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 2014 年的电影《星际穿越》(Interstellar) ?
应该听听前NASA宇航员Garrett Reisman是怎么评价星际穿越的!
在Quora看到了他的回答,我就当个搬运工转过来顺便翻译一下。。注明出处应该不算侵权啥的吧,原文地址:What do the astronauts think about the movie Interstellar?
“几天之前,我们在SpaceX的几个哥们儿下午没上班,跑去看了Christopher Nolan的《星际穿越》。简直碉堡了。不过嘛我们不常出门,所以也许就算我们去看《鸳鸯侠盗》也会觉得很不错。
就我个人来说,我非常享受这部电影,但的确有几个我认为不太合理的地方。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演员。真的有必要每次都要找Matthew McConaughey, Anne Hathaway, George Clooney, Sandra Bullock, Tom Hanks, and Kevin Bacon这一类高大的演员来演这种有宇航员的电影吗?我只有165好吗!?什么时候才能找Paul Giamatti, Wallace Shawn这一类人来演这种太空动作冒险大片!?就一次也行啊!
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小瑕疵(剧透警报!)。例如,像NASA这样大的政府官僚机构开个会是不可能十几个人都不到的。还有就是,和其他许多电影一样宇宙船都通过旋转来人工制造重力,以Endurance号的半径是远远不够大到可以产生不让人恶心的类地球重力的。最后,如果存在某个高级文明可以牛逼到创造一个书架的四维立方体,为啥不在里面放一个白板呢?的确用乱飞的书,乱跳的手表还有二进制排列的沙子会更有戏剧性,但是去解释一个全新的重力理论如果能写下公式和画出图标的话会比一堆看起来随机的二进制容易很多。
但星际穿越的确有很多处理得当的地方。所有的视觉特效都非常精确(至少我在加州理工的朋友是这么跟我说的)。看到那么多熟悉的太空船上的硬件设备非常有意思。那个装人类后代胚胎的大冷冻器看起来就和国际空间站上的那个一模一样(只不过我们没往里面放用来繁衍一个行星的基因材料,也许这是个好主意不过)。Endurance号上的那个半球形的窗户看着也和国际空间站的那个半圆顶窗一模一样。当然,还有就是,爱的确是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
我也注意到Cooper非常频繁的手动操纵飞船。现在的趋势是所有操作都要尽可能的自动化,Cooper却似乎每隔5分钟就要握着操纵杆手动控制。这似乎象征着这个角色强烈的想要操纵自己命运和人类命运的欲望。《星际穿越》强烈的表达了我们美国式的自由意志: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个体,可以决定我们自己的命运。与这种自由随之而来的就是沉重的责任和负担。Professor Brand倔强的想让人类走上他所想的未来,无谓的努力,惨烈的失败。但这种自由意志是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精髓,那些探索者,先驱,通过才华,坚韧和决心面对挑战最终拯救一切,这就是Cooper。其他文化也许更宣扬集体荣耀,或者顺应天命,我们不一样。我们接受选择带来的负担,和奖励。这种精神代表了我们民族的特性,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在面对更遥远的太空时激励我们和Cooper的下一代!
当然星际穿越的另一个大主题就是父亲和孩子的亲情。这一部分我也找到许多可以共鸣的地方。
不久之前,我去做了一次演讲,回家时还穿着我那蓝色的宇航员服。晚上我在哄我那4岁的儿子睡觉时,他看着我,问我是不是刚又上了一次太空。我跟他说没有,他又接着问:那,你是不是很快又要去呢?
你不去我就不去,我真诚的回答道。
那一瞬间我看到放松和满足闪现在他脸上,但很快又被皱眉和揪心所取代:
但是我没有宇航服啊,怎么办呢?
我很爱他,如果是为了救他,就算是黑洞我也会义无反顾的进去。”
- 诺兰为什么选马修
事实上,诺兰并不是在今年摘得最佳男主才选择的马修。马修在访谈里说道试镜的细节,当时他走进诺兰的办公室交谈了近三个小时,这三个小时讨论的内容全是围绕家庭与孩子,跟电影毫无关系——这反而正是《星际穿越》的内核。69年生的马修与70年生的诺兰处于同样的年龄段,同样身为人父,有着完整的家庭。时代周刊在文章的配图标注道:Nolan and McConaughey humanize copper as a father first, an adventurer second.(诺兰与马修共识道主角Copper首先是个父亲,其次才是探险者。)
家庭与责任,父亲与女儿的从属关系让这两个在好莱坞多年的男人达成共识,这是一个亲情为先,科幻其后的故事——而正是这一点,也成了《星际穿越》无法达到更高视野的科幻片关键原因。
或许诺兰早知这一点,在纽约时报的采访中他一直和记者强调《星际穿越》中家人之间的互动,而不是穿越星系的部分---它核心要表达的东西,是在空间时间连续被重塑的过程中家人的分离。诺兰坦言道:“这个故事对我来说,讲的就是父亲的故事,别的什么都不是。有孩子以后,你对时间和时间流逝的感觉肯定会变化。你会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想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时刻相随。” 他身兼制片人的妻子艾玛说:“过去他做电影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他自己想看那些电影,现在他想做电影和孩子们一起看。”
另外值得一提的一点是,在《星际穿越》立项的时候,诺兰命名其为“致Flora的信”(Flora是他的女儿),因为电影拍摄导致长时间无法陪伴孩子,诺兰坦诚心里对他们十分愧疚:“离开的时候越是悲伤,就越说明你对他们的爱。对我来说,这部电影其实是关于成为父亲的意义。你生命的意义在你面前流逝,你的孩子在你的眼前成长。理查德·林克莱特的《少年时代》,这部非凡的电影就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在讲述这一点。在时间之中生活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最大谜团。”
这样一来,关于为什么诺兰在近三个小时中频繁地给马修特写让其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大飙演技,让安妮·海瑟薇发表关于“爱是时空之外的另一维度”的演说就有了合理的解释---这是一部family film,是诺兰对父亲过世的缅怀,以及对子女的情感载体,至于科幻的部分,不过是一件华裳而不是核心。Kip Throne的加入和全道具模拟则是源于诺兰承袭了古典主义的传统严谨,而非他对物理学的兴趣---文学出身的诺兰很坦诚:“我对物理学并不感兴趣,有科学家帮我呈现细节。”
另一方面,1997年马修麦康纳曾出演的《超时空接触》(Contact)与如今的《星际穿越》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样是科幻电影,虫洞穿越,高维生命介入,马修十七年前在《超时空接触》里扮演英俊神父,而今是个末日宇航员,或许诺兰早已考量过这一点。
- 配乐师 Hans Zimmer的翻身
Hans Zimmer在好莱坞是个争议很大的电影配乐师,毁誉参半。他的名字可能有些人不知道,但是他配过乐的电影很多人应该看过:《狮子王》《埃及王子》《黑鹰堕落》《加勒比海盗》《珍珠港》《黑暗骑士三部曲》《盗梦空间》(近十年更是成了诺兰的御用)
喜欢他的人非常欣赏他的管弦乐合成作曲方式,贴合剧情发展,恢弘大气,助力情绪渲染。
抵触他的人总是对他非师承古典,采用电子合成技术去展现“交响”的方式鄙夷,认为其是门外汉。但无疑在数字时代,Hans是开拓了一个前人未有走过的路程。
之所以说《星际穿越》是Hans的翻身仗,是因为近年来Hans的曲风越来越相似,千篇一律的铜管与弦乐齐鸣,虽说好莱坞配乐给人大体的印象就是交响化为主导,但Hans显然已经有点像一个罐头生产机,乍一听恢弘大气,势不可挡,但却只是拆了东墙补西墙,配乐已经进入瓶颈状态——这也正是他非科班出身没有系统乐理基础所导致的阻碍。
而《星际穿越》里,Hans选择用管风琴。
从玉米地的镜头开始,管风琴渐入。让人很是惊喜,以为这只是Hans的小尝试,未曾想到至此管风琴将主导整部电影。从地球到虫洞,从外太空至归途,都由这架有了90多年历史的伦敦教堂里的管风琴搭配。
Hans的转变,也正是由诺兰引导。
Hans回溯一开始诺兰并没有给他剧本,而是让他做了一件当时看来非常无法理解的事情:
"before I began, last January, Chris said to me, "Hans, I will write one page of text for you. And you will give me just one day. Just write whatever comes to you from this one single page,""It (the page) wasn"t about the film," Zimmer told GQ. " ... In a peculiar way, what Chris wrote down that day, and what he wanted from me, had more to do with my story than the plot of the movie. He knows how to get under my skin. That"s the game we play." (在我开始之前,今年一月份,克里斯跟我说,‘Hans,我会写一页纸给你,然后你用一天时间还给我,上面写下你在这张纸上的任何想法’这张纸跟电影毫无关系,确切地说,克里斯那天写给我并且想从我这里得到的,更多的是关于我自己的故事而不是这部电影,他知道如何挖掘我的内心,这就是我们的游戏。”)
这是诺兰的电影,也是Hans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音乐。这次他不再是”配“乐,而是从自身挖掘的音律——来自Hans自己的故事,与星空遥相映衬。在影片渐进高潮的危机平行剪辑当中,管风琴像极了Cooper身为人父渴望归途的号角;Cooper进入五维空间开始干涉三维时空时,正是管风琴的音律架起另一座冲破时空束缚的桥梁,将父亲与女儿重新联系在一起,以听觉的方式将观众代入视觉以外的感观层面。
- 第五元素
第五元素的概念,来自于吕克贝松的同名科幻电影——指代“爱”。
而正是这Cooper对女儿的“爱”这一驱动力,才有了如此因果循环,让故事首尾呼应;展开来说,同样身为人父,在光影之中来回穿梭的诺兰和马修借用这样一个故事,用导和演的方式表现了他们对子女和家庭的情感——这样的”爱“,似乎借用但丁《神曲》天堂篇的结尾十分应景:"But yet the will roll"d onward, like a wheel in even motion, by the love impell"d, that moves the sun in heaven and all the stars." ( 那爱将意志转动,如车轮被均匀推动。正是爱,转动了太阳和群星。)
但也正因为过度着墨于亲情这一关系,不能让《星际穿越》走得更加深远一些。
这部片子只能到这样的高度,是因为在观众理解的极限之内,无法借助如此瑰丽幻想而启发至思考更为严肃的问题,尽管有高纬生命的介入和引导,事关整个人类群体的拯救与存亡,但这部科幻与它的前辈们(《2001太空漫游》《超时空接触》《第三类接触》)总显得少了些什么,而个关键点的缺失直到我看见了友邻Peter的短评才恍然大悟:
“严格说,这不是一部太空电影,太空片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能打破伦理视角,而从超越维度(宇宙论,宗教)重新把握人类社会。而诺兰的努力,则更近于用物理学之外的盲点,拔高人伦价值。这个观点借电影视听效果获得了情感上的保证,但也牺牲了形而上的深度。”
诺兰努力让整个故事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却也牺牲了更加深远的人文深度。
科幻之所以迷人,正是因为故事的无限可能性及超越时代的视野。而《星际穿越》始终被架设于父女情小前提内,诺兰似乎有意忽略了更大的议题。相比之下,同样讲述科幻设定之下的父女深情,《超时空接触》对人类视角的归纳反思和宇宙文明类型的猜测是《星际穿越》所不能及的。
即便如此,能在这个商业爆炸的年代看见诺兰坚持道具模拟,坚持70mm的胶片及2D格式,会庆幸还有这么传统的人,在跟数字世界做抗衡。但事关”情怀“,难免有股酸味——就像过度渲染”爱“的概念,会让人觉得泛滥,而看电影本身就是比较娱乐轻松的事情,各有喜好,仁者见仁。
1968年的斯坦利·库布里克有阿瑟·克拉克的小说同步护航,而如今的诺兰有Kip Throne的论文齐飞。相隔46年,将近半个世纪的光影变化,正是诺兰与库布里克在时空之中的差距,也是护航者Kip与克拉克所代表的科学与科学幻想的差异---引领文明最前端的火炬不但是科学技术,同样也是人类无限的想象力---回到电影对星空想象的伊始,乔治·梅里埃在1902年完成《月球旅行记》,不知不觉中电影已经帮助人类见证了一个世纪的对宇宙的向往与好奇。11月25日更新:纠正一个错误,我以为所谓“只有引力能穿越五维时空”是诺兰的科幻设定,没想到这是某一种物理学模型的结论,而且索恩设计的世界观和公式正是这个模型。只能说这个片科幻元素硬到恐怖!
11月21号更新,以前写过上半部分,所谓解析;更新了下半部分,我个人对这部片子的定位和感想。
上半部分:
本来没计划写一篇解密的文章,不过看到网上不靠谱的太多了,又因为花了很长时间看了索恩的那本《星际穿越中的科学》,所以还是写一写吧。
首先,忘掉影院翻译的“五维空间”,千万别再说五维空间了,人家不是五维空间,而是五维时空。
五维时空是什么东西?我们能感知的宇宙是四维时空,五维时空比我们多了一个空间的维度。
想象时空是弯曲的(如果不是弯曲的,你在《星际穿越》里看到的绝大多数物理现象都没有了),一个平面如果弯曲,必须是在一个立体的空间里边,不然因为弯曲而带来的凹凸是什么呢?四维的时空是弯曲的,必然也在一个更高维的超宇宙中。
这是一个想象,或许真的有五维时空的超宇宙,我们的宇宙只是其中一个弯曲的膜,也或许没有,只是便于我们想象。但是千万别再说五维空间了,这个电影里的设定是五维时空。
其次,这部片子广相和黑洞的大牛索恩参与的非常深入,所以挑错的人要注意了,千万不要被大脸。索恩这个人有强迫症,他保证没有特殊理由电影里设定的合理性,这就如同你看一部基于“理性预期”的电影,你开始狂喷,但是这个电影的创作者是小罗伯特卢卡斯。。。。
是啊,潮汐力为啥没有撕裂第一个星球,为什么那里浪能这么高,为什么吸积盘没有考虑多普勒效应,黑洞的引力能不能足够大以至于时间减缓到这个程度,为什么主角在跌入视界之后没有等到被潮汐力撕裂就撞上了一个奇点……这些东西的都是可能的。
为什么你们认为不可能的东西,而索恩都能给说圆了?因为你们的思路不同:
你们的思路是:这种事情的发生需要太苛刻的条件,所以它们不可能发生。
索恩的思路是:假设这种事情发生了,我们来看看它需要满足什么苛刻的条件。
这个思路其实从索恩第一次想虫洞和时空旅行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当时卡尔萨根将《接触》的朱迪福斯特通过黑洞送往了天琴座,索恩告诉他,黑洞不可能,虫洞倒是可能,但是虫洞是不稳定的,所以也不可能。然而后来他换了一种思路,假设有一个神级文明,没有任何技术限制,唯一的限制就是自然规律,他们怎么实现虫洞的打开和稳定?这个思路其实就是“假设这种事情发生了,我们来看看它需要满足什么苛刻的条件。”
在《星际穿越》的拍摄中,诺兰经常为了叙事的需要坚持某种设定,例如时间的延缓是该星球的一小时是地球的七年,索恩一开始的态度是不行不行,这个做不到,然而他回去又算了算,发现假如黑洞的转速达到非常非常接近所能允许的最大转速(这个时候在视界上随着黑洞旋转的像非常非常接近光速),诺兰需要的条件就达到了;在比如,为了保证这个星球不被潮汐力撕裂,黑洞的质量被设定的足够大,是我们太阳的100billion倍(而你拿太阳的质量带进入算肯定不对);还有引力引力弹弓所需要的星体和位置,竟然全部都能够满足。这些可能吗?可能。虽然也许太苛刻,但是科学上是可能的。所以这部电影遵循了两条规则:
1、所有事件都遵循现有的科学理论;
2、所有超过现有科学理论的部分都是合理的推测(不和现有理论冲突)。
最后,作为科幻片,诺兰也有一些自己的设定,这些设定就和《盗梦空间》一样,遵循清晰的准则:
3、所有四维时空(三维空间)存在的物质,从人体到光,都无法逆时间维度而变化(不能回到过去);
4、引力波可以逆时间维度而变化(可以回到过去)。
这两个设定有趣在哪里?在于他给人绝望又给你希望。太绝望了不愿意看,太有希望了也没劲,如果观众一开始就期待,反正一切可以通过穿越时空解决,他们一点也紧张不起来;太绝望了,紧张了半天,心情得不到舒缓。这里边的微妙,需要仔细掂量。想想《盗梦空间》的设定:
a、在梦中被杀死的人会醒来;
b、但是服用了高强度催眠剂的人不会醒来,而是跌入limbo;
c、在limbo的人会迷失自己,忘掉蒙和现实的区别,最终成为傻逼。只有意识到这是梦境并主动杀死自己的人才能回来。
