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素描怎麼做出皮膚質感?

rt,有人說用擦的,有人說靠一點點扣,後者我很懷疑,前者我經常用只能柔化但是出不來皮膚的燥點那種特殊質感


多圖預警。
質感這玩意兒吧,在我看來,根本就和「皮膚的質感」「金屬的質感」一類描繪不搭邊兒。它是一個剛入門的人看著很吊,但實際操作時順帶著出現的一個東西。
當你對畫面進行整體把控的時候,頭腦里一定要有這個「軟」「硬」「飽滿」「乾癟」「光滑」「粗糙」的意識,這決定了你排線的力度,方向,飽滿程度。但當你下筆的時候,看清楚高光的形狀位置,反光的形狀位置,明暗交界線的形狀位置,重灰面淺灰面的形狀位置,想清楚要不要擦或揉,是擦還是揉,用什麼擦或揉,用什麼力道向什麼方向擦或揉,擦揉的位置、大小和形狀,質感就大概出來了。
(說了那麼多其實就和另一位答主講的一樣,明暗交界線+亮暗面+高光)
還要往下走,就得看清每一個細分色塊的形狀位置……
當你習慣性地把每一個色塊都從整體中剝離開,並在明度上形成層次對比;同時又能把這些無限小的色塊統一到一個空間里,用擦揉拍打等手法形成虛實變化,什麼質感都會有。
關鍵詞就是,找准位置,畫准形狀、明度,調整好虛實。經常有摳細節的時候完全忘記了自己在畫什麼,畫完以後質感好得一塌糊塗的情況。也有扣完細節沒了整體,稍微調整一下質感就出來了的情況。
我研究素描的時候很喜歡玩數獨,因為素描和數獨都是在三個邏輯體系里達到平衡點。對數獨而言,這個邏輯是橫,豎,小方格分別達成一到九無重複排列;對素描而言,這個邏輯就是明度,虛實和體積的相互制衡。制衡的結果是畫面上的每一個色塊都以儘可能少(不是沒有)的矛盾歸納入一個空間。從這個角度來講,素描比數獨要困難得多。因為數獨的答案唯一,只要數數就能得出。而素描則需要主觀處理,因為最終的目的是「制衡」而非「求解」。
說得有點複雜了。但如果你不把我這一堆複雜的東西看懂,我的答案也就沒有意義了。因為簡單的答案樓上都給了,「摳」~~~

寫完以後返回來看看,自己都覺得寫的是廢話╯▂╰
果然畫畫還是得練習裡面見真知╯▂╰
順便吐槽一句,為毛貼幾張冷君的圖能有那麼多贊╯▂╰題主只是要質感,鋪色調+揉兩下+擦兩下就能帶出來的東西,舉超寫實的例子……有點偏

既然有人看就再補充一句。我是個學設計的,素描是我的愛好,比不得大觸。如果您是造型專業的,過來和我心平氣和地交流、指導,說得對的我會改,說得一針見血的我願意和您交個朋友,一句話讓我醍醐灌頂打通任督二脈的我願意叫您一聲角蟲再和您交個朋友。但您可千萬別嘲諷我,我就靠著這點本事維持自己的謎之優越感呢,要是我那玻璃心碎了,可會拉黑人。
如果您是「為了追求夢想打算自學繪畫考個藝術的研」那一類,這答案啊,看看也就過去了,我也就跟外行裝裝逼。這種總結,和微博上那些個「一個月學會ps」是一樣一樣的,純粹是我自個兒裝逼用。您啊,為了夢想,還是趕緊找個專業老師是正道。
如果您是個純外行,看了我的答案覺得矮油不錯哦,點個贊就成了,不用留評論。我已經夠傲慢夠討人嫌了,再被誇我怕自己上天。

默默從網上盜了幾張圖(強調一下,所有照片都來源網路!),咱們從觀察方法開始慢慢講(真的很慢,可能會斷斷續續更一年,米娜桑做好心理準備)順便吐槽一句,蘋果的輸入法真難用!

