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和書籍有關的裝置藝術?

rt


謝邀~

好多回答說過的裝置藝術,例如徐冰的《天書》我就不重複了,不過關於書籍的裝置作品真的還挺多的。

例如德國藝術家 Anselm Kiefer 就常用書籍來介入他的裝置作品,一般是燒毀的書,燒焦的書,以表示一種人類文明的遺迹感,而知識和智慧是永恆的。

例子很多: Land of Two Rivers installation, mixed media, 1985-1989

有很多繪畫,和綜合材料的作品,也是以書籍為主體和造型的。

還有美國女藝術家 Ann Hamilton,Hamilton的藝術跟材料很有關係,並且常從人類學、歷史、社會經濟等層面去「閱讀」人類環境,然後讓作品汲取了這些信息的「養料」,從這片土壤中「生長」出來,她把這個視為作品尋找其身份認知的過程。

日本裝置藝術家 Chiharu Shiota

還有Trong G Nguyen 的 「Library books project」. 透明的袋子里裝著米粒,每一帶米粒都是一本書,每一個米粒都被刷了顏料,每粒白米上用墨水寫了一個單詞,金色的米粒上是書的名字。

還有好多製造視覺效果的大型裝置作品,

例如:「Bookshelf」 Installation by Richard Wentworth

Jorge Méndez Blake的作品「The Impact of a Book」, the impact one book can have on something that seems immovable;一本書(卡夫卡的書)改變一面牆的節奏

Susanna Hesselberg, 的裝置作品,"When My Father Died It Was Like a Whole Library Had Burned Down" Sculpture by the Sea, 2015,利用鏡子和書籍,製造了一個書的深淵

還有西班牙女藝術家 Alicia Martin,她的很多裝置作品,包括室外公共藝術,都是利用了書籍,大量的書籍,製造視覺奇觀。

還有韓國女藝術家,Airan Kang 的燈光書籍裝置作品 "The Luminous Poem"

法國藝術家 Christian Boltansky ,的公共裝置「飛行的書/Flying Books」

instalation in memory of Jorge Luis Borges in Ex Biblioteca Nacional ,Centro Nacional de la Música, Buenos Aires

巴西藝術家,Odires Mlaszho 的書籍雕塑,Book sculptures | Bienal de Veneza 2013

法國藝術家,Philippe Parreno 的燈光裝置作品

挪威裝置藝術家,Rune Guneriussen 的大地藝術

還有一個藝術家小組,Luzinterruptus,在多倫多,米蘭,紐約都做過一個大型公共街頭藝術,「Books vs traffic」

暫時想到這些,發現新的會回來補充。

希望對你們有用。

如需轉載,請私信獲得我的同意,謝謝~


謝 @了不起的蘇小姐 邀!

看到這個題目,我的腦海里立刻浮現出一件多年前(剛剛查了資料是2003年)參觀過的裝置藝術:呂勝中《山水書房》

圖片來源:呂勝中《山水書房》-搜狐文化頻道

提到呂勝中,知道的人可能第一反應都是「小紅人」。相比起「小紅人」強烈的符號性和視覺衝擊力,《山水書房》用一種緩和漸變的方式,營造出一種閑逸懶散的文人氛圍。這是一件名符其實的「與書籍有關的裝置藝術」。呂勝中本人在官方博客上放了這樣的資料:

呂勝中的作品《山水書房》,屋子被布置成水墨文化空間,其實更具有生活空間、公共空間、傳統空間的混合特徵。製作的大書架上放著5000餘冊中外各種學科的書籍或畫冊,利用豎立在書架上的書脊,將一幅五代董源的山水畫《夏景山口待渡圖》用電腦來分割,然後在所有書脊拼成整幅畫面。該山水畫的平遠構圖猶如今日相機廣角鏡頭,它充滿運動、氣脈和詩意,山水畫與書架的結合更像是舞台布景,觀眾參與融入其中。

當觀眾抽出書時,其行為就成為作品的一部分,因為觀眾自由抽與插書的行為,常常會「無意識」把書不插回原處,也就改動了原有山水畫的形式。這就導致觀眾看到書架上山水畫從「具象」漸變「抽象」,從「秩序」到「混亂」的過程,還再現了山水畫的「秩序」與觀眾無意識「修改」行為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藝術家的主觀意識與觀眾的無意識之間的對立。藝術家最終意識到一種外力和操演性對藝術的催生作用,正體現了「觀眾的掌控權」。(黃篤)
原文鏈接:2003年-山水書房_呂勝中_新浪博客

在觀眾「抽與插」(……)一段時間之後,作品被「解構」:

呂勝中博客上發的現場圖,這件作品其實在不同的地點展出過好幾次,所以有可能照片不一定是同一次的:

看到下面這張照片馬上喚起了當年的記憶……這應該是在廣東美術館展出的,我記得對這個作品非常好奇,當時正讀美院附中,剛剛看了幾本介紹後現代主義的書籍,整天就想著「消解」啊,「解構」啊,「重組」啊之類的概念,感覺這個作品很符合我當時的腦迴路。那時強調觀眾互動的作品還不多,大家都是搞個錄像讓觀眾獃獃地站著看,像這樣吸引大量路人參與的裝置還是挺少的。

還有休息區可以坐著看書。書有各種各樣的,估計都是一些二手書攤上回收的書,然後列印好封皮重新包裝的。我記得我第一次抽出來的是一本講什麼植物栽培技術之類的書,記不清了哈哈。理解了這個作品正是需要觀眾參與之後,就默默地在那裡亂拿亂放了好幾回。

想要了解更多呂勝中的作品和經歷,可以延伸閱讀:呂勝中 一把神奇剪刀背後的三十年

--------------------------------------------------------

裝置藝術講完了,從此處開始離題十萬八千里,聊點別的。

我一直覺得有兩個不是裝置藝術的文學作品,它們不是放在博物館裡的藝術,卻藝術得不能再藝術了。它們是:《哈扎爾詞典》和《沙之書》。

喜歡外國文學的人可能有聽說過這本「奇葩中的奇葩」,《哈扎爾詞典》:

哈扎爾國王要皈依一種宗教,從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三教中選一個,君士坦丁堡這三大教的代表都彙集到哈扎爾首都,舉行了一次「哈扎爾大論辯」,對結果三教各有說法。哈扎爾人自己寫的歷史已淹沒無聞,只能通過這三大教的文獻來佐證這次大論辯的結果,但三個宗教記載的結果相互矛盾,都認為自己一方獲得了勝利。於是在十七世紀末,也就是幾百年後,有一本哈扎爾辭典面世了,包括三大教關於論辯的記載,這本書分成三部分,分別是紅書、綠書、黃書,記載了三教的各自說法。但十七世紀這本書也已佚失,很難看出它的原貌。況且,這部書難道僅僅是要記錄這次大論辯嗎?在這些結構下,作者巧妙地加入了另一條隱秘線索:哈扎爾人在改宗前的原始宗教:捕夢者的宗教。捕夢者能在不同做夢的人的夢中跳躍,所有人的夢自成一個世界,在那個世界裡也有人活著。捕夢者採集人的夢,從而整理出關於阿丹?魯阿尼的知識。阿丹?魯阿尼是個天神,有人認為即是亞當,神性低於上帝,人們可以通過獲得阿丹的知識,藉助阿丹無限接近於神。但阿丹的神性時大時小,需要找到合適的時間,在阿丹神性最大時接近它。十七世紀紅、綠、黃三書作者(他們是從哈扎爾大論辯時期的人托生而來),就是在這個特殊宗教影響下,通過捕夢聯繫在了一起,並逐漸拼湊出哈扎爾宗教的情況和歷史,具備了接近阿丹的條件。可他們卻在見面時死去了。同時還有三個魔鬼作為破壞者而存在,他們要防止人類得到關於阿丹的知識。十七世紀末這危險不大,因為阿丹?魯阿尼正處於神性較弱期。到了一九八二年,正是阿丹神性的高峰,此時從三個十七世紀辭典作者轉世的三位學者又開始集攏這神秘教理的知識,並有可能再次獲得這個知識,害怕人類接近阿丹的三個魔鬼組成的「聖家族」殺死了兩位學者,使另一位坐了牢,這個知識再次成為斷片。這些斷片彙集成了第二版,也就是如今讀者手中的《哈扎爾辭典》。

哈扎爾辭典(陰本) (豆瓣)

最奇葩的在於,此書有所謂的「陰本」和「陽本」,簡直比裝置藝術還裝置……有興趣請移步此問題了解更多:

如何評價《哈扎爾辭典》? - 知乎


《沙之書》則是博爾赫斯的一篇著名短篇,我對它的喜愛超過了《小徑分岔的花園》,乾脆借著這個問題就貼上來安利一下吧~ 要是激勵了誰的靈感,能把這個不可能的東西用某種技術手段實現成裝置藝術,那就厲害了……

……你的沙制的繩索……
——喬治·赫伯特(英國玄學派詩人)
無數的點連接成線;無數的線匯合成面;無數的面形成體積;無數的體積構成整個空間……不,賣弄這些幾何學概念絕不是開始我的故事的最好方式。如今人們講述虛構的故事時總是聲稱它千真萬確;但我的故事,的確一點不假。