一样遵循这个原则:假如死了就会醒来,成本太低了,观众紧张不起来,所以必须找个借口让他们死了醒不来;而这个醒不来又不能太绝望,毕竟大部分商业片的观众不希望主角最后变成疯子或者痴呆。
(补充:引力可以穿越五维时空,这个也是有依据:
“由于现实世界是四维的,为了与这一明显的观测事实相协调,超弦理论认为,其他六维空间是高度卷曲的。这种做法,开给很多物理学家以启发,纷纷构造出很多不那么精致的高维时空模型出来,其中最著名的可能是1999年的Randall-Sundrum模型。这一理论认为,时空是5维的,一维时间,再加上四维空间。我们生活在5维时空的一个1+3维超空间上,这个空间在超弦理论中叫做膜(brane),超弦理论中存在着从-1维到9维的各种客体。物质都在1+3维膜上,物质之间的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都只在膜上传播,不会进入第五维,而引力在所有维空间中传播,所以引力相对其他力很微弱。RS模型最初就是为了解释引力为何比其他作用力小很多而提出来的。很快,物理学家们发现,从超弦理论出发,对高维空间的某些维数进行压缩,能够得到RS模型。”
摘自星际穿越中,布兰德教授和墨菲解的是什么方程?。太恐怖了,膜拜吧)
好吧,前言说完了,开始从头解析剧情吧。这个解析主要是基于索恩的解释,但是很多地方都是暧昧的,索恩只是提到了一种解释,还有更多的解释我也没看懂,尤其是结尾的超立方体。所以里边也有我个人的解析,这个解析的关键不是多么科学,而是能把剧情中的问题给说圆了。
在近未来,植物纷纷患上了“枯萎病”。枯萎病其实在现在也有,但是现在的枯萎病,致死率强的一般只针对某一种植物;针对所有植物的则致死率不强,在近未来的枯萎病则既有很强的致死率,也有很大的传染性,所以人类面临了灾难。例如植物的死亡破坏了原有的碳平衡,再例如没有植物保持水土,沙尘暴肆虐。
渐渐的,人们发现,通过生物技术无法阻止枯萎病(我也不知道为啥,总得为去太空找个理由吧),所以开始考虑太空移民。然而以人类的技术,根本达不到。
某年,nasa开始观测到引力异常现象,尤其是土星附近的时空扭曲,他们逐渐意识到,那里有一个虫洞。虫洞是不能自然存在的,因为它们极为不稳定,只能存在10的负多少次方秒,只有注入大量的能量为负的物质才能保持虫洞的存在(想象虫洞使得进入他的光发散,而质量弯曲光线,使得经过它的光聚合,所以只有质量为负的东西才能使光发散。当然这是想象,真正的结论在爱因斯坦方程里,这个打死我也看不懂,然而这个解析的目的是给每一个问题一个看似是答案的答案,所以就这么想象吧)。
所以nasa意识到这谁一个更高级的文明送给他们的,一个合理的外推就是,他们知道了地球的灾难,于是给他们创造了一条通往其他星系的生路(因此其他星系必然有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送佛送到西嘛),于是在马特达蒙的带领下(马特达蒙的存在是这部片子的一个谜团,因为没有关于他的任何宣传,本来以为是个露一面的小角色,没想到戏份还很高),十多个科学家分头去探索虫洞对面的星系,如果找到适合人类居中的星球,就发送信号,如果找不到,就直接牺牲了。这些科学家都是道德极为高尚的人。很久以后,他们收到了三个信号。
如果找到宜居的星球,有两种方式可以拯救人类这个种族:第一种当然就是全部人类一起移民;第二种是很小的几个人类移民,但是他们带着装有人类生殖细胞的试管,到了之后开始大规模繁衍人类,而在地球上的其他人就被抛弃了。一个有道德的科学家当然需要选择第一种方案,然而问题是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把如此多的人一起送过去。
迈克尔凯恩通过引力异常推测到是神级文明从更高维的宇宙向我们的膜宇宙发射了一种场,他们可以利用物理法则张开虫洞,使得他明白了利用量子引力的可能性,这种场甚至可以改变我们膜宇宙的引力常数G。所以基础物理学可以,也需要发展,以便获得全体移民的可能性。
迈克尔凯恩通过一个方程来描述物理定理,并与这些引力异常、与黑洞、与更高维的超宇宙相容,然而这个方程里的很多函数都只能是一个抽象函数,他需要猜测这些函数的具体形式,这很难。他猜测的结果在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间是不相容的。黑洞的形成是广义相对论预言的,然而当质量集中到一个奇点,广义相对论就失效了,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融合的奥秘,在奇点中,然而他
无法观测奇点,也就得不到量子引力论的具体函数形式。
很多年之后,在收到三个具体信号之后,nasa决定派出新的探索队,然而这时候nasa已经今非昔比,连一个真正飞过的宇航员都没有。正在他们决定仓促出发的时候,马修麦康纳这个昔日nasa的优秀宇航员忽然找上门来了。
马修之所以找上门来是因为他们家卧室里的引力异常现象。他们家经常发生书自己掉落等现象(墨菲认为是书架里有个幽灵)。有时候还有拖拉机失灵现象发生。索恩认为拖拉机失灵是因为gps导航的失灵。很多人说相对论这种东西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不能创造生产力,是物理学家自娱自乐,事实上gps是相对论应用的一大体现,由于地球引力带来的时间减缓对地面和卫星轨道是不同的,如果二者采取同一个时间,gps就会失灵,所以gps之所以这么灵,是根据广义相对论修正过时间的结果。而这次引力异常,使得gps不灵了。
后来,马修和墨菲发现这些引力异常是有目的的,他们发现引力把沙尘排列出二进制,翻译出来是一个坐标,他们来到这个坐标(多么像《第三类接触》!),才知道这里是nasa。
nasa的人认为马修是神级文明选中并引导过来的,正好填补了他们宇航员的空缺,为了拯救人类马修当然上路了。
于是他们去往土星(为什么神级文明把虫洞放在土星,让人类花两年时间才过去?很简单,为了致敬《2001太空漫游》)。
飞船是十二个舱围绕一个中心的控制舱组成,这种设计可能有三种功效:第一是减缓潮汐力;第二是可以通过离心力模拟重力;第三,这个飞船或许是在空间站或者太空船坞里分节建造的。
虫洞是三维空间扭曲而联通两个遥远地点的管道,想象一张纸扭曲,联通两点的管道是一个圆柱,这个圆柱是三维的,在二维空间每一个切面都是一个圆;虫洞是思维的超圆柱,在三维空间的每一个切面都是一个球。马修麦康纳获得虫洞的知识来自于二维纸的类比,所以他一开始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这个星系围绕一个巨大的黑洞旋转,黑洞的质量惊人,转速也很快,黑洞视界大概相当于地球绕太阳的轨道,黑洞旋转周围的瓦斯喷塑热和光,形成了巨大的吸积盘,为围绕周围的星球提供能量。吸积盘其实是平铺在赤道面的,但是由于黑洞对光的扭曲,我们同是在上面和下面看到了背面吸积盘的两个像,这让黑洞有点像《攻壳》里的笑脸男,我曾使用过的头像;为了不让观众太过迷惑,吸积盘的形状不能太过诡异,所以诺兰把黑洞的转速调低,并且忽略了多普勒效应。
第一个星球是个水星球,这个星球距离黑洞视界非常非常近,时间的扭曲也非常厉害,必须速战速决,然而他们没有预料到巨大的海浪。这些海浪在黑洞巨大潮汐力的作用下,铺天盖地的涌来(另一个解释是潮汐力虽然没有把星球撕裂,但是使得地质活动非常剧烈,形成巨大的海啸)。耽误了很长时间,墨菲已经长大了。
在此过程中,黑人研究了黑洞,按照索恩的的设定,他是研究黑洞的震动,并且发现观测数据和模型的差异。但是更详细的数据还是需要观测奇点。
第二个星球是马特达蒙的星球,不要问我他为什么要杀死马修,我也没看明白,他到底是怕死还是要实施planb?不过这哥们已经疯了,对接不成功就敢打开舱门,最后挂了。
在地球上,迈克尔凯恩死了,临死之前告诉墨菲他解出了方程,然而无法统一光相和量子力学,所以失败了。墨菲认为他对了一半,另一半需要通过研究奇点获得答案。墨菲的嫂子和侄子得了尘肺病,需要赶紧搬家,但那时墨菲的哥哥忽然疯了,打死也不让搬家,于是墨菲放火烧了哥哥的田地,调虎离山,赶紧接嫂子和侄子走,走之前去卧室书架前linger了一下。这一段和太空的平行剪辑,真的是很烂很烂。
在太空,马修成功对接了,然而飞船已经被黑洞的引力捕获,正在跌入视界之内,如何冲破视界,索恩讲了很多,但是诺兰认为观众肯定听不懂,所以他简化为“牛顿第三定律”。机器人(很多人说致敬2001的方碑,我觉得有点扯,其实诺兰只是看不惯拟人化的机器人,创造了一个只考虑实用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是可以作为飞船的一个部件插入的,有点像《星战》里的r2d2)为了帮助逃脱黑洞引力和探索奇点被发射,马修也选择了发射。
马修选择发射是因为黑人还是谁告诉他,这是一个温和的黑洞。黑洞中心的奇点非常凶残,但是后来科学家发现,其实黑洞里还有两个奇点,一个奇点是在你之前跌入黑洞的物质压成的,还有一个就是在你之后跌入黑洞的物质压成的,这两个奇点形成的速度非常快,以至于潮汐力还没有涨到无穷大,你就与他相遇了,在相遇的时候,你受到的潮汐力是有限的数,虽然这一点的导数是无穷的。
这个设定又是索恩式的思路,这有可能吗?科学上是有可能的,虽然可能性太低了,但是它起码没有违背科学。所以马修跌入了奇点。
跌入奇点之后就是诺兰兄弟的脑洞了。由于奇点是未知的,他们可以随便想,索恩说只要不拍地狱和撒旦就行了。这俩兄弟弄出来一个超立方体。
这个超立方体,是本片最大的亮点,也是最大的谜团。我也没有想明白。有两种可能:第一,这是一个真实的高维时空在我们宇宙的切面;第二,这是未来人类为马修做的一个操作系统,正如同你的数据在硬盘并不是存放在一个文件夹之内的一个文件夹,只是为了便于你操作而画出来文件夹一样,这玩意也是便于马修操作引力造出来的。
总之未来的人类在奇点里放了一个超立方体。按照弟弟的说法,超立方体使得马修从我们的宇宙中抽离出来了,就像把一个立方体放在二维的平面上,一个二维的小人进入了这个立方体,随着这个立方体的运动,他进入了一个更高的维度。但是由于他是一个二维的人,他看不到更高的维度,只能看到更高维度在地位的切面,例如,他看到无穷多的平面,正如马修看到无穷的空间。
超宇宙和我们宇宙的不同在于,由于时空的扭曲,超宇宙运动一段路程远远小于我们,所以在没有超光速的情况下,超立方体带着马修回到了地球,并对接到马修女儿的卧室。然而这个卧室呈现给马修的,是无穷的空间。
假设你是二维的马修,你被超立方体带来了二维女儿的房间,你看到的女儿的房间仍然是二维的,只不过你可以上下移动了,所以你会看到无穷个二维的女儿的房间,假设时空是三维的,那么就有无穷个女儿的房间沿着z轴排列,从而组成这个立方体,这个z轴,就是时间轴。
超立方体也是这样,不同的是,这时候切面不是二维的,而是一个三维空间,无穷的三维空间组成了一个立体像棋盘,里边有无数纵横交错的三维长条。这些长条是一个立方体不断向六个方向延伸形成的,这个延伸就是时间,这样就形成了无数个长条状的长方体,两个长方体相交的话,就组成了四面墙,再和第三个垂直于这两个长方体的长方体相交,就组成了六面樯,这六面樯的小房间,就是马修所在的地方。
注意,长方体以真实时间的速度运动,也就是对于马修来说,当他凝视一面墙,那面墙所代表的空间不断被下一秒所代表的空间替代,对于马修来说,他就可以看到一个运动的空间,这个空间的时间流逝和真实的世界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在这里是下一个时间点的立方体替代上一个时间点的立方体。时间在这里实体化了。
按照诺兰法则,马修无法突破这个实体化的维度,不能回到过去,光也不能。但是马修发现他努力拍墙面,樯对面的书会掉落。是因为他改变了物体的时间线。一个时间线就是连接物体所有事件的线,把一个点在时间上的轨迹连接起来是一个时间线,把世界上所有点的时间轨迹连接起来就有无数条时间线,于是就有整个世界的时间线。
马修拍掉书的机理是:马修改变了书的时间线,于是改变了下一个要到来的立方体内书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流逝,下一个立方体到来,于是在马修看来,正是他拍掉了书。
马修之所以能够改变时间线,是因为引力波的存在,从人类到光都无法通过时间维度逆向而行,但是引力波可以。于是马修通过改变手表(本年度最佳植入广告,可惜太贵了买不起)指针的频率传递数据,女儿终于找到了函数的真正形式。
这个时候马修就被送到了土星轨道。按照电影的设定,超立方体的时间是不被减缓的。因此最后所有的时间减缓都在逃脱黑洞时产生,因此马修进入土星已经是好几十年后了,安妮海瑟薇其实也刚刚登陆。
然而这里有一个非常费解的问题:马修是如何被送回来的?为什么他送回来的时候会和过去的飞船相交,然而他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未来?虽然这个桥段非常有诗意,但是。。。。
一个可能的解释是,马修仍然被超立方体送到土星轨道,只不过送的时候不小心穿了一下虫洞,由于超立方体能够把时空分解成沿时间延伸的无数空间,在碰到虫洞的时候,也把他周围的时空分解了,所以未来的马修在未来超立方体分解未来的虫洞时,看到了过去他们飞船在过去虫洞飞行的像。
最后,为什么未来的人类要把马修放在土星轨道上?因为这里距离人类的太空站最近,可以最快的被人类解救。那么,为什么不直接把他放在人类的太空站?
这个问题其实和为什么把虫洞放在土星、为什么选中马修的女儿是一个问题,也和以下问题是一个问题:
如果没有数据就解不开方程,如果解不开方程就无法进化到未来人类,就无法回来帮助过去的人类,也就没有数据,那么这个循环就是无中生有的:就像未来的李白告诉过去的李白一首《将进酒》,而他之所以知道这首诗,是因为过去的李白写了,而过去的李白之所以写,是因为未来的李白告诉他了,那么这首诗到底是谁写的?
阿西莫夫《永恒的终结》是最早也是最深讨论这个问题的科幻小说。在那里,未来的人们为了不改变历史,拼命严格按照过去的历史行动,某人的回忆录里有和谁进行了什么谈话,他们就命令那个谁把谈话背下来,字啊回忆录记载的时间和他去谈,而如果回忆没有记载的人,一个都不许出现。
所以未来的人要改变过去,其实不是改变过去,而是严格按照过去,促成这个过去。对于两边的人类来说,都是宿命论。
当然从逻辑上来说有太多问题了。但你不是第一个发现这些问题的,也不会有可能解开这些问题(平行宇宙保持了逻辑上的自洽,但是太没劲了,平行宇宙是最没劲的!)
完。
下半部分:
上篇文章写了一些事实判断,这次谈谈价值判断。
首先来定位一下。
有人说电影没有商业片和艺术片的区别,只有好看和不好看的区别,按照这个定位我认为这是一部好看的电影,观影体验非常棒,太空场景直接震傻了,最后万万没想到还流出两行热泪来,可以说情感控制方面做足了。
当然我不大同意这个划分,虽然艺术片也可以卖钱,但是艺术电影和娱乐电影的区别还是蛮明显的,一个最大的区别是,艺术电影按照电影作者自己的意志拍摄,而商业电影怎么取悦观众怎么拍。
一共有三种好电影,一种是纯艺术电影,一种是娱乐效果非常棒的电影,一种是把艺术和娱乐结合得很好的电影。从科幻类型片里举例,《索拉里斯星》《2001太空漫游》属于第一种(我还想加上戈达尔《阿尔法城》),《et》《阿凡达》属于第三种,而阿方索卡隆《人类之子》《地心引力》属于第二种。
我觉得诺兰一直在拍第二种电影,也就是娱乐片。虽然大家都在说,诺兰是好莱坞一线商业导演里边最具作者性的人,但是他对电影的掌控不过是叙事结构,而这是小儿科的小儿科,他的片子从价值观、思想性到视听语言,其实都没有什么新意,但是他讲的故事太好了,所以我也只好甘做脑残粉。
所以我很奇怪为啥很多人期待从诺兰这里得到那些他给不了的东西,为啥要这么想呢?他也从没给过呀。
诺兰成不了大师,而只能成为一名杂耍者,我觉得是因为他从来没弄明白电影到底是什么,他理解的电影是讲一个很缜密的、引人入胜的故事,让人觉得很牛逼,但是这种故事必然是无法重读的,而电影必须是可以重读的,因为电影中流露的诗意不随叙事谜题的解开而丧失。
诺兰的电影没有这种诗意。我觉得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不肯停下来。这个人必须把电影的每一秒钟塞进去尽可能多的事件和对话,他对叙事的控制欲达到了惊人的地步,然而诗意存在于偶然的,无意义的停顿,这种停顿是人类情感交流和审美的起点,没有这种停顿是不会伟大的。举个例子,《星际穿越》显然比《地心引力》宏大,但是太空的壮丽却没有《地心引力》表现得好,是因为阿方索卡隆懂得停顿,他一个半小时的叙事中只有两个人物和很少的事件点,我们有大量的时间来接受这些情感交流和审美,然而《星际穿越》总是在人意犹未尽的时候把镜头从太空转入飞船或者行星上无聊的争吵和打斗中。太空真美,可诺兰竟然不舍得让我们多看两眼。
另一个随之而来的批评则是,诺兰太过理性,没有感情。我觉得这取决于怎么看。诺兰曾经两次逼出了我的眼泪,一次是TDKR的结局,一次是《星际穿越》的结局,可当我老泪纵横之后二刷的时候,我认为我被骗了,我陷入了一个精心策划的全套之中,这种泪点的铺垫太刻意了,甚至引导你的感情,他都是环环相扣,理性设计的,我觉得蛮恐怖。
另外就是在某些文学性的东西,他不知道见好就收,do not go gentl into that good night第一次用的时候效果很好,但是它竟然又用了四次,就令人发指了,二刷就要忍受八次,竟然显得装逼,就像一个暴发户炫耀银子一样炫耀诗歌,这个毛病可能和Inception里的you are waiting for a train一样,没有节制。相比较而言我还是喜欢TDKR结尾引用的《双城记》(It is a far, far better thing that I do, than I have ever done; it is a far, far better rest that I go to, than I have ever known.)
