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真的覺得《刺客聶隱娘》好看么?

剝下侯孝賢導演的光環,去過電影院實際觀看的觀眾,這部電影真的讓你覺得故事流暢,信息量大(已放棄了情節生動這個詞),角色豐滿,內心充實么?
如果有,請分享你的收穫。
提問原因:直到最後我還無法接受這樣的電影風格,森森的看不懂!
--------------------------------
本題中所談論是各人的心得,有喜歡的,請盡量客觀,以普及美為主旨,勿貶低他人。
有不喜歡的,也請談感受講理由,直抒胸臆即可。
觀影感受拿出來分享,是件樂事,無論zhuangbility與否,電影或者他人都不是我們用以抬高自己的工具。


吃爆米花都怕吵到旁邊睡覺的人,只好含嘴裡軟了在嚼


謝邀。

這兩天身體不舒服,還沒去看,但是刷評論刷得挺無語的,忍不住借這個邀請說兩句。
首先是下面這種。

講真,從《小時代》到《梔子花開》,我們已經有太多想「讓別人嗨」的作品了。
能不能允許有一部分人進電影院時,是準備去迎接一場美好的體驗,去凝視一道不一樣的風景,而不僅僅是打算去「嗨」的?

然後是這種。

我也是侯孝賢的粉絲,但我依舊認為這種說法是一種傷害,無論是對電影還是對導演。
好的電影自然會被尊重,而不是因為導演的名字叫「侯孝賢」。

在此只有兩個請求:

  • 放過「裝逼」這個詞,尊重別人喜歡的與否的權利,因為這是很主觀的事情,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每個人都有表達主觀感受的自由。

  • 當你選擇要不要去看這部電影時,不要隨便聽信各種評論、新聞,請慎重;一個口味清淡的人聽了朋友推薦,跑去吃了一家很有名的湘菜館,結果被嗆得不行,廚師:「怪我咯?」當你看完後想發表看法時,請同樣慎重;喜不喜歡是主觀的感受,至於好不好,請交給專業的人去評價吧。人不必非要在一個不專業的領域裡逞能的,我認為這是一個成熟的觀眾應有的素養。

————————————

這個答案寫在幾個月前《刺客聶隱娘》上映期間。
坦白講,因為當時一些媒體對侯孝賢導演的過分渲染,導致大眾被激起了反權威心理,從而使微博與知乎充斥著大量無理的謾罵與揶揄。在那樣的氣氛下,這篇回答不可避免地攜帶著過多的主觀情緒,而且也未能很好地解答這道問題。

事實上,我對所謂的「刻奇」同樣持著謹慎的心理,因此我在前面強調——好的電影自然會被尊重,而不是因為導演的名字叫「侯孝賢」。
我非常欣賞侯孝賢導演的作品,並且從不諱言是他的粉絲,這其中很大程度上源於那種鄉土情感的共鳴。但我絕不主張在電影評價中,過度渲染導演過往取得的成績,以及摻雜太多影評人主觀的審美傾向。這不符合理性思考的態度。

重新修訂這篇答案,希望藉此給自己提個醒:
1、不迎合大眾的刻奇心理,不消費粉絲「自我崇高」的情緒。
2、不迎合大眾的反刻奇心理,不打著解構權威的名義行自我營銷之實。

尊重市場,尊重藝術。
尊重一切真實的情感,無論讚美與批評。
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

但——

依然反對粗鄙惡劣的謾罵和缺乏邏輯的揶揄。


最後,你問我真的覺得《刺客聶隱娘》好看嗎?
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訴你,我真的覺得好看,而且這部電影我看了不止一遍。
當然,如何評價這部電影,那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 END -


小學生作文之 《聶隱娘》觀後感:
1,很想醉在膠片感帶來的迷幻前景里不出來。原來哪怕數字統治了全世界,膠片電影很多細節,數字還是沒法比。
2,攝像很喜歡,想跪。很強的攝影感,唯美到不行。現已加入「幀幀可截圖」豪華套餐。
3,室內戲華麗大氣,古樸而有質感。唐原來不止是張藝謀的金色,侯孝賢的黑紅讓我更感真實。
外景美的不像話,有一種「空山雨後清」的寂寥,(哪句詩來著,只記得空山雨後了),結尾略蕭瑟,一直是侯孝賢的調調啊。
4,真的有提前退場的,我了(liao),4:3的畫面有人會不習慣。唐朝故事居然沒有大波美女,故事略晦澀,節奏顯得「格格不入」。謝謝隔壁相偎而眠
的情侶,他們很安靜地睡到離場。
5,很欣慰,看的人比《黃金時代》的多。
6,真的很好啊。藝術片不就長這樣嗎?


