | 宗教 | 老子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