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可以打下如此多的土地,超越了歷史上所有人?

這個問題的意思是,歷史上也有許多的征服者,比如亞歷山大、薛西斯、帖木兒、拿破崙、十字軍等,他們也都擁有優秀的軍事力量,但他們都無法取得這麼大的成就,為什麼偏偏成吉思汗可以?我的假想是,這是不是和地形有關,從蒙古高原往西、南打,是不是比從中亞往西打或者從西歐往北打要容易一些?


謝邀。

其一,疆域的大小,與征服成就,未必成正比。阿徹-瓊斯說法國大革命之後,最大的不同就是兵力空間比不一樣了,這裡我們也可以引入類似概念。同等面積的土地里,有多少人口呢?

舉個未必恰當的例子:
你覺得是買下19世紀20年代德克薩斯的一百英畝田地便宜呢,還是2015年上海淮海路的100平米公寓便宜呢?

蒙古征伐的許多所在,包括中亞的相當多地方和俄羅斯諸國,本身就地廣人稀,更有些是不毛之地。覆蓋的領域固然廣大,但也和這一點有關係。


其二,游牧民族,在征服方面,思維的不同。
羅馬人以前征服的玩法,是打下一片地方,俘虜男女,賣作奴隸,然後派稅吏和士兵過去,就算行省。這地方如果要鬧,就很頭疼。
漢武帝打匈奴初期,是打下地方,設置行省,遷移人民過去。這地方如果守不住,就很頭疼。
而匈奴人和蒙古人的打法呢?匈奴當年打歐洲、蒙古當年打中亞,都是所過皆墟。城池拆了,種植牧草,放羊。

舉個未必恰當的例子。
你買個房子,然後開始精心裝修、安暖氣、裝空調,過日子了。
另一個人搶了房子,拆了,木頭賣了,再去買下一個房子。
哪一個能買的房子面積大呢?

其三,還是得說回蒙古本身的特異之處。
偉大的征服者們,最後走不下去了。為什麼呢?
拿破崙、查理十二和希特勒都進攻過俄羅斯,都被冬將軍擊潰了。未必是正面戰場打不過,天氣和補給跟不上,而且俄羅斯太大了。
亞歷山大越過了阿西尼斯河,他的最後目標是到達恆河,可是軍隊跟隨他已經走了差不多一萬七千英里,並且已經到了大流士帝國的東界,所以拒絕走了。
漢武帝打匈奴,最大的問題就是補給。後來不是有計算嗎?後方到前方,64比1的運輸送達率。
補給、士氣、運輸、後勤。這是遠征的真正命脈。

蒙古的偉大之處:
他們是全民皆兵,馬比人都多。習慣作戰了。
他們的飲食靠馬血和馬乳,所以等於是移動罐頭,沒有補給問題。
他們走到哪繁殖到哪,四海為家,沒有思鄉和士氣問題。
因為後勤問題對他們而言,簡直不成其為問題,所以他們可以走得足夠遠,走得足夠久,於是有了巨大的疆域。


謝邀。
個人認為,除了蒙古民族本身的特點(古代時期最符合兵民合一體制,擁有冷兵器時代最先進的大規模騎射作戰集團)之外,主要原因是當時的中亞地區普遍出現了疆域比較大的政權,比如花剌子模,比如西夏。
馬基雅維利曾說過,征服一個集權國家比較困難,但保有起來卻比較容易。因為它的中央政府可以動用很多資源跟你作戰。但你一旦打敗它的中央政府,因為它已經把自己境內成規模的軍事力量都歸攏了,所以你全盤接管起來比較容易。相對的,征服一個鬆散的封建王國比較容易,但保有起來卻比較困難:因為你接管了原來那個「名義共主」的疆域之後,就得替他寫完他的家庭作業:歸攏這片土地上各個割據性的軍事貴族。
蒙古遇到的敵人一般屬於前一種。這對他們還有個附加好處:可以直接把原政權有先進管理經驗的一些人直接接收過來,實現跨越式發展。