宇宙法則,道理要從簡單的講起。
越是質感特質明顯的物體,例如金屬(硬且反光),玻璃(硬且透明),紙巾(軟啊軟),其質感就越容易塑造。所以答主挑了個簡單的材料,玻璃,開講。
(當然,具體的材質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答主會把自己的思維方式貼出來,學會觀察之後,你就會理解答主一開始說的,「xx的質感」這種描繪無用是什麼意思)

小朋友,你知道素描的第一步是什麼嗎?構圖?哦,那你還真是個小朋友。圖樣,圖森破!
畫素描第一步,永遠是觀察對象!上下左右繞著圈子地看!看對象的形態質地,看對象在向你表達什麼,看對象與周圍環境的對比,找到一個最能打動你的角度,(略去一篇論文),選定一個最為合適的構圖。
比如這個玻璃杯啊,它是憑什麼從背景里突出的呢?
底部,靠的是投影的重色;
中部,靠的是杯子兩側的灰色;
頂部,靠的是一個長條狀小灰面。
總結起來就是,靠明度對比(此處也要略去一篇論文)。
再比如啊,你憑什麼就覺得這是個玻璃杯呢?憑啥就覺得它不是個鐵的銅的紙的呢?
這時候我們就要開始尋找【使得它不同於其他材質的特點】。
都有些什麼呢?盯著上圖自己思考兩分鐘再往下翻————

老實點,兩分鐘到了嗎?

相信你此刻對玻璃已經有了一定的思考(沒有的面壁去!)所以我們接著來看一些其他形態的玻璃製品……

問問自己,剛才總結的規律哪些具有普遍性,哪些沒有?
是否有了新的補充?
下面拋磚引玉一下下。雖然答主寫的不一定是對的,但是答主寫的一定是不全面滴!
從上幾張圖,結合答主的一些生活經驗寫生經歷,在不考慮特殊光源的情況下,我們至少可以總結出玻璃的以下一些特點:
1、最基本直觀的,硬,透明,反光強什麼的,略去略去。
2、在出現面接合的地方,可能會有違背「黑白灰」規律的「極黑處緊鄰極亮處」的點出現;
3、平行稜角會以看似整齊實則有角度差異的方式折射其遮擋的事物;
4、玻璃未平放的情況下,上面附著的小水珠由於重力影響,出現下大上小的形態,且重色方向很容易受光照的細微變化影響,所以整體上很難總結規律;
5、透視越大的地方明度越暗,如杯口,兩側看上去總是要黑一點;
6、大的分面上很乾脆,小的又可以很細微,把小而細的亮面留出來會顯得很細緻;
7、投影中可能會出現折射的極亮面,離玻璃本身越近明度越高,但高不過玻璃本身的最亮面………
如下圖

答主懶,剩下的米那桑可以在評論區補充嘛~
這些東西啊,再懶的人也得自己去思考總結,就像學霸同桌的錯題集記得再好你也得自己去做才能考好~~畢竟吶答主已經把思考方式貼出來了對不對?

觀察完了再動筆構圖。不要以為構圖就是幾根線定個位置,構圖至少應該包括你對畫面大色塊明度對比的預設(此處再略去一篇論文)……
總之我們就是構好圖了,鋪完明暗和交界線的調子了,也鋪好下一步的小塊面調子了,總之就是要要開始往質感的方向塑造了!
此時我們已經對質感有了一個大的掌控,下一步就是思考用什麼方式把思考結果呈現在畫面上。
各人有各人的使用習慣,以下是一些答主個人偏好的搭配:
細膩:
康頌160g素描紙
底色,施德樓2-6B或三菱3-5B塑造,中華2-6H,
抹,三層制的柔軟光滑的捲筒衛生紙揉皺後摺疊使用,水彩筆或化妝刷(毛要軟軟軟),可塑橡皮。
粗獷:康頌180g素描紙
若要特別粗獷請參見各種雜牌紙
底色,馬利炭畫鉛筆(軟中取決於所需效果)或施德樓7B,塑造馬利炭畫鉛筆硬或施徳樓2B,
抹,煙頭,三層制的柔軟光滑捲筒衛生紙揉皺後摺疊使用,
老人頭橡皮。
答主還用過一些貴得出奇的手工紙,可能是自身的打開方式有問題,最終還是用回了康頌(這不是廣告)。
還偷用過老師十六塊一桿的炭筆畫速寫,恩,杵斷了,還了回去……
當然了,控制力也是很重要的。有一段時間習慣了用一桿施徳樓7B畫完整張畫,老師一直以為我的亮面是用2B畫的……
還有一段時間習慣了用4B和2H,或者2B和6H,一點一點地畫很細膩的效果。
我們建議初學者用2B到8B,是因為初學者的控制力較差,如果不能從材料本身拉開色階,最後畫面很難出效果;而初學者的深入塑造能力又註定了他們不需要HB以下的B數。
但當你對材料的把控力到了一定程度,確切地說你的眼睛能夠看到更多的層次,且你的手能把這些層次表現出來,最後效果都是能出來的。
另外,求推薦,什麼牌子的紙配什麼牌子的中性筆比較好?————