好看
作為一個經常發獃的人,看著那些幾十秒的空鏡頭,就像找到了歸宿。


好看,我簡直要腦補出一部長篇連續劇了!
以下為腦補連續劇標題:
1、同門血案,看豪門大姨如何謀殺外甥?
2、因愛生恨,看昔日青梅竹馬如何反目成仇?
3、宮廷沉淪,看小妾如何借子上位
4、論唐代宮廷蠱術應用
5、外戚干政,看田氏宗室的救贖之路
6、論唐末藩鎮與朝廷相愛相殺
7、論玉玦的正確使用方法
8、舉世嘩然,下嫁公主緣何孤獨終生
9、生死迷局,魏博先王被害案
---------------
以上為觀影時的內心活動。
當然了,我是《海上花》的重度中毒患者,沉浸在華麗的美術、道具中,兩個眼睛不夠使,其實我不覺得鏡頭停頓時間太長,因為畫面道具沒過完就切了。。。
PS:中國畫是寫實的!!那大河山川真是如黛如墨。


真實的唐朝就是一家人不說話靜靜的裝逼?那唐朝得多安靜。。。這電影對白少的我都聽到外面檢票的聲音了


這裡沒有故事 只有安安靜靜的孤獨

侯孝賢所有電影都是片段式的,男男女女,不同時代,都無所謂,交織在一起好了。對白有時候都顯得多餘。

有人說看《聶隱娘》你得了解唐代安史之亂,藩鎮割據的歷史背景,唐人演義的小說。你才能看懂。既然如此,那還看什麼電影?一本三俠五義就夠了。

侯孝賢從來都不是一個講故事的導演。、不是不會講,是故事只是信手拈來的符號,在《聶隱娘》里,它退為了背景

在我看來侯孝賢的電影只是一種形式的情緒。它該屬於美學。

那是一種孤獨的形式,就像台灣

有人從裡面看到了鄉愁,而我覺得是孤獨。侯孝賢所有的長鏡頭總是孤零零的,甚至它不一定是蒙太奇,公主煢煢地立在山頭,隱娘默默的望著舊時的愛人田季安,枯黃的草叢遠處是清白的山巒。

都是孤獨,江湖本屬於俠客,俠客向來影只。

而「青鸞舞鏡,悲鳴而死」是題眼

青鸞不是孤芳自賞,是透著涼意的孤獨。這是嘉誠公主帶來的故事,她說自己就是青鸞。大時代里的女人,遠嫁他鄉,想想都孤獨,好像眷村裡的侯孝賢的父輩們。聶隱娘因為出身被遺棄,成了要拋卻情感的刺客,無疑也是孤獨,像極了亞細亞的孤兒,在風中哭泣。江湖是時局,破不開,動不了。摧毀的何況是愛情。

故事是多餘,何況對白。

感受就好,儘是安安靜靜的孤獨。

行至最後,聶隱娘放棄了刺殺,也就意味著放棄了自己的身份,沒有身份,那就只能是彷徨度日,這總讓我想起台北上午的零時。最後一個鏡頭最美,是目送,望著遠方,三兩行人,老者和少年還有幾批老馬。磨鏡少年帶著鏡子,聶隱娘一襲青衣送他們跨過枯黃的草叢,往雲深海闊處去了。

可能有人退場,可能畫幅彆扭,但真的好是看得見的。

曦林陳

29日夜


其實題主包括很多點進來看的朋友都是想對這部電影有一個準確的評價。但我想說,這部電影太難給出統一的評價了。
而現在大家所面臨的疑惑,其實主要是來自影評界的各種各樣評論的影響。其實他們主要分為四類人群:
1.真的可以領會侯導的藝術和電影思想的,會說這部片是一部很好的藝術片。
2.因為閱歷,生活體驗,藝術修為等方面的原因,而看不懂這部電影的,會說自己看不懂。
3.與第二類人群閱歷相同,但卻為了掩飾自己看不懂,或者花的錢不值,而刻意貶低這部作品價值,說它拍得不好,甚至開始攻擊第一類人群的人。這是第三類。
4.是有第一類人群的鑒賞力,因為第三類人群的言論而憤怒,所以奮起批評第三類人群的人。

總結起來就是:
3攻擊——》1、4
4攻擊——》3
而2原本相安無事,與其他人和平生活。

但由於3、4表達失誤,使原本這場罵戰經歷了一個誰也想不到的交叉變位。本來第4類人群的主攻對象是第3類,但表達出現了問題,使2類人群無辜中槍。例如:說看不懂《聶隱娘》就是藝術修養太差,說其不懂電影,只適合看垃圾片。這樣的大面積開火不僅激起了第3類人群的反諷,也把第2類人群無情中傷。致使2類人群奮而起身加入了3類或著1類人群的行列。我想大多數人應該都是在這種情況下被無情捲入罵戰的。
在這種情形下,電影究竟如何,其實已經不是大家關注的重點。大家其實是借電影這一個文化標題,維護自己的自尊心罷了。但一個好的心態,恰恰被人們忽略了。

包括答主我也是如此。認為自己偏1類人群,最終在罵戰中承受不住失望轉了4類人群,最終失守了一個良好的心態。

其實第2類人群是值得尊敬,也是最可憐的,因為他們有實事求是的精神,也有包容的心態。但無奈生活不放過他們,沒有表態也要定罪。這難道不是強權文化的縮影嗎。


怎麼定義好看?

