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的避諱名如果是一個姓,難道全天下姓這個的都要改嗎?
看到東漢嚴光(嚴子陵)原來姓庄,避漢明帝劉庄的諱才改成姓嚴。
那麼,東漢所有姓庄的都要改姓嗎?
對啊。
為避後晉高祖石敬瑭的諱,敬家(敬暉後代)只好改姓。將「敬」一分為二,一支姓「苟」,一支姓「文」。
後晉完蛋以後,敬家人改回原姓。可惜到了北宋,因為趙匡胤他爺爺名叫趙敬,就又給改成了文姓。
為避漢明帝劉庄的諱,姓庄的改姓嚴,譬如你說的庄光改叫嚴光。所以庄姓很多人都知道,庄、嚴很有可能是一家。但也不一定,因為後世有別的姓改姓嚴的,也有別的姓改姓庄的。
那時候莊子也不叫莊子了,叫嚴子。
近人皆知的避諱,就是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這個名了。什麼名都跟著改了,藥材「玄參」改名「元參」,「玄武盪魔大帝」改稱「真武盪魔大帝」,「李玄霸」改叫「李元霸」。至於姓「玄」的,就統統改姓「元」了。
估計是玄燁也很為自己在位時的各種大修避諱而頭疼,怕往後百姓用字不便,因此給後生們起名,都用生僻字。生僻字你再用,那你就是故意的。
皇帝避諱其實各朝代不一樣,譬如明朝,屬於間歇性發作。一會松得跟棉褲腰似的,一會兒緊得菊花都要爆了。
唐代李世民怕百姓用字不便,說避諱的話,只要是「世民」二字不連起來說就沒事。但到了兒子李治即位,為了表示恭敬,就規定「世」「民」二字都要避諱。所以《阿房宮賦》寫的是「人亦念其家」「六國各愛其人」「秦復愛六國之人」。
當然了,不要以為只有古代有避諱,現在也有。分片兒區,有的地方隨便說,有的地方就不行,只要出現了,就給你屏蔽!謝邀~
一般來說,避諱這種事,在宋以前,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有到嚴的過程的。
中間也有一些波折,有時候鬆弛一下,有時候重視一下。
但總體來說,是越來越嚴的。
先以題主提的東漢為例。
東漢和西漢,是避諱制度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看起來很廢話是吧?其實不是。
因為這兩漢帶來了一個對皇帝姓名的避諱要求,即所謂的「諱訓」。
例如:
劉邦,邦字應改為國,《說文》里說,「邦,國也」。
再比如劉恆,恆字應改位常,《說文》里說,「恆,常也」。
再比如劉徹,徹字應改為通,《說文》里說,「徹,通也」。
這是西漢的例子。我們再看東漢的例子:
劉秀,秀則改為茂,這是因為《廣雅》里解釋「秀,茂也」。
劉庄,庄改為嚴,這就是題主找到的這個。改為嚴有個出處,《論語》的「為政篇」集解里有「庄,嚴也」。不少人因此改姓,連莊子被漢人所稱,也要改名嚴子。連帶「老莊」都要改為「老嚴」。
(項羽名籍,他活躍的時期,就有人為了避這個籍字,而把姓改成席。)
因為兩漢君主太多,所以我們不一一列舉了。
說了這些例子,題主不難知道,所謂的避諱是一件多麼大的事情。要知道,在封建的獨裁體制中,這種行為本身就體現了封建制度的專制性。一個字,只許一個人用,在當時那種識字率相當低的情況下,是對有資格識字的人,即那些可能成為統治階級及幫凶的那些人,炫耀封建獨裁者的無上權威的良好工具。
《說文解字》的作者許慎,是東漢中晚期的人,但即使是到了他那個時期,他在他的書里,寫「秀」字條,依然只能寫「上諱」。我們現在看到的版本里加了篆字的那個「秀」字,是後人改上去的。
但是,是不是有這些規定,就一定嚴格執行了呢?
