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統地學習吟誦?

網上看到徐建順的吟誦古詩文視頻,徐健順 吟 破陣子(燕子來時) 宋 晏殊 2009年清明詩會 北京石景山,感覺很喜歡。因此想要學一下,卻不知如何著手,如何系統的學習。


本文已更完,大家還是可以繼續留言,我會找時間回復。另外,我受到一些同學的啟發,我近期應該會發表近一步討論吟誦層次和回答關於中日吟誦的區別的問題,敬請期待。

以下正文:

---------------------------------

我生於江北一文人家族,十年浩劫之後族人多從商。我雖無緣上自家的私塾,卻也多少耳濡目染地收了些啟發。高中畢業的時候開始學習吟誦,之前一直用的普通話念書。

我覺得吟誦最好的地方在於它開啟了學習的另外一個維度,即是將音律帶入讀書。這對於古代沒有拼音時候的蒙童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學習方法。


故章炳麟於《文學說例》云:

至韻文則復有特別者,蓋其弦誦相授,素由耳治,久則音節諧熟,觸激唇舌,不假思慮,而天縱其聲。

過去傳統的私塾教育,多是一個一個字教著念,記不下來只能讓先生不停地重複。就連學習滿文蒙古文的孩子,也是一樣靠唱誦字頭才能建立文字和發音間的聯繫。

晚清漸漸採用羅馬化方案,外國人學習漢語則不再需要純靠先生來教了。但是我個人則覺得傳統學習方法出來的學生,對漢語的理解則更加深刻。不贅述,此略。


學習吟誦,首先要明白為什麼要吟誦吟誦的標準是什麼。


吟誦的理由除了以上提到的方便教學和記憶,同樣也提高了書本本身對人的影響。

孔子教學生詩經的時候,就是用樂器伴奏唱出來的,而詩經本身,也是當時社會不同階級人們在特定情況下吟唱的歌曲。這些歌曲現今多不可考,但他們的韻律卻遺留在中國民間小調和戲曲之中。如此看,實際上所謂文學、音樂最初是不分家的,並且它們源自於人們心中快樂、憂慮、悲傷諸等感情。

再者,掌握吟誦也是文人必要的技能。為了不與一些空口說白話的人同流,在此不說那些「振興詩詞還當吟誦」,「漢文化的意義承載方式和傳承方式」云云,僅引用《左傳》襄公十四年中的一段:

  衛獻公戒孫文子、寧惠子食,皆服而朝。日旰不召,而射鴻於囿。二子從之,不釋皮冠而與之言。二子怒。孫文子如戚,孫蒯入使。公飲之酒,使大師歌《巧言》之卒章。大師辭,師曹請為之。初,公有嬖妾,使師曹誨之琴,師曹鞭之。公怒,鞭師曹三百。故師曹欲歌之,以怒孫子以報公。公使歌之,遂誦之。

這段話大概意思是,襄公讓人給孫文子的使臣孫蒯吟誦《巧言》的最後一章。一個名叫師曹的人(打過他老婆,結果被襄公打了)請命來吟,他故意念出來而不是吟唱,目的是讓孫蒯生氣,繼而報復襄公。可以看出,在古人看來,乾巴巴的念誦是不成體統的


從現代的角度來講,一首詩總是被改成歌曲更容易被人傳唱。人們總是小看韻律的力量。

也許你會發現,一首歌的歌詞總會比詩詞好記。我黨建國初期,也是靠唱紅歌來讓歌詞的內容進入人們心裡。既然是為了讓人牢記繼而影響到生活的,那麼不唱出來就是不行的了。這就是為什麼要使用旋律來吟誦的原因。


《東周列國志》第一回「周宣王聞謠輕殺·杜大夫化厲鳴鬼」中就有關於歌謠的故事。

宣王在回宮離鎬京不遠的地方,聽見了小兒傳唱歌曲:

「月將升,日將沒;檿弧箕箙,幾亡周國」

這個聽到這歌曲之後,周王就一直耿耿於懷,繼而輕殺了自己的大臣。這個事件最後也成了王朝滅亡的契機。


在我們東方,認為言語是有靈魂的,現在日本還有「言靈」這種說法。在這種思維下,我們相信語言可以與天地相通,導致佛教來到中國也變得在樂律上更加發展。道教的咒語和一些民間方術也是這樣。


寫到這裡,大概讀者也明白為何要吟誦了吧?