這部電影對我來說,很舒服。
至少看風景就很舒服。
節奏也很舒服,無尿點,因為雖然慢節奏但是摸不到導演下一步要幹嘛。
台詞不多,重要的的台詞有三段,一段聽姑媽講公主下嫁,一段聽表哥講悔婚,一段朝堂眾臣講形勢,就算不了解相關歷史知識,仔細聽了這三段台詞基本也就了解電影背景了,餘下很多無聲勝有聲的鏡頭。
我能夠認同導演的表現方式,因為我對這部電影的期待就是看一個安靜的故事。
片尾曲滿分,很抓耳朵,聽完了,滿意離場。

怎麼定義看懂?

還記得有人評價大話西遊,說高中看時笑,大學看時沉默,現在看想哭;
對我來說,一部好電影,總有些東西是能看進去的,有了共鳴,即使只是覺得片尾曲好聽,對我來說就是值回了票價,當給一個好字。


我覺得女主內心os劇場肯定很崩潰。

師傅是個不動腦子的並且以不動腦子為傲的人還扯什麼用劍的就要無情是呀反正萬一開打了死的不是你妻兒老小嘛蛤蛤

竹馬是個有沒有能力先自己爽人民是神馬反正我就是要干一架(雖然最後也沒幹成蛤蛤)

竹馬大老婆篤信神棍並且挑釁技能max來殺我呀祭出我兒做肉盾

爹就知道所謂的審時度勢的後悔媽呀送都送了現在才後悔特么的不是往女兒膝蓋上射箭往腎上扎刀么好么貴屬地主公最屌了幹啥都是對的

在奇葩薈萃的故事裡面,就女主一個人磨磨唧唧愁哎呀殺了這個男的他老婆咋辦呀他兒子咋辦呀一家子僕人豈不是要沒了工作整個城的人會不會因為時局失去控制因為戰爭變成孤魂野鬼,我就覺得這個女主簡直真真兒得萌的不要不要的。

啥么,你個缺德的侯孝賢,武俠片里能打就打不要吵不知道么?路人甲少一條胳膊少一個腳,反正人家又不是楊過,誰管啦,無所謂啊,堆積如山的屍體才是大家想看的,殘酷!戰爭!大片兒!人說殺就殺,殺出數量殺出技術殺出逼格才叫刺客好伐?就好比喜聞樂見的漢尼拔之舌尖上的美國一樣刺激。擱到真實的事件中看看,路人甲也特么的是拖家帶口的啊。朝堂之上勾心鬥角,今天打死個宮女,明天鎮壓個流民,大後天我們邊疆見的,英勇的大俠一拳干翻一整個酒樓,警察歹徒鬧市區槍戰biubiubiu,可是,那些受傷的、死去的、無名的人呢,除了擱女主這,這些人,就跟個符號一樣,沒在這個物質世界上留下絲毫的存在的痕迹,不僅是在其他大部分電影里,並且是歷史中。

女主師傅從小神神叨叨地給女主洗腦,你是無仁慈的機器你是國家的齒輪你是天朝的螺絲釘你是無情的終結者blabla,女主結局直接選擇做人,蛤,這個故事!我喜!

說一句特別薩特特別矯情的感慨吧,因為女主在矛盾和逆境中的選擇,讓我看到了什麼叫自由人的自由,依從了自己的內心,而不是去扮演那個無情刺客的面具


-------------------------------------------------------------
看懂的別鄙視看不懂的lowB,看不懂的別鄙視看懂的裝逼,這點想不通,換個角度,「我裝逼/lowb關你屁事」,抱著「你裝逼/lowB關我屁事」的想法,大部分撕逼問題就解決啦

按照毒舌且機智的莊子說,撕逼都是沒有的,但凡撕逼,都是因為總有看不清的,看我就從來不撕逼,科科。

------------------------------------------------------------
又如萌且機智的德里達說(你真煩),這個電影的任何意義啦好壞啦隱喻啦實際上都跟這個電影本身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就好比,你再怎麼罵再怎麼捧再怎麼喜愛再怎麼恨,這個電影本身也不會移形換影成你想要的那個。


『侯孝賢的光環』你剝不下來。

這些緩慢、冗長的長鏡頭是侯孝賢的標誌性符號,而讓你不爽,覺得《刺客聶隱娘》是『什麼雞巴玩意』的,也多是這些元素導致。

所以,何必非要剝去『侯孝賢的光環』呢?即便把《悲情城市》拿回電影院放一遍,大部分觀眾也差不多是如你現在一般類似的反應。跺腳罵娘,『剝開導演的光環』把導演批判一番,然後搞個大新聞,有什麼意義呢?

