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安史之亂時,哥舒翰帶領的隴右,河西鎮的軍隊正面對決打不過安祿山的叛軍?

從唐朝的整個戰爭史來看,隴右,河西鎮的兵力長期與吐蕃作戰,應該不比安祿山的軍隊差很多啊?
隴右節度使_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2065419.htm


對這一戰的勝敗很多人都想的太簡單了,我聽過一句話,勝利總會有很多父親,失敗卻無人認領。潼關之戰敗的慘到不能再慘,所以事後除了唐玄宗外沒人出來認領自己支持過這一戰。就象靖康恥之後,連蔡京的兒子都要著書立說信誓旦旦,他老爹從來是反對宋軍破盟北伐的。然而事實呢?

唐玄宗好歹是一代明君,王朝的興衰和剿滅叛軍也關係著他的根本利益,相信沒人認為唐玄宗下令潼關大軍出關迎戰是因為長安住膩了,為了讓潼關失守長安淪陷好去從沒去過的成都旅遊散散心吧?

那麼唐玄宗真的會愚蠢到派一些烏合之眾去出潼關送死嗎?不要忘記,封常清高仙芝放棄陝州退守潼關,雖然唐玄宗殺了封高,但是也沒有讓潼關守軍出關去送死啊。所以我們首先要看看唐玄宗眼裡的局勢是什麼樣?

首先,叛軍的攻勢已經得到遏制,戰線已經在潼關和南陽穩定下來了。

其次,河東朔方唐軍大舉出擊抄叛軍後路的戰略,已經得到了階段性的成功。叛軍洛陽基地和幽州老巢的聯繫已經被切斷。

其三空間換時間已經奏效,河西隴右的精銳唐軍已經趕到,潼關唐軍已經集結了20萬之眾的龐大兵力,這個兵力規模已經超過了安史叛軍戰前兵力總和,和歷史北周滅北齊和唐太宗滅鄭夏洛陽之戰兵力差不多了,而且其中不乏河西隴右的精銳老兵。

其四,安祿山準備放棄洛陽,回救根本之地的幽州,據說主力已經撤退,潼關當面只有少數斷後的部隊。

綜上所述,潼關叛軍出關收復洛陽,和河北唐軍前後夾擊回援的安祿山大軍,有什麼問題嗎?

1、事實上,史書記載的很清楚,安祿山確實考慮放棄洛陽的問題只是還沒決定而已。但是如果局勢進一步惡化,不會有人認為安祿山是個傻瓜,傻傻的原地不動等著郭李帶兵攻克幽州帶著叛軍家屬南下合圍洛陽吧?

2、潼關大軍兵力已經超過安史叛軍總和,兵力遠超過郭李,而且主力是河西隴右和吐蕃多年大戰的精銳,這絕對不是之前高仙芝帶的那幾萬魚腩兵。就算不能一舉滅敵,但是收復洛陽沒啥問題吧,再退而求其次,就算失敗,以哥舒翰的能力也不至於大挫吧?

3、難道要讓安祿山帶著十多萬叛軍放棄洛陽渡河北上,讓郭李一邊頓兵堅城之下,一邊被叛軍主力從後夾擊腹背受敵?然後潼關唐軍20萬大軍原地不動,如果不知道歷史的,誰不會認為這是個大笑話呢?

潼關之戰之所以敗的那麼慘,關鍵是一方面潼關軍隊是河西隴右唐軍老兵和之前招募的高仙芝封常清帶的新軍合兵的產物。一方面哥舒翰身體不行,無法全力準備戰爭,而哥舒翰手下則矛盾重重。一個綿羊帶這70頭獅子和30隻綿羊,這個如果不認真觀察內部,是看不出來的。

另外我不太相信郭李真的建議潼關守軍不要出動,這多半是事後諸葛亮。戰前如果真如史書說的只有楊國忠(正常人腦子沒進水的都知道他不懂軍事,唐玄宗會不知道?)贊成出兵,而一線將領哥舒翰郭子儀等等都反對潼關出兵,唐玄宗好歹也是當了40年皇帝的一代明君,這種情況會支持不懂軍事的楊國忠?讀歷史是為了了解歷史不是為了收穫歷史大人物多腦殘的廉價優越感的。


@魏喵俠 在評論里補充了題目的本意:

我認為答案是:因為雙方並不是在平原上擺開車馬真刀真槍的剛正面呀!

我們來看一下新唐書是怎麼描述靈寶之戰的(摘自新唐書:列傳第六十 哥舒高封):
賊將崔乾祐守陝郡,仆旗鼓,羸師以誘戰。覘者曰:「賊無備,可圖也。」帝信之,詔翰進討。翰報曰:「祿山慣用兵,今始為逆,不能無備,是陰計誘我。賊遠來,利在速戰。王師堅守,毋輕出關,計之上也。且四方兵未集,宜觀事勢,不必速。」

當是時,祿山雖盜河、洛,所過殘殺,人人怨之,淹時月不能進尺寸地。又郭子儀、李光弼兵益進,取常山十數郡。祿山始悔反矣,將還幽州以自固。而國忠計迫,謬說帝趣翰出潼關復陝、洛。時子儀、光弼遙計曰:「翰病且耄,賊素知之,諸軍烏合不足戰。今賊悉銳兵南破宛、洛,而以餘眾守幽州,吾直搗之,覆其巢窟,質叛族以招逆徒,祿山之首可致。若師出潼關,變生京師,天下怠矣。」乃極言請翰固關無出軍。而帝入國忠之言,使使者趣戰,項背相望也。翰窘不知所出。六月,引而東,慟哭出關,次靈寶西原,與乾祐戰。由關門七十里,道險隘,其南薄山,北阻河,賊以數千人先伏險。翰浮舟中流以觀軍,謂乾祐兵寡,易之,促士卒進,道岨無行列。賊乘高頹石下擊,殺士甚眾。翰與良丘登北阜,以軍三萬夾河鳴鼓,思禮等以精卒居前,余軍十萬次之。乾祐為陣,十十五五,或卻或進,而陌刀五千列陣後。王師視其陣無法,指觀嗤笑,曰:「禽賊乃會食。」


及戰,乾祐旗少偃,如欲遁者,王師懈,不為備。伏忽起薄戰,皆奮死斗。翰以氈蒙馬車,畫龍虎,飾金銀爪目,將駭賊,掎戈矢逐北。賊負薪塞路,順風火其車,熛焱熾突,騰煙如夜,士不復相辨,自相鬥殺,屍血狼籍,久乃悟。又棄甲奔山谷及陷河死者十一二。有糧艘百餘,軍爭濟,艘輒沉,至縛矛盾乘以度,喧叫振天地。賊乘之,奔潰略盡。始,斗門有三塹,廣二丈,深一丈,士馬奔籥相壓迮,少選塹平,後至者踐之以入。


