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什麼意義上說《千與千尋》是宮崎駿最好的作品?
大家對《千與千尋》的評價和解讀很豐富了,我想請各位把它和宮崎駿其他的作品做個縱向比較。很多評論都認為《千》是宮導最好的作品,而且也拿下了奧斯卡,想問問大家原因和在?它相比宮導其他的作品好在哪裡?具備哪些其他作品沒有的優秀品質?或者說,如果你在他的所有作品中最喜歡《千》,理由是什麼?
前前後後我也不過才將《千與千尋》看了三遍,但是每次聽到或看到「千尋」這個名字,腦海里都會閃過幾個畫面。我想正是這幾個腦海里留存的影像讓我一直都將這部影片放在心裡的某個角落,讓我一直想要弄明白,《千與千尋》到底說了一個什麼故事。在距離我第一次看它的五年後的現在,我已經不是一個覺得「千尋爸媽變成豬的畫面好可怕「,還有「白龍如果愛千尋就應該跟千尋一起回去」的,單純天真又愛幻想的高中女生。打開這部電影,這一次,千尋讓我熱淚盈眶。
在觀看的時候,我將打動我的台詞都記錄了下來。為了讓這一次的梳理更清晰,我也按照這些台詞在影片中出現的順序來和大家聊聊,我所理解的千尋。
台詞一:
「 千萬不能說想要回家不想工作。你一定要說再辛苦你也願意等工作的機會。」
在千尋已經來不及回到自己的世界,必須要呆在這個「神界」的時候,白龍這樣交待千尋。白龍告訴她如果她想要留在湯屋救出父母,在面對湯婆婆的各種引誘時,千尋一定要這麼回答湯婆婆。因為湯婆婆會把「好吃懶做的人類變成動物。」
我想,千尋誤入湯屋,就好像我們在還沒有準備好的時候,「撲通」一聲,就掉進了「社會」這個大海里。千尋在此時已經身陷囹圄無法回頭,就好像我們無論再沒有準備好,也已經身處於「社會」當中,無法再回到衣食無憂,總有人噓寒問暖的父母身邊一樣。社會的最基本規則,或者說生存的最基本規則,就是「付出才有收穫」,工作,才能有飯吃,才能實現其他的種種。如果千尋想要救出父母,那麼她就一定要工作。如果我們要實現自己的關於人生的各種夢想,就一定要自己努力爭取。
台詞二:
「他們病了?還是受傷了?」
「不是,是吃太飽了在睡覺。他們已經忘記自己是人類了。」
這句台詞真是抽在我臉上的一記響亮無比的耳光。
我想起那些渾渾噩噩,麻木不覺,吃飽了睡,睡醒了吃的日子,曾經被自己及周圍的許多人詡為「最簡單也最幸福」的日子。我想我當時一定就像那兩頭躺在豬圈中的千尋的父母變成的豬一樣,將所有動物的本能當作自己的「至高」追求,忘記了自己是由那些慢慢學會使用工具的靈長類祖先經過幾千萬年進化而來的人類。千尋父母變成豬的那一幕,粉色的皮肉,爬著褶皺的豬鼻,嘴角邊掛著涎水,哼哼唧唧地倒在地上受人皮鞭。揮動的鞭子在空氣里呼呼作響,那聲音讓我的內心驚懼無比,那長鞭就像一聲聲響亮而又火辣地抽在我身上一般。那一頓「痛打」讓人切膚地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道理。
當千尋和她的父母尋著香味找到食物的時候,飯店的主人並不在櫃檯前。千尋沖著父母喊:「我們走吧!老闆看到會罵的哦!」無法抵制美食誘惑的父母顧著抓取食物,頭也不回地說:「這有什麼關係,我們待會兒可以付錢的嘛。」說完便大嚼起來。只有小小的千尋固執地站在店門外,堅持著最基本的對「他人」的尊重。我不斷在心裡質問自己,面對誘惑,在不斷鼓動慫恿的聲音面前,我是否只是因為沒有氣力而無法堅定地說「我不要!」
後來,小小的千尋對著躺在豬圈中的父母喊道:「不能吃太胖哦,會被殺掉的!」這句話猶如殺豬刀一般冰冷而諷刺,藉由一個孩子的口,在教大人「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
台詞三:
「睡了一覺差點兒忘了,還以為自己叫小千。」
「名字一旦被奪走,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當我聽到第一句台詞的時候,胸口好像被人狠狠捶了一下,痛得幾乎要掉下淚來。
在千尋的故事中,每一個來湯屋工作的人都會被湯婆婆奪走自己的名字。湯婆婆的湯屋真是很精彩,各形各色的客人泡在澡湯里舒服地呻吟,山珍海味整齊地碼在盤子里等待被寵幸,金子像花雨一樣撒得滿身滿地。女人的胸脯與花衣,軟語如新採的甜蜜。我吆喝著,大笑著,又謹慎地小心翼翼地,低著頭鞠著躬,渾身像上了發條一樣甩開四肢在湯屋裡跑上跑下。我知道我一定要笑開了跑起來,這樣才會賺到錢。我知道我只要笑開了跑起來,就一定會賺到錢,錢。我知道我笑開了也挺開心跑起來還挺神氣,只要這樣我就可以有錢,錢,錢!耳邊笑聲層層疊疊哈哈哈,腳下生風不知疲倦呼呼呼。我端盤子,洗地板,按摩軟軟光光的膀子,額頭的汗水都沒有手去擦,客人們滿意得輕呼一口氣交頭說:「今天有一隻活兒幹得不錯的青蛙!」青蛙?!我還以為身邊跑著的是許多癩蛤蟆!
