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觀眾如何合理看待、甄別、利用電影評分?

普通觀眾如何合理看待、甄別、利用現有的電影評分?(主要指像豆瓣、imdb.時光等網站對電影的打分)

這些網站的評分中,哪些類型、哪些題材、哪些年代、哪些國家和導演的作品的評分參考價值大,相應的哪些電影評分虛高或偏低從而參考價值並不大?(可分析現有評分機制)

現有評分機制反應的是否是影片在各種觀影人群中的綜合受歡迎程度而不是其藝術價值、進步意義和它在其所在類型中的份量?是否應該把相同或相近類型、題材、風格的影片放在統一標準下進行打分而不是所有影片放在一起打分更具有參考價值?(可分析這樣做的操作難度)簡單說,分類打分是否必要?

比如,一位只喜歡看動作片,對其他類型和風格影片接觸很少甚至抵觸的用戶,給一部喜劇片打出比較低的分數,這個分數對於偏愛喜劇片的觀眾來說恐怕並沒有多少價值。一位有較多喜劇片觀影經歷並且形成了一定欣賞和鑒別水平的用戶的打分,可能更具有參考價值。


關於網站的特點, @默罕默德鐵牛 說得很清楚了。

其實我本人對電影打分還是挺遲鈍的,打分全憑感性,看了喜歡的電影哪怕覺得有遺憾的部分我直接就打5星了(豆瓣分數),看了我覺得還過得去但有明顯缺陷的我會扣1星,如果分數很低的我一般都不打的……我相信投票的人很多也不會用太嚴謹的心態去投票吧,每次看到有些人很自信地說出這個片7.5那個片三星半我心裡都覺得哇好屌。

不過總的來說豆瓣和IMDB的評分還是反映了那群用戶的整體評價,這就得看題主怎麼認識自己了,如果你剛好屬性和豆瓣用戶群類似,那麼豆瓣的整體打分也許相對接近你的審美標準。

打分還是個人的體驗,且個體差異很大,如果題主經常看電影,其實可以留意微博或者豆瓣上的影評紅人,我倒不是說他們水平有多高,但他們每個人風格喜好不同,你可以把他們的評價和你的觀後感結合對照一下,總能找到三觀審美和你接近的一個,可以作為部分參考依據。

還是舉一個說爛了的例子,美國騙局 (豆瓣) 在豆瓣是6.6,IMDB是7.3,而IMDB里的Metascore也就是專業評分高達90

說明什麼呢?這部片子主要反映的是美國70年代末,里根黃金時代到來之前的泥潭時期,是那個年代世情和價值觀的反映,且導演技巧高超,有很多操作上的高技術含量,隱而不露嫻熟洗鍊,但故事的重點並不是騙術的設計,所以如果對美國歷史和文化沒有一定了解的觀眾是很難被吸引的,尤其中國觀眾可能看到片名,會非常期待電影里有一個精妙的騙術設計,看完大失所望也是必然的。

所以電影的審美標準也不是統一的,除了個人喜好外,也有明顯的文化差異特徵,如果想進一步了解電影,就不要抱著評分不放了。

另一部是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6433905/ (PTA導演的《大師》),豆瓣7.0,IMDB7.1,Metascore 高達86,和《美國騙局》同理,闡述了人和信仰之間的懷疑、恐懼、依賴和迷惘,而且完美還原了二戰結束後美國黃金50年代的價值觀(宗教價值觀、社會價值觀、政治觀)激變前夕的衝突,不了解背景也很難看進去。

性本惡 (豆瓣) 豆瓣6.6,imdb6.7,而Metascore 81,用曲筆的手法反映了嬉皮運動尾聲的美國現實,理想主義褪色,即將進入狂飆突進的70年代,理想主義青年對陰謀論的無力,對烏托邦的失落以及對海市蜃樓不再的惶惶不安,而電影的思想內核也表現得比較隱晦,一般觀眾很難get到,但在專家眼中還是看得到電影的水準的。

這三部電影剛好是美國的50,60,70年代的時代精神內核的表現,連著看特別有味道,也都是中外觀眾、普通觀眾和專業評論人之間有口碑差異的例子。

(一不小心又安利了一下PTA)


前幾天和一笑討論了這個問題,趁著這會有時間寫一下。

本質上,這個問題涉及到的是電影在不同層次上的理解。一個電影的存在價值評估,必然是多元的,多層次的。不同觀眾出於不同的立場,不同的文化水平,不同的知識背景,肯定會有比較多的分歧。但電影評價體系的價值也在這裡,不僅僅看分數,而看評價的出發點、邏輯、論據,會有效彌補自己的知識體系空缺,有效提升自己的觀影能力,有更多的收穫。說一個電影「好」或者「不好」很容易,但說明白「好」或者「不好」在哪裡,這才是考察一個電影,考察電影評估體系的真正要點。

