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和蛾子的幼蟲有什麼區別?

可以從幼蟲看出是蝴蝶還是蛾子嗎?


註:手機黨慎入!!!毛毛蟲恐懼者慎入!!!!圖片部分來自網路。
鱗翅目蝶類和蛾類幼蟲的區分主要在於氣門的排列,趾溝的排列還有毛序,關鍵還有腹足幾對。下圖是趾溝。

1、 囊套型:體外有囊形套,並附有植物和其它物質碎片。

如蓑蛾科
2、蛞蝓型:扁平,頭小,縮在前胸內。

如,刺蛾科、灰蝶科
3、潛葉型:體扁平,前口式,潛 葉為害。

如:潛蛾科
4、尺蠖型:除臀足外,只有1對腹足,行走時一曲一伸。

如:尺蛾科
5、 偽尺蠖型:除臀足外,腹足2-3對,金翅夜蛾亞科。

6、舉尾型notodontiform:腹足4對,臀足退化或變形上舉。

如舟蛾科、鉤蛾科
7、尾角型:除臀足外,腹足4對,第八腹背面有尾角,如天蛾科,蠶蛾科。

8、Y腺型:除臀足外,腹足4對,前胸背板有可翻出的Y或V型 腺體。

如:鳳蝶科
9、刺躅型:除臀足外,腹足4對,體上有分支的刺,如蛺蝶科、天蠶蛾科。

10、毛蟲型:除臀足外,腹足4對,體被或長或短的次生剛毛,或毛瘤,如斑蛾科、燈蛾科、毒蛾科、枯葉蛾科、粉蝶科。

11、真躅型eruciform:腹足4對,臀足1對,體上僅被稀少的原生剛毛,如螟蛾科,大多數鱗翅目幼蟲屬此型。

12、多足型:除臀足外,還有5對以上腹足,如小翅蛾科。額。。。。不好意思沒找到圖片。。。
------------------------------------------------------------------------------------------------------------------------------------------------------------------------------------------------------------------------------------------------------------------------------------------------------------------------------------------------------------------------------------------------------------------------------
下面我再具體介紹常見科的幼蟲與成蟲
先說錘角亞目的蝶類
1、弄蝶科
觸角端部鉤狀,基部遠離,休息時,前後翅不同角度。

幼蟲:頭大,前胸細如頸,其後紡綞形,結苞食葉,晝夜巢中。

2、鳳蝶科
翅外緣波浪起伏,尤其是後翅,常有一燕尾狀突。很漂亮有木有!!當時普昆實習捉了超級多,當處理不當都發臭了。。。。

幼蟲 :前胸有臭「Y」腺(平時縮入體內,受驚伸出,散發臭氣)。

額,這個鳳蝶科的幼蟲偽裝成了蛇。。。。不要怕

3、粉蝶科
體淺色(白、黃),一般翅色以白底而綴有黑斑者常見,間有鮮黃、橙紅色者,前足發達,前足爪分叉。後翅內緣突出,靜止時包住腹部。

幼蟲:多小毛突,每體節分4-6小環。常見菜粉蝶。

4、灰蝶科
小形,觸角和眼具有白環(話說這是我們實驗分科的主要依據),翅反麵灰白色(翅兩面顏色不同),常有眼點,後翅常有纖細小尾突。植食性:小灰蝶、蘭灰蝶。肉食性:食蚜灰蝶。

幼蟲:蛞蝓型,短而扁,頭小,縮入頭內,趾鉤為中斷的中帶具匙狀.

5、蛺蝶科
飛翔迅速而活潑,休息時,四翅膀不停地扇動。翅外緣波狀,前足退化,短小,常縮起。

幼蟲:刺蟲型,多被刺、刺軟,頭部有一對刺。

6、眼蝶科
翅反面多具眼狀斑,前足退化。

幼蟲:形似弄蝶,但頭上有2角狀突,臀板分叉。。。。。幼蟲很萌有木有!!老師說有點像貓頭,你們認為呢??

7、斑蝶科
似蛺蝶,但觸角錘部小,不明顯,觸角無鱗片。

幼蟲:光滑,頭小,多橫皺,胸部及腹末或(A8)有一對肉質線形突(長形肉刺)。

--------------------------------------------------------------------------------------------------------------------------------------------
下面是異脈亞目的蛾類!!
1、菜蛾科
小形蛾類,翅狹長,休息時觸角前伸,前翅後緣具長毛,休息時突出如雞尾,後翅頂角不突出。