而現實中的我,懼怕的是外面的世界總是比我想像中的精彩得多,摸爬滾打,嬉笑怒罵,我會「沉醉」得忘了自己的樣子。我擔心睡了一覺起來,我以為自己也叫「小千」。
可是她對錢婆婆說:「婆婆,我原來的名字叫荻野千尋。」「千尋?真是好名字。要好好珍惜它呦。」
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上天也給了我一個好名字,曾經我總是想不到要珍惜那一張寫著名字的卡片。我希望我還記得該去哪裡尋找。如果你知道,請一定要告訴我。因為那上面,有我的名字。
台詞五:
「婆婆,不行,這裡面根本就沒有我的爸媽。」
「沒有?這就是你的答案嗎?」(湯婆婆遞來兇惡又懷疑的眼神)
「……嗯!」
湯婆婆告訴千尋,只要她能在十頭豬里準確地辨認出哪兩頭是自己的父母,那麼湯婆婆就解除和千尋的合同。
如何能在十頭豬里找到自己的父母?就像在十雙不同的手裡找到自己父母的那兩雙手一樣。那兩雙手的紋路,手指的長度,手掌心的溫度和某一個繭,手指彎曲的弧度,和握著你的手時的堅定與守護。你是否認真地端詳過那兩雙手?甚或那兩張臉?哪怕是兩張寫滿憤怒或填滿憂愁的臉?唯有最溫柔的纖細的愛,才能幫助千尋擦亮眼睛,在十頭豬中觸摸到自己的父母。這種叫「感覺」的能力,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很難。
湯婆婆作為這場「認豬做親」的鬧劇的主導者,她是遊戲規則的指定人,是權威,是湯屋裡最不容置疑的存在。在千尋做出「這裡面根本就沒有我的爸媽」的判斷的時候,她向千尋投去了質疑又嚴厲的目光。那目光尖如利刃,足以穿透並殺死任何躲在厚厚的殼裡步履緩慢好似泰然自若實則虛弱得不敢面對現實的烏龜。更可悲的是,有時候我們最不敢面對的卻是自己。不接受自己的壞,又不敢堅定自己的好。
當受到挑戰,只有最堅定的自己,才能帶我去往心的方向。
台詞六:
「我不能再過去了。千尋照原來的路走回去就可以了。可是,絕對不能回頭看,一直到走出隧道為止。」
「你呢?」
「不要緊的,我已經找回了自己的名字,一定會回到原來的世界的。」
「我們會在那裡相逢嗎?」
「一定會的。」
「一定嗎?」
「一定。千尋去吧,記得別回頭。」
每次看到這裡,我的耳邊總會響起一曲《送別》。
白龍為什麼不跟千尋一起走?換一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就變成了:為什麼我們非要白龍跟千尋一起走?
成長也許就是在某一個時刻硬生生地被人往前推了一把,顫抖著穿過黑暗隧道,迎著那個沒有故人在的未知的將來。那條註定要自己一個人走的暗沉的路,有時光是想想就足以令人心生畏懼。我站在那一段黑暗時光的路口,往左邊側過頭,又想起你說,走吧走吧,人總要學會自己長大。於是我只能攥緊曾經握過你的手的我的手,帶著你的溫度,風起雲湧,不再回頭。
白龍說,他們一定會在原來的世界相逢。那個原來的世界,就是烙印著他們自己的痕迹,鐫刻著他們自己的名字,每時每刻每個角落都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世界。其實,只要我們都清楚得記得自己的名字,我們就已經相逢在那個世界裡了,不是么?
後記:花了很長時間,修改了很多遍,我想現在這篇文章的樣子差不多是我所理解的千尋了。其實每一次看她,內心總會受到不同的震動。從前我要看到結尾才會受到離別的觸動而傷感得抹淚,現在看到無臉男手捧草藥牌要遞給千尋,同情無奈酸楚總是同時在心裡鼓盪起來,逼得我坐立不安,淚流滿面。
所以,《千與千尋》不是一部「覺得很好」的電影,它是一部教人思考給人力量的書,值得一讀再讀。期待每一回都還能與千尋一起勇敢,下一番思考與成長,未完待續。1.《千與千尋》製作是花了大力氣的,這是日本電影史上第一個採用DLP高畫質顯像技術的影片;以及第一個採用6.1環繞音效聲道的日本制電影(采自百度百科)。細膩的作畫和出色的表現力是影片的加分項。
2.在申奧之前,《千與千尋》就已經參加了歐洲各電影節,還拿到了柏林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金熊獎。作為宮崎駿第一次在國際上得到正式的認可,《千與千尋》對於其國際影響力是有重要意義的。另外奧斯卡之前,《千與千尋》已經橫掃安妮獎,順應諸多獎項的「民意」,奧斯卡也能毫無壓力地把獎給宮崎駿。
3.《千與千尋》中間講的最重要的內容是什麼?不要忘記自我。
千尋從迷失在湯屋,到最後想起自己的名字。這是什麼母題?