下面是譯文(譯文摘自網路):

叛軍將領崔乾駐紮在陝郡,隱蔽了軍隊,只布置一點弱兵來引誘唐軍進攻。間諜報告說:「叛軍沒有防備,可以進攻。」皇帝相信了,下詔命哥舒翰進兵討伐。哥舒翰報告說「:安祿山長期帶兵,現剛稱帝,不會沒有準備,這是他用計引誘我們。叛軍從遠處來,有利在速戰。我軍只應堅守,不應輕率出關,這是上策。況且各地的軍隊還沒集中,應該觀察局勢,不必速戰。」

這時,安祿山雖然攻佔了河北、洛陽,但所過之處殺人如麻,人們都恨他,因此很長時間沒能攻佔一點地方。加上郭子儀、李光弼的軍隊繼續前進,攻佔了常山等十多個郡。安祿山開始後悔不該反叛了,準備回到幽州去固守。但楊國忠擔心哥舒翰算計自己,胡亂勸皇帝催他出潼關去收復陝州、洛陽。當時郭子儀、李光弼在河北分析說:「哥舒翰有病並且年邁,叛賊都知道,部下各軍都是匆忙集中的不能力戰。現叛軍用全部精兵南攻宛丘、洛陽,而用剩餘的軍隊守衛幽州,我們直攻幽州,搗毀他們的巢穴,將叛軍的親屬抓住招降叛軍,安祿山的頭就可到手。如果哥舒翰的軍隊出了潼關,京城出了問題,天下就危險了。」於是極力請求令哥舒翰固守潼關不要出兵。但皇帝聽了楊國忠的話,派使者催促出兵,一個使者接著一個。哥舒翰被逼得沒有辦法。六月份,率軍東征,大哭著出了潼關,駐紮在靈寶縣的西原,與崔乾會戰。從潼關出去十七里遠,路險且窄,路南邊是山,北邊是黃河,叛軍派幾千人先埋伏在險要地方。哥舒翰坐船在河中觀察情況,認為崔乾的軍隊少,輕視他們,催軍隊進兵,路險隊伍亂了。叛軍登高推岩石砸下來,砸死很多士兵。哥舒翰和田良丘登上北岸的山丘,率兵三萬隔河擊鼓,王思禮率精兵在前邊,其餘十萬軍隊在後邊。崔乾布陣,有的一行十人,有的五人,有的後退,有的前進,但將五千精銳的長刀手排在陣後,唐軍見叛軍軍陣混亂,指著看並且嘲笑他們,說道「:抓住敵將再會餐。」

開戰後,崔乾軍旗幟有些歪倒下去,像想逃跑的樣子,唐軍鬆懈了,沒有防備。叛軍伏兵突然殺出近戰,並且都拚命作戰。哥舒翰用毛氈蒙著馬車,上面畫上龍和虎,裝飾有金銀的爪子和眼睛,想驚嚇叛軍,士兵拿著戈和箭準備追擊。叛軍用柴草塞住道路,順風放火燒車,烈焰衝天,黑煙滿天,士兵不能互相辨別,自相砍殺,死傷累累,很長時間才弄明白,同時丟掉鎧甲跑到山谷里和掉到河裡淹死了的有十分之一二。黃河中有運糧船一百多艘,士兵們搶著上船,船都壓沉了,甚至有人把長矛盾牌綁起來坐著渡河,哭叫聲驚天動地叛軍乘機進攻,唐軍都逃跑了。先前,關門口有三道壕溝,寬兩丈,深一丈,人和馬逃跑時都跌了進去,一會兒都填滿了,後到的人就踏著死屍逃進關內。

下面是百度百科的描述:

755年(天寶十四年)十二月,唐玄宗在洛陽失守之後,聽信宦官監軍邊令誠的讒言,殺大將封常清、高仙芝,起用病廢在家的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為兵馬副元帥,令其率軍20萬,鎮守潼關。潼關地形險要,易守難攻。哥舒翰進駐潼關後,立即加固城防,深溝高壘,閉關固守。天寶十五載正月,安祿山命其子安慶緒率兵攻潼關,被哥舒翰擊退。安軍主力被阻於潼關數月,不能西進。安祿山見強攻不行,便命崔乾佑將老弱病殘的士卒屯於陝郡(治今河南三門峽市西),而將精銳部隊隱蔽起來,想誘使哥舒翰棄險出戰。五月,唐玄宗接到叛將崔乾佑在陝郡「兵不滿四千,皆贏弱無備」的情報,就遣使令哥舒翰出兵收復陝洛。哥舒翰立即上書玄宗,認為:安祿山久慣用兵,今起兵叛亂,不會不作準備,一定是用羸師弱卒來引誘我們,如若進兵,正好中計。況且叛軍遠來,利在速戰;官軍憑藉潼關天險,利在堅守。故主張在潼關據險固守,以打破叛軍的速決企圖,待其兵力削弱,內部發生變亂時,再大舉反攻。郭子儀、李光弼也認為潼關只宜堅守,不可輕出。主張引朔方軍北取范陽,覆叛軍巢穴,促使叛軍內部潰散。但是,宰相楊國忠卻懷疑哥舒翰意在謀己,便對唐宗說,哥舒翰按兵不動,會坐失良機。玄宗輕信讒言,便連續派遣中使催哥舒翰出戰。
哥舒翰被迫於六月初四領兵出關,初七,在靈寶西原與崔乾佑部相遇。靈寶南面靠山,北臨黃河,中間是一條70里長的狹窄山道。崔乾佑預先把精兵埋伏在南面山上,於初八領兵與唐軍決戰。唐軍以王思禮等率精兵5萬在前,龐忠等率10萬大軍繼後,另派3萬人在黃河北岸高處擊鼓助攻。兩軍相交,唐軍見叛軍陣勢不整,偃旗欲逃,便長驅直進,結果被誘進隘路。叛軍伏兵突起,從山上投下滾木檑石,唐軍士卒擁擠於隘道,難以展開,死傷甚眾。哥舒翰急令氈車在前面衝擊,企圖打開了一條進路,但被叛軍用縱火焚燒的草車堵塞不得前進。唐軍被煙焰迷目,看不清目標,以為叛軍在濃煙中,便亂髮弩箭,直到日落矢盡,才知中計。這時,崔乾佑命同羅精騎從南面山谷迂迴到官軍背後殺出,唐軍前後受擊,亂作一團,有的棄甲逃入山谷,有的被擠入黃河淹死,絕望的號叫聲驚天駭地,一片慘狀。唐後軍見前軍大敗,不戰自潰。黃河北岸的唐軍見勢不利,也紛紛潰散。哥舒翰只帶數百騎狼狽逃回潼關。唐軍將近20萬軍隊,逃回潼關的只有8000餘人。初九,崔乾佑攻佔潼關,哥舒翰被部將挾持至洛陽,投降了安祿山。