上個世紀趙元任在美國灌錄的吟誦唱片,是吟誦在新時代的基調。

在這個以普通話、白話文為準的時代,吟誦從世俗的行為轉而變為了文化遺產。而每當看到遺產這個詞,我就會感覺說不出的傷感。趙元任的女兒在當代回憶起當年父親吟誦時的情景,說他在唱誦詩經時淚不成聲,幾次停下。我想其中的原因也就不必言說了。


那麼說說吟誦有沒有標準。

在過去的時代,吟誦的派別並不那麼明確。也許很多地方的唱腔咬字都不一樣,但還不足以稱其為一家。在過去真正使之差別的,大概更多是於腔調而不是於發音吧。

為什麼呢,這就要說到過去文人的情懷了。在這裡我只簡單介紹一下。


過去由於交通之不便,導致各地方音區別很大。在文人階級中,為了考試和學習方便,就會使用統一的字的發音,可以說是相當於現在的普通話,當時稱為讀書音。但讀書音不等於官話。因為古代歷來是各地各府有各自的官話:兩廣地區講廣州官話,浙江講紹興官話,江蘇講寧波官話這般。

所以如果作為一個南方的考生,來到北京做官,那麼他就至少要會三種漢字發音的系統(如果是小地方的人還會多一個鄉音)。


那麼為何不直接採用首都的方言做讀書音呢?

這是因為我國幾千年下來,各朝代的官話多有變化,如果都採用自己的方言來作詩作文,那麼幾代人過去可能就沒法完全欣賞前朝文學的格律了。這時候就需要一個相對不怎麼改變的音韻系統了。

南北朝時期的讀書音相對穩定,戲曲唱腔也是互不干涉。直至宋朝滅亡,以中都方音為官話後,文人們還依然保持著「情操」(反正不能做官),私下使用著舊韻書。對於周德清的《中原音韻》則只是在北劇(元曲和其他雜劇)中作為標準而已。

讀書音在清代,基本是以前朝《洪武正韻》為標準的。這本書是明朝的韻書,遷就了《廣韻》和《中原音韻》。個別派別如安徽的桐城派會有自己的發音,但差別不大。清代有《佩文韻府》。同時使用的韻書書還有廣韻平水韻云云,使用場合大相徑庭。


我不會刻意看扁或者給某派抹黑,但私以為,不分尖團、入聲的誦念,放在前朝是不會有任何市場的。本就是在學古代的精華,為何還要降低自己的標準?


(2016.09.01更新) @天衣 同學向我提出了意見,我在此引用一部分:

"本就是在學古代的精華,為何還要降低自己的標準?",這句話偏頗了。
因為古代的音韻…(略)本身就只能是某個歷史時代的產物。一般文人以情懷為學問,以復古為能為,難免刻舟求劍之譏。
而實際古人發音究竟如何?誰敢確定?…而音韻更加容易出錯,閣下又如何自信自己才是正宗古人呢?

我認為他說的很有道理,因此我改了一下我的措辭,但是把舊的說法留下來了,也用來告誡大家音韻之事,還宜多考究

於是我回復道:

在寫那一段的時候,為了查詢相應資料買了很多本相關的書籍,都是一些所謂的「大家」寫的。我發現了很多咬字、尖團部分、甚至是為了押韻強制改變字音的做法,對此感到很氣憤。
我想表達的意思相對柔和一點,即是我們在遇到不符合押韻或者其他格律常識的情況時,應該盡量以古人留下的經典為本,查詢了解正確的歷史原因之後,選擇比較正確而不是強硬改動的做法才對。
對於一些遠古的文本,例如詩經來說,整首詩的每一個字音或許都很難考證或者很難為學習者盡數掌握。基於這個考量,我才說出了上邊那樣的話,表達我認為求知和選擇相對復古的門派是必要的這個觀點。
事實上市面上有很多專門考證格律的書,考究了常見的詩集文本里的韻字。例如王力先生的《詩經韻讀》一書。學習者應該以這樣的正統為學習對象才是。

回復了他之後,我仍覺得意猶未盡。在這裡我想在這之上再發揮一下。

我聽過很多人的所謂吟誦,都覺得很可笑。吟誦本是一單純之事,不怕它由於歷史原因慢慢被人們淡忘,卻怕會因為某些人的錯誤而落下深淵,最後遠離我們。

那些對韻律和字音不做考證的「臆想派」吟誦家,將給整個漢語音韻的考究蒙上一層霧。試想幾代之後,若是人們漸漸接受了這種錯誤,我們豈不是忘記了初心而離吟誦越來越遠了嗎?

