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孫中山繼續當任總統一職,歷史會如何發展?

正逢近代史老師布置辯題,孫中山和袁世凱誰更適合擔任大總統一職。
身為班裡歷史痴漢,便挑起了一辯的大梁。我方抽籤選中 認為 孫中山更適合擔任大總統一職。
雖對歷史有一二了解,但對民國史認識真是難拿出手,還請專業大神指點


如果政體是議會制(總統虛設),那麼我覺得孫中山還是適合當總統的。他的長處在於理論宣傳、精神領導、外交斡旋。其他方面完全是中二空想不切實際,甚至都如同鬧笑話一般。他規劃的鐵路網還不如我的水平,可想而知。


你的簽運不好。還是換個吧。
孫這種,其實適合當宣傳部長,精神領袖。
題目不如改為,如何設置一個適合孫文博士的總統職位許可權。

記得民國有副對子
民猶是也,國猶是也,無分南北。
總而言之,統而言之,不是東西。


孫中山的歷史地位會下降不少,孫中山恰恰是因為早逝留下一個壯志未酬的印象給國人做了楷模才如此偉大。如果真讓他實際操作,不說個人能力比袁世凱怎麼樣,至少孫中山沒有像袁世凱那樣擁有自己能夠牢牢控制的軍隊,雖然袁世凱最後也是眾叛親離,他即使當了總統也鎮不住北洋軍閥。在舊中國四分五裂又有列強幹涉的年代,你沒有軍隊,空有威望搞不成事情的。最後只能空有一腔抱負,卻沒有施展的能力。最後孫中山明白了要有軍隊,所以有了黃埔軍校,可惜他已經沒有時間了。


孫的政治頭腦決定他根本不適合當總統,當個國父還是可以的。孫只適合做一個參謀之類的,他的思想非常具有先進性,包括提出三民主義,五權憲法,黨國訓政(當時中國唯有黨國體制才能穩定發展),但是他當總統的效果不會比袁世凱更好。只能說袁世凱這種人本質上沒有民權意識,並不適合接過革命的大旗繼續完成革命。

當年拉蘇援打北洋的時候張靜江給孫文說他截獲了蘇聯的電報,說蘇聯遠程指揮策動叛亂。孫文竟然不信,覺得張靜江太多心,還指責他破壞聯俄容共的大計。不過孫文看人挺準,選出蔣中正,中國當時的亂象唯蔣一人可以收拾。


題主別聽他們說的手氣差不好論,如果作為辯論的話,我認為最好的論點就是抓住袁作為總統失敗的漏洞來做攻擊對方,畢竟歷史的事實就是袁作為總統,簽了《二十一條》,最終的結果還是要復辟,是不得人心的,已然蓋棺定論了,在網上找點資料還是很容易的。

相對來說,孫如果繼任總統,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大部分的論點都說,孫和孫的國民黨沒有治國經驗,不如袁和袁的北洋團隊有經驗,最常見的黑就是十萬英里鐵路,其實這個根本就不是問題,我就想問問,秦始皇和劉邦哪個更有治國經驗?楊廣和李世民哪個更有治國經驗?元順帝和洪武帝哪個更有治國經驗?蔣介石和毛澤東哪個更有治國經驗?再者說,諾基亞怎麼死的?扎克伯格在娘胎里就會管理公司嗎?這些都不是問題,孫的經驗不足是短板,但是並不能說他做出的決策就不對,也不能所他管理國家就不行。

那麼如果是孫繼任總統,歷史會如何發展呢?我想大概和蔣治下的民國差不多,我一直篤信「屁股決定腦袋」的理論,國民黨本身就是海外華僑資助的精英政黨,代表的是資產階級,孫做出的所有的國家政策,肯定也是維護這些資產階級的利益的,無法像我黨一樣有群眾基礎,也無法做到土改,也沒辦法農村包圍城市,最後還是通貨膨脹,物價飛漲,敗走台灣吧。


真心難,孫大炮能力不是很強至少和袁比差很多,手上籌碼也不夠,空有一腔熱血。即使當了,也沒有與列強對話的資格。


在說國內,中國人習慣了頭上有個人(皇帝,也可能是別的大佬啥的)。即使今天也沒變(特別相信專家,權威),我們可能覺得理所當然。因為我們習慣了。

簡單說就是權威。中國人認權威,相信權威。袁毫無疑問是當時中國最有權威的人。


我覺得你不要看其他材料,就盯著教科書看,從教科書的角度來辯。


看的材料越多,你就發現當時沒有人比袁世凱更合適。


孫中山大局觀好啊,能拉到日本人和拉蘇聯人投資,袁世凱適合治理國家而不適合開創國家。
孫中山適合當總統,袁世凱適合當總理。


沒錢沒槍沒人,孫倒是想當總統,可是誰讓他當?

