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哈姆雷特的這句話應該如何理解?


生存,或者死亡,這是一個問題。以這句話開頭的這段soliloquy是表示他內心痛苦的掙扎。一方面他想為父報仇,另一方面他的懦弱、懷疑等等因素讓他不敢邁出這一步。所以他考慮在自殺,解脫痛苦的糾纏和繼續活在這種chaos之間做出一個選擇,形成一個延宕。但是他有考慮到如果有來生,他死了的話還是會繼續活在痛苦掙扎中,所以他沒有自殺。


三方面 我認為 從評論家角度吧,生存還是毀滅balabala。從觀眾角度,殺還是不殺的疑問。從演員角度,要不要自殺(當然是Hamlet這個人了)


不問是不是就問為神馬都是耍流氓


「to be or not tobe」即「生存或毀滅」 ,這句著名台詞是本書最明確的主題之一,也是王子哈姆雷特一直掙扎的地方。

在知曉父親死亡的那一刻起,他就在生存與毀滅之間徘徊,他裝瘋賣傻安排的那齣戲中戲,難道只是因為不確定嗎?

我想不單如此,也許他內心更偏向於確定鬼魂說的是假話,如果是這樣,他就可以解脫自我,不再背負殺父之仇的重擔。

哈姆雷特劇本的魅力不在於他的復仇有多麼精彩,而在他左右躊躇的過程。

他的形象太接近我們人本身了,面對難以抉擇的情況時,我們第一反應不是想戰勝它,而是企圖能夠找到擺脫這種困境的方式。

哈姆雷特也曾多次猶豫不決,也曾想過逃避,他瞻前顧後,與那個不那麼堅定的自己鬥爭,一步步在選擇中走向毀滅。

他自我毀滅的過程中同時傷害了許多人,帶來不可挽回的後果,這是令人不能原諒的。

自始至終,他的仇人便只有克勞狄斯一人,可死去的人卻遠不止這一人,從波洛涅斯的無故亡逝到最終克勞狄斯的罪有應得,這個過程太漫長,也承載著太多代價。

倘若再來一次,我不知道他是否會選擇在第一次便了結了這一切,我不知道他是否會用一個基督教徒崇高的信仰去換取所有人的平安喜樂,只能說,每個人在選擇的那一瞬間,便已經決定了生命的結局:生存或毀滅。

這是哈姆雷特的性格悲劇,也是一種命運悲劇。

━━━━
這是截取了文章《悲劇之王:哈姆雷特》中關於哈姆雷特的相關部分,更多分析如果你感興趣,請關注公眾號「F念之」

不定期更文,一個集生活與文藝於一體的文字愛好者,歡迎你的到來呦(?ò ? ó?)


逃避或不逃避,都需慎思規行


光這一句搬出來,不好理解。把接下來的一段放在一起,就好理解了。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西西弗斯神話的荒誕的牆?
該怎麼理解《破碎故事之心》的最後一句?
如何理解《大話西遊》最後那句「他好像一條狗啊」?

TAG:英語 | 文學 | 哈姆雷特書籍 | 威廉·莎士比亞 | 如何理解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