————————————————————————————————————————

再來看一下地形。哥舒翰據守潼關,但是皇帝命他出兵收復陝州(今三門峽)、洛陽。實際決戰的地點是靈寶西原,靈寶西原北臨黃河,南面臨山。

哥舒翰沒有辦法,只有出兵。畢竟封常清、高仙芝前車之鑒,被伏擊也只有硬抗。古代士兵作戰時,地形優勢能起到多大作用我也不用細說。潼關能擋叛軍數月,是依託潼關地形險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可是李隆基逼迫哥舒翰放棄自己優勢,出門去讓對方夾擊,自然是有去無回。雙方都是主場無敵的存在,誰去對方的主場誰就輸了。
再考慮到安祿山是叛軍,軍心士氣並不在他這邊。如果長期打不下潼關,自然軍心動搖,而且他也不能無視李光弼和郭子儀,專心一直打潼關。所以拖下去對安祿山是及其不利的。
排名第一的匿名用戶說:
3、哥舒翰和手下一看就知道是安祿山故意以老弱殘兵示弱,誘敵之計,但唐玄宗下令出關決戰後,哥舒翰心態就變了,本來打一下老弱病殘,贏了見好就收就行了,但他明知有詐還連追三天三夜,這根本不像一個邊關大將所為,估計本身己經有以死報國的心了。這點我不能苟同。如果出門打一下老弱病殘就回去繼續守,跟沒打一樣,就是在耍皇上玩,屬於花樣作死。楊國忠勸李隆基的命令是收復陝州和洛陽,哥舒翰是被逼無奈只能一路往前沖,中埋伏是必然的。


「勝利總會有很多父親,失敗卻無人認領。」

這話用在靈寶之戰上,你確定你不是在搞笑嗎?
靈寶之戰的責任分配很清楚:唐玄宗 楊國忠 哥舒翰
責任程度按順序遞減。

靈寶之戰_百度百科


題主的想法一開始就是不對的,古代戰爭不是拼兵力,而是拼指揮藝術。當然兵力也不是不重要,但兵力絕不是最重要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多了去了。所以才有「三軍易得,一將難求」的說法。


我就說一件事來佐證我的觀點。明朝土木堡之變,明英宗御駕親征,帶領的是明朝最精銳的部隊---京師三大營: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步兵騎兵應有盡有,還有神機營專習火器,是成祖朱棣留下的精銳。明英宗除了擁有一流的軍隊,還在數量上佔有優勢,據《明史紀事本末》,「官軍五十餘萬人」,打個折扣,也是二十萬大軍;蒙古的也先呢?不過三萬。結果怎麼樣?

明朝幾乎全軍覆沒, 騾馬二十餘萬並衣甲器械輜重盡為也先掠奪。 英宗被俘,也先一路南下,直逼京師。如果不是有于謙誓死守城,大概南明會提前200年到來。


古代戰爭,放棄己方有利地形,主動出擊是兵家大忌,臨陣殺將也是。而這兩個錯誤玄宗都犯了。

玄宗所謂一代明君,指的是政治方面,而且是在開元時期,軍事上並非如此。

如果玄宗真的那麼英明,考慮到了長樂夜未央所說的所有情況,並且是因為無法開上帝視角才決策失敗,那我倒要好好問問了。

  • 封常清多次要求見玄宗,親自陳述前方情況,玄宗為何不見?
  • 高仙芝封常清都是忠心耿耿的名將,玄宗為什麼只憑藉邊令誠的一面之詞,就下令處斬這兩位既忠心耿耿,又擅長軍事的名將?

因為玄宗是一代明君?

哦,長樂夜未央又要說是因為高仙芝封常清作戰不力是吧,那我又要問了:

  • 高仙芝封常清為什麼作戰不力?是指揮失誤嗎?

不是,是因為玄宗給了安祿山最好的裝備,讓他兵強馬壯,並且聲勢浩大,同時給了封常清高仙芝最垃圾的裝備,封常清的士兵去取槍的時候,槍都已經腐朽了,不得已用木棍和叛賊作戰,會戰敗是封常清高仙芝的錯?

為什麼放棄大好山河不守,而是回守潼關?封常清說得很清楚了:

「累日血戰,賊鋒不可當。且潼關無兵,若狂寇奔突,則京師危矣。宜棄此守,急保潼關。」

要不是高仙芝及時回守潼關,一代明君玄宗就直接gg了。

任何時代將領出現這種愚蠢透頂的失敗,唯一的原因只能是自己無能,然後被送上軍事法庭。

無論是新舊唐書、資治通鑒,記載都是玄宗哥舒翰出關,到了這裡竟然變成唯一原因是將領無能了。

楊國忠恐其謀己,屢奏使出兵。上久處太平,不練軍事,既為國忠眩惑,中使相繼督責。翰不得已,引師出關。

國忠疑翰謀已,言於上,以賊方無備,而翰逗留,將失機會。上以為然,續遣中使趣之,項背相望。翰不得已,撫膺慟哭;丙戌,引兵出關。

沒什麼好洗的,玄宗是靈寶之戰第一責任人,毫無爭議。

========

而玄宗的另一個習慣是盡量不獨斷,有什麼事徵求宰相的意見,一個宰相不同意就問另一個,總要有一個宰相同意之後,他才會付諸行動。宋景總是反對他,他就找姚崇支持自己;張九齡總是反對他,他就找李林甫支持自己。

所以這時楊國忠的作用就非常明顯了,楊國忠明顯是支持哥舒翰出關的,哥舒翰如果繼續留在關內,不知道會不會哪天就對自己下手——就像對安思順那樣。

第二責任人,楊國忠。

========

第三責任人,哥舒翰。

哥舒翰非常不得已,哥舒翰的問題比較複雜,不想多講。成王敗寇,哥舒翰也確實是出關的實際執行者,他不得不對靈寶之戰唐軍的大敗負責任。

=========

前面說過一次明朝了,再說一次。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是在農民起義軍攻破北京後,自縊身亡的。而明史對明朝的記載是,傳庭死,而明亡矣。孫傳庭曾經將起義軍按在地上摩擦,初代闖王高迎祥就是被他打敗俘虜的,二代闖王李自成被孫傳庭在潼關南原以重兵埋伏,使闖王李自成部幾乎全軍覆沒,李自成僅以18騎兵突圍而走。