你這題目難辯,那麼你應該怎麼辦?

老話說的好「當事實對你有利時,多強調事實;當法律對你有利時,多強調法律;當事實和法律都對你不利時,敲桌子把事情攪渾。」

所以你現在不應該找資料來證明孫適合,當然你想找也找不出這樣的事實或者其他什麼東西。

那麼就努力去攻擊袁世凱不合適,袁的黑材料一大把,而且還有稱帝這個怎麼都沒辦法洗白的大黑點,足夠讓你把事情攪渾了


瀉藥

主要關注49-78中共黨史

之前的部分不是很了解

抱歉


孫中山是當不了也是不會願意去當這個總統的。

首先我們要清楚,孫中山和國民黨(這裡指宋教仁組建的由同盟會發展而來的政黨)有什麼,他們沒有財權,國家的主要財政收入從來都不是交給孫中山和民國臨時政府,而是從交由清廷轉為交給袁世凱的北洋政府,當然在當時割據的情況下孫中山還是有地方的財政資助,但是和借外債拿外國人的錢的袁世凱比起來相形見絀;孫中山也沒有兵權,北洋軍是當時中國最強大的軍隊,袁世凱也是割據各方的軍閥公認的領袖和各方利益的協調者,孫中山的兵,不過是從一些靠近他的不滿袁世凱做老大的軍閥那裡借的,弱得多,少得多。握住權柄,執掌國家機器的兩大條件都在袁世凱手裡,那成為權力中心,當這個大總統的也就只有袁世凱了。

而孫中山和國民黨人讓袁世凱當大總統的考量卻沒有那麼單純和貼合實際,在孫中山、宋教仁的構想中,中國未來的政治制度將是責任內閣制,權力的中心不在總統,而在國會第一大黨以及它的領袖那,這也就是為什麼國民黨人會願意袁世凱去當這個總統。可是剛從專制中走出的中國不會有人接受這個制度,一個中央集權大國也不可能實行這種低效率的制度,國民黨人也沒有資本去推行這個制度,完成「用政治手段剝奪袁世凱權力中心的地位」這個任務。

所以,孫中山的資本讓他當不了權力中心的總統制的大總統,他遠大的政治抱負下也不會願意去當這個無實權的責任內閣制的大總統。也許,讓當時不可能成為權力中心的具有巨大號召力的孫中山去當這個無實權的大總統,讓袁世凱這個真正是權力中心的人去當議會多數黨領袖和總理,會起到責任內閣制最大的作用,從當時最大的可能性上約束袁世凱的權力。但是,孫中山不願意,袁世凱也不願意。最終,孫中山還是走到了學習列寧的政黨制度,打造黨領導的軍隊,並佔據一方土地割據謀求統一全國的路子上。只是,把這個路數發揚光大的,不是跟他有直接關係的學生常凱申,而是跟他沒有過多交集的太祖。


歷史不敢枉論,但高鐵怕是要提前建成了。


這樓上都是些什麼回答啊,都沒搞清楚情況就在這裡瞎扯。

孫中山是不是真的比袁世凱適合當總統,並不重要;辯論的目的不是為了分是非,論對錯,而是為了鍛煉選手的思辨能力;作為一個辯論選手,就是拿到一個題目是【我該死】,也要全力去為自己該死找理由。


建議樓主先搞清楚孫中山和袁世凱的最大區別,然後再從這個角度為自己的論點辯護。這裡列舉一下自己的思考:


區別1,孫中山是文人,袁世凱是軍人

區別2,孫中山創立了同盟會,有政黨;袁世凱只有利益集團,沒有政黨

區別3,孫中山接受的是完全的西方教育,沒有受過傳統文化教育;袁世凱曾應試科舉,還是滿清的重臣,是舊時代,舊文化的代表


根據這幾點區別的辯論:


因為孫是文人,而現代社會是文官社會,所以比袁更適合作為一個新時代總統;袁當總統只能是軍閥或者軍政府政權。可以為老毛,斯大林,列寧,胡志明,尼赫魯等文人得國的例子為證據。


孫有政治理想,有現代政治常識,能夠在現代政治框架內重組國家;袁只能以利益收買重組國家,而舊利益集團恰恰是時代進步的最大阻礙;可以用袁任人唯親為例子,證明袁的政府不管能力,只看是否忠誠於袁個人


孫能以西方文化清洗舊文化舊傳統,袁對新文化的推動當然不如孫。袁根本沒有建國大綱,孫即使是幼稚,至少有一套可行的建國思路,軍政訓政憲政這一套袁就提不出來。


別的不說,北伐是因為英美日一開始只認北洋政府,不認可南方流亡份子的合法性,所以最終蘇聯及中共協助孫文開了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同時蔣某得到蘇聯幾船軍火,組建黃埔軍校。

列強一定會幹預孫總統修鐵路的。他可能會讓蘇聯把鐵路從伊爾庫茨克修到北京,不過蘇聯也沒那麼多閑錢。


從來都沒做過真正意義上的總統,何來繼續一說?