今天倒是勤快地畫了幾張圖,然而怎麼看都覺得並無卵用,一不小心就往素描基礎上扯了過去,然而答主並不願意在知乎上講基礎╯▂╰。一來自己已經夠懶了,不樂意再去將就比自己還懶的人。二來嘛,離題太遠了。「無法證明論點的論據應該捨棄」,高中老師如是說。所以我只能接著慢悠悠地放嘴炮,看樣子這答案吃棗藥丸╯▂╰(雖然現在也是透明狀態)
嘛嘛,都是因為愛寫冷門的人註定沒有大V的命,才不是因為寶寶懶呢(╯3╰)。
另,還是要強調一下,思維方式和勤學苦練為本,技巧為末。敏那桑不要被答主貼出的技巧蒙蔽雙眼啊~~

答主在剛開始涉及「質感」問題的時候,一直在思考,長方體木頭,襯布,板磚等物,以及只有一個面體現在畫面中的紙張,牆面等,在「完整光滑」的前提下應該如何區分。
首先要說的是「完整光滑」這個前提。很多人畫靜物,喜歡挑選破破爛爛的對象;有時候為了逼真(炫技),會特地把原本完整的物體破壞掉,比如把紙揉皺或稍稍卷個角,給木頭磕個裂縫,把板磚砸成小塊,在牆上訂個釘子等。
這是因為當物體只是一個單純的長方體(或平面),且不具備金屬、玻璃那樣具有明確特點的反光、高光與倒影時,我們很難從光影上區分它們的質感。當物體破損,哪怕只有一點點,都會增添無數個小面,有時候還會附帶投影。所以在物體的破損處加以塑造,對於質感的體現有著立竿見影的效果。
用術語來講,這叫「塑造點」。
回到題主的問題上來,對於初學者而言,老人的皮膚總是比青年容易出質感,也是這個道理。光滑的皮膚畫不出質感,我刻畫刻畫皺紋總行了吧!(兩個月了終於點題了!撒花~)而對於角蟲而言,青年人的皮膚,尤其是少女的皮膚質感,那!不!就!是!一!摸!的!事!嗎!(其實也可以不摸,只是需要一點點排線技巧)
下面我要開始多圖裝逼啦!(圖片依然來自網路)
首先是兩張於曉東老師的速寫(看寶寶這麼可愛應該沒人忍心舉報我把?)

是不是已經體會到了簡單線條里的謎之質感?
然後是三張丟勒大大的素描

是不是感覺自己已經快接觸到素描的終極形態了?別急,我們最後看一張來自李煥民老師和兩張來自徐匡老師的——版!畫!

啊哈哈哈迷之有質感對不對?
這就是對色調的控制力啦。於曉東老師的速寫和丟勒大大的素描都是用很少的調子和精確的明度去控制畫面中的質感表達。如果不能理解「精確的明度」是個什麼東西,可以去找一張印的比較好的大師作品臨摹一下。記得當初寶寶第一次臨摹大師作品,忘了是誰畫的一張頭像速寫,他畫得倒是簡單,可憐寶寶打型都打了三小時,一點點調整調子更是調了個通宵。我還記得他勾出了半張臉型那一筆,我特么勾了倆鐘頭......最後依然沒勾出來,但是對節奏的理解更深了。
不愧是大師啊,一根線里道盡虛實。(插一句,用線條表現虛實的例子,盡可以去國畫里找)