日-)
大家都知道,專制政權也好,還是什麼其他政權也好,都是力圖將各種社會生活控制在手裡的。統治者們都很清楚,只有控制住社會,他們的統治才會穩固。社會生活的發展,往往是無法得到全面的控制的。在各種權力的之間,往往有相當大的空間,可供人們自由發揮。
而事實上,只要統治階級中有了某種特權,這種特權就一定會慢慢擴散開來,從皇帝開始,逐步蔓延到皇族,從皇族甚至蔓延到後族(外戚),從死去的獨裁者的名字避諱蔓延到活著的獨裁者的名字也要避諱。
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是避諱的範圍越來越大,一方面是社會生活的逐步發展,兩者就造成了矛盾。結果就是出現了各種例外的情況,不避諱的情況了。
有一種認識,認為單名的趨勢在兩漢時期非常明顯和避諱有關,因為相比較雙名,單名避諱更容易一些。例如,漢宣帝原始雙名「病己」,元康二年就為了避免大家犯諱,而改單名為詢。
雙名變單名,有不少人懷疑是西漢末王莽規定的(「中國不得有二名」)。但事實上可能王莽只是針對這個發展趨勢做了明確,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單名帶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重名,對各種大姓而言,都是如此。)
還有一種避開避諱的情況,就是引用古代文獻。古代文獻往往誕生在當代乃至當朝以前,今天的避諱古代還沒有。在引用古代文獻的時候,當事人會盡量修改符合今天的要求,但掛一漏萬總是有的。至於到底是不是掛一漏萬,那得去問當事人自己。。。。。。
當然,對照的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前朝的避諱,今朝不必再諱。例如東漢學者著作,寫西漢事,往往就不避諱了。
出現這些情況,就充分說明,封建的專制體制的注意力永遠是注意當下的,對之前之後往往不太重視,而這也就帶來了「管得住口,管不住筆」的問題了。
當然,對比漢代這種字還比較好認,單名也比較好改的時代。宋代的避諱,那叫一個裝逼。
眾所周知,南北朝時期,五胡亂中華,之後進入中原的少數民族人口逐步漢化,大部分人改名改姓都是無所謂避忌怎麼方便怎麼來的(貴族相對比較注意)。單名逐步被雙名取代,就是這個時期的發生的事情。
之後又是隋唐五代,到入宋之後,避諱講究就徹底走上了一個高峰。
隨便舉個例子,宋太祖趙匡胤俗稱趙大,其名應避匡、胤二字。他弟弟本名趙匡義,俗稱「趙二,他就是後來的宋太宗。為避其兄的名諱,於是連個匡字都保不住,改名叫「光義」,這就是趙光義這個名字的由來。
弟弟都保不住名字,何談其他,來幾個冷知識:
廬山當時名匡廬山,因此避諱宋太祖,於是改名廬山。
搞宋代史的人都知道的定國軍,其實是從匡國軍改來的。
廖匡圖這種人名,也要改名為光圖。
(蒙古和北方學者文化素養比較差,編纂《宋史》看見文獻就往上抄抄抄抄抄,管你什麼廖匡圖還是廖光圖。於是《宋史》里既有廖匡圖詩集,又有廖光圖詩,其實這兩個名字是一個人。)
而且還不僅僅是這個字,字體類似的框、眶、筐等十七個字,胤字連同筆畫類似的三十七個字,也給一概避了。
大家想想,門框不能寫門框,眼眶不能寫眼眶,連竹筐都不能叫竹筐了!這日子過得下去么?
這些避諱的字,對宋代社會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擾,是一件非常沒有必要,也毫無意義的事情。
其實,想想今天我們的各種屏蔽字,逼得大家把老司機改成老阿訇,把開車改成講經,把福利改成古蘭經。
於是:
嗯,有意思么?
這就好比老九叫趙構,避諱就避了交「媾」的「媾」。不能交「媾」也就罷了,連「媾」和都不能講了。
有意思,太JB有意思了~!
起名字帶生僻字的,都是好的,比如我大明老朱家的元素周期表起名法,就很方便...
太祖朱元璋為了顯示自己是文化人,從此後子孫後代們取名字要按照五行相生的來啊!
也就是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所以兒子輩是木字輩(朱標、朱棣),孫子輩就是火了(朱允炆、朱高熾),以此類推。
但關鍵問題來了!
你不光要帶偏旁,從朱允炆開始,第二個字皇室是按輩分排的,也就是一代的皇室姓一樣,第二個字的輩分一樣,第三個字要求偏旁一樣,忽然發現字不夠用啊!