對沒看懂的東西保持點謙卑沒什麼不好。真想要把導演批判一番,花點功夫把電影看明白再說吧。你可以說《聶隱娘》沒經過時間檢驗,那經典如《悲情城市》你可曾哪怕認認真真的看過一遍?

只能說你沒看懂,不能說你沒看見。


答案轉載自 如何評價侯孝賢電影《刺客聶隱娘》? - 知乎用戶的回答

《電影剪接的魔力》The Cutting Edge: The Magic of Movie Editing (2004)

題外話,首先推薦這部科普「什麼是剪輯」的紀錄片,內含大量從業者採訪以及很多經典段落分析,雖然只是基礎的普及性質,但也非常有價值。

作為觀眾的我們,首先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你所認為的好電影的標準,是怎樣建立起來的呢?什麼是「好的敘事」、「好的畫面」,對這些元素的評判標準,是如何在你的審美體系中構造出來的呢?

剪輯是【這個行業保護得最好的秘密】,不同的剪輯方式直接影響著觀眾的觀影體驗,甚至左右著觀影習慣。為什麼很多觀眾幾乎無法忍耐實驗電影和藝術電影?很大程度是因為,不少人對電影的審美是被主流的好萊塢敘事和剪輯風格培養起來的,評價標準也以此為基礎建立,這就自然地導致大家很難接受任何背對觀眾的實驗性的剪輯手法。這點是潛移默化的,人們往往只覺得「這片子真讓我難以忍受」而痛斥為爛片,卻還並沒有意識到,很大程度上是片子的剪輯風格在影響你的觀影體驗。

從這個角度來說,其實對《聶隱娘》上映後所獲的大量罵聲有所預料。

侯孝賢最早就是用直覺拍片的作者,不遵守任何體系或成規(因為他確實沒學過),慣用長鏡空鏡,簡化故事對白,一切對人物和環境的刻畫都見諸細節。這必然令初次接觸他的觀眾難以接受。我在第一次看《悲情城市》的時候,也覺得大量的長鏡頭和敘事留白難以忍受,但看多了侯導的片子後,就理解了更多。

但其實電影百年,是有很多不按好萊塢模式拍片的人的,而好萊塢本身的電影語言也經歷過發展和變換,作者電影、實驗電影作為開路者不斷為工業輸送著新鮮的探索。電影是商業和藝術的結合體,好的電影並不只有「滿足觀眾」這一種評價標準,而「滿足觀眾」同樣不只有一種方式。

電影文化的普及是一個過程,只能慢慢來,而前提是大家有機會接觸到各種風格的電影

作為觀眾而言,不喜歡《聶隱娘》很正常,沒什麼難理解的,同時也沒什麼品位的高下之分,僅僅是對電影藝術的了解程度不同而已。然而,直接罵爛片其實也並不科學。這和裝X無關,並不是說【誇獎一部非好萊塢敘事風格的實驗電影】就是裝X。唯有多看不同風格的電影、多了解電影的發展史,才能有新的收穫。

很多影評人往往因為觀眾不習慣非傳統的實驗電影而心急火燎、氣急敗壞,認為大家不識貨、市場藥丸。這很大程度上讓觀眾覺得【影評人無非也是在裝X,或是拿錢說話】。其實這個現象是很好理解的,如上所述,正因為主流觀眾群體是被商業片培養起來的,所以口味和評價體系才會顯得比較單一。在任何一個國家的電影市場都是這樣,大可不必因此故作清高或破口大罵。

然而當下內地電影市場有些惡性循環,引進片風格單一,藝術電影的受挫使其環境更加惡劣,最終會使得觀眾口味更加單一。這的確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不好看,不推薦。

觀影過程中感受到了導演對普通觀眾深深的惡意,明明可以好好的講一個故事,非要拍得七零八碎,讓人百度,這是電影又不是拼圖遊戲。

半文不白帶著港台腔的台詞,無聊透頂的動作戲我就不吐槽了。

那些說景色美,還原大唐風貌的,你們喜歡就好了。反正我是沖著武俠片去看的,失望透了。

看完了這部風光片,忽然覺得像李安這樣功成名就還能好好講故事的話語導演真是太難得了~


花了三次,總算把這個片子看到尾,前兩次實在熬不住,特別是開頭那裡,差點讓我以為電腦死機了。。 支持我看完的僅僅是服裝和風景

一些裝逼格還竟拿什麼東方式洗白,你真當大家沒有讀過文言文啊,為了洗聶隱娘,不惜把老祖宗都拉下水,真是夠了, 曹植的洛神賦,白居易的長恨歌,哪個不是讀起來引人入勝,讓人聯想連篇。