學素描的過程中一定要時刻記得,求大師帶飛~

而下面兩位老師的版畫作品,就是更加單純地運用明度(或者說光影)來體現質感了。請認真體驗一下高光反光交界線的形准!
為什麼要舉版畫的例子呢?揉固然是個好方法,但質感的體現真的就那麼依賴於揉嗎?同學們啊,不要看到老師揉幾下就有質感了,就以為自己揉幾下也會有質感啊,這樣很奶義務啊。老師是帶著什麼眼光什麼思想去揉的,你造嗎?
不得不說的是,對我這種離了橡皮不能活的人而言,最大的殺器,恐怕是國畫……下筆無悔四個字,簡直可怕(改天補圖)

嗯哼,扯回來。所以說,我當年最恨的靜物就是「完整光滑」的長方體(或平面),哪怕面前擺著一張嶄新的木桌,我也非得給它的某個棱添一兩道缺口不可。這就叫小(強)聰(裝)明(逼)。所以具體應該如何應對呢?留個思考題給大家,此坑完結,撒花~

(對了,提醒一句收藏的小夥伴,我有時候會返回去修改和補充前面~( ̄▽ ̄~)~)


@康石石@闖爺@faefr 首先反對一二三四答案。
許久不寫文字日益生疏如有文筆不暢詞不達意之處萬望海涵。
對於素描首先你要明白你要畫什麼,你為了什麼而畫素描,而你又是為了什麼去畫皮膚的質感。這個問題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對素描的理解,素描並不是一項單純的技術,打個比方說當你面對模特的腦袋時,你可以強烈地感受到物象所處的空間、轉折,轉折帶來的明暗高低錯落等等。
畫頭像時你完全可以在第一時間把模特的腦袋當作一個不規則的球體,因此你首要的就是體現這個球體的體積感。其次你需要找五官,找形體,找明暗,找空間,循序漸進從一開始的大刀闊斧到往後的小心細緻你始終需要控制這幾個變數你始終需要思考需要考量你的視覺中心,即使已經細緻入微你依然不能破壞他們之間的關係。
明確反對畫得細緻就等同於「扣」,甚至對超寫實不屑一顧,對此我看法是「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畫面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繪畫方向,想要表現皮膚質感未必需要畫得非常細緻。因為在外沒有足夠圖片只能拿冷軍和劉斌做個不恰當的比較。

這是劉斌的畫,無一不是把模特的毛孔都扣了出來,不知道這是不是題主想要的皮膚質感。

我這裡一時沒有高清的冷軍畫作但也足夠說明問題了(雖然冷軍這是石板畫_(:з」∠)_)。冷軍在處理皮膚質感上顯然並沒有把一顆顆毛孔都畫出來,但我想應該不會有什麼人認為冷軍畫的皮膚質感不夠吧。素描本身是複雜的世界觀,是繪畫者對世界的態度,對世界的認識。對於一個優秀的繪畫者來說是不存在簡單這個概念的,正如大師的線性素描每一筆的起承轉折都有著無限的韻味。
闖爺雖然是個子小巧的女孩子,行事作風卻人如其名,素描畫風也傾向凌厲的結構畫法分面分得乾脆利落。結構畫法本身在表現體積方面有著等得天獨厚的一面,但也因此容易喪失明暗、空間因此顯得空有力量而缺乏靈動。在對素描認識不高的應試中普遍採用的是結構畫法。如果樓主的水平還停留於應考,那麼在結構畫法的基礎上亂摳細節顯然是不明智的。

這張畫是非常典型的明暗畫法沒有結構畫法那麼倔強剛硬,整體柔和到位在虛實中表現皮膚應有的狀態。我個人建議樓主在苦惱如何體現皮膚質感的時候多對著鏡子觀察觀察自己,多觀察觀察父母。看看毛孔到底有多大,能清晰看到一顆顆毛孔又是在什麼距離,遠距離的時候皮膚又是呈現出什麼狀態。

劉洋師兄非常經典的一張畫,可以說堪稱全因素繪畫相當長時間的範本,無論是從空間、明暗、體積、虛實、光影、細節來說都稱得上趨近完美。然而他依舊沒有把毛孔一顆顆畫出來,所以到這裡不知道題主明白了沒有,細節和質感是「相對」的,細節不等於質感,千萬不要以為細節就是質感,細節只是質感的一種表現形式。如果題主有志願在繪畫的道路上走下去只是非常值得玩味的道理畢竟河冰結合,非一之日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