就我個人來說,評價一個電影,我會從以下幾個層次出發。
1.文本核心,也就是電影的情節構成,結構設計,三觀體現等等。這是電影的基礎,也是文學藝術在電影中的體現,是大部分觀眾觀影的基礎目的。「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怎麼講的」,這是評價電影的第一重標準。文本核心越簡明通俗,越容易被大眾所接受。

2.影像技法。與其他藝術的不同之處在於,電影是用活動的影像講故事,因而具有獨特的敘事手法。類似蒙太奇、長鏡頭這些技法的出現,讓電影有了更多與眾不同的表達手段。但這些技法的優劣,有專業門檻。對白越少,影像敘事越多,理解難度越大。比如今年備受爭議的《聶隱娘》,問題就在影像技法的高門檻。因此形成了專業觀眾和普通觀眾的兩極化評價。

3.現實參考。電影是現實社會的濃縮和映射,沒有現實基礎的電影是不存在的,而電影的一大價值,就是對現實進行反饋。那麼,一部電影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現實,又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推動現實改變,這是我很看重的內容。比如《十二公民》,儘管是翻拍,卻精準描述了中國社會各階層撕裂的現實,反應了民眾法律意識淡薄,相互踐踏仇恨的現象。或許這電影不能推動中國的法律有多少變化,但電影的寫實力度很強,我很讚歎。再比如陳凱歌被忽略的小製作《搜索》,雖然水準一般,但對現實的描述和諷刺意義很大,我也會很讚歎,比《道士下山》要好。

4.行業價值。電影的存在,不僅僅針對大眾,也針對與行業。有些電影或許水準一般,甚至可以說很爛,但如果對行業生態,技術水平有很大推動,是標誌性產品,那麼給這種電影多加好評,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例如最新的中國電影市場票房冠軍《捉妖記》,拋開其做票房的黑點不說。就電影本身,這幾乎是十幾年來最像樣的合家歡電影,適合暑期家長帶著孩子去看。須知這多年來,國產電影金雞百花的頒獎,最佳兒童片都是空缺,或者市場上不為人知的低齡兒童片,那麼《捉妖記》的出現,當然值得鼓勵讚頌。同樣的理由也適用於《大聖歸來》,讓國產動畫片看到復興希望的作品。而且這兩部作品體現出的核心,是中國電影已經有了熟練製作這種電影的工業化能力,那麼這種標誌性作品,自然會受到更高讚譽。

5.文化意義。現在動不動就有電影自稱「現象級」,但這個名詞可不是那麼容易說。一個電影是否能上升到現象,最重要的是其內里體現的社會文化。要麼特別深刻,要麼特別庸俗,重要的是有代表性,有典型性,有足夠的象徵意義。比如馮小剛的《大腕》,對於社會各階層的大忽悠,對於我們自身的狗血文化,商業消費主義,進行了無情的諷刺。因此這部喜劇儘管票房一般,但我也很讚歎。有的電影雖然爛,比如山居圖,小時代,但這種電影的出現,本身就是電影行業人傻錢多的最好寫照。因此在電影評價的時候,我會把這一部分點明。包括最近已經上了6億,卻被罵成狗屎的《九層妖塔》,都有其文化層面的價值。(九層妖塔的事情我明天會專門寫個東西分析一下)

對我來說,基本就是這5個點綜合,考察一個電影的大致水準。因為我自身的閱片量,對於中外電影歷史的了解,遠遠超過普通人,因此普通觀眾怕是沒有我的考察能力,但我這個考察的評估體系標準是通用的。如果各位願意,試著從自己的知識水平出發,用這些標準考察一部熟悉的電影,會發現結果會豐滿許多。不過即使如此,我也不認為我自己對與電影的評價就很客觀到位,畢竟我是門外漢,而電影涉及到的學問又浩如煙海,我哪裡有能力每次都做出足夠客觀到位的評價呢。基於同樣的理由,我對於他人的影評、打分,也都是做一個參考,還是需要先看作品,再看對方的評價邏輯體系,再做判定。

此外,我對某些風格的電影,例如香港電影,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風格電影,俄羅斯和日本的平民敘事電影,歐美黑色電影等等有自身的偏好,通常打分會偏高,這是我自身的口味所在,雖不客觀,但我樂意。