我單身,住在貝爾格拉諾街一幢房子的四樓。幾個月前的一天傍晚,我聽到門上的剝啄聲。我開了門,進來的是個陌生人,身材很高,面目模糊不清——也許是我近視,看得不清楚。他的外表整潔,但透出一股寒酸。

他一身灰色的衣服,手裡提著一個灰色的小箱子。乍一看我就覺得他是外國人。開始我以為他上了年紀,後來發現並非如此,只是他那斯堪的那維亞人似的稀疏的、幾乎泛白的金黃色頭髮給了我錯誤的印象。後來我才知道他來自奧爾卡達群島。

我請他坐下。那人過了一會兒才開口說話——他散發著悲哀的氣息,就像我現在一樣。

「我賣《聖經》。」他對我說。

我不無賣弄地回說:「這間屋子裡有好幾部英文《聖經》,包括最早的約翰·威克利夫版,我還有西普里亞諾·德瓦萊拉的西班牙文版、路德的德文版(——從文學角度來說,是最差的)、還有武爾加塔的拉丁文版。您瞧,我這裡不缺《聖經》。」

他沉默了片刻,然後說:

"我不只賣《聖經》。我可以給您看看另一部聖書,或許您會感興趣,是我在比卡內爾一帶弄到的。"

他打開手提箱,把書放在桌上。那是一本八開大小、布面精裝的書,顯然已有多人翻閱過。我拿起來,異乎尋常的重量使我吃驚。書脊上印著「聖書」,下面還印著「孟買」。

「看來是19世紀的書。」我說。

「不知道,我始終沒弄清楚。」他回答。

我信手翻開,裡面的文字我不認識,書頁磨得很舊,印刷粗糙,像《聖經》一樣,每頁兩欄。版面分段,排得很擠。每頁上角有阿拉伯數字,頁碼的排列引起了我注意。比如說,有一頁左邊印的是「40」,右邊印的卻是「514」,翻過去印的又是「999」;我再翻過一頁,頁碼有八位數,還有插畫:一個鋼筆繪製的鐵錨,筆法笨拙,彷彿小孩畫的。

這時,陌生人對我說:「仔細看這幅畫,以後您不可能再找到它。」

他的聲調很平和,但話說得很絕。

我記住插畫的位置,合上書,隨即打開,儘管一頁頁的翻閱,鐵錨圖案卻再也找不到了。

為了掩飾驚惶,我問道:「這是不是《聖經》的某種印度斯坦文字的版本?」

「不是的。」他回答。

然後,他像是向我透露一個秘密似的壓低聲音說:

「我是在平原上一個村子裡用幾個盧比和一部《聖經》換來的。書的主人不識字,我想他是把這本聖書當做護身符了。他屬於最下層的種姓,誰踩著他的影子都認為是晦氣。他告訴我,這本書叫作『沙之書』,因為它像沙一樣,無始無終。」

他讓我找找第一頁。

我把左手按在封面上,大拇指幾乎貼著食指去揭開書頁,但是沒有用,書的封面和我手之間總有那麼幾頁,彷彿是從書里冒出來的一樣。

「現在,再找找最後一頁。」

還是找不到。

我瞠目結舌,說話的聲音都變得不像是自己的:

「這不可能。」

那個《聖經》推銷員還是低聲說:

「不可能,但事實如此。這本書的頁碼是無窮無盡的,沒有第一頁,也沒有最後一頁。我也不明白為什麼頁碼要用這種荒誕的方式呈現,也許是想告訴我們,一個無窮大的數列允許任何數項的出現。」

隨後,他像是自言自語地說:

「如果說空間是無限的,那麼我們其實處在空間的任意一點;如果時間是無限的,那麼我們就在時間的任意一點。"

他的想法使我心煩意亂。我問他:「您準是教徒咯?」

「不錯,我是長老會派。我問心無愧,我確信我用《聖經》同那個印度人交換他這本邪惡的書時絕對沒有矇騙。」

我安慰他,確定他沒有什麼可以責備自己的地方。又問他是不是路過這裡。他說打算待幾天就回國,這時我知道了他是蘇格蘭奧爾卡達群島的人。我說出於對斯蒂文森和休謨的喜愛,我對蘇格蘭有特殊好感。