這是我17歲時的畫當時畫完覺得十分得意覺得自己已經能上天了,如今看來不足之處實在太多了,單純地為了摳細節而摳細節整張臉的體積被丟得一塌糊塗,顳骨。顴骨、下巴底面都因為看得太小而畫得十分瑣碎,是十分典型的眼裡只有細節、質感。

18歲畫的時候已經有了部分進步,細節處理上沒有那麼瑣碎但依舊沒有能正確把握細節與整體的關係,整張臉依舊如同拍扁了的大餅,希望題主往後如果想要畫一些較為深入的畫時一定要從整體出發無時無刻都要考量這空間、體積、明暗等幾個要素。

這是我後來臨摹倫勃朗的畫也是我比較滿意的一張雖然並沒有完全畫完,但是相對的體積、光影和虛實都有了一定的表現,相信題主想要的質感也能在其中找到。我個人認為畫畫許多時候應該是隨時都能停下但隨時都能是一張完整的畫。

這幾張是我個人最近幾張小稿畫得比較隨意花的時間也很短,大都是走的光影一路不知道能不能對題主有所幫助。


誠如喵喵么么么大人所言,看到強答我是醉了。我來做一個補充。
大的感覺是靠明暗交界線、高光、反光的形狀決定的。不管你是陶瓷、木頭、編織物還是人臉,不管你是素描也好水粉也好還是板繪,這三樣東西抓准大的質感就出來了。人臉的皮膚質感也有好幾種,光滑、粗糙、緊緻、鬆弛、有沒有褶子,有沒有斑。
所以再加些細節強調質感,這就靠扣了。(前提是,如果你畫到這裡還有時間或心情畫下去的話)如果你看一下大師的素描頭像,你會發現好多都是一遍調子到位的,感覺就是揉了一下鋪了點調子,甚至有些沒畫多少調子,但你會發現這樣的大多是女人和小孩那種皮膚好的,而且基本是速寫練習或者草稿。
最後一點,買本考前的頭像素描書看吧。或者平常多看些畫,自己想答案,讓後練習,觀察,再思考,再練習…


誠如喵姐所言,這玩意是靠扣的,一個毛孔一個毛孔扣出來的,一般這種畫畫下來畫的尺寸超級大,可能有半面牆大,不過也有特牛逼的大師畫很小

下面是冷軍的作品及其局部特寫

知道這畫多大么,只有這麼大,一般超寫實都很大隻

右邊這位就是冷軍
話說女的皮膚本來就很細膩,用不著畫那麼多毛孔,這個例子好像不是很好誒

歪個樓,再舉幾個油畫的例子吧

精細

再精細

再來一發

只有這麼大

細節

只有這麼大

還有

細節

再細節

再再細節

由於女性毛孔不清晰,看看手

細節

再細節


畫皮膚要先用4B這種軟點的筆整體上色,當然不能顏色不能太重,注意力度。同時結合著頭髮畫,這樣就不會造成臉太黑,頭髮太淡, 然後用硬點的鉛筆畫臉部細節。 頭髮也一樣,用軟點的鉛筆畫大概,留出反光的地方,大致把明暗畫出來後再細化,最後用橡皮或者硬鉛畫髮絲。
用比較細膩的線條慢慢過渡,也可以用手指在畫上輕輕拭擦,這樣可以表現皮膚光滑的質感。
畫皺紋要從畫面的整體出發,不要把皺紋畫得太跳太醒目,皺紋要服從於面部的主次關係,要跟著明暗走皺紋要有深淺的變化,可以在局部用筆稍微刻一下。
多看看一些好的範本,多臨摹多思考。

在繪畫作品中,質感的表現是打動人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一副缺乏質感的繪畫作品中,觀者會感覺空洞,缺乏真實感,很難產生共鳴。在優秀的寫實素描中,再現性要素和表現性要素同樣重要,兩者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重用的。如玻璃表面的光潔、綢緞的柔軟滑亮、陶瓷的粗糙、金屬的堅硬等。質感的獲得源自人的視覺經驗和觸覺經驗。在素描頭像寫實中,質感的傳達室一個重要的表達內容,它可以訓練我們視覺的敏感和寫實效果的真實豐富。在質感的表現方法上,主要靠筆觸、線條和色調的對比變化。