以上是我個人考察電影質量,同時也是我寫影評的內里邏輯體系所在。說不上高明,但有其實用價值。諸位熱愛電影的同好可以參考。

寫完回家吃飯

以上


我的建議是不要看太多地方的分數,因為每個網站主流用戶不同,同樣的片子可能評價兩極化。找准一個地方,然後根據這個地方的情況對分數進行自己的加減,一般就可以得出結論了。

比方說我自己一般是緊盯豆瓣上的分數的。但豆瓣有個問題就是裝逼小文青太多,導致大量文藝片分數虛高,我承認可能部分片子的確有意思,但對普通觀眾而言就是三個字:不好看!而與此同時,對大量商業片或者恐怖片分數壓低,彷彿不這樣就顯示不出自己的逼格一樣,所以對這種片子的分數要拔高。

所以當你看豆瓣的時候,當你發現這是部文藝片,或者是同志片的時候,請自覺將分數降低1~2分,這才是對普通觀眾而言更適合的分數。而反之如果看到商業片,恐怖片時候,自動加上1~2分。除了這兩類以外,其他比如喜劇片,動畫片等等分數基本符合。紀錄片也有虛高情況,但因為我自己看得也不多,所以不太在乎,電視劇或者動畫劇集是另一個重災區,虛高情況很顯著,想想也可以理解,喜歡的人才會去打分,不喜歡的根本就不會去看。所以當你發現劇集分數只有6,7分的時候,基本就沒必要看下去了。

經過這樣的調整,最後得出分數在8分以上的,就是公認的好片,絕對可以看,6,7分的片子一般打發時間也不錯,有時候甚至有驚喜,調整後6分以下的片子就沒必要去碰了。


第一次在知乎上回答問題,缺乏經驗,請多包涵。

首先亮明態度:作為一名經常看電影、偶爾會寫點影評的普通觀眾,筆者可以毫無隱瞞的說,在決定是否去看一部電影之前,基本都會參考來自網路上的電影評分。理由其實很簡單——看電影是需要成本的。特別是去影院看正在上映的電影,票錢是小事,路上來回的時間,加上看電影本身的時間,基本可以花去一個半天。即使是坐在電腦前面看免費下載好的電影,也要花去一定的時間成本。所以,電影評分是必不可少的輔助工具。基於大眾群體產生的意見,多數情況下是具有較高參考價值的。

與此同時,在眾多評分網站中,個人目前的第一選擇仍是豆瓣。除去先入為主的第一感覺帶來的日後的選擇惰性之外,豆瓣的電影評分較之其他網站相對壓得較低,界面較為簡潔冷靜,有助於提高閱讀效率。當然,由於評分機制各不相同,其他網站也具有各自的價值,並無絕對的高下之分。習慣了某一種評分機制之後,在同一基礎上進行持續關注,也要好於在不同評分機制之間徘徊。當然,需要再次說明的是,從骨灰級影迷到普通觀眾,都應是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個體,評分只是參考。

問題一:針對「在這些網站的評分中,哪些類型、哪些題材、哪些年代、哪些國家和導演的作品的評分參考價值大」?

針對這個問題,實在太難回答。任何觀點和態度都是相對的,或者說,世界上並無絕對真理。如果一定要回答的話,筆者的理解是:第一,受眾面較為龐大的電影,無論從屬於哪個國家、任何題材,其評分的參考價值都要大於相對小眾的電影;第二,從年代上看,越早、越提前的作品,參考價值相對更大。當然,說這話一定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比如自己心愛的某某導演的啥啥片子在年代上很老,但評分很不公正云云,又比如一些曾經遭到全民抵制的電影(如《無極》),隨著時間的推進,逐漸為人發掘出其被忽視的某些價值等。所以說這個問題不好答,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近年來網路水軍的數量和冒牌影評人、大忽悠肯定是多於過去的。比如因抵制黃秋生個人而把《大茶飯》這部還算不錯的港產小品,生生拽到及格線以下。類似種種的不良行徑堪稱擾民。

問題二:「相應的哪些電影評分虛高或偏低從而參考價值並不大?」。

筆者認為超級英雄電影(如婦聯)、經典系列電影(如速激)以及「藝術感過強」的電影(不知該怎麼形容,參考《都靈之馬》)等,均屬於參考價值不大的一類。前面兩類電影評分普遍虛高,不可否認很大一部分原因源於粉絲效益,同時也關乎於所謂「標準」問題,比如以商業片標準看待《碟中諜5》,無疑是很不錯的一部電影,但論其對同系列乃至對電影領域的貢獻,則相對較少。此外,更不排除很大一部分人根本不會浪費一分鐘去看復仇者聯盟、速度與激情這樣的電影,以至於並未參與打分,也是影響最終分數呈現的一個次要原因。相比之下,後面一類(「藝術感」較強的電影)更可能遭遇兩極評價,近期《聶隱娘》即是一例。所以,對待這類電影,電影評分的參考價值相對顯得較低,個人審美理想往往佔到上風。