大神們說的太專業了,本屌用比較通俗的方法說吧,

首先,相比遼,金,西夏,蒙古人是徹底的敏捷型選手,完全依靠速度就能玩死你,草原上蒙古人從來不對搞,而是採用hit and run的猥瑣流打法。


所以你派人去滅蒙古是不可能的,你追不上或者根本就找不到。然而他打你是隨便打,打完就跑,你追不上。所以只要是平地上,蒙古人就跟英魂不散幽靈一樣不停地搞你,搞得你一點都沒辦法。


草原上蒙古人無敵了,那麼剩下的問題就是攻城了,

城牆厚的像龜殼,起初蒙古人也沒辦法,就是圍住困死你,來了援軍的話在路上,平地,用上面的猥瑣流搞死,裡面扛不住,就投降。


到此為止,歷代最強的游牧民族都會玩,但是蒙古牛逼之處在於他處於科技爆炸的前夜,恰好,蒙古人的地理位置可以學到東西方各種新的技術,恰好,當時東西方相互交流的通道被伊斯蘭人擋住了。所以,蒙古人可以用東方的技術虐西方,再用西方的技術虐東方。媽蛋這玩法也猥瑣一筆啊。

比如打宋朝用的十字軍發明的投石車,阿拉伯人教的,叫回回炮,再比如用跟遼金打仗學會的先進組織方式去虐西亞的屌絲城邦國家。


所以,對於蒙古來說,只有兩種情況,平原,HitRun。城池,要麼困要麼拆,完事還屠城,省的你反覆無常。

基本上所有的平原地形,只要蒙古騎馬能到達的地方,就能打下來。所以你看,蒙古的邊界就是亞歐大平原的邊界。


然後,為什麼不繼續打?


恩打不過被,鐵木真的西徵到印度,地形變了,氣候變了,連喝水都要拉肚子,野獸也是長的奇奇怪怪的不知道能不能吃,所以就打不下去了,回家了。

同樣,東邊開船去干日本,一陣所謂的神風,把船吹得一塌糊塗,也搞不下去了,北邊是西伯利亞凍土帶,再北是北極,搞不定了,南邊,噗,南邊是宋朝……


這裡要特別說一下,南宋是在南方,南方山山水水的,蒙古漢子騎著馬實在不方便,可是不騎馬們蒙古的優勢又發揮不出來,所以滅宋朝的時候他們費了很大的力氣。


尤其是你看地圖冊上蒙古軍隊的箭頭,都是刷刷的大箭頭跑,各種穿插迂迴,各種走位風騷,我以前還覺得好神奇,後來才知道那是沒辦法,只能走平原,所以繞那麼多彎路。


最後要說的一點是,蒙古打了就不管了,有一種狗熊掰棒子的感覺,只管打,打完了就走,基本上沒有什麼建設發展,所以雖然打的挺快的,但是也維持不住,維持住的都是被當地同化了,四大汗國里,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儒家作為國教的都有,他們帶來的戰爭是殘酷的,但是他們真確確實實帶來了文化上,科學上,宗教上的交流和融合,不信你問問你們當地的回族朋友的歷史,有很多都是當年的色目人當官留下來的呢。


作為一個古代戰爭史的超級愛好者,看到這個問題一定要好好答答,畢竟不辜負我看的那麼多這類的書= ̄ω ̄=(成吉思汗傳我可是很熟的)

先來說說前面的其他答案的一些問題吧,首先,馬基雅維利關於國家征服的理論是相對片面的,整部《君主論》的理論依據都是歐洲中心的,經驗也是來自歐洲範圍的戰爭。事實上蒙古在征服俄羅斯時俄羅斯並非中央集權的統一政府,但是金帳汗國還是統治了俄羅斯各大公相當長的時間。

認為蒙古人走到哪拆到哪也是錯誤的,元朝雖然並非漢人統治,但是經濟上絕對不弱,馬可波羅的遊記可以作證。而俄羅斯各公國在蒙古治下也是年年納貢(可不是明朝周邊國家那種倒要錢的納貢哦)