但是這並不值得我們焦慮甚至放棄追求。

選擇正確的師門將是學習者在吟誦上最好的指明燈,因此我在回答里提到了王力先生的《詩經韻讀》一書,可以省去很多麻煩。除此之外,我還建議有心的學習者參照趙元任胡適等人留下的注音資料,考證比較正確的音感。

我將在「關於調子腔調」這一段落中,再次提到「臆想派」吟誦家的事情。希望各位同學能夠意識到這個問題,不想看的朋友可以跳過不會影響其他段落的閱讀。

以下接舊段落。


在現代,許多吟誦朗誦的人,已經使用普通話來念書了,我自己最早也是這樣。但慢慢越學越多,也變得有了「情懷」,自然也要復古了。像我這樣子的,通稱為官韻派,細分還有以不同韻書來分別的廣韻派(更老的北宋韻書)等等。

是用地方話吟誦的也不在少數,比如趙元任就使用常州話(常州腔)來念書,即常州派。類似的還有以南方方言為主,根據韻書修訂的派別,例如唐派(江陰話為主)

有些戲曲家喜歡用崑曲韻或者京劇來唱,那麼也可以說是一派。


怎麼選擇派別。

學習吟誦,最初最好選擇自己的派別。這不像拜師,一生只能是一門,但學者也至少是要用一種腔、一種韻來學完一本書之後再接觸其他派才行。我推薦以張衛東先生的國子監官韻系列作為標準,他是屬於基於洪武的一派,比較有古韻。另外他本人是研究南北曲的,自然對張力的掌握很在行。

介於市面上吟誦的音像製品魚龍混雜,除了著名的忽悠文懷沙之外,要防著的人還有很多。故我在此引用張先生對於鑒別真偽的標準,以助初心者自己分辨:

一、仔細聽吟誦者的字音是否尊古;
二、是否嫻熟地運用開、合、齊、撮等發音技巧;
三、古文或詩詞的句逗是否清晰準確;
四、沒有出現不搭調、荒腔等音準問題;
五、吟誦的聲音質感本真,沒有重腔輕字的痕迹;
六、傳承門戶有序,藝術風格穩定統一。

關於調子腔調。

雖然老話總說「不上工尺」,但很多吟唱的書里仍會用工尺譜,就是唱戲曲常用的記譜方式,有些則沒有。

(補註)這裡的「不上公尺」,我提到它的時候是希望大家能夠利用好它。但是這句話還有另一層言下之意,即是不希望學習吟誦的人拘泥於吟誦的調子,而應該把目光放在文本的含義上。這一點和佛教中的「不立文字」有異曲同工之妙。

(再補註)有些所謂的吟誦家,不知從哪兒收集了一些吟誦的調子來,卻忘記了吟誦本身的意義,甚至為了押韻強改發生了歷史音變的字。這一種行為是不可取的。現在市面上流通的資料完全足夠學習者考證真實的吟誦,希望學習者找好自己的路。


私以為初心者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還是要依一個標準調來。為的不僅是打下好的基礎(不至於再受蠱惑和肆改之害),還是為了更好地咬字。

有些人可能說,咬字和音的高低又有什麼關係呢?

