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銀行卡時,為什麼很多交易商戶的名稱和店名不相符?是否有可能可以做到相符合?
有時候在刷完卡後,發現手機提示說在某個完全不是店名的地方消費了。最離譜的一次明明是在一家飯店裡,但是交易商戶卻是一家什麼網路公司。
想問問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未來有可能做到店名和交易商戶名稱相符合嗎?
如果是說不同類型的商戶付的費率不同而導致的套碼,那是否有監管呢?
再退一步說,那為什麼不同類型的商戶付的錢需要不同呢?當時設定費率的時候是怎麼考慮的呢?
造成POS單據和消費店名不符的原因主要有兩種:
一、商戶商標和商號不同
一般消費場所,消費者能看到的是商標或品牌,但看不到經營實體的商號。如到優衣庫買衣服,店內各處都有顯目的「優衣庫」或「uniqlo」標識,這就是店家的商標和品牌。消費者挑好衣服刷卡結賬,POS單據上顯示的商家名稱一般是「迅銷(中國)商貿有限公司」,這是優衣庫店面在工商局註冊的商號,有嚴格的命名規則。
為商戶安裝POS的支付清算機構,根據卡組織的會員規則,需要商戶提供基本證照等登記材料,並會根據商戶在政府機關的登記材料——主要是營業執照——確定POS上的顯示信息和系統信息,如商戶名稱。所以,消費者在優衣庫刷卡時看到的是迅銷XX公司,而非優衣庫或uniqlo。而在收單機構系統內,則還會根據商戶營業執照中的經營範圍,結合具體店面的經營業務,對商戶進行行業歸類編碼,由此確定其所需承擔的收單費率標準。如優衣庫的服裝,其MCC碼應該是5699,費率大概0.8%;而如果是酒吧,其MCC碼應該是5813,費率最高時我記得可到3%。
二、商戶移機
如前所述,不同行業的商戶對應不同的MCC碼,承擔的費率也不同,其中存在套利空間和動力。部分高費率MCC碼商戶,有時為了節省成本,會把低費率MCC碼商戶的POS移到自己店面使用,業內稱之為移機,類似信用卡借給別人使用。遇到這種商戶,你很可能發現在酒吧喝完酒刷卡卻刷到了一家文具店,不要驚訝。
這種事情網路支付中也有。前不久我買一個VPN軟體,支付寶結算後收款商戶是河南一家汽車修理店,讓我愣了3秒鐘。
其實銀聯和收單機構一直在打擊移機行為,但難以禁絕。如果有一天,不再根據行業區分費率,或有可能。但這又牽涉到整個信用卡刷卡鏈條中收益和風險承擔問題,實在難以簡單預測。
作為一個深度積分控,刷卡積分當然也是日常生活中最關注的問題之一,可現在的刷卡環境只能用惡劣來形容,套碼簡直令人髮指的無處不在。成因南區熊貓已經解釋過了,那我來說說遇見套碼後的處理方式好了。
.
題主提到的套碼是最簡單且能馬上被發覺的,如果遭遇相關的情況,較真的處理方式是保留小票離店後立馬聯繫發卡行,明確告知有疑問交易要求銀行拒付,同時並告知自己有同金額的**交易未被入賬,要求銀行補錄,之後的事是銀行和商戶及收單機構之間各種撕B的過程,我遇見的有銀行很無奈的告訴我他們沒辦法的,有銀聯來電告知直接免單的,也有商戶輾轉著聯繫上來說給予補償的。
.
比小票商戶和實際消費商戶直接顯示不一致隱藏更深的是收單機構的代理商直接在後台幫助商戶套碼,不只是第三方收單機構,銀聯自己的POS機也被代理商隨意套碼,在這樣的POS上刷卡消費小票絕對和商戶名是一致的,可賬單日的賬單卻面目全非,原本有積分的消費又變成了各種民生類批發類交易了,這時候要求銀行拒付基本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於是微信上的銀聯曬單平台閃亮登場。
怎麼發現隱藏的套碼交易,同樣你需要微信上另一個公眾號:中國銀聯95516
然後進入公眾號點擊右下角的交易查詢
進入交易查詢,輸入交易時使用的卡號和銀行預留手機號碼,按要求填寫交易相關資料
然後顯示的就是銀聯後台真實的交易記錄:
尼瑪,怎麼會是這樣的,我拿到的小票卻是這樣的……
3月22日啊,周日,民生銀行IN卡餐飲5倍積分,我的餐飲卻赤裸裸地變成了超市,所幸當天消費時我用的是62開頭銀聯卡,而且還有個微信公眾號叫:銀聯曬單平台來著,它是這樣的:
進入公眾號,右下角我要曬單:
把相應的信息填寫進去,商戶名稱一定填寫實際消費的商戶名稱,小票拍照上傳
如果該商戶沒被其它人舉報過,你得到的將是:
「交易商戶卻是一家什麼網路公司。」
這個我懷疑是大商戶模式,這個網路公司是個收單的代理。
「未來有可能做到店名和交易商戶名稱相符合嗎?」
在銀聯的規定看來,不符合是不合規的,是不對滴。