蒙古人真正的優勢在哪裡呢?下面我會一一列舉。

1學習和創新能力
看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奇怪,蒙古人是游牧民族,文化應該相對落後才對。但是蒙古人在戰爭技藝方面絕對是超時代的,而這些技藝正是通過大量戰爭的實踐和學習獲得的。
首先火炮是蒙古人帶到歐洲的,蒙古人在與金國南宋交戰之後俘獲了金國南宋的工匠後很快就獲得並學會了火炮的使用,並且更加廣泛的運用於戰爭。
其次是蒙古軍隊最早使用了細菌戰,蒙古軍隊不像其他軍隊會焚燒掩埋完所有屍體,而是會將腐爛的屍體投入要進攻的城市,造成城內瘟疫導致防禦能力減弱。
事實上這些例子還有很多,蒙古人第一次攻金時因為不熟悉攻城戰吃了很大的虧,但是在征服相對弱小的西夏之後,再次攻金就變成了勢如破竹,蒙古人已經在之前的戰爭中獲得了大量經驗。
同時蒙古人的野戰戰術也絕對是當時一流的,大集群蜂群騎射擾襲代表著機動靈活,同時蒙古也有大量重騎兵用於攻堅。

2生產力低下
生產力低下使蒙古人有進攻其他國家的慾望,因為本身生產的食物等資源難以滿足本身民族的需求,所以只能通過掠奪獲得更多可以直接使用的資源。
匈奴人事實上也是這個原因才會長期侵漢,可惜遇到了當時強盛一時的漢朝。
在生產力優勢在戰爭中作用相對不大的古代,生產力低下反而可能作為戰爭的動力,變成優勢。

3無強敵
這個可能會有人噴,但是當時確實沒有一個能夠談的上稱霸亞歐的同等級的帝國。東亞也就是中國區域分裂,金國南宋西夏西遼都談不上特彆強大,賽爾柱帝國打敗了拜占庭帝國後也在幾十年內分裂了,核心地帶還出現了花刺子摸這種異民族國家。俄羅斯還完全處於分裂公國時代。
唐朝也曾想再度向西擴張的,不過和阿拉伯帝國打了一仗之後.....
所以沒有一個強敵能夠阻止蒙古人征服世界
= ̄ω ̄=

4補給問題
這一點上我要反對得票第一的那位,蒙古人要是真主要拿馬當補給,還怎麼騎馬征服亞歐大陸呢
事實上蒙古的補給優勢在掠奪制度化,蒙古兵可沒有什麼人權概念,掠奪可是合法的╮(╯▽╰)╭而且戰利品都是按照部落習俗分發的,這種制度能最有效的利用好掠奪來的物資。至於俘虜都是奴隸,任打任殺的,完全不佔補給,有時候可能會被當補給用了。(確實野蠻呢)
蒙古人雖說不是完全拆毀佔領國,但是通常掠奪都會給佔領國以很大的破壞,所以註定蒙古人的統治不能長久吧(在他們軍事實力削弱以後)

5優秀的繼承人們
越是野蠻的游牧部落,首領的地位便越是由本身能力決定,一旦首領失去威信,很快就會被部眾拋棄。(參照成吉思汗的幼年心酸史)
成吉思汗的兒子基本上都是優秀的將領,在軍隊都有足夠的威信,所以能很好的控制蒙古軍隊繼續擴張。
這一點上可以對比跛子帖木兒,他生前也建立了強大的帝國,可是一死帝國立馬內亂不休,由擴張走向分裂。

先寫這麼多哈哈,完全手機沒查資料哦


因為蒙古人所處的時代,恰恰處在地理大發現的前夕,科技水平和文明程度足以支持蒙古軍隊超長距離地征伐。另一方面,蒙古人又是一個非常會打仗的民族,他們很重視工匠,靈活運用各種戰術,正好成為了這個時代的弄潮兒。

幾次重要的地理大發現時代(咦我確定這不是高中歷史的內容?):

幾位蒙古君王的生平:

成吉思汗(1162年-1227年8月25日)

窩闊台(1186-1241)

忽必烈(1215年9月23日-1294年2月18日)

