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經這本書為何失傳了?

孔子云:「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說明樂經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為何獨有五經流傳,偏偏樂經失傳了呢?是否有輯佚版的樂經呢?


考據學的小都比來了。 首先贊同@楊懷斌 的質疑

《樂經》是否真的存在,是一個問題。

其次,讓小都比引證一段話

郭店簡《六德》說:「觀諸詩、書則亦載矣,觀諸禮、樂則亦載矣,觀諸《易》、《春秋》則亦載矣。」

我們從這段話當中,似乎可以確定《樂經》存在過。但是,小都比要鮮明提出來一點,觀樂就是觀《樂經》嗎?

根據《左傳·襄公三十九年》記載:」吳公子札來聘。……請觀於周樂
使工為之歌《周南》、 《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猶未也,然則勤而不怨矣。」
為之歌《邶》、《庸》、《衛》,曰:「美哉,淵乎!憂而不困者也。 吾聞衛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衛風》乎?」
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懼,其周之東乎!」
為之歌《鄭》,曰:「美哉! 其細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
為之歌《齊》,曰:「美哉, 泱泱乎!大風也哉!表東海者,其大公乎?國未可量也。」
為之歌《豳》,曰:「美哉,盪乎!樂而不淫,其周公之東乎?」
為之歌《秦》,曰:「此之謂夏聲。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也,其周之舊乎!」
為之歌《魏》,曰:「美哉,風風乎「!大而婉,險而易行; 以德輔此,則明主也!」
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 氏之遺民乎?不然,何憂之遠也?非令德之後,誰能若是?」
為之歌《陳》,曰:「國無主,其能久乎!」
自《鄶》以下「,無譏焉!
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貳,怨而不言,其周德 I 之衰乎?猶有先王之遺民焉!」
為之歌《大雅》,曰:「廣哉!熙熙乎!曲而有直體,其文王之德乎?」
為之歌《頌》,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邇而不逼,遠而不攜;遷而不淫,復 而不厭;哀而不愁,樂而不荒;用而不匾,廣而不宣;施而不費, 取而不貪;處而不底,行而不流。五聲和,八風平;節有度, 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見舞《象箾》、《南龠》者,曰:「美哉,猶有憾!」
見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
見舞《韶濩》者, 曰:「聖人之弘也,而猶有慚德,聖人之難也!」
見舞《大夏》者, 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誰能修之!」
見舞《韶箾》者「, 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 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這篇文章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季札觀樂》但是,他觀的肯定不是樂這本書。因此,如果根據這條看可以肯定,楚簡說的不一定是《樂經》,我們無法借楚簡證明。

那有另外一種觀點說」《周禮·春官宗伯章》之《大司樂》為《樂經》「
我們來看

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之子弟焉。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則以為樂祖,祭於瞽宗。以樂德教國子:中,和,祗,庸,孝,友。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以樂舞教國子舞《雲門》《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以六律、六同、五聲、八音、六舞,大合樂以致鬼神祇,以和邦國,以諧萬民,以安賓客,以說遠人,以作動物。乃分樂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乃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乃奏大蔟,歌應鐘,舞《咸池》,以祭地祇。乃奏姑洗,歌南呂,舞《大磬》,以祀四望。乃奏蕤賓,歌函鍾,舞《大夏》,以祭山川。乃奏夷則,歌小呂,舞《大濩》,以享先妣。乃奏無射,歌夾鍾,舞《大武》,以享先祖。凡六樂音,文之以五聲,播之以八音。凡六樂者,一變而致羽物及川澤之祇,再變而致裸物及山林之祇,三變而致鱗物及丘陵之祇,四變而致毛物及墳衍之祇,五變而致介物及土祇,六變而致象物及天神。凡樂,圜鍾為宮,黃鐘為角,大蔟為徵,姑洗為羽,雷鼓雷鞀,孤竹之管,雲和之琴瑟,《雲門》之舞;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若樂六變,則天神皆降,可得而禮矣。凡樂,函鍾為宮,大蔟為角,姑洗為徵,南呂為羽,靈鼓靈鞀,孫竹之管,空桑之琴瑟,《咸池》之舞;夏日至,於澤中之方丘奏之,若樂八變,則地祇皆出,可得而禮矣。凡樂,黃鐘為宮,大呂為角,大蔟為徵,應鐘為羽,路鼓路鞀,陰竹之管,龍門之琴瑟,《九德》之歌,《九磬》之舞;於宗廟之中奏之,若樂九變,則人鬼可得而禮矣。凡樂事:大祭祀,宿縣,遂以聲展之。王出入,則令奏《王夏》;屍出入,則令奏《肆夏》;牲出入,則令奏《昭夏》。帥國子而舞。大饗不入牲,其他皆如祭祀。大射,王出入,令奏《王夏》;及射,令奏《騶虞》。詔諸侯以弓矢舞。王大食,三宥,皆令奏鐘鼓。王師大獻,則令奏愷樂。凡日月食,四鎮五嶽崩,大傀異災,諸侯薨,令去樂。大札、大凶、火災、大臣死,凡國之大憂,令弛縣。凡建國,禁其淫聲、過聲、凶聲、慢聲。大喪,蒞廞樂器;及葬,藏樂器,亦如之。