我觉得这里边共同的原因就是诺兰太想当上帝了,他想要掌控他世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然而就连托尔金也有谜一样的汤姆 邦巴迪尔,并成为中土世界最美的谜团。我觉得诗意体现在人对造物的敬畏,当他对“创造世界的全部”放手的一刻,诗意从那意志的缝隙中潜入。
说这么多好像我是喷子,其实恰恰相反,我是诺兰的脑残粉。无他,故事讲得太精彩了,精彩到我得费多大力气才忍住三刷的冲动。但是“故事讲得棒”似乎没有什么好说的,只好开喷了,反正是我的偶像,自己喷总比看别人喷好。
imax的效果实在是太好,这个片子不看imax还真的相当于没看,另外音效一定要好,音效比视效更重要,如果你不想像新世纪赛博店那种配乐和音效交杂成噪音的垃圾玩意,一定要找音响好的影院,感受座椅震颤的效果吧。另外大家都知道,本片可能是最后一部胶片imax电影了,幸好国内没有引进胶片版,不然我又得纠结好多天要不要去看。
这次摄影师好像换了,原来那哥们去拍电影了,我倒是觉得还好,虽然摄影也没啥亮点;另外地球和太空的平行剪辑已经烂到不可思议的地步了;仍然是汉斯季莫配乐,这个我很喜欢,但是先入为主,我总觉得太空题材的配乐应该壮丽的交响诗,而本片的配乐比较适合Inception这种。
最后就是上篇文章重复过的,这个片子对设定的科学性真的达到不可思议的地步了(你们可以接着喷,不过我仍然建议先看索恩的书),就连我一开始认为超立方体都有一个和Inception一样的复杂的伪科学设定。有时候我觉得好莱坞竟然有这么一个奇怪的人,每天想的不是爆炸、逆光剪影和超短裤,而是像“工匠”一样的琢磨这些玩意,还是蛮有趣的。
当然,最后推荐超值套餐,电影+索恩的书,这俩真的是完全互补品,不看任何一个都只能得到另一个乐趣的三分之一。其实《星际穿越》的代入感蛮差的,《地心引力》才是真正让我感觉太空如此近的片子,但是看完索恩大神的书,也就仍然也想到一些这个星球以外的很多事情,然后又不然联想到时间和空间的尽头,在那无限循环的扩展中跌入一层又一层的恐惧,并最终不可避免的回到死亡的问题上来。正是这种情况下,才需要你,才需要一想到你就不由自主的微小,并随着以前的嫌弃、争吵以及下一次的相遇,意识到我并没有思考如此痛苦问题的责任。
借宝地不断更新翻译一些Interstellar的信息和趣闻。主要出处来自imdb。翻译完了就评价。
- 为了创作虫洞和黑洞的景观,Kip Thorne博士与VFX总监Paul J. Franklin在其位于Double Negative的团队合作。Thorne提供了大量深入的理论推算,而团队基于这些创造了新的CGI软件,来模拟(黑洞)这些现象。其中一些独立的框架耗费了超过100小时的时间去渲染,最终整个CGI数据量达到了800TB。这些成果为Thorne在围绕黑洞的“引力透镜”和“吸积盘”效果方面提供了新的洞察,他撰写了两篇科研论文:一篇给天体物理社区,一篇给计算机图形社区。
- 作曲家Hans Zimmer接到Christopher Nolan的要求,创作独特的配乐:“是创新的时候了。没完没了的弦乐需要靠边站,大鼓重击估计要彻底抛弃了。”Nolan没有给Zimmer提供脚本或者任何剧情的细节来撰写音乐,取而代之的是“一页文字,与其说关于电影的剧情,不如说是关于Zimmer自己的故事。”
- 正如2010年的Inception一集后两部黑暗骑士电影一样,Nolan尽可能地聚焦在真实环境的拍摄。“我们有空间仓……我们建立了封闭的布景并且像真实发生一样地拍摄纪录片。”Nolan提前只做了电影的视觉特效,投影到片场的飞船布景上,这样当演员看向窗外时,他们能看到真实的环境,而不是绿幕。Nolan还表示,这部电影对IMAX摄影机的使用比他任何其他电影都多。另一方面他也想尽量提升声音的体验。他说自己“在混音的计划中非常激进。我想观众提供不可思议的沉浸的体验。这样,这里的技术比我之前的任何电影都要重要。”
- 直到后期制作完成,Matthew McConaughey 也没跟妻子Camila Alves透露电影的任何剧情。
- Nolan看了Matthew McConaughey在电影Mud中的表演之后选中了他。一个德州本地人,McConaughey,作为男主角,对于诺兰来说很“理想”。“我现在太爱他了。看到Mud之前我都不知道他有这么大潜能,他不仅是主角的材料,而且表演天赋极佳。”他选择McConaughey,是因为他“需要这么一个平凡人来经历这些不凡的事件。”
- 理论物理学家Kip Thorne的理论是这部电影灵感的来源,剧组曾邀请他来演他自己。
- Nolan最初担心科学来说很精确的黑洞描述,可能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不好接受。但看了完成版的效果,他觉得还不错,“只要我们没有过度改变相机的位置和视角,画面看上去完全能够理解。”
- 这部电影是历史上使用IMAX镜头拍摄的15/70mm胶片最长的故事片。然而,由于电影产业像数字格式转型加速,这部电影很可能是该IMAX胶片格式放映的最后一部。
- Steven Spielberg,最初2006年的时候拟执导这部电影,并雇佣了Jonathan Nolan来撰写剧本,但后来选择了别的项目。Spielberg离开后,Jonathan Nolan建议由他哥Christopher Nolan来执导。
- 一些“采访片段”专门为电影摄制,然后特效小组使它看上去更旧。
- 电影中对虫洞理论的解释和1997年的Event Horizon完全一样,使用了纸和笔。
- 巨大的尘土云,是现场用大风扇吹起纤维合成材料来实现的。
- Kip Thorne这样描述这个故事:“基于弯曲的时空 -- 人类突然可以接触到宇宙中最奇特的事件。”
- 经常被引用的诗句是Dylan Thomas的“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 空间旅行的方法是基于Kip Thorne的理论,该理论也是Carl Sagan的小说“Contact”以及其改编电影的理论基础。Matthew McConaughey在两个电影中都出演了。
- 考虑到这个电影169分钟,耗费了1.65亿美元,因此它每分钟的价格大约是一百万美元。
- Christopher Nolan为了给Jessica Chastain提供这个演出的机会,派了助手去爱尔兰她当时拍摄Miss Julie的现场,给她看了带有Chastain名字水印的剧本,读完了还不允许她保留。
- Christopher Nolan描述这个电影为“人类太空旅行的长诗”,并提到多个影响了这部电影的电影:1927年的大都会,2001:A Space Odyssey,1977的星球大战,1979的Alien以及1982年的Blade Runner,这些电影在太空旅行和科学描述方面影响了本片。而电影The 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以及The Mirror(1975)则影响了本片伦理剧情的部分。Nolan还提到了Steven Spielberg的电影Jaws(1975)以及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1977)的影响,这些电影探讨了严肃的话题但仍然深受观众喜爱。最终,Nolan给全体员工播放了1983年的电影The Right Stuff,让剧组在开拍之前理解他们的角色。
- 为了得到真实的太空旅行的体验,Christopher Nolan邀请了前宇航员Marsa Ivins来到片场。
- Murph的书里有一本是Stephen King的The Stand。这本书是关于人类濒临灭亡,幸存者努力移居的故事。和Interstellar很像。
- Cooper去开家长会的学校叫"Longview School",是加拿大Alberta的Longview真实的学校。巧合的是,McConaughey毕业于德州Longview的Longview高中。
- 前期制作开始时,Kip Thorne博士制定了两条需要严格遵守的原则:“啥也不能违反物理学定律,所有猜测都需要来自科学而不是编剧的创造性思维。Christopher Nolan接受了这些原则,只要它们不妨碍电影制作。不过他们没有避免这个矛盾:有一次Thorne跟Nolan讨论关于超光速旅行,讨论了两个礼拜。
- 一些太空镜头是用IMAX镜头拍摄的,安装在Lear喷射机的头锥上。
- Hoyte Van Hoytema改装了一台IMAX镜头,让它能在室内拍摄时候手持。
- 电影的项目名称是"Flora的信”,Flora是Christopher Nolan女儿的名字。
- 2014年3月26日,在一个Las Vegas的CinemaCon的QA访谈中,Nolan提到,Interstellar是一部跟自己过去“非常不一样”的作品,受到了他从小看到大的那些他归类为“大片儿的黄金年代”的电影——特别是那些不需要“家庭”的标签来吸引所有观众的片子。Nolan说,“这部电影就是要向那些电影回归。”
- 这次Christopher Nolan第一次没有使用Wally Pfister作为电影摄影师,因为后者在忙活自己的导演处女作Transcendence。Nolan雇佣了Hoyte Van Hoytema来替代他。
- Anne Hathaway在冰岛拍摄的时候体温过低,因为拍摄冰水剧情的时候她的宇航服开了。
- 机器人的性格是受到了Douglas Adams" universe(银河系搭车指南)的启发。最明显的例子是Douglas universe的Marvin,一个妄想症的机器人。
- 电影开始是派拉蒙的项目。Christopher Nolan成为导演后,华纳兄弟(发行了他之前几部作品)得到了一些项目的股份。作为国际发行权的交换,华纳给派拉蒙提供了Friday the 13th,以及南方公园大电影的续集共同出资权。
- 这是Michael Caine和Christopher Nolan的第六次合作。另外五个是蝙蝠侠三前传三部曲,致命魔术,盗梦空间。这也是Nolan和Hans Zimmer的第五次合作。
- 大部分机器人TARS的镜头不是电脑生成的。TARS是一个木偶,Bill Irwin控制并为其配音,然后本人被用数码方式抹除。Irwin也操纵了木偶机器人CASE,但是他的声音又被Josh Stewart覆叠了。
- Cooper的名字整个电影里没有出现。
- 这个电影拥有5个奥斯卡得主:Matthew McConaughey, Anne Hathaway, Michael Caine, Ellen Burstyn以及Matt Damon(他得的是编剧而不是表演奖)。其他卡司成员如Jessica Chastain,Casey Affleck以及John Lithgow也都提名过,加起来一共是8个奥斯卡提名者。
- Nathan Crowley基于国际空间站设计了Endurance:“这是各种科技的混搭;你需要模拟技术,也需要数字技术,你需要备份系统和有形的开关。每一寸空间都被利用着,所有东西都有目的。真像是一个太空中的潜水艇。”
- 地球末世景象受到了19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美国沙尘暴的启发。
- 2014年起,派拉蒙影业开始停止传统电影渠道发行,转向数字投影格式。然而Nolan坚持提倡继续用胶片而不是数字技术,他坚持要求Interstellar同步发行15/70mmIMAX、70mm、和35mm胶片格式,并且在两天之后才开始全球的数字格式发行。
- 电影中提到首次登月是政府伪造的,而库布里克把剩余的胶片用在了他的电影2001:A Space Odyssey里。
- 电影中的建筑受到了现代主义建筑师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的影响。
- 冰星球上被拆解的机器人名字叫KIPS,是执行制作人/物理学家Kip Thorne的写作名(Kip S. Thorne)。
- Murph这个角色在剧本里最初是男孩儿。
- 根据Kip Thorne博士的说法,电影里所有创造中最可能不靠谱的是冰星球的云,因为这很可能超出了冰这种物质的承力的极限而无法存在。
- 黑洞名字叫“Gargantua”,这也是一个胃口特别大的巨人的名字,他总也吃不饱。这个形象是Francois Rabelais在他的小说Gargantua e Pantagruel中创造的。
- 玉米地的场景里,Nolan播种并种出了真的玉米,这是他在制作电影 超人前传 时候学来的经验。
- 电影中有一个被引用的词是tesseract。最早这个词出现在科幻小说"And He Built A Crooked House"(1941年Robert Heinlein作品)作品中。其中建筑师设计了一个房子,使用了四维几何的方块的概念。他做的很成功,以至于结构中出现了维度的循环。房子里面的人可以穿过一个房间看到另一个房间里的自己,离开这个房间几乎不可能,这个景象与Coop在黑洞中的遭遇非常相似。
- 华纳兄弟,派拉蒙,Syncopy和传奇影业的标志都蒙上一层灰尘,以配合电影的主题。
- Irrfan Khan曾经受邀参演,但因为与The Lunchbox以及D-Day冲突而放弃。
- 很多IMAX的镜头都是原型;它们从未被使用过,在电影开拍之前几天还在改进。
- Ranger, Endurance和Lander飞船都是微缩模型技术的产物,由New Deal Studios提供。Nolan觉得电脑产生的效果在太空中没有真实有形的感觉。
- TARS机器人,站直了的时候,与2001太空漫游中的monolith非常相似,像是个缩小版的。
- 虫洞被放在土星附近也是对2001太空漫游的一种致敬。当时库布里克本来打算把电影收尾在土星,但是由于当时技术做不出土星的环,他改成了在木星。
- 空间站的形象非常像一个表盘,而时间正是这个电影的一个很大的主题。
- 看了2012年的纪录片The Dust Bowl之后,Christopher Nolan联系了导演Ken Burns以及制作人Dayton Duncan,请求使用其中的一些采访。
- Nolan把他的想法和弟弟Jonathan Nolan2007年就给派拉蒙写好了的剧本结合了,其中还包括了制作人Lynda Obst的贡献。
- NASA秘密基地的办公室里,你可以看到Jules Verne刻有“从地球到月球”的石板。
- 设计师Nathan Crowley把Lander飞船描述为“一艘沉重的俄罗斯直升机”。
- Brandt博士命名计划为Lazarus,是对圣经中死而复生的引用。虽然没有具体指明,但是黑暗骑士三部曲中的忍者大师Ras Al Ghul(也是漫画中的人物),多次依靠Lazarus Pit的魔法和科学死里逃生。三部曲和Interstellar主题很相似,都是重生/新生。
- 电影中Donald(John Lithgow扮演)和Cooper, Murph一起看球赛的场景中,他说,“看球赛不应该吃爆米花,”停顿,“我想要热狗。”在电影2010(1984)中,Walter Curnow(也是John Lithgow扮演)和Heywood Floyd也有过类似的讨论。
以下内容有剧透,请谨慎:
- 马特达蒙在电影推广中没有出现。他的名字也没有被提及,任何首映他都没参加。实际上,他的角色一直被保密到公映。
- 电影结尾,Cooper走到他的家在Cooper空间站上的复制品,里面有一堆电视里面放着一些访谈,其中最后一个电视里闪过了Arthur C. Clarke,也就是2001太空漫游的作者。
- 离开家之前Cooper对Murph说,“你当了家长之后,你就成了你孩子未来里的鬼魂。”结果最后发现,他确实是Murph的鬼魂。
- 与Steven Spielberg未投入制作的那个Interstellar版本相比,有15个不同:
-Murph是男的。
-是一个掉落的空间探测器把Cooper引到了Nasa。
-Lazarus任务从来没有发生,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的空间探测器发往虫洞去传输数据。
-虫洞很小而且是球形,因此团队成员进入黑洞过程中遭遇了扭曲。
-他们只去了冰星球。
-Cooper看到了一个附满灰尘的中国基地在那个星球,原来中国30年前就发现了这个星球,带了4个人和15个机器人过去。
-他们找到了一个实验室,里面可以翻转重力。
-Brandt教授穷尽一生试图解决重力方程,这样才能让地球可以发射能够承载大量人口的空间站。原始的故事里地球从来没有试图解决这个问题,NASA基地也没有在离心机空间站里。
-没有邪恶的Mann博士,有的是异形和坏心眼的机器人。
-地球上的所有人都死了,但是地球具体发生了什么没有演。
-原始的故事完全是Cooper的视角。完全没有Murph和Brandt教授在家里的戏份。原始剧本没有父女关系,而有很丰富的Cooper和Brand的关系。
-第二个虫洞是他们从中国团队的日志里发现的。他们最终出发了球状扭曲,里面的生物至只能通过重力来互动。
-飞船在时空之外找到了一个空间站。开放结尾——整个宇宙被压成了一个盘子。意味着他们现在已经离开了时空,去寻找类似第五维度。
-他们还发现了一个中国机器人穿越虫洞时空旅行,回到了另一个时间里的地球,在他们离开之后几年才抵达。中国人是否回去了,并不清楚。
-Cooper回到了地球,他离开之后的两百年里,人类在地球上彻底消失了。
5. 电影的第一句台词是Coop的女儿Murph说的:“我以为你是鬼呢。”结果真是。
6. 离开黑洞的方法是使用旋转着的飞船的离心力(然后只有Hathaway的那一半离开),和电影2010(1984年)的逃离方法是一样的。
撇开硬科幻和叙事性不谈,这部片子最引起我共鸣的是人类飘在太空中的那份深邃的孤独感。无声的世界、对家人支零破碎的思念,尤其那Cooper与女儿告别以及看女儿录像痛哭流涕的镜头几欲让我这老男人落泪。
对这份孤独感的共鸣,想必在海外独自留学的人都深有体会吧。※ 一念成神:从《星际穿越》看软硬科幻※
在心理学工作者的队伍里,我可能是其中比较罕见的自己动手算过狭义相对论,还因为量子力学没学好挂过科,然后还验算过卤素分子电子云的人。这是因为我本科学的是杠杠的工科,后来却义无反顾地扎进了心理学这门新(伪)科学的怀抱,然后至今还在这条贼船上没下来。你说我带着这样经历去看诺兰的片子,能不唏嘘感叹一番吗? ——诺兰走的分明就是跟我正好相反的道路啊。
诺兰成名于心理学电影《记忆碎片》,此后一直抱着心理学大腿不放(《失眠症》、《致命魔术》、《盗梦空间》),再后来就跟高科技开始有了羞答答的接触(《蝙蝠侠》系列),而现在诺兰居然放开手脚玩起了里面有相对论、量子力学、黑洞这些硬货的硬科幻。我看看诺兰,再看看自己走的这条路,我怎能不纳闷自己到底是走错了呢,还是走错了呢?所以,如果我下面偶尔提到的物理学知识里有说错的,请别客气,尽管喷死我吧——谁让我现在已经是文科生了呢?