綜上所述,蒙古征服者的征服年代,正好處於1200-1300年間,距離15-17世紀的地理大發現非常之近。


另外,闡述一個問題,就是科技的發展程度與征服者能夠征服的面積之間的關係:


朋友們,學歷史要準備好地圖冊,我這裡推薦一個網站:地圖查詢_全國地圖查詢

還有一個主題帖:【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元年世界版歷史地圖】(轉)

歡迎喜歡歷史的朋友來看地圖、學歷史、討論問題。

我們看公元前200年

這時的文明範圍非常有限。即使是最強勢的西漢、孔雀王朝以及匈奴,勢力範圍也不過是相當小。大部分區域還處於蒙昧的狀態。

這時公元100年:

伴隨著鐵器的廣泛使用,科技進步,東漢和羅馬帝國的疆域明顯要大很多。

公元565年:

這一時期,紙筆代替了竹簡,馬鐙開始廣泛使用。這一時期,歐亞大陸上的霸者,突厥人所征服的區域,明顯要更大。

800年:

這時出現的阿拉伯帝國,也是橫跨三大洲的龐大帝國。

1000年:

至此,歐洲基本都有了文明,契丹取代突厥,稱霸草原。

1200年:

這是蒙古人征服前期的世界地圖。此時,印刷術已經普遍使用,火藥開始出現。戰爭不局限於冷兵器。

1300年:

看罷,這就是蒙古帝國的征服面積。

然後再看下面的。

1900年的日不落帝國:

1950年的蘇聯:

沒有科技水平,是不可能征服並治理如此廣袤的領土的!


因為他們是一群沒腦子的殺人狂啊,呵呵。

有興趣的你可以看看元史,蒙古人實在是最糟糕的統治者,作死那麼久才被推翻,也算是奇蹟了。

他們只會殺人搶劫,但絲毫不會經營,所以最後江山會越做越小,卻仍不悔改。


有次看一個香港的電視節目,是講香港的練武之人到國內各地門派比試學藝的。其中一集就是去內蒙古,與當地的摔跤大漢比試。香港這邊的高手,身材即使放在北方,也是個壯漢,本身就是科班出身,精通多派武術,甚至還學過泰拳和巴西柔術,堪稱武痴,之前的其他地方的比試也是各有輸贏,即使輸也是惜敗的那種。然後和蒙古大漢比試,剛近身,被蒙古人一推,倒退幾步,再上,又被推,差點倒地,如此幾次,蒙古人基本腳都沒動過,武痴上串下跳使出十八般武藝卻連身都近不了。
後來這武痴十分沮喪,不停搖頭道:太壯了,太壯了!
蒙古人的就是很能打架,就是很壯,就是這麼簡單。


除了騎兵NB外,我覺得一個很大的原因是除了長生天沒有任何道德束縛,屠城,殺俘神馬的隨便整,沒有文官在旁邊唧唧歪歪拖後腿,商人在蒙古軍中地位也非常高,因此可以得到充沛的物資。一直打一直打沒有機會腐敗,當然,到最後仗打完了,下了馬就徹底悲劇了。