這出自《周禮》,但是要是說這就是《樂經》,我的看法是存疑。因為沒有相關文獻典籍證明《樂經》和《周禮·大司樂》有任何直接關係,直接以《周禮·大司樂》作為《樂經》或者是《樂經》一部分,失之武斷。
第三種說法,《樂經》毀於秦火。
我們先來看《秦始皇本紀》的記載

始皇置酒咸陽宮,博士七十人前為壽。僕射周青臣進頌曰:「他時秦地不過千里,賴陛下神靈明聖,平定海內,放逐蠻夷,日月所照,莫不賓服。以諸侯為郡縣,人人自安樂,無戰爭之患,傳之萬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始皇悅。博士齊人淳于越進曰:「臣聞殷周之王千餘歲,封子弟功臣,自為枝輔。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無輔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今青臣又面諛以重陛下之過,非忠臣。」始皇下其議。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復,三代不相襲,各以治,非其相反,時變異也。今陛下創大業,建萬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異時諸侯並爭,厚招遊學。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當家則力農工,士則學習法令辟禁。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一,是以諸侯並作,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並有天下,別黑白而定一尊。私學而相與非法教,人聞令下,則各以其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誇主以為名,異取以為高,率群下以造謗。如此弗禁,則主勢降乎上,黨與成乎下。禁之便。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制曰:「可。」

被歷代詬病的始皇的」焚書坑儒「即出自此。這裡有一點,值得我們揣摩。本紀原文記載:」詩、書、百家語「。六經中有所提及的除了《禮》、《樂》、《春秋》、《易》之外只有《詩》、《書》標榜在此,其他幾經據《漢書·藝文志》記載:

及秦燔書,而《易》為筮卜之事,傳者不絕。(《漢書·藝文志·易家小結》)
及周之衰,諸侯將逾法度,惡其害己,皆滅去其籍,自孔子時而不具,至秦大壞。(《漢書·藝文志·禮家小結》)
周衰俱壞,樂尤微眇,以音律為節,又為鄭、衛所亂,故無遺法。(《漢書·藝文志·樂家小結》)
《春秋》所貶損大人當世君臣,有威權勢力,其事實皆形於傳,是以隱其書而不宣,所以免時難也。(《漢書·藝文志·春秋家小結》)

從這些記述中,我們看到,《易》、《春秋》沒有被焚毀是肯定,那其他兩經呢?我們看到禮只有說」至秦大壞「,沒說秦焚燒禮經。為什麼呢,我猜是這樣的原因,所謂的法是由周代的禮的沿革,換而言之,禮即法,禮法禮法,本來就是合二為一的(參考《荀子》、《韓非子》、《李斯列傳》)。秦代重法,說明秦代也會重視法的根源---『禮』。這樣,我想才沒有在《藝文志》中說《禮經》被焚毀了。
那麼《樂經》呢?我的看法是,這部《經》根本就是一本」活經「 @傘擎楊的看法很對,