幼蟲小,臀足後伸,在葉表面取食或潛葉為害。

2、潛蛾科
觸角第一節寬,下面凹入,能蓋住部分複眼,叫眼帽,邊緣無櫛毛。

幼蟲體扁,無單眼,胸足退化,前口式,潛葉性,俗稱鬼畫符。

3、斑蛾科
觸角羽狀,色彩鮮艷,能短矩離飛行,常在白天活動,鱗片細薄,近透明,

幼蟲:星毛蟲,體上多毛疣,毛呈放射狀排列,趾鉤單序中帶,頭小縮入前胸。

4、刺蛾科
粗壯,鱗片厚而松,喙退化。

幼蟲蛞蝓型(胸、腹足退化成吸盤狀)爬似蛞蝓,頭縮入前胸,體多枝刺(有毒),毛辣蟲,化蛹時作堅硬的繭,形如雀卵。越美麗的東西越危險!!之前養了兩隻幼蟲,結果跑掉了,那時每次睡覺都擔心它們爬到我床上。。。。。

5、螟蛾科
體細長,前翅三角形。

幼蟲卷葉、食葉,內蛀性,前胸氣門前毛(L)有2根。是農作物的重要害蟲!!!如三化螟、二化螟、玉米螟、稻縱卷葉螟等。

6、蠶蛾科
觸角羽狀,喙退化,前翅外緣波浪狀彎曲。

幼蟲胸部很發達而拱起,A8(腹部第8節)背面有一尾角,每一體節分3-4小環,多被次生剛毛。

7、大蠶蛾科
體形巨大,翅展可達210mm(鳳蛾,可達250mm)以上,是昆蟲中最大的一類。體色鮮艷,觸角羽狀,翅多有透明的眼斑,無翅韁,後翅肩角發達,有肩橫脈一根,有些種類後翅有飄帶形燕尾。

幼蟲:刺蟲型,粗壯,刺硬,趾溝雙序中帶,頭部無枝刺。

8、枯葉蛾科
體粗壯多毛,口器退化,觸角櫛齒狀(雄性),無翅韁,翅連鎖翅抱型。

幼蟲體略扁,體四周毛特長,趾鉤雙序中帶。

9、尺蛾科
前後翅顏色相似,並常有條紋連接,靜止時四翅平展,多日出性

幼蟲:尺蠖型,腹足僅第6腹節1對,另有一對臀足,行動時身體一屈一伸,如同量尺度一樣。註:它是進化相當成功的,休息時用腹足固定於樹枝,身體前面部分伸直,與所附著植物成一角度,擬態成植物枝條。

10、天蛾科
體、觸角紡綞形,觸角端部呈鉤狀,飛行能力強而快,多日出性,訪花。

幼蟲:A8有尾角(似蠶蛾),但體粗壯而皮硬,每節有6-8個小環,多斜紋或眼斑。幼蟲個頭相當大!!但變成成蟲就。。。

11、夜蛾科
你只要記住它是鱗翅目最大的科就好。

幼蟲分三型:
A.住蠋型:腹足4對,無次生剛毛,光滑,趾鉤單序中帶,前胸L毛2根。
B.擬尺蠖型:腹足2-3對,即第3、4腹足退化,如小造橋蟲。
C.毛蟲型:體長毛疣,色澤一致,如女貞夜蛾。

12、燈蛾科
體通常紅色或黃色,多黑、紅斑點。

幼蟲:毛蟲型,密被紅褐而黑的毛,趾鉤異形中帶。

13、舟蛾科
一般無單眼,很多種類胸及前翅後緣有長毛簇,休息時豎起角狀。

幼蟲:毛蟲型,單序中帶,腹背或具峰突,體形奇特,較易識別。休息時,頭尾上翹,幼蟲尾足不發達,或成枝狀,受驚時不斷擺動,猶如龍舟,亦稱舟形毛蟲

14、毒蛾科
觸角雙櫛齒狀,無單眼,很多種類雌腹末有成簇的毛,休息時前足伸在前面。

幼蟲:毛蟲型,體有毛瘤,毛瘤上具毒毛,腹部第6、7節或7、8節背面中央各具一個翻縮腺(能分泌毒液)。趾鉤單序中帶。好像我們學校樹木園挺多的,當時去捉蟲,樹上好多毛毛蟲!!還一個勁的往下掉!!!心塞!!!

15.羽蛾科
體細長。前翅裂成2~3葉,後翅裂成3葉。停息是前後翅縱卷並垂直於身體。足極長,後足脛節長是腿節的2倍以上。

幼蟲:細長。前胸側毛3跟,腹足細長,趾溝單序中列。

-------------------------------------------------------------------------------------------------------------------------------------------
下面是同脈亞目,也只有一個科 蝙蝠蛾科!想必知道冬蟲夏草的會對它有所了解.沒錯!!!其幼蟲被冬蟲夏草菌寄生後形成蟲菌結合體---冬蟲夏草!!
1、蝙蝠蛾科
主要特徵:翅軛細長、指狀。

--------------------------------------------------------------------------------------------------------------------------------------------題外話這學期昆蟲實習捉蟲子捉的想吐!!每人規定800隻!而且至少18個目80個科!!很心酸啊!現在看到這些蟲子又想起了實驗課對其的解剖。。。無語。。同學們都說雞肉味嘎嘣脆。。有句笑話說是一群人遠看像是考參團,近看像是挖煤的,其實是學植保的!!心塞!!