於是乎 造字運動開始了
截取了一些明朝王爺的名字:
秦王 朱公錫 永和王 朱慎鐳
封丘王 朱同鉻
魯陽王 朱同鈮 其子 朱安汞
瑞金王 朱在鈉 壽昌王 朱均鐵
宣寧王 朱成鈷 懷仁王 朱成鈀
長陽王 朱恩鈉 益陽王 朱恩銅
沅陵王 朱恩鈰 長垣王 朱恩鉀
慶王 朱帥鋅 弘農王 朱寘鑭
蒙陰王 朱帥鉀 韓王 朱徵釙
稷山王 朱效鈦 內丘王 朱效鋰
唐山王 朱詮鈹 其後 朱效鈀
新野王 朱彌鎘 伊王 朱諟釩
滎陽王 朱翊鉻 定安王 朱成鏻
臨安王 朱勤烷 楚王 朱孟烷
永川王 朱悅烯 安昌王 朱定烷(話說起名叫註定完真的好嗎....)
上面總結轉自搜狐
我說一個吧,孔子的兒子叫孔鯉,因為孔子生孩子的時候國君給他送來一條鯉魚表示祝賀。在曲阜,為了避孔家諱,鯉魚叫紅魚,一點也阻止不了曲阜人和孔家後代對「紅燒紅魚」的熱愛。
還有,曲阜穆斯林比較多,漢人把豬肉改叫「蟹肉」,和穆斯林吃飯,只要說吃蟹肉就沒事,不能說吃豬肉。。。。還記得剛上大學的時候,看見餐廳賣「蟹肉蒸包」,我還以為真是螃蟹肉,結果。。。。唉,都是淚
觀世音菩薩,唐代為了避諱李世民,改名叫觀音。
菩薩都得避諱,你一小老百姓敢不避諱?
五代十國時,吳越王名錢鏐(liú)。為了避諱,境內劉姓均改姓為金(劉字繁體劉左下部分)。有些地方發展出「活金死劉」的習俗,活人姓金,死後刻墓碑、寫族譜一律改回劉姓。
不僅避皇帝諱,還要避聖人諱。
全真教的長春真人丘處機,祖上避聖人孔丘的諱而改姓為邱。至今丘處機、邱處機兩種寫法混用,道觀里也有丘祖殿、邱祖殿。
歷史上,「丘」改「邱」共三次:
第一次是西漢時期,當時廢除百家,獨尊儒術,為避孔「丘」諱,朝廷頒詔改「丘」為「邱」。
第二次是金明昌三年(1192)修曲阜孔廟時,命臣庶迴避孔「丘」之名,其域內「丘」姓改為「邱」姓。
第三次是雍正三年(1725),這次影響最大、範圍最廣,雍正帝詔令「丘」改為「邱」姓。
何止皇帝。
沒聽過,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嘛。
其實是宋代一太守名字里有個登字,很多人沒有避諱,被體罰,大家就說,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言登。
馮道的門客講道德經,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為了避諱馮道,為了避諱也只能說,不敢說,可不敢說,非常不敢說。
明朝的皇帝多自覺啊,愣是弄出了元素周期表。
你們猜我是犯了誰的名諱才經常被關小黑屋?
當然是戰國時期衛國名將苟變咯。
越南陳朝取代李朝的第八年,實際掌權的陳守度以太宗陳煚的祖父諱李為由,將李朝改為「阮朝」。如陳朝年間成書的《越史略》就有一卷《阮紀》,這裡的阮朝正是李朝。李姓自然也不能倖免,通常認為,這次大規模的改姓,為越南阮姓貢獻了大量人口基礎。不過,也不排除這次改姓是有限的,有條件的。
陳守度的行為,一直被視為借頒諱之名繼續剷除李氏勢力,「絕民之望李氏」。在筆者看來,借避諱來剷除異己勢力,是名正言順的好機會,不用白不用。
(建中八年)夏六月,頒國諱、廟諱。元祖諱李,因改李朝為阮朝,且絕民之望李氏也。(《大越史記全書·陳紀·太宗皇帝》)
圖為:陳守度范劍(示範持劍的姿勢水平)
陳朝相關:
暴飲暴食:惠慈太后為什麼非要立楊日禮?
