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日本刀里的“打刀”和“太刀”?

前阵子买了一把日本刀,想了解下怎么摆放,查了一些资料发现“打刀”和“太刀”的摆放不一样,于是想知道买的这把日本刀属于“打刀”还是“太刀”。可是网上的资料很杂,目前还没弄清楚怎么区分这两种刀,想请教下大家区分的原则。
下面上图,前阵子的买的日本刀。

刀刃长约73厘米左右,刀柄长约28厘米。


先答题主,你的刀是打刀。

一般来说,太刀和打刀有下面这些区别:
(补充了太刀、打刀、脇差、短刀四类常见的日本刀的区别,参见答案最后)

1. 使用时代不同

  • 太刀主要使用于平安時代(12世紀)后期到室町時代初期。
  • 打刀则晚于太刀,使用时代大约是从室町時代中期(15世紀后半)到江戸時代末期(19世紀中叶)。

所以也可以说,打刀是太刀的继任者。

2.使用情形不同

  • 平安时代主要的战争形式是马战,所以太刀主要是马战时,骑在马上使用。
  • 室町时代到江户时代,主要的战争和战斗方式是地面战斗,所以打刀主要是人站立于地上时使用。

3. 佩戴方式不同

  • 太刀是配挂在腰上的。配挂时,刀刃向下。
  • 打刀则是直接插在腰间。插在腰间时,刀刃向上。

日本人如今展示太刀和打刀时,也承袭了这个传统,不管是博物馆还是刀剑专门店,展示时太刀时,刀刃向下;展示打刀时,刀刃向上。

如图,左边是打刀,右边是太刀。

至于为什么一个向上,一个向下,暂无定论,能查到的资料有如下两个说法

其一,太刀刀刃向下是为了不伤到马,因为如果刀刃向上,刀尖便是向下,容易戳伤马。

其二,平安时代的战争,武士一般穿甲胄,因为胳膊上也有甲胄,很重,如果刀刃向上,拔刀时,本来就很重的胳膊就要抬很高,太费劲。所以刀刃向下更合适,因为抽刀时胳膊轻松一点。而室町时代以后,武士主要穿和服,活动起来比穿甲胄灵活轻松很多,所以刀刃向上、拔刀时胳膊抬得高一点也可以。而且刀刃向上的话,出刀砍人的速度会更快,对抗时更占优势。(理由见第6点)

4. 外形不同
(1)长度不同

  • 因为是骑马时使用,太刀可以更长一些,长度通常是:2尺3寸~6寸(70~80cm)。
  • 考虑到使用方便,通常来说,打刀相对太刀稍短,但一般长度也在2尺以上。

这里说的是当时被武士普遍使用的太刀和打刀的情况,不包括动辄就长达三五尺的野太刀等非常见类型。

(2)弧度不同

  • 太刀的弧度通常更大,也就是更弯一些。
  • 打刀与太刀相比,一般来说,往往更平直一些。当然也并不绝对。

    (3)刀装不同
    如上文所说,因为佩戴方式不同,所以刀装也不一样。刀装的区别很多,如汗青老师所说,比较明显的区别如下:

  • 太刀因为是佩挂在腰上的,所以刀装的最明显特征是刀鞘上方有用来配挂的两个吊环一样的部件。

如图:

  • 打刀则因为是直接插在腰间的,所以没有太刀那样的吊环的部件,但刀鞘侧面会有一个“栗形”,据说得名于外形很像栗子。

如图:

5. 拔刀手法不同

  • 太刀因为是马战时使用,可以单手从下往上拔出,另一只手则抓马缰。
  • 打刀的拔刀手法则自由很多,可以先用直接从下往上拔,也可以用左手(左撇子就是右手)下压刀身,把刀身从斜插状态压成水平状态,再拔出来。

如图:

6. 从拔刀到挥刀的速度不同

  • 太刀因为配挂时刀刃向下,拔出以后刀刃自然也朝下,需要举高以后再落下,这样才方便砍人。所以一般从拔刀到挥刀砍人,需要两个动作。
  • 打刀则因为刀刃向上,拔出以后可以直接在空中划一个弧线,用一个动作就一气呵成地直接挥刀砍向对方。因此可以说,打刀速度上比太刀略有优势,使用起来更迅速敏捷一些。

如图:

左边是打刀,抽出之后,一个动作就直接可以砍向对方。
右边是太刀,抽出之后,需要两个动作才能砍人。所以,如果双方在地面对抗的话,可能使用太刀的人还没来得及把太刀挥下来,对方的打刀已经劈过来了。。。= =+

7. 插刀方式不同

  • 太刀插刀时,刀鞘的口微微向下压,刀鞘整体比较水平的状态下,把刀插入刀鞘内。
  • 打刀插刀时,刀鞘口依旧向上,刀鞘整体保持原本的倾斜状态,从上往下插入刀鞘内。

两种插刀动作的区别可以看视频(抱歉只有youtube版本,需翻墙,差不多从视频的中间开始是两种插刀动作的演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HCCcOGd8Uc

以上,如何区分太刀和打刀?

  • 如果有刀装,就看刀装部分所配的是吊环还是栗形。
  • 如果有动作可以看,也能通过使用者拔刀、挥刀和插刀的动作来辨别。
  • 如果没有刀装,只有刀条怎么办?

首先通过长度排除是否是更短的脇差或短刀。

如果在日本的博物馆或者刀剑专门店里看到展示的刀条,那可以直接看刀条的刀刃是向上还是向下。通常刀刃向上就是打刀,刀刃向下就是太刀。日本人比较认真谨慎,一般不会放反。
如果觉得这种方法不严谨,可以看刀茎上刻有制刀匠人名号那一侧的刀铭。通常来说,刀刃向下,刀茎(就是用来装刀柄的地方)在左时,刀铭也在左边,那就是太刀。而刀刃向上,刀茎在左时,如果刀铭在左边,则是打刀。

比如这张图里的刀,就是打刀:

什么?你问没有刀铭怎么办?
还是那句话,如果是在日本的博物馆或者刀剑专门店里看到的,基本可以通过展示时刀刃的方向判断,相信日本人陈设刀剑时的严谨精神吧。。。要是在别的地方下看见一根光秃秃、没有刀装,随便摆着、连刀铭都没有的刀条怎么办,那就只有。。。凉拌了。。。(笑)

PS:
(1)这里只是通常情况下太刀和打刀的一些区别,也有一些特例存在,比如结合了两者特点的“半太刀”,这种刀是从太刀到打刀的过渡期间出现的一种刀。半太刀的刀装上也有打刀的栗形,但佩戴时又像太刀一样,刀刃向下。还有一些刀原本是太刀,后来被磨短刀茎,改成打刀使用。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都干过这种改装的事。织田信长的爱刀「へし切り長谷部」就是一把用太刀改成的打刀。

(2)日语里的刀(katana)通常指的就是打刀。在日本,“打刀”这个称谓往往见得少,叫“刀”的,一般就是打刀(uchigatana)。太刀则就是“太刀”(tachi)这个叫法。

(3)太刀和打刀之外,日本刀还有另外两种常见类型(即脇差、短刀):

  • 差:也叫脇指。一般和打刀一样,刀刃向上。长度在1尺到2尺之间,比打刀短。通常和打刀一起插在腰间,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打刀配合使用,即传说中的二刀流。(也有人把小太刀归在脇差中,所以只能说一般刀刃向上)
  • 短刀:也叫腰刀。和打刀、脇差一样,刀刃向上。长度在1尺以下,比脇差更短。

日本美术刀剑保存协会(日本刀剑收藏和研究的专门机构)只把我们通常所说的日本刀分为太刀、打刀、脇差、短刀四大类。野太刀、小太刀、小脇差等,属于这四大类之下更细的分类,这里不多赘言。

综上,如何区分太刀、打刀、脇差、短刀这几种刀?