大陸導演看不懂,就往死里黑, 台灣導演看不懂,就是我們觀眾太low,不想說啥了。

這部電影看完就讓我想起一些西方的沉悶老電影,典型的西方裝B風, 拜託你們,放過中國古人吧


《聶隱娘》是一篇我沒能理解中心思想的散文,但它已足夠美。

從侯孝賢在坎城拿獎開始,刺客聶隱娘就進入了我的看片計劃。27號電影剛剛上映,我就拖著好友進了電影院。攥著影票,朋友對講求意境的台灣電影頗有顧慮,而我雖然沒有看過侯孝賢的電影,卻依然對戛納最佳導演滿懷期待。

事實證明了朋友的擔心比我的盲目樂觀更有道理,走進影廳之後發生的事令我始料未及——電影在一堆生澀拗口的文言對白中開場,又在我們一個接一個的哈欠中結束。期間我們研究了四比三的畫面比例,用了一個小時時間理清了人物關係,討論了那個生動詮釋「枯藤老樹昏鴉」的取景,在電影行將結束時終於等到了在預告片中出現過的那句「劍道無情,不與聖人同憂」。而我也不知道我們這樣竭力地思考有多大成分是為了不讓自己睡著。

當畫面在隱娘與負鏡少年遠去的鏡頭上定格時,我們並沒有反應過來這就是結局,畢竟這不是這部電影里的第一個長鏡頭了。直到散場燈亮起好幾秒後,我們才意識到發生了什麼;又是好幾秒的沉默後,影廳里寥寥的幾十個觀眾突然間一起相視而笑。其實我也不知道怎麼表達內心的感覺,可能很多人看完此片後說的那句話已經表達出了我內心的感覺:「這就完了?」

當我發現自己「沒看懂」這一百多分鐘的生澀與壓抑時,我的第一感受是自我懷疑,然後是懷疑影片。回去的路上我和朋友也沒有討論出什麼所以然,於是回去之後趕緊開始看影評。我對自己的欣賞水平還是有一點自信的,所以當我在豆瓣上看到一片五星好評時,我的內心是崩潰的。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有一樣的感受。

看得好評多了,執拗的我反而更堅定的相信起自己,我拒絕被文青們說服,更拒絕稱讚自己「看不懂」的電影。可是堅持得久了就有點矯枉過正,今天又和朋友論起此事,朋友竟認為此片頗有回味之處,甚至有了二刷的想法,反倒是我幾乎成了一個侯孝賢黑。我以為朋友被影評說服了,但其實並沒有;她對很多人說的孤獨等概念依然沒有什麼觸動,只是覺得這種「散文式電影」自有它的風雅,沒品出味道可以慢慢品。

我以為「散文式電影」只是影評人一個比喻式的說法,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朋友告訴我「散文式電影」是藝術概論里故事片下面一個貨真價實的分類。受到驚嚇的我趕緊去查了一下,然後就看到了這個:

這類影片(散文電影)不遵循傳統的戲劇結構形式,不採用貫串完整的情節衝突,而是通過多種敘述手段,用多側面、多層次、多聲部的手法,使作品更加接近生活的本來形態,以造成親切可信的藝術效果。但這類影片並不排斥戲劇性,而是從自然的日常生活與鬆散的散文結構中表現現實生活中的戲劇性因素。

還有這個:

中國散文詩意電影根植於我國古典美學,目前對此類電影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美學層面,即從審美特質、審美品格等角度對其進行觀照。中國散文詩意電影風格化的電影語言與傳統的戲劇模式不同,散文詩意電影弱化了情節在敘事中的作用,而強調了情緒對敘事的推動作用。在電影語言上,對長鏡頭、全景鏡頭和畫外音的有效應用使這類電影在視聽語言上形成了鮮明的風格化特點,也體現了此類電影獨特的藝術價值。

乍一看,除了畫外音幾乎全中;細想想,好像的確是那麼回事。

這部電影把情節減到了最少,少到幾乎沒有情節,連打鬥都在幾個回合內終結;又把台詞減到最少,還用上了凝練卻晦澀的文言,不認真聽都理不清人物關係;幾個長鏡頭就填滿了全片,讓幾個意境在你眼前長久地映現,甚至都不願意加上畫外音和配樂來破壞你的視覺體驗……