自我救贖。
這是全世界電影都在探索與表達的內容。
比起宮崎駿其他電影來說,《千與千尋》的價值觀可能是最普世的了,就像李安的卧虎藏龍,用武俠的外衣講了一個反抗束縛尋找自我的故事。既有獨特的傳統文化體現,又有普世的內核。所以《千與千尋》算是宮式動畫中最具「世界影片」氣息的,全球對它的褒獎也就不意外了。
千尋這樣老少咸宜的片子極為罕見。
它的深度可能不如《幽靈公主》,但故事意蘊的豐富性遠超過其他作品。
千尋=偶像
白龍=帥哥製作人/傑尼斯紅人
無臉男=粉絲
事務所老闆湯婆婆向周刊文春記者表示,那不是聯誼,是經過允許的畢業party。
孟書記的答案簡直是。。。不過我認同他的前兩句。
題目問的是從什麼意義上說《千與千尋》是宮崎駿最好的作品,回答就是代表性,受眾,以及故事的豐富性。
代表性是指影片中屬於所謂「宮崎駿元素」的成分究竟有多少,比如奇幻,少女主人公,成長,善良與愛等。
受眾很明顯就是影片的目標觀眾範圍,舉個例子,伊藤潤二漫畫的受眾範圍肯定比不過海賊王。
故事的豐富性是指敘事的複雜程度,高畑勛的《熊貓家族》的豐富性肯定不如《螢火蟲之墓》。
我習慣把宮崎駿的電影分類,這樣好梳理一點。宮崎駿在吉卜力時期的十部電影(僅限擔任導演,且不包括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之城)大概可以這樣分一下類:
綜合敘事:《天空之城》《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
人與自然共存的反思:《風之谷》《幽靈公主》
兒童治癒向:《龍貓》《魔女宅急便》《懸崖上的金魚姬》
成(fei)人(zhu)向(liu):《紅豬》《起風了》
很明顯,就深度這一單一指標而言,《風之谷》和《幽靈公主》的評價顯然較高,也有人推舉《紅豬》和《起風了》。但這四部的局限性也很明顯,屬於宮崎駿電影里的「特例」。就受眾範圍和代表性而言,遠不如《天空之城》《千與千尋》和《哈爾的移動城堡》。《風之谷》和《幽靈公主》比較限制級,《紅豬》捨棄了少女主人公,《起風了》從各個角度看都特例到不知哪裡去。
反之,兒童向的三部電影因為目標受眾較低齡,故事的豐富程度也較低,在偏成人的受眾群體中的評價勢必不如其他幾部。(要是非把龍貓解讀成黑色童話我也無話可說,只求你別評論)
也就是說,從受眾範圍和故事性上看,《天空之城》《千與千尋》和《哈爾的移動城堡》無疑是評價最高的,假如在一個大的範圍內進行投票,這三部作品的評價肯定都居於前列,而且很少會有超低分評價。
至於代表性這一點,這三部電影也當然是最符合宮崎駿風格的標籤的,少女主人公的成長,幼稚期的愛情,善良與正義的伸張,以及奇幻主題,蒸汽朋克,宮崎駿的飛行器情結(你也可以強行把白龍當成飛行器,呃。。。)唯一不同之處恐怕僅在《千與千尋》設定的背景是傳統日本,另外兩部的背景是歐洲。
所以事實上,這三部作品按理說應當是並居前三,難分高下的,在日本國內也就是如此,電視台重播《天空之城》時也同樣有集體發推大喊「巴魯斯」導致Twitter崩潰的事。只是在世界範圍內《千與千尋》的名氣高於另外兩部而已,原因大概類似於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一部代表作不斷滾雪球,名聲越來越高,使其他作品望塵莫及。
至於奧斯卡大可不必看得太重,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篇獎2001年才開始頒發,宮崎駿一多半作品上映的時候還沒有這個獎項呢,再加上奧斯卡本來變數就挺大,《千與千尋》拿獎那年也沒有特彆強的對手,於是便順理成章了。《哈爾的移動城堡》和《起風了》也都有提名,算是很正常的。
PS:我只是(假裝)理中客的分析了一下宮崎駿電影的評價分類,說了一下為什麼以《千與千尋》為代表的三部作品的綜合評價是最高的,沒打算按順序排個孰前孰後。不同受眾的電影也自有其應得的評價,我就覺得很小的小朋友看《懸崖上的金魚姬》比看《幽靈公主》和《起風了》更合適一些。所以各位也就別評論說:「我認為XXX才是最好的 / XXX應該排在XXX前面 / 私以為XXX才是宮崎駿最棒的電影」之類的話了,煩。個人覺得,老爺子的作品其實都是傑作,每個人因為各種原因而對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評論。要說千尋是最好也不一定,只是千尋中表達的東西確實很深入人心。首先,相比其它作品,千尋中的奇幻設定也是極好的,各種的角色:天神,湯婆婆,爐灶爺爺(我很喜歡他)等等······還有這個遠離都市的世界的一切。還有就是,千尋里的細節和音樂,都令人難以忘懷。嗯,想說的是,千尋最精彩的還是感情的表達,也是全片讓人最最深刻的吧。比如我就被小白和千尋的微妙的感情給弄出淚花了
當然,還有其它的很多讓人感動的情節,例如爐灶爺爺的照顧,錢婆婆的幫助,還有那個無臉男的追隨······
就如上說,千尋的亮點還有很多。可是都不能成為「千與千尋是第一」的理由。就像我一個朋友就很喜歡天空之城,她就會說天空之城才是最好的。還有超喜歡龍貓的。所以我只能說我為什麼喜歡
從「開拓」二字,體現出《千與千尋》是宮崎駿的最高峰,這個最高峰是超越電影層面本身的。
宮崎駿老爺子在之前的動畫長片里,做的是「翻譯」。
中國有什麼類似日本武士道這樣方便演繹輸出的精神? - 荔枝的回答
電影的確是文化的強大載體,可以起到昭示民族性進而輸出本民族文化的作用。