問題三:「現有評分機制反應的是否是影片在各種觀影人群中的綜合受歡迎程度而不是其藝術價值、進步意義和它在其所在類型中的份量?」

這個答案是肯定的:是。
咱還舉《碟中諜5》和《速度與激情7》這兩個例子。依據筆者粗淺的看法,先不論對整個電影產業的貢獻,單說同一系列,《碟中諜5》無論從創新程度還是對於題材的拓展程度,都與前四部有差距。正如影評人張小北所言:「在5部《碟中諜》系列中,只有這一部令人遺憾地不思進取,沒有在之前4部開創的體系中做任何重要的創新,結果成為最缺乏導演風格的一部《碟中諜》」。但是換個角度說,《碟5》在創新力不足的情況下,仍能發揮出較強的可看性,主要在於前作打下的良好基礎,使之成為該系列的集成之作。從分數上看,其與最具開創意義的第一部僅相差0.1分(豆瓣),從進步意義或藝術價值角度講應該是有失偏頗的。而《速度與激情7》,其本身具有的紀念性質和各方面升級的技術處理,贏得了該系列粉絲的一致讚揚,分數偏高自然不算意外。

問題四:是否應該把相同或相近類型、題材、風格的影片放在統一標準下進行打分而不是所有影片放在一起打分更具有參考價值?(可分析這樣做的操作難度)簡單說,分類打分是否必要?

筆者認為,非常有必要。就像不能用文藝片的情調來要求科幻片,不能用科幻片的技術難度係數來要求愛情片一樣,不同類型、題材、風格的影片混合在一起打分,對絕大多數普通觀眾而言,也只能是基於普遍意義上的「電影好不好看」來評判,這樣一來,非常不利於對類型電影本身的特性及發展狀態進行深入分析,也不利於對各種類型電影之間的關係進行比較和探討。在客觀條件限制下,有所追求的普通觀眾能夠獲取的有效信息(俗稱乾貨)非常之少。至於操作難度,筆者沒做過網路方面的工作,不敢發言。不過,據筆者觀察,部分評分網站已經對電影的「分類意識」有所考慮,如在豆瓣電影搜索「獨臂刀」,在右側會顯示出「好於 75% 的武俠片」字樣。這樣一來,既能知道目標電影在整個電影王國中的水準,也能獲知其在同類型電影中的大概位置。筆者認為這是一種處於「電影評分初級階段」的相對科學的態度。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對於普通觀眾而言,把來自網路上的電影評分作為個人觀影的參考和輔助有必要。相比於在不同評分機制之間徘徊,更好的選擇是持續關注符合個人品位的某一種機制。與此同時,對待年代、類型、題材不同的電影,特別是因各種原因導致評分虛高低的電影,更需要的是相信自己的判斷和理解,通過看電影對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多加訓練。此外,對電影進行分類打分非常有必要,這種科學的態度和行為或許將在未來成為現實。
(完)


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普通觀眾如何合理看待、甄別、利用現有的電影評分?(主要指像豆瓣、IMDB時光等網站對電影的打分


首先更正一個說法,不是網站對這些電影的打分,而是網站設立一個評分機制,特定群體(多是網站的參與者)給電影打分。

一是怎麼看待:觀影是一件很私人化的事情,所以不要過於迷信於將觀影體驗量化的評分,不要把評分當作觀影指南。很多人對電影的評分都從自己喜好出發,而非電影本身。比如出現了自己喜歡的明星就直接滿分,有自己厭惡的題材恨不得打負分。情感影響客觀性,在哪個評分網站都多少存在。

二是怎麼甄別:第一步甄別應該從網站本身來看,哪個網站的電影訊息最對你的胃口,就選擇使用哪個網站的評分,畢竟與自己較為契合的網站能夠帶來更多你認為合適的「評分者」,對電影的評價也更符合你個人氣質。如果你喜歡文藝,喜歡小清新,就看豆瓣;如果你愛好電影本身,就看時光;如果你更關注電影綜合,就看IMDB;如果僅僅是看電影打發試管,就看PPlive等等。

三是怎麼利用:分情況來看,如果關注一部影片,考慮到時間成本決定自己看或者不看,那就綜合幾個網站來看看;如果是等著去院線看一部影片,那就拋開評分花點時間看看影評;如果不知道自己看什麼影片,就直接按照分類去瀏覽;如果不是愛好電影僅僅是想找部影片打發時間,那就直接打開各視頻網站從高到低選擇就行。


這些網站的評分中,哪些類型、哪些題材、哪些年代、哪些國家和導演的作品的評分參考價值大,相應的哪些電影評分虛高或偏低從而參考價值並不大?

