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為何如此被人喜歡?

在這個問題哪幾本書讓你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了巨大改變?得票最高的答案中對此問題中所有答案中的書進行了統計,第一名是《平凡的世界》,是第二名(紅樓夢)的兩倍,而在我的學校,圖書館借閱記錄中,《平凡的世界》也連續數年高居榜首(甚至高於第二名吉米多維奇,汗),這是為什麼呢?這本書有什麼魅力?
我自己是高二時看的,大約2天看完了,雖覺不錯,但也沒什麼格外的感覺


  1. 優秀的故事:難以否認的,《平凡的世界》作為一個故事,太典型而優秀了,錯綜複雜的線索,農村內部,農村與農村外面,孫少平的年輕一代,田福軍一代,各種人物各種經歷各種情結,總有一個打動你的心,
  2. 時勢造」英雄「的背景:
    這部書創作於75~85年,而它的內容也是關於這段時間的,感覺路遙是邊走邊看的樣子,而且作者整個經歷了建國後最為神奇的一個時代,他對社會、對人生的感悟通過這部書表達出來,哪怕是不成熟,也很容易在那個時代的讀者中引起共鳴。
  3. 典型的人物:樓主說沒感覺,我覺得,主要就是因為對這個」孫少平」沒感覺吧,想像得到,一定是個沒有類似經歷的人。很多人例如我,從農村長大,再加上天性不老實不安分,從小就渴望往最遠的地方走,所以很難形容,當我還是一個小屁孩子(初中)看到主人公孫少平畢業的時候說,很想背著很重的地方去遠方,不管是什麼地方,或者去傑克倫敦小說裡面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看到他說想像著自己看到發生大火,自己一定就去救,哪怕一下子就死了也可以的時候是什麼樣的感覺。孫少平這樣的人物,在我心裡種下了理想主義的種子,也讓我後來意識到自己追求的不是所謂世俗的成就而是生命的故事。 好吧,這會說的話有點感性。接著來。孫少平這個人物在很多方面很典型,書的題目是「平凡的世界」,其實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是平凡的,但是我們作為平凡的人該追求什麼樣的生活就是該思考的問題了,為什麼孫少平苦行式的打工,想盡辦法留在城市裡。孫少平為什麼說自己融合了農村和城市的特點?我想,這些東西也是他吸引我的地方之一。 再有,孫少平和田曉霞的愛情故事,我至今為止都深刻的記得當我看到寫田曉霞去世的那段的時候是怎樣的不敢相信,甚至懷疑是印刷錯誤,翻來覆去的看,可是慢慢看下去我知道她不會復活了,當年我正是十幾歲的小毛孩子,也就是情竇初開,而我同時也有那麼一個所謂導師的朋友,難以想像如果我不是遇見她,後來會變成什麼樣子。這部書就這樣恰到好處的打入了一位少年的內心····
  4. 寫實的手法:路遙75年開始寫這個故事,但是當他開始構思的時候,國內的風向已經變了,那個時候整個圈子都在號召新思潮新手法,引進國外的荒誕啊魔幻啊意識流啊等等等等,而開始冷落我們傳統經典的寫實手法,哎哎,比如今天滿世界都在談論的那位文學大家不說話先生,咳咳。所以路遙從一開始就不被看好,《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寫出來的時候交給出版商和作家朋友看,都沒有給路遙好的評價,一個被承認的作家的作品被不承認,可想而知路遙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後來路遙堅持十年寫完三部(那個時候他身體狀況已經相當不好了),就這樣,這部書出版的時候都很不被圈內看好。但是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已經出版這部書就大受讀者歡迎,成千上萬的讀者支持他。其實成書之前,第一部就在廣播上播出,也是大受歡迎,所以說,這部書,實實在在就是讀者頂起來的。回過頭來來想想,挺合理的,當時讀者的口味就算再怎麼正眼看世界,也總得找點自己老祖宗的口味中和一下吧。