就是這麼強大的存在,最後是怎麼死的?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孫傳庭最後是想要守潼關,卻被崇禎逼著岀戰,於是在潼關外中了埋伏,兵敗戰死。


擴展:

古代打仗的陣型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 孟德爾的回答 - 知乎

古代部隊非常強調士氣的作用,一旦被衝散,士兵就無法關注正前方,會被敵人從側面幹掉,10個人排好,100個人都沖不散,10個人分散開,對方只要10個人就可以對付你。

當年哥舒翰的石堡城之戰,百度百科是這麼說的(注意黑體部分):

天寶八年(749年)六月,一場攻堅戰打響了,唐軍加上突厥阿布思部共有兵力六萬三千人,而吐蕃守軍僅僅數百人,但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吐蕃人據險而守,他們貯藏了足夠的檑木和滾石,牢牢封鎖了通往城中的唯一山道。唐軍猛攻數日,死傷枕籍,仍然不能得手。哥舒翰焦急萬分,他要殺一儆百,拿攻城先鋒官高秀岩、張守瑜開刀。高秀岩、張守瑜懇求寬限三日,如果到期不克,甘心伏罪。唐軍不惜一切代價,發起一輪又一輪的衝鋒,死傷數萬人之後,終於如期攻下了石堡城。

此事雙方交戰人數有爭議,但古代戰爭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可以去看看靈寶之戰的記載,當哥舒翰的軍隊中埋伏後,前軍已經是自相殘殺的狀態,後軍直接潰敗,退回潼關時還中了自己挖的塹壕。古代打仗,打的就是地形、陣型和士氣,結果這些都失去了,唯有一敗塗地。

非常欽佩長樂夜未央強大的洗地能力,凡是對玄宗有利的一律迴避,甚至「我不太相信」「玄宗會不知道?」「多半是馬後炮」。

正常人腦子沒進水的都知道他不懂軍事,唐玄宗會不知道?

對不起,就不是玄宗支持楊國忠,而是玄宗找來楊國忠支持他。

讀歷史是為了了解歷史不是為了收穫歷史大人物多腦殘的廉價優越感的,這句話原封不動地還給你。

我可以容忍無知,我也喜歡玄宗,認為玄宗也有玄宗的可憐之處,但我無法容忍對封常清這樣的愛國名將、大唐脊樑進行詆毀。

拉黑了,就這樣。


唐代長安城的防禦力為什麼這麼差? - 真田左衛門佐幸村的回答 - 知乎


因為哥舒翰率領的並不是真正的隴右/河西軍啊,你說的隴右河西,應該是指青海一帶,上百年來流血不斷,一直在跟吐蕃死磕的唐軍吧??

唐玄宗時,因為可以出將入相,為了獲得皇帝賞識,邊將經常對外開戰。
邊疆地區的唐軍,戰爭最頻繁的是河西隴右一帶,就是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的石堡城那個片區。
其次是安西北庭,但是因為安西北庭要制衡的天山南北並沒有太強大的敵人,所以安西北庭的軍力,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比不過河西隴右軍區,所以嚴格上來講,天下精兵強將,以河西隴右為第一,以東北安祿山史思明軍區、安西北庭軍區並列第二。

但是為什麼安史之亂中,沒見安西北庭都護府發生作用呢?河西隴右也沒什麼卵用!
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都是當時的天下名將,任何一個都可以獨擋一方!

這裡面的問題我認為主要在於以下幾點:

1:封常清一開始輕敵大意,要知道封常清當時身份是安西節度使,因為高仙芝在怛羅斯戰敗,高仙芝被調回長安閑置一邊,由於高仙芝的推薦,封常清接管安西都護府。封常清因為滅大勃律戰績輝煌,把高仙芝丟在怛羅斯的臉面掙回來了。所以回京述職。正好遇到安史之亂「漁陽顰鼓動地來」!封常清就在玄宗面全誇下海口,說他去前線,指日滅賊!封常清誇下海口的原因其實也可以理解,當時唐朝征服天下已有一百多年了,無人不服。而且玄宗是公認的一代英主,命也很長,天下承平日久。沒有人會對李家失去信心。唐朝此時處於帝國的極盛巔峰狀態。所有人都認為安史之亂只是個小叛亂,要不了半年就可以撲滅。帝國歌舞昇平照舊!所以封常清才會誇下海口,而且封常清不是趙括,封常清在安西從軍數十年,是高仙芝一手提拔的,從底層靠軍功自我奮鬥爬起來當上安西都護的!但封常清僅僅是個軍人,封常清數十年遠在邊塞,根本不知道東北的情況,也不清楚內陸的空虛。封常清抵達洛陽以後,收集殘兵敗將,逃都來不及!洛陽是四戰之地,無險可守。封常清在洛陽與安祿山軍隊交戰,大敗而歸!他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知道唐朝內陸空虛,根本沒有任何軍隊可以抵抗安祿山的野戰軍隊。所以他當機立斷一溜煙的大撤退,退回潼關。他對前線的認識就是堅守函谷關天險。自古以來,函谷關被稱為天下第一雄關,幾乎沒有軍隊可以正面攻破。封常清死守潼關的目的,也是為了讓帝國中央喘口氣,以待敵之可勝。但是唐玄宗不聽,貶封常清為庶民,白衣從軍,在高仙芝帳下聽命。是了,唐玄宗緊接著派前安西軍都護高仙芝去前線,命高仙芝出潼關迎敵!高仙芝跟封常清是老搭檔,到了前線就知道不可以出擊。然後李隆基就派宦官邊令誠帶聖旨去潼關把高仙芝和封常清一起宰了。接著把哥舒翰派去了。哥舒翰此事年紀已經很大了,早已不必橫行青海時的猛將了。有高仙芝、封常清的頭顱擺在那裡,哥舒翰必須出戰。結果很明顯,一戰就敗,還被活捉了。。。然後就是潼關被破,李隆基一溜煙往四川逃命去了。

2:通過第一個的內容描述就可以看出來,光是有名將,沒有足以執行名將軍事思維的精兵,根本沒什麼卵用。哥舒翰帶領的並不是隴右、河西的精兵,在潼關前線的是洛陽收集的殘兵敗將。東都洛陽原來的駐防軍隊就是從未經歷過戰爭的內陸飯桶兵。如果哥舒翰率領的是隴右河西當年隨他征戰青海的百戰精銳,那麼潼關之戰不會打成那個鬼樣子。如果封常清率領的是安西北庭的邊軍,那麼洛陽之戰也不會那麼慘敗。