整個十九世紀乃至二十世紀前期,亞洲一直不被西方世界所熟知。東方一直被一種半神話、半獵奇的印象所籠罩。所謂」遠東」,既有地理上的遙遠,也有心理上的隔膜。
日本的浮世繪隨著出口貨物傳到歐洲,給了歐洲極大的美學震撼。美術史上印象派名家,都曾臨摹過浮世繪繪畫。
日本在電影里呈現的民族精神,是他主動要展現給世界的; 西方人看到的日本民族精神,只看到他們自己希望看到的一面。這種交流漸漸催生了一種亞文化,就是東方意向加西方話語的「和風美學」。
San Fransokyo,是動畫片超能陸戰隊里一座虛擬城市, 這座城市融合了東京和舊金山。金門大橋被改造成了日式的鳥居風格。大白的盔甲就是個日式的兜。
我們都知道歐洲三大獎和奧斯卡,在評獎角度的思想差異。前者重視文化,後者強調基調。
如果問《千與千尋》從何種意義上說是宮崎駿最好的作品,那我只能回答——「因為《千與千尋》得獎了,而且歐美兩邊的獎都得了,從得獎的高度來判斷,它確實比宮崎駿其他的作品好。
但這種回答意義不大。而且在我自己的判斷里,我比較傾向於《紅豬》、《天空之城》、《幽靈公主》,這三部是第一梯隊的。
我們看到宮崎駿電影里的場景:瑞典的小鎮、一戰的義大利、威爾士的煤礦,都是歐洲取景。有的是宮崎駿本人的創作考量,有的則是尊重原著。但日本觀眾顯然很接受歐化的故事背景,宮崎駿早期的作品,在國際宣發還沒有成氣候的八九十年代,確實是主要面向日本國內觀眾的。這些稍帶點」洋氣「的故事背景和人物,是很討東亞觀眾喜歡的。
將日本文化推向世界的第一電影巨匠,黑澤明肯定是第一人。
正如我之前談到的,」武士道精神「,經歷了「翻譯成電影語言」——「洗白」——「被外國接受」——「再出口轉內銷」,這樣一個漸進的過程。
從《七武士》到《最後的武士》,再到《超能陸戰隊》,這個漸進的由民族走向世界的過程是可以複製的。
如果說《天空之城》是將「蒸汽朋克」、「綠色環保」這樣的發軔於西方的文化語言「翻譯」給日本觀眾,《幽靈公主》則是加以更日式精神內核的闡釋,那麼宮崎駿就是在扮演一個「逆向翻譯」的角色,在他較早的作品裡尤為突出。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在尋求精神層面的共性。電影藝術、當代美術,都在尋求表達方式和思想上的共同語言。
村上隆這樣的藝術家能夠獲得聲譽和認可,因為他表達了「日本看懂了當代美術、日本也能用同樣的語言來創造當代美術」 這樣一個內在事實,然後日本的當代美術,就被納入了一個整體話語圈。
好了,一直被冠以「日本動畫大師」的宮崎駿,如今要走出地域性,不僅要連接日本和世界,還要讓日本的動畫電影成為世界電影的內在。而且不是一個人,還得帶著吉卜力,相當於把老爺車開進F1賽道這個工作太難了。
好比我和齊白石老先生講,國畫要進入世界範圍的當代美術了,想讓您畫一張讓美國人能看明白的國畫。
白石老人想了想,給我畫了幅這個:
這……
以上純屬我瞎掰的。但這幅畫就相當於《天空之城》或者《幽靈公主》,這始終是試圖調和兩種文化而產生的作品,要麼人物設定是西化的,精神內核是東方的。要麼精神內核是西化的,但是悲劇發生在室町時代。這些作品平衡點拿捏得恰到好處,不失為傳世的作品,然而始終是大樹上的枝椏,不是歷史演進的主幹。
藝術家的里程碑意義,藝術家的水平、藝術家的成就,三者不一定能完全融合在一個人身上。在日本美術史上,說村上隆比葛飾北齋強,恐怕很多人都嗤之以鼻。「太陽花」哪能和「神奈川衝浪里」這種美學典範相提評論呢?
但是區別就在於,葛飾北齋已經是歷史,村上隆正創造著歷史(當代美術日新月異,沒準村上隆也是老黃曆了),今人能達到很高的成就,並不意味著他走在歷史的前沿。
日本不是強調匠人精神嗎?很多手工藝人在用自己的堅守,對抗工業製造,他們的技巧令人驚嘆。但是他們並不是「開拓者」。吉卜力以堅守著稱,《幽靈公主》改一個十幾分鐘的結尾,就要全員晝夜加班大半年,畫稿堆成小山高。然而青史留名的,再過一個世紀回頭看看,恐怕《玩具總動員》更沒辦法磨滅。
董明珠和雷軍同樣成功,企業都做到了行業巔峰,然而董明珠想變成雷軍,那談何容易。
在藝術史上,這種努力,通常不是一代人能做完的。手塚治虫和齊白石,都足夠偉大了,宮崎駿也足夠偉大了。只是這世上,本不該有《千與千尋》。
吉卜力有一大部分作品是有原著的。並且原著改編動畫是吉卜力一度秉承的立身之本。
《千與千尋》中金碧輝煌的油屋,可並未存在於之前的某個故事或者書里。
八百萬神明休憩放鬆之地,不過是宮老爺子打盹時清夢一閃
霧中的奇幻小鎮(霧のむこうのふしぎな町)
日本女作家柏葉幸子的小說,描述一名少女在一個奇妙小鎮工作的故事。
地海巫師(A Wizard of Earthsea)
美國小說家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Kroeber Le Guin)的地海戰記系列小說第一部,採用劇情中大法師格得尋求真名的設定。
鬼磨坊(KRABAT)
奧飛普思樂(Otfried Preu?ler)的德文小說,將故事中主角克拉巴特當魔法師學徒、思索尋求讓自身自由方法的內容要素用在白龍上。
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
19世紀英國作家查爾斯·路德維希·道奇森(Charles Lutwidge Dodgson)所創造的世界名著,本篇動畫使用原著中「踏入異世界的少女」的劇情架構。
銀河鐵道之夜(銀河鉄道の夜)
日本作家宮澤賢治的名作,宮崎駿參考此篇作品用在動畫中的海原電鐵場景。