说正经的,大家都说《星际穿越》这部电影是在各种不靠谱“软科幻”电影(以漫威的《复联》等为代表)的包围圈中杀出来的“硬科幻”电影,十分难得。那么问题来了,软科幻和硬科幻的差别到底在哪里呢?
1. 硬科幻和软科幻
根据维基百科英文词条“ Hard science fiction”(Hard science fiction )的解释,软和硬原来其实就是“偏社会科学”和“偏自然科学”的俚语化表达罢了,无非只是作品的侧重点不同,跟作品在科学上严谨不严谨没有关系。可是现在大部分时候在用软和硬这两个词时,我们指的是作品是否有一个科学焦点,或者是否遵守现有的科学事实。这最后半句,其实就是按照科学上是否有现实合理性为标准,把科幻作品安放在了一个从 “比较软” 到“比较硬 ”的坐标轴上。
对《星际穿越》是否真的够硬的批评很多时候就是基于这种 “现实合理性”。比如全球植物先后得枯萎病,而玉米居然成为最抗病的庄稼,从科学上来说完全没有现实合理性啊。所以这个设定就很软。再比如说,黑洞附近有宜居星球,这也很没有现实合理性,看着硬,实际软。按照这样的标准去衡量,片子里简直全是似硬实软的槽点。
不过,我不太喜欢这样的判断。刘慈欣在《球状闪电》的后记里说:
“在看到它们(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和《与拉玛相会》)之前,我从凡尔纳的小说中感觉到,科幻的主旨在于预言某种可能在未来实现的大机器,但克拉克使我改变了看法,他告诉我,科幻的真正魅力在于创造一个想像中的事物(《2001:太空漫游》中的独石)或世界(《与拉玛相会》中的飞船),这种想像的创造物,在过去和现在都不存在,在未来也不太可能存在;从另一个角度说,当科幻小说家把它们想像出来后,它们就存在了,不需要进一步的证实和承诺。相反,如果这些想像的创造物碰巧真的变成现实,它们的魅力反而减小了。对于克拉克,他最吸引科幻读者的创造物是独石和拉玛飞船,而有可能变为现实的太空电梯给人的印象就没有那么深,已经变为现实的通讯卫星吸引力就更小了。”
这个观点我深以为然。因为我发现那些最吸引我的科幻故事,根本就都不是以现实为基础,而是以一个虚构的设定为基础展开想象的。现实合理性其实一点也不重要,在这个设定之下的科学合理性才重要。
2.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那么”
很多科幻小说最核心的内容,其实都可以用一句“如果/那么”的句式概括出来:“如果”有一个虚构的设定,“那么”这个虚构设定下的世界会是怎样的?
比如《超体》(Lucy)的核心内容就可以概括为:“如果一个只用了10%潜力的大脑被开发出剩余的90%潜力,那么这个拥有超级智力的人会变成什么样?”
有趣的是,科幻作品硬不硬,跟“如果”后面跟着的这个设定完全没有关系,不管是软是硬,这个设定都完全可以是没有任何现实可能性的伪科学。
就拿“智力提升”这个常见的科幻题材来说,“如果一个只用了10%潜力的大脑被开发出剩余的90%潜力”这个假设就是伪科学。人脑目前被开发出来的潜力根本就不是10%,正好相反,人类对大脑的使用可能已经逼近了某种极限。因为大脑演化到目前这个程度,需要付出一个巨大的代价:智能越强,需要消耗的能量也就越多。我们大脑的重量只占全身重量的2%,但即便是休息时,它所消耗的能量也占到人体总耗能的20%。大脑可以说是身体里的“能耗大户”。它在能量消耗水平上可能已经逼近极限。神经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如果大脑容量继续变大,智力层次可能也会更高,但是大脑就会消耗更多的能量,让已经难以负担的能量供给更加捉襟见肘,而能量供给的不足又反过来使大脑的运行速度变慢,拉低了智能。而如果不增加大脑的体积而是让大脑中的神经连接变多变细,那就会碰到物理上的热力学极限,导致大脑无法散热,这同样也会反过来限制智能的提升。也就是说,在人类生理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大脑的潜力其实已经几乎被用尽了。大脑只被开发出10%的潜力这种说法是标准的伪科学。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拿智力提升说事的科幻作品都是软科幻呢?显然不是啊。因为硬不硬其实只跟“那么”有关。
同样是“智力提升”的题材,《超体》里说,如果脑力全开,智力提升后,可以意念移物、可以控制电磁波、可以进化成非物质生命,这就是软科幻——因为按照一般的理解,“那么”后面跟着的这些事在逻辑上与脑力全开没任何联系,更别提什么科学上的合理性了(当然,我对《超体》的设定有另外一种歪解,按照这种歪解,《超体》的幻想其实很硬,另文详述)。而在另一部科幻电影《永无止境》(Limitless)里,蠢萌呆的男主角脑力大涨之后,本来写不出小说,忽然一下子就下笔如有神了;本来算不出的题一下子就全解开了;本来记不清楚的东西也忽然历历在目了;本来没什么运动神经,现在因为对身体的掌控力大幅提升,于是也就变成了功夫高手;情商和权谋也变得很高杆,本来被黑社会玩,最后也能玩弄黑社会于股掌之中了——这好像就比较有科学合理性了,毕竟按照我们一般人的逻辑来推演的话,聪明人就应该是这样的全能学霸嘛。
(《超体》里的女超人和《永无止境》里的全能学霸)
不过,我明明是个硬科幻迷,怎么却觉得更硬的《永无止境》反而没有更软的《超体》有趣呢?我觉得原因大概是这样的:
《超体》这种软科幻的幻想,可以说是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外。观众对它的反应会是:“这脑洞开得有点没边了吧?”而《永无止境》中硬科幻的幻想,可以说是在情理之中,却也在意料之中。它并没有偏离一般观众的直觉,因此也就有点无趣。
去年我参加了一个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工作坊,为我们上课的文化社会心理学大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赵志裕老师跟我们说,很多有趣的心理学研究得出的都是给人们带来“最小惊喜(minimal surprise )”的结论。所谓“最小惊喜”,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心理学研究当然可以得出那些”在意料之中,也在情理之中“的结论,比如”如果很伤心,就会流眼泪“,这样的结论虽然合理,但一点意思也没有。好的研究结论应该是在乍一看违反人们的第一直觉,仔细一想却发现它其实很符合人性(比如,邪教宣扬的某个预言破产后,有些邪教成员反而会更加坚定他们的信仰)。读者读这种研究报告的反应往往先是”咦?怎么会这样?”,然后读完之后狂拍大腿:“靠!必须是这样啊!”
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好的科幻和好的科学研究是相通的,不但要合理,更要有趣。要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还是以“智力提升”的题材为例,特德?蒋的短篇小说《领悟》里,主人公智力飞升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居然是发明一种新的语言来匹配他的超级智力!我当年读到这里时惊出了一身鸡皮疙瘩。因为心理语言学的一个核心研究结论就是:语言与思维可能是一体两面。你可以说是发达的思维创造了语言,用它来表达复杂的思想,但反过来也可以说如果没有足够精巧的语言,我们也就不可能形成足够深邃的思维。语言和思维根本就谁也离不开谁。所以,超级智力必须借由一门全新的超级语言才得可以形成超级思维。
智力提升后先发明语言?乍一看很出乎意料,但细想之后发觉完全在情理之中。不光是情理之中,靠,简直必须是这样啊!——我觉得这才是真正有趣的科幻。
(《领悟》这篇小说被收录在特德·蒋的小说集《你一生的故事》里)
也许,每一个“如果”后面的“那么”,都有这三种层次的展开。
比如说,宏宇宙幻想:“如果在我们这个宇宙之上还有一个在尺度上比它大n个数量级的宏宇宙,那么这两个尺度的宇宙相遇时会发生什么?”
幻想一:
我们的宇宙只是宏宇宙中一个“宏宇宙人”手中的玻璃球而已(《黑衣人》第一集的片尾基本上就这么个意思)。这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外的软科幻。
幻想二:
硬一点的科幻会设想,宏宇宙中一个极其微小的扰动就会引起我们这个微宇宙的灾变。这是情理和意料之中的展开,无功无过。
幻想三:
而刘慈欣在《球状闪电》里是这样设想的:如果存在一个宏宇宙 ,那么我们一旦在我这个宇宙里接触到宏宇宙的微观粒子,我们就会在宏观尺度上亲眼看到本来只有在微观尺度上才可能观测到的那些量子现象,你会看到一个像篮球那么大的粒子表现出电子才应该有的行为!相信每一个对量子力学略有了解的读者看到这种展开都会兴奋得直起鸡皮疙瘩。这样的幻想才像话嘛。
你说“宏宇宙”这种前提有多少科学依据呢?几乎没有,你也可以说它就是个伪科学概念。但就是在这样一个伪科学概念的基础上也完全有可能做出既硬得无懈可击又让人拍案叫绝的神展开。
其实科幻作品里的这种设定就相当于几何学里的公理,你只管接受就行了,无需证明。你需要做的只是从这个公理中推导出定理。但定理千变万化且无穷无尽,推出的定理是软是硬就得看你自己的功力了。
3.一念成神的“如果”
前面说的是,科幻作品硬不硬,其实跟那个“如果”没多大关系。但是“如果……”这半句话给出的“设定”却万分重要,它才是一部科幻作品的基石。
科幻的“幻”,往往不是表现在后面的神展开,而是表现在“设定”上。我觉得科幻作品都应该有一个与现实世界拉开距离的设定。比如像《地心引力》(Gravity)这样的电影就只是以近乎偏执的科学严谨性来展示现实背景下的太空灾难,它对于我来说就不是科幻片,而是“科学”片。而科幻片得有一个一定程度上脱离现实的背景设定。
几何学里的公理就那么几句话,看起来没什么了不起,但由它推导出的那些千变万化的定理却可以丈量整个世界。科幻作品里的背景设定也是一样的,有时候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设定却可以充当基石,基于此构想出一整个世界!
有人批评科幻文学只是“点子文学”。一个概念或是一个点子就构成了一部科幻小说,要人物没人物,要情感没情感,因此它只是不入流的文学类型。但我觉得严肃文学字字精雕细琢的确是一种伟大,而一个简单的设定就成就一部科幻作品也是一种伟大,而且有时候越是“简单”越能带来无以复加的震撼。
比如阿瑟?克拉克《与拉玛相会》就是这样的点子文学。在这部小说里,克拉克设想:如果有这样一个外星宇宙飞船,它是一个中空的圆柱体,而且它的内径有十六公里,飞船上的设施都在圆柱体的内侧,那会是怎样的一副景象呢?
内径十六公里,想象一下吧,这基本上就是我生活的这座城市的一头到另一头的距离。你站在这样一个尺度的圆柱体内侧,抬头往“天上”看,在一个城市那么远的距离之外,是另一侧的地面!你往前看,远处的山脉、河流和海洋逐渐地卷曲,最后一直卷曲到天上,然后从背面降下,直到连接上你身后的地面!这是何等壮阔的景象。
《与拉玛相会》这整部小说就是在描摹这样的一个圆柱体世界,它几乎可以不要情节,可以不顾人物塑造,可以违反一切主流文学规律,但它却成了硬科幻的圣经。仅仅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设定就成就了一部经典科幻小说。
(没错,《星际穿越》最后出现的圆柱体空间站,就是向《与拉玛相会》致敬。只不过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多半是预算不够吧——诺兰把圆柱体世界的内径缩小了不止几十倍,导致它呈现出的震撼力与小说中的描写相比只能说是弱爆了。)
有人批评说刘慈欣的小说里那些科学幻想是不错,但他不会写人物。可我觉得那又怎样?我完全不在乎。《三体》第一部里的“智子”和“游戏文明史”,第二部里的“黑暗森林”、“面壁者”,第三部里的“低光速黑洞”和“降维打击”,区区几个设定就已经让我享受到巅峰高潮了。好的科幻作品根本就不需要或者说不屑于面面俱到。
所以诺兰啊,你为什么非要在《星际穿越》里搞那么多拙劣的情感戏呢?别人批评你的作品没感情,你就非要加点感情进去证明你行吗?要高冷就高冷到底嘛。科幻是“点子文学”又怎么样?缺感情又怎么了?如果是我,我不但不会觉得心虚,反而会把“点子文学”挂在墙上裱起来。
我们大科幻就是点子文学!我们大科幻就是“一念成神”!
刘慈欣在《球状闪电》的后记里又说道:
“与主流文学留给人们性格鲜明的人物画廊一样,西方科幻小说也留下了大量的想像世界:除了克拉克的拉玛飞船外,还有阿西莫夫广阔的银河帝国和用三定律构造出来的精确的机器人世界、赫伯特错综复杂的沙丘帝国、奥尔迪斯的温室雨林、克莱门特那些用物理定律构造出来的世界,以及从自然科学和历史角度看都不可能存在的巴比伦塔等。这些想像世界构造得那么精确鲜活,以至于读者时常问自己它们是不是在另一个时空中真的存在。……创造一个在所有细节上都栩栩如生的想像世界是十分困难的,需要深刻的思想,需要在宏观和微观上都强劲有力、游刃有余的想像力,需要从虚无中创世纪的造物主的气魄,……”
嗯,我们只管创造世界。我们才没空谈感情呢。
4.《星际穿越》的设定
综上,科幻作品中的元素得分成“设定”与“展开”这两个层面来看,而最好的科幻无非就是“神设定和/或神展开”。按照这样的观点,《星际穿越》的表现怎么样呢?(顺便看看它到底硬不硬。)
先看“设定”。
《星际穿越》的设定是:未来某时,地球上的植物得了枯萎病,人类眼看就要饿死在地球上。这时土星附近出现了由神级文明放置的虫洞,虫洞的另一端是离一个黑洞不远的十余颗行星,其中可能有人类的宜居地。显然,那个神级文明是想帮地球人渡过难关。于是,NASA开始行动。
嗯,在我这样“宽容”科幻迷眼中,以上这些都是无需被解释的设定(公理)。这样等于是一下子就跳过一堆槽点啊。比如很多人质疑说片子里的生物科技和太空科技的水平明显不相符嘛,都能进虫洞了,都能利用黑洞的引力做弹弓了,都能在各种环境恶劣的外星球载人登陆了,咋连个植物病都医不好?就别说未来科技了,现有生物科技都足以应付啊。但是,对我而言这些只是主体情节展开的背景而已,所以我选择接受。
但这并不意味着《星际穿越》设定就很好。其实它根本就不够好。因为植物病、神级文明、虫洞、黑洞(其实还包括后面的高维空间和时间穿越)……这一大堆东西下来,设定好像有点太多了。一念就可成神,而这都有多少个念头了呢?
我觉得好科幻就是要把一个简单的设定推向无限,它应该是一种由极简而至极致的美学。真正震撼人心的科幻作品往往是抓住一个单一的设定,然后把它用或是最生动或是最耸动或是最诗意的形式表现出来。很多时候都是一个设定就够了,少就是多,简单即优雅。《球状闪电》的宏宇宙、《与拉玛相会》里的巨型圆柱宇宙船,都是一句话甚至一个词就能概括的设定。
你也许会说,《三体3:死神永生》里的设定不就很多吗?什么高维碎片、降维打击、低光速黑洞、曲率宇宙船等等等等。但那是大长篇啊,这些设定是分布在很多很多不同环节的情节里的。一部电影的篇幅恐怕很难把那么多的设定都演绎到极致吧?不妨回忆一下,所谓影史最伟大的那些科幻电影,不管它们在细节上多么复杂,其核心设定是不是都是用一两句话就能概括出来?从《终结者》到《黑客帝国》莫不如此,即便细节复杂如《盗梦空间》也不例外。
4.《星际穿越》的展开
再看“展开”。
影片前1/3是铺垫,中间1/3基本上就是场星际旅行。旅行中的很多技术细节,比如引力弹弓、气压的威力、太空里没有声音、黑洞周围的吸积盘……估计让很多对物理学感兴趣的观众感受到血液沸腾。
这一段相对来说是全片最“硬”的部分,即便深究起来有些细节不完全符合科学计算的结果,但也没有显得太扎眼。但是,按照我前面说的三个层次的展开,这一部分顶多算是“即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中”无功无过的第二档次幻想。这一段只是合理,但根本不够有趣啊。这一类技术细节其实在《地心引力》里得到过更加完美的展示。
甚至这一段中最重要的展开——黑洞周围的相对论效应(越靠近黑洞,时间流逝越慢)其实也不够有趣。虽然这一展开让影片后来的情节变得相当戏剧化。但是在太空旅行题材的硬科幻作品中,这是再常见不过的情节了。在我有限的阅读范围内,关于“黑洞周围的相对论效应”最神奇的展开,当属小林泰三的中篇小说《看海的人》。《看海的人》的神设定是把“黑洞周围的相对论效应”缩小到一座山和山脚下的一片海这样一个非常小的空间范围内。于是小说中在人的脚力可及的范围内,就会体验到非常显著的相对论效应。
摘录一段《看海的人》中的情节:
“……时间与空间的扭曲也比这里大得多。即使是家里的一楼和二楼都会不同。”
卡慕萝米的话把我从出神的状态拉了回来。我定了定神,接过卡慕萝米的话说,“那可太不方便了。”
“其实也不是啦。虽然说不一样,不过影响的程度实际上也只有二十分之一而已……唔,从二楼的窗户看出来,下面行人的身高比实际的身高要矮一些、胖一些。想到自己也是那个样子,难免会让人毛骨悚然。不过要是站在下面看二楼的人,就会发现一切都倒过来了,人会显得又高又瘦。另外,一楼和二楼看上去同样大的地方,实际走进去看一看,就会发现二楼差不多要比一楼大出一成。而且严格来说,连地板和天花板的大小都不一样,所以,浜之村(山脚)的房子在山之村(山顶)的人看来,总是有点扭曲的样子,”卡慕萝米用银铃般的声音说着,“时间也是这样。和一楼比起来,二楼的时间过得要慢一些。如果有什么急事,在二楼做的效率会比较高。我就常常在睡眠不足的时候跑到二楼去睡觉,还有遇上作业没做完、或者第二天就要考试的时候,也会跑到二楼去学习。每到这种时候,我都会很羡慕家里有三层楼的人呢。”
“这种事情真奇妙啊。那么,一直生活在二楼不是更好吗?”
