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電影節的發展歷史及評獎流程是怎樣的?尤其是小成本電影,為什麼往往國內不香國外香?
1、獨立電影節的發展歷史和評獎流程。
我以國內最具影響力最資深的中國獨立影像展(CIFF)為例
這個電影節成於2003年,其成立有一個背景。2001年,北京舉辦了「首屆獨立映像節」,這應該是大陸首個獨立電影節(資料),http://club.163.com/viewElite.m?catalogId=101405eliteId=101405_100d1dcf0290000
這個電影節產生了巨大的影像,但也引起了保守勢力的干擾,舉辦的並不順利。
之後,2003年,中國獨立影像展在南京成立了,有些主要策劃者書「首屆獨立映像節」的組織者。最初這個電影節是「精選」的的模式,由主要策劃者提名影片,最初王小帥、賈樟柯、婁燁等都參加過這個電影節,包括現在大火的寧浩、烏爾善,也是從這個電影節出道的。從第三四屆開始,「精選」變成了「海選」,開始開放報名,並從展映變成競賽,設立了評委會。報名結束後,電影節選片人選出入圍作品,在電影節開幕後,進入放映和評獎環節。評選經過觀看和討論,不但要選出獲獎影片,還要寫出評語。因為充分尊重電影本身和導演獨立精神,它明顯異於其他主流電影節,因此婁燁稱它為「中國唯一真正的電影節」。
2、尤其是小成本電影,為什麼往往國內不香國外香?
我想你的意思應該是問獨立電影為什麼國內不香國外香。
如果「香」等於知名度和廣泛歡迎,那獨立電影當然不香了,但獨立電影的影響力依然在國內,雖然受制於體制,其傳播不廣,但論文化價值,獨立電影自然不遜主流電影。
至於在國外獲獎的問題,首先是因為人家一視同仁,只在意影片本身,而不是有沒有龍標。
羅登關於此問題的回答基本上在想當然瞎扯淡,把國際電影節給中國獨立電影(小成本電影)獎項當做是施捨和安慰。這簡直浪費我的時間反駁。
首先像威尼斯柏林嘠那,洛迦諾鹿特丹這些電影節,每年收到的片子太多,不存在只有中國電影「積極參賽」,然後看在積極的份上給個獎,你當是玩過家家呢?還「不然以後沒人來了」,那些電影節還會怕沒電影來啊,你當都是上海電影節和北京國際電影季啊,要腆著臉求片子?
第二,說國際電影節施捨給中國獨立電影獎項,真把人家電影節當傻逼了,如果因為要做慈善救濟,就不顧質量給個獎,那電影節還想不想辦了?因為獎項就那麼多,施捨給某人獎,就意味著另外該得的獎的就得不到了。
第三,說這些得獎的獨立電影(小成本電影)得獎後大肆宣傳,簡直是胡說八道,宣傳難道不要錢嗎,既然是小成本電影,有什麼錢搞宣傳啊?發的起記者的紅包嗎,買的起版面嗎,雇的起影評人和水軍嗎?
綜上所述,羅登的答案就像大海一樣,除了水還是水。在這種專業問答社區花時間反駁這種想當然的扯淡,真是太鬱悶了。
第一個問題,我很難回答,因為各個電影節都不太一樣,講起來特別的複雜,不是專門研究某個電影節的,很難搞清楚,尤其是現在小電影節不計其數。
第二個問題,答案就很簡單了,因為中國是一個沒有電影自由的國家,小成本電影往往是抨擊社會黑暗,抒發導演個人情感,這樣的片子在中國基本沒有可能面世,也不會造成比較大的反響。
另外,所謂國外香這種說法是錯誤的。聲明一點,這些電影在國外並不香,國外的電影觀眾基本也不知道,電影節給一個獎,一半是無論如何要發獎,既然中國的電影那麼積極的參賽,好歹你得給幾個獎,不然以後就沒有人來了,第二,他們覺得中國人很可憐,拍個電影搞得跟做賊似的,很可憐我們,發獎算文化救濟,有點類似於給幼稚園小朋友的繪畫作品頒發獎狀一樣,東西不怎麼樣,精神可嘉而已。
之所以你覺得香,是因為國人很看重外國電影節的獎項,所以大肆宣傳。其實這些電影在國外也是過眼雲煙,過去就過去了。洋人也就是搞個電影節,玩一玩。
第一個問題可以百度到。
第二個問題。英國的一位電影學者Chris Berry說過,中國電影在國外市場往往都是由於獨特的東方特色和中國文化內涵而迷人。同時【真正的中國】也是國外電影學者或者觀眾的關注以及好奇的重點。而關於中國大片(blockbuster),比如張藝謀導演的《英雄》,如果不打上昆汀的名字或許也不會有這麼大的成就。真正的大製作,在那個叫做好萊塢的巨頭面前,中國的大片,並無優勢。
推薦閱讀:
※為什麼約翰尼德普常有一些較為怪異的打扮?
※電影《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是否過譽?
※楊冪為什麼老是演爛片?
※香港的外語電影,譯製片名為什麼幾乎不用直譯的方式?
※如何從心理學上解釋電影《如父如子》中野野宮良多(福山雅治)的父親形象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