可以肯定一點,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直系三代的確創造了前無古人的武功,但與之對應的是非但極少創造而且大量毀滅的文治。因而我覺得這些不能算是成就,只能說是勝利。
成吉思汗家族一代以其本人為領導,主要戰爭方向是前期西征花剌子模和與中國金宋兩政府交戰。成吉思汗希望與花剌子模國結交,派遣商隊與其通商,結果在其境內遭到搶劫,為報仇而發動西征。蒙古軍隊與花剌子模國交戰之前並無十足把握。蒙古雖然能夠全民皆兵,但充其量不過15w騎兵和2w輜重部隊,而花剌子模國號稱軍隊百萬,實際約60w,但步兵居多。蒙古騎兵在此次戰爭中發揮了機動性優勢。花剌子模國國王摩柯末(好像是這麼寫的……)在戰爭中犯了致命錯誤,即分散兵力,全面守土抗戰,而沒有集中優勢兵力與蒙古決戰。應該說戰爭一開始結局就註定了,花剌子模國軍隊被蒙古騎兵在其國境內分割成首尾不能相顧的幾段後各個擊破。與蒙古不同,花剌子模國軍隊有大量僱傭兵,戰力可想而知。與此同時蒙古在戰爭中大量使用恐怖戰術,比如稍遇抵抗,城破即屠城,在衝鋒時使用敵國百姓和戰俘作為先頭部隊。與農耕文明軍事力量需要大量物資補給不同,蒙古軍隊騎兵每人配兩匹馬,可生產馬奶,主食為干肉乳酪,每三天由軍需官分配,戰爭成本低廉。
一次西徵結束後,黃金家族一代退出歷史舞台,成吉思汗和長子朮赤病逝,三子窩闊台接戶口本,四子托雷(打成托雷斯了……)被殺,而此時蒙古已是中亞,西亞大部和東亞大部的實際控制者。
二次西徵發動於幾年後。成吉思汗手下大將博爾術當年一度打到高加索山麓地區,因而力勸窩闊台「到山那邊看看」。二次西征以黃金家族第三代為主力,直接與西方基督教文明對抗。西方社會當時最強大的軍事力量是條頓騎士團,典型歐式重騎兵,人馬皆掛重甲,配有騎槍和闊劍(不是地雷),但與蒙古交戰吃盡了手短和速度慢的虧。蒙古騎兵賴以生存的另一項裝備是蒙古弓,威力巨大,有破甲能力(明朝時蒙古弓和中國弓製作技術全部失傳,現在電視里看見的都是土耳其弓,清軍的制式武器)。條頓騎士團被殲滅後,蒙古軍隊已無對手,據史料記載最遠打到塞普勒斯和義大利,但由於當年春天提前到來,河道融化,不利於騎兵推進,蒙古退兵,二次西徵結束。
如同這個國家建立的很快一樣,這個國家的衰落也很快,事實上,從他們停止戰爭那天開始,國家就開始衰落了。與中國漢人王朝的組織形式不同,蒙古人沒有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而是選擇分家,所以除了元朝,還有伊爾汗國,欽察汗國(事實上不能統一,忽必烈跟他的兄弟阿里不哥和旭烈兀爆發過戰爭,因為後者造反)。與其他周邊文明不同,蒙古在雄霸一方之前沒有先進的文明,因而缺乏治國理政的權謀,面對短短几十年建立的大國,他們不會管理。蒙古人曾經希望把異族殺光,夷平城市來放牧牛羊。耶律楚材獻策之前,成吉思汗甚至不知道人民可以當做稅源來供養國家。
蒙古那個年代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軍功,但也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破壞。由於史料缺乏,無法給出蒙古在戰爭中造成的人員傷亡,估計在1000w到一億之間,而蒙古所破壞的地區,東亞,中亞,西亞,幾乎是當時全世界生產力最發達的地區。撒馬爾罕城破後,成吉思汗這個斗大的字不識一升的人,在劫後餘生的人們面前說出了一如幾百年前匈奴王阿提拉「上帝之鞭」的經典評論,可見其軍功之盛,可最終這個龐大國家的結局呢?蒙古在面對馬穆魯克時遭遇首敗,金帳汗國拔都的後裔被哥薩克人趕回大漠,元帝國被漢人朝廷取代,最終分裂為相互仇殺的瓦剌和韃靼,文明又一次戰勝了武力。
所以,蒙古雖然在一定歷史階段取得勝利,但最終,是誰征服了誰?


當年的日不落大英帝國的疆域和控制範圍,好像更廣吧。


我要說是因為制度上的優越性估計有人噴。咱不說文明不說道德不說戰鬥力,只說制度。不得不承認當時蒙古帝國初期,或者說鐵木真創造了一種最能調動人員積極性,最能讓有能力的人發揮才幹,最能調動資源讓技術金錢直接轉換為戰鬥力的用人制度和經濟制度。對比當時的大帝國,基本都處在用人制度僵化,既得利益群體把住權利不放的時期,根本不可能出現成吉思汗麾下那樣不拘出身不拘民族唯才是用論功行賞的情況,也不可能達到蒙古帝國里商人取得話語權發揮影響力的程度。當然了這種情況也是靠天時地利人和無法長久的,天時是其他強的勢力都在保守期,地利是蒙古擴張期有足夠的蛋糕來獎賞人才,人和就是鐵木真箇人無與倫比的實力和眼光。因而三者皆去後,這種勢頭就沒了。