在古代曲譜還不完善的情況下,音樂旋律是極難保存下來的。很可能即使流傳下來人們也不知道該怎麼演奏。

所謂的《樂經》就是口口相傳的」唱歌方式「,類似今天的唱法,因為有唱法,但是「又為鄭、衛所亂」,所以「故無遺法」。所以,這部《樂經》不要提在秦朝了,我猜在六國被滅之前,已經失傳了。
那麼現在可以看到的是什麼呢?我認為,是和《禮記》差不多的,性質類似《易大傳》的《樂記》,所謂的《樂記》,就是涵蓋音樂生成論,音樂發展論,音樂美學論,音樂政教論等等諸多方面的一套研究論文,而絕非是經文本身。
總之,我們在沒有確鑿的證據之前,認定,《樂經》在秦以前已經失傳,除了失傳的「活經」,同時失傳的還有一大部分《樂論》。


參考資料:
《阮刻十三經註疏·左傳春秋註疏》,[唐]孔穎達等 疏 中華書局影印版。
《周禮正義》,[清]孫詒讓 正義 中華書局·清人十三經註疏版
《漢書補註》,[清]王先謙 補註 上海古籍出版社·平裝點校本

附議:有關於活經的想法,可以參考詩經的六篇笙詩。今傳詩經三百零五篇,六篇笙詩,只傳目錄,沒有唱法記載。
另外,不管一部典籍是怎麼樣,只要丟失了,就是令人心痛的。因為這些是研究古代文化思想不可或缺的材料。
以上

本文謝絕任何形式的轉載和引用


對於認為《樂經》無文本,或將《樂經》納入《詩》的觀點,都基於一個重要的邏輯前提:假如《樂經》存在文本,那它應該是一部樂譜性質的音樂典籍。將《樂經》視為樂譜,這種思考在今天看來絕無扞格難通的地方,然而它卻不符合先秦時期的樂教傳統。在周代,樂是一個內涵極廣的集合,廖輔叔先生已經指出上古之樂由「詩歌、音樂、舞蹈合為一體」,該觀點一經提出後即得到了學界非常廣泛的支持,諸家或有改進,大致都延承了該觀點的主體。眾所周知,周代貴族有「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所謂樂藝,涵蓋兩方面的內容:樂技、樂義,例如《漢書?藝文志》載:「漢興,制氏以雅樂聲律,世在樂官,頗能紀其鏗鎗鼓舞,而不能言其義。」樂技是具體的詩、樂、舞,即「鏗鎗鼓舞」,樂義則是由樂技引申出的音樂審美,以及道德、政治說明。

樂技教授當同禮儀教學一樣,注重實踐,口耳相傳,並不落實到文字上,《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拔其樹。孔子去。」大致上禮儀教學活動並不需要教材,而需要身體力行。樂師是傳承樂技的主要群體,但樂師傳授樂技,當是口耳面授,並不倚重文字教材。這可以通過三方面來印證:

一、周代有相當一批樂師被稱為瞽曚,即盲樂師,如《左傳》襄公十四年載:「瞽為詩,工誦,箴諫,大夫規誨,士傳言,庶人謗,商旅於市,百工獻藝。」瞽曚樂師中知名者如師曠、師慧、師冕等,數量不在少數。《漢書·藝文志》引《新論》云:「竇公年百八十歲,兩目皆盲,文帝奇之,問曰:『何因至此?』對曰:『臣年十三失明,父母哀其不及眾技,教鼓琴。』」類似於竇公,絕大部分的瞽曚樂師當是失明之後,迫於生計方才學樂,他們學習音樂全憑口耳,無法閱讀。