  • 最简单直(cu)接(bao)的方法是先看长度,由长到短依次是: 太刀 ≥ 打刀 > 脇差 > 短刀。
    然后再根据上文所写的外装、刀刃方向等方法,区分是太刀还是打刀。

四种刀刀条部分的长度、弧度、刀刃方向等区别,大致如下图:

以上,图片均来自google。
参考资料:
日本刀剑博物馆( 日本美术刀剑保存协会)
http://www.touken.or.jp/index.html


国产的刀吧。

打刀和太刀的区别,其实不很严格的话,就很容易区分,就是看佩带方式和鞘的形制。

太刀的外装上通常有两个吊环,这样在佩带的时候是将刀挂在腰带上,刀刃是朝向地面的。

打刀没有这玩意,外装上只有栗形,就是刀鞘上凸起的那个东西。佩带时候是将刀鞘插进腰带里,刀刃向天。

所以你这是典型的打刀。

其他差异说起来就太复杂了,平时不需要这么专业的,譬如铭切刀姿之类,就不说了。

-------------------------------DUANG!刚回答完就看见楼下的了,觉得必须纠正一下。

这种不靠谱的东西,太害人了。不是说答主哈,答主热于助人是好的。但百度百科实在不是可以相信的东西。

楼下转来的百度的回答里,混进了很多奇怪的东西,太多的不靠谱了,譬如:

打刀与太刀的形式基本相同,两者的区别之一在于打刀的刀鞘口两侧分别插放有小柄和笄

不是所有打刀都有小柄和笄的。

还有这个:

于是,为了适合于这种插于腰间的佩带方式,打刀的刀身被设计成弯曲的形状,这种弯曲的设计称为“京反”。

我已经吐槽不能了。日本刀的反居然是为适合插于腰间的佩带方式而来的?

“京反”是这个意思吗?纯粹的不懂装懂误人子弟。

太刀一般而言指的是刃长超过两尺(60cm~90cm)、刀刃长度通常在在80公分以上

有人能看懂这话吗?反正我看不懂。另外,无论是打刀还是太刀,长度要求就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刃长两尺以上,不够就是差,够的就是刀。

不多说了哈,已经吐槽不能。

所以我一直都说,在任何需要严谨的场合,绝对不要使用百度百科。


补充——有人 @kuntin 纠正我说到这个

说铭刻向外佩戴是错的,是先有刀型再决定铭刻,这位同学大概没有读懂标题,标题是问“先有刀,如何判断太刀和打刀”,不是问你“怎么从做刀流程分别打刀太刀”此时铭刻向外佩戴看刀刃是日本通用做法,同理还有举起刀条从刀背看铭刻位置,审题不清不要误导大家,这位同学之前在论坛已经因为分不清磨上打刀和完整刀茎被大家笑话过“装逼倒胃口了”别来知乎害人了,半瓶子水在知乎太多不要为了装X而误新人。
本人是真剑收藏爱好者,手上也有不少名作,说的内容有理有据,而一些键盘刀友基本没接触过真剑(看看空间和回答就知道了),经常翻几页书就拿出来误导人,希望把这个答案顶上去免得新人被其他错误答案影响。

说实话能把新新刀期完整刀茎的打刀硬说成磨上的南北朝风格,也一种本事,差不多等同于看到四个轮子跑车就都是法拉利的水平。
补充第二部分——有的人真的误人子弟
此号继续误导各位的本事不小 看图

此号估计被我说分不清古刀新刀想找地方反击我批评他不懂装懂,于是竟把原答案给故意篡改,如图:
答主 @kuntin 篡改答案,自相矛盾——

本来这位答主篡改前“表里相反”包括藤原直胜,于是他自己的结论是“藤原直胜是打刀”,但自己后来把答案改了说表里相反不包含直胜这个,所以结论这把是太刀,于是说我标注有错误,(改掉的这句话明显不是原内容,因为他自己的补充部分去掉,这句话在原文前后不通顺,明显为了免得和他补充内容矛盾特地篡改,很可惜篡改前我没存图)……好吧,如此自己扇自己耳光的,翻脸不认帐,我还是第一次见,为了装逼在犯错的道路上不择手段也是第一人,看来此人自从胡说八道后被众论坛高手驳斥后一直怀恨在心啊,这种心态还假装自己是学术高手?OMG…真怀疑此人是不是哪怕一只真剑都没有过。

