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影片如何參加歐洲三大電影節?
花費 細節 參加方式 准入門檻
獨立電影參加國際電影節,跟其他圈子的遊戲規則一樣,無非是新人自己摸門路,有關係的被幸福推薦,作品質量過硬的遇上貴人沒準還會一鳴驚人。主要有四種方式:
一、 個人報名
1978年吉爾斯·雅各布大人接手戛納電影節之後,改變了之前的選片方式:由各國相關部門挑選年度佳作送審參賽改為自主選擇影片,戛納由此放開了以前嚴格的官方選送的方式,逐漸形成了任何人都可以自主報名參加。現在,個人可登陸各個電影節的網站報名,也可以通過http://withoutabox.com進行報名。withoutabox是一個編劇、導演與電影節之間的溝通平台,也是一個便捷的國際電影節報名的網站。已經有除奧斯卡、BAFTA以外全球5000個左右的電影節向withoutabox.付費註冊其信息。個人在這裡註冊後,可以獲得withoutabox推薦的、適合參賽的電影節的信息,並可以獲得在線打包報名服務、報名費打折優惠等等。 一部影片要參加幾個電影節,只用填寫一次相關資料,非常方便。目前,withoutabox是全球獨立電影人通用的網路報名方式。( 福利:filmRiot-如何輕鬆使用withoutabox參加電影節)
當然個人報名電影節有一些弊端:一個是需要個人要郵寄電影樣片給電影節,郵寄影像製品去國外現在還是比較麻煩,可以用聯邦快遞或者敦豪郵遞,郵寄時可以註明郵件的用途是「culture purpose」,意思是「用於文化交流」,這樣會省去一些麻煩。第二就是,個人報名受到的關注度遠不如人脈推薦或者其他推薦來的大。
2 人脈推薦
由於自主選片,每年9月後,電影節組委會便開始了環球選片挖人之旅,同世界各地的官員、製片人、組織、發行商甚至學校會談。有人脈或者被賞識可以直接推薦到選片組手裡,這樣的方式受到的關注程度和重視程度遠勝於個人報名參賽。
當年賈樟柯的《小武》在柏林電影節獲獎後,得到了北野武的賞識。從此北野武成了賈樟柯堅定的支持者和合作夥伴,不僅後續的一系列片子北野武都有資金上的支持,還幫助他把影片推廣到國際電影節上。而受到特別推薦的賈樟柯自然也備受電影節的多加親睞。這種方式逐漸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傳統,當年還自掏腰包拍攝《小山回家》希望受到推薦的賈樟柯,現在也成了很多青年導演的推薦人,像電影《hello,樹先生》因為有賈樟柯的引路在國際獎項上也收穫頗豐。而在2000年以短片第一次打入戛納電影節的楊超,是在學校時因為老師侯克明的推薦,直接被戛納亞洲區選片人相中直送戛納。
賈樟柯推介《hello,樹先生!》
3 參加相關電影節和活動
對於很多還很青澀的獨立電影導演來說,沒有相關的人脈支持,去參加一些相關的獨立電影節和展映,甚至是相關的交流活動,都有可能帶來被推薦和引路的機會。08年我全程參與了同學燕文薪導演的獨立電影《在江邊》的製作,這部電影導演自己籌集資金60萬,歷經千難萬苦勉強拍攝製作完後,已無半分錢去做推廣發行。後來導演在參加國內的獨立電影展映活動時遇到了國外電影節選片人,影片被拿到國外參賽獲了一個小獎和一些獎金,雖然收穫不是很大,但也使得導演的生活轉圜過來並繼續下一部影片的製作。所以,一些初出茅廬拍攝的新導演,沒有貴人扶持時,多多參與一些展映活動和交流活動,擴大交際和公關面是有好處的。
找到一張《在江邊》海報,紀念一下那段砸鍋賣鐵拍攝獨立電影的「二逼」歲月。
國內也有一些資深的電影人樂意去幫助推廣影片,電影學院張獻民老師的影弟工作室常年絡繹不絕地接待世界各地的電影節選片人,力圖把中國年輕的獨立電影人和獨立電影推廣出去。
張獻民老師參加first青年電影展座談活動,對於青年電影人來說這是個打開局面的平台。