「是否有監管呢?」
銀聯監管,這個是小票名不合規,要罰錢的。你可以去銀聯的微信曬單平台舉報,賺話費。
制定這個政策的人認為不同的商戶盈利能力不同,所以把費率劃分不同檔次。這樣貌似合理,也因此由於價格差,有了套碼的問題。費率分檔是套碼的根本原因。但是如果費率統一的話,批發和房產類怎麼處理確實也是個麻煩的事。
這個我要答一記,用最簡單的方式告訴你答案。
因為該商戶申請POS機時,使用的是虛假信息,目的是獲取更低的刷卡費率降低成本。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你的消費是有風險的,所以你可以放心消費。
POS機刷卡都是要收取手續費的,而且這個手續費是從收款方那裡收取。也就是說如果費率為1%,那麼你刷卡消費1000元購買了一件衣服,服裝店只能收到990元的貨款。對於一個月流水100萬的服裝店來說,費率1%和0.5%就會差出5000元,足夠一個員工的工資多了。所以商戶會盡量想辦法降低自己的費率。但是銀聯有規定呀,你服裝零售行業,必須是x%的費率,不能低,那商戶只好用一個虛假企業信息來申報自己的POS機,並通過一個第三方服務商來辦理,就可以拿到低於自己行業規定費率的機器了。
從使用上來說,沒有風險,不用擔心,即使出了問題,也是商家和POS機支付公司需要解決的問題,與消費者無關。業內俗稱套碼。用一個低費率的機子來替代高費率,商家為了省錢。
現在有個微信訂閱號,叫銀聯曬單平台,把你刷卡的pos小票拍照發到上面去,如果查實是套碼,一般會返你100塊錢話費,視消費金額而定。但是注意前提是要是用62開頭的銀聯卡消費的小票才行!
我一般都是在去一些自己感覺可能會套碼的商戶刷卡時,用62的銀聯卡刷,刷中就舉報給返話費。至今已成功多次。
如果相隔太近的時間刷了同一張卡,顯示了很遠的距離,信用卡容易被懷疑套現,會降額度什麼的
不是套碼。
你到淘寶,購買一個手持POS機,100來塊,然後拿來刷自己的信用卡,每刷一次,商戶名稱都不同,大約有30家供隨機選擇。
造成這種情況的直接因素是pos收單費率問題,例如餐飲,酒店,足浴等消費性質行業,刷卡費率較高,某些企業為了迴避高費率,往往會選擇使用其他公司代理的低費率行業pos來收款。這種情況在足療等行業比較普遍,別問我為什麼知道 !另外一個原因是近年支付收單牌照發的很多,造成收單市場魚龍混雜,部分公司還發展代理,進一步造成了pos機布放混亂,所以市面上這種情況就不奇怪了!不過一家企業為了自己長遠利益,品牌考慮,應該規避這樣的行為。
移動POS機。
在銀行上班,前兩天有客戶來辦pos機,他是開賓館的,營業執照是超市批發,用批發辦pos機每筆交易的手續費會少不少,封頂也不一樣。
這就是套碼,最近銀聯在規範市場嚴查套碼公司,你用銀聯卡刷卡(62開頭的)如果發現收款商戶與實際商戶不符的,可以在專門的活動網站上上傳,如果被核實後確實是套碼你就可以有機會獲得100元話費,把你之前的pos單上傳上去吧,不用謝我是雷鋒
對於這種行為銀聯是鼓勵消費者上傳簽購單(是微信還是網站我忘記了)舉報的,銀聯是有獎勵的。
和消費者沒關係。銀聯手續費太高。被逼的。都用第三方,0.4正常0.78。一月10W+,權衡下都知道怎麼選了
某個月信用卡賬單上出來一筆河北承德某招待所的消費,我這輩子都沒去過河北但是工作是常年出差的到處跑的,所以我家領導拿著賬單問我我瞠目結舌說不清了啊,當時正好在北京出差,我無法證明24小時都在北京…而且我死活想不起來那筆費用是幹嘛刷的了。
後來領導選擇了信任是因為他覺得我就算出軌也不會大冬天跑去河北住個80塊的招待所…銀聯是有監管的。如果是電話線撥號的方式,這種移機的情況收單行可以根據電話號碼判斷是否發生了移機;也有可能跟樓上回復的情況一樣,類似優衣庫等是一個集團;還有可能pos極具是一些不規範的第三方收單機構採用的套碼方式
套碼,商家為了省手續費。
飯店是1.25
普通是0.78
兩種可能。
一種是商家為了費率優惠用的其他商戶的pos,這個如果被銀行查到會有一點點麻煩。真的是有一點點麻煩的喲。
還有一種是店名是一個品牌,商戶名稱是公司名稱,一個公司旗下可以有很多品牌,但pos上顯示的是都公司名字。
推薦閱讀:
※名字中有非常用字「?日見」,但該字又屬於通用規範漢字表,辦理銀行卡出現很多麻煩,應該如何處理?
※銀行卡被複制器複製之後,卡上的錢就可以被划走嗎?
※信用卡背面的驗證碼(CVV)為什麼能起到安全保障的作用?跟卡號增加三位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