「還有羅比·彭斯。」他補充道。

我和他隨意地談天,裝作無意識地翻弄那本「無限之書」,好像並不是很有興趣似的隨口問他:「您打算把這本怪書賣給不列顛博物館嗎?」

「不。我賣給你。」他說。

然後開了一個高價。

我老實告訴他,我付不起,又想了幾分鐘之後,我說:「咱們來交換吧。你用幾個盧比和一部《聖經》換來這本書;現在我用剛領到的退休金和花體字的威克利夫版《聖經》和你換。威克利夫版《聖經》可是我家祖傳的。」

「花體字的威克利夫版……」他沉吟著。

我進卧室拿出錢和書,戀戀不捨地翻著書頁,摩挲著封面。

「好吧,就這麼定了。」他對我說。

我有點奇怪他沒有討價還價。後來我才明白,他進我家門的時候就決心把書賣掉。

他接過錢,數也不數就收了起來。

然後我們談起印度、奧爾卡達群島和統治過那裡的挪威首領……他離開時夜已經深了。之後我再也沒有見過他,也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

我本想把這本「沙之書」放在威克利夫版《聖經》留下的空檔里,但最終還是把它藏在一套不全的《一千零一夜》後面。

我上了床,但是無法入睡。凌晨三四點的時候,我開了燈,拿出那本書翻看。我記得其中一頁印著一個面具,頁碼數字很大——我記不清是多少了,反正大到某個數的九次冪。

我從不向任何人出示這神奇之物,隨著佔有它的幸福感而來的是害怕它被偷走,然後又擔心它並不是真正的「無限」。我生性孤僻,這兩層憂慮使我越發反常;我只有少數幾個朋友,現在更是完全不來往了。我成了那本書的俘虜,幾乎不再上街,我用一面放大鏡檢查磨損的書脊和封面,排除了偽造的可能性。我發現每隔兩千頁有一幀小插畫,我用一本厚厚的有字母索引的本子把它們臨摹下來,本子很快就畫完了,插畫沒有一張重複……晚上,我多半會失眠,偶爾入睡,就夢見那本書。

夏季已近尾聲,我開始覺得那本書是個可怕的怪物,我甚至想像自己也是一個怪物:睜著巨大的眼睛,死死地盯著它,伸出帶爪的十指,久久地撫弄它……我意識到它是世間一切煩惱的根源,是消磨、詆毀、敗壞和毀滅現實的邪惡之物。

我想過把它付之一炬,但我害怕「無限之書」燃燒起來也永不熄滅,直至讓整個地球烏煙瘴氣。
最後,我想起這麼一句話:隱藏一片樹葉的最好的地點是森林。

我退休之前在國立圖書館任職,那裡有九十萬冊藏書。我知道大堂右側有一道弧形的樓體通向地下室,地下室里存放的是報紙和地圖。有一天,我趁工作人員不注意的時候,把那本「沙之書」偷偷地放在地下室一個陰暗的擱架上,並竭力忘記是擱架的哪一層,擱架離門又有多遠。

我覺得心裡稍稍踏實了一點,從那以後,我連國立圖書館所在的墨西哥街都不曾涉足。

沙之書


謝邀。

之前把 Kindle 借人體驗,對方表示除了「非常像紙書」外,也沒有什麼感想。

從書本身來看,書的內容、字體、排版、裝幀,書的結構和材料,都可以拿來做文章,比如 artist』s book gallery [藝術家手制書] 。結構可以摺疊立體,字體排版可以為所欲為書,結構和材料更無限制,只要能拼成書的樣子即可。國內有像朱贏椿、皇甫珊珊設計的《蟲子書》 (豆瓣) 等。

作為創作 / 傳播媒介,書是最方便——卻未必是最高效的手段。在物料觸感依然重要的今天,撐開一本書時,心中或多或少會有一份敬意。之前說是實體書店式微,後來逛購物商場,依然能找到一間裝修明亮的書店。入口擺放著頗有品味的暢銷書,輔以咖啡廳和文房具,收益似乎不是問題。

怎麼樣才算是一本書呢?只有一頁算是書么?怎樣的書算裝置[這個問題不重要]。

自出版 / 地下雜誌 / 獨立雜誌 [Zines] 一直處於邊緣狀態,也許在外形上不及正規出版社光鮮,內容沒有專題書籍豐滿,但卻是個人研究創作最稱手的媒介。

不一定非要像勞森伯格這樣把書當磚使。

-

作 品-蒲英瑋 / Pu Yingwei

《輕世界》是對歐洲城市近郊的平民住宅居、HLM (集中式廉價租房) 等整個城市邊緣生態圈的一次呈現。從六十年代開始, 法國同樣興起了以民族融合,社會階層融合為目標的種種烏托邦計劃。當時有大批建築師在政府的支持下修建了數量龐大的集體性住宅,而在今天開來,這一共同體夢想已經徹底地宣告失敗。今天在法國的郊區,新移民,種族對於政府來說更像一個個問題的泥沼。民眾的一腔熱情也早已在看似不可調和的衝突面前消耗殆盡。而這些在特殊時期建造的建築卻倖存了下來,成為了貫穿在平民生活中或宏觀或微觀的生命政治形態,它為我們帶來的總是一次又一次的慰藉與無可奈何。