畫四分三次面的女青年時,在形體抱我方面與同角度男女老少都是一樣的要求:構圖完整適當,結構、比例、透視準確,區分正面側面大的轉折。其難點在於表現女青年的肌體特徵,青年女性的頭部骨骼較之於男性更加圓潤、纖秀,形體結構轉折處變化微妙。如下圖中,模特面部主要為受光面,頭髮為結構複雜的長捲髮,著深色上衣,所以作者將畫面處理成三大塊面,即面部最亮,頭髮最重要,衣服深灰,這樣三大面的對比對於把握這個畫面最為合理。作者精細地刻畫了五官及臉部的結構,臉部亮面的結構清晰,並充分表現出了女子面部圓潤而富有光澤的皮膚質感,明暗交界線連續且虛實有度,對頭髮的概括處理在統一的基礎上又很豐富,輕鬆的線條表現出蓬鬆的質感,特別是頭髮暗部與臉部暗面的對比處理非常到位,使得畫中女子臉部形體更加豐滿。

相對於整個頭部,衣服的處理就輕鬆多了,大面積統一的深灰色調,既交代除了結構關係,又襯託了頭部,使得整個換面鬆緊對比恰當,富有節奏感。眼球為球狀類似玻璃質感,被眼輪匝肌和眼瞼包裹在眼眶內,刻畫時注意上眼瞼對眼球的投影,瞳孔的暗部,眼黑上的高光和反光,以此區分質感,在結構上,要注意表現球面的轉折,眼瞼和眼球的覆蓋關係。


整個鼻子分為鼻樑和鼻頭,刻畫時要卡主鼻骨的骨點,根據鼻肌的走向與面部銜接,以及表現鼻翼的體積和蠟質的質感。鼻孔處卡住結構即可,避免畫得一片死黑。

嘴唇皮膚較薄,多皺,容易產生高光,刻畫時除了唇部和口輪匝肌的結構要到位,更要在細節方面注意上下唇相互之間的投影和反光的形狀和明暗,以及嘴唇邊緣的厚度轉折。口裂縫的處理要更具上下唇閉合的相互關係細緻刻畫,不可化成一條毫無變化的黑線。


皮膚屬於 次表面漫反射,表面半反射,中心半透 的材質。

設置前提為單光源


也就是說皮膚會反射環境內容,存在高光(即突曲面匯聚反射內容)和菲涅耳效應。
這些特性的表現與繪製對象的表面粗糙程度以及出油量有顯著關係。

並且射過亮面(或受光面)的光線會在皮膚內血管漫反射出紅色弱光到達表面,這點可以在遠離主要受光區域發現(或者可以耳朵後打燈得到相同結果)。

假設為東亞人種

東亞人種皮膚在srgb色域內普遍偏向 黃紅 中純度 中明度。受到光線強度和光線顏色的影響比較顯著 。通常受光區域明度上升明顯,純度普遍降低,色相變化與光源顏色有關。

建議仔細觀察對象,技巧是虛的。


謝邀,邀請了水平比在下高很多的師妹來答。@夏雨天

好吧,作為師妹高冷范答案的補充,還是再扯兩句吧。決定性的並不在於某些高票答案的所謂摳細節,摳細節是結果而不是原因,門采爾的素描足以打臉。百度圖片搜門采爾,例子很多,就不上圖了。這位被稱作速寫大師,質感表現的非常好,但是並非慢慢磨出來的,而在於他準確把握了主要的光影衝突。

再看油畫直接畫法,大筆觸直接出質感的例子層出不窮,哪裡摳了?冷軍是冷軍,他代表不了除了他自己以外的任何人。


扣的話是很難表現出來的,冷軍是戴高度數眼鏡慢慢畫出來的。

皮膚質感,其實你的人體的型和結構對了,再做關係,衣服和皮膚的關係,頭髮與皮膚的關係,眼睛指甲與皮膚的關係,那種質感很容易出來。
色彩的話,如下

粗糙的衣服質感,筆觸明顯,和皮膚的細滑,筆觸細膩,如下

小孩的皮膚更細滑些,也接近年輕女子的皮膚質感,可以借鑒

畫素描女人的話皮膚細緻可以用紙巾輕輕柔出來,要根據它的結構,不然的話沒什麼卵用,這些都是根據結構型去畫的。

男人的皮膚有些粗糙,可以排線,根據結構去排線,突出凹凸質感。。

老人的皮膚皺紋多,根據結構,肌肉的老化塔下,就是在皮膚上多畫些細節。。

自己看畫吧,這些畫很多地方都會有,關鍵是學會怎麼看畫,自己理解畫面,學習相關知識去解析畫面。。。。(圖片都是在畫室學習時所用的)