要理解這個關係,需要先講一些基本的音韻學知識。

我們平時講的普通話「四聲」,是「陰(平),陽(平),(陰)上,(陰)去」。其中的上去二聲,皆屬陰聲(基值比較低)。而吟詠一般除陰平、陽平以外,上聲、去聲、入聲,各分陰陽。也就是說,在調值上,要多出平時四聲。

但在念誦的時候,音調基值卻會發生變化。試想一個說普通話的學習者,如果每次唱調都不一樣,那麼他必定對其餘三聲的陰陽概念不清晰,就別談念對它們了。更何況一些方言里,上調和陰平還會對調,學習的難度就更高了。

沒有人會想努力學完一個技能之後還四不像吧?我建議張衛東先生的原因,也是因為他的書里大都規定好了調子,可以供學習者在沒有音頻的情況下仍然知道調子的標準。學習者最好是先通聽幾遍灌制好的唱片,然後再用鋼琴一邊談一邊以找好音準。

(2017.02.19 更新)在遇到一篇新的文字時,常常需要查詢它的聲調,此時就需要工具書了。覺得字典麻煩的,我提供這個網站,可以查到歷代音韻學家的推測對比,非常方便:東方語言學網上古音韻合璧查詢。

就像現在的詞典有專業詞典一樣,韻書同樣也有專攻分野。例如說文解字隨涉及音韻,但側重於古文字,故而稱字書;詩韻合璧隨整本談論音韻,卻並不是一對一的,故而稱詩韻書(一般是一個韻給了很對可以用來對韻押韻的字);當代的如丁聲樹和李榮的《古今字音對照手冊》,王力先生的《上古音字典》則較科學的給出了準確的推測讀音,可以供吟誦者查詢。


關於咬字(尖團)

咬字的方面,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張衛東《輕吟雅韻 文採風流》——經學誦唸的基本要求。

(2016.09.04更新)考慮到方言的問題,在此我更新一下分辨入聲的一些內容,尖團字後寫。我簡單地根據方音分了三類方音,讀者可以自己找自己的家鄉話。

方言里有入聲的第一類方音,包括江浙山西湖南華南等地的方音。因為這些方言里不僅有入聲,而且也常常區分陰陽。我們通常不把它歸結於古音保留,因為這樣的方言佔總數,所以頂多是說華北話里失去了這類發音罷了。

上聲分陰陽的方音現在正在減少,但是在入聲問題上,還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像廣州話里甚至分為三種(陰入分上中兩音,當然這種情況很好分辨:短母音就是上,長母音就是中)。

第二類方音,是湖北雲南貴州四川或者江西北部的音。恭喜你們,因為儘管你的方言里不分入聲,但是大多數入聲字都歸了陽平,只要注意就很快可以區分。

第三類方音華北等地區的音,入聲字在方言里則同時劃入了其他三音。但也不要氣餒,我也是如此。我操北京話,後學的廣州話,但是現在也可以區分它們。學習的時候留個心,多查韻典就好。

我試著思考了其規律,只得到這兩點比較普遍的:

1. 凡韻尾為-n、-ng的字,不會是入聲字;
2. 對於第二類方音的使用者來說,ai、ei、ao、ou等韻基本不存在入聲。

尖團字的查詢,除了老辦法查詢韻書之外,可以參考這個網站的速查表:尖團音對照表 - 資料庫 - 中華音韻。


關於伴奏。

伴奏的古琴通常是即興的,我個人也經常這樣。不過我也打了CD里伴奏的譜子,如果有吟誦愛好者來交流,我可以分享出來。


(2017.01.07更新)近來發現一本名為《弦歌懷古》的書,系吳派琴師汪鐸之作,選了幾首詩經和詞作了譜子。許多人問我如何伴奏,我覺得諸如此本就大可作伴奏的例子,特此。

關於吟誦的層次。

中華吟誦學會徐健順曾說:「朗誦是90年前從歐洲傳進來的,由此上溯三千年,所有的中國人都是吟誦著讀書的」。我覺得這麼說是不妥的。有關這個話題,我未來會撰文細說,這裡為了講究吟誦的層次,我簡單說一下:

所謂吟誦的層次,即是該如何「深度」,如何「音樂性」地來吟誦。


西方人也念經典,但他們常常走在誦的兩個極端,也就是深度的兩個極端。不是我有意區分,西人也是這麼分別的。他們把念聖經的方法,分為Drama和Non-drama兩種。

最淺層次的自然是所謂「Non-drama」,也就是讀出來,並且是嚴肅地讀。與之相對的則是「Drama」,就是像演戲一樣地念。第二種自然深度要比第一種深,也更具有音樂性,但作為讀的對立面,並不能稱得上是吟誦。


那麼深度到什麼程度可以被稱為吟誦呢?