《新界雜誌》是一個針對城市化問題和居住問題的持續出版計劃,每一期涉及一個專題(目前已有六期)。第一期是關於郊區海報和標語的文字圖像收集,第二期是由建築外形所產生的抽象圖形,第三期則以一比十的比例尺的紙上面積搬運了一間十八平米的廉租房,第四期雜誌變成了一個材料,擁有者根據內頁的說明可以把雜誌折成一棟建築。第五期雜誌是一幅隱喻集權的字母表。第六期則記錄了一段去郊區朋友家晚餐的談話片段。(雜誌持續更新中)

-

Zine 聽起來會讓人覺得,一定是很酷的東西。獨立音樂、獨立電影、獨立出版、獨立作者。實際上在國內獨立發行任何東西,都是非法出版。真的 Zine 其實就是非法出版物。

想不受管控,完全按自己的意志去說一些基本沒什麼人聽的事情。集中式廉價租房,幾個朋友之間的閑言碎語,胡編亂造的故事等。

-

Same Paper 王義軍、袁小鵬

Zines - Closing Ceremony

main : Jiazazhi Press

可能是最有名氣的獨立雜誌:《假雜誌》。

最近在寧波還開了間影像圖書館。

馮火Fong FoProducts

在 央美術館 的展《都市摺疊》上看到了實物。

微信可訂閱公眾號。

Dictionary Of Water: Roni Horn: 9783882437539: Amazon.com: Books

https://steidl.de/Books/Dictionary-of-water-0003111660.html

Roni Horn 還做過一個水之圖書館:

Roni Horn | Xavier Hufkens

-

瑞士人 Hans Ingold 發明了 Compact Shelving [密集書架],利用地面軌道推移,的確節省了空間。不過找書時,那種漫步其中,偶遇佳作的機會就減少了很多。一眼望去, 倉箱可期的感覺也淡了不少。可見人們對書籍的感情不止於獲取知識的工具。

很多人對古籍善本的愛好,一部分來自於它樸素卻富有內涵的外表,不過也僅止於外表所營造的氣氛。這種氣氛所帶來的愉悅感與漫步在宜家、品牌店、購物商城、沃爾瑪、博物館、公園、景區的感覺是一樣的。實際上每個人真正閱讀的書,累積不會超過一個書架。但這種氣氛依然是必要的。

-

Basia Irland - Ice Book Projects Basia Irland - Ice Books - Boulder

A 250-pound book was carved from clear ice and embedded with a seed text of Mountain Maple ( Acer spicatum ), Columbine flowers ( Aquilegia coerulea ), and Colorado Blue Spruce ( Picea pungens ).

Basia Irland 邀請了上千名不同行業的人完成了「收集水」Gathering of Waters 的計劃,從 1995 開始,她放了一個水壺,從克羅納多州的 Boulder Creek 發源地開始順流而下,最後到墨西哥,歷時五年,全程 1875 英里。過程中,有無數人參與進來,市長、州長、學校團體、水文學家等,目前已經在 15 條河流進行了「收集水」Gathering of Waters 的計劃。每個計劃都與周圍環境有關。相同的是都有一個水壺、旅行日誌、視頻記錄、河流地圖和一個手工製作的背包或儲物器。

-

-

Boulder 飲用水來自於 Arapahoe Glacier,目前冰川正以驚人的速度在融化。為了讓人們更立體地看到這種潛在的損失,Irland 用溪水製作了一本 250 磅的「冰書」,書的文字是當地植物的種子。這本書放在溪水中慢慢融化,種子漂散至整個流域。每個「收集水」計劃都有一本冰書。

「冰書」是整個計劃中最有儀式性的部分。可以想見,這個計劃不僅拉近了藝術家和科學家的距離,也加強了人類與河流流域的聯繫。雖然具體內容簡單,但實施過程及其漫長,除了藝術家自己,她還需要帶領學生,與科學家交流。為了讓流域周圍的人們更關注並得到切實的回應和關注,需要與當地政治官員合作。

