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類似的古代弔橋,在當時的工藝水平下是怎麼建成的?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寰行中國橋文化之旅 ,更多關於「橋樑」、「古建築」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弔橋在橋樑工程專業中更習慣被稱作為懸索橋,毋庸置疑,懸索橋起源於中國,但它是怎麼演變到今天這個樣子的?
在古代,若遇到不寬不深的河水溪流,人們在河中擺放一些石塊,或者將石板擱放在石堆上,或者將樹榦搭放在兩岸,就可踏石或踏木過河。待技術有所發展後,就可建造一些跨度十分有限的木樑橋、石樑橋和石拱橋。對實在難以造橋的地方,就只能坐船渡河,或者望河興嘆了。
相比而言,在崇山峻岭之中造橋,其難度就要比在平原和丘陵地區造橋大得多。例如,在我國雲南的三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併流區域,在西藏雅魯藏布江流域,在四川、貴州的一些地區,那裡高山崎嶇,峽谷深切,急流洶湧;即便是今天建橋,也絕非易事,更遑論沒有現代造橋技術、材料和工具的古代先民了。
即便再難,橋還得造。但拿什麼造橋?造什麼樣的橋?假定古人有能力建造跨度不大的梁橋或拱橋,但以今天的橋樑工程角度看,在高山深谷之間建造跨度十分有限的梁橋或拱橋,那就得在峽谷急流中建造橋樑基礎,並架設高墩,這肯定不合適。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與水打交道,一跨越過。除了東晉的《華陽國志》外,更早的《漢書·西域傳》中就已有「以繩索相引而度(渡)」的描述。把鐵環連成鐵鏈,用于軍事和索橋,也是首先在中國出現。在索橋方面,說古代中國鐵索橋最早出現在隋唐,比較靠譜,雲南神川鐵橋就是一個佐證。古代人大概是從山林間動物藉助藤蔓攀援而得到啟示,發明了以藤、竹、草等自然界材料加工成索來造橋的辦法,逐步創造出了三大基本橋式(指梁、拱、索)之一的索橋。
怎麼造橋?最簡單的方式是在兩岸固定一根索,一頭高,一頭低,人就可借傾斜之勢滑越渡河。這就是最原始的渡河工具——溜索。生活在三江併流區域和雅魯藏布江流域的各少數民族,歷史上多使用溜索過渡。直到今天,極少數邊遠地區仍在使用溜索,但材料已改用鋼絲繩或鋼絞線了。
溜索通常只能渡人,而且不方便,很危險。多用幾根索,上下布置,索間用藤或繩連結成網狀,或者直接用藤編成網,就成為索網橋或藤網橋,過河就相對比較安全了。後來出現了多索的形式,即一部分索平鋪在下面,上鋪木板形成較寬的橋面;一部分索高置兩側,兼做扶手和護欄。這樣的索橋,既可以行人,也可過渡貨物、牲畜,這就是早期的索橋。
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古代中國開始逐步把鐵索應用於橋樑,都江堰安瀾橋,神川鐵橋等。
關於都江堰安瀾橋。最早有文字記載的索橋,可能出現在東晉常璩撰寫的《華陽國志》中。這本志書記述了古代中國西南地區的歷史、地理、人物等,成書於公元348~354年間。《華陽國志·蜀志》中言:「西南兩江有七橋:直西門郫江上曰沖里橋。……。上曰笮橋。……」。
古代中國稱索橋為笮(讀zuó)橋,笮就是用竹篾擰成的索,那笮橋就是竹子做的索橋。現四川都江堰(過去稱灌縣)安瀾橋,就是由古代笮橋延續至今的。這橋不知始建於何時,宋朝以前叫「珠浦橋」,明末毀於戰爭而改為船渡,清代(1803年)仿舊制重建,改名安瀾橋。安瀾橋分八大孔,兩小孔,長334.55m,最大跨徑60m左右。 1964年,山洪沖毀古橋,1965年重建時改木樁為混凝土墩柱,改承重竹索為直徑25mm的鋼絲繩。1974年,修建外江閘門時,把橋從魚嘴處向下游遷移了130m。1982年,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項目。
神川鐵橋
在雲南麗江玉龍縣西北的塔城鄉,曾有一座建於唐朝的跨越金沙江的鐵索橋,後毀於唐貞元十年(公元794年)吐蕃與南詔之間的一場戰爭。史料中沒有關於鐵橋的具體信息,今天能看到的,只是1991年當地政府在遺址處設立的一塊「古鐵橋遺址」碑。