“那可不行。长时间生活在二楼的话,老得会很快的。我的班上就有一个同学,成绩非常好,据说他学习的时候就是一个人躲在四楼的,但是已经老得不成样子了。”
我情不自禁地轻呼了一声。“听起来,浜之村(山脚)的事情真是不可思议啊,但是随着高度不断增加,不就会慢慢变成山之村(山顶)了吗?从你们浜之村看来,我们山之村的人差不多一转眼就已经变得衰老不堪了。”
——这是不是比《星际穿越》里的“在黑洞周围呆了几个小时,地球就过去了二十几年”的想法有趣得多呢?
《星际穿越》真正“意料之外”的神展开,是在后1/3,也就是男主角坠入黑洞的“事件视界”之后的情节。在我们三维空间生物的眼中,连光都不可能从黑洞的“事件视界”中逃离,更罔论肉身了。但对于神级的高维生物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个事儿啊。这不,他们随手展开个超级立方体,就把男主角放进高维空间里躲开黑洞的撕扯了。
接下来就是本片的“戏肉”了——原来连“时间”这个三维空间生物无法跨越的维度在高维生物看来也不是个事儿,超级立方体里呈现的居然是男主角自家书房在时间轴上的展开。男主角居然可以穿、越、了。
这可真是急转直下啊。虽然从剧情上来说,这时终于连接上了影片前1/3的大量铺垫,情节自此走向完美的闭环。但是,时间穿越这个主题按照“硬科幻”的标准来看,在逻辑上就是本糊涂账,是很难自圆其说的。过去是因,未来是果。于是问题就来了:穿越是否能改变这个因果关系?当角色是从未来穿越到过去、在历史中翻云覆雨时,未来是皆有可能,还是冥冥之中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如果是回到过去改变了未来,逻辑上就难免遇到“祖父悖论”(哪怕只改变了过去的一丁点儿细节,也会导致在未来自己不能出生,那么怎么又会有一个人回去改变历史呢?)。
如果是回到过去拼命想改变未来却怎么也改变不了,那么穿越者的自由意志就撞上了“宿命”。自由意志说未来可以改变,宿命说未来一切注定,这也是一个悖论。很多穿越题材都乐意表现这种“未来命中注定”或“历史不能改变”的主题,穿越者往往费尽心思去改变历史走向,却恰恰成就了历史本来的面目。
但较真去想的话,你会发觉在穿越者知道未来细节的情况下,严格的“未来命中注定”或“历史不能改变”是做不到的。比如,假设我有预言10秒后未来的能力,这时我预测到10秒钟后旁边一个人会绊到石头摔倒。那么我只要马上走过去揍他一顿,他就没有机会去让石头绊了。“未来命中注定”或“历史不能改变”,只有在穿越者对未来的细节几乎不了解时才是行得通的。《寻秦记》里穿越到秦朝的项少龙,总是担心自己改变历史,却发现自己的所有所作所为都在创造那个自己了解的历史。但我们设想一下,假设项少龙知道秦朝历史的所有细节,这种情况还会发生吗?如果他知道秦王嬴政脸上本没有疤,他硬是往嬴政脸上划了一刀,那么即便后来大历史还是按照某个剧本滚滚向前,但历史的细节还是被改变了啊。
(来,让我划一刀呗)
而《星际穿越》的男主角正是一个知道历史细节的人,他在超级立方体里就是要给过去的自己发信号啊。可以说,只要他发出去的信号跟他从前见过的有那么一点点儿不一样,历史就被改写了。在看到男主角用引力波给过去的自己发送NASA的坐标时,我强迫症发作,脑子里一直在喊:“你的手倒是抖一下啊,抖一下啊!”只要手一抖,发出去的坐标错了一位,男主角找NASA的过程就会发生变化,即便以后还是找到了,从细节上来说,历史也就被改变了。
那么,是什么力量保证男主角的手一定不会抖,是什么力量保证男主角好像压根就机会没想起来自己是可以有可能改变历史的呢?只能是玄而又玄的“宿命”了。而“宿命”是一个多么“软”的设定啊。
5.仰望星空
好吧,从科幻作品的“设定”和“展开”上来看,《星际穿越》好像都不是十分完满的。
不过,即便如此,我还是要赞颂诺兰。虽然我好像动用了我理科生的那一面来剖析《星际穿越》,但我根本就是以一个多愁善感的文科生姿态欣赏完它的。因为我一想到在这个雷神们随便念个咒就能穿越宇宙 “不讲理时代”里,居然还是有人会去在意真实的宇宙是什么样子,就觉得很感动。
当银幕上的宇宙飞船驶过静谧的土星光环,当黑洞的吸积盘闪耀着迷人又透着死亡气息的光芒时,我想起小时候常在家里的天台上仰望星空,漫天星辰对着我闪烁,我想起曾有一个午夜躺在学校操场上看着狮子座流星雨朝我扑面而来。星辰带给我的那些震撼、感动与敬畏,好像已经是上辈子的事了。有那么几个瞬间,《星际穿越》好像唤回了这些前世的记忆。
我曾经也是仰望星空的科学少年,如今却成了一个只想低头看硬盘里女优的猥琐大叔。偶尔再次抬头仰望,群星已被雾霾遮蔽了光彩,但即便如此,心中也仍会升起“茫茫不可晓,使我长叹喟”的感慨。于是,我由衷地羡慕和敬佩那些仍在孜孜不倦地探索茫茫宇宙中不可晓的奥秘的勇士们。这个世界最后的真相也许就藏在那里。
所以,那些至今仍在仰望星空的人们啊,请你们接受我最诚挚的敬意。你们触摸着的,是人类最终极的光荣与梦想!
文:疯狂钻石 @魏知超
p.s.
(1)我并不认为刘慈欣不会写人物和情感。
(2)“引力就是爱”这句话是日本漫画家荒木飞吕彦说的。爱和引力有关联这个创意正是他的《JOJO奇妙冒险》第六部的核心主题。《星际穿越》的灵感来源真的只有诺兰宣称的那几部美国科幻片吗?诺兰作品中的创意与日本艺术家撞车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3)强烈推荐特德?蒋的《你一生的故事》与小林泰三的《醉步男》,在我有限的阅读范围内,我觉得只有这两部作品圆满解决了时间穿越中自由意志与不可改变的命运之间的矛盾。
(4)我本来还以为《星际穿越》后三分之一就算是神展开了,没想到刚看完的《超体》最后十分钟才是真正的神展开。我们误会《超体》了,它其实是比《星际穿越》还硬的硬科幻。当然,需要开点脑洞去补完。另文详述。
(5)心理学其实是理科。
——————————
我在喜马拉雅上线了一档介绍心理学最前沿知识的节目,精讲由全球顶级心理学家和科普作家撰写、海外近一年出版尚无中文译本的30本心理学新书,欢迎小伙伴们积极围观^-^
《魏知超:心理学前沿好书精讲》
11:26说明:这是一部我无法客观评价的电影。当我第一次看到预告片,又听说了剧本背后的故事时,简直像罗辑听到大史已经找到了庄颜一样激动。”等我真正看到电影时,的确就像看到了多年的梦中情人—一部商业电影,在讲述了一个震撼又感人的故事的同时,还能把这一切建立在尽可能科学的架构之上,甚至做出了展现出超越最前沿科研成果的努力——作为科幻迷+天文专业的学生,除了兴奋和感动,为大家解一下读本片的科学背景,也算是达成了“诺吹”一个小小的心愿。这个答案是看完电影的当夜赶出来的,有很多欠妥的地方,但是有人只看了开头一句话就开始黑“Interstellar里最大的力量是爱,因为爱可以穿越维度”,我想说,您还是读完小学语文再来知乎吧。
这里再添上一张Cooper落入黑洞后的电影截图:
此时向外看,原本360度的全景此时全集中在围绕视线的一个圆内:中央部分是他所朝向的半个天球的宇宙,四周环绕着吸积盘的影像。而吸积盘外部还有他身后那部分宇宙的图像,只是已经被压缩成细细的同心圆而看不见了。这都是由于黑洞视界附近光线几乎只能贴着视界传播导致的,因为按照广义相对论,视界处是不存在“向外”的方向的,视界附近,这个方向的空间也被大大“压缩”了,于是光是没法直接射出去的,只能一边绕着黑洞一边一点点的远离黑洞:这其实会导致黑洞附近会有一个由光构成的接近球面的部分,Thorne称为Shell of Fire,从黑洞外部看就是一个紧贴着黑洞的亮环。有趣的是,落入黑洞时,外界宇宙此时正高速远离Cooper,多普勒红移本应让整个图像变红。但Cooper所在的位置引力比外界强得多,所以引力又会使图像变蓝(光子落入黑洞时获得能量),这两个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所以看到的颜色依然是基本正常的。
关于科学上的“错误”可以参见这个回答
2014 年的电影《星际穿越》中有哪些科学上的错误? - 胡晓的回答
提示:评论中有剧透!
11.14:更正:影片中的虫洞的确和黑洞无关,是我理解错误。在和系里的美国同学讨论之后,我们基本确认影片中的虫洞并非单向通道,而是可以通过它向地球发送信息的,只是电影为了情节需要,在Endurance穿越虫洞之后并没有向地球发送过信息,电影中的解释是反向发送信息的效率极低,估计比拨号上网还慢很多倍。所以Cooper给女儿传递的信息主要作用不是解决安妮海瑟薇回来的问题,而是学会操纵重力让人类大规模离开地球。 影片开头的无人机以及农用机械导航故障不一定和磁场有关,因为GPS本身就有依据地球引力的广义相对论修正,如果出现引力异常,GPS的导航自然会出问题。
11.9:添上了对Kip Thorne的简介
11.8:添加对音效和配乐的评价
时空从未如此让人感动,除了引力可以穿越不同的维度,爱也可以。
(末尾有微少剧透)
首先,影片中的黑洞作为题图。
说自己是伪诺吹,是因为我的确很喜欢他的电影,但又受不了一些过(度)解(读)狗对他的无限拔高(尤其是《盗梦空间》),而且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知道多年以前看过的《致命魔术》也是他的作品。而且由于《黑暗骑士》导致的对《黑暗骑士崛起》的过于期待,失望之余让我也觉得诺兰不过如此。
但我的怀疑在看完Interstellar之后彻底烟消云散了,诺兰的确是目前最具大师气质的导演,《星际穿越》也是目前所有电影里科学和艺术的最完美结合(不要和我提2001太空漫游,技术限制,科学上是完全比不上的)上次能让我如此震撼又如此感动的,也许还是多年以前的《肖申克的救赎》(有些电影的确很震撼,但缺乏感动)。
先谈谈我比较熟悉的科学部分:
题图里的黑洞,除了黑色的部分之外,想必那个如同王冠般耀眼的环形结构是大家最关注的。这是周围物质在黑洞引力作用下落入黑洞的同时释放引力势能而产生的明亮结构。具体的释放机制主要是粘滞加热(viscous heating),因为这个较差自转的盘不同半径的角速度不同(越到内部越大),物质互相摩擦就可以释放相当可观的能量。至于为何是个盘,因为初始角动量的存在,这些物质在刚开始就有一个大致相同的角动量方向(想想太阳系为何也差不多在一个平面上,类似的道理),所以落入黑洞时的轨道也基本在一个面上。
于是,大多数时候,我们看到的黑洞是这样的
This Is What Happens When Massive Black Hole Gobbles Up Sun-Like Star (VIDEO)
当然,我们还知道黑洞本身不发光,引力会弯曲空间,于是我们看到的黑洞还是这样的:
APOD: 2014 October 26
这是几天前的APOD,计算了黑洞对后部星系图像的弯曲。
但是如果我们走的够近,黑洞也能弯曲背面的吸积盘的光线,最终会看到什么样的图像呢?
这种事情搞天文的也关心,虽然我们没法从观测上直接分辨吸积盘的内部细节,但是这个会影响观测到的光谱(也就是能量分布),这种事情,搞模拟的也不是没算过,但是他们的结果,差不多是这样的:
这里颜色代表光谱/能量的频率移动,蓝色代表频率变高,红色代表变低,同时考虑了引力红移和多普勒红移。
这个图像如果太Q的话,好一些的会是这样的:
好吧知乎没法插这个格式的视频,我截个图:
Visualization of the inner accretion disk around a Schwarzschild black hole
右下角的图形代表能观测到的能谱,由于相对论beaming的存在,能量会向高能区移动。
也许你注意到了,电影里似乎没有出现多普勒频移的效果(也就是一边红点一边蓝点),不过我倒是找到一张设定图:
注意这些不同的色块,代表了这些区域可观测的温度/能量,红色代表最大红移,接近内侧的黄色主要是引力红移导致的。而电影里我们看不到这些效应主要是这些区域的能量范围非常广,而且能量密度极高(也就是很亮),即使红移之后对肉眼来说还是太亮,所以我们看到的差不多是一个均匀的光带。(就像理论上太阳外侧会比中心部位暗一些,但现实中你也看不出来,而吸积盘的亮度太阳完全不能比)。
不过Interstellar超越这些科研成果的地方在于,Kip Thorne的推导加上高精度的模拟,最终能看到的不止一个吸积盘!上面这张设定图比较清楚,背面的吸积盘像不仅从黑洞“上面”绕射过来,同时也会从“下面”绕过来。而正对观察者一侧的吸积盘下部的光,则会绕黑洞3/4圈之后再次出现在我们的眼睛里(就是黑洞上部紧贴它的那条亮线)。这只是绕黑洞圈数较少的光线的像,剩下的像会更加接近黑洞视界,所以难以看清。
(贴张Kip的老照片,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的样子,Kip只用了三年就在Wheeler(也是费曼的博士导师)手下拿到PhD,30岁拿到Caltech正教授,当代广义相对论和黑洞物理的顶级大师,名著《黑洞与时间弯曲》强烈推荐。Kip参与了不少本片的剧本创作,还拉着诺兰的弟弟Jonathan去Caltech学了不少广相,诺兰本人据说去了SpaceX感受了造火箭的氛围)
这个结果,不仅仅在电影界,在科学界也是前所未有的!据报道,“诺兰的Group”(评论里有建议这样提不太好,我只是指代,加上引号好了)会至少发两篇paper,一篇黑洞物理,一篇计算机图形。
除此之外,还有影片前期对虫洞表面的表现,同样由于空间弯曲,你将会在虫洞表面看到来自整个“天空”(空间?)的影象。而飞船穿越虫洞的那一幕,逐渐接近视界的各种细节,简直是most fantastic journey ever!而着陆的第一个星球,相信看过大刘《海水高山》的同学会非常激动的。
好吧,如果诸位有耐心看到这一段,我要开始聊聊电影本身了。
电影的前段稍显沉闷,但是看完之后发现埋藏的无数包袱就会觉得《啊哈,原来如此!》(我为啥要用书名号?)诺兰擅长的穿插叙事在本片里和具象化的时间维度(这算剧透?)结合的天衣无缝。主角麦康纳多年前参演的《超时空接触》也是一个星际穿越的题材,但是为了表达诠释父爱,让外星人化身父亲的形象和穿越后的朱迪 福斯特接触,显得非常生硬。而本片里,前期引力红移产生的时间差,“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让观者觉得父女无论空间还是时间,都在拉开几乎无穷大的距离,离愁别绪让人感慨万千。而片尾(剧透开始!),在外星人(其实是未来可以操纵高维空间的人类)制造的时间变成一个空间维度的世界里,麦康纳通过对时间流的影响(感谢评论中的指正,其实是影响引力产生的引力波)操纵手表的指针给女儿传递关键信息,让人松口气的同时又被深深的感动:正如安妮海瑟薇在近乎绝望时所说的,除了引力,爱也是可以打破不同维度隔阂的力量啊!