-

Deckers Creek 溪流污染嚴重,上游水質正常,下游在廢棄的 Richards Coal 附近 PH 值在 4.2 左右。

流域並不屬於一個人,而是由生活在周圍的人的活動和視角構成,這是「收集水」行動傳達的關鍵思想之一。也許可以將 Irland 稱為生態藝術家,或者可以套用更為典型的關係美學來理解。注重社交、傳播、教育功能,不注重「美學」。觀眾親身體驗,成為主動的參與者。

除了「冰書」,她還以類似的邏輯創作了 Hydrolibros 系列,和捲軸 Scrolls 系列。也許該項目最重要的不是製作了各種材料的河書,而是與河流周圍的各種團體之間的互動。

Basia Irland - Hydrolibros Projects

-

-

捲軸系列採用捲軸形式,有些來自印度,有些是用非洲本地的材料製作成捲軸。Irland 和生物學家們把經水傳播 [water-borne transmission] 的病原體放大,塗印在捲軸上。她還和當地本土音樂家合作,用當地語言填詞,傳播疾病預防知識。

-

-

-

Jenny Holzer 的 redaction painting 也許算不上書籍,卻引用了海量的美國政府反恐戰爭的解密文件。如果只是裝訂成書的形狀,一定不如製作成巨幅繪畫觸目驚心。

-

Jenny Holzer - Exhibitions - Cheim ReadUnknown Knowns: Jenny Holzeramp;amp;amp;amp;#x27;s Redaction Paintings and the History of the War on Terror

https://directedstudiesreadinggroup.files.wordpress.com/2013/01/unknown-knowns-bailey.pdf

不知已知之事:珍妮·霍爾澤的編寫繪畫與反恐戰爭史 - 王志亮的文集 - 博客(聚藝廳) - 藝術國際 Artintern.net

-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館 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 是獨立於美國政府的非營利機構,利用《信息自由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 (United States) 收集解密文件,除此以外美國公民自由聯盟 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ACLU 和 FBI 的網站也是 Holzer 收集文獻素材的主要來源。

其中一份 FBI 的文件展示了某位被控謀殺和提供虛假供述的士兵的審訊記錄。第一份陳述中,士兵表示在他用槍瞄準了以為已經戴上手銬的伊拉克農民,但他聲稱自己當時幾乎將全部注意力集中在由瞄準鏡射在他頭部的紅點上,而沒有看到手銬。在第二份陳述中,他承認自己知道這位伊拉克人帶著手銬後,還是堅持這一盲點,否認已經知道手銬的存在。

In my previous statement I put in that I did not realize the Iraqi was wearing flexicuffs when I shot him. Looking back now, I think it would be more accurate to say that I did not register in my mind that he was wearing flexicuffs. The adrenaline was affecting my perception of the situation. I remember seeing [redacted] putting flexicuffs on him and I saw him with his arms behind his back as I pointed my rifle at his head. I had to know he had on flexicuffs before I shot him, but it just did not register in my mind at the time.

我在前面的陳述中曾說過,我在開槍時沒有意識到伊拉克人帶著手銬。現在回憶一下,我認為說自己沒有將這個細節記在心裡更為確切,是腎上腺素影響了我對情境的判斷。當我用來複槍瞄準伊拉克人的頭部時,我記得看到 XX (被編寫) 正在給他戴上手銬,並看到他的胳膊放在身後。在我開槍之前,我一定知道他帶著手銬,只是我沒有把這個細節記在心裡。

-

-

Holzer 在與 Howard Halle 的對話中談到,之所以採用政府編寫過的文獻,是因為它們讓歷史材料具有持久的可見性。官方文獻的深刻和莊重感不僅僅來源於簡介的書面排版和嚴謹的用詞、標題、字母、日期、指紋等圖像細節,更是因為這份文件的法律效力、政府背景和事件本身所牽扯到的權力與制度本身的威嚴。

被編寫過的大面積黑體部分甚至顯得這份文獻更暴力、更不容置疑。而 Holzer 在搜集資料的時候顯然敏感的意識到了這種意味和內容的重要性。

-

這份文獻來自第一次海灣戰爭時期。記錄了喬治·布希的備忘錄,時間是 1991 年 1 月15 日(聯合部隊展開沙漠風暴行動的前兩天),這份文件的第一句話就擺明了,美國捲入中東地區的首要目的是石油,而非地區穩定:

「Access to Persian Gulf oil and the security of key friendly states in the area are vital to U.S. national security.」