簡單來說,蒙古人的征服傳說,主要是軍事組織、兵器、戰爭策略的勝利。

1、軍事組織是全民皆兵的,這解決了兵源(第三點也解決這個問題)和補給的問題;

2、兵器方面,黃仁宇說:「當日科技尚沒有產生應付騎兵以密集隊形衝鋒陷陣的對策,也就難怪成吉思汗兵威所至,銳不可當了。」其實除了充足的馬匹和草原民族精湛的騎術,蒙古人使用的輕型弓箭,是冷兵器最後的輝煌,是中亞、西亞、東歐國家完全無法抵擋的殺器。


3、戰爭策略方面,蒙古人極善於利用當地人!除了眾所周知的屠城震懾外,蒙古人在征服人口相對密集的地區,持續遠征都會帶上相當數量的當地民族出征,頗像中國古代流寇作亂時,不僅摧毀了當地經濟,同時裹挾了百姓上戰場。

蒙古人快速地建立空前絕後的帝國版圖,摧枯拉朽的滅亡了中亞諸國和阿拔斯王朝,卻沒能像突厥人那般維持下去。

推薦一本書:《成吉思汗與今日世界之形成》


那些地方。只是打到觸碰到(好多地方其實連人都沒有)也並沒有建立起有效的行政管理規劃。理論上不能算國土。敵人一個反撲就失效的地區。因為根本沒這麼多人力守住據點。歷史地圖不少誤導的成分。而。希臘最強盛時到羅馬帝國。佔領土地是有行政省管理的。並且全部文化被希臘羅馬化。但元朝是被各種文化反同化逆襲。


古希臘古羅馬的先賢,中國的諸子百家,基督教的耶穌,伊斯蘭教的穆罕默德,佛教的佛陀。

今天的人類依然受惠於5000年農業社會的所馴化的植物和動物(家禽家畜和糧食蔬菜),,
受惠於的農業生產技術和各種工具(耕作、肥料、序植、起壟),,
受惠於豐富的農業產岀所養活大量的工匠、商人和思想家,進而產生科學技術、物資流轉和平等自由民主(工商業和平等自由民主思想)。

蠻族之於人類文明?
蠻族滅亡羅馬,讓歐洲愚昧了近千年;蠻族入侵古典中國,讓中國文明幾次岀現倒退。


蒙古人,蠻族,文明破壞者。

農業社會更高階段是工業社會,蠻族存在的意義就是破壞這一進程。
蒙古人在中國曾經實行土地不種糧食全種牧草來養馬養牛羊……

落後的生產方式直接的影響就是文明倒退回到上一個階段(能力決定了文明程度),

人類發展階段
野生動物→①採集和捕獵(原始社會)→②游牧為主農業為輔(過渡社會)→③農業社會→④工業社會→⑤XX社會


維多利亞時代的大英不是更大嗎?


因為他喜歡消滅敵人和敵人的城市,而不是征服敵人和敵人的城市。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創新者之一是成吉思汗。

在西方,我們把他看成一個殘暴的野蠻人,因為他從亞洲、中東再到歐洲一路上到處燒殺劫掠。

但這卻並不是故事的全部。

他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傑出的人,他不斷地實驗各種新的創意並建立起一個重塑整個世界的、持久的帝國。

他生來就是一個低賤的流浪漢,而獲得成功的唯一途徑是團結所有的蒙古人。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他消除了階層的差異並建立了精英政治體系。