各個網站的氣質不一樣,分開說說自己的看法:

豆瓣:聚集了大量文藝青年,因此從氣質上來說,豆瓣更追求所謂的「藝術」,即:陽春白雪。所以豆瓣上的文藝片更容易得到高分,小眾電影更為吃香。說起所謂的參考價值,那麼一些與文藝相關的,例如哲學類、思想類、文學性相關的電影更具有參考價值,因此豆瓣上聚集了一批愛讀書、愛思考的年輕人,他們更喜歡從電影里挖掘一些深層次的東西。

豆瓣上以下電影評分或者影評更具參考性

類型:文藝片,老電影,cult

題材:小清新、愛情、倫理、罪案等

年代:90年代之後

國家(地區):美國、香港、韓國、歐洲等


導演:王家衛、婁燁、姜文、侯孝賢、大衛林奇、昆汀、金基德等

電影時光:是一個純粹的電影網站,有別於豆瓣的大雜燴,電影時光本身更關注其製作、市場、票房等電影工業方面,網站使用者也多是影迷。因此時光網具有綜合性,各類型影片都有一批愛好者。如果你認真看過時光網的影評,就會發現很少提及影片之外的東西,這點與豆瓣影評具有截然不同特點。

電影時光上以下電影評分或者影評更具參考性

類型:文藝片、商業片、cult

題材:愛情、動作、戰爭、罪案等

年代:全覆蓋

國家(地區):香港、好萊塢、歐洲等


導演:斯皮爾伯格、大衛芬奇、朴贊郁、李滄東、張藝謀、馮小剛等

IMDB:Internet Movie Database, 從名字來說,這是一個數據網站,與國內的豆瓣以及時光網有本質區別。另外,IMDB的評分系統有別於其他網站「人人參與」的理念,據說具有一套神秘且複雜的篩選系統,選擇特定人員對電影打分。這就避免出現類似水軍刷分等不客觀現象。同時,IMDB具有濃厚的好萊塢氣質,更關注電影工業,電影製作,電影效應,使得其評分更適用於有一定觀影經驗和電影知識的用戶。

IMDB上以下電影評分或者影評更具參考性

類型:全覆蓋,尤以好萊塢電影見長

題材:全覆蓋

年代:全覆蓋

國家(地區):全覆蓋

導演:全覆蓋

國內各大視頻網站:其實評分機制與豆瓣、電影時光類似,無論是打分還是給星,本質來說都是人人參與評分,進行計算後得齣電影的平均分數,區別只是在於參與的人群。由於各大視頻網站參與評分的人員構成複雜,對電影的理解千差萬別,但普遍以打發時間的為主,因此對於影迷來說,基本不具有參考價值。我個人也經常在優酷、PP、樂視等網站上看到令人肝膽俱裂的評分。

現有評分機制反應的是否是影片在各種觀影人群中的綜合受歡迎程度而不是其藝術價值、進步意義和它在其所在類型中的份量?是否應該把相同或相近類型、題材、風格的影片放在統一標準下進行打分而不是所有影片放在一起打分更具有參考價值?(可分析這樣做的操作難度)簡單說,分類打分是否必要

評分機制反應的是綜合受歡迎程度,但需要強調的是:受歡迎程度並不與其歷史價值、進步意義和它在其所在類型的份量有對立關係。幾乎所有好的電影,都會受到觀眾的歡迎,因此在各種評分系統中拿到高分。


關於分類打分,我的看法是沒有必要,同樣難以操作。

一是沒有分類標準。目前為止,並沒有一個明確、科學、清晰的電影分類標準。電影發展至現在,已經不可能在適用嚴格的分類標準。比如,《盜夢空間》應該如何分類?懸疑?動作?似乎都是,但似乎都不純粹是。因此無法對一部電影進行分類是進行分類打分的首要難題。

二是增加觀眾學習成本。對於普通觀眾來說,對於一部電影的分類,通常是用到喜劇、悲劇、動作片等簡單的類型片辭彙。如果要查詢一部電影的評分,那麼首先要求觀眾較為精確的知道這是一部類型電影,然後再在同類型下面翻看評分,那麼學習成本就出來了。