@陳風暴烈酒 有點不同意你的看法。
不管設不設國務總理,只要是總統從國會中選出就是議會制。南非總統是從議會中選出,不設總理,掌握實權,但也是議會制的一種。德國總統沒有實權,這種議會制比較普遍。
孫中山當臨時大總統時,應該和南非總統差不多,但後來袁世凱時設國務總理,這個總理和部長一樣都是總統提名,參議院同意,注意,是參議院同意。民國時參議院是由省議會選舉產生,任期六年,每兩年改選三分之一,而眾議院是直選的,眾議員總數是參議員兩倍。總理是由參議院同意,民意基礎遠遠低於由兩院聯席會議選舉產生的總統。
為什麼袁世凱在當時議會制情況下寸步難行,我認為主要原因是他沒有組党參加大選,他本可以像日後徐樹錚一樣靠選舉取得大多數議席,而控制國會。
說到底,袁世凱沒有組党參與大選獲得多數改席,佔到道義上上風,使得事事都依靠國民黨占多數的國會支持,相當於袁世凱是一個少數派政府,本來就不會穩定。


孫大忽悠上台,如果能不亡國的話,估計現在中國領土面積就是個小國吧,發展水平,不知能不能趕上印度的一半?


掫桌子也許還可以對抗下,別的是真沒辦法了。
孫中山那樣的人,當總統真是禍國殃民。
不過想贏的辦法還是有很多的,你可以編一些小故事來說明袁世凱道德有問題,進而獲得勝利。


那軍閥混戰說不定持續到什麼時候 孫中山外號孫大炮 就是賊能侃 能蠱惑人心 但實際情況也就是一比較前衛一點的軍閥 當時能救國的就蔣介石。如果換孫中山的話 能抵擋的住中原大戰嘛
當然孫中山國父稱號也不是白叫的 一直在革命 但從未成功。但就是他的這種精神才讓我們不斷新時代發展的!


十、十萬英里鐵路?


我希望孫中山當,歷史可能會更進步,沒有那麼多苦難,中國也會更民主和發展吧。

孫中山眾望所歸。

可惜袁世凱本人的野心和能力太大。


平心而論當然是孫先生更適合當總統,只可惜就算孫先生當了總統也不會長久。

現在擺在檯面上的問題是:你是想一個有實力的壞人當總統,還是一個沒實力的好人當總統。

結果是就算你想要好人孫中山當總統,然後過不了幾個月他就會被北洋軍閥趕下台。所以無論孫中山繼續不繼續當總統,結果都是一樣的,這不得不說是一個令人心酸的現實。

民國時期,必然是軍閥統治的時期。原因有二:1·列強為了更好地蠶食中國,需要在國內選取代理人,而有實力又不愛國的軍閥是它們最好的選擇。2·當時全國還沒有一個堅定有強大,可以帶領底層人民覺醒抗爭的黨組織。幸亥革命,只是領導了中上層,而真正決定中國經濟基礎的廣大農民並沒有得到解放。這種內外政治經濟情況,決定了此時的中國只能是軍閥的天下。

當總統的人,要麼是有實力的軍閥,要麼是軍閥的吉祥物。孫先生是不可能願意做吉祥物的,但他手裡又沒有過硬的黨,沒有槍杆子,所以只能是被袁世凱一腳踢開,絕無二路。袁世凱死後,中國將繼續陷入軍閥混戰,歷史大體進程不會改變。

不過要是只著眼於辯論賽,不管之後的歷史進程。題主要想贏還是很容易的。題主只要抓住兩點:1·袁世凱代表的軍閥集團勾結帝國列強,行賣國之事。2·軍閥想要的只是反動獨裁統治,對改革發展中國社會,沒有絲毫興趣。他們代表了洋買辦,官僚集團和地主階級的利益,是腐朽舊勢力的領頭人,是阻礙社會進步國家解放的頑石。(這些網上很多,這裡就不一一列舉)

這兩點,是怎麼洗也洗不白的。能抓住這兩點,題主的勝算還是很大的。


不超過半年他就得下野,


推薦閱讀:

宋教仁案到底是何人所為?袁?孫?趙?陳?能對各方爭論進行一個清晰的梳理嗎?
孫中山的成就是否被高估了?
民國建立時的首任臨時大總統是孫中山,為何後來被袁世凱奪得實權?

TAG:歷史 | 中華民國 | 孫中山 | 袁世凱 | 中華民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