蝴蝶和蛾子實際上包含有很多種, 「鱗翅目包括蛾、蝶兩類昆蟲。屬有翅亞綱、全變態類。全世界已知約20萬種,中國已知約8000餘種。」
幼蟲形態是昆蟲分類上的一個重要方面,蛾和蝶的幼蟲肯定是有區別的。具體到哪種蝴蝶和哪種蛾子幼蟲的區別可以列出很多條,但這些都不通用,所以很難籠統的說蝴蝶和蛾子的幼蟲有什麼區別。
我也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不過我一般傾向於覺得顏色鮮艷、花紋多,蟲體較大的是蝶的可能大些。
在分類的問題上,經驗很重要。


蝶類和蛾類主要區別大致有以下幾點:1.兩個個都屬於鱗翅目,不過有分亞目,蝶類屬於錘角亞目,蛾類屬於異角亞目。單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兩類區別首要的是看兩者觸角的區別,蛾類觸角形狀多樣,有鞭狀,絲狀,羽狀,紡錘狀等等,而蝶類就比較單一棒槌狀了。
2.觀察休息靜止時翅膀狀態,有平覆呈屋脊狀和豎起的狀態,蛾類多為平覆屋脊狀,蝶類多為豎起。
3.活動時間,蝶類白天活動,蛾類夜間活動。
4.看成蟲翅膀顏色,鮮艷的漂亮的是蝶類,反之是蛾類。(不過用這種方法區分兩者不太科學,因為也有如天蠶蛾類等的翅膀也很漂亮啊)
之前大二學的東西,差不多都還給教授了,就記得這些簡單的渣渣。還有很多,待以後補充吧!混了知乎這麼久,第一次看到能回答上的問題了。 手機黨不容易,給打了半天。


謝邀
鱗翅目是昆蟲綱最大的目之一,蝶蛾幼蟲實在很難總結出不同(具體種具體分析)。
一定要說的話。有些蛾類幼蟲(一些天蛾科、螟蛾科,許多夜蛾)地下造土室化蛹,大多數蝴蝶化蛹不結繭。
附:
成蟲區別:
1、蝶大多合併雙翅豎立背部;蛾類喜歡展開雙翅
2、蝶類都是白天活動;蛾類大部分夜間活動
3、觸角:蝶類都為球杆壯;蛾類為絲狀,羽毛狀
4、蝶類身上的絨毛較少,蛾類身上的毛很濃密
5、蝶類的眼生於兩側;蛾類眼生於平面
6、足:蝶類足細而長;蛾類的短而粗
7、色彩:蝶類身上色彩比較鮮明;蛾類比較暗淡
8、翅膀,身體:蝶類翅膀寬大,身體纖細;蛾類翅膀窄小,身體粗壯
9、蝶類飛行扇動翅膀緩慢;蛾類扇動翅膀比較快
10、蛹:蝶類蛹表面粗糙堅硬裸露在外並且有保護色;蛾類蛹光滑不太堅硬沒有保護色,因此大多都結繭


說實話,沒有!!!

即使經驗再著名的昆蟲學家,你給他一個沒見過的毛毛蟲品種,也只能猜。


是時候祭出站這張圖了 簡單粗暴 當然我是深深的膜拜高贊回答的Orz 當然有這個圖還是要多實踐的,不然照樣認不出,心塞。還記得老師拿了20隻幼蟲讓我們寫成蟲。。。啊。。基本上慘不忍睹


晚上出來的是蛾子


^_^


鱗翅目昆蟲分類主要是用成蟲特徵,當然幼蟲特徵也很重要。但是要區別是蝴蝶還是蛾子,僅憑幼蟲還是比較有難度的。首先,蛾、蝶不是有效的分類階元,僅是約定俗成的固定用法,從活動規律來講,晝蝶夜蛾,但是不在此範疇的屢見不鮮。因此,個人認為無法用幼蟲來有效區分蝶蛾幼蟲。


個人感覺,一般吧蝴蝶的幼蟲沒有那種毛比較光溜,有刺也是肉刺,或者很結實的硬刺。那些各種毛毛的是蛾子的。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cxOTM2MA==mid=2651383498idx=1sn=d31d589c3c784663440c76c5d6cdaf69scene=22srcid=0707XMUGjZAgORynMTWBZCio#rd其實主要靠經驗吧


怎麼全是回答成蟲的特徵的


哈哈哈,前段時間才學的這個~蝶類和蛾類都屬於鱗翅目。蝶類:體型纖細,休息時翅膀立著,觸角為棒狀,白天活動……蛾類:體型健美,休息是翅膀蓋在腹部,具有趨光性,晚上活動等等……


成蟲的區別樓上已經回答很清楚了,至於幼蟲,個人經驗是蛾的幼蟲多光滑純色,蝶的幼蟲多為毛毛蟲且色彩斑駁。


推薦閱讀:

TAG:昆蟲學 | 鱗翅目動物 | 昆蟲鑒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