3:由於安西都護府在兩年前的軍事行動怛羅斯會戰之中慘敗,安西軍的主力精銳幾乎全軍覆沒。所以不說距離遠,就算要調也調不回來。安西軍並沒有恢復到怛羅斯之前的戰力。以後就不用說了,因為安史之亂,安西北庭邊軍內調,後來李嗣業帶著安西軍回到關中勤王作戰(大約5000左右),那時天下已經亂成一團漿糊,5000安西軍跟隨李嗣業這麼個戰術指揮官,根本沒什麼卵用。河西隴右軍在安史之亂的前期因為要駐防青海前線與吐蕃對峙,沒有回調。後來唐肅宗在靈武即位,召集天下軍隊勤王。河西隴右軍隊就回調了。河西隴右回調的軍隊至此追隨郭子儀、李光弼征戰天下,是最終打垮安祿山史思明的主力軍隊。但是同樣,因為河西隴右軍的回調,整個河西隴右兵力空虛,吐蕃把整個河西走廊都征服了。安西、北庭成為孤懸西域的飛地,沒撐多少年就覆滅了。在800年前後,安西都護府被吐蕃軍隊攻陷,至此漢人徹底失去了西域。一直到1000多年以後,左宗棠率領漢人軍隊再次踏入天山南北。


事實上,縱觀冷兵器時代,從武王滅商開始,直到明末,幾乎都是西北軍戰鬥力冠絕天下。包括邊防壓力主要來自於東北的北宋,也是西軍實力尤勝河北駐軍。只在個別時代,山東/河北的「東北軍」才有能和西北軍叫板的實力,這種變化,顯然很大程度上是和國防壓力的演變有關的。但,在安史之亂時,仍然是西風壓倒東風,西北軍鎮仍然代表著唐軍最高水平的戰鬥力。從武則天時代起,由於契丹和庫莫奚的興起,東北(幽州)邊防壓力增大,到張守珪任節度使時,范陽已經是天下強藩。但,最強大的的邊鎮,依然是西北軍代表的河西、隴右軍,而此時的河西隴右軍乃至稍後的朔方、河東軍,都在盛唐戰神王忠嗣的治下。不僅外攘回紇,蠶食吐蕃,更有早先對契丹的戰例,可以橫向對比東北邊軍和西北邊軍的戰力。真正的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東北邊防幾乎上升到首要位置,是在九世紀中葉以後,這時,回鶻苟延殘喘,吐蕃四分五裂,而契丹,正挾「半回鶻,控奚部」之勢穩中又升,終於在十世紀,等來機會,建立帝國,幾乎與中原分庭抗禮,甚至軍事上還能力壓中央帝國(如果還能叫帝國的話)。
冷眼旁觀,不帶色彩的說,東北民族或東北區域勢力(含河北、青州),基本只在西北民族或西北區域勢力(含關中、河東)跌入谷底之時,才有機會崛起。如果兩強相遇,都是西北獲勝。強如匈奴|東胡,拓跋|慕容,北周|北齊,李淵|竇建德,蒙古|金,無不如此。遼能立國東北,金能立國白山黑水,都是彼時的漠南分裂(西夏這樣的小政權),漠北混亂,大漠南北更不能混同。所以,鐵木真統一了大漠後,留給金的,只是苟延殘喘,不是鐵木真,換作其他人,也是下一個冒頓,下一個啟民,下一個骨力裴羅。所以,不得不說,清帝個個有文化,軟硬兼施控制喀爾喀後,還要不遺餘力扼殺准格爾。順便說一句,不能說來自東北的清朝滅亡了明朝,至少是來自西北的疑似党項後裔李自成攻破了北京,也是來自西北的暴民破壞了主要的明軍國防體系。
最後說一句,在中國為中心的大東亞,東北部(包括現在意義上的華北不含山西、東北、朝鮮)區位是個很好的地望,可堪榜眼地!而西北——天傾西北,地陷東南,此我共所以舍瑞金而取延安也。


叛軍在潼關外挖了個坑等政府軍來跳,哥舒翰當然不肯跳,結果哥舒翰被躲在自己身後多時的唐玄宗給推下去了。。。


此戰不同於之前封常清打得那幾個敗仗,這是輸在戰術而非單兵素質上,決戰地點是對方事先選好的,即使孫吳再生也沒辦法。歷史上的常勝將軍因違抗命令或執行錯誤命令的下場:前有白起拒絕領兵再次攻趙並預言必敗,秦軍敗後被逼自殺;李牧拒絕趙王交出軍權的命令,被殺;秦楚軍隊「相持未戰」,章邯調整防線,「秦軍數卻」,秦二世和趙高責讓章邯,章邯投降項羽;以後又有孫傳庭被迫出潼關屢敗最後戰死……

可唐玄宗為什麼要逼哥舒翰出戰呢?

我想,唐時長安米價騰貴,糧食多從南方通過水路運來,叛軍佔領河南截斷了唐朝的生命線,川蜀糧食北運艱難且不足。二十萬大軍呆在關中等飯吃,居民多達百萬的長安如果發生饑荒,首都秩序如何維持?此情景似曾相識,可能長平之戰趙國就面臨這樣的境地吧。

對比七國之亂,最大不同就是漢朝糧食有保障。滎陽未失,武庫、敖倉俱在,心裡不慌。周亞夫得以從容調兵平叛。


似乎大致就是從唐代開始,中國的軍事重心就逐漸從西北轉移到了東北。詳細地說,唐代以前,往往中原王朝的邊患都出於西北,而帝國軍力的主力往往也從西北邊民中產生。中唐以降,來自東北以漁獵民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就開始漸漸取代西北以單純游牧為主的草原民族,成為戰場的主戰力。此處的西北游牧民族也包括了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畢竟兩者的生產生活方式是一致的。唐代以前的代表匈奴、五胡十六國、突厥,大抵都來自西北方向,民族也以游牧民族為主。而唐代以後的高句麗、契丹、女真,除去集百家之長的蒙古帝國,其餘都是來自東北的漁獵民族。而位於交錯路口的安史之亂,某種意義上就是這兩大勢力更迭的舞台,在平定安史之亂的戰爭中,我們已經很明顯地看到了來自西北的以哥舒翰為代表的西北邊軍在面對安祿山率領的東北軍的時候已經表現出了明顯的劣勢,雖然東北民族在西北民族與中原王朝的合力圍剿下終歸失敗,但大體崛起的趨勢是不可阻擋的。