這就不算什麼原著了,種種靈感的扭結,催生出一個非常驚人的故事,渾然天成又前所未有。
《千與千尋》和以往的,既有的,和宮崎駿本人的作品、日本動畫長片、迪士尼和夢工廠,或是大鬧天宮都不太相似,又一脈相承。
這是一個故事邏輯高度自洽,美學高屋建瓴,燈火輝煌靠手繪,繁花似錦用3D,人文內核一半如西方成長元素,一半如東方含蓄雋永,最後是老天爺都開眼了,讓久石讓搞出一個神乎其技的配樂出來,木村弓阿姨毛遂自薦…………
等等等等,一口氣說完能把人憋死。
在每一條路上都往前邁了一步,於是不經意間,吉卜力已經走到了前人未曾到達之處。
一切順暢驚喜到真像是八百萬神明眷顧一樣。
米開朗基羅說,我只是把困在石頭裡的大衛釋放出來。這句話描述《千與千尋》也同樣合適。
最有深度應該的是《幽靈公主》,宮老的作品看幾遍都不會膩,雖然他反對大家反覆觀看他的作品
大概是因為受眾最廣吧,劇情溫馨,適合一家人一起看,總不能帶6,7歲小孩子看幽靈公主吧。而且明朗的劇情也符合大多數人的喜好。人物成長以及勿忘初心的主題也很有深度,重點是這是宮崎駿人物塑造相當好的一部作品,主角千尋內心的成長,以及配角的象徵性都非常貼切,而人物恰恰是故事最吸引人的地方,而且故事節奏感拿捏恰到好處。相比之下無論是風之谷,幽靈公主雖然主題更加深刻但是人物塑造就稍顯不足,而人物刻畫出色的移動城堡,天空之城主題又稍遜一些。雖然不同人各有所愛,但是商業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千尋無疑是宮崎駿的集大成之作。
大家可以移步這個我的這個回答看。兩個回答一模一樣,但是這個回答裡面,我後來為了配合文字說明,添加了一些圖輔助說明,是圖文並茂的。
宮崎駿的《千與千尋》好看在哪裡?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
——————————————————————————————————————————
2003年獲奧斯卡最佳長篇動畫獎,是歷史上第一部,至今也是唯一一部以電影身份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柏林金熊的動畫作品,在超過20個國家公映,日本本土票房304億日元,日本本土就有超過2350萬人觀看,《千與千尋》至今一直是日本電影票房排行榜第一名。
斬獲無數國際大獎,票房被譽為「怪物」的這部動畫,不論是質量、口碑還是劇情、人物形象上都打造得全方位無可挑剔,得到如此之多的盛讚可謂是名至實歸。
一、作畫無可挑剔
作畫方面無可挑剔,吉卜力工作室一貫延續的風格,畫風充滿了藝術品和美術品的氣息,彷彿是一幅幅高雅精美的油畫和水墨畫一般,前幾期介紹過日本另一位動漫大師新海誠的動漫,新海誠的作畫方面同樣是無可挑剔,但新海誠的畫風屬於超強寫實風格,極力打造現實生活中的場景,但宮崎駿的畫風是高於生活的,他將動畫賦予了藝術品的氣息,這種畫面像是一幅幅油畫和水墨畫。
同樣都可以給觀影者帶來強烈的好感和愉悅感。新海誠的超強現實主義給觀眾帶去置身其中的感情共鳴和自我代入,而宮崎駿帶給觀眾凈化靈魂,審視世界的精神共鳴。
二、每個角色都有強烈的象徵意義
這部動畫的每一個角色不論是核心主角千尋和白龍,重要角色湯婆婆、無臉男,還是配角坊寶寶,小玲,錢婆婆和鍋爐爺爺都有極其強烈的現實象徵意義。這也是這部動畫能斬獲奧斯卡獎的主要原因,人物塑造極致的豐滿而且濃縮了現實世界的世界觀,體現出宮崎駿對人性的洞察力,他把對現實社會深入的思考融入了千與千尋的動畫中,使得這部動畫遠遠不是簡單的一篇關於千尋和白龍的感情故事。
千尋是一個典型的現代社會青少年的縮影,在父母的溺愛中,在家庭的溫室中成長,因為科技的發展,經濟的騰飛,人們生活方式的多樣化,這些青少年在物慾橫行的環境下成長,在城市裡生活的他們,膽怯,消極,任性,安於現狀,從父母那裡得來源源不斷物慾的滿足。
這一點從開頭就可以看出來,千尋坐在車裡無比消沉慵懶的樣子,她抱怨著離開原來的學校,面對車外的新環境吐了吐舌頭表達出漠不關心的態度。在誤闖入湯屋以後,甚至連一些簡單的工作都做不好,粗心大意,驚惶失措。面對鍋爐爺爺善意的庇護和幫助,千尋連一句謝謝都不會說,甚至還要小玲去提醒。
宮崎駿本人談到千尋這個角色也說道:「說到日本人的沉淪,最令我擔心的已經不是經濟成長,也不是多媒體將會如何發展,而是我們國家的兒童是否健康。」這個問題不僅僅是日本社會,更是全人類社會所面臨的困境。
坊寶寶和千尋一樣,同樣代表了被父母溺愛,在家庭的溫室中成長的孩子,湯婆婆說外面有細菌,出去就要生病,於是讓坊寶寶每天呆在房間里,甚至用魔法製作了人工太陽和月亮日夜更替模擬真實環境,坊寶寶甚至都還學不會走路,被湯婆婆無限滿足的零食喂得如此肥胖,象徵著在父母所謂「保護成長」的溺愛中造成的極大危害。對於坊寶寶使用了誇張的手法去塑造他的形象,具有極強的象徵意味。
無臉男這個角色甚至可以說帶有一些諷刺意義了,這個角色被塑造得相當成功,無臉男一直被排斥在湯屋以外,他沒有朋友,不貪圖享受和物慾,象徵著最初始的人性,正如現代社會一樣,越是這種單純純凈的人,越是要被社會所排斥,於是他沒有朋友。直到一天他遇到了善良的千尋,不像湯屋裡其他的人,沒有金錢沒有利用價值的客人不會被招待,千尋卻主動和他打招呼,讓無臉男對千尋產生了極深的感情,為了報答幫助千尋,他進入了湯屋,發現在這裡的各種人情世故和生存法則,於是學會了變出無限多的金子,發現自從他有了金子,湯屋裡上下所有人都一改常態對他無比熱情,卑躬屈膝,於是他在湯屋開始了物慾橫行的生活,變出無限的金子。這裡象徵了人性最初始最善良的一面被社會黑暗面污染的過程。正如一句話所說,小孩子都看對錯,大人們看利弊。隨著深入社會,一個個原始純凈的心靈被污染成追名逐利的人性。就像千尋所說,這個人在湯屋裡就會變壞。