以下为原答案
—————————————————————————

很多回答不严谨,包括汗青大佬也没说准确,来我说说——
严格的说单看外形说能区分都不怎么熟悉真剑,主要以下几点:

第一长度——太刀多的是70以下的 甚至60多的,日本好几任天皇即位的御太刀都很短,只有镰仓期比较长,而打刀在室町期和安土桃山那会75以上的也有,就算昭和刀70+的打刀也多的是,所以单看长度不严谨

第二——反(弧度),确实太刀反一般更大,但不绝对,南北朝有大量磨上作无铭的太刀改成了打刀,包括青江,栗田口,备前等流派,所以反大的打刀很多,室町期备前长船的很多打刀反都在2.2-2.5附近,新新刀期水心子正秀一门的复古风打刀反也不小,我有实物因此说的很有把握,所以反大小判断不严谨。何况我不认为“反”这个东西有人一眼能看出精准参数,所以这个很模糊,不能作为判断标准。

第三,拵——因为以上两点原因,打刀用太刀拵,太刀磨上后用打刀拵,太司空见惯了,看刀拵还是不严谨。
甚至有胁差都有太刀拵,如下图,刃长不过56左右,是不是太刀拵,是不是胁差?

总结——1,看铭,刀工铭的那一侧,携带时候铭必须靠外,因此刀刃此时向上为打刀,向下为太刀。
比如下图,同一作者太刀和胁差铭的表里正好相反

2,符合第一点的要求下,看登陆证及鉴定书分类,尤其是鉴定书(我就有把太刀登陆证写了刀,醉了)
另外注意太刀和打刀的摆放方式也不同,如图我的真剑收藏部分,上面四只是太刀,下面是胁差和打刀

再根据上面补充一种情况——无铭,同时无拵,刃长又很尴尬比如在70附近,反不大不小,比如2.0-2.2,又不是腰反,那么此刀不送日刀保去鉴定作者,几乎是看不出到底是打刀还是太刀


2017.10.17修改

1,次郎太郎藤原直勝 也有打刀铭,是正常的做法,并无异常。

2,故意留了个坑,引九千自己跳。

3,除了我留的这条线索,有那份资料、哪位大佬说“次郎太郎藤原直勝”刀铭做法异常?

————分割线————

2017.10.06修改,来自 @刀友T9999-T999 头像

这把 标注为打刀的 荘司次郎太郎藤原直勝,太刀铭,是太刀。

除了一些例外,打刀铭或者太刀铭就能判定是打刀还是太刀。

都上手了,还分不清太刀打刀,还把太刀当成打刀,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外行了。

———————————————

以下为原答案

既然 这位 @刀友T9999-T999 认为连 @汗青 大佬都没说准确,那我也来挑挑错。

如有不对的,还请指正 @不二青龙 @肛里拉出个电锯 。

关于刀铭

首先,佩戴方式决定了表里,刀铭一般打在“表”,

而不是为了把刀铭朝外,才决定刀刃的朝向。

携带时候铭必须靠外

其次,有很多刀匠存在太刀铭的位置和常人相反的情况,比如丰后行平、三条宗近,备中古青江的几位,新刀名匠 肥前国忠吉一派,山城守国清,有没有 荘司次郎太郎藤原直勝?