畫皮膚出質感首先要觀察所畫的對象皮膚類型,質感都是相對體現的,抹和摳只是方法。未必摳的多摳的細就會體現。

這兩張,給人的感覺其實畫並不多,但是效果還是達到了,而且看起來都是在用同一種筆觸,只是留了對比,光感的運用。

這一張畫的也不多,但是皮膚質感也只一目了然,因為節奏拉的開,有松有緊。

這幾張就是仔細刻畫的,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作品,當然也很需要功底。質感的體現,抓住光感,暗部統一,有明有暗。

這幾張是我覺得畫的很好的作品,整體質感體現的非常到位。光感抓的很好。服裝上面,雖然款式並沒有什麼特別,但是面料給人感覺一目了然。其實任何物體的質感體現的方法都差不多,悉心觀察。
畫畫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需要耐心的事情!有幾個答案提到冷軍,他的油畫的完成很多都需要一年以上,還是每天作畫八九個小時。
圖片來源看水印!相信真正熱愛畫畫肯定可以越畫越好


明 暗 明暗交界線 反光 投影 之間自由組合的不同 導致質感體現在畫面上的不同
最快的辦法就是仔仔細細地抄
不然就自己觀察 想 研究 實驗 猜 不論什麼辦法 除了抄


質感來自高光,灰面,明暗交界線,反光和投影


知乎處女答
多圖預警
不知道題主所說的是不是這種質感?

也就是皮膚的毛孔,甚至顆粒感。
那麼這一種的話,有兩個關鍵點吧。
第一是觀察力,可以說,畫面能畫到哪一步,首先就是取決於你觀察到的是怎麼樣的。畫面的細節,首先是能不能觀察到,這個觀察,並不是看到,眼睛沒問題的話,會畫的和不會畫的,看到的物像都是一樣的,也都能看到。觀察到指的是有沒有看「明白」,而不是含糊的看到,比如下面這個圖,是典型的短期畫面

在這個圖裡面,鼻子的高光是很常見的類似嘆號的形狀,這也是常見的短期作業的處理方法,實際上也很好的表現了下面圖中鼻子的基本處理。

那能不能再給點力呢?

當然能!
這也就說到所謂的觀察力。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它徹底觀察明白!比如說上面第一個鼻子的照片,我們要觀察到這一種程度

這個時候我們發現,高光的形狀並不是常見的方塊兒形狀,而是不規則的,而且,邊緣並不是整齊的,那麼,你要做的就是把這個不規則的形狀畫出來,這也就說到質感的另外一個秘訣——
第二,質感的秘訣——高光
可以說,大部分物體也好,皮膚,五官,它們的質感秘訣,都在於對其高光的處理。比如下面是幾種不同質感物體的高光差別。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越是光滑的物體高光會越具體,越清楚,不同材質的高光形狀,強度區別很大。回到皮膚上面,睜大你的眼睛,觀察清楚高光的形態,比如說

這一些,當然,並不是說一定要全部一樣,那樣的話,就屬於超寫實了,我們可以截取一部分表現就可以了,就可以很好的體現出皮膚的質感。

最後,貼一幅拙作,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喜歡的話,就點個贊吧


冷軍的工具不止是簡單的鉛筆橡皮吧。而且冷軍的畫。一天就畫一平方厘米左右,你用一天畫一平方厘米。質感也能出來。最重要的還是耐心和細心,紙要好,細膩而且耐畫。


前面幾位都說到用扣了,其實和用的筆也有關。
記得一次去上素描課,畫的石膏,當我拿出馬利特濃12B,老師問我「有沒有硬一點的鉛筆?」
後來,他向我解釋,要畫出石膏質感,要用6H,2H等「H」代表硬度的鉛筆。
而畫人,用較軟的鉛筆,畫的「松」,比硬的鉛筆更能畫出皮膚質感
—————去上課了,上完課補圖————