湯婆婆 錢婆婆 雙胞胎的一對姐妹卻有著完全相反、互相對立的性格和價值觀,宮崎駿希望通過反差和對比帶給觀眾一些思考。湯婆婆住在高大如城堡一般的湯屋裡,追名逐利,對澡堂里的客人笑臉相迎,卻對自己的員工管教嚴格,每天晚上盤算著賬面營利,象徵著那些吝嗇的小老闆,但是他對自己的孩子「坊寶寶」時,展現自己溫柔的一面,宮崎駿通過這一點淡化了她的反面形象,因為整部動畫不存在反派,也不存在善與惡,宮崎駿希望每一位角色的象徵意義和劇情的諷刺性能帶給整個社會反思。相比湯婆婆高大的湯屋,僱傭奴役著大量的員工為她賺錢,錢婆婆則淡泊名利,在一個偏僻的彷彿世外桃源的郊外小屋裡生活。
白龍 這個角色說實話我沒有找到太多的象徵意義,或者說白龍是一個完全正面的形象,身上沒有宮崎駿藉以影射現實社會陰暗和弊病叢生的特點,白龍在這部動畫里從頭到尾都代表了正面的形象,從千尋一開始誤入湯屋,白龍就一直在捨身幫助千尋,正如無數電影作品裡的男主角,勇敢智慧,正直善良,所以反而作為男主,在這部作品影射現實生活這一方面,並沒有太突出的印象。
三、每個角色都在成長
這部作品最讓我感動和驚嘆的是宮崎駿並不是在諷刺影射了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突出的社會問題之後,以悲劇和殘酷的現實收尾,相反,他表達了一種對美好和善良的嚮往,現實生活中可能永遠也無法改善,但是在他的作品裡可以,他想傳遞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給每一位觀眾,於是他讓每一位角色都在成長。
千尋曾經是一個膽怯,消極,任性,安於現狀,在溫室中成長的青少年,但是父母都變成了豬,她不得不獨自一人面對危險,面對絕望,在湯屋的這段時間,她學會了堅強,勇敢,執著。面對錯綜複雜的問題和危難的情況,她學會努力去克服,不僅自己成長,還使在湯屋裡認識的人重新獲了生存的意義,把河神給的本來要用來拯救父母的僅剩一半的丸子給了無臉男,幫助他擺脫受到傳染的貪婪和物慾,幫助坊寶寶學會獨立,最後拯救了父母,在動畫的結尾雖然和開頭呼應,仍然是那樣一幅場景,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成長得獨立、堅強的千尋。
坊寶寶被錢婆婆變成小老鼠和千尋一起去找錢婆婆的路上終於見到了外面世界的美好,並沒有像湯婆婆說的那樣被細菌傳染,結尾回到湯婆婆身邊的時候,坊寶寶還學會了走路。從一開始任性地要求千尋必須陪他玩遊戲,不管不顧白龍的死活,到結尾幫助千尋,「威脅」湯婆婆放了千尋的父母,我們欣慰地看到了坊寶寶的成長。
無臉男也是一樣,湯屋其實就是整個社會的影射,無臉男進入湯屋以後,自以為金錢和食物是代表了世界上人人渴望的東西,他把無限的金子和食物都遞給千尋以後卻遭到了千尋的拒絕,於是善良直率的無臉男因為長期沒有朋友受到湯屋(象徵社會)的排斥造成了心理扭曲和心裡陰影,於是千尋的拒絕讓他重新回憶起從前寂寞的心情,做出了過激的一系列行為,最終在千尋的幫助下吐出所有食物,離開了湯屋,並在錢婆婆的點化下留在了錢婆婆身邊,我們可以看到無臉男從原始單純到受到社會陰暗面污染最後擺脫貪婪和物慾重歸原始和單純,這是一種成長。
極其諷刺意味的劇情設計
首先湯屋代表社會,這點上面解釋過了,錢婆婆的郊外小屋則代表了世外桃源式的存在。而且在整部動畫里還有許多細節設計具有諷刺意味。
比如有一段千尋招待河神洗澡的劇情,這一段不僅僅是為了推動後續情節的發展,是千尋受到湯婆婆認可的重要反轉,更是諷刺了環境污染的現狀。看過這部動畫的讀者應該還記得,小千從河神身上最先拉出來的是一輛自行車。這裡宮崎駿特別解釋過,他曾經看見清理河道的清潔工人真的從河裡撈上來一輛破舊的自行車。
而且不僅僅有自行車,還有洗衣機,水桶等各種垃圾,這些垃圾都是人丟到河裡去的。這個劇情設計非常直白的諷刺了人類對於環境保護意識的淡薄。
大家可以看到上面我總是把金錢和食物放在一起,兩者有點不對等,食物在動畫里並不是單純的代表他們是「吃貨」。
食物在動畫裡面影射「貪婪」,代表人的貪慾,千尋的父母因為吃東西,而且還吃得那麼誇張,在動畫開頭可以看到千尋父親那幅吃相,代表了人類旺盛的貪慾,無臉男把自己吃得體積那麼大,變得無比醜陋和恐怖,撐起他龐大身軀的不僅僅是食物,更代表了貪婪和物慾,也正是象徵著在他心裡瘋狂生長旺盛的貪慾。坊寶寶同樣也是吃得無比肥胖,諷刺了現代社會父母給孩子滿足了多少無限制的物慾。這些物慾都是通過食物來達到象徵的意味。
還有一個小細節,錢婆婆把坊寶寶變成小老鼠,把那三個頭型的怪物變成了坊寶寶,然而三個頭型的怪物並沒有把自己和坊寶寶調換了身份告訴湯婆婆,因為如果湯婆婆一直把他們當作坊寶寶,那麼他們就有源源不斷的食物可以獲取。這裡宮崎駿也特別給了一個吃東西的特寫。
因此,食物在整部動畫里是宮崎駿用巧妙的方法將貪慾和物慾具像化。
四、配合默契的背景音樂
特別要說的是宮崎駿和久石讓,有人用專業的眼光說,久石讓的作曲水平並不是超一流的,但是久石讓有一點是超一流的,就是他能非常透徹地理解宮崎駿的劇情,然後做出來與劇情和畫面配合相當吻合默契的背景音樂。
久石讓是當之無愧的動畫音樂大師!