特别还要提一下本片的音效和配乐。 本片前半部分涉及到太空的场面大都是完全无声的,甚至连配乐都没有,诺兰通过频繁的舱外/舱内镜头切换造成的有声/无声的对比营造出了太空旅行强烈的孤独感。尤其是Endurance到达土星附近的那一幕,非常作为一个小点无声的前行,背后的土星作为巨大的背景让我顿时联想起流浪地球里:“这时木星已占满了整个天空,地球仿佛是浮在木星沸腾的暗红色云海上的一只气球!而木星的大红斑就处在天空正中,如一只红色的巨眼盯着我们的世界,大地笼罩在它那阴森的红光中……”这一刻,人类是渺小的,然而正是以如此微不足道的力量向大自然给予的命运宣战,生命,又是如此的伟大。
本片配乐由Hans Zimmer操刀,寂寞大师在好莱坞的名气由来已久,中国观众最早熟知他的作品应当是卖拷贝的巅峰之作《勇闯夺命岛》,当然他之前的名作还有《雨人》,《红潮风暴》和《狮子王》,后来则有他和Klaus Badelt 合作的《加勒比海盗》系列也是广为人知(其中He"s a Pirate被国内各大电视台长期未授权播放,从军事节目到男性健康广告,可谓万能BGM)。不过之前Zimmer的配乐虽然极其带感,但我听来总有喧宾夺主之感:这段镜头明明是为了配乐拍的嘛,或者一到某种场景,耳边仿佛想起“该起音乐了”,于是Zimmer的曲子如期而至。
Zimmer一直善用恢弘的交响乐营造高张力的氛围,但这次,他的配乐却是流水一般渗入了影片的各个角落,无论的节奏还是响度都非常克制,影片末尾的关键时刻,虫洞两侧频繁的镜头切换在Zimmer略偏舒缓的钢琴曲的带动下的却能产生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如果说以前Zimmer偏向马克西姆或者朗朗的话,这次的Zimmer如同克莱德曼(好吧我俗了,那我说像内田光子或者Krystian Zimerman吧)
,润物细无声,让观众仿佛忘记配乐的存在,却又被配乐更加深入的影响。
【见11.4更正】PS:一个小小的疑问:按理说虫洞也具有和类似黑洞的性质,那么他们穿越视界进入另一边的时候引力红移会无穷大,换句话说地球上的人会觉得他们永远停留在视界上,但是电影里似乎把这个给忽略了,虫洞只是起到一个连接两个空间的作用,而且刚开始只是个单向虫洞(从太阳系进入,另一边出来,但另一端表现出来的又是完全黑洞的性质)。希望理论大牛给我解惑。
PS2:强烈推荐这个页面,他们居然计算了不同自转速率黑洞的图像变化!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interstellar-black-hole-physics-discovery-2014-11
没有剧透,放心看吧。
话也不多,完整解读之类的事情肯定会有大神来的。
客观评价:
1、故事很完整,结构很清楚,但很普通。普通到我看完懒得跟别人讲一遍。和《三体》有很多暗合的地方。沧海桑田造成的世代间隔并不新鲜,新海诚早年的《星之声》就讨论过,《三体》里也有。当然《星际穿越》做戏做得更足。
2、视觉方面非常大胆!诺兰真心什么都敢拍!《星际穿越》有目前剧情电影里看到过最好的有关虫洞、黑洞、四维空间的画面呈现!看到后半部分,身边一哥们忽然吐槽:好像你去过黑洞里面似的。不管他服不服,反正我感觉他是服了。
3、音乐也很有特点,管风琴元素让故事和画面更宏大,很贴切,也很特别。
主(tu)观(cao)感(shi)受(jian):
1、不如《盗梦空间》好看。
2、Brand博士换谁演都没差。导演!安妮海瑟薇的使用方式不对啊!
3、对普通观众来说信息量太大,对科幻爱好者来说又不够新鲜。
4、有《阿凡达》的长度,比《阿凡达》深刻,却没有《阿凡达》精彩。
5、电影开始前,导演和主演上台见面,导演只说了一句话——关于电影没啥好说的,你们自己看吧。海瑟薇微笑着说了一句——谢谢,马修全程——微笑。
所以在导演和主演眼里,我们大概只是一群麻瓜和会走路的钱包吧……
我来说说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太空精神。
人是活在当下的,看重眼前的利益,但是现实的喧嚣和安逸太容易让人一辈子把注意力放在了地面,忘了还有诗和远方的存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于我们的种群而言,除了耕耘好脚下的这块土地之外,也应该有一群人用深邃的眼观看到更远更远的未来,看到我们脚下土地的贫瘠,看到我们头顶之上那片无边无际的星空。
历史上人类对星空的探索虽然屡经挫折,但是可以说没有停止过努力,而大多数星空探索的理论,对于普通人而言,还是存在着较高的认知门槛,而各种艺术作品的存在,温和无害的降低了这种认知的门槛,普及了众多简单的科学知识,这些作品的存在,除了满足人们的求知欲之外,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一点是时不时的提醒作为个体存在的我们,应该打开思维,站在更深邃的角度审视我们的存在,站在永恒宁静的深空俯视我们的星球,我们的种群。
科幻作品的存在给人们打开了星空的想象力大门,因为背靠科学,面向未来,它理应被赋予更超前、更宏大的使命感,作为种群脚步的前哨站而存在,而最优秀的科幻作品,娱乐化只应该作为它振臂高呼的手段而存在,它的终极使命在于警醒、反思、激励、歌颂无畏与进取。
科幻作品与时代图景密切相关,工业革命时代,对真理的解释权,逐渐从神祇被夺回到庶民的手中,种群逐渐找回了对自身的自信,这时候的科幻作品,大抵是如儒勒凡尔纳那般的自信、积极乐观,充满着向上的精神面貌,而到了后工业时代,科学在种群自身的内斗中发挥的反面作用,也在科幻作品中得到放大,这时候的作品多了反省与怀疑,从两次世界大战到冷战,科幻作品的精神随着时代跌宕变化,中间也出现了对科技本身的怀疑,对地球本位主义的眷恋,太空精神中豪迈的自信开始逐渐多了些谨慎与怀疑。
对科技本身的怀疑与对人性本身的怀疑经常被捆绑在了一起,除了对科学的反思,人对自身的认知也多了几分消极意味,《星际穿越》中探索者马特达蒙的沦丧便是一类,机器人对人类的反噬也是一类(如《2001》中的HAL),科技的反噬和人性的沦丧经常出现在这几十年的科幻作品之中,这本质上属于科幻终极使命的警醒与反思一类,是一种有益的思考,但是过分宣扬便容易流露出消极的态度,不幸的是在商业电影的模式化套路之下,不分青红皂白加入的人性沦丧与科技反噬已经让这种没有思考的反思显得廉价。
猎奇心则可以转变为一种探索的激励,科幻片中太空探索与外星生命的相遇并不少见,这种接触有善有恶,大抵都是为吊足人的猎奇心,营造神秘感,激励人类探索,而具体形象之差,大抵也与时代有关系,冷战阴影下产生的异形、怪形让人恐惧,而苏联解体之后的外星人大多和善,即使爆发战争,也是以人类正面力量的胜利为主,但是目前看来,这种类型片剥去了太空探索的外衣也可独立生存,已经很容易与普通的怪兽电影混为一谈。
另外还有一类作品有浓厚的取向:地球本位主义,这种精神主要过分宣扬太空探索牺牲的可怕、深空的黑暗、以及地球母体的眷恋,2013年的《地心引力》在笔者眼中就是太空失败主义和地球本位主义的一个代表,这种科幻作品本身是歌颂探索的,但是在表现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偏差,容易给人带来负面的错觉。读过《三体》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托马斯维德,他有着明确的太空立场,种群的生存延续高于一切,相反那些左右摇摆无立场的好人却显得多而无用,摒弃维德身上不择手段的所谓劣迹,笔者高度认可他“前进,不断前进”强硬、外向的太空精神, 向往太空探索中的进取、无畏与牺牲,故对科幻片中表现的太空失败主义以及地球本位主义嗤之以鼻,要是连想象力都如此摆脱不了母星的重力作用,更何况真正的太空探索。《星际穿越》两线叙事之下,本质上歌颂的是父女之爱,但是并不妨碍其中对大无畏太空精神的歌颂,主角大无畏的自我牺牲,给种群的延续犁取了生存的空间,但之后掉入五维的段落,虽然完成了闭合,但是给我留下了难以言说的遗憾。
在《星际穿越》中,男主角最初的动机除了太空探索的精神,归结起来还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免受灭顶之灾,在电影中则表现为父女之间的承诺,以爱之名。所以男主角从一开始便留有回“家”的心,仍旧带有一丝地球本位主义的影子,当然在电影之中,诺兰通过强有力的煽动,将人性与牺牲架上了高高的神坛,被绑架到如此高的地方,作为被感染对象的观众也就骑虎难下了。
诺兰本质里还是熟谙好莱坞情感内核,《星际穿越》中的情感内核始终基于父女之情,就像风筝一样,不论飞了多远,都还有个回去的牵挂;《盗梦空间》的情感内核则是丈夫对亡妻的爱,所以不论在几层的梦境里面,丈夫最终都会回到原点;《蝙蝠侠》系列的情感内核则是韦恩对哥谭这座城市的眷恋,不论如何艰难,也会保护好哥谭。这种情感之间的维系,体现在《星际穿越》中,大抵也算是地球本位主义的一个情感变种吧,我不否认在《星际穿越》之中,父女情感内核设置对电影带来的煽动力和感染力,这让电影更普世,更加感人,对于电影,这或许再好不过了,但站在我的角度来看,这也是绑死在诺兰身上的一根绳索,像风筝一样,给了他足够手脚伸展的范围,却阻止他飞往更加深邃无边的空间。
而在我所崇尚的太空精神中,这种牵挂拥有童话般的诗意,但在深邃的太空面前,却是没有意义的温存。弦理论什么的我们不懂,只听说过E=MC2的文科生表示,这科幻有够硬,但不影响理解,好歹看过刘慈欣。抓虫的事留给物理学专业在校生,咱老老实实就电影说电影吧。
谈论《星际穿越》,不可避免的会被反复提及的几个参照系:《地心引力》、《2001太空漫游》、《三体》和《盗梦空间》。
先对比《地心引力》——这是2013年在大银幕上看到的最好电影,恰好是在11月份——2012年的11月,这份殊荣属于《少年派》。为什么11月份云集引进大片?因为接下来的贺岁档就没有引进片什么事了。
去年评价里说过,《地心引力》情节是0.5D的,画面是3.5D的,胜在身临其境的现场模拟,让你走进影院接近于走进航天仓。阿方索卡隆有牛逼闪闪的摄影技术,加上好莱坞电影工业发展到IMAX3D新层次,这部电影在技术上已经里程碑。《星际穿越》在这方面是不能比的,虽然2D画面做的太空已经足够震撼。实在难以想象在IMAX大屏幕上看到虫洞和黑洞的实现!但是硬科幻的实现上,《星际穿越》完全胜出,不会有“没有动力无法运动”这种低级错误,严谨遵守科学理论。简单说,还原太空视野是《地心引力》的主菜,却是《星际穿越》太空盛宴的一道。《地心引力》足够专心纯粹,甚至甘心牺牲剧情。《星际穿越》则不然,毕竟诺兰,从不满足于肤浅,他给了我们170分钟的时间。
和《2001太空漫游》相比——《星际穿越》有太多的致敬段落。想想那是一部拍摄于1968年的电影,中国刚刚进入文化大革命,大练钢铁赶英超美的事刚干过,美帝已经拿出一部前瞻50年、在人类没有登月的年代模拟太空漫游,至今被众多影迷排为科幻电影首席无法超越的神作。诺兰第一次接触科幻题材,保持了对前辈最恰当的尊敬(2001一直是诺兰心中十佳之首),但绝不止于致敬:电影在发展,科技在发展,关键是电影科技在发展:CG技术的疯狂发展,能够花6个月做一只船上的老虎,诺兰也敢花大价钱来实现准专业水准的虫洞、黑洞穿越、思维空间。库布里克在太空哲学思想构建上无法可及,他在那个时代无法实现的技术,诺兰做到了。为极客导演喝彩!
和《盗梦空间》相比——诺兰在改变。首先是更温情了, 好莱坞有过评论:诺兰的电影让人心生佩服,但鲜有感动,看他的电影你会给跪了,但不会给泪了。《盗梦空间》确实好到爆,但是情感表现上略机械,至少远远逊色于情节,或许对于这么一部偏执情节的电影,情感什么的滚蛋去吧!
但《星际穿越》不一样,他在讲故事,讲爱是最大的力量这个朴素的故事,甚至不惜煽情。这部电影有一个温情漫长甚至有些莫名其妙的铺垫,让你怀疑这不是在看李安吧?不过没关系,当你看到150分钟以后,所有的铺垫的其来有自,所有的莫名其妙都会恍然大悟甚至潸然泪下。在这么一个硬科幻故事中,有一颗柔软的心。
诺兰不变的是什么?是对表现时间的偏好。从处女作《追随》短短69分钟震惊你,《记忆碎片》的拼图式叙事,到《盗梦空间》将短暂睡眠划分层次,诺兰都在折腾电影的文本时间:或扭曲,或打乱,或倒叙,或收缩,或放大。他是个表现时间偏执狂。那么《星际穿越》呢?表面上是简单的双线叙事,情节不再那么缠绕,过去擅长且精通的非线性叙事,甚至要曲线乱码叙事被放在一边,采取了普通的平行叙事,似乎不再和时间线过不去,那个把时间作为主要表达对象的诺兰不见了。但是且慢,在这部专注讲空间而非时间的电影里,如电影描述的四维世界一样,时间只是一种实体,即将时间以空间的形式来展现。这是新尝试、新玩法,是用相对论玩时间本质,真的是玩到家了。
最后是和《三体》的比较:作为一名三体粉,个人观感,电影中无论是冬眠、穿越虫洞、高维度世界与低维度世界的转化、弹弓理论、人类拯救自我的等等,都与自己想象的《三体》描述的世界高度吻合。看完此片,无憾矣。但是,如果你没看过《三体》,你还没感受到那种震撼:有的科幻是重构世界,有的科幻则是重构世界观。作为一名只有高中基础的文科生,我对宇宙的全部想象在三体之前都是渣渣。即使《星际穿越》表现了壮美的宇宙景观,让很多文科生跪着出了影院,我也要说,拿起这本书吧!里边的社会学问题简直迷死人。
《星际穿越》里认真讨论到的想星际社会学问题是:A计划与B计划,即一小撮自负的人类有没有权力抛弃其他同类,移民到其他星球来保存自己?这样的群体自私有道德合法性吗?在布兰德老教授那里,他以为了全人类的名义终身编制这个谎言并实现之。而库珀反对这个远程人工胚胎殖民计划,认为这是致命而不负责任的自负。诺兰显然站在了这一边,并在最后以高维度通信低维度来实现反转。这个思辨虽然深刻,在诺兰的创作历程中,思想深度不高于《蝙蝠侠黑暗骑士》,较《三体》里简直是小儿科。《星际穿越》初步探讨了人类为什么走、怎么走的问题,而《三体》则探讨了人类怎么走、怎么回、遇到谁、跟谁斗,如何胜,甚至穷究到多宇宙的问题。展现这些,也许需要10部电影来完成。
最后,想想《三体》要被蹩脚的国内电影制片商改编,我就阵阵心痛:对比这部只是表现普通主题的电影已经震撼如斯,我已经开始为三体中一系列伟大思想如黑暗森林理论、思想钢印理论、缸中之脑理论等,无法被世界上最牛逼最有想象力导演来表现而感到遗憾。哪位介绍他们认识认识啊!挺急的,在线等!光棍节前夜,在腐国完成第一周目。
1. 世界的未来是赫鲁晓夫的,也是肯尼迪的(NASA),但归根结底还是谢尔顿的(Kip Thorne);
2. 谢尔顿也架不住搞理论没有数据支持啊;
3. 给我一个机器人,我可以创造一个民族---安妮海瑟薇;
4. 我骗人,杀人,跑路,但我知道我是个好人。---马特达蒙;
5. 经费紧张到把会议室放在火箭组装平台边上,这一切都怪奥巴马。---NASA;
6. 如果美国人用两个表就拯救了地球,那中国人带三个表不就可以统治银河系了?---长者;
7. 国际名导隆重推出星际版的《爸爸去哪儿》。---湖南卫视;
8.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我希望全世界都是北京。---汪峰;
9. 回地球当然要好好见见聪明绝顶拯救人类的博士女儿了。谁还记得那个农民儿子呢。---马修麦康纳;
10. 回想到高中时候物理课堂上低着头玩doodle jump,每次玩到十万分的时候屏幕一震就死了,一定是未来那个在五维空间中的我在拨弄gravity提醒我认真听课以后拯救世界啊。---答主。截图为《大雄的新宇宙开拓史(2009年)》
根据《大雄的宇宙开拓史(1981年)》重制
(转自微博@豆瓣电影)
《星际穿越》只能说是优秀,距离完美也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无限制地吹捧与无限制地贬低一样,都是不可取的。
对《星际穿越》的苛责其实是源自于我对它的期望值太高,诺兰本来可以做得更完美的。当然,这只是针对我这样长期看科幻电影的人而言。对于接触科幻不多,或者刚刚接触科幻,甚至《星际穿越》就是他看过的第一部科幻电影而言,《星际穿越》依然提供一个可供探讨、辨析和学习的样本。
在剧情上,《星际穿越》有三大问题:
其一,库柏等人不是第一个穿越虫洞的,在他们之前,有十二个人勇敢地穿过了虫洞。这无形中降低了库柏等人穿越虫洞的价值;
其二,为了大团圆结局,不惜损害故事整个的合理性。比如居然安排库柏从黑洞直接回到了木星环上,墨菲临死前儿孙成群(我以为多子多福只是中国人的观点来着),甚至让库柏驾驶飞行器去追求布兰德;
第三点问题最大,该片一直在强调人类遇到灭绝的危机,库柏等人勇敢地告别家人,踏上前途未卜的征程,然而进入黑洞“书房”之后,我们却被告知,之前的所有情节都是注定了的,有所谓更加未来的高度发达的人类安排了这一切,库柏不过是完成这一切的一个棋子,这种宿命论观点就将库柏之前的种种努力毁于一旦,使他的哭与笑变得毫无意义,因为是注定了的,无需努力也能得到。
在科学上的种种疏漏反而是可以谅解的。为什么呢?