多謝各位前輩的指正,東北與西北的氣候差別作為一個影響因子是否足以影響當地居民的民族性乃至文明的走勢目前來看似乎尚未得到足夠的證實。但來自這兩個區域的民族的確又在生產生活方式,帝國的結構組織形式和戰鬥力乃至發展走向方面存在相當的差別。似乎存在著另一種理論,能夠這一差別並部分解釋題主所提出的問題。在這裡非常感謝 @鬼狂歌 的指正,讀完後受益匪淺。引用如下:「東北民族與西北民族所謂的「更替」,根源與什麼氣候之類的因素壓根沒關係。
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東北民族的構成成分相對於西北民族來說,更為簡單,且各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性相對要小得多,這為東北民族的融合統一奠定了基礎。而西北民族的組成成分非常複雜,尤其是突厥、蒙古西遷之後,不但沒有促進西北民族的融合統一,反而造成了其中一些較大的部族的分裂。
西北民族相對於東北民族的另一個劣勢是,靠近太多的文明中心,同時受到兩河流域、恆河流域和黃河流域三大文明中心的影響,而偏偏這些文明之間又不存在什麼兼容性,這就進一步促使西北民族難以像只受到黃河流域文明中心單一文化影響的東北民族那樣,快速達成文化上的統一。
所以,蒙古西征之後直至清朝,西北民族再沒有能夠對中原王朝造成像五代十國以前那樣大的威脅了。 」

可能與此原因有關,東北漁獵民族對內地文化的接受力和凝聚力要強得多,與來自西域的民族相比,來自東北的民族相對成分更單一,漢化程度更高,更不容易內亂與分裂。遼、金、高句麗這些漢化程度高且內亂相對較少的政權可能說明了一些問題。而西北方向更多的政權仍然傾向於傳統的草原帝國的組織結構,即便後來疆域廣闊的蒙古帝國也只是在征服了大半個中國後才正式開啟了漢化的過程,此外西域也存在過一些漢化的帝國,但似乎都因為當地過多過雜的民族成分導致這些帝國都很難持久。


第一段的資料大抵來自唐永年先生的唐史十二講,第二段為個人推測,無資料佐證,如有差錯之處,還望指正,不勝感激。。。

多謝大家的肯定與指正~才疏學淺,不勝惶恐。。


1、哥舒翰不存在怕不怕的問題,有潼關天險在,守潼關比出潼關決戰輕鬆多了,安祿山作為叛軍只要攻不下潼關,很容易就發生內亂,以逸待勞才是聰明的決定。
2、安祿山和哥舒翰都是少數民族,都手握重兵,唐玄宗和楊國忠防哥舒翰可能和防安祿山一樣,估計唐玄宗認為打安祿山馬上就要贏了,決戰一方面可以更早結束戰亂,另一方面消耗一下哥舒翰的實力也不錯。
3、哥舒翰和手下一看就知道是安祿山故意以老弱殘兵示弱,誘敵之計,但唐玄宗下令出關決戰後,哥舒翰心態就變了,本來打一下老弱病殘,贏了見好就收就行了,但他明知有詐還連追三天三夜,這根本不像一個邊關大將所為,估計本身己經有以死報國的心了。
4、安祿山在哥舒翰軍中安排有內應,其實想都不用想,叛軍肯定是有內應的,考慮到都是少數民族將領的軍隊,不安排在哥舒翰軍中還能安排在誰軍中,所以不出擊當然是對的。


當時國內承平日久。中原戰力極差,精兵強將盡在邊關。所以安史叛軍可以長驅直入,哥舒翰之前的封常清和高仙芝守住了潼關才穩住局面。而關中四塞,潼關武關蒲坂都在唐軍手中,長安萬無一失。並且郭子儀等人在叛軍後方搗亂,可以使叛軍疲於奔命。安史叛軍重兵屯于堅城之下並沒有前途。但潼關唐軍實力是不足以與叛軍野戰的,因為潼關守軍質量極差,只有哥舒翰的兵馬有戰鬥力。可是高仙芝的死讓哥舒翰明白,如果再不出擊,自己也是這個下場。出擊還有一線希望,所以哥舒翰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去的。如果這次出擊不能全殲叛軍,自己也無法回到長安。哥舒翰作為當時數一數二的名將,這些他都清楚。


後來出潼關的結果大家都看到了,完全不堪一擊,哥舒翰作為名將肯定是知己知彼的。而且當時的形勢堅守潼關是最好的選擇
此時,李光弼與郭子儀率軍接連大敗叛軍史思明部,切斷了叛軍前線與范陽老巢之間的交通線,叛軍東進被張巡阻於雍丘(今河南杞縣),南下又被魯炅阻於南陽(今河南鄧州),安祿山腹背受敵,一度打算放棄洛陽,回老巢范陽固守。潼關在哥舒翰的經營下,固若金湯,叛軍主力對潼關發起一次又一次的進攻,延續半年之久,都勞而無功,西進長安的目標變得十分渺茫。哥舒翰乃一代名將,對當前形勢看得十分清楚,他認為,安祿山雖然佔據了河北廣大地區,但手下儘是蕃將胡人,所到之地燒殺搶掠,百姓決不會歸心。如果唐軍堅守潼關,叛軍久攻不下,一定會軍心渙散,眾叛親離,到時趁勢出擊,大局可定。當時形勢也確實向有利於唐軍的 方向發展,各地捷報頻傳,令唐玄宗重新充滿了必勝的信心,楊國忠也不停地在一旁煽風點火,要求唐軍兵出潼關,與叛軍決戰。唐玄宗聽信楊國忠的讒言,不斷派 中使催促哥舒翰,哥舒翰再三向皇帝表奏,「安祿山久在軍中,精通兵法,現在有備而來,利在速戰。叛軍暗藏精銳,以老弱病殘引誘我軍,肯定有詭計,如果我軍 輕出,必然落入叛軍的圈套,到時悔之不及。」唐玄宗此時已經被沖昏了頭腦,聽不進哥舒翰的金玉良言,反而嚴詞苛責。