「獲取波斯灣石油,以及維護核心同盟國在該地區的安全,這對美國國土安全來說至關重要。」

我一直覺得 Holzer 的作品就是當代的歷史題材繪畫。顯然,繪畫在文獻複製方面有著天然優勢,操作簡單,無損易讀。你無須親臨現場,因為 Holzer 的提及,你可以直接去文獻源頭閱讀。在複製和傳播過程中,畫框、畫布的存在漸漸虛弱,但文獻本身的效果沒有丟失。即便在虛擬空間中,它也與實際的作品一樣。就像現在你看到的。

這一舉動的另一個價值是,Holzer 把深藏在檔案庫的文獻轉移到光天化日之下,使這些看似神秘其實唾手可得的資料,現身於公共領域。一直以來,不僅普通民眾,最擅長利用《信息自由法》的記者,也很少引用這些資料。在前不久的郵件門中,民眾再次領略到了類似「不知已知之事」的感覺。

-

齊澤克提到過一個非常有趣的例子,很多 VCR 的狂熱愛好者——包括他在內,都非常喜歡翻錄電影。他們沒時間看電視,只是翻錄電影,然後將它們儲存起來有待以後觀看[當然不會再看]。雖然沒有實際看完,但那種儲存的滿足感非常真實,非常愉悅,讓你身心舒適。就好像 VCR 替我看了電影,日後若有所需可以隨時調用。

這例子在今天難道不寫實嗎?收藏夾的答案、搜集來的素材、Excel 小技巧、必看的電影、推薦的書單。要麼在轉發,要麼在網盤。有時候真為自己感到驕傲:

「天哪,我真是太勤奮了,竟然會想到把乾貨收集起來,卻從來不去看。」

-

回過來看這些文獻。對於非戰爭 / 事件親歷者,美國公民 / 非美國公民,我們只能通過文獻上殘留的語言信息來建構他們的心理圖像。眾多的口述者、審訊者、證人的言論加上編寫痕迹、難以辨認的筆跡、閃爍其詞和欲蓋彌彰。觀眾面對的不是邏輯清晰,敘事明了的陳詞,而是一項從多音部對話中尋求意義的艱巨任務。

-


《地書》應該大家都比較熟悉,是徐冰用收集整理世界各地的標識符號寫成的一本「普天同文」的書,是一本在任何地方出版都不用翻譯的讀物。

不管是什麼文化背景,講何種語言,只要有當代生活的經驗,就可以讀懂這本書。文盲可以和知識人一樣,享受閱讀的快感。

有意思的是,徐冰又把這本奇書發展成了立體書,使這本世人都能讀的書變得更加奇妙有趣。

書裡面設置了各種小機關,還讀書的人充滿了互動性

全書共12頁,講述主人公小黑早上七點到下午六點這12小時的白天活動。

下面就來感受一下這邊書的奇妙↓↓

叮,叮,叮!
歡迎來到小黑的世界:
睜眼,掙扎,該起床了!

拉個便便

做個早餐

上班去~ ~

工作,發個email

上著班偷偷和女生聊天

中午,吃飯時間到
漢堡還挺豐富

上班,除了排隊上廁所就是在刷手機

約會時間到了,送捧玫瑰花

《地書》的這套標識系統,是超越現有知識等級和地域文化的。不管是什麼文化背景,講何種語言,只要有當代生活的經驗,就可以讀懂這本書。

立體書是《地書》的一個延展,它讓平面的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看完之後,你是否又對「文字」有了新的理解呢?

【書記和小寒是兩個愛說藝術的女孩。不知道沒關係,讓我來告訴你】

公眾號搜索:buzhidaoart

合作/投稿請聯繫郵箱:buzhidaoart@hotmail.com


徐冰的項目在這裡就不多談,網上有很多乾貨。分享幾個這幾年看過比較難忘的:


Michael Mandiberg, Print Wikipedia (2012)

如題所示,沒錯,這個人把維基百科上英文條例裡面的內容進行編輯跟歸類,最後構成這個實體維基「圖書館」,耗時三年。這個項目由7473冊組成,每一冊有700頁。每本百科都能夠在 http://Lulu.com 這個平台上購買,單本80美金。全套百科標價500000美金,也可在Lulu上購買 printwikipedia.lulu.com.。

項目官網:Print Wikipedia

陳佩之(Paul Chan), Volumes (2012)

藝術家將書頁一張張撕去,剩下書本封皮。這些書本中,有陳佩之喜歡的叔本華,也有他從未閱讀過的文獻。藝術家在封皮上進行繪畫,筆下的大色塊將書本封皮上原先的內容抹去。此時,書本原本所傳遞的信息已經不重要,它僅僅是一個作畫媒介,在這裡扮演者畫布的角色。將封皮陳列在牆上後,更是掩蓋了書本原先所傳遞的訊息。封皮僅剩的印刷色和藝術家繪製的色塊在展示空間中構成一道新景象。