通過將弱點轉化成為優勢,他為一個全球性的帝國建立了基礎。

成吉思汗對兵法進行了創新。他完善了閃電戰、偽裝撤退和圍攻戰的理論。甚至他還發展了心理戰來恐嚇敵人並使他們士氣低落。


另外,他還吸收了西征路上所遇到的工匠、學者、宗教和各種發明,並把它們整合進了蒙古的社會結構之中。

運用所獲得的知識和人才,他才能發展和管理自己不斷擴大的帝國。

蒙古人最後不但統治了中原,還統治了龐大的中亞地區、俄羅斯、中東、印度以及部分歐洲地區。

這絕不是一個野蠻人所能取得的成就,這是一個創新天才所留下的遺產。


成吉思汗及其子孫----鑒於很多的冒認現象,這個片語的範圍確定比較困難。還是針對具體的人來說吧。
成吉思汗的地盤----看著的確大,但如果考慮到人口的分布情況,他的征服相對簡單是因為中亞地區人口較為稀少。他最讓人驚訝的是進行了一次超長距離的遠征,在征服的距離上無人可比(當然只比陸地距離,排除掉航海時代的跨海征服)。眾所周知,長距離作戰的不可控因素是巨大的,缺水,迷路,瘟疫,寒冬,沙漠,都可能導致一支沒有後勤的軍隊突然崩潰,即使是游牧民族,做如此的長距離行軍也是巨大冒險。
但返回看他在中國方面的征服,在面積上的推進就顯得緩慢了不少。這似乎更可佐證---西征在面積上的巨大成績,是建立在人口上不那麼巨大的成績上的。


這個問題可以理解為為什麼蒙古民族這麼好戰!!
首先,蒙古族擁有不一般的戰鬥力是毋庸置疑的,草原民族游牧文明所產生的騎兵衝擊力之強即便是金國的亦是望塵莫及………
其次,他們的後勤供應系統
不論是古時的冷兵器時代還是現代的戰爭,後勤供應永遠是兵家大忌,槍炮一響,黃金萬兩;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說的就是這麼道理,而蒙古族恰恰在這一點領先了對手進而凸顯了其騎兵戰鬥力,蒙古騎兵行軍只帶弓箭、鹽巴、火種,餓了!嗖……一箭不管射下來什麼烤烤總是可以的;渴了!馬奶可是高蛋白……
再其次,應該還得歸結到它的游牧文明
逐水草而居是游牧文明最明顯的特徵,他們沒有手工業,沒有輕工業,更沒有商業,一切生活必需品都是首領帶領大家搶來的,即便曾經短期與中原互市,對游牧民族而言也是包賺不賠的買賣(他們的生活就是放牧,放牧就是生活,中原的鍋碗瓢盆都是能工巧匠犧牲時間和精力製作的……),等到雙方外交交惡,基本上游牧民族是個人就能翻身上馬搭弓射箭
君不見,即便元朝統治末期依然有大臣建議把中原人全殺掉種草放牧,這也是他未能被中原文化同化的表現,歷史證明游牧民族和中原農耕文明歷來有個形容「快馬彎刀干不過你,子曰詩云我是祖宗」,但凡游牧民族征服中原地區以後都面臨一個統治問題,到底怎麼統治漢人,放下彎刀比文采,最後會被同化,拿起彎刀殺光了,這麼一大塊地兒誰幫著統治,再說,天兒這麼熱,蒙古人沒人願意常呆,其實這一點,契丹族的「一國兩制」做的很好,很不幸,蒙古沒協調好,所以享國未過百年就被一個乞丐領著一幫人打敗了……
所以,綜上所述蒙古民族好戰是天性……
回答題主的問題,冷兵器時代,戰爭的確從東往西從北往南好打……具體的待更……


去年在天涯看到過一篇關於技術升級對歷史進程的根本性影響的文章,具體出處忘了,據說馬鐙的出現使得游牧民族騎兵在馬背上使用弓箭的精準度戰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沒騎過馬,但臆想了一下騎手無馬鐙和有馬鐙的狀態,覺得很有道理。


推薦閱讀:

如何客觀評價拿破崙三世?
為什麼周幽王不防備犬戎呢?
為何唐朝皇帝少見有活過60歲的?
歷史上發生了什麼使我們從《1984》走向美麗新世界?
孫權稱帝後為什麼不追封孫策為皇帝?

TAG:歷史 | 歐洲歷史 | 中國古代歷史 | 成吉思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