而這一切並不是奇技淫巧,感官上的減法是為了情感的最大表達,這是在用一種極端的方式告訴你——裴邢的聶隱娘是一個故事的講述,我們稱之為傳奇;而侯孝賢的聶隱娘是一種情感的抒發,就像是一篇散文。

散文這種以抒情為主要目的的文章在中學時沒少折磨我們,除了詩詞古文,屬散文課文最難懂,閱讀題碰到分析散文的中心思想更是讓人崩潰。可就在我們吐槽這些鬼東西難懂的同時,又總是有一些同學能用「形散神不散」這樣我們總也搞不清楚的理論寫出作文,然後被語文老師賦予高分,鶴立於我們的議論文和記敘文中。同樣的,儘管聶隱娘讓我們看得雲里霧裡不知所云,但戛納評委們能因為它而青睞侯孝賢,絕不是沒有道理的。

然而沒看明白就是沒看明白,到現在為止我對很多人提到的孤獨依然沒有很深的體會,看了藝術概論也並沒有什麼卵用。但是不明白也要不明白得明白,這句話不是開玩笑,電影可以不懂,有一點一定要清楚——不懂這部電影是什麼鬼,不是電影有問題,更不是因為觀眾沒文化,只是我們還不太適應打開這種電影的正確方法——用欣賞散文的方式看電影。

於是,看了藝術概論雖然對我理解孤獨沒什麼卵用,卻讓我重新有了品味這部電影的興趣。而正確的方法論很快幫我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首先,讀散文之前,要了解寫作背景,看聶隱娘也是一樣。

有人說看這部電影之前一定要自帶中唐藩鎮割據歷史、要了解這個故事甚至要了解侯孝賢。最開始看到這種說法我心裡是非常反感的——什麼都讓我自己腦補,那這一百多分鐘到底有什麼意義?

可實際上事情並非我想的那樣。因為這部電影的劇情極盡簡潔,對白又極少,要從電影本身了解故事背景甚至故事本身的脈絡是不可能的,所以提前了解一些故事背景不是必要而是非常必要。這就像是讀散文之前了解寫作背景一樣,不知道朱自清的經歷就很難知道荷塘前其心情的由來。具體背景有人都說的很詳細,我就不再贅述了。

其次,每篇詩意散文都會把大量的筆墨用在創造意境上,這部電影里侯孝賢用獨特的鏡頭語言完成了這一點。

一篇優秀的散文,其語言或優美或深情或平實,其共通的特點是恰當而有特色。電影的語言自然是鏡頭,在這部電影里就是空鏡頭和遠景鏡頭。電影里那些被刪掉的情節和對白被大量的空鏡頭和遠景鏡頭代替,而且沒有畫外音和配樂的干擾,視覺效果得到充分的放大,長鏡頭的運用讓觀眾有充分的時間進行體悟並將之印入腦海。那些蒼蒼涼涼的鏡頭,是侯孝賢想要表達的意境,也是聶隱娘寂寞的心境。

最後,意境的創設是為了情感的抒發,這也是散文的最終目的。觀看聶隱娘,最重要的也是體味那被深深隱藏又竭力表達的情感。

之前說了看電影之前要了解背景,但是不要迷信這些背景,因為故事並非這部電影所要表達的。很多人說沒看懂這部電影,但仔細想想,這個「看不懂」是情節看不懂嗎?並不是,情節簡單至此,不存在看不懂。那一百分鐘的時間裡,銀幕前的人們,除非壓根沒認真看,用心體悟的,要麼就是看到了意境卻沒能產生情感的共鳴,要麼是成功進入電影的情感世界,感動的淚流滿面。

要問我侯孝賢到底表達了什麼情感,對不起,我是第二種觀眾,我不知道。敘事性的電影講求代入感,最好在情節的起伏間讓觀眾忘記自己,心隨角色而動。但這部散文式的電影,情緒的抒發是唯一的目的,而共鳴又是情緒抒發唯一的方式。不夠敏感,或者沒有足夠的情感經歷,產生不了共鳴,不懂聶隱娘,是非常正常的。

在我看來,刺客聶隱娘本身就不是一部能讓每個人都接受的電影。看不懂的人,不必懷疑自己,更不必像我一樣粉轉黑,說到底它不過是一篇我們沒有領會中心思想的散文而已。

當然,更不必質疑電影,如果像我那位好友一樣淡定地觀之品之,你多少能咂么出點味道,再然後你就會發現這部作品其實已經足夠用心。他們都說,這部電影要表達的情感是孤獨,雖然窈娘的孤獨我沒感受到,但用如此極端的方式抒發情感,這部電影以及電影背後侯孝賢的孤獨我已然深深了解了。