再加上各色的人物,經典的場景,各種真實卻又藝術的小情節···
總之,在各種因素綜合作用下,這部書一舉攻進了學生長者工人農民的心,從此以後,黃土高原成了多少年輕人夢想曲的地方,於是他們做著邂逅大眼睛勤勞懂事曉霞金秀蘭香一樣的姑娘的夢,來到了這片颳風一次活埋一回的土地上···
怎麼?您問我怎麼這麼清楚?這您都看不出來!我就是千千萬萬嚮往西北並身體力行的騷年之一嘛!!!
另外,現在想想,這部書剛剛問世的時候,影響的正是我現在這個年紀的大學生高中生,我現在的老師們正是他們那一代,而總結我們同齡人對這部書的態度可以發現,但凡被它影響受它感召的,都是在高中或者初中時代時候讀到的它,大學之後再讀的,就很難有我們這樣強烈的共鳴,可以想見的是,這部書的受眾會越來越年輕化,它的特點決定了它的未來,任何一部書都有其局限,成熟的不只是時代,還有個時代之間同齡的人們。
而路遙至今為止在「主流」圈子裡還是隻言片語,除了陝西作家對他情有獨鍾,這種境況的不止有他,還有王小波。但是這不妨礙他們作品的價值和意義,總有數不清的讀者支持他們。
我非科班出身,只是文學玩票,看到問題即興就寫,讀路遙的書已經是好多年前,就先寫這麼多,日後再改


這本書過譽了。
可能是貼合國家價值觀,所以被媒體推崇。跟風吧。


我一直覺得《肖申克的救贖》是斯皮爾伯格拿《平凡的世界》小說改編的啊,這麼說有人懂哈?


人生只有經歷艱辛,才能看到《平凡的世界》里寫的東西。


「人生的路很漫長,但是關鍵的只有幾步」,這是路遙的精神導師柳青的話,同樣也是我最喜歡的。70後,80後,這兩代人正是經歷了《平凡的世界》中描述的社會劇烈變遷。雖然我在江漢平原的農村長大,卻絲毫沒有和書中描寫的陝北高原的農村有距離感。石圪節公社,雙水村...搶水,農村裡的能人,二流子,等等,幾乎都是我們自己農村生活的真實寫照。非常有幸,我在高中時代讀到了《平凡的世界》,它讓我明白了苦難是一種財富,奮鬥能改變命運!


初看,少平敏感的心吸引了我,於是想要看看這個跟我一樣敏感的孩子是怎樣成長的。繼續瀏覽,少平的堅強,剛毅深深地吸引著我。初看時尚覺得文字上不夠精彩,但越讀越被深深吸引,欲罷不能。現在,他更給我一種力量,讓我在這個平凡的世界強更有勇氣地去創造自己的一片天地。


我還真不喜歡這本書"
沒有任何好感"
感覺一點不貼心"
尤其是中間有段飛碟外星人什麼的"
這書我看了有20多年了吧"
很多記憶模糊了"
就記得這感覺

反倒我有幾個不錯的同學非常喜歡"
只能說閱讀體驗和口味一樣太個人化了"
沒辦法"
紅燒肉你嫌膩也吃不下啊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MDMxMzQ4NQ==mid=203892854idx=1sn=3f9596e0bd8703d5a1d02eca8da36f00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典型知乎體


試圖用小說展現一個時代,雖然對對農村側重稍多,但讀者中也是農村出身,成長起來的多吧,
試圖用小說來展現一種價值,給每個讀者一人觀照自我的鏡子,也是平凡的世界這個名字的深意所在。
小說是作者經歷,思想的側影,閱讀則是一邊照鏡,一邊梳洗。


我覺得大概有這幾個方面

1.對於以漢語作為母語的中國人,讀中國人寫的小說肯定是要容易的多。相信大家都有體會。外國小說幾個冗長的人名地名都會把你搞得暈頭轉向,讀著讀著思緒就不知道飄到何方了,有時候還不得不翻到前面再去確認一下。而讀路遙的小說,那樸實無華的文字,就像在於老者交談一樣,輕鬆愉快。自然而然讀起來就容易許多,也容易接受。

2.宏大的故事背景和切合生活的素材,更容易引起共鳴。書中的起始年代是一個敏感的年代,伴隨著落後的生產制度和一些人的狹隘的思想,以孫家兄弟年輕一代先進的思想與之發生激烈的碰撞。本人在初讀此書時,就好似把少平當成了自己,代入感十分強烈。


對勞動人民的尊重、對生活的熱愛、對夢想的執著、對生活本身真實的反映、對愛情回歸本質的描寫以及面對苦難的人生態度。這些是最打動讀者或觀眾直指人心的東西。
最重要的全劇似乎有給別人一種屌絲終會逆襲的感覺,所以成為很多人的精神食糧。


或許因為它寫的是平凡的世界裡平凡的人的生活故事,而不是總裁校花之類的。


反映人生的苦難,人生需要勞動才能體現其價值,也正是我們這些青年內心感到共鳴的東西。。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客氣等於虛偽」這個認知?
如何評價《陳二狗的妖孽人生》里的三觀?
有人當你面嘲笑你長的丑應當如何回應?
人性是否經得起考驗?

TAG:書籍推薦 | 價值觀 | 人生觀 | 路遙 | 平凡的世界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