二、周代樂官多是累世相傳,樂技父子相繼,對樂譜的需求非常之低。師簋銘載周王命師「司乃祖舊官少傅眔鼓鍾」(西周中期,《集成》4324),「鼓鍾」當指《周禮》所載的「鍾師」、「鼓人」之屬,師嫠繼其祖輩擔任「少傅」和「鼓鍾」,當出自於樂官世家。《左傳》成公九年亦載楚國伶人鍾儀「世代掌樂」,當亦出自樂師世家。《漢書?藝文志》有一則非常重要的記載:「漢興,制氏以雅樂聲律,世在樂官,頗能紀其鏗鎗鼓舞,而不能言其義。」樂官將樂技代代相傳,保證了部分雅樂能夠傳承下去,故而西漢之初依然可以聽聞《韶》樂,但是樂義則是建立在樂技之上的精神升華,需要個人自行領悟,它應該是通過文字記錄的方式傳承下來,而《樂經》很可能就是這樣的書,它的亡佚和樂義的丟失是同步的,兩者之間又存有非常密切之聯繫。

三、如前文所強調,周代雅樂是「詩、樂、舞」三者的結合。如孔子屢屢稱及的《武》樂,《武》樂就包含樂曲、舞蹈、歌詩三種形式,其中歌詩包括今《詩經》中《昊天有成命》《武》《酌》《桓》《賚》《般》篇,舞蹈則如《禮記·明堂位》所載,「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朱干即赤大盾,戚即斧,《武》樂需要舞者手執盾斧而舞。其他雅樂如《萬》《象》《韶》《桑林》等皆是包含了舞蹈、樂曲,如果《樂經》真是記錄雅樂的經典,教育國子的教材,至少應該將舞蹈部分同時收錄進去,而非僅僅記錄樂曲的曲譜。就目前來看,先秦似乎並不存在記錄舞蹈技巧的教材,和樂曲教學一樣,舞蹈教學也是強調在具體實踐中積累學習,並不倚重文獻教材,這點即便是在現代的舞蹈教學中亦是如此。

荀子是戰國末期人,從他的表述來看,他應該接觸到了《樂經》,《荀子·樂論》一篇集中闡發了他對於雅樂的思考,將樂同個人修養、國家治亂聯繫起來,強調雅樂之和同功效,可能就是對《樂經》的進一步說明。《樂經》的流傳並不廣,春秋中期之後雅樂就慢慢被鄭衛之音等新樂所取代,用於雅樂教學的書籍《樂經》則更不被世人重視,故而遭到遺棄。至秦朝焚書之時,由於《樂經》蘊涵了大量儒家思想,因此也列在焚書之列,經此一難,《樂經》可能損失巨大,進入西漢就再也未被發現了。


後來的十二律說部分內容應該來自樂經,樂經失傳和其傳播方式可能有關,秦焚書後,漢初人很難找到原經,而只以回憶來傳寫,難免錯誤舛漏。而孔門傳習者懂樂和樂經的人本就很少,師徒相傳,地位漸低,逐漸失傳,淹沒無聞了


《樂經》是否真的存在,是一個問題。再說了,就算有這本書,只怕也很難傳下來。由於焚書坑儒、項羽火燒阿房宮這樣的事件發生之後,如何將古籍完整地保存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很多人會為了保住性命,交出自己收藏的典籍,大部分典籍都會被焚毀。其中,類似於農家、醫家、縱橫家、墨家、道家、陰陽家、名家、兵家、儒家的大部分典籍都被燒掉了。儒家經典的《五經》、《論語》、《荀子》、《孟子》這樣的典籍,到了漢代,全國都找不到完整的本子,大多數都是學者通過記憶默寫出來的。記憶這東西,是最容易出現差錯的。很多學者背出來的典籍,就連篇章的數目和題目都不一樣,更遑論其中的內容。而且,就算很多典籍被默寫出來了,全國懂的人也很少。很多典籍不是沒有被默寫出來,就是沒人懂,當然不可能傳下來。《樂經》很有可能就是其中的一本。


在古代曲譜還不完善的情況下,音樂旋律是極難保存下來的。很可能即使流傳下來人們也不知道該怎麼演奏。


被項羽燒了


推薦閱讀:

這張太極生六十四卦圖的出處是什麼?
如何讀懂《論語》?

TAG:歷史 | 儒學 | 先秦歷史 | 先秦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