動畫開頭千尋坐在汽車裡,進入湯屋世界,與結尾從湯屋世界出來,與白龍離別,首尾劇情相當一致,On Summer"s day這首BGM,在開頭的時候,聽起來讓觀眾產生舒緩的心情,做好心理準備觀看整部動畫,在結尾千尋回到現實世界,依依不捨地回頭看著,依然是這首On Summer"s day,此時的BMG聽起來讓人有些許的憂傷。同一首曲子被賦予了豐富的韻味。
這部動畫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首久石讓的《海》,千尋坐在陽台的欄杆前,小玲說,這裡一下雨,就變成了海。遠方靜謐的黑夜,在皎潔的月光照耀下,一輛列車彷彿在海上行駛,走向遠方孤獨的世界,孤獨的行人,面對未知的未來,面對搖擺的人生,面對不定的行程。
那幅美麗夢幻的場景配合著久石讓的《海》簡直是不能再默契了,每次聽到久石讓這首音樂,我永遠都不能忘記動畫里的那幅場景。
這次我沒有過多的講述白龍和千尋之間的感情故事,其實網上對於白龍和千尋之間究竟是不是愛情都還有一些爭議,可見宮崎駿對這段感情的刻畫實際上並沒有過多的渲染,不像新海誠的那些愛情故事那樣刻骨銘心,激發共鳴。千尋和白龍的感情只能說是一段美好的緣分,千尋幫助白龍找到了自己的名字,白龍就是在若干年前救了落水的千尋的那個河神。關於白龍和千尋的感情,我想大多數看過的觀眾都已熟悉。
但是僅靠這樣一段愛情故事是不足以讓這部動畫獲得奧斯卡獎的,正是因為宮崎駿將現實生活中的社會問題,帶上他的思考和對解決這些社會問題的呼籲和擔憂,融入了動畫中的角色,讓每一個角色,每一個意向,每一段劇情都有很深的象徵意味和諷刺意味,才使得這部動畫能夠獲得如此多的國際大獎,獲得如此高的全球票房,獲得那麼多人的認可和感動。
然後還有兩個常見的疑惑,我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1.為什麼結尾千尋能猜對那幾隻豬裡面沒有她的父母?
這個問題作者並沒有在劇中進行明確的解釋說明,但是可以通過前面的劇情對比得出,這個就需要各位觀眾細心了。
前面有一段劇情看似非常無用,但其實是宮崎駿特意為結尾湯婆婆的這道題埋下了伏筆,前面千尋拿到河神為感謝她贈送她的丸子以後,特別高興,因為這顆具有魔力的丸子應該可以將她的父母變回人類,當晚她做了一個夢,她夢見拿著河神的丸子去豬圈裡找父母,但是那麼多隻豬,她並不知道哪兩隻是她的父母,於是她沖著所有的豬喊著,「爸爸媽媽,這是河神給我的丸子,只要吃了這個一定可以變回人類!」
根據前麵湯婆婆所說,這裡所有的豬應該都是誤闖入湯屋的人類因為貪吃被變成了的豬,所以所有人一聽吃了丸子可以變回人類,全部擠過來,蜂擁而至,冒充千尋的父母,騙來河神的丸子變回人類。
結尾,湯婆婆讓千尋找出哪兩隻豬哪是她的父母,猜對了才能救回父母,但是聰明的千尋發現,與夢中那個場景不一樣,這幾隻豬完全沒有表現出那副貪婪的樣子,只是靜靜的呆在那裡。
沒有表現出貪慾,據此千尋判斷出它們都不是人類,所以才告訴湯婆婆,裡面沒有一隻是她的父母。
結尾這個謎題同樣是影射了人類的貪婪和自私,危難面前,為了變回人類,不惜違背誠信,坑害他人。
2.為什麼結尾錢婆婆送給千尋的頭繩閃了一下?
這個不是錢婆婆的魔力在起作用,也不是說湯屋的那些經歷對千尋還有什麼後續的影響,這個就是簡單地提醒觀眾注意一下頭繩,是錢婆婆給的頭繩還戴在千尋的頭上,說明千尋經歷的這一切都不是夢,而是真實的。
為什麼特地要證明呢?因為這部電影的開頭是千尋和父母闖入湯屋世界,結尾千尋回來,發現父母什麼都不記得了,責備她亂跑讓父母擔心,因此很有可能,千尋只是做了一個夢,或者在湯屋的這一切只是千尋的幻覺,因為很多作品都有這樣的橋段。
因此宮崎駿這裡用戴在千尋頭上的錢婆婆贈予的頭繩,來證實這一切都是真實的。白龍和千尋的感情也是真實的。
全部都是個人原創,首發在個人公眾號:半圓儀,公眾號還有秒速五厘米,你的名字,言葉之庭,螢火之森的影評解讀,以及適合在校大學生和年輕人的話題,歡迎關注感覺《千里千尋》獲獎無數的原因,一部分是大家想留住他,不想讓他再「詐退」了吧
1992年《紅豬》宮崎駿說:「我想做的事情已經完成了,我的動畫已經完結」
1997年《幽靈公主》宮崎駿因為身體原因在公開場合宣布「這是我最後的作品」
然後這部《千里千尋》就是他在《幽靈公主》之後,隱退四年的復出之作。
宮崎駿的作品我最喜歡的是《幽靈公主》雖然我心目中最好看的宮氏動畫不是《千與千尋》,但仍不能否定這部動畫在宮崎駿動畫、吉卜力動畫甚至日本、世界動畫史上的地位——日本票房南波灣;在國際上拿獎拿到手軟,不乏奧斯卡、金熊獎這樣的大獎;全世界無以計數的粉絲,吉卜力動畫的粉絲很多都是看了這部動畫後路轉粉的,因為她影響力實在太大了。
這部電影為何如此成功?因為她幾近完美。