張奕滿(Heman Chang),律法書店(2016)

這是在他於上海外灘美術館舉辦個展時創作的場地特定裝置作品。藝術家將一樓禮品店轉換為一個書店,店內擺設著法律相關的書籍。藝術家與策展人商討展出的書籍時說:「在書籍的選擇上,我希望能體現你對『律法』的解讀。它們可以是法學院學生的教科書,律師們的參考文獻,中國的法案,角色受律法所困的小說,關於律法歷史的書,甚至可以有關於自然法則的書。」 書單由策展人定型。最後,群眾們光臨這個書店,通過挑選和購買書籍參與到作品之中。

參考文獻:

Print Wikipedia - Wikipedia

How Paul Chan is Destroying Books, New American Paintings Blog

奔向桃花源,在張奕滿的「閑言碎語」中逃離, 空藝術


圖片源自網路


藝術 | 書中自有顏如玉-南昌圈圈網 百度一下好多的


唉 其實樓上的那些我都看花眼了 真是古人那句話 三生萬物 萬物變化無窮 可是我們為什麼要追逐無窮呢 為什麼要讚美變化呢 也許如道家和禪宗 歸一 守一 才是生命要義?


又或者外星人有一台計算機 可以把所有這些可能性幾秒鐘都算出來 而人類卻需要一個個個體去思考創造 幾千年


唉 我又陷入無意義論了 當然 這也是對當代藝術的困惑 可能我打心底也覺得裝置藝術只不過是形態而已 沒有那麼重要 重要的還是觀念~


影響人的心靈 比影響人的眼睛 更重要~!


阿根廷藝術家Marta Minujín 的作品 The Parthenon of Books


卡塞爾施工現場照:

五月份去看施工現場拍的照片:

上個月去文獻展現場拍的照片:

Marta Minujín在1983年阿根廷軍政府倒台之後創作了這件由書籍構成的作品,這些書籍是軍政府執時期的禁書。在展覽五天後兩台起重機把這個神廟推倒,參觀者可以把這些書帶走。在今年舉辦的卡塞爾文獻展上作者將用禁書再現這一作品。禁書的目錄是在卡塞爾大學的協作下制定的(禁書目錄:http://blogs.ubc.ca/documenta/files/2016/10/documenta-14-List-of-Banned-Books-2016-10-18.pdf)。 這個作品在卡塞爾的展示地也很具有歷史意義:1933年納粹在這裡焚毀了一批書籍,後來盟軍的空襲導致這裡損失了35萬冊書籍。今年卡塞爾文獻展結束時也會進行一場與1983年一樣的公眾活動,讓參觀者帶走書籍,讓這些禁書再次流通起來。

參考目錄:

Grundsteinlegung für The Parthenon of Books?Parthenon der Bücher? für Document 14: Der Bücher-Tempel Erste Kunstwerke für documenta 14 werden aufgebaut | hessenschau.de | Kulturdocumenta plant riesiges Geb?ude aus 100.000 Büchern in KasselKünstlerin plant Akropolistempel für Kassel | hessenschau.de | Bücher amp;amp; Autoren


今年威尼斯雙年展的一個主題館叫:「藝術家與書本之館」(Pavilion of Artists and Books),都是和書有關的藝術作品
其中包含中國藝術家耿建翌完成於上世紀90年代至2000年的「書」系列作品。展出的70餘件作品中,包括「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泡」、「讀物 」、「之所以為經典」等系列。

還有劉野的8件關於書的繪畫組成的作品。

?


說到這個,突然想起雕塑課上一個同學的作品,,一本用特朗普自傳折的瓦吉娜(女性陰部),上方還在陰蒂的地方附了一個小丁丁


舊金山chinatown跟小義大利那塊 有一堆書掛在半空中的電線上 叫language of the birds
附近挺多好吃的...

鏈接https://yelp.to/qTKq/7WIiKezm8C


《當代裝置藝術》


徐冰《文化動物》

黃永砯 《 中國繪畫史和西方現代藝術簡史在洗衣機洗兩分鐘 》


推薦閱讀:

文革和中國當代藝術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多數中國(當代)藝術家可以創作優秀(美)的作品,但是對自己的穿衣審美既不重視也無品味?
怎麼看待朱昱的行為藝術?
請問798 草場地 宋庄 黑橋村 都是藝術園區 但是區別是什麼?
目前東南亞地區最有影響力的當代藝術家是哪幾位?其成就如何?學術地位如何?

TAG:藝術 | 當代藝術 | 新媒體藝術 | 裝置藝術 | 書籍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