三是不具備太多參考價值。電影雖然類型各有不同,但也有想通、共同之處,對於電影的評價,比如評價一部電影,要從故事、表演等多方面入手,應該放在大致統一尺度上才夠客觀。但事實是,對於動作片,我們更多會從場景、道具等方面評價,自然會放低對故事的要求,而對於劇情片,我們則更關注於故事,放低對場景、道具的要求,觀眾對於所有觀看的影片是有心理預期和感知的,因此應該利用觀眾自己的感知,而不是強行分類來獲得所謂的「參考價值」。


只針對豆瓣來說,我有一個非常實用的方法。首先在豆瓣關注一些你喜歡的和你口味類似的影評人或者是普通影迷(閱片量大的那種),然後當你想知道一部電影值不值得你看的時候,你可以點影評,選擇【我關注的】,看看他們的評價,基本上是不會出錯的。


首先一個問題,普通觀眾會去關注電影的評分嗎?普通觀眾在什麼情況下會看到電影打分?普通觀眾是在影院去看電影還是在家中下載片子看電影?
還是要先分析普通觀眾的消費環境再去看待打分機制更好。
【以下個人觀點】
電影打分僅在淘電影電影本身不出名的情況下有參考的價值。
我國每年引進的影片有限,大部分影片是不引進的,特別是類型片,電影的宣傳基本是見不到的,但是一些網站上會有資源。一些觀眾在搜索資源的時候可能會無意中看到,那麼此時電影評分是一個參考價值,然後通過對電影簡單的了解來決定是否下載進行觀看。
從淘電影的角度來看,電影打分會埋沒一批有個人特色的電影以及一批小眾的個人化電影。因為觀眾個人的好惡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對電影客觀的打分,要麼極高要麼極低,金基德的電影也可以被放入此類中。
打分機制是十分制,有一位小數,雖然是如此,但是分數對人們的影響是很大的。例如7.2和7.7,兩者相差了0.5的評分,但是可能在普通觀眾的心理中,7.2≈7;7.7≈8,那麼兩者之間的差距驟然變成了1.
其次是十分制中,好壞的分界線也並不明朗,就答主個人而言,基本會忽略7以下評分的電影;但就十分制而言,明明5才是中間段,為啥一下標準到了7?可能有些普通觀眾比答主還盲目,覺得8分都很低了。但實際上不少類型片或者風格獨特的電影,往往打分都是5~6,有其是一些還不錯的日本電影,主觀色彩過於濃厚了。

說到這又想吐槽下昨天才看的【捉妖記】,真心不是黑它,是完全不明白它怎麼就創造了國語票房奇蹟,說這部電影好笑,我真沒笑幾次,那梗也太直接了。妖的形象設計也無力吐槽,如果只是胡巴如此我覺得還好,原來全部的妖都大同小一,這設計偷懶了嗎。。。

說實在的,打分這東西還真是太個人了,實在是不存在什麼實際的參考價值,在網上下載的話或許會有影響,但是在去電影院的時候,通常人們是先看的宣傳,覺得電影貌似還不錯,要去看看,而不是因為你評分多高了才去,所以這評分,還是沒啥意義。


視頻網站的打分都是垃圾,豆瓣1分的視頻視頻網站可以打滿分,應該是亂打的。時光網客觀一些。豆瓣是比較客觀的,但還是有嚴重的虛低和虛高現象。一個視頻的好壞看自己,畢竟一千個讀著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謝邀。
我個人的觀點是愛好看電影的朋友,應該建立屬於自己獨有的打分機制。
比如我昨天半夜突然開了個腦洞,設計了這樣一個標準。
故事30分,創意20分,表演20分,畫面10分,配樂10分,細節10分。
這個權重本身並不科學,但是符合我個人的口味,而權重其實應該按照自己的偏好調整。
不管是IMDb,豆瓣還是時光網,由於科學的打分機制並沒有建立起來,如果按圖索驥,難免碰上瘸腿。
任何一個評分體系,都不可能覆蓋全部人群,所謂眾口難調,那不如不調,知道自己好那一口就好了。
如果從類型片角度來說,我個人的愛好是傳記片、劇情片、科幻(魔幻)片,比較排斥恐怖片。
一般人物傳記片,我都會找來看,甚至一些很偏門的,因為看過電影之後,我很可能去看原型故事,我很享受這個挖掘和比較的過程。
而喜劇片我看得就比較少,因為大多數喜劇片都不能觸動我的笑點。
我也有自己比較喜歡的導演,比如西克塞斯,大衛芬奇,索德伯格,姜文,陸川,寧浩,北野武,金基德,也是有多少看多少,其中必然也有不是特別喜歡的作品,不過我覺得好導演就不能拍爛片,這個要求也過於苛刻,有些爛片反而會加強我對這個導演自身的認識。
電影評分這樣極為主觀的東西,想找到客觀規律,實在是太難。
所以我最為同意的是 @Baburo Ran的辦法,從體會經典中去提高自己,然後提煉自己獨有的評價體系。
如果對我的腦洞體系有興趣,歡迎移步專欄。
深夜腦洞:我的IMDB - 胡言亂語一片痴心 - 知乎專欄