因为第一,科幻电影毕竟是拍给普通观众看的,必须考虑普通观众的接受能力。科幻电影不是科普纪录片,不能以科学上是否百分之百准确作为唯一标准。没有科学错漏的科幻电影是不存在的,何况,就算是科普纪录片,也是针对普通观众的,在专业人士看来,也是有错漏的啊。
第二,《星际穿越》涉及到虫洞和黑洞目前还都是出于理论上,它们的形状和性质,它们的起源和用途,甚至它们是否存在,科学界都还没有达成共识。可以说,世界上有多少理论物理学家,就有多少种虫洞和黑洞的模型。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完全达成共识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说电影中的虫洞与黑洞有多么不科学,这种说法本身就不科学。了解《星际穿越》前情的人都知道,它呈现的虫洞和黑洞是美国理论物理学基普·索恩博士提供的模型,索恩博士甚至为此发表了两篇论文,还写了一本叫《星际穿越中的科学》的书。导演诺兰则在索恩博士提供的模型上进行了艺术加工,虫洞与黑洞本身的不确定性给他的这种加工带来了极大的自由。比如库柏掉进黑洞后,进入了一个类似博尔赫斯笔下的“巴别图书馆”。这显然是一个图书爱好者才会想象的场景。作为一个图书爱好者,虽然明知道其中不够科学,但我依然爱死了黑洞尽头是图书馆的这个想象。
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星际穿越》自有其价值。
首先,它提供了一个科幻构思与故事推演完美结合的范本。虽然《星际穿越》本身只能说是艺术性与商业性妥协的结果,但不同的人进入影院观看都能有所收获:小清新看到了穿透宇宙尽头的是爱,科技爱好者看到了科技拯救世界,天文爱好者会看到宇宙美丽的风光,哲学家则注意到了宿命论与面对宇宙人类的渺小,就算什么都不是的人,也能欣赏到恢弘的画面与配乐。
其次,它提供一个让忙碌的中国人停下来思考的契机。说真的,现代中国人真是太忙了,忙得连抬头看一看星空的时间甚至念头都没有。《星际穿越》的热播,让很多人探讨相对论、黑洞和虫洞。不一定真懂,多数都是一知半解,但总比一无所知好。大部分人会很快忘记,加入到别的热闹之中。现在是信息时代,总会有新鲜热辣诱人眼球的事情发生。但我相信,其中也会有一小部分人会停留下来,尝试着仰望星空,尝试着思考宇宙、生命和一切的奥秘。他的一切,甚至人类的未来,都可能因此改变。
第三,它对于中国的科幻电影从业者有着特别的意义。这不是我们第一次被美国好莱坞的科幻电影所触动与撼动,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的科幻电影在哪里?这个问题其实大家都在问,问了好多年了。但问题还是问题,甚至可供讨论中国科幻电影的样本都没有。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有人从文化根子上找,有人从广电总局身上找,有人从电影发展历程上找,然而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据我所知,至少有三十多个科幻电影的项目在前期运作之中,但没有一个项目真正开始拍摄。大家都在等待,等待中国科幻电影井喷的那一天,其实是等待别人成为先驱或者成为先烈,而自己跟在后边,或顺势而上,或偃旗息鼓。《星际穿越》告诉中国的科幻电影从业者,不要怕理论高深,不要怕题材限制,只要你肯认真地用心地做,一定能拍出优秀的中国科幻电影。都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美国科幻电影这棵根深叶茂的树够大了,但大树底下也不长草,自怨自艾自卑自弃的人就是如此,所以,最好的做法是爬到大树的顶上,视野更开阔,前途也更远大。
8号看的电影,这个周五打算再去看一遍。
很喜欢前两名的答案,不会写影评,诺兰的电影只看过《盗梦空间》和《黑暗骑士崛起》,本来是不想班门弄斧的,但看到 @胡晓 下面的评论 @胡灵焕 ,有不同意见,所以想简单和大家讨论下我看完电影后的几个困惑。
英文不算好,有很多台词没听明白,如有误解请多见谅。
——————————————————————————————
地球危机的起因:
并不是磁场异常,而是由于地球上的植物传播了一种凋萎病(blight)而大面积死亡,由于干旱造成的农作物短缺和天气异常(沙暴),地球将不再适合居住,所以才有了后面的Lazarus Mission.
至于为什么NASA需要跨出太阳系寻找,我个人理解在电影的timeline(灾难末期,人类眼看就要灭亡)之下宇航员应该已经探查过太阳系内的所有行星,所以NASA将视线转移到太阳系之外,而且
已经有宇航员穿越虫洞到达太阳系之外,太阳系已经调查完毕是极有可能的。
至于@胡灵焕:2.借助着主角传回来的黑洞里面的数据信息,解决了太阳系里面Gravity异常的问题。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影片中数次提到Prof. Brand的advanced equation. 就是困扰了他几十年在小队出发后还在计算但实际上根据Mann的说法早就已经解决了的公式。
这个公式是做什么的呢?
How the gigantic space station, far too heavy to be launched into orbit with conventional rockets, could be lifted into space.
地球眼看就不能居住了,那么剩下来的人口怎么办?就需要一个巨大的空间站把幸存人口都送上太空。NASA facilities, which have been constructed on Earth to serve as gigantic space stations. 影片中NASA的基地就是空间站。但这个空间站这么重(想想就好重。。。),以现有的技术而言无法做到。那么问题来了……
为了解决量子力学和重力的问题,教授需要来自黑洞后的一个奇点的数据,而这个数据又是无法得到的。
这也是电影中教授死后Murph发视频质问Cooper的原因,教授在你们出发之前就已经导算出公式(推导出不代表成功),明知道Plan A不可行还让你们走,那么老爸你是不是也是知情的?所以你抛弃了我们?! (leave us to die)
在Cooper小队出发前,教授已经派出过13名宇航员穿越虫洞,每个人身具探查附近(虫洞的另一面)星球的可居住性的任务,他们到了各自的星球就放置大概是个信号感应器的东西(beacon),表示这个星球可以考虑。 虽然NASA联络不到宇航员,但他们通过信号感应器知道有三个星球,分别是Miller, Edmunds, Mann(以宇航员名字命名)信号活跃,这三个星球随即成了copper小队探查的任务。
Plan A:
当初Prof. Brand提出了Plan A 和Plan B。让我们再开下脑洞,如果说,教授的公式成功了,我们三维小爬虫终于可以笑傲五维了。我们之前学的物理都推翻了,重力也不再是原来的重力了,而是specifically gravity. 这有什么用呢?也就是说本来重的飞不起来的空间站(你以为Cooper找到的仅仅是NASA基地嘛,那明明是人类末日的最后一艘方舟啊!!)克服了重力,现在可以飞起来,那我们飞到哪去呢? 这也就是Plan A的目的,在三个星球中寻找人类的下一任地球。
Plan B:
我们都知道Plan A是不可行的了。可惜Cooper一队被教授阴了一把飞了。那么这个Cooper死活不同意的计划是什么呢?如果教授的公式失败了(教授捂脸),或者幸存人类都快挂完了Cooper他们还没有回来,那么就执行"popluation bomb". 地球上的人死就死光了,飞船上冷冻柜里存着受精卵(没错就是Amelia拿出来好几次那个长柜子一样的东西),毕竟不能指望Cooper队伍两男一女来繁衍地球后代不是~你们只管找到最适合居住的星球,然后开始抚育“新地球”的第一代吧。
话说回来既然教授明知道Plan A不可行,为什么要把所有人都蒙在鼓里。大概是因为人性的自私与冷漠,只有自我能得救的情况下才会团结合作。可以看到教授和Cooper是不同的,对于教授而言,人类的繁衍生息才是最重要的,个体都是可以牺牲的。Cooper却是视自己家庭为一切的人。不过教授让Amelia上了飞船,也许也是割舍不下吧。
回答一个 @晓渔的疑问
主角Cooper是前NASA成员(former NASA test pilot),Prof. Brand是他之前的professor。记得影片中Amelia和Cooper第一次见面说我姓Brand然后Cooper说我认识一位Brand教授,所以Cooper对NASA的精神人物教授而言根本不是才闯入一个小时的陌生人物好么~~人家明明很熟~~至于Brand为什么恳请Cooper驾驶飞船,第一人家本身以前就是pilot,第二NASA已经无人可用,之前派出去探查行星的估计都死光了,反正没回来。影片里有一幕Cooper说我驾驶根本没飞出过XX,然后教授说我们的连基地都没飞出去过(大意是这样,那几个英文单词没听明白)
至于为什么Cooper答应了,也不扯什么人类大义了,教授曾说过你如果不帮忙,你女儿Murph就是地球上幸存的最后一代了(last generation),所以我更相信Cooper是为了自己的儿女答应的。再说Cooper有着强烈的宇航员荣誉感和归属感,影片中Murph的老师说阿波罗登月计划是个谎言,Cooper的表情都不对了。而且他和岳父聊天的时候有提到过觉得自己不属于这里(地球),总觉得冥冥之中太空中有什么吸引着自己。所以为儿女或是为自己,Cooper都是会答应的~
参考资料:
http://en.wikipedia.org/wiki/Interstellar
http://screenrant.com/interstellar-ending-spoilers-time-travel/
我希望你们将我这段评论看完...............
我并不是什么技术流,科技控,也没有兴趣去研究电影里面的学术漏洞,我想你们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我身上
我生活在一个西北城市,道路上的绿化建设并不像南方一些大城市一样,可能跟地区环境有关,路边只是一些粗大的杨柳,有些偏僻一点的地方还有一些松树,这些树木使这座城市看起来不那么单调。有一年春天,那时我在下学路上,天灰蒙蒙的,刮着大风。西北的春天向来如此,并没有向南方诗人的那样诗情画意。风越来越大了,夹杂着路边的白色垃圾,漫天飞舞。远处的景色不再是灰蒙蒙的,而是黄色的,就像电影中一样,我下意识的将衣领拉高,拼命的骑着单车,希望赶紧回到家,逃离这该死的天气。视线慢慢的变得模糊,我只能费力的推着单车,黄沙已经将我包围,风就像刀子一样在割着我的脸,我无法前进,只能保持原地不后退就好,真的是太可怕了。路边的树木在慢慢倾斜,停在路边的自行车全部倾倒,汽车都好像在奋力奔行。我费尽力气,筋疲力竭的回到家,头上的黄沙已经占据了我的脑袋,脸上全部都是黄沙,书包上有着一层厚厚的尘土。当我想好好地清洗的时候,停水,没有一滴水,停电。一切都没有了,只有狂风打着玻璃的声音。那是我感觉外边的风能把我吃掉一样,太可怕了。晚上的天是红色的,我不知道为什么是红色的,总之我的记忆里,只要是这个颜色,总没什么好事发生..............
第二天,我无法正常的洗漱,靠着几瓶矿泉水简单的打理一下。路上,一切都变了,街道上有着一层厚厚的尘土,光是人们走路的带动就将尘土漫天飞舞,路边巨大的广告牌砸向了身后一个即将拆迁的小区,很多两个人都抱不住的杨柳连根拔起,横倒在路中。来到教室,课桌上是厚厚的尘土,黑板,地面,楼道。教学楼顶的栏杆也全部吹到了楼下,后来一连几天都是这样。直到下个一场小雨才抑制了尘土的蔓延。
我想告诉你们的是,电影中的场景不是科幻,很多地方正在发生,就像北京的雾霾一样,在一点一点的占据着我们的生活。不要真的等到电影场景出现的那一天,依靠匪夷所思的高科技高智商,主角逆天的表现,然后太空移民到另一个星球,这个不现实。
在公路上拍到恐怖沙尘暴!视频可能很少人会关注,这是网络上真实的视频
希望你们能看到~~~~~
—————————————————————————————————————————————————————————————————————————————————————————————————————————————————————————————————
看到评论的小伙伴里有一些是与我有相同经历与感受,当然,还有一些小伙伴说我答非所问,我承认,确实有点跑题,如果这是考试作文的话,绝对零分。写这些东西的时候我还专门问了我老爸这些年沙尘暴的情况,他说少了许多。有一些日本人,韩国人(没有朝鲜人)经常在春天的时候组团来我们这里的郊区县城种树。而本地人真正有这个意识的很少,一个13亿人口,一个经济总量全世界第二的国家,在环境治理的问题上还需要韩日人民千里迢迢的的帮忙,这是我们国家的一种悲哀。我们的管理者显然更注重经济发展而不注重环境治理。不要到了像电影中一样,我们才懂得环境的珍贵。最后将新闻截图给大家看一下,希望有所帮助
无论是作秀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他们确实千里迢迢的过来种树,然而我们却很少关注这些问题
-
笔记本上的科幻世界
有意思的是,我在观看《星际穿越》的时候,好几次回想起一部与这部影片完全不同类型的的电影:《碟中谍II》。
我看《碟中谍II》的时候,也开了很多次小差。我当时想到的是,吴宇森带去的香港动作设计团队手里那堆收藏了很多年的笔记。
虽然文戏的口碑非一般的差,《碟中谍II》还是征服了大量动作片爱好者。最后半小时的追车戏,武行的戏法层出不穷,在那个年代的好莱坞电影里,不知令多少人大呼过瘾。
那半个小时的电影,其实已经不是电影,而是一场特技春晚。演员一拨一拨儿上来,纷纷表演着自己的绝活。剧情已经无关紧要,所有人做的所有事,都是为了引出下一个特技。
这让我忍不住想:这些精妙的动作设计,相互之间并没有逻辑关联,这个电影的动作团队又是怎么想到把它们捏揉到一起的呢?
我猜,最大的可能,是笔记。
动作设计师也要做笔记,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纪录片《成龙:我的特技》里就介绍了成龙的「动作特技实验室」的运作。
成龙在纪录片里说,当他在「洗澡时或者开车时」想到一些点子的时候,就会记下来,然后到这个实验室里来测试,看能否在镜头前实现。如果可以实现,就会成为未来的成龙电影里的备用方案。
不过成龙这个实验室里有一个指导思想,就是怎样用尽可能低的成本,去呈现尽可能「酷」的动作。这当然是我们在电影产业的投入和成熟程度都没法与好莱坞相比的情况下不得不做的选择。如果没有这些低成本替代方案,香港电影也不会发展得如此迅猛。正如当年日本的动画产业用「不对口型」来削减成本,香港人也会用纸箱来代替昂贵的气垫。当然,「不对口型」是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而香港的动作人用低成本来拍动作戏,那是真的要搏上性命的。
那香港的动作设计师们就只能天天绞尽脑汁研究怎么用低成本拍动作戏么?我想,他们肯定同时也研究出了大量的高成本动作戏拍摄方案。只是一直为预算所限,这些设计从来未能搬上大银幕。
当《碟中谍II》这样一个不怕烧钱的项目出现时,我能想像出那些动作设计师们翻阅着十几二十年来的笔记时热泪盈眶的样子。
-
我不知道有多少《科幻世界》的老读者在看《星际穿越》时想起了那个叫「奇想」的栏目。那个栏目的主旨是让那些有奇思妙想但无法将之整理成小说的科幻爱好者将他们的点子分享出来。我一度对那个栏目很不感兴趣,常常跳过不读——因为它们不如小说般有趣。
很久以后的某一天,我才明白,「奇想」对于科幻创作者是怎样的一个宝库。
「想象一个有生物的外星球的样子」,便是「奇想」曾经出过的一个题目。看着浅海覆盖的米勒星,冻云悬空的曼恩星,我就想起「奇想」里那些对外星球的想象。
科幻爱好者的笔记本里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妙想。因为电影技术的发展,因为科幻类型片越来越高的预算,还有电影工作者们越来越高的投入,让越来越多的这样的点子出现在了大银幕上。
对于深度科幻迷来说,这部电影没有提供任何新鲜的观点。它只是一些科幻世界里的陈腔滥调重新排列组合成了一篇新文章。但它仍然意义非凡,因为我们是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到这些曾经存在于脑海的想象。
把离心力当重力建造的太空站,我最初是在《安德的游戏》里读到的,可是《安德的游戏》电影的内景里完全没有绘出那番奇特的场面——倒是《极乐空间》里的景象让我们能够一窥端倪。
【《安德的游戏》里唯一指示太空站内部地貌的方法,就是一个静止镜头下看到的远处窄窄的上行楼梯。】
【在《极乐空间》里我们才算预习了会在《星际穿越》中看到的大型空间站的「地」貌。】
《星际穿越》里这些科幻元素之间本身是缺乏联动的,所以把它们强拉在一起时,就些微有点吴宇森那种「动作特技春晚」的感觉了。所以一个较真的人肯定可以从里面挑出不少bug。
可是那又怎么样呢?