4 尋求發行公司和代理公司的幫助
很巧目前我有在負責第十一屆法國電影展映的國內推廣工作,在工作中接觸了一批法國使館和法盟的工作人員,其中法國製作人伊莎貝拉,是和王小帥、婁燁等國內獨立導演保持長期合作關係的工作夥伴。王小帥和婁燁早期的作品拍攝資金支持和海外電影節推廣,離不開伊莎和她背後的海外製作發行公司的支持。所以,獨立電影有製作公司或者發行公司的支持,會直接助力電影走入國際電影節。《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和《美姐》等影片,因為有天畫畫天的支持,順利地把國際電影節當成了宣傳陣地,也打開了國內的知名度。另外還有專門的代理公司,也會幫助投石無門的獨立電影人打開國際電影節參賽和參展的大門。
首先,要搞清是要參加電影節(評獎/增加曝光度),還是參加電影市場(針對發行商)。因為三大電影節和各自的電影市場entry是分開的,不像別的大部分電影節(比如蓬勃發展的Sundance),本身就是展示/交易平台。
對於電影人來說,應該要格外重視影迷們並不怎麼關注的電影市場。三大電影節舉行的同時都會有相伴隨的Film Market,戛納的Marché du Film, 柏林的European Film Market,威尼斯的Venice Film Market(這是2012年才開始辦的新FM),另外跑題一下還有LA的American Film Market,NY的IFP(Independent Filmmaker Project Market,都是大型的電影市場,各大發行商/producer會在市場上展映自己的片子(Line-up)以尋求發行商/海外/不同發行渠道(dvd, online, etc.)的發行機會,同時個人也可以約展映的機會(那種幾個小夥伴一起成立個production company人人都是producer的情況在LA太多了!),不過一般都還是找組織吧……比如在EFM上有由IFP和Sundance組織的"American Independents in Berlin",為獨立電影製作人提供展映機會。除了全片展映,各個發行商也有自己的攤位,和買賣別的東西差不多………不過沒法擺電影出來,只能放一放預告片,所以每次一到xx電影節的時候我們就會特別忙=。=可能整部電影還沒製作完畢,也得先整出一版預告片以尋求海外發行。
回到電影節上,參加方式就是上官網填表交錢然後寄電影過去……花費對於做電影的成本來講可以忽略不計了吧→_→不過還是列出來好了:(摘自官網)
_______戛納______柏林______威尼斯______
短片____免費!_____60歐_______30歐_______
長片____50歐_____150歐______60歐_______
這些都只是申請費,展映另算錢~戛納的申請費和展映費是放在一起的,50歐是長片DVD的價錢。
准入門檻…自己覺得好意思寄給人當電影節參展選手看就可以了吧。。。當然還有硬性要求,比如電影節前一年之內製作完成啦還沒有發行啦之類的,不同電影節不一樣,自己具體去看條款就好了。細節的話,就是注意字幕和提交格式的要求吧……說實話,非常好的獨立長片還是先請參加別的電影節們找個國內發行商吧,否則沒有公關光靠自己(自己又不是大咖)是行不通的。
百分之九十九靠「關係」進,獨立電影請參加並請先參加聖丹斯這樣的,具體的官網上都有說明。
推薦閱讀:
※《大逃殺》中,為什麼那樣一個殘酷的社會制度能夠有生存的土壤?
※《美國X檔案》(野獸良民)的結局是想說明什麼?怎麼評價這部電影?
※為什麼現在國內大導演拍出來的電影都罵聲居多?
※中國電影百拍不厭的【西遊】題材真的不會讓人厭倦嗎?
※為什麼日本、韓國、法國的電影票房是按人次來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