真的覺得好看。
其實隨著年紀變大,慢慢不耐心看這類電影,更偏向輕鬆無腦的爆米花電影,合家歡就好咯。這把年紀讓我再看《藍絲絨》這樣的我會睡著。

侯孝賢的電影其實我沒有很愛,前幾天心血來潮翻出最美的時光來看,已經是若干年後的二刷,但看到一半放棄了。

可聶隱娘我覺得好看。

在我看來,這是一部非常傳統意義的電影,復古手法。當現在的電影里已經充斥了段子、高科技、奢華的視覺畫面的時候,這電影很古樸。尤其前面的黑白片段,有種黑澤明式的熟悉感。
我喜歡很多日本老導演的作品,譬如黑澤明、小津安二郎,他們的畫面一般都很簡單,而且對白也很簡潔,需要自己腦補。然而這種電影不喧囂,情感張力很足。

包括侯孝賢對於人物服裝的設計,都是我想像中的大唐。才不是那種酥胸裸露的樣子嘞,就是這樣大氣沉穩,雍容之氣內蘊。

這部電影很完整。侯孝賢拍電影這麼多年依然能夠不變初心,很敬佩。


我跟侯孝賢不熟,去看這片子單純是消遣。
可我最後被感動了。
於是我寫了如下一篇影評。

聶隱娘不是不能拍成泰囧、捉妖記、煎餅俠的風格,聶隱娘完全可以為了迎合觀眾和田懷安啪啪啪,而張震可以像王寶強一樣與大臣哈哈哈,正宮娘娘也可以像華妃一樣陰險毒辣,瑚姬也可以像林志玲在《道士下山》裡面露兩條大腿、半邊酥胸,讓所有的男性觀眾流哈喇子……
可《聶隱娘》沒有,導演沒有迎合觀眾,它就是在還原歷史,我管你愛看不愛看,我只走自己的路——這就是影片的貴族精神。

全文:

刺客聶隱娘影評:久違了的貴族精神


(可能和電影內容本身無關)

有一些電影的觀影體驗是有門檻的,有的門檻還不低,這很正常。

中國觀眾習慣了看沒有門檻或者低門檻的電影,原本這在某方面來說也正常,但是不正常的是,習慣了呆在讓自己舒服的區域的人,卻非要蹦躂出來指責另一些自己不涉獵也不願意去理解的領域,這是不是一種病?

說回看電影,新周刊在上一期的電影盤點專題里有篇文章,標題簡單粗暴「中國觀眾比中國電影更蠢」,看了我卻心頭一陣歡呼,這個指責雖然直白卻不無道理。我絲毫不反對別人喜歡天天吃爆米花,炸雞配啤酒,或者下雨天吃巧克力更配哦,但是如果想要吃更精緻的食物,那是需要花點時間去品的,要是你還要嘗試你曾經不習慣的菜式,那也是需要去試著理解提高自己品鑒水平的。美食家,和普通吃貨的區別,是鑒賞能力的區別。況且吃貨,也是要分三六九的,不是你吃得肥頭大耳來者不拒,就可以耀武揚威說自己吃遍天下無敵手了。

其實如果對侯孝賢作品熟悉的人,對聶隱娘的節奏、長鏡頭的運用、台詞的留白都並不陌生,因此也不難理解,唯一可能一時之間無法適應的就是文言文台詞的運用,但是那也僅此而已,不到無法理解的程度。當然有很多人也許聽過侯孝賢,但是他們更對張藝謀式的大片、陳凱歌式樣的花花世界或者郭敬明式樣的故事更熟悉,而又願意嘗試侯孝賢的味道,我覺得也是很好的。侯孝賢的功夫是慢燉,電影語言冷靜、情緒克制、氣韻淡然,這對觀眾的耐心和審美的情趣有一定要求,但是我覺得都不算太難的事情。

可是,我們的觀眾真的被寵壞了,靜不下心看一場好電影。他們喜歡擺出一副,我就是要輕鬆啊娛樂的的姿態,去非議一部本來就沒有打算取悅他們的電影,出來還要驚呼上當了,這不是你蠢嗎?電影有多樣屬性,作為工業產品有商業娛樂屬性,自然有很多電影為了娛樂而生。但是電影也有藝術作品的屬性,自然也有那麼一些導演、演員和團隊為藝術屬性做堅持和努力。

拜託各位,你如果願意,花一點時間和精力,去努力踏進那些有門檻電影的門檻,試著去理解它、貼近它,也許你會品嘗到麻辣鮮香之外更多的感受;若你懶得花時間精力,那麼,請你保持最基本的修養和禮貌,既然不想了解,那就不輕言判斷好嗎?