高中的時候老師對我們說,要畫好皮膚的質感,特別是女性的,一定要會擦,好的質感一筆一筆很難畫出來,拿張餐巾紙多練練就好了~


我想為塊面~結構畫法做一下辯護,表達對高票@康石石 回答的不同意見,只對質感而非美術入門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不看。
有同學說是塊面結構的畫法,屬於高考美術畫法,是局限思維,我是不認同的。

首先咱們看該高票的例子,雖然「文章在最後提示不能陷入摳局部」,但我們能看到他的畫法依舊是簡單起稿~刻畫局部~或者直接抄照片,但沒有在一開始分光影關係。當然最後畫出來的效果很不錯,但我們把這種畫法介紹給初學者,會產生以下問題。

第一、初學者造型能力不好,形體很容易畫不準,對人體的結構更不了解,而我們知道素描中的每一筆都可以為之後的繪畫作參考,所以會常常看到練習素描的人在最開始就強調結構、塊面關係,並且在隨後不斷深入中不停修正,直到和模特一樣為止。
而答主提供的畫法,實際上只適合素描功力已經很好的人。只有他們才能在一開始把結構畫準確,並在不斷深入中牢牢把握整體素描關係。

第二,這樣畫缺乏完整性。答主這個臉部還沒上色就開始把斑點等細節畫出來的步驟,我也是存疑的,因為這樣畫會讓初學者在缺乏色階參考的基礎上,畫的顏色過重或者過灰。
千言萬語,就是這種畫法缺乏完整性,繪畫功力深厚的人用起來當然得心應手,但初學者就不合適了,不練習塊面和牢記結構,就不利於深入理解,融會貫通。

第三,這是畫照片,你能根據黑白照片來調整自己的素描關係。只要肯花時間,即使是抄也能抄個差不多,但如果讓你一個初學者去寫生呢?還寫的出來嗎?他不理解結構就容易事倍功半。

我並非否認這種畫法,而是覺得它並不是很適合初學者。畢竟無論怎麼說,對於學美術的人來說,基礎都是很重要的,即使你想成為畢加索,也不能一開始就學建立自己的風格,要從基礎一點點學起,逐步建立自己對素描、光影、色彩等方面的理解。

我還是建議初學者要學習塊面與結構,正因為這是最最基礎的方法,才不至於在自學時進入歧途,等練習了一兩年才發現造型能力很弱,大腦里沒有對人體結構的理解。就有很大的虧吃了。往往有的學美術的人畫的很不好,還很固執,這種固執有的和性格有關,有的和老師的灌輸的不良觀念有關,剛開始路子就走歪了,還各種鄙視主流的畫法,不屑一顧,但凡我見這種人,很少有取得成就的,因為他們不重視基礎,就是最大的不謙遜。

素描就是基礎的東西,人體也是,在你學會把形體畫準確之前,先減少對自我風格和超然獨立的追求吧。
當然,目前的國內主流畫法還存在各種問題,美術一道,還需要各位同志上下求索,奮力鑽研。


看著模特畫


感覺一點點扣的有些過度了,像前面有個答案說的超寫實的作品……題主應該不是要求這個?

但單純擦也不行的樣子,出來的效果大概更像雕塑。

明天去問老師
…………………………………………………

用削尖的4B以上的筆,輕畫出很細膩的線條,能有毛孔的感覺。必要時手指擦出來。

大概這個效果↓

然而我咋擦都有過分光滑油膩的絲綢感…


記得好像有本美國教材紋理素描有介紹,但是也只有一兩頁講肖像皮膚紋理繪製的,其他就不知道了,盼望哪位高手詳細解答!


皮膚質感這個東西,其實就是你對人物的細節分析,對光影關係的理解,畢竟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的皮膚反映出來的感覺其實都是不盡相同的,最重要的還是要把自己的繪畫基礎和技能熟練,通過不斷的學習,練習。就可以摸索出自己對於皮膚質感的刻畫方法


推薦閱讀:

怎樣畫好一位老人?
你有沒有相見恨晚、豁然開朗的提高繪畫技術的方法或案例?
學習油畫,先學行畫還是古典油畫合適?
一年,一个人的画技可以有多大的提升?
畫速寫放不開怎麼辦?怎麼才能一氣呵成?

TAG:繪畫 | 素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