你考慮的太多了,普通觀眾去電影院就不是看電影的好不。


英語片看IMDB
小清新看豆瓣
綜合性看時光


做一個愛看電影的人七八年了,我的一點體會就是,當你的電影看多了之後,其實一個大家口中不好看的片子,你也能看出很出彩的地方。
所以我覺得如果你把電影評分,當做一個評判電影值不值得看的標準的話,我覺得沒有必要。
為了擺脫廣告嫌疑,我選個比較早的電影舉例:
比如說,我之前看《鍾馗捉鬼》,我覺得的確是一部不好看的電影,但是我依然覺得看起來很有意思,我當時寫下的影評如下:
影評題目叫《李冰冰的每部電影為什麼都像雪花秘扇》
電影劇情簡直就是《暗黑破壞神》,大菠蘿大戰涅法雷姆版《戰神》,然後大天使泰瑞爾攪局!《冰雪奇緣》ELSA死了化作朽木露琪亞的崩玉,涅法雷姆化身《英雄聯盟》火人布蘭德跳入深坑估計準備殺了炎魔變身白袍甘道夫…
這不是一部電影,簡直就是讓你回憶你看過所有的其他電影…電影場景分別「借鑒」了:
《魔戒》魔界那場景哪哪兒都是!!《趙氏孤兒》那房子還是那房子!!《死神》二十八分鐘,李冰冰出場完全就是卍解朽木白哉千本櫻啊!《冰雪奇緣》+吉安娜 從頭到尾都是這種混搭即視感,各種法術暴擊有木有!《環太平洋》一小時零二分,滿滿的RIM即視感!甚至還有《霹靂布袋戲》一小時十八分,大菠蘿突然變身霹靂布袋戲的人物,媽個雞,這個事實太他媽嚇人辣!!!《X戰警》一小時二十一分,這尼瑪不就是教授搜索變種人用的房間嗎!!我敢說那棵樹絕對在模仿《珍愛源泉》,還有《超人》一小時三十四分那個場景不就是超人在南極的老窩嗎?!
最後我終於看明白了,張仙道使用的法術是《火影忍者》裡面的塵遁和《死神》里的三天結界!

上面這段話,你也許覺得莫名其妙,你也不需要去看《鍾馗捉鬼》這個電影來驗證,我甚至都忘了劇情,但我還是會覺得,爛片,只是大家給的標記,是說不值得這個票價,但是絕不是因為爛片成為了你看一個電影看得不開心的理由,喜歡、不喜歡一個電影,完全取決於看電影的人。


第一次寫這麼長的答案,最後一句話總結

每個電影,都是一種人生,評分低,只能說明這個故事不值這個票價,但是每一段故事,其實都在等一個懂得欣賞的人。熱愛生活的人,看電影看到的是人生,為什麼要盯著評分不放呢……


如果時間多有閒暇,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來利用電影評分並且從此徹底告別各類評分和影評人。
打開imdb的top100列表,把這100部電影每一部都不要快進地不要被打斷地看完,就不用來問這個問題了。
普通觀眾看完這一百部電影,再看任何電影都不需要參考任何電影評分和影評人了。
這100部電影足夠普通觀眾培養起自己的偏好和基本的審美評鑒能力了。


如果看進口譯製片的話把IMDb, 爛番茄的評分綜合起來看.
如果兩家評分差別太大,說明這部電影可以繞過去了.
豆瓣的評分存在偏頗,因為打分前你是可以看到分數分布的,那會影響你的打分.這涉及到從眾心理,譬如說,我看了《終結者》後覺得毫無新意,舊瓶裝新酒,勉強打個3分,可豆瓣上處處是「像過去致敬」「特技賽高」之類的評價,超過半數觀眾都給了4分,我在打分時會想「是不是自己的判斷出了偏差」,結果很可能是我也打了個4分.