同样还存在大量 无铭的情况。

看证书,就不叫“判断”,那是抄答案。

汗青 大佬说的 这句可能你都不明白:

无论是打刀还是太刀,长度要求就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刃长两尺以上,不够就是差,够的就是刀。

也就是说, 二尺以上属于刀。一尺到不足二尺属于胁指、差料。

更直白一点,证书上写明了太刀,一定是太刀;没写太刀的,不一定就不是太刀。

太刀的证书上写刀,是正常情况,你少见多怪了。

小太刀的长度不足,归于胁指也是很常见的。

随便搜个图,不是知名刀商。

无铭,证书为胁指,小太刀。

多说几句:

1,关于反浅反深并不能说明是否是太刀,完全正确。

反的绝对值数据,并没有什么用。

结合刃长、刀姿、反型才有意义。

2,看来有点了解大磨上了。以前不是认为 证书上写刀就是打刀嘛!

现在肯承认是南北朝太刀 磨上啊。


反对一切通过刀装来判断的答案。严格的来说打刀和太刀指的仅仅是刀条,不是刀条+刀装。诚然打刀和太刀都有自己专属的刀装,但二者的关系是刀条决定对应刀装,而不是刀装决定刀条。就像梅西穿上巴萨球服是巴萨队员,难道你穿上巴萨球服也是巴萨队员?那些通过刀装来判断的,你倒是看看下面这一把到底是打刀还是太刀?

答案在回答结尾。

判断刀条种类的方法一般是看刃长和反的位置,一般打刀刃长70厘米上下,太刀80厘米上下,太刀更弯一些,如下图所示:

不过鉴于日本刀在发展过程中也变化了很多,判断的时候还要看刀的铸造年代,不同时代的型造不太一样:

打刀装和太刀装有很明显的区别。常见的打刀装如下:

常见的太刀装如下:

鉴于二者明显的区别,很多人把刀装作为判断的主要标准。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刀装是可以互换的!

以下是配打刀装的太刀:

日本刀 太刀 南海太郎正尊(森岡俊雄)昭和五十三年八月日|日本刀 刀剣販売 e-sword

以下是配太刀装(应该说是军刀装)的打刀:

刀剣はたや 日本刀 刀詳細画像

其实进入昭和年代后,很多新作太刀的型造愈发的接近打刀,以至于有时候单纯看刀条都很难把打刀和太刀区别开了。所以现在是什么刀基本是日本刀剑保存协会说了算。

至于题主这把刀,除了丧心病狂我也找不到别的形容词了。刀条上那行汉字是什么鬼?稍微有点常识的刀商也不会拿汉字当做雕物的。只能说这把刀在制作的时候就没有一个概念到底是打刀还是太刀。鉴于刃长和装具,题主就当它是打刀就好。

第一把刀的类别:太刀 銀座 誠友堂: 太刀 二王 (KA-030514)


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
1:刀装,这个比较直观。一般太刀就是太刀装,这种刀是挂在腰间的。刃向下。摆放时也是刃朝下。打刀则是打刀装,是插在腰间的。刃向上。摆放时也是刃向上。
2:刀姿,一般太刀的反幅度大些,也就是更弯。
3:尺寸,一般打刀没有超过三尺以上的。超过三尺必定为大太刀或野太刀。
4:刀铭,将刀子竖起,刀背朝向自己,刀铭在刀茎左侧的为打刀,在刀茎右侧的为太刀。
5:用途,一般奉纳,祭祀,礼仪用的都是太刀,三种用途分别对应奉纳太刀,御神太刀,饰太刀等。
6:证书,绝对正确的唯一大法......写着“刀 一口”的肯定是打刀,写着“太刀 一口”的一定是太刀。
以上几个方面,除方法6以外,其他都不能完全确定一把刀是否太刀或打刀。


这是打刀。
最简单的方法是看刀装。太刀是吊挂在腰间的,反朝上,刃朝下;打刀只有一孔,穿绳插在腰带里,绳系腰间,刃朝上反朝下。
摆放的话,买个刀架,摆法和佩戴是一致的。然后还有个刀尖朝向的问题,这个中国讲,日本大概也讲。刀尖朝左招凶,朝右摆放好,想想哪面拔刀方便,就明白用意了。当然,也有立式刀架。