據史料記載,唐天寶年間,南詔與吐蕃發生神川(指金沙江)鐵橋大戰。《舊唐書·南詔傳》中記載了南詔偷襲吐蕃的過程,結果是:「……乘其無備,大破吐蕃於神川,遂斷鐵橋,造使告捷」。唐朝樊綽所著《蠻書》中亦云:「……貞元十年,南詔蒙異牟尋用軍破東西兩城,斬斷鐵橋,……。」。至於神川鐵橋的建造者,眾說紛紜,沒有定論;有的認為是隋朝名將史萬歲(這名字起得霸氣)所建,有的說是雲南閣羅鳳(南詔第五代王)所建,但當代史界學者一般都認為是吐番(公元618~842年間的古代藏族政權)所建。結合藏族後來的建橋技術看,筆者也傾向於是吐蕃所建。
關於懸索橋較其它橋型,在現有技術水平下建造超大跨度的橋樑,無一例外地選擇懸索橋,如跨度3300m的墨西那海峽橋樑方案和跨度3500m的直布羅陀海峽橋樑方案。這是因為:同其他橋型相比,跨度越大,懸索橋的優勢越明顯。
優勢之一是在材料用量和截面設計方面。其他橋型的主要承重構件的截面積,總需隨著跨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大跨懸索橋的加勁梁(其材料用量在全橋用量中占相當大的比例)卻不是主要承重構件,其截面並不需要隨著跨度而改變。
優勢之二是在構造方面。許多構件截面積的增大會受到客觀條件的制約,例如梁的高度、桿件的外廓尺寸、鋼材的供料規格等,但懸索橋的大纜、錨碇和塔這三個主要承重構件在擴充其截面積或承載能力方面所遇到的困難則較小。
優勢之三是大纜受力方面。眾所周知,橋樑構件主要承受拉、壓、彎。受彎構件難以充分發揮材料潛力,受壓構件需要考慮穩定問題,只有受拉構件最為合理。由於大纜受拉,其截面設計容易,材料使用效率高,跨越能力也最強。
優勢之四是在施工方面。懸索橋(不包括自錨式)的施工總是先將大纜架好,這樣,大纜就可視為一個現成的懸吊式支架,加勁梁的架設就比較方便。當然,為了防禦強風的侵襲,雖然也必須採取防範措施,但與其他橋式所用的懸臂施工方法相比,風險較小。
古代河建 鐵索橋 步驟 :
1、尋找河兩岸都石質堅硬勢做橋址
2、岩壁鑿洞用於固定鐵索
3、重逾千斤鐵索由畜力運河邊
4、每根鐵索先固定端
5、另端用粗棕繩系牢用船棕繩另端送岸或採用投石機等器械(鐵索太重端直接送)
6、用畜力牽引棕繩鐵索端拉河
7、用絞輪(種 簡易卷揚機 )鐵索絞緊固定
8、每要鐵索都固定住
9、橋鋪木板據說以前是把一根細繩子系在弓箭上射過河固定,再一點點順著細繩把粗繩順過去,最後鐵索搭著粗繩過去。
當然現在有反坦克導彈了……
一樣。。。
先找個辦法牽細繩子過去
然後來回123456789就行啦
「ONE · 一個」古人是如何在懸崖兩邊建弔橋的?
建築師陳覺答CrazyJACK :
在我國西南地區,弔橋比較常見。崇山峻岭里,兩邊懸崖陡峭,底下或深山峽谷,或湍急水流,在這之間,建上一座「天空之橋」供人通行,確實非常有用。
但要建這種弔橋,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讓索材從懸崖這一端延伸到另一端。懸崖之間距離有近有遠,古人是如何做到的呢?
我猜測,古人很有可能是這麼做的:
先找一根長度足夠、輕巧結實的細繩,拴在箭上,用弓、弩發射到對面去。也可在細繩一頭綁上石塊,視懸崖之間距離,近的直接人力投擲過去,人力不及的,可使用投石機拋擲。這些工具,古代很早就有了,比如秦朝時,弩的製造工藝就很高超了,據說最厲害的大弩,射程能達到幾百米。
細繩投擲到對面去後,得用它來牽拉索材。古代弔橋的索材,不同的時代,各有不同,比如有用竹篾、藤條的,也有把擰搓牛皮而成的牛皮繩當索材的,後來冶鐵技術成熟了,鐵索就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具體操作,可在細繩的某一端繫上索材,再派人在懸崖對面拉繩子的另一端,一直到把索材拉過去,固定好。重複兩到三次這一步驟,就能得到一個簡單而結實的連接兩端懸崖的繩索結構了。
接下去,可以從懸崖兩邊開始,在這些索材之上鋪設、固定橋面木板,直到鋪滿。還可在橋面垂直方向拉設繩子、鐵索做護欄。在主要的繩索結構架設出來後,這些步驟,實現起來就不太難了。
最後一點:架橋危險,請勿模仿……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