個人主要參考這三個來源:豆瓣電影,IMDb 和 Rotten Tomatoes: Movies

豆瓣電影:反映國內網友的普遍口味評價。
IMDb:反映國外觀眾(主要是北美地區)的普遍口味評價。
爛番茄網:相對前兩者而言比較特別,用的是新鮮度百分比的評價機制。在此機制下,每部電影都不必和除自己或系列前作外的其他作品比較。

網站會追蹤所有的評論內容(一些主要的大型電影約能達到250篇)以及正面評價的比例。若正面的評論超過60%以上,該部作品將會被認為是「新鮮 」(fresh)。相反的,若一部作品的正面評價低於60%,則該作品會被標示為「腐爛」(rotten)。電影評價分類兩種,T-Meter Critics 和 Top Critics,前者是大眾和專業影評人員的綜合評分,後者只是專業影評人員的評分。

個人很喜歡爛番茄網的一點是,每部電影條目的新鮮度評價旁邊還會有個Critics Consensus,用兩三句話概括出大部分影評人對這部電影優缺點的總體看法,在甄片上面有著極大的參考意義。

如果是國內的片子,參考豆瓣的評價就夠了(對外國人怎麼看一代宗師卧虎藏龍英雄之類的問題感興趣的另當別論);如果是國外的片子,個人會以爛番茄網為主,豆瓣和IMDb為輔。

此外,爛番茄網相對豆瓣與IMDb而言會更從專業視角或是藝術貢獻的角度出發,由此造成的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在豆瓣/IMDb上反響不錯的電影,在爛番茄網的評價有可能會很一般,比方說「The Notebook」:

豆瓣電影的評分8.5

IMDb評分7.9

爛番茄網新鮮度52%(被歸為爛番茄了)

而在爛番茄網新鮮度極高的,在豆瓣/IMDb上面有可能很受歡迎,比方說近期大熱的皮克斯新片「Inside Out」:

豆瓣電影評分8.8

IMDb評分8.5

爛番茄網新鮮度98%

但也有可能曲高和寡,或是由於對觀眾不友好而不被喜歡,比方說「皮囊之下」:

豆瓣電影評分6.1

IMDb評分6.3

爛番茄網新鮮度85%(可以看出最靠邊的觀眾喜愛度仍舊是相當低的)

至於有目共睹的爛片:

爛番茄網只會更加不留情面……

不過筆者在這裡要黑一把爛番茄。政治正確依舊普遍存在。

總體而言,在評價電影方面,豆瓣和IMDb這類大眾評分網站會較為感性,受喜好程度影響不小;而爛番茄網或是其他答案提到的metascore這種專業影評網則相對更為死理性派一些(無褒貶,純闡述)
參考電影評分之時,各取所需便是。看電影前對電影的預期定位(更偏向於商業片/藝術片?)很重要。此處不贅述,自行理解。

大致如此。


我一般都是這麼用的:比如我判斷這是一部好片,不過朋友說爛,那我就去百度一篇說這部電影好的影評說服他。反過來也是。總之自己不習慣看影評。


一看知乎狗一本正經談電影就要笑死,豆瓣能看評分?要看前幾條短評!


據我混豆瓣的經驗,有條經驗超級簡單,而且屢試不爽,命中率達到九成以上,不信可以拿自己看過的電影驗證下:
國產片6分以上就可看,外國片7分以上才可看。
(「可看」僅指觀賞性,不涉及專業角度。)

至於原因嘛,國產片整體孱弱,能有6分已經是高水準了,說明此片一定有優點。而外國片佳作太多,加上口碑有虛高的成分,低於7分的一定平庸,不值得花時間看。

說點題外話,日韓電影只要有偶像出演,那口碑就虛高得不止一點半點。因為粉絲看到偶像演稍微體面點的電影就開心得不得了,全部四星五星,毫無參考價值。


我通常的做法是看導演,編劇,還有網上的評論,知乎,微博,豆瓣,都會看看,主要看黑,只要是有人黑電影價值觀不對的,暢想情懷的,我就仔細看看評論,再均衡去不去。畢竟手裡閑錢不多。
看老電影,還有國內不上的好電影的話,我就下下來看個片頭,片頭我看的開心就看,不開心就不看。除非之後這電影的主創有個我愛的了不得的好片子。
我就是這麼發現「血與冰淇淋」三部曲的,看了《熱血警探》才去找的《殭屍肖恩》和《保羅》《歪小子斯科特對抗全世界》
我屬於比較閑的,而且對自己愛的片子類型也比較確定。反正也沒準備寫影評,舒服就行。


我個人的經驗。

豆瓣評分7分到9分的我比比較看得有味,8分左右最佳,高於6分低於7分還能百無聊賴的時候還能看看,低於6分的看著噁心,超過9分就看著迷糊。


推薦閱讀:

有沒有比較好的寫影評的國外網站?
請問有沒有能用迅雷下載的電影網站?
「電影天堂」這個網站背後有什麼背景?目前狀況如何?

TAG:電影 | 心理學 | 影視評論 | 電影網站 | 評分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