我观影的时候想,我们小时候,要是物理老师能在课堂上给我们播放这样的画面就好了。
-麦田守护者的太空漫游
毫无疑问,《星际穿越》是近年来最具野心,视野最宏伟,涉及科学和科幻构思最深入的科幻电影。不过,看完后我很能理解在国外著名评论综合网站Metacritic及烂番茄上本片为何总体评价不是特别高(Metacritic上《星际穿越》74分,还不如动画片《超能陆战队》,烂番茄上本片新鲜度74%,低于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狂怒》)。这是一部暇瑜互见的影片,既有非常出色之处,也有很多问题。我没法认为《星际穿越》是什么神作,放到诺兰的电影中,本片我觉得也未必能排进前三。影片总体上跟阿方索·卡隆的《地心引力》不相上下:在故事、角色、节奏方面,《星际穿越》都未见得能超过《地心引力》,不过胜在其对人类星际旅行的态度更为积极,不像《地心引力》主题是回归母体的保守思路。在视觉效果方面,《星际穿越》虽然已经相当出色,但不如《地心引力》那样清晰完整,部分场景显得有些凌乱。穿越虫洞等场面堪称精彩,却也未见得比当年《2001太空漫游》或《超时空接触》中的类似场景高出多少。
《星际穿越》最出色之处在于:它
前所未有地把科幻小说中的高度概念化的科幻构思和科学假说以视觉方式呈现出来,包括黑洞、虫洞、奇点、五维空间、时间膨胀与压缩(相对论)、全球食物危
机、类地行星探索、深度休眠、墨菲定律等等。这个电影故事如果放到科幻小说中,可以说毫不新奇,甚至只及得上四五十年前的科幻小说设定。在看电影的过程
中,我无法克制地一直在想一部中国科幻小说:郑文光先生的《飞向人马座》!《星际穿越》的后半段基本就是《飞行人马座》的缩写版。尤其是主角在飞船燃料不足的情况下,借助黑洞的力量飞向目的地一段,简直和小说里的情节一模一样!(如果今日把这部小说改编一下拍成电影,把小伙伴们流浪太空的原因从敌国破坏变成别的意外,会是极其精彩的)但这个故事放到科幻电影中,《星际穿越》则是相当了不起的。影片把一些很宏大甚至有些枯燥复杂的科幻构思与人类情感结合起来,在这一点上,《星际穿越》比诺兰的《盗梦空间》做得更好,后者整个复杂嵌套的故事基础是男女主角的爱情,其实缺乏坚实的阐述。
影
片中有不少科技硬伤,但都不算很严重,比如火箭离办公区如此之近,比如整个NASA似乎只有迈克尔·凯恩这么一位老先生在做基础研究,比如黑洞中既无强大
得足以撕碎一切已知物质的引力也无超高温的等离子流,比如飞船没有反推减速装置就能降临其他星球等等。吐槽这些问题其实意义不大,既然本片请到了基普·索恩这样的科技大牛做顾问,当然会考虑到,显然它们多是为了剧情做出的妥协。
在我看来,《星际穿越》仍然距离《2001太空漫游》甚远,至少隔着几光年的距离。向来以控制力著称的诺兰在本片中把握得并不太好,颇暴露出些问题:
1,致敬太多,缺乏独创性
看《星际穿越》的过程中,我脑子里不断闪现出各种经典科幻电影的影子:《2001太空漫游》的影响自不必说,空间站、方碑式的机器人等无处不在。其他还有《索拉里斯》、《太空先锋》(类似主角)、《黑洞表面》(解释虫洞理论的方式)、《宇宙静悄悄》(飞船中与非人类孤独相伴)、《异形》(飞船内部及冬眠场景)、《绿色食品》(地球食品恐慌)、《超时空接触》(穿越虫洞)等等。《星际穿越》力图打造成传统怀旧风格的科幻电影,但过多的致敬和或明或暗的引用让人觉得缺乏新意和独创性,似乎没有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世界体系。影片中引用的迪兰·托马斯那首《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曾被很多部电影引用过,这也能间接看到其原创性不足的问题。
2,故事略凌乱,铺垫不到位
影片开始设定的世界面临食物危机,只有玉米一种作物能够种植,但电影前半段都集中在一个美国的农场中,除了风沙较大,感觉不出整个世界面临绝境的气氛,主角们照样喝啤酒、上学、打棒球……这样田园的场景与后面宏大的人类探索移民星球场景有些不协调,很难相信那艘似乎从玉米田中升起的火箭就是人类最后的希望。
影片前半段的铺垫显得有些过长(尽管故事很有风味),一直到最后三分之一部分才把气氛推向高潮。不过结尾处主角进入黑洞及女儿墨菲在家中寻找答案一段,无论是汉斯·季默的配乐还是平行剪辑都显得有些冗长,不停地渲染情绪,几乎用了十分钟才推动到顶点。
此
外,主角去太空的动力不足,一句“你是最好的飞船驾驶员”显然是不够的。库珀即使不去太空,两个拯救人类(包括主角子女)的计划一样会有人施行。为什么非
他不可?要让主角舍弃一双子女,参与到一个如此充满未知的危险之旅需要更强大的戏剧动力。在这点上,《超时空接触》做得就比较好。那部电影中的女主角少年
时失去父亲,一直想继承其遗志探索太空,她在地球上与世俗社会格格不入,更愿意全身心投入到科学探索中去。因此义无反顾加入一段可能一去不回的探索之旅就
显得非常合理。本片结尾处催人泪下的父女情非常精彩,但你心里会不会嘀咕一句“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但如果没有主角当初飞向太空,又怎能找到人类获救的密
码?诺兰在这里陷入了一种矛盾之中。
《星
际穿越》中有一段马特·达蒙不听劝阻进入空间站的戏,和《2001太空漫游》中大卫进入船舱一段非常相似,但诺兰影片中这段戏的镜头感显然不够好,与库布
里克相去甚远——我认为,本片拿来与《2001太空漫游》、《地心引力》、《超时空接触》等影片比较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在比较中才能看到各自的独特之
处与优缺点。能与《2001太空漫游》比本身就是一种荣耀,众多科幻电影中能有幸与之一比的也数不出几部来。
从麦田守望者出发去太空漫游!这就是影片全部的意义所在。不管怎么说,《星际穿越》是一部非常纯粹的科幻电影,它重新拾起了科幻电影中的“朱庇特神话”题材(指非常传统的太空探险题材)。在这个科幻电影格局往往变得非常微小的时代,这种意义比它的水准到底如何更巨大。
我来转发一则脑洞比较大的影评,《星际穿越》:血统论的世界?
作者@-马前卒-。
注意:可能是由于发表在人民观察家的缘故,督公此文一如既往地「少了点什么」。督公文中说「我们是猴子」,但熟悉督公的朋友应该知道,督公没说出来的那句话就是「我们不仅仅是猴子」,这点还请各位知友注意。文末说到要考虑到血统论惯性带来的影响,就戛然而止了,对于「不仅仅是猴子」的我们而言,考虑到血统论惯性带来的影响之后要做的就是超越它。
《星际穿越》看完了,本来想发狠吐槽一下科学细节,比如黑洞要大到什么程度,史瓦西半径处的潮汐力才能小到让活人过去;比如为什么宁可移民寸草不生的异星,也不改造只是有点农业问题的地球等等。
顶着这份雄心上网一看,带着博士、研究员头衔的影迷已经占领了各大社区,不是学天体物理就是搞航天推进技术的,专业影评一写就是百十篇,你要是只学过球面天文学,都不好意思开口说我们单位也发了票。我此生最高学历是土木工程的本科,就没必要晒那点科普书里看来的段子了。干脆,我就忘了这电影是科幻片,从纯粹的情节角度谈谈观感,扯到哪里算哪里。抛开科幻元素,主线情节就是“小人物拯救世界”。这毫不意外。大片么,场景要宏大,主角的责任要重,神圣感要强,那什么目标也比不过拯救世界合适。
另一方面,观众是普通人,不是天生的超人蝙蝠侠,要激发我们的代入感,就不能让主角起点太高。所以,许多叫好又叫座的好莱坞大片都是走“小人物拯救世界”路线。
剧透一下,本片里最关键的2个小人物绝不是随便选的路人甲乙丙丁,而是时间循环中注定的英雄,库珀和墨菲之间有父女相传的血缘、智商。主角家看似普普通通的书房是五维空间的交叉路口,是引力波唯一能穿透的孔洞,能让三维空间的未来影响过去。所以两位主角还拥有外人无法替代的超时空交流能力,保证了全片一切重大事件早在开始之前早已注定。
这个偏“奇幻”而不是“科幻”的设定,才是全片的主线。在好莱坞大片中,类似的设定比比皆是:《指环王》里的阿拉贡纵然混成小镇浪人,凭着神圣血脉也理所当然地要当皇帝,权倾天下的摄政王必须自焚让位;《天国王朝》中,以一人之力挡住萨拉丁的小木匠,是耶路撒冷王国最能打的贵族的私生子;《黑客帝国》开场没几分钟,宅男尼奥就开始展示“The One”的神力;哈利波特的父母是最强巫师;星战系列拍了几十年,最核心一句台词还属“我是你爸爸!”
总之英雄的先辈可能是英雄也可能是枭雄,但绝不会是窝囊废,就连智商70的阿甘也得有个名将当祖先。只要你想通过拯救(改变)世界来打动观众,你就得先给自己找个好家族——然后再从普通人的角色开始混。幼年阿纳金的影子
从剧情来说,优质的血统(或者神力、预言)是剧情的需要。
因为作为普通人的观众很清楚,小人物一路爬向拯救世界的高位,每一步都像从外壁攀爬摩天大楼一样危险,像骆驼钻针眼一样渺茫。平步青云的故事既不真实,也没法创造剧情的紧张感。
所以,追杀的子弹必须打到主角的脚跟后面一寸,唯一的出口前必须堆满障碍物,救命的援兵一定在最后时刻才会到来。主角总是在无数的不可能中,从刀锋上走过去,找到唯一可行的成功之路。这样问题就来了,导演如何说服观众,观众如何说服自己,接受主角在所有的小概率事件中都会获得了成功的事实呢?
你总不能说主角是个赌神,骰子见了他只有六点一种脸色吧。
唯一能让多重小概率事件“合理”的解释就是天命所归,是前缘注定,是神圣正义古老强大的预言。当然这个解释一般不会明说,只会作为隐藏的主线低调地埋下伏笔,在关键时刻出来一锤定音。佛教最通俗的传教手法是说因果,但在佛教故事里,总是所有巧合都发生后,才由高僧出来解说前缘,破解孽障。为了抓住人心,导演和求施舍的大和尚玩的是一套路数。前面提到电影需要代入感,这正是为什么天命在身的主角也必须从凡人起点开始的原因。
不过,大多数观众和高贵血统没什么关系,也不会相信自己半夜上厕所的时候会得到神灵赐福,但这个“通例”并没有引发观众的反感。相反,【some men are born to be hero】这种话可以堂而皇之地当台词,乃至印到海报上。可见观众还是很吃这一套的。为啥呢?我猜,因为我们是猴子。
人类进入文明史才10000年,在名义上摆脱贵族社会才一个多世纪。在我们作为人、作为高等哺乳的大多数时间里,我们的祖先都生活在以血缘为基础的猿类群落。在这个群落里,关系的基础是基因,能力多半也来自基因。由于人均寿命只有二三十岁,部落领袖和长老往往在幼年就是孩子王。
基于这种生活环境,对优质基因的敬畏是基本求生的技能之一,最终这种敬畏很可能也经埋进了我们的基因,时刻影响我们的潜意识。在汉语里,我们至今用“家”这个词来称呼各行业拥有最高技能的人。所以观众能接受电影主角炫耀血统和家学渊源。这个问题甚至延伸到电影之外。
水浒传里,大刀关胜排名第五,前面只有政委宋江、司令卢俊义、参谋长吴用和副参谋长公孙胜,算是梁山第一将官。他凭什么?就凭他是关羽之后,血统无敌,连最能打的禁军军官林冲也得屈居其后。读者看到这里,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在现实政治中,印度有尼赫鲁家族,美国动不动就是父子总统,中国有红二代红三代,萨科齐的儿子大学没毕业就就当了法国最发达地区的议员,被党派推出竞选欧洲最大商业区的主管,更不要说日本那种近乎世袭的议会了。当然,现代社会,教育发达、科学昌明,大家都知道基因和能力没有那么多的必然联系,但一旦落实到具体选择上,越是强调大众政治的国家,越容易出现血统型领导人。“选贤与能”的原则总是会变成“大人世及以为礼”,这背后不仅仅是体制问题,恐怕还有普遍思维习惯的作用。
无论是做电影编剧还是做全社会的“顶层设计”,都无法回避人类社会中这个基因-文化的双重惯性。你可以不喜欢这个惯性,但你必须正面考虑它的影响。
1997年 contact之后的朱迪穿过虫洞看到了“父亲”
“父亲”对她说:Alright, alright, alright..
11/17更新。引力波的部分是我记错了,羞耻的删了,谢谢提醒。
昨天看见潘海天发了条微博
其实科幻总有BUG,科幻的乐趣也正是脑洞大开的思考这些BUG。但总有那么一群人,没有掌握正确的服用方式。觉着这个不合理,那个不科学,然后就喷这个垃圾,那个无趣。死理性到这个地步,特别败坏好心情。
嘲笑科幻的人,就是留在地球上的农夫。只能饥饿,窒息,等死。
二刷归来,严重推荐。近几年最好的硬核科幻片。(两次都遇上爸妈带着熊孩子也是醉了,熊孩子不停的问,爸妈不停的解释,原来这是个科普片么。)此片比较严谨,建议去看的同学们不要带着抓BUG的心理去看。本片有物理大牛背书,找BUG挺困难,不如好好享受电影。至少到了二刷再去琢磨,不过我二刷倒是没找到什么太大的BUG,所有细节都能前后呼应,觉着有BUG的同学请去刷第二遍。另外,科幻不可能特别严谨,绝对严谨的叫科学小说。从科幻里挑BUG是挺没劲的一件事,何况还有大牛背书,你们确定自己比Kip更懂相对论?
忘记是谁说的了,硬科幻就是拼点子的。本片有KIP加持,更像是他个人的学术报告。枯死病、引力、虫洞、黑洞,每个点子拎出来都可以发展出一部电影。电影受限于时长,很多背景和设定交代的不是很清楚。所以显得特别硬,如果不是深度科幻迷,估计会觉着很晦涩。按理说这种片子应该不算大众化,不过有诺兰兄弟和强大卡司的加持,生生给炒成了热门。太空漫游上映后也是骂声一片,不过难以阻止它成为神片。星际穿越能不能成为神片不好说,不过肯定会引发现象级的讨论。
由于硬核的元素太多,其他部分的想象并没有惊艳之处。尤其是飞船的设计,过分平庸了,甚至还没有1968年的太空漫游高大上。不过这也是诺兰故意处理的,迎合了地球的灭世情境。
电影里太多向太空漫游致敬的地方了,其实说是致敬也不太合适,毕竟太空漫游太经典,决定了有关太空旅行的电影再没有其他拍法了。对比2001,星际穿越更加商业化,节奏更加紧凑。将近三个小时的片长丝毫没有感觉拖沓,相比买拷贝的变形金刚4,高下立判。
一些印象比较深的细节。
Cooper捕获无人机之后,Murph问为什么不让它继续飞,Cooper回答,它需要适应环境。捕获无人机这段剧情其实对整个故事线来说毫无影响,二刷的时候看到这儿觉得很悲凉。Cooper跟无人机是一样的,本来应该翱翔于天空,但是他选择适应环境,当了一名农夫。
在地球上的篇幅里,处处有着对末世的渲染,除了风沙对环境的刻画,还有一些社会环境的描写。一处是在学校的对话,人类已经放弃对科技和知识的追求了,只有少数人可以上大学。另外Cooper认为Brand教授已经被开除了,因为他拒绝了用航天器去杀人。推测政府应该有过一个恐怖的计划,用大规模清洗的方法减少人口。
Mann博士率领的十二人探险队叫Lazarus计划,取自圣经故事。Lazarus是耶稣的好友,下葬4天之后耶稣来到他墓前,以神迹使其复活。从这个名字看,原本就没有PlanA,死的是地球上的人,复生的是新人类。
Mann博士不愧于大Boss,心思极其缜密。他早知道引力方程无解,所以如果他的星球不适合居住,没有人会来救他。所以在冬眠之前就给机器人设好了爆炸装置,一旦被重启,就会爆炸。和Cooper出发寻找地表的之前,Mann神色紧张的问Cooper远程通讯模块带了没有,充电了没有。后来推Cooper下山之前,特意拔掉了通讯模块,让Cooper不能向Brand呼救。
Brand教授也是老油条,至少骗了40多年的资金。二刷的时候注意了他交代计划时的神情,毫无破绽。不过其实还是露出了马脚,原计划的3个人,除了自己的女儿,都专门挑选了没有亲人的科学家。应该是怕他们一旦发现PlanA是假的,会执意返回地球,破坏PlanB。不过老头子也不容易,最后风烛残年,方程解不开的秘密被Murph知道后,很快就去世了。之前可能仅仅是凭一口气撑着,是怕地球上的人陷入恐慌吧。
Brand和Cooper利用黑洞引力加速的时候,时间加速了很多。她到达Edmund的星球的时候,至少是几百年以后。也就是说,Edmund的机器人,在那里坚持不懈的挖了几百年。。。
一些说的比较多得BUG:
关于沙化和枯死病。关于背景,诺兰并没有交代太多,不过应该是枯死病导致沙化。而枯死病,成因不详,应该与引力异常无关,只能寄希望于导演加长版可以加入更多内容。
关于NASA。为什么NASA停摆数年依旧有实力发展PlanA和PlanB,诺兰埋了个伏笔,一开始去和老师面谈的时候交代了,军队已经没有了,但是节省的军队开支并没有用在发展教育上,只有少数人能上大学。所以这部分税收应该是用在了NASA身上,只不过转入地下。
关于PlanA。PlanA的计划不仅是找到适合的星球,最重要的应该是控制引力,制造廉价的飞船可以带领全人类逃离地球。Cooper出发十年前,Brand教授就解出了控制引力的方程式。不过解出方程并不是解决,他发现缺少奇点的数据,方程是无法应用的。这件事可能只有Mann博士和Brand教授知道,然后Mann忽悠了十一个人跟他一起穿越虫洞,Brand教授留在地球骗科研资金实施PlanB。
关于黑洞。黑洞已经被证实,但是由于无法观察,黑洞的研究还停留在模拟阶段。所以无论诺兰怎么扯,都不算是硬伤。宽且背后还有个物理大牛KIP撑腰,至少在物理学上,应该不会有过分的漏洞。
最后,抛开那些玄乎的黑洞虫洞不谈,诺兰到底想表达什么?星际穿越无法免俗,还是有着好莱坞永恒的爱与生命。但可贵的是,诺兰还表达了科技带给人类的到底是毁灭还是答案,这个话题是硬核科幻里经久不衰的话题。星际穿越里最有意思的一场戏就是Cooper见老师那一幕,那时的社会已经否定了航天科技,认为那是无意义的浪费。甚至他们认为工程师都是无用的,只需要更多的农夫。而讽刺的是,固守地球,最终只能是毁灭。只有走出去,才有答案,人类永远不应该忘记星空的召唤。
虽然不太合适,不过还是想起了那句话: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推薦閱讀:
※《天台愛情》里五顏六色的畫面反映了周杰倫怎樣的內心世界?
※看完《小時代1》還非要看《小時代2》的到底是什麼心態?
※亂世佳人 有一段話 以後就算是去偷去搶也不會讓自己挨餓 這個要怎麼看?
※怎麼看待《愛樂之城》的結尾,會在一起嗎?
※如何評價 HBO 的矽谷題材劇《Silicon Valley》?
TAG:电影 | 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Nolan | 影视评论 | 如何看待评价X | 星际穿越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