補充:不懂可以承認,沒啥丟人。不懂卻妄議好壞,就是很可笑且無禮沒教養。一本阿拉伯語小說放在你面前,你看不懂,卻指責它很糟糕,理由就是你看不懂而已,不可笑?拜託,不懂,你去學習嘛,你了解一點不同的電影語言,敘事風格,靜一下心拓展一下審美的趣味,或者你稍微度娘一下嘛,不是每一種華麗都叫普拉達范思哲的,不是每一種美都是你本來就很美。有基本的懂,才有進一步評判好壞的資格好嗎?!

————
補充一點感想:有時候會覺得很慶幸,和侯孝賢這樣的大導演活在同一個時代,能夠身在其中觀察、體會到大導演的作品和時代當下環境、社會文化所產生的碰撞、摩擦甚至矛盾。我想了不起的導演和他們的作品,既是這個時代的作品,卻又不完全屬於這個時代,甚至會與某一個具體的環境格格不入,但是他們最終卻會在歷史的大浪淘沙中閃耀出光輝,得到超越小環境應有的評價,這真是一件有趣不過的事情。


真的好看 ,我和我老婆看完感覺非常爽。

感謝侯孝賢。

不算侯導粉絲,個人比較愛楊德昌。


完全理解覺得不好看的觀眾。


蘇牧老師說過電影可以簡單的看作一個金字塔,由下至上是為商業電影,藝術電影,探索電影。

這是一部藝術電影,不過因為投資大了,所以採取了商業電影的運作方法。


如果此片作為藝術電影在影展或藝展放映,評價不會如此兩極分化。

侯孝賢想拍什麼就拍什麼,有人能買單,這點非常羨慕。

文藝作品的欣賞當然是主觀的,但欣賞需要積累與訓練,真誠覺得我國大眾對文藝作品的欣賞能力是匱乏的。

匿了,不想辯論,也沒什麼好辯論。 無非說點心裡話。


另外,看電影和逼格沒什麼關係,逼格這個詞本身就挺沒有逼格的。 某些標榜自己逼格較高所以喜歡/不喜歡此片的朋友,實在太low。


【窈七信條:漫長遠景的無聊延伸和世界架構的支離破碎】這是我第一次看侯導的片子,如果不出意外,應該也是最後一次。
「在創作的時候,觀眾是不存在的。」侯孝賢如是說,也確實這麼做了。於是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創作時不迎合受眾不諂媚受眾,和創作時不考慮受眾,是完全兩個概念,我厭惡後者。
因為仙六的遊戲很爛而且帶不動,前幾日關同學推薦我看全劇情視頻;昨晚為了治療「看見別人犯傻逼會十分尷尬坐立不安」的毛病,又逼著我快進看完了小時代四。聶隱娘從故事情節到劇情的敘述展開形式,我個人感覺並不比前二者強。
幸好聶隱娘還有漫長的國家地理紀錄片遠景,可以淡化我的尷尬。有趣的是,每當這種長的遠景鏡頭(不是長鏡頭因為毫無調度)出現,用幾十秒渲染一種或肅穆或悠遠的宏大氛圍後,緊隨而來的便是一小段發生在與之前遠景有關聯的場景里的乏味畫面。毫無徵兆,不長不短,其唯一作用就是把之前積澱凝集起的情緒消解掉,再進入下一段長長的遠景。
這部片子的劇情用十分鐘就能講完,因此導演完全摒棄觀眾思維地揮霍鏡頭本還可以理解。可是它連十分鐘的故事也沒有講好。邏輯斷裂,動機曖昧,許多重人物關係壓根提都不提。回來後看網上發的原始劇本,才發現劇情果然是如自己開腦洞想出來那般進行的。為何把原本一個還通順的故事,為了所謂的「唐風骨」「歷史質感」拆得不倫不類支離破碎(比如明明只需要幾秒的情節就能讓故事完整些,非要刪掉改加上一分多鐘緩慢的放洗澡水的過程)。也許,讓觀眾看得雲里霧裡昏昏欲睡,也能算作克制與寫意吧。
若是真的剋制隱晦,有些台詞又為何如此淺顯直接(就不吐槽半文不白有多尷尬了)。印象中聶隱娘只在四處地方說過台詞,其中療傷時說娘娘是青鸞那段感覺完全沒必要,觀眾都看的出什麼意思,何必讓舒淇哭的那麼丑。
懷著複雜情緒看到最後,結尾竟奇異的妥帖。既然從頭到尾都沒有展開,從一處孤獨到處處孤獨,無聲遠逝總好過悲鳴而絕。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喬任梁去世後,網友對楊文軍、車徑行等人的指責,他們是否對這件事負有責任?
劇組真的是個很勢利的地方嗎?
韓寒成為第二個姜文的可能性有多大?
如何評價第52屆金馬最佳新人導演獎畢贛及其作品?

TAG:電影 | 調查類問題 | 導演 | 侯孝賢 | 刺客聶隱娘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