取自百度百科,具體細節對不對,查下新舊唐書就知道了


安祿山的軍隊又不是雜魚

哥舒翰老了,他又不是廉頗。手下一幫烏合之眾。若王忠嗣尚在他能反?
他自己就是無恥之徒

天寶十四年,哥舒翰養病期間被玄宗徵召平叛駐守潼關後,至德元年,安祿山建立大燕政權。正月乙丑,安祿山派遣其子安慶緒發兵進攻潼關,但卻讓哥舒翰擊敗。哥舒翰此時採取堅決防守的政策,如果這一政策長期堅持下去,安祿山叛軍遲早會因為給養和軍心問題崩潰,這讓安祿山「大懼,召高尚、嚴庄詬之曰:『汝數年教我反,以為萬全。今守潼關,數月不能進,北路已絕,諸軍四合,吾所有者止汴、鄭數州而已,萬全何在?』」但此時唐廷不知從何處得到消息,稱「會有告崔乾祐在陝,兵不滿四千,皆羸弱無備」,於是「上遣使趣哥舒翰進兵復陝、洛」。看到這種策略,哥舒翰清醒地認識到這是叛軍的一種計謀,「是必羸師以誘我,若往,正墮其計中」。郭子儀、李光弼也勸玄宗:「請引兵北取范陽,覆其巢穴,質賊黨妻子以招之,賊必內潰。潼關大軍,唯應固守以弊之,不可輕出。」(《資治通鑒》卷二一八「唐肅宗至德元年」條)但此時的朝中政治環境極為混亂,在楊國忠專權的情況下,玄宗哪還能夠知曉真實情況呢?所以哥舒翰引軍出關後兵敗。一開始哥舒翰有著堅決不降敵的意志,在火拔歸仁要求其逃走的情況下,哥舒翰卻說「吾寧效仙芝死,汝舍我」(《新唐書·哥舒翰傳》)。但卻被火拔歸仁執意押往洛陽,到了洛陽後,哥舒翰卻拜倒在昔日敵人的腳下。安祿山責問哥舒翰:「汝常易我,今何如?」哥舒翰此時卻表現得十分沒有廉恥感。他說:「陛下撥亂主。今天下未平,李光弼在土門,來瑱在河南,魯炅在南陽,臣為陛下以尺書招之,三面可平。」(同上)

高適作為長期生活在哥舒翰身邊、並且隨哥舒翰駐守潼關的人員,留下的《陳潼關敗亡形勢疏》可以作為旁證:
僕射哥舒翰,忠義感激,臣頗知之。然疾病沉頓,智力俱竭。監軍李大宜,與將士約為香火,使倡婦彈箜篌、琵琶,以相娛樂,樗蒲飲酒,不恤軍務。蕃軍及秦隴武士,盛夏五六月於赤日之中,倉食米飯,且猶不足,欲其勇戰,安可得乎?故有望敵散亡,臨陣翻動,萬全之地,一朝而失。南陽之軍,魯炅、何履光、趙國珍各皆持節,監軍等數人更相用事,寧有是戰而能必勝哉?臣與國忠故爭,終不見納。陛下因此履巴山劍閣之險,西幸蜀中,避其蠆毒,未足為恥也。 (《全唐文》卷三五七)
這篇文章的措辭十分激憤,並且強烈抨擊了當時的一些弊政。哥舒翰身邊的人都如此看待當朝的一些不公,而作為受害者,想必哥舒翰對這種現象的不滿情緒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王忠嗣
簡介:唐朝名將,「烈士」之子,被唐玄宗收為義子,大破奚契聯軍,先後降服契丹三十六部 ,在青海湖、積石之戰中大破吐蕃,大敗突厥葉護部落,取烏蘇米施可汗首級至長安。著有《平戎十八策》,官至太子右衛率、豐安軍使,封清源縣公,兼領河西、河東、隴右、朔方四鎮節度使,威震天下。
結局:遭李林甫嫉妒進讒,幾度被害死,經哥舒翰求情,被貶為太守,旋即暴死,時年45歲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每一個名字都是赫赫有名,如雷貫耳。如果沒有安史之亂,他們本可以都能一世英名終老無憾的,可惜歷史沒有如果,這三位當世名將無一例外的在安史之亂中折戟沉沙兵敗身死,令人感嘆不已。

高仙芝是高句麗人,生的英武俊美,年少時跟隨父親入唐安西從軍,在西域和中亞地區多次立下赫赫戰功,官至安西節度使封密雲郡公。天寶初年,在碎葉城附近,也就是詩仙李白的可能出生地,今天的吉爾吉斯的托克馬克,高仙芝僅憑兩千精銳騎兵,一舉擊潰達奚部叛軍,初露鋒芒。天寶六年,高仙芝遠征小勃律國,現址在克什米爾西北部。小勃律國和當時大唐最強勁的外敵吐蕃聯姻,嚴重威脅絲綢之路的安全。高仙芝率軍翻越雄偉天險蔥嶺,也就是今天的帕米爾高原,平均海拔六千一百米最高海拔超過七千五百米,這在當代都是十分危險艱苦的,何況是一千多年前一支上萬人的軍隊。在小勃律要塞連雲堡,高仙芝軍擊敗小勃律和吐蕃聯軍,小勃律國王臣服大唐,高仙芝擢升安西四鎮節度使。天寶八年,高仙芝又征服位於今天巴基斯坦奇特拉爾的竭師國。此兩戰之後,高仙芝被吐蕃和大食譽為山地之王,威望達到頂峰。在這以後,高仙芝好大喜功貪財好殺的缺點開始暴露。本來和大唐關係很好的石國(今天烏茲別克塔什干)還有突騎施,都受到高仙芝的無端攻擊,並遭受屠城和劫掠。這些使大唐在西域諸國中威望急劇下降,石國王子逃到大食聯合這個當時世界另外一個超級大國一起對付大唐。於是對於世界歷史具有重要意義的兩個當時最強大帝國之間的碰撞-怛羅斯之戰打響了。高仙芝主動出擊,親率胡漢兵兩萬餘人深入大食國境內,大食和諸胡聯軍總兵力則超過十五萬人還有說法是二十萬,雙方在今哈薩克和吉爾吉斯交界處附近怛羅斯遭遇並展開會戰。戰役初期,唐軍雖然人少,但是因為裝備精良戰術得當作戰勇敢,並沒有落的下風。但是,唐軍陣中的諸胡部落紛紛陣前倒戈,唐軍再也無法支撐而大敗。高仙芝僅以兩三千人逃回安西。怛羅斯失敗的原因很明顯。主要就是高仙芝對西域諸國的殘暴使他們不再依靠大唐而倒向大食,唐軍在當地失去民心,兵員補充和後勤補給都成了問題,所以只能拼湊出兩萬人迎戰強敵,這裡面還有一半以上後來反水的胡兵。高仙芝回來後厲兵秣馬,安西兵力恢復正要找大食復仇的時候,安史之亂爆發了。高仙芝被調回關東戰場平叛,駐軍陝郡,後聽戰敗的封常清之言退守潼關,敗退途中被叛軍追擊大敗。這些唐軍都是臨時招募的烏合之眾,根本不敵如狼似虎的叛軍,所以說高仙芝當時的選擇沒有問題。可是後來,老邁昏庸的玄宗竟然聽信宦官邊令誠讒言,下旨以剋扣軍餉等罪名斬殺了高仙芝和封常清。可憐高仙芝和封常清臨刑前,全軍齊為兩人喊冤,喊聲震天!