故事。《千與千尋》最大的特點是將一個小女孩歷盡艱險、找尋自我的勵志故事內核,與充滿東方魔幻味道的瑰麗外殼完美結合,可以說既能做到花哨好看,又能以真情打動人。千尋在故事開始的時候是一個嬌生慣養略有點任性的普通孩子,她無精打採的神態甚至很難讓人喜歡,彷彿下一句就要頂撞你。但在離開爸媽,遇到諸多困難後,她突然變得堅強起來,富有愛心,用自己的謙遜和堅韌贏得了尊重和友情;在朋友的幫助下,她甚至戰勝了這個魔幻世界的boss湯婆婆,拯救了父母,重新找到了自我。人們最愛這種小雞變鳳凰的故事,每個人都像千尋,我們普通的像野草,現實的風吹雨打讓我們受盡磨礪,沒人瞧得起我們,沒人拿我們當回事,很多不了解我們的人甚至討厭我們,但只有我們自己知道,我們身上有優秀的品質,在合適的情況下,我們會爆發,會像千尋一樣長大,完成impossible mission,成為這個世界的焦點,贏得大家的喜愛。我們一直都在艱難地找尋自我。宮老爺子說這動畫是為日本十歲左右小孩子所作,實際上,他是為全世界每一位觀眾所作。每個人,都能在千尋身上看到自己。所以,在故事上,《千尋》成功了。
畫面。宮氏動畫的畫面不必多言,每一幀都能征服觀眾,經受得住頻繁暫停截圖考驗,360度無死角。這部動畫突出了東方魔幻色彩的設計風格,人們觀影時如入夢中,場景似曾相識,很親切,但又完全不符合常理,帶給觀眾不一樣的觀影體驗。
音樂。 久石讓為影片所做的《One Summer"S Day》《あの日の川》等電影插曲,以及木村弓作曲演唱的主題曲《いつも何度でも(永遠同在)》,被影迷們譽為經典,廣為傳唱。每當聽到這些曲子,千尋和白龍的故事便浮現眼前,看動畫時青澀又美好的記憶,就像一杯白水中滴入墨汁,在堅硬的現實里氤氳開。
《千與千尋》可以說是宮氏動畫的代表作,是巔峰,代表了吉卜力動畫的最高成就。從這個意義上說,《千與千尋》是宮崎駿最好的作品。
兩主角鎮樓
----------------------------------------------------------------
BTW,我最愛的宮氏動畫叫做《側耳傾聽》。
白龍。
有些東西就神話了,你覺得最好就最好唄,畢竟每個人心目中哈姆雷特標準都不一樣
要我來排序。紅豬,天空之城,風之谷,幽靈公主,狸合戰,甚至哈爾,都在千尋之前。
當然,大多數人認為最好的原因,無非是沒看過其他的,或者沒有看過高清的其他的。。。
每次提到宮崎駿最好的作品,討論就會變得非常滑稽。
因為一定會跳出一大批粉絲,他們最愛提《幽靈公主》,其次就是《紅豬》與《風之谷》。
他們喜歡談內涵與深度。
在他們眼裡,《千與千尋》只是頂著奧斯卡光環的人云亦云。
他們覺得,最愛《千與千尋》的,不是沒看過其他好電影,就是被奧斯卡影響了判斷。
很奇怪,這些人往往不談故事,不談製作,不談人物,不談情節。這就很像庫里或是詹姆斯的黑子,談來談去居然是咬牙套和像猩猩這種破事。
似乎把數據一擺出來,《千與千尋》的優質就根本沒辦法被質疑。
喜歡一部電影,很好。我是從沒喜歡過詹姆斯,但是奪冠那幾年我從沒懷疑過他是最好的球員。
奧斯卡是浮名,金熊獎也是。
不知道能不能撇開自己設定的什麼內涵,深度,哲理。就說一句我更喜歡《幽靈公主》,而《千與千尋》則顯然更「好」?
千與千尋是我看過宮崎駿的動畫中最好看的一部,跟魔女宅急便差不多的類型,都是角色代入感非常強的作品。
其實宮崎駿的電影並不是以故事吸引人來取勝的,其中也沒有那種很多人參與故事的痕迹,不像迪斯尼每個角色都有人負責畫,故事都是大家坐在一起想出來的,這樣的故事固然很難出差錯,但是也很難有宮崎駿那種特別的氣質在。我看宮崎駿的紀錄片,他在創作故事版的時候,可從來不聽取別人的意見,就是自己埋頭畫,偶爾跟別人說兩句。這造就了吉普里獨一無二的風格,但是也太過於依賴宮崎駿的狀態了,他可以非常任性的導出出「起風了」這種個人情感很深,但是觀眾卻覺得不知道哪裡好看。不過我還是很喜歡這種個人風格強烈的作品,比起美國動畫片完美的劇情製作,宮崎駿片子中的一些殘缺讓我覺得很獨特。最好是紅豬,不會飛的豬不是好豬。
很大程度上是奧獎的光環,在宮老的作品裡,千與千尋應排在幽靈公主 風之谷 天空之城之後
千與千尋影片的特點:
1 結尾戛然而止,殘缺之美,其他的電影都有完美結局,唯獨千與千尋的結尾,至今依然無解:千尋失憶與否,白龍歸鄉重逢與否?
2 白龍很帥。
3 千尋很勇敢。
4 哲理淺顯易懂,諷刺直接且深入。
5 邏輯關係較差,不燒腦,符合大眾智商。
6 影片配樂華麗,畫面柔美,充滿暖色調的回憶感(我對這一部分有過詳細呢評價,有興趣的可以百度一下《水乳交融的畫與音》這篇音樂鑒賞論文,本人所寫,嚴禁轉載)
其他影片的特點:
1 《風之谷》比較環保,沒有愛情
2 《天空之城》比較科幻,沒有愛情
3 《龍貓》比較賣萌,沒有深度
4 《側耳傾聽》比較清新,沒有大氣
5 《我的小時候》比較生活,沒有魔幻
6 《紅豬》比較成人,沒有童趣
7 《哈爾的移動城堡》充滿愛情,沒有哲理
8 《幽靈公主》又是環保,也有愛情。
而《千與千尋》:什麼都有,沒有結尾。
這才是殘缺之美。
千與千尋很好看,但我還是最喜歡哈爾的移動城堡,到現在還能記得裡面的主題曲~
推薦閱讀:
※全職獵人什麼地方最吸引人?
※犬夜叉一家到底姓什麼?
※火影忍者有哪些設定後期被推翻了?
※《劍風傳奇》在日本動漫界的具體地位?
※如何評價《野良神》這部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