从长度和弯度来看,这是一把打刀,摆放的时候刀刃朝上。也就是︵的方式。另外严格来说这只是装饰品。不能开刃,所以打刀的标准并不严格。不能用这个来学习判断是否是打刀还是太刀。


本文转载于百度


首先说太刀,请看图

日本平安时代(十二世纪)末期到室町时代初期,流行佩戴太刀于马上或仪仗典礼。

太刀一般而言指的是刃长超过两尺(60cm~90cm)、刀刃长度通常在在80公分以上,刀身弯度较高、太刀是将刀刃向下佩挂于腰间,一般以边锋朝下并吊在腰带以下的方式配带的日本刀。在刀刃向上的状况下,太刀铭的位置通常是在与打刀相反的右面。
太刀因为设想做为武将骑兵PK战使用的缘故,和容易拔刀的打刀相比下较长。从平安时代开始就有制作,镰仓时代、南北朝时代也继续使用。一直到室町时代后期因为骑兵战逐渐被步兵战取代而产量减少,适合徒步战斗的打刀才开始流行。太刀常放置在特定的安置架上,以刀尖向上,刀柄向下,边锋向内的方式摆设。

使用太刀的武将或大名一览:武田信玄 来国长 上杉谦信 小豆长光

然后是大太刀:

14世纪日本南北朝时期大量出现了和以往不同的称为大太刀,野太刀的大型刀。

大太刀(おおたち),一般都把刀身长达90cm以上的太刀称为大太刀,和当时日本人的平均身高(150公分至165公分)对比下算是相当巨大的武器。大太刀通常都是背负在背后,不过若是180公分以上的人则会像打刀一样别在腰间。

对南北朝时期武士而言,最值得夸耀的就是勇气与刚强的腕力,也因此可看到他们带着又大又长的大太刀上战场,以夸示自己的威武。

装备大太刀的武士是当作突击队使用,用来突破敌人阵形,大太刀又称为「阵太刀」,但是似乎也有人称为「野太刀」。

通常文献中的大太刀指的是刀身150cm以上,而90cm以上则称为野太刀。但是普通人都把大型的太刀叫做大太刀,而把「野太刀」当作别称。

没有刀装(刀把护手刀鞘之类的配件)的,只有刀身然后用布之类的把刀身的柄缠一缠,拿来使用的刀才叫「野太刀」。又或许通常也是忍者或是野武士用的,所以才称为「野太刀」。

那有完整刀装的还是称为大太刀,装饰的特别华丽的称为阵太刀。有些阵太刀甚至有动物の毛皮做的「尻鞘」以防雨水。

从江户时代萨摩的武士们开始使用刀柄加长的武士刀开始,到雉刀这种也是重进攻的刀型,其威力根本不是当时木板小盾能防御的。

并且以后的野太刀武士们所使用单刀是双手巨剑,技巧纯熟的话,几乎可以将所有敌人砍成两半。

大太刀不是斩马刀在战场并不直接面对对付骑兵,若真要斩马腿则是避开骑士的攻击范围外趁机偷袭马脚的。 (长いリーチを生かして马と骑乘の武士からの攻撃を避けつつ、足を狙って马をつぶす事が主であった。)

最大型的大太刀长达3.3公尺。

然后是打刀:

打刀是Shogun 2 Total War 游戏时代主要武士刀具。室町中期以后,日本刀由刀刃向下佩带的太刀转为刀刃向上佩戴的打刀

打刀(うちがたな)は、日本刀の一种。通常、室町时代以降は「刀」というと打刀を指す场合が多い。

全长: 70-90cm(柄の长さを含む)、重さ:700-1,400g前后(作成时期や地域による)、长さ(刃长:露出刃部のみ):室町时代平均2尺3寸5分程度、刀刃长度通常在在60公分以上