封常清出身中原貧苦家庭,外貌醜陋,腿還有殘疾,但他自幼就有雄心壯志。高仙芝愛好排場,每次出行必有數十英武侍衛隨行,封常清就立志要成為其中一員。他曾多次到高仙芝府上毛遂自薦,高仙芝終於被他的真誠打動破格錄用他加入侍衛。後來封常清成為高仙芝仗下最得力的助手,高仙芝的每一次勝仗背後都有封常清的鼎力輔佐。封常清平定大勃律國,晉陞為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和高仙芝一起被徵調對付安祿山,封常清領兵數次與叛軍交鋒,毫無招架之力,相信當時封常清和高仙芝都肯定在想,如果帶領的是安西北庭的精銳邊鎮兵而不是那些臨時招募的散兵游勇,如果他們對安祿山的實力有所了解,知道大唐軍備鬆弛毫無鬥志的事實,他們就不會在玄宗面前誇下海口說數日即可平定叛亂。封常清丟了東都洛陽,和高仙芝一口氣退回潼關天險踞守。後和高仙芝一起被玄宗斬殺。

哥舒翰是突厥部落的突騎施人,是個標準的官二代加富二代。在四十歲之前,哥舒翰一直是一個遊手好閒濫飲狂賭的富家公子哥。直到四十歲那年,他父親去世,失去經濟來源和政治靠山的哥舒翰,因為受到別人冷落一夜之間洗心革面奮發圖強。他報名從軍,被玄宗初年名將王忠嗣慧眼識英雄,受到重用。在對抗吐蕃的戰場上,哥舒翰多次取得重大勝利。唐詩《哥舒歌》贊曰「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著名的石堡之戰,王忠嗣先攻石堡不下因此獲罪,哥舒翰力保王忠嗣,玄宗遂強令哥舒翰必須攻下石堡城。哥舒翰極力勸諫說,石堡城地勢險要極難攻下,如果強攻必然傷亡慘重得不償失,可是玄宗不聽。無奈哥舒翰硬著頭皮去攻石堡城,付出數萬唐軍傷亡的代價後,終於攻下了石堡城,哥舒翰受封西平郡王。李白有詩諷此事,「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杜甫的批判更露骨,他在《兵車行》中寫道「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高仙芝和封常清戰敗被殺後,玄宗想起哥舒翰,可是哥舒翰這時卻因為常年聲色犬馬身體落下殘疾無法行走,哥舒翰力辭不成只得走上了平叛這條不歸路。當時的形勢是,安祿山雖然佔領洛陽稱帝,但是顏真卿在河北的敵後戰場已成氣候,郭子儀和李光弼的朔方軍也形成了切斷叛軍後路之勢,叛軍往南方的進攻也因為張巡在睢陽的固守而受阻,所以哥舒翰只要堅守潼關再多些時間,安祿山必然會逃回范陽。可惜老糊塗的玄宗這是竟然聽信楊國忠挑撥,逼迫哥舒翰出潼關主動求戰,後果可想而知唐軍慘敗哥舒翰被俘。哥舒翰晚節不保,變節投敵,甚至還主動寫勸降信給其他唐軍將領,自取其辱,最後仍不免被叛軍所殺,一世英名付諸東流。


因為哥舒翰帶出去的是雜兵,而不都是河西的邊軍,當時守潼關是上策,殽函通道,出擊是不利的,這種地形之下,有戰鬥力也發揮不出多少的,哥舒翰是被皇帝逼著走死路,李隆基玩死了唐朝,本來一年就解決的戰事,達到整個帝國都彈盡糧絕。


一點感覺:
1、隴西軍應該是可能是打得過的,哥舒翰手下兵力隴西與長安新兵乃至洛陽敗兵混雜。
2、出擊不一定就是楊國忠一人主張,唐玄宗昏了頭,哥舒翰可能沒太想。其他有的人應該認可。那時候形式很好:郭李出擊河北,叛軍後路。潼關叛軍基本沒有強攻可能。關中完好,朝廷可能有些人沉浸和平迷夢。哥舒翰名將,手下數十萬軍。認為勝利唾手可得時候,指望他們穩重等待河北軍來與叛軍內訌可能是感覺太慢了。直接擊破叛軍,消滅叛軍的誘惑是存在的。
多一句話:廟堂的脫節是重要因素,幾乎是最重要因素。玄宗殺高仙芝封常清,糜爛軍心。逼迫哥舒翰上任是強人所難,有些所用非人,最後強令出征是脫離實際全靠幻覺。玄宗不是不知兵的昏庸統帥,而且哥舒翰本人在崔祐疲弱引誘之後,竟然覺得叛軍不過如此。這樣的事情只能表明高層脫節到了怎樣的地步。潼關失守只是時間問題。


安西北庭鎮實力已經不是河北三鎮的對手,唐庭打吐蕃南詔並不利,玄宗已經無力壓服天下,靠的是過往的威望和平衡權術,安祿山才起了非分之想。所以也就無從談起不比河北兵差。
河東西域節度也有更易,不似安祿山專制日久爪牙盤踞上下,且才殺了高封二將,哥舒翰對部隊的掌握總是差了一些。


就和薩爾滸一樣,覺得是精銳,肯定沒問題,拉出去一打發現完全不是對手。沒有朔方的部隊都是扯淡


關中地區因為氣候原因產糧下降,西北人口少了。


哥舒翰帶的不是藩鎮兵,是當時臨時拼湊的雜牌軍,戰鬥力不能和河西鎮兵比。當然,就算河西兵來了,放棄潼關出戰北方來的藩鎮叛軍,勝算也不大。


哥舒翰上面有個唐玄宗。。。安祿山上面沒有人管他。。


其實我們看歷史,叛軍都是利於速戰速決的,因為士氣高。再說安祿山的軍隊一直在北邊抵禦侵略,軍隊戰鬥力超強,而且他籠絡了超多的牛人,比如田承嗣、武令珣、李歸仁等,各個都是當時的猛人。


打不過很正常。。。。安錄山二十萬鉄騎,,,三陣節度使之首。。。。打著勤王的口號,,,數日之內攻破洛陽,,,打到潼關。。。而封常青和高仙芝帶著關中的老弱殘兵去正面抵擋叛軍。當時唐朝的精銳部隊大多部署在邊境,所以長安的部隊反而是弱旅。哥舒翰一開始也和高仙芝一樣打算避開強敵鋒芒。可是唐玄宗不了解唐軍到底是什麼戰鬥力。再加上哥舒翰當時中風,抬著擔架去打仗,所以被叛軍俘虜了。。日後郭子儀和李光弼的軍隊才是西北邊境的正規軍。。還有可能和叛軍拼一拼。


推薦閱讀:

為何太平公主之子薛崇簡屢逆母意,要幫李隆基?
如何看待方舟子批評馬伯庸?
謹慎如諸葛亮,為什麼學習的時候卻觀其大略?

TAG:歷史 | 唐朝李唐 | 中國古代歷史 | 安史之亂 | 中國古代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