何止天下都得改,就是「天上」也得改啊~
漢文帝姓劉名恆,當時后羿飛到天上成仙的媳婦兒是叫「姮娥」的,為了避漢文帝的諱,就改成了「嫦娥」……以至於後來李商隱都唐朝了還是寫的「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當然,以至於到了今天我們還是叫「嫦娥」的,就為了避一個皇帝的諱被改名兩千多年
陳垣《史諱舉例》:
第五避諱改姓例
避諱改姓之例甚多,俗說相傳,有不盡足據者。《通志氏族略》云:
籍氏避項羽諱,改為席氏。
奭氏避漢元帝諱,改為盛氏。
庄氏避漢明帝諱,改為嚴氏。
慶氏避漢安帝父諱,改為賀氏。
師氏避晉景帝諱,改為帥氏。
姬氏避唐明皇諱,改為周氏。
弘氏避唐明皇諱,改為洪氏。
淳于氏避唐憲宗諱,改為於氏。
啖氏避唐武宗諱,改為澹氏。
按《元和姓纂》一,弘氏避高宗太子弘卒謚孝敬皇帝諱,改為洪氏,非避唐明皇諱也。
《梁溪漫志》三云:「閩人避王審知諱,沈字去水為尤,二姓實一姓也。」然《吳志陸遜傳》有鄱陽賊帥尤突,則尤姓由來遠矣。
《聞見後錄》廿一云:「文彥博本姓敬,其曾大父避石晉諱,更姓文,至漢複姓敬。入宋,其大父避翼祖諱,又更姓文。」
《揮麈前錄》三云:「宋高宗中興之初,蜀中有大族犯御嫌名,而遊宦參差不齊,倉卒之間,各易其姓。仍其字而更其音者句濤也;加金字者鉤光祖也;加絲字者絇紡也;加草字者苟諶也;改為勾者勾思也;增而為句龍者如淵也。繇是析為數家,累世之後,將不復別。」
新版知乎真難看……
關於這個問題不少答主已經說的很全面了,我就說個關於【庄改嚴】鬧出的笑話吧。
西漢末年蜀地有個隱士叫庄君平,這人在東漢因為避諱改稱嚴君平,班固在漢書里記載了他的事迹。他寫有一本書【老子指歸】,是老子的一種注本,目前該書只存前面德經部分,後半道經部分已經散佚。本書正文之前有【君平說二經目】,內容不多,算是自序,該段內容以【莊子曰】起頭。莊子本是庄君平自稱,東漢庄君平改稱嚴君平,但本書里的【莊子】卻沒改為【嚴子】,後來有人整理莊子逸文,就把這一小段文字給錯收了。
就說我本家吧,原本姓劉,後來為了避諱吳越皇帝錢鏐,全改成姓金了
元宵剛過,說個和這個節日有關的故事吧。
大家都知道,正月十五元宵節,北有元宵南有湯圓,產物相似,寓意團圓。
1913年,袁世凱公投成功,成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可是,袁世凱在做了大總統之後心猶未甘,還想當皇帝,因美夢不能成真,終日煩惱。
於是,他開始忌諱,開始惶惶而不得。他忌諱一切令他大總統地位不補的東西,忌諱一些他認為不好的東西。
在那個年代,元宵和湯圓的具體做法也沒做系統區分,甚至同一個東西,就是這兩個稱呼隨便叫都一樣。
於是,這小糰子成為了袁世凱第一波忌諱的受害者,「元宵」與「袁消」諧音,「湯圓」與「劏袁」諧音。這段時間,這小糰子均被叫作「湯糰」。
所以說,忌諱的不止要改名換姓,你是什麼東西,也不由你說。
可參看陳垣先生的《史諱舉例》,上面答主所說的所有問題陳垣先生都做過研究。
別說是皇帝了,州長該避諱都得改。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咋來的?州長名字裡帶個登字,全州禁止出現同音字,元宵節只能貼告示:本州可以放火三日。。
我們姓邱的,本來姓丘,因為孔夫子叫孔丘,就改成邱了。
後來也有改回去的,比如丘逢甲。
現在邱和丘,都有,是一家。
所以那一年「除夕」要上班?
少年你說對了,事實上不僅僅是皇帝自己的名字……
中國歷代都是比較推崇儒家的大家都知道吧,那麼作為代表人物的孔子的名字——丘,就很不幸成為了避諱的姓氏,至今為止最大的一次避諱更改發生在雍正朝,不僅不能發出qiu的音,還要改字成為邱,甚至還要加一個圈?把字抱起來……
反正族譜上是這麼寫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