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心理學上解釋電影《如父如子》中野野宮良多(福山雅治)的父親形象的形成?
12-15
電影里可以看出來良多(福田雅治)和他父親的關係並不算融洽,甚至有些尷尬。
從其他細節中也不難看出這些不融洽可能是良多父親在良多小時候較為嚴厲或強硬的教育方法所導致的。
如果我是良多的話,我可能從很小就會下定決心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後,絕不會讓他再從我這接收到我小時候的那種教育模式,也不會以我父親的形象出現在我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然而良多這個角色看上去並不喜歡他父親的教育方式卻又在自己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採用了和自己父親一樣的教育策略,這從心理學上怎麼解釋?
我覺得良多起碼沒有自覺主動地要用自己父親的方式來教育慶多,他只是按照自己原本的設想來塑造慶多而已。良多的岳母曾說過,良多本不是我們這樣的人家可以高攀得起的,後來再看良多父親的生活,會發現也是普通人家,可見良多今日的成就基本是自己獨立掙來的,像他和上司的對話中說的,一直過的是踩著油門的生活。良多從小和父親關係不好,對後母有心存芥蒂,所以形成了萬事靠自己的性格,也相信自己努力就能過上人上人的生活,他對自己充滿了自我肯定。所以他想要把慶多塑造成加強版的自己,為慶多提供最好的物質保證,自己做到的慶多應該做到,自己沒做到的(鋼琴)慶多也應該做到,凡事獨立完成,保持好勝心。
可是他到後來才通過和齋木家和護士家的對比,發現感情是大過理性(血緣)的,自己堅信的東西原來並非絕對真理,因此才有了轉變。
其實良多的這種心理在東方文化中很常見(西方世界如何我不知道),女兒對於父親來說是另一個愛人,是自己愛情的投射;而兒子對父親來說是另一個自己,希望藉由他來延續自己的生命,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事業。所以中國古代,「肖」是對父親對兒子極大的褒獎,劉邦當初想要廢掉太子劉盈另立趙隱王劉如意,原因就是「如意類我」。
有很多常年目睹父親對母親施暴的小男孩,會在心理暗暗發誓要快點長大肩負起保護母親的角色,照理說深受其害的他們長大後應該會極力避免:成為一個打老婆的丈夫及讓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轍。但結果往往事與願違,他們很可能在打老婆這個問題上比其父有過之而無不及。從受害者轉為施害者。非全部,但比例不小。
這個心理學上叫「海靈格家庭排列系統」。下一代遺傳上一代的人格和行為方式,重複著上一代的悲劇。如果要改掉這個系統,據說需要三代人的努力。
或許人的自覺還沒有到自以為是的那麼厲害
他如果沒有得到過這種父愛,又如何給予孩子他沒有的東西呢?
推薦閱讀:
※獨立影片如何參加歐洲三大電影節?
※《大逃殺》中,為什麼那樣一個殘酷的社會制度能夠有生存的土壤?
※《美國X檔案》(野獸良民)的結局是想說明什麼?怎麼評價這部電影?
※為什麼現在國內大導演拍出來的電影都罵聲居多?
※中國電影百拍不厭的【西遊】題材真的不會讓人厭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