打刀可以说是日本刀的代表刀剑。打刀的刀身被设计成弯曲的形状,这种弯曲的设计称为“京反”。刀身的中央部位被设计成最为弯曲的地方,此种设计使得拔刀更为容易。

打刀一般为将刀刃向上插于腰带,当然也有刀刃向下插于腰带的,但是大多数都是刀刃向上插于腰带的。所以,一般日本武士都是反手拔刀或转换刀鞘为刀刃向上顺手拔刀。

于是,为了适合于这种插于腰间的佩带方式,打刀的刀身被设计成弯曲的形状,这种弯曲的设计称为“京反”。

刀身的中央部位被设计成最为弯曲的地方,此种设计使得拔刀更为容易。因此,产生了拔刀与攻击一体的技巧,这就是拔刀术
室町时代,打刀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并且开始与胁差共同佩带于腰间,这种打刀与胁差共同佩带的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天。

打刀与太刀的形式基本相同,两者的区别之一在于打刀的刀鞘口两侧分别插放有小柄和笄:小柄是一种长6寸(约18cm)左右的小刀,很少用于战斗中,一般用来削东西和割线,剑侠小说中偶尔也出现用小柄代替手里剑来投掷的描述;笄是插于小柄对侧,用来整理头发和挠痒。


太刀,是一个日本词的照搬,翻译过来就是大刀。

为什么一种刀叫刀,而另一种就要加个大字?加上大字,就是说这个刀比较大,大是指它的长度,较长的叫做大刀,较短的叫做刀。

所谓较长,就是指三尺以上五尺以下的大型刀。较短也不很短,三尺或略少于三尺的,就是普通型号的刀。管后者叫打刀,是中国玩家故意弄出来的噱头,以便给自己的收藏品提高档次,日本刀匠或商家现在也学会迎合中国客户了,早先在日本不这样叫,常规尺寸的就叫刀,更长一点的就叫大刀(太刀)。

所以,太刀和打刀就是指通用刀里长短两款。

然而尺寸不是绝对的,从长度来看的话,太刀和打刀并无特别鲜明的一眼便知的区别。虽然一般来说,太刀比打刀要长,可是也有比打刀短的太刀(中国名字叫小太刀)和比太刀长的打刀(这个型号中国玩家没给起名字)。

打刀与太刀的明显区别在于铭文,二者的铭文的所在侧不一样。刀铭在哪边,不是随便确定的,一定要保证佩戴时刀铭向外。太刀是骑兵用的,用挂环悬佩在腰带下面,刀刃向下,所以,太刀的刀铭在右侧;打刀是步兵用的,连刀带鞘插在腰带里,刀刃向上,所以打刀的刀铭在左侧。

在三到五尺这个长度范围之外,特别短的就是另一种刀,名字叫肋差,特别长的叫野太刀,在电影《七武士》里菊千代(三船敏郎饰演)用的就是野太刀。


江户时期很多所谓打刀都是太刀磨上,严格上说,太刀和打刀的区别在于铭的位置,刃向上铭在表(外侧)为打刀,刃向下铭在表为太刀,在打刀拵流行的江户时期,太刀拵基本已经到神社里面去了,所以即便是太刀也被装进打刀拵或者半太刀拵里,插进角带里面,刃向上佩戴,所以造成太刀打刀的界限不甚清楚


打刀
太刀是刃朝下挂佩的,打刀是插在腰带里刃朝上的,由此可见。
至于摆法,买个刀架

左右随意挑一个样子摆吧
以上


这个绝对是打刀,刀刃向上摆放有利于保养,另外记得上油。这刀妥妥的管制刀具请题主小心行事拆卸水表…

PS咱把那个皮环摘了吧,有些违和啊= =


浓浓的龙泉质感。。。不管怎样,从刀反来看是打刀,佩戴和放置的时候刀刃都向上。


说个题外话 刀身上的字 是最后的武士 里面阿汤哥用的刀上有的字 “今古有神奉志士” 题主这刀 绝对的国产


看刀铭的位置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北條政子?
為什麼從上世紀開始日本盛行變身影視作品?
為什麼日本品牌的商標偏愛使用全大寫的西文字母?

TAG:日本 | 日本文化 | 剑道 | 冷兵器 | 日本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