朱自清在他的文章里提到過三種讀書法。將其放在坐標上,可以構成念書的三種層次。它們是:


(甲)賦,也就是現在意義上的讀

《漢書》之「藝文志」引《傳》曰:「不歌而誦為之賦」,可見賦於深度淺於前者。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定義「賦」為「斂也」。也就是說,賦是收斂的誦。

(乙)誦,也就是現在的「吟誦」,「誦念」

鄭玄注本《周禮》之「大司樂」云:「以聲節之曰誦」,可見誦的深度淺於「歌」。

(丙)歌,也就是現在的「唱誦」

《康熙字典》中引徐道符之言稱:「長引其聲以詠也」。《禮》之「樂記」云:「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又:「歌之爲言也,長言之也。言之不足,故長言之。又曲合樂也」。可見歌的層次最深,並且常以曲樂伴奏。


除了我提出的這種,近代還有黃仲蘇先生也提出過吟誦(朗誦)的分類。在以上的基礎上,把誦分為了吟讀和泳讀兩種,實際上是沒有太大差別的。


在古代,有時文學作品的體裁併非來自其本身,而在於是以什麼深度念的,如樂府等。《藝概》之「詩概」提到過這點:「賦不歌而誦,樂府歌而不誦,詩兼歌誦。」

--------------------------------------


暫時這些。網上這方面的內容不多,有不懂的可以留言,我會儘可能一一解答。

另,本文為了方便讀者閱讀,使用簡化漢字,但於故朝引用者,皆保其本來面貌,特此。


洒家不請自來,還請題主見諒。


吟誦實際上沒什麼神秘的,而且也不難。它實際上只是我國古代讀書人讀寫詩文的方法。既然是一種方法,那麼就一定有它的規律或者規矩,只要將規律的要點掌握,那麼就能夠很快掌握吟誦。


實際上,雖然中國語音變化極大,方言種類繁多,但是在吟誦規則上基本保持一致。這也就是為什麼雖然中國古代沒有現在語義上的普通話,卻能交流的原因之一。


首先你可以登錄「中華吟誦網」吟誦教育網校公告

裡面有徐健順老師有關吟誦的教程,只要註冊一個賬號就能無限次免費觀看,很方便,而且徐老師的講課風格通俗易懂,這個教程至少能夠解決你關於吟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入聲如何發。我想只要題主認真,就能掌握。


洒家還想多嘮叨一下。


當下吟誦可大致分為兩三類:傳統吟誦,准傳統吟誦和新吟誦。傳統吟誦有嚴謹的師承傳遞,古風濃厚。准傳統吟誦和新吟誦,這類吟誦的話是傳統吟誦的變體,所不同的是,前者多有戲曲(如京劇、崑曲)元素,但是在我看來,還是在傳統的範圍後者則融入民歌乃至西方歌唱的元素,這樣做的好處是現代人容易接受,通俗點說就是好聽,和唱歌差不多,徐健順教授所推廣的就是新吟誦。


我在一開始也是按照徐老師的路子走,但之後發現,雖然新吟誦比較接近現代人的習慣,但是對有的詩文並不能融合得很好,相反雖然傳統吟誦在一開始可能不是那麼耐聽,但是這些傳統的調子畢竟經過數代人的打磨,無論從文體上還是從情感上,都比新吟誦更加通用。所以若題主行有餘力,可以選擇在掌握新吟誦後,涉獵傳統吟誦。


嗶哩嗶哩 ( ゜- ゜)つロ 乾杯~ Bilibili

徐健順先生的吟誦的入門課程的視頻,現成鏈接都給好了。

還可以1.25 ,1.5 倍速甚至2倍速播放。


徐健順老師辦有吟誦初級班(完全為教學,賺不到半分錢的那種),可以去學習,價格很便宜。


徐健順老師的吟誦入門視頻,很完整也很有趣,就是很好的教程


百度一下 吟誦樂


推薦閱讀:

為什麼梨園春會衰落到幾乎無人問津?
一個80歲的人吃過的鹽、走過的橋真的比一個20歲的人吃過的飯、走過的路還多嗎?
春節送紅包習俗的由來?
國畫里用章有何講究?
為什麼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母親的兄弟(舅舅)扮演很重要的地位?

TAG:傳統文化 | 詩歌 | 古文 | 詩歌朗誦 | 吟誦 |