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字的由來是什麼?怎麼理解這個字?
「命」和「令」在甲骨文中是一個字,都用「令」形。後來才分化爲兩個字。
「命」=「令」+「口」
「令」=「亼」+「卩」
爲了讓「命」「令」二字的構字更加淸晰,我再用我的瀏覽器字型顯示一徧竝截圖。(如上圖)
「令/命」的甲骨文字形如下:
「令」由「亼」(林義光、李孝定等先生以爲像倒「口」之形)+「卩」(跪著的人形)構成,是個會意字。
其含義爲用口發號施令。
另,「令」中的「亼」字,一直以來就是文字學中的疑難字,沒有確論。筆者採用的是最符合目前研究現狀的學說。
「亼」字的其他學說:- 徐中舒先生以爲,「令」所從「亼」像木鐸之形,其下之短橫爲鈴舌,古人以振鐸爲發號施令,從「卩」乃以跪跽之人形表受命。
- 日本白川靜先生以爲,「亼」像禮帽之形,可參白川靜之《字統》(國內普及本譯本作《常用字解》,即 @Hymo 所引)。
「令/命」的金文繼續承續甲骨文的形狀,如下所示:
而分化後的「命」字形最早見於金文:
在初文「令」的基礎加增義符「口」,強化發號施令的含義。初文「令」同時也表聲。所以「命」是個形聲兼會意字,從口從令,令亦聲。
另外,在楚簡帛中,「令/命」有繁體作「?命攴」,字形如下:
是在「命」的基礎上繼續增加義符「攴」(手執棒子撲打),象徵發號施令者的權威。此「?命攴」字同上,也是個形聲兼會意字,從攴從命,命亦聲。
另外,「命」字的生命義,究竟是引申義還是叚借義,不好亂說。應該由音韻學家通過音訓的方法梳理其中的脈絡。文字學只能做到上面這部份了。
至於 @孫達雲在我的答案評論區提到的:
在上古最高統治者要人民把「命令」視同「生命」,所以「命」字又可以引申為「生命」或「性命」。同樣的,還有「天命」一詞。
說法,屬於我所說的「爲了增強故事性以增加普及度,也有一定程度的附會和臆測。」
這也是諸如《細說漢字》、《唐漢解字》、《白魚解字》、《土生解字》等漢字普及讀物所犯的通病。
《細說漢字》是本好書,但是終究是爲普及漢字常識所作,很多地方行文爲了貼切讀者口味,所以簡省了很多必要的論述;同時爲了增強故事性以增加普及度,也有一定程度的附會和臆測。
所以用這種漢字知識科普書,來否定整個文字學專業,是不是不合適呢?
所謂兼聽則明,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古文字詁林》,那才是集古文字釋形釋義的專業書籍。
研究文字學的,都會參閱專業書籍,而不是看爲門外漢準備的普及讀物。
※※※※※※※※※※※※※※※※※※※※※※※※※※
另附《古文字詁林》所引釋爲「命」的「令」字形。命由口令會意,就是命令的意思啊。
令(命)最早很可能是一個複輔音的字,聲母是 ml,類似的還有螟蛉。
這個讀作mlie?(或者 mlian或者什麼,此處讀音僅作示意而已,不用當真)的字逐漸分化成命和令。
趙老師字形解說是對的。
稍微有些出入的是對字件的看發。
亼這個字件有幾個起源,含義不盡相同。但命與令中的「亼」,其實到倒置的」曰「,字件義為:張口(說話、含物。。)。今、含、念、命、令等很多字都是這個起源。命與令的字義:發號吩咐。
命作為哲學命題,情況比較複雜。渾言之:命=性=道=理=法則、規律。
析言之:邵雍、王安石的意見是」天使我有是之謂命,命之在我之謂性,性之在物之謂理。「
或者說:天地法則,在天、自然為道,天所賦予萬物的法則謂之天命,天所賦予且我為所得的法則是性。
其字義引申的一致點,都是有個主體是決定方,一個主體是受讓方。哲學的」命「,就是上天對人的發號吩咐。」天無言做,如何命?只是大化流行,氣到這物變生這物,氣到那物又生那物,變是吩咐命令他一樣「(陳淳)。
上面講命的第一層意思,是從」理「的角度來講。
第二層意思是從」氣「的角度來講。命包含有狹義的理跟氣,理是氣的主宰,氣是化生的載體。人得天所賦予的氣有清濁、長短、厚薄之別。於是,稟氣而生的人,就出現貧富貴賤、夭壽禍福各不相同,這就是我們尋常意義上講的」命「。
「命」,會意字,「令」表示頭戴深深的禮帽,跪受神托之人,所以向神靈誦詠禱辭,領受神的啟示,謂「命」。同時因為生命被認為屬於上天賜予之物,由於神靈的指令而得以出生,故命也有生命之義,此字還包含了金文的「令」,所以也延伸除了命令之義,也為命這個字帶來了命運,宿命的色彩。 ——據白川靜著作
原來有個燈謎,謎面AOP,打一成語,謎底相依為命
「令」是令牌,「命」是口頭指令,指使之意,這是從字源意義上講。「令」誠如說文所云,從「亼」(音集,意思也差不多是集)從「卪」(音節,意為瑞信)。
「入一」的字形會意為「集」是完全說的通的,關鍵在於「令」的下部不是「卩」(音節)而是「卪」(音結),半個信物裡面加一點指事,這個字形在三體石經古文裡面是基本的字根/部件,字形是反C下面連著一豎,反C裡面有一點指事表示實體。好比虎符,拿著一半令牌去調兵遣將,受令的人手裡有另一半,合而為一則令可行。
小篆裡面對一些字根/部件有所合併,使得字形線索有所模糊,「卩」、「卪」在小篆裡面是一個字形。「卩」並不表示跪坐的人,仔細看這個人形是沒有頭的,字形特別突出的是人的膝蓋部位,是「關節」的意思,人身上的關節最明顯的就是膝蓋,「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引申為節制、制約。回過頭來看看甲骨文,把這個部件解為「跪坐的人形」,很多字很牽強。
說文解字:令者,發號也。君事也。非君而口使之。是亦令也。故曰命者,天之令也。
命出自令,及口令 為命
請問 「集